1. 简单百科
  2.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是中国海南省下辖的一个自治县,位于海南岛中部,五指山北麓,地理位置独特,周边与琼海市万宁市等9个市县毗邻,是岛上陆路南北、东西走向的交通枢纽,地处海南“丰字型”高速路网交通枢纽中心,已融入全省一小时经济圈。全县土地总面积2704.66平方千米,2022年户籍人口总数21.28万人,共下辖10个乡镇、2个县属林场、1个县属农场和10个居。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历史可追溯到西汉,隶属珠崖郡;唐贞观元年为岭南道琼山县所管辖;元朝时分属琼山区定安县、乐会和万安军。1948年3月正式设县,1987年12月改称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地形西南高、东北低,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该地处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区北缘,夏长无酷暑,冬短无严寒,降雨量居全省前列。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是全省首批“脱贫摘帽”国定贫困县,荣获“十佳精准扶贫创新县”等多项殊荣。该县第一产业重点选择特色种植业、生态林业、绿色畜牧业、淡水渔业、花卉种植、茶叶种植等产业类型,着重塑造琼中绿橙、白马岭茶叶、琼中蜂蜜、琼中南药、琼中桑蚕等特色品牌农业。第二产业坚持走园区化、集约化、循环化、生态化的现代绿色工业道路。第三产业构建以开放型为特征、生态旅游业为龙头、现代物流业和现代商贸业为重点的服务业发展格局。2022年全县生产总值69.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0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2.7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4.5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1.8:18.3:49.9。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旅游资源丰富,海南第一山——五指山的三分之二在琼中境内(五指山总面积887平方千米,其中,自然保护区面积135平方千米,东区在琼中县面积占514平方千米,西区在五指山市面积有238平方千米)。境内景区景点有红岭水库环湖生态旅游景区、黎母山国家森林公园、百花岭风景名胜区、鹦哥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奢云端探险、东五指山上安仕阶摩崖石刻群和温泉带、长兴飞水岭瀑布(世界南药园)、乘坡河谷石臼群、“奔格内”乡村自由行、白沙起义纪念馆琼崖纵队“一大”旧址等。

历史沿革

琼中的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

西汉,琼中隶属珠崖郡;唐贞观元年为岭南道琼山县所管辖;元朝时分属琼山区定安县、乐会和万安军。

明、清时期属定安、琼山县地。

1948年2月中共琼崖特委设置琼中县,隶属中共琼崖东区地委管辖,治所设于平南县

1949年3月并入琼崖少数民族自治区行政委员会。

1952年划邻县部分黎境,恢复琼中县建置,成为毗邻四周九市县,位居五指山腹地、琼岛中部的县。县名“琼中”就是由于地理位置而得。

1952年7月后,琼中县归属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后改为自治州)人民政府管辖。1956年县治迁贡坡,1959年县治再迁营根。

1987年11月2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琼中县,设立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划归海南行政区管辖,县委、县政府驻地设在营根镇

1988年4月海南省成立,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属海南省直辖。

2023年6月,教育部公布《2022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县(市、区)名单》,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在列。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琼中地理位置独特,周边与琼海市万宁市白沙黎族自治县儋州市、陵水、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五指山、屯昌县澄迈县9个市县毗邻,是岛上陆路南北、东西走向的交通枢纽。

地形

琼中县地形西南高、东北低,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貌呈穹窿形,由高山、低山、丘陵、台地河道、阶地等构成层圈关地貌。

境内山峦重叠,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52座。西南部与通什镇交界处的五指山峰海拔1867米,是全岛的最高峰。西部的鹦歌岭海拔1811米,南部的吊罗山海拔1290米,北部的黎母山海拔1412米。境内最低点为东北部的白马岭采伐场旧址,海拔为25米。

水系

境内有大小河溪共241条。海南岛三大河流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发源于该县境内,其主要河流有腰子河、大边河、乘坡河和什运河分别发源于鹦哥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黎母山、五指山和吊罗山。河网密度系数为1.32公里/平方公里。总集雨面积2693.1平方公里,平均径流量为44.33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约10.83万千瓦,已开发利用2.22万千瓦。

气候

琼中境内域位于热带海洋季风区北缘,雨水充沛,气候温和,四周群山环抱,有独特的山区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22℃,1月份平均气温16℃。绝对最低气温为零下6℃;7月份平均气温26℃,绝对最高温度38℃。年平均日照时间1600~2000小时,太阳总辐射为4579兆焦耳平方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85%。年平均降水量为2200~2444毫米,最大年降水量为1964年的5525毫米。最小年降水量为1969年的1018毫米,日最大降水量为1977年7月20日的626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824.1毫米。全年静风频率55%,为全岛之最,全年以东南风向为最多,年平均风速为1.2米/秒。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琼中县的土壤主要由花岗石和少量紫色砂岩、砂页岩、安山岩风化而成。土壤类型多样,土深厚肥沃。按成土母质的不同,全县共分为南方山地灌丛草甸土、黄壤、赤红壤、砖红壤、红色石灰土、紫色土和水稻土7个土类,14个亚类,37个土属,103个土种。南方山地灌丛草甸土类分布于海拨1600米以上的高山顶部,成土母质为砂页岩风化物,面积3860亩,占自然土壤的0.12%,土层厚40厘米;黄壤土类分布于海拨750~1600米山地,成土母质为花岗石或砂质岩的风化物,面积232071亩,占自然土壤的7%,土层厚24~85厘米;赤红壤土类分布于海拨400~750米的山地,成土母质为花岗岩及砂质岩风化物,面积950247亩,占自然土壤的确28.7%,土层厚110厘米;砖红壤土类分布于海拨400米以下的低丘和台地缓坡,面积1995042亩,占自然土壤的60.4%,土层厚约法100厘米。红色石灰土类分布于什运乡西部一带山丘,成母土质为石灰岩风化物,面积1781亩,占自然土壤的0.05%,土层厚度为54厘米;紫色土类分布于北部黎母山镇的松涛至大保村一带的低矮山丘,成土母质为紫色砂岩风化物,面积42359亩,占自然土壤的1.3%,土层厚度62厘米;水稻土类零星分布在各乡镇的丘陵、台地,成土母质为山地或丘陵峡谷的洪积物,面积80545亩,占自然土壤的2.43%,占全县总面积2%,占耕地面积57.4%,土层厚度66厘米。

植物资源

琼中县植物资源种类众多,其中林产资源非常丰富,是全省森林林木蕴藏量最大的县份之一。2008年,全县林业用地总面积335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83%,其中有林地面积309.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1.67%。按森林规划分:商品林用地185万亩,公益林用地149.9万亩。该县是海南省现存热带雨林的重点林区之一,共有8个重点区域林区:即五指山市林区、鹦哥岭林区、冲向岭林区、崩岭林区、飞水岭林区、加器岭林区、白马岭林区和百花岭林区,以及县境内的省管黎母山、吊罗山林业局的林区和一些集体林地等。木材种类也较多,仅乔木树种达700多种,属二类以上的树种和野生油料植物就有70多种.主要珍贵的木材有母生、苦、八角、胭脂、菠萝蜜、绿楠、北油丹降香紫草、坡垒、鸡毛松高大陆均松青梅荔枝、竹柏海南紫荆木等。这些木材质硬而韧、耐腐性能强,是建造楼房和制作高级用具的上等木材。林产资源分布较广,但比较集中在五指山市、黎母山、鹦哥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铁岭、白马岭等8座主要山岭。竹亚科主要有斑竹石竹孟宗竹(又名楠竹)、麻竹青皮竹等。药用植物类主要有沉香黑老虎金钱蒲金毛狗千斤拔巴戟菘蓝、石苇、茂术、莪术大百部益智、黄连藤、鸡冠花千日红天南星、薄荷、荆芥车前、过山龙、野百合芍药、穿心连、板蓝根、山肉桂等。花卉作物有509种,主要有木槿、蒲葵(扇叶葵)、棕榈、牡丹、山茶、月季、蔷薇三姐妹、杜鹃(映山红)、桃花、白玉兰、九里香属夜香木万年青牵牛、剪罗兰、兰(剑兰)、五指山市兰花、一串红、君子兰、月光花兰香草、一品红、仙人掌科长盛丸、昙花、仙人杖、仙人指、毛尾柱等。

动物资源

琼中县动物资源十分丰富,种类繁多。稀有珍贵野生动物主要有亚洲黑熊长臂猿科、猕猴、金钱豹、三线闭壳龟、山鹿、孔雀雉、鳞甲目蟒蛇褐翅鸦鹃红原鸡、鹦鹉等。其中金钱龟是食用滋补品,产量为全省之首。鸟类有300多种,主要有留鸟和候鸟,其中留鸟有鹭、鸠、啄木鸟科、啄花鸟、鹬鸟、鹃鸟、鹰、莺鸟、燕、喜鹊、画眉、鸟等,候鸟有莺、鹬、、、鸥、鸲、野鸭、、鹞、沙锥、、鹳、、杜鹃等。鱼类有竹鲍鱼、石鲮鱼、白鲢鱼、君鱼、梅鱼和鳗鱼等。花鳗鲡最大的重达40斤左右,鱼肉鲜嫩,味道甜美,营养丰富。淡水中还有珍贵的水獭亚科黄喉拟水龟、鳖等。节肢动物门主要有虾、蟹、蜘蛛目唇足纲蝎子蚰蜒等。两栖动物有37种,主要是青蛙、蟾蜍等。爬行纲主要有大头龟、眼斑水龟蟒蛇眼镜王蛇金环蛇、坡甲、蜥蜴、铅山壁虎等。软体动物门主要有田螺、福寿螺背角无齿蚌蜗牛等。环节动物门主要有蚯蚓、水蚂蝗山蚂蝗

矿产资源

琼中县已发现的矿产的黑色含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等14种,矿点、矿化点41处。铁矿见于乖坡大桥上游约100米处花岗石脉石英型破碎中。矿物成为为磁铁矿、少量铅锌和碳质,矿化石厚30~80厘米,延长约100米。黄铁矿(又称硫铁矿)分布于营根的百花村、红毛的牙挽、毛阳的什豆、上安的罗运、国营新进农场一队等地。黄金矿点、矿化点11处,含金口位较低,储量规模属小型,主要分布于上安、乌石、中平、红岛、黎母山等地。铜矿点分布于黎母山与番企之间的公路边。铅、锌矿分布于乖坡桥上游约100米处的河中,以及国营乖坡农场茶厂南面1.5公里处的橡胶林内。银矿分布于湾岭镇的中朗、太平两地。在非金属矿点中,有水晶矿、硫磺矿、荃石矿、石灰石矿、大理矿、花岗岩类等,其中什运一带的辉长岩大理石)和石灰石蕴藏量高达500多万吨,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南药资源

南药也是琼中县的传统支柱产业。槟榔、益智等南药价格较好,农民种植管理积极性较高,出现了南药生产产销两旺的局面。截止2008年底,全县槟榔种植面积99273.3亩,产量7295.62吨;益智3.5万亩,产量1615吨。槟榔和益智都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水产资源

琼中县水资源充足,农民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搭建淡水鱼塘,发展鱼类养殖业。2007年~2008年,全县淡水鱼养殖面积达到了11000亩,淡水渔业总产值3282万元,同比增长32.65%,其中养殖业2862万元,淡水捕捞1354万元;淡水水产总产量3541吨,其中淡水捕捞1345吨,养殖2456吨.

水资源

琼中县雨量充足,近几年来年平均降雨量2445毫米,加上植被发育良好,森林覆盖率超过81%以上,所以河流径流量充足,年平均径流量39.29亿立方米,水利资源十分丰富。全县水利资源理论上蕴藏量21万千瓦,可开发利用12万千瓦。截止2008年,全县已建成的水电站51座。

行政区划

琼中县设有10个乡镇,还管辖新市农场。境内还有阳江、大丰、新进、乌石、岭头、南方、新伟、加钗、长征、乘坡、太平等11个国营农场。2008年,全县有99个建制村、8个社区、521个自然村,626个村民小组、10个居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下辖7个镇、3个乡、1个林场。县人民政府驻营根镇

人口民族

人口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琼中县总人口为179586人。

2022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8.1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0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31.4%,提高了0.5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0.14万人,出生率为7.7‰;死亡人口0.13万人,死亡率为7.2‰。从年龄结构看,0-14岁人口3.41万人,15-64岁人口12.58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2.12万人。

民族

截止2015年末,琼中县户籍总人口中,汉族人口为86823人,占比38.41%;少数民族人口为139239人,占比61.59%,其中黎族人口114487人、苗族人口15713人、壮族人口7505人、回族人口79人、其他1455人。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口中,汉族人口为62491人,占总人口的34.80%;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7095人,占总人口的65.20%,其中黎族人口96331人,占总人口的53.64%,苗族人口14332人,占总人口的7.98%。

政治

机构设置

参考资料:

经济

综述

2020年,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15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9.11亿元,增长2.5%;第三产业增加值28.75亿元,增长0.7%。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5.84:15.44:48.72。

2020年,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居民消费价格比2019年上涨4.9%,八大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呈现“五涨三降”格局,其中,食品烟酒上涨13.4%,衣着上涨0.3%,居住下降0.4%,生活用品及服务下降0.1%,交通和通信下降3.4%,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1%,医疗保健上涨2.7%,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3.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324元,比2019年下降6.4%;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761元,比2019年增长6.9%。 

2020年,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固定资产投资比2019年增长19.1%。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5.2%,非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0.6%。全年投资项目83个,比2019年增加30个。全年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6693万元,房屋销售面积0.11万平方米,销售额782万元。 

2020年,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亿元,比2019年增长6.7%。其中税收收入1.34亿元,增长4.9%;非税收入1.87亿元,增长8.0%。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9.71亿元,比2019年增长3.4%。

2017年,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实现生产总值47.67亿元,同比增长6.3%,增速较前三季度下降0.9%,比全省平均速度低0.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0亿元,同比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7.02亿元,同比增长1.9%;第三产业增加值20.65亿元,同比增长8.8%。三次产业结构42.0:14.7:43.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比去年同期提升0.4%。

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全县2017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6737元,按现行平均汇率计算为3963美元,比上年增长5.8%。

全年,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2亿元,同比下降32.6%。其中,税收收入1.63亿元,同比下降3%;非税收收入1.18元,同比下降52.6%。

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46.45亿元,同比增长6.1%,比全省平均速度低4个百分点。截止12月,洋万高速公路、抽水蓄能项目累计完成投资额分别为20.9亿元和8.8亿元,占全县完成投资额的45%和19%,成为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动力。房地产投资持续收窄。全县完成房地产投资2.6亿元,同比下降40.1%,降幅比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扩大1.6和1.4个百分点。

全年完成重点项目投资33亿元,同比增长8.9%;招商引进项目7个,协议投资额33.75亿元,当前落地率、开工率分别为86%和57%。

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4%,较上年同期回落2.2%。八大类商品价格“七升一降”,除食品烟酒价格下降1.6%外,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6.1%,衣着价格上涨4.7%,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4.1%,医疗保健价格上涨3.9%,居住价格上涨2.6%,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5%,交通通信上价格涨0.8%。

2021年,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生产总值66.3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05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11.38亿元,增长23.3%;第三产业增加值32.89亿元,增长11.7%。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3.2:17.2:49.6。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6693元,比上年增长12.6%。全县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2.4%。

第一产业

2022年,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2.72亿元,同比增长3.2%。从内部行业看,种植业产值21.99亿元,增长3.2%。粮食播种面积6.88万亩,增长1.1%;产量2.49万吨,下降2.9%。其中:谷物5.61万亩,增长3.8%,产量2.19万吨,下降3.1%。蔬菜种植面积5.66万亩,下降1.5%;产量3.33万吨,增长0.1%。槟榔种植面积32.01万亩,下降0.7%;收获面积14.89万亩,同比增长10.0%;产量2.58万吨,增长10.4%。林业产值10.07亿元,增长12.4%。橡胶开割面积52.98万亩,下降2.8%,产量2.18万吨,下降19.9%。畜牧业产值7.3亿元,下降4.6%。生猪出栏16.26万头,增长0.2%;猪肉产量1.30万吨,增长3.2%。渔业产值1.67亿元,增长0.8%。水产品总产量1.42万吨,下降0.3%。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1.34亿元,增长12.7%。

第二产业

2017年,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85亿元,同比下降7.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亿元,同比下降12.2%;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0.66元,同比增长1.5%。工业下降主要是受规模以上工业大幅下降的影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4亿元,同比下降14.6%,影响工业生产的增长。

全县完成房地产投资2.6亿元,同比下降40.1%。

2020年,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工业增加值2.33亿元,比2019年下降6.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2019年下降3.6%,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比2019年下降7.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2019年下降28%,利润总额比2019年下降66.54%。全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6.78亿元,比2019年增长6.6%。

2021年,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工业增加值2.91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4%。分行业看,规模以上水力发电业产值增长24.8%;规模以上非金属矿制品业产值增长56.0%;规模以上家具制造业产值下降63.6%;规模以上木材加工业产值下降41.6%。

第三产业

2022年,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5.42亿元,比2021年下降2.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0.45亿元,下降4.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96亿元,下降12.2%;金融业增加值4.07亿元,增长1.1%;房地产业增加值3.31亿元,下降1.9%。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7.66亿元,增长3.0%。全年全县货物进出口总额2381万元,比2021年增长5.0%。12月当月,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287万元,比2021年下降22.8%。

2022年,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9亿元,比2021年下降7.2%。按经营地分,城镇零售额15.72亿元,下降7.2%;乡村零售额2.77亿元,下降7.2%。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16.09亿元,下降7.2%;餐饮收入2.40亿元,下降7.2%。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下降13.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5.4%,化妆品类增长16.8%,日用品类下降3.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24.8%。

截至2022年末,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固定电话用户3.29万户,比2021年末上升4.6%。移动电话用户21.04万户,比2021年末上升3.0%;互联网用户7.55万户,比2021年末上升18.5%。固定电话普及率每百人18部,比2021年上升5.9%;移动电话普及率每百人116部,比2021年上升2.7%。截至12月底,每万人5G基站数为20个,光纤接入端口占固定互联网接入端口的79.74%。全年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173.05亿元,比2021年末增长6.5%;负债总额168.06亿元,比2021年末增长9.4%。

2022年,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接待游客92.12万人次,比2021年下降31.6%。其中过夜游客41.17万人次,下降30.4%;接待国内游客92.12万人次,比2021年下降31.6%;接待入境游客48人次,比2021年下降11.1%,其中外国人15人次,下降34.8%;香港同胞8人次,下降27.3%;澳门同胞0人;台湾同胞25人次,上升92.3%。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06亿元,比2021年下降26.1%。

文化

名称来源

县名“琼中”就是由于位于琼岛中部而得。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黎族人民纪念祖先,喜庆新生赞美生活的传统节日“三月三”。

传说,远古时候,洪水淹没人间,只剩下天妃和观音兄妹俩人,他们抱住呀呀葫芦随波漂泊到昌化江畔的燕窝岭下,被大树卡住才活下来。洪水退后,兄妹俩分头出去寻找亲人,约定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到燕窝岭相会。他们走遍天涯海角,皆寻不见人影。年复一年,眼看两人快要衰老,为使黎人不致灭种,妹妹拿定主意,在脸上刺上花纹,使哥哥认不出自己。于是翌年上巳节,他俩就在燕窝岭下结为夫妻,生男育女,繁衍后代。从此,每年“三月三”,观音和天妃便带子孙们欢歌载舞,欣欢喜庆。后来,妈祖和观音死在山洞里,化成观音石,黎族后人为纪念他俩,将石洞定为娘母洞,每逢三月三日,黎家男女老少,携粮带糖,从四面八方赶到娘母洞前,对歌、跳舞、射箭以纪念。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欢度“三月三”更加隆重。每年的这一天,黎族男女盛装打扮,成群结队赶往活动地点,以山峦对歌形式相邀自己的意中人,然后携手并肩双双散入丛林翠竹或小洞河边,互诉衷情,夜幕降落,情歌轻唱,对对情人沉醉在幸福之中。破晓,双方互赠定情信物,相约再会。

交通

琼中县位于海南岛中部,东连琼海市万宁市,西接白沙黎族自治县,南与五指山市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陵水毗邻,北和屯昌县澄迈县儋州市交界。境内交通四通八达,县城营根镇北距海口市137公里,南至三亚165公里,东达万城90公里,西抵那大84公里,是海南岛陆地交通公路的咽喉。随着中线高速公路和洋浦至儋州至万宁高速公路开工建设,琼中将融入全省一小时经济圈

2020年,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货物运输量58万吨,比2019年下降37.6%。货物运输周转量2599.95万吨公里,比2019年下降65.7%。全年客运量137.17万人,比2019年下降45.5%。旅客周转量8393.63万人公里,比2019年下降46.8%。年末全县民用汽车保有量4.54万辆,比2019年增长5.47%。其中新能源车0.02万辆,增长155.42%。

2022年,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货物运输量35.84万吨,比上年下降5.1%;货物运输周转量1818.49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3.0%。全年客运量61.91万人,比上年上升0.5%;旅客周转量4343.74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9.6%。

社会

社会保障

2018年,大武口区把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5%以上用于改善民生,高质量办结10件民生实事。就业创业方面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06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以内,创新推出政校企合作模式,为企业输送人才6000余人。全面落实住房制度改革,降低公租房准入门槛,累计分配公共租赁住房6738套。房地产去库存方面共发放购房补贴575户2883万元,房地产库存下降62.42%。电力直接交易降低工业企业用电成本。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为1.3万户(次)企业减免税收6.14亿元。企业创新扶持政策为31家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24亿元。“三争”工作成效显著,争取各类资金8.9亿元,增长44.6%,全年落实招商引资项目62个,到位资金65亿元。

2018年,大武口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成互联网医联体平台和自治区首家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长兴卫生院被评为全国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创建各类食品安全示范单位88家。对全区2492户3850人帮扶解困对象实施各类救助,全面做好辖区退役军人服务管理。改造提升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34个,完成全国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

科技

2020年,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设立科研专项、支持项目2个,比2019年新增2个;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10人,比2019年增加6人。

教育

2017年,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普通中学12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小学41所,学龄儿童教育37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788人,下降4%;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专任教师35人,普通小学专任教师1223人,下降2.5%。普通中学在校学生6262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学生费城76人队;小学在校学生17157人。

截至2020年末,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有普通高中1所;专任教师224人,增加32人;在校学生2905人,增加370人;全年招生1097人,增加203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2.6%,提高2.5个百分点。普通初中14所;专任教师668人,增加29人;在校学生8319人,增加313人;全年招生2845人,减少12人;初中毛入学率107.2%,下降5.2个百分点。普通小学39所,减少1所;专任教师1232人,减少33人;在校学生16710人,减少313人;全年招生2570人,减少256人;小学毛入学率102.8%,下降3个百分点。

卫生医疗

2017年,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6%,比上年下降0.01个百分点。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49个,其中医院12个,卫生院10个,个体诊所41个,农村卫生室86个。全县共有医院病床1006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201人,其中执业医师462人。

截至2020年末,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50个,其中医院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卫生院13个,村卫生室83个,门诊部3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36个,疾控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1个。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296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83人,注册护士528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040张,其中医院床位84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5张,乡镇卫生院床位174张。

截止2021年末,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43个。其中,医院8个,疾控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个,村卫生室8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个,卫生院11个,门诊部1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35个,采血机构1个,其他卫生机构1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086张。其中,医院床位896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6张,乡镇卫生院床位174张。卫生技术人员1353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20人,注册护士561人。

2022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4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个,农村乡(镇)卫生院1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个。医疗卫生机构病床位1120张,其中医院和卫生院1094张。卫生机构人员总数为1768人,其中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396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32人,注册护士577人。全年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人数为915人,报告死亡0人。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每十万人508人,死亡率为每十万人0人。

文化事业

2017年,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站)11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琼中女足队蝉联“哥德堡杯”三连冠,代表海南女足勇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运动会群众笼式五人制女子足球赛冠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生运动会中学生女足赛亚军。县运动健儿参加全省以上各项体育比赛共夺得金牌46枚。2018年,大武口区开展“送戏下乡”、全民阅读等文化惠民活动200余场次,区图书馆获评国家二级公共图书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创建国家、自治区级示范单位28个。

截至2020年末,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共有国营艺术表演团体2个、健身文艺队伍7个、黎族苗族文化示范村文艺队63个,与2019年末持平;文化艺术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数量均与2019年持平。全县广播电视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8.89%和99.08%,均较2019年提高0.2个百分点。有线电视用户1.1万户,比2019年减少0.3万户。全年利用端午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等节假日举办黎苗歌舞等艺术演出9场;开展送戏下乡活动48场。全年共举办3项竞技体育赛事活动

就业

2017年,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10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5682人。

脱贫

2017年,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实现年度脱贫2346户9530人,完成省任务的108%,贫困发生率由10.79%降至4.15%,7个贫困村整村出列,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大步。产业扶贫“四种模式”全覆盖;实现贫困人口转移就业3805名;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086户;发放贫困学生助学补助1516万元;构筑健康扶贫“七道防线”;社会保障兜底557户1630人。与国家海洋局签订定点扶贫框架协议,创建海洋极地大洋科考副食品供应保障基地。荣获“中国全面小康扶贫十佳县市”称号。

2019年4月27日上午,海南省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通报海南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成功退出贫困县。

基础设施

大武口区

2018年,大武口区开展“六城联创”工作。“城市双修”6大工程10个项目,城市能级提升。维修破损路面1.68万平方米,硬化城市裸露土地9500平方米,改造雨污管网5.8公里,新建农村公路7.1公里,城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改造老旧小区20个片区9.88万平方米,完成世纪大道西侧、汝箕沟沟口等棚户区征收工作,实施国有企业家属区“三供一业”改造工程,3654户群众居住环境彻底改善。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29个“3+2”村镇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完成投资1.7亿元,龙泉村被评为2018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实施“互联网+智慧城管”,“12345”二级服务平台高效运行。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拆除违法建设1.15万平方米,推进城市出入口、背街小巷等重点区域环境整治。

面貌

2017年,琼中启动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和省级文明县城,县中西路、虎头路延长线和教育路南段建成通车,县城生态湿地带状公园和三月三广场景观全面提升。县文体演艺中心投入使用,首家3D影院建成营业。镇容村貌大为改观,湾岭等5个特色产业小镇建设深入推进,黎母山、红毛和吊罗山等乡镇墟风貌有了崭新变化。全力打造富美乡村,什寒等3个村入选国家首批绿色村庄;便文等3个村入选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鸭坡村入选全国第四批美丽宜居村庄;中朗、水央村获评国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什统、握岱等14个行政村获评省“星级”美丽乡村。“五网”设施明显改善。“农村公路六大工程”全面开工,山塘、高效节水灌溉和小型水库加固等水利工程顺利实施,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21个。行政村4G、光纤网络全覆盖,“千兆到镇“千兆入村”惠民工程覆盖率达95%。在全省率先实施城、乡、村一体化燃气管网项目。

社会面貌

2020年,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城镇新增就业78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95%。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3463人。剩余贫困人口19户55人全部脱贫,“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解决,发放教育扶贫特惠性资助2256.98万元,受益学生6796人次。有危改任务的贫困户11户全部竣工实现入住。 

截至2020年末,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8349人,比2019年末增加1835人,其中在职职工27883人,离退休人员30466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9313人,比2019年末增加284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0607人,比2019年末增加1238人。

旅游

黎母山森林公园

黎母山森林公园位于琼中县境内西北部,山岭高大浑厚、山势险峻、林海茫茫、山高水长,既是海南省的名山,又是黎族人民的始祖山,它拥有丰富的热带天然林,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是一个热带植物王国,也是野生动物的乐园。该公园有植物91科,477种以上。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珍贵树种有:海南粗榧、坡垒、格木海南紫荆木猪血木等6种;还拥有能预测风向的“知风草”,被誉为“天下第一香”的墨兰,清香四溢的安乐兰等10种奇花异草。园里繁衍生息着多种野生动物,较为珍贵的有:花蜜鸟科山椒鸟属白鹇、海南哥、水鹿等;属于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海南鸪、孔雀雉、巨蜥、蟒、猕猴、海南大灵猫,凹甲陆龟、虎蚊蛙等15种。凤蝶总科种类也较多,珍贵的有:风蝶、粉蝶科等。

黎母山森林公园的主要景点有:黎姆婆石景区、吊灯岭景区、翠园景区、天河景区、鹦歌傲景区、天河瀑布景区等六大景区。最为著名的有黎姆仙女石、金龟望月、蜗牛过山车、狮子玩球等。

百花泰顺廊桥

百花廊桥位于琼中县城内,双廊并立,造型独特。桥体依山傍水,风姿绰约,远可观山岭秀色,近可听潺潺流水,是一座集观光休闲与水陆交通相结合的黎苗风情桥。

五指山

五指山的最佳观赏点和攀登点在琼中上安乡仕阶村。这里有大量的清代摩崖石刻,为光绪13年间钦差大臣、太子少保冯子材所书。这里的摩崖石刻被史学专家和书法爱好者广为推崇。

百花岭瀑布

百花岭主峰海拔1100米,百花瀑布的源头则在海拔700米的第二峰上。百花瀑布落差300米,是全国落差最大的瀑布之一。

代表人物

王国兴

王国兴(1894~1975)黎族。原名王兴。海南白沙(今琼中)人。祖先曾被清代委任为黎峒的“总管”。到他这一代,家庭经济衰败,曾以挑夫为业谋生。1943年8月前任白沙黎族自治县红毛乡乡长。1944年任白(沙)、保(亭)、乐(东)人民解放团团长。1945年任白沙县抗日民主政府副县长。1949年应党中央邀请参加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1952年任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第一主席(州长)。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中共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委副书记,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第一、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南行政委员会委员、中南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委员、广东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政协委员、海南军政委员会委员、海南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海南行政公署副主任、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1975年1月7日在海口市逝世。

朱积章

朱积章出生于富裕家庭,自小勤学苦读,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广东省高加积仲凯中学。1928年12月参加革命,在琼崖工农红军独立师独立营一连当战士,193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5月后历任排长、连长、副营长。1938年5月担任琼崖独立总队三大队副官。1940年5月24日,奉命往琼中县南坤联络站取回重要情报,到南坤圩时因叛徒出卖被捕,押至琼中县日军据点,日寇采用封官许愿的手段诱降失败后,采取各种酷刑威迫口供。受尽了日寇的种种折磨,始终保守军事机密,坚贞不屈,凛然大义。被日敌警犬咬死于琼中茶根圩。

获得荣誉

2017年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荣获国家级表彰奖励情况统计表

参考资料

2023年琼中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7-31

行政区划.海南省人民政府.2024-02-27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简介.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2-27

海南省琼中县.中国网.2024-02-27

海南省琼中县产业发展战略.中国网.2024-02-27

2022年琼中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2-27

海南省琼中县.中国网.2024-02-27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2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县(市、区)和改革试验区遴选结果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2023-06-26

海南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地区人口情况.今日头条.2021-05-14

2022年琼中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2-28

县政府工作部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10-04

5个国定贫困市县宣布脱贫摘帽 海南省再无贫困市县.www.chinanews.com.2020-02-29

(海南省)​2021年琼中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红黑统计公报库.2022-07-08

2022年琼中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1-12

2021年琼中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2-07-14

2022年琼中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1-12

2020年琼中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2-01-11

2022年琼中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2-28

交通运输部 农业农村部 国务院扶贫办 联合命名“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www.zgjtb.com.2019-11-15

上海4区入围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_浦江头条_澎湃新闻-The Paper.澎湃新闻-The Paper.2021-01-29

海南8个城市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国际旅游岛商报.国际旅游岛商报.2021-10-05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命名2021—2023年度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通知.文化和旅游部.2022-01-11

关于2021年中国天然氧吧评价结果的公示-中国气象局政府门户网站.中国气象局政府门户网站.202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