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望谟县

望谟县

望谟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下辖县,位于贵州省南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部,黔、桂两省(区)四州(市)交界处。全县国土面积3018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街道,截止2022年末户籍人口325484人,布依族人口占总人口63.8 %,是全国布依族人口最多的县。县人民政府位于望谟县王母办华侨西路25号。

望谟县属于喀斯特地貌区,地处云贵高原广西壮族自治区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春早、夏长、秋迟、冬短气候特点,森林覆盖率70.53%,素有“贵州省天然温室”“森林城市”之称。望谟县最早是西南夷地,后归属夜郎。两汉至南梁,属夜郎等县。梁承盛元年(552年),没于蛮。清雍正五年(1727年),在今县城设永丰州,为辖境第一次建置。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设望谟县。1965年,撤望谟县,改建望谟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981年,复改为望谟县。

望谟县自然资源丰富,光、风、水等清洁能源丰富,县域适合发展特色农业,有着“板栗名县”“中国紫茶之乡”等荣誉,出产“望谟板栗”“八步茶”“望谟芒果”等荣获国家地理标识产品的作物。2022年全县生产总值115.9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占比28.8%、20.1%、51.1%。

望谟是中国工农红军进入贵州省开展革命活动最早的地区之一,有卡法连队纪念馆、中共黔桂边委遗址纪念馆、播东红军会师遗址等红色旅游资源。自然景观有蔗香双江口、桑郎蛮王城遗址、乐旺六里峡谷、桑郎峡谷、麻山峰林、石屯拉袍天坑、乐元董万溶洞群,3A级景区有新屯布依寨、蔗香滨湖康养小镇、郊纳紫茶小镇、卡法连队遗址、油迈山脊上的瑶寨。

名称由来

望谟县原名双江县,因与云南双江重名,以县政府驻地“王母”(布依族方言),谐其音更名望谟县。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望谟县境在殷商时期为西南夷地,西周时期为百越地,春秋时期为国地,战国至秦为夜郎地。

两汉到南北朝

刘彻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于夜郎国置夜郎县,为夜郎县所辖。元鼎六年(前111年)后为夜郎国和牂牁郡所属之夜郎县和谈指县所辖。成帝河平二年(前27年),夜郎国灭。平帝元始四年(4年),改牂牁郡为同亭郡,夜郎县为同亭县,为同亭郡所属之同亭县和谈指县所辖。东汉光武后郡县恢复原名,复为牂牁郡所属之夜郎县和谈指县所辖。

三国时期为牂牁郡之夜郎县、谈指县所辖,后归于魏晋晋朝帝建兴元年(313年),析牂柯郡置夜郎郡,夜郎县、谈指县改隶夜郎郡,属益州。到刘宋、齐时期,夜郎郡处于少数民族政权爨蛮割据时期,中央已无实际控制权。梁承盛元年(552年),夜郎郡县没于爨蛮,夜郎县、谈指县不存,直至唐朝

隋唐五代

唐武德四年(621年),唐遥置西平州于东爨乌蛮所辖地,东爨乌蛮臣于唐。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遥置明州羁州,为明州所辖。天宝十年(751年),东爨乌蛮叛唐入南诏,号于矢部,为于矢部所辖。李纯元和八年(813年),于矢部复臣于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年),东爨乌蛮部阿佩以明州内附。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封阿佩为罗殿王,以明州地为罗殿国地,为罗殿国所辖。

宋元明清

赵匡胤干德五年(967年),罗殿国臣于宋。北宋末,罗殿国微,徙其驻地,仅辖今县境少部,大部遂为右江岑氏土司所辖,附于广南西路州。仁宗皇佑五年(1053年),遥置泗城羁縻州,为泗城州所辖,隶于广南西路邕州右江道

元属湖广行省广西道两江宣慰司田州路泗城州,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泗城州改隶广西行省。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田州路为田州土府,泗城州隶于广西行省田州土府。明时,今县境大部为泗城州管辖;北部、东北部少部和西北部为贵州布政司普定土府之永宁州、镇宁州管辖,明末为贵州布政司安顺军民府管辖。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升泗城州为府,为泗城府亲辖地。清雍正五年(1727年),成立永丰州,州治在长坝(今县城),是为县(州)级以上基层政权在辖区的第一次建置。永丰州于册亨县设州同,罗设州判,永丰州隶贵州省南笼府。雍正七年(1729年),徙驻地永丰州于球(今贞丰县城)。雍正八年(1730年),置归化厅,归化厅隶安顺府,县北部隶于归化厅。嘉庆二年(1797年)南笼府改称兴义府,永丰州改称贞丰州,今县境大部为贵州省兴义府贞丰州管辖。至清末,所属行政区划及隶属关系无变化。

中华民国

民国二年(1913年),改贞丰州为贞丰县,隶黔西道。今县境分属贵州黔西道县境分属贞丰、罗甸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4县。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5月,实行行政督察专员制度,罗甸隶属第一督察区,关岭、紫云属第二督察区,贞丰县属第三督察区。至望谟县成立,隶属关系无变化。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设望谟县,初以“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为县名,报省审定,因云南省有双江县,故以“王母”之谐音定为望谟县,属省第三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1年5月14日,望谟县解放,隶属兴仁专署。1952年12月4日,兴仁专署改称兴义地区,隶兴义专区。1956年7月18日,兴义专区撤销,望谟县划归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65年7月28日,复设兴义专区,望谟县划归兴义专区。1965年11月,国务院决定撤销望谟县,建立望谟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970年兴义专区改称兴义地区,望谟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隶属兴义地区。1981年9月21日,国务院撤销兴义地区,建立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改望谟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为望谟县,望谟县隶属新成立的黔西南州。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望谟县地处东经105°50′~106°32′、北纬24°53′~25°37′之间,云贵高原广西壮族自治区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东西宽69.2公里,南北长79.2公里,北盘江红水河护绕于西、南。位于贵州省南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部,黔、桂两省(区)四州(市)交界处,东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接壤,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乐业县隔红水河相望,西与贞丰县册亨县两县以北盘江为界,北与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毗邻。

气候

望谟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明显的春早、夏长、秋晚、冬短的特点,四季分明,冬干夏湿,春秋易旱,雨热同季,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236.8毫米。热量资源丰富,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1401.6小时,无霜期年平均341天,多年平均气温19.3°C,素有“贵州省天然温室”之称。

地质

在大地构造位置上,望漠县地处地处扬子陆块与右江造山带的过渡地带。大致以桑郎一望漠一石屯一线为界,北部属扬子陆块,南部为右江造山带。地质构造形迹主要表现为直扭型的北西向反排多字型构造及挤压型的东西向构造和南北向构造,并有华力西的辉绿岩床产出,尤以北西向构造最为发育。本区大面积分布的中三叠统浊积岩中次级褶皱发育,形态复杂多样。

境内主要出露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地层,其中三叠系碎屑岩类分布面积最广,占县域面积的 80%以上。三叠系主要地层有边阳组、许满组、新苑组,主要岩性为砂岩泥岩,乐康组和罗楼组,主要为大理石;二叠系主要有领薅组,岩性为黏土岩砂岩,吴家坪组、四大寨组、猴子关组,主要为灰岩;石炭系有南丹组和睦化组,主要为灰岩;泥盆系为融县组的灰岩,以及火烘组的黑色页岩泥灰岩

地形地貌

望谟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部打易镇跑马坪为县境最高处,海拔1718.1米,南部昂武乡红湖村为最低处,海拔375米,南北高差1343.1米。主要山脉为打贯大山脉,由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南入境,经二泥集结于凉风坳、河头上,由该处一分为三,分别走向东南、南、西南。县西部山脉,由紫云县拉乌进入县境,经坡架,走向打记,进入石屯、董万、乐元而临北盘江岸。东部麻山一带为典型岩溶地貌,以石灰岩峰丛山地为主,呈斑状块分布;西南为非岩溶地貌,呈立体状展布。县境内山地占76.76%,丘陵占20.38%,河谷盆地占2.86%。有耕地面积38.01万亩,占全县国土面积的8.41%;草地30.15万亩,占6.7%;林地253.65万亩,占56.26%;水域面积12万亩,占2.65%。航道133千米,可通行千吨级船舶。

望谟县地貌类型以侵蚀地貌和溶蚀地貌为主,地处贵州高原广西壮族自治区丘陵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属乌蒙山东南侧边缘岩溶化山原区。境内沟壑纵横,河流深切,山峦起伏,地势北高南低。东西部岩溶地貌发育较为典型,以石灰岩峰从山地为主,西南为非岩溶地貌,呈离体状展布。全县地貌形态以山地、丘陵为主,盆地较少;地形坡度较陡,多在 20°~30之间,地面平均坡度为 25°。

水文水利

水文

望谟县属珠江西江,发源于北部山区,以跑马坪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县境内有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三条较大的河流。南北盘江分别发源于云南沾益马雄山南北坡,流至望谟县与册亨县交界处的双江口处汇入红水河,是西南水运出海中通达西江干流红水河的起点。南盘江年径流量一般在262~151亿立方米之间,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194.9亿立方米;北盘江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 38.49万立方米;南北盘江交汇后的红水河是望谟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界河,沿望谟县南缘,由西向东,经蔗香、坝从、渡邑至桑郎河口流离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境,流长44千米,年径流量在523~249亿立方米之间,流域面积1515平方千米。望谟境内的北盘江红水河总流长有150多公里。其中,汇入清水江的有羊架河和下云河2条;汇入北盘江的有望谟河、板陈河、板哄河和者平河4条;汇入红水河的有桑郎河、渡邑河、乐康河、蔗香河及纳翁河5条。2007年龙滩水电站蓄水发电,在县境昂武、蔗香、油迈、乐元镇4个沿江乡镇形成80平方千米的淡水湖泊,其中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水域面积20多平方千米。

水利

望谟县境内水能理论蕴藏量11.58万千瓦,可开发1.15万千瓦。全县曾开发建成40千瓦以上的电站14座,总装机容量2458千瓦,半数以上报废或水毁。境内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率低,有大量水能资源待开发。2010年以来,望谟县持续推进水利工程建设,投资34.74亿元,已建成8座中小型水库,新增库容4106万立方米,新增供水能力2859.4万立方米。

土壤

望谟县境内土壤类型多样,共分黄壤、红壤、砖红壤、石灰土、潮土、水稻土6个土类,19个亚类,88个土属,192个土种。其中,红壤分布最广,面积最大,其次为黄壤、石灰土。

望谟县境内黄壤总面积93.64万亩,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21.26%,分布于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北部、东北部中山、中中山山地;红壤面积多达218.43万亩,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49.60%,主要分布在境内海拔1000米以下和450米以上的中部,东南部低中山和低山丘陵带高温多雨,干湿季节明显的常绿阔叶林等南亚热带生物条件下的地区;砖红壤的面积仅30.14万亩,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6.84%,集中分布于北盘江红水河沿岸海拔450米以下的温热湿润季雨林气候条件下的河谷丘陵区;石灰土总面积为75.88万亩,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17.23%,多分布于西北部和东北部或其它有碳酸盐岩出露的中中山、低中山或低丘地区;潮土面积有2267亩,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0.05%,主要以条带状分布于中山深切割且河流季节变化幅度大的江河沿岸;水稻土总面积为22.10万亩,占全县土壤面积的4.30%,占耕地土壤总面积的20.23%,在全县各地均有分布,尤以西南、东南和中部地区分布最广。

自然资源

矿藏资源

望谟境内探明矿藏中,能源矿产有煤、石油;金属矿产有金、、锰、锑、铜、铁、铅、锌、汞等;非金属矿产有大理石、辉绿岩、冰洲石、玉石方解石、萤石矿、石棉矿、水晶石矿、重晶石等。其中仅大观镇一带铀的地质储量就有34.23吨,金的地质储量为2.4吨;大理石全县总储量2000万立方米以上,主要分布于弄袍、赖、岩脚、善古坨、打搞、乐旺等一带;辉绿岩总储量2.45亿立方米,主要分布于桑郎、乐康、打郎一带;方解石储量为9630万吨,主要分布麻山、石屯一带;另有饰面用灰岩砂岩储量3.52亿立方米、水泥用灰岩3.67亿吨、重晶石1000万吨。萤石矿主要分布纳样、向阳、巴毛冲、冉道、马坎等一带,但尚未进行地质勘测,具体储量不清。

水资源

望谟县境内属珠江西江,发源于北部山区,全长大于10千米的河流有31条,流域面积大于20平方千米的河流13条。总流域面积2657平方千米,河流年均径流总量13.14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

根据2019年望谟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县共有:耕地30123.09公顷,其中水田11009.75公顷,水浇地4.43公顷,旱地19108.91公顷,石漠化耕地共1339.96公顷;林地240865.39公顷,其中乔木林地153236.16公顷,竹林地658.62公顷,灌木林地75503.07公顷,其他林地11467.54公顷;草地1638.47公顷,其中天然牧草地0.00公顷,人工牧草地8.97公顷,其他草地1629.50公顷;湿地2219.73公顷,皆是内陆滩涂;城镇村及工矿用地5346.01公顷,其中建制镇用地766公顷,村庄用地4110.41公顷,采矿用地438.29公顷,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31.31公顷;交通运输用地4309.18公顷,其中公路用地1994.00公顷,农村道路2314.58公顷,港口码头用地0.60公顷,并无铁路用地、机场用地、管道运输用地和轨道交通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5366.54公顷,其中河流水面5195.66公顷,水库水面65.41公顷,坑塘水面22.61公顷,沟渠32.70公顷,水工建筑用地50.16公顷,并无湖泊水面地类。

生物资源

望谟境内拥有完好的生态植被,曾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称号,2022年全年全县营造林面积3915.82公顷,森林覆盖率70.5%。2022年全年办理采伐许可证1749份,采伐蓄积181802.97立方米。盛产油桐,曾被国家林业局、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中国油桐之乡”称号。

全县有药用植物387种,许多被称为“地道药材”,以三七、通草、首乌、天门冬、千张纸、灵芝菌为最。盛产油桐,曾被国家林业局、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中国油桐之乡”称号。盛产板栗,2018年5月被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板栗名县”称号。

生物多样性

动物

望谟县多林地山地,动物种类繁多,常见野生动物有蟒、猴、獾、翼手目水獭亚科、旱、野猪、岩羊猫头鹰鳞甲目等。县境内还有一定数量的常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叶猴白颈长尾雉黑颈长尾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爪隼猕猴小灵猫,以及“三有”(即有重要生态价值、有重要科研价值、有 重要社会价值)野生动物黄臀鹎白面狸环颈雉等。

植物

望谟县境内有植物种类234科属2200余种。贵州苏铁兰科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15大物种内。珍稀植物主要分布在乐旺、桑郎、昂武、平洞、新屯、大观、郊纳、油迈、蔗香、打易等乡镇的21个保护区和保护点,总面积万亩以上。

2023年5月,贵州省新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队来到望谟县,在开展野外联合考察过程中,首次发现了正在开花的广西火桐,它们分布于海拔高度450米至520米之间的北盘江河谷,散生于江边一侧,共有18株。广西火桐在2021年定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该树种为中国特有种种群数量少,分布区极为狭窄,处于极度濒危状态,已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列为《“十四五”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建设方案》中的重点物种之一。

真菌

望谟县是亚热带温暖季风气候区,雨热同季,给大型真菌的生长发育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使得该片区的大型真菌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茶树林、青冈林、针阔混交林、杉木林、竹林、板栗树林以及灌丛草地等地形。通过对在望谟县收集到的353个大型真菌标本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分析,发现共有2 门、13 纲、23 目、48 科、74 属、134 种真菌;食用菌有53 种,食药用菌有19 种,当地常见的毒菌有25 种,食药不明的有256 种。主要种类有甜蘑菇、圈托鹅膏菌双色薄瓤牛肝菌紫蜡蘑、血红栓菌、欧氏鹅膏、湿果伞等。

生态功能区

贵州望谟北盘江国家湿地公园

贵州望谟北盘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境内。北起册亨县、望谟、贞丰县三县的交界地带,南至望谟县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交界地带蔗香镇,西至北盘江望谟县县界,东至油迈瑶族乡的纳王村寨。总面积为2432.48公顷,公园内湿地总面积为1301.39公顷,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53.50%。

园区内野生动物种类较多,合计286种,隶属5纲32目75科。其中鱼类50种,隶属于5目8科;两栖动物6种,隶属于2目5科;爬行纲25种,隶属于3目7科;鸟类163种,隶属于13目35科;哺乳类42种,隶属于9目20科。有国家I级保护野生动物1种,鳞甲目(Ⅱ级升为I级);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19种有:蟒(I级降为Ⅱ级)、猕猴藏酋猴小灵猫斑灵猫虎纹蛙凤头鹰雀鹰蛇雕、画眉(已经升为Ⅱ级)等。

湿地公园野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据调查和相关资料统计,园区共有维管植物有166科597属1081种。其中蕨类植物门27科61属129种;裸子植物5科5属5种;被子植物门134科531属947种。其中,有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种,叉孢苏铁,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9种,有金毛狗、桫椤、小黑桫椤毛红椿、红椿、柄翅果大果榉花榈木喙核桃

望谟苏铁保护区

贵州望谟苏铁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万亩,分为两个片区和一个保护点,分别是乐旺麻山片区、渡邑片区、白水河保护点。保护区的前身主要是由渡邑保护区和乐旺保护区组成,都是经过望谟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县级自然保护区。据考察,保护区有各类生物3020种,其中,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的有10 种,二级保护的有44 种,有其他重要保护价值的有149种。有种子植物1539种,蕨类植物门128种,苔藓植物234种,有大型真菌177种,有昆虫611种,鱼类种50种,爬行纲26种,兽类53种,蜘蛛目类38种,鸟类164种。

自然灾害

近几年,望谟县境内地质灾害发生频繁,呈上升发展趋势。这与望谟县本身地质结构,和近年降雨量过大有着密切关系。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目前县境内有查明的地质隐患点的201 处,其中滑坡有 182 处,占总数的 90.5%;崩塌 16 处占总数的 8.0%;泥石流 3 处,占总数的 1.5%。没有地裂缝和地面塌陷。尤以滑坡数量最多,威胁最大。地质灾害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受威胁户数 2 638户,约 16 555 人受威胁财产 25542 万元。

2022年度,望谟县主要遭受了风雹、洪涝等自然灾害,未造成人员伤亡,因灾受灾人口21379人,紧急转移人口分散安置24人,农作物受灾面积905.83公顷(其中:粮食作物受灾面积366.77公顷)、农作物成灾面积481.77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成灾面积188.77公顷)、农作物绝收面积231.39公顷(其中粮食作物绝收面积70.35公顷),全县因灾倒损农房15户63间,其中严重损房6户27间,一般损房9户36间。

行政区划

从解放至1984年,望谟县所辖专区、乡镇等区划、名称多次变动。截止2022年,望谟县辖1个民族乡11个镇4个街道共16个乡级行政区划,161个村,9个社区。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止2022年末,望谟县户籍人口325484人,比上年末减少1596人。其中,常住人口23.06万人;城镇户籍人口95540人,占年末户籍人口的比重为29.4%;乡村户籍人口229944人,占年末户籍人口的比重为70.6%;男性人口167698人,占比51.5%;女性人口157786人,占比48.5%;全年出生人口3313人,出生率9.6‰;死亡人口2421人,死亡率7.4‰;自然增长率2.2‰。

民族构成

2019年,望谟县居住着布依族苗族瑶族等19个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数的80.2%,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布依族人口占总人口63.8%,是全国布依族人口最多的县。

地区语言

望谟县布依族人口众多,布依族语言保存较好,有“布依族语言文字培训基地”之称。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和同语族的壮语、侗语、傣语、水语、黎语等有密切关系。由于和汉族长期交往,布依语也吸收了不少汉民族的词语。布依语是古老民族语言之一,词汇丰富,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有其规律性。布依族语言对当地汉语方言也产生了影响,形成了一种“布依族汉话”。这种汉话的语音系统以布依语的语音为材料,是对当地汉语方言的“模仿”。布依族汉话在声母、韵母、声调、连读调所表现出来特征,都与其“调和性”语言性质有关,并符合一定的语音原理。

宗教信仰

望谟县本地的宗教主要是摩教,另外也有佛教和天主教。摩教是布依族地区广泛流行的一种宗教,因该教职业者被称为“布摩”而得名。摩教带有浓重的佛、道二教特点,特别是与道教相融合为其特点。此外,还有神灵崇拜, 民间崇拜的神灵多而杂,有自然神、社会神、守护神等等,崇拜仪式也随诸神的功能而不同。摩教有自己的经典——“摩经”,是布依族用汉字和土俗字记录布依语音形成的一种规范的宗教经典文本。主要内容涉及历史、哲学、道德、礼仪、动植物学和生命科学等,具有普遍的历史意义和教育意义。

经济

综述

望谟县生态环境优越,森林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特色农产品丰富,生态产业和特色旅游业较为发达。2022年,全年全县生产总值共115.99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3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3.3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9.2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0028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8.8 :20.1:51.1。

第一产业

2022年,望谟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54亿元,增长4.4%。其中,种植业总产值33.95亿元,增长3.9%;林业总产值5.31亿元,增长3.8%;畜牧业总产值13.24亿元,增长5.3%;渔业总产值0.9亿元,增长11.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14亿元,同比增长4.9%。

望谟县发展芒果、油茶、板栗、紫茶为主的特色农业,曾获得“板栗名县”“中国紫茶之乡”荣誉,“望谟板栗”“八步茶”“望谟芒果”荣获国家地理标识产品。望谟具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传统的油茶种植习俗,曾选出“望谟红球”农家乡土品种,2022年油茶种植面积达17万亩,年产量达7350吨,新建油茶采穗圃250亩,建成新屯平年油茶示范基地1214.2亩和油迈巧路油茶示范基地354亩,望谟县林业局2021年11月已申报“望谟茶籽油”地标。望谟县的郊纳镇2017年以来推动八步紫茶作为主要产业发展,到2022年,郊纳镇紫茶已种植1.5万亩。最先种植的茶园有3000余亩投入采摘,预计可采摘茶青10余万斤,可产成品茶2万余斤。2019年5月,在第三届中国当代茶文化发展论坛上望谟县获得“中国紫茶之乡”称号,2020年12月获得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第二产业

望谟县第二产业中,与农业相关的加工业发展旺盛。2022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6.2%,13个重点监测行业中,仅7个行业增长,分别是: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63.6%,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增长52.6%,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增长38.3%,造纸和纸制品业增加值增长16.8%,基础化学原料制造增长109.8%,医药制造业增长0.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33.7%。望谟县目前正在开展本地特色农产品芒果的产业链融合发展项目,将建成占地100亩的精深加工基地,用于生产芒果汁芒果干、芒果酒等产品,预计年收益5亿人民币以上。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6.4亿元,比上年增长4.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46.3%,比上年下降7.9个百分点。

年末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6个,比上年末增加3个。其中,一级资质建筑业企业2个;二级资质企业6个;三级资质企业8个。全年全县建筑业总产值12.38亿元,比上年增长12.4%。

第三产业

2022年,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0%,其中,住宅投资下降17.6%。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7.0万平方米,下降12.2%。

截止2022年末,全县市场主体总数21270户,市场主体注册资本193.91亿元,新登记市场主体5350户。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3.9%。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下降4.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下降3.7%。按行业类型划分,批发和零售业增长4.1%,住宿和餐饮业下降46.6%。全年全县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增长13.9%。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下降20.0%。

2022年,望谟县接待游客人数257.43万人次,下降27.6%,旅游总收入22.16亿元,下降24.4%。推动贵柠康养旅游景区开展4A创建评审申报工作,并举办中国万峰湖第十六届野钓大奖赛(望谟站)等一系列旅游活动

根据望谟县旅游产业化发展及文物工作情况(2022),2021年望谟县新增评定乡村旅游经营户14个,申报4A级景区1个:望谟贵柠康养旅游景区;申报3A级景区2个:桑郎七星景区、大观龙井田园生态旅游区。游客人均花费758.61元,过夜游客人次及增幅25.46%,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单位)营业额及增速10%,规模以上娱乐企业数量及营业收入增速-13.9%,百万人次游客有效投诉次数为0次,满意度100%。 并花费6.5亿元用于旅游景区建设。

重要企业

布依丽吉油茶公司

贵州布依丽吉油茶实业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油茶综合加工利用,包括油茶种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和推广及以上相关技术的科技服务和咨询。目前建成鲜茶果分选及烘干车间、物理压榨茶油加工、包装和精炼车间、浸出和萃取车间、茶饼库及预处理车间、茶皂素生产线及喷雾干燥车间共五个油茶加工车间,完成了“纳朝溪谷”品牌商标注册,年加工规模量达5000吨,2021年加工量达1000吨(茶果600吨),2022年计划加工量3000吨。

社会

教育

到2022年末,全县拥有中等职业学校1所,招生568人,在校生1486人;普通中学11所,招生6188人,在校生19170人;普通小学46所,招生3321人,在校生22037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招生24人,在校生78人;幼儿园59所,招生3278人,在园幼儿数9433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班)率90.2%,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0%,“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96.8%,初中适龄少年毛入学率106.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2.8%。

文化事业

到2022年,望谟县拥有公共图书馆32个,文化馆1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6个。全县广播覆盖率98.9%,电视覆盖率98.2%,其中,农村电视覆盖率97.5%。新设图书馆临时馆在平郎社区,每天对外开放8个小时,共为3000余人提供免费服务。开展望谟县2022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化进军营系列文艺宣传活动、新春文化惠民系列活动、端午系列活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共计4场次文艺演出主题活动。另外还有民族文化培训活动,开展“布依族八音”走进新市民社区活动,培训布依八音;开展2022年“文化进校园”培训活动,在县民族幼儿园、平绕幼儿园、第四幼儿园等8个学校培训布依扎染非遗项目和糠包舞。

卫生医疗

截至2022年末,望谟县拥有卫生机构178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床位数1424张,卫生技术人员1589人。执业(助理)医师455人,其中,执业医师307人,执业助理医师148人。卫生机构中,医院9个(含7个民营医院),医院床位1122张,卫生技术人员873人,执业医师187人,助理医师68人。主要医院有望谟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51年5月,为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社会保障

2022年,望谟县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9.63万人,增长0.9%。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08万人,增长26.2%。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22万人,增长13.1%。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7.60万人,下降0.2%。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4万人,增长0.8%。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72万人,增长14.2%。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05万人,增长0.3%。全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037人,比上年下降13.2%;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6290人,下降11.1%。农村五保供养人数1247人,增长10.6%,其中,农村集中供养90人,下降15.9%。

望谟县医疗保障局稳定扎实推进医疗保障各项工作,截止2022年末,全县稳定脱贫人口108166人中已参保106548人,合理化未参保1618人;脱贫不稳定6124人中已参保6083人,合理化未参保41人;边缘易致贫人口4329人中已参保4266人,合理化未参保63人;突发严重困难人员1184人中已参保1172人,合理化未参保12人,低保对象31618人中已参保31549人,合理化未参保69人,特困供养人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未成年人1508人全部参保,做到了应保尽保,合理化未参保资料均已收集完毕。

2023年第一季度,望谟县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贴息461.19万元,涉及9690户。全年全县共下达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州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任务)补助资金26459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下达补助资金24709万元;省级财政下达补助资1238万元;州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512万元。

生态环保

望谟县共有自然保护地3个:望谟北盘江国家湿地公园,望谟渡邑南亚热带沟谷季雨林县级自然保护区,望谟“贵州苏铁”县级自然保护区于。年末自然保护区面积12965.82公顷。全年全县营造林面积3915.82公顷,森林覆盖率70.5%。办理采伐许可证1749份,采伐蓄积181802.97立方米。全县环境空气质量为二级,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9.7%。全县主要河流2个水质监测点位、2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优良率均保持100%。县城污水处理率为97.1%,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74.0%。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为46.2%。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7.23公顷。

交通

综述

望谟县水陆交通便利。望安、罗望、紫望、县城至望谟港高速公路覆盖11个乡镇(街道),G552、S318等5条国省道过境,全县公路里程4400公里;县城至省会贵阳市235公里、至州府兴义市159公里。望谟港至珠江入海口磨刀门码头水路1250公里。黄桶至百色铁路、罗望高速蔗香至红水河段(黔桂界)、红水河龙滩枢纽1000吨级通航设施预计“十四五”建成投用,望谟正逐步成为贵州省西南交通枢纽区。

公路

望谋县16个乡镇(街道),11个通高速,占比69%,7个通二级路,占比44%高速公路一纵一横,东接罗甸县、西通兴义、北联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逐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高速、国、省道为主框架,内通外接,干支相连的公路交通网,大交通格局逐步形成。到2022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4253.1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41公里,国道113公里,省道220公里,县道558.14公里,乡道712.96公里,村道1537.61公里,组道970.45公里。公路货运量0.07万吨,增长12.4%;旅客量40.33万人,下降40.5%;公路货物周转量3.80万吨公里,增长3.0%;旅客周转量8359.67万人公里,下降33.1%。

航运

“十二五”至“十三五”期间,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望漠段)北盘江红水河航运工程完成航道整治,500吨级船舶试航成功,建成渡口8个;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纳坝水库工程完成大坝主体填筑封顶,桑郎水库工程进入收尾阶段,开工建设纳绒、乐元、大观、上亭、八一5座小(一)型水库。全县航运条件得到有效改善。2022年水运旅客量2.02万人,下降32.7%;旅客周转量12.23万人公里,下降62.7%。

人文

综述

望谟县是全国布依族人口最多的县。布依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64.23%。望谟县拥有丰富多彩的布依族文化传承,有着“中国布依族文化传承学校”之称。

布依族文化

布依族来源于古代百越人的骆越一支。据史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骆越人属牂牁国的臣民,今桂西北和黔西南即古骆越地。布依族至今仍保存古骆越人的许多生活习俗和文化特征,今县境的布依族聚居区,仍沿袭古骆越人居住的‘干栏”式建筑,即今所称“吊脚楼”及其演变的“地楼”“半边楼”。

布依族的族称,秦以前称越,两汉六朝称濮僚,唐宋元代被称为蛮、番;明清至民国末年被称为仲家。新中国建立后,党和国家尊重民族意愿,取消了“仲家”“水户”“夷家”“土边”等不是布依族自称的称谓,根据布依族自称的历史,以“濮”与“布”、“越”“俚”与“依”读音相近,统一用“布依”为本民族的族称,正本清源,恢复了布依族族称的本来面目。

吊脚楼

吊脚楼布依语叫“麻栏”,是布依族的传统民居,在南北盘江两岸,吊脚楼触目皆是。吊脚楼一般依山而建,用当地盛产的杉木,搭建成两层楼的木构架,柱子因坡就势长短不一地架立在坡地上,建筑框架完全采用木材,榫卯接合方式建成。内在结构有从简陋的三柱落地到结构严密,纵横宽敞,坚实有力的十五个头不等。木桩把楼房从地面上支撑起来,地板高于地面六十厘米至一百五十厘米左右。

房屋的下层不设隔墙,里面作猪、牛的畜棚或者堆放农具和杂物,上层住人,分客堂和卧室、两侧房前檐向外伸出挑廊和栏杆。吊脚楼的优点很明显,人住楼上通风防潮、防贼防盗,又可以防止野兽和毒蛇的侵害。

吊脚楼的规模三间或五间不一,组成一字形排列,但互不鳞迭含接,建筑形式有单吊式、双吊式或二屋吊式或多种,一些村寨受外来建筑的影响,出现有四合式,多合式变化,但整体二层结构、悬空风格不变。

服饰

布依族是一个古老民族,其服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服饰文化艺术。在色彩上,一般外穿青、蓝二色,内衬白色。男子的服装:一是对襟短衫,多为夏、秋两个季节或劳动时所穿;二是斜扣长衫,多为天气较冷时或走亲访作客时的男“礼服”;老年人穿的长衫,多数人喜欢挂腰带。男子头部,多数裹花格头帕。男子下身,穿大裆肥口裤子。女子服装:一是短衣长袖,拴绣花围腰腰,头裹蜡染青布花帕,帕内盘辫,脚穿大口长裤;二是穿半襟大袖长衣,衣长至膝,袖口裤脚绣花边。

傩戏

布依族傩戏起源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祭”“傩舞”,即先民们戴着神和食肉目的面具舞蹈,旨在驱邪酬神、消灾祈神于这种祭祀歌舞仪式的综合艺术。贵州省布依傩戏源于明代“调北征南”时期,大批军队和移民进入贵州带来了中原和江南等地流传的傩戏,尔后,傩戏与贵州地域文化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布依傩戏。望谟布依族傩戏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从未在大型文化活动中公开表演过,平时仅为村民们在节庆或婚丧嫁娶时用于祈福、避邪等。此次公开表演,为文化节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土布

过去,布依族都是自种棉花,自纺自织,自染自缝,基本上每个村寨都有弹花机、扎棉机,大多数人家户都有蜡染缸、纺织机、织布机等设备。布依族染布用的原料是蓝靛,大都是自种,自己加工,也有到市场购买的蓝,蓝靛是一种草木植物,也叫蓼靛。布依族土花布全部用手工操作,花型有印条、格子、斜纹、梅花、桂花、兰花等图案,蓝白色调分明,线条均匀,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饮食

望谟地区盛产稻谷、包谷、糯谷、小麦、小米、高粱、荞麦番薯等粮食作物。逢年过节,必备糯食,如粽粑、糍粑、三角粽、褡裢粑、五色糯米饭等。望谟县有着悠久的糯食文化,花糯米饭、褡裢粑、粽子等糯食是望谟布依族群众平常生活喜爱的小吃,并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风味成为望谟的特色经典小吃代表。目前望谟县有专门的糯食加工工厂,遵循布依族特色传统制作工艺,产品远销全国各个地区。

特产

板栗

望谟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传统的板栗种植习俗,曾优选出“排沙板栗”优良农家乡土品种,板栗面积达27.2万亩,年产量达14000吨。望谟板栗于2017年获批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认证、2017年11月贵州出入检验检疫局批准望谟县板栗为贵州省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2018年3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望谟板栗”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8年5月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贵州省望谟县板栗名县”称号。

芒果

望谟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非常适宜芒果种植。且望谟芒果的核心产区位于云贵高原广西壮族自治区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以变质页岩或砂页岩发育的酸性黄壤和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的砖红壤为主,土层较为深厚,钙、铁、磷和微量元素含量丰富,不仅适合芒果的生长发育,还有利于芒果优良品质的形成。截至目前,全县现有芒果种植面积10.96万亩,挂果面积3.5万亩,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量达11.4万吨。望谟县种植有“金煌芒”“台农”“红贵妃”等芒果品种,出产的芒果品质优良、果大味美、口感细腻。

节日

望漠布依族传统节日主要有:上巳节、四月八、六月六、虎节、摘刀节等,春节、端午、中元节中秋节元宵节等节日与汉族类似,但过节的内容与形式,自有其民族特色。节日活动内容主要有对唱山歌、耍麒麟、甩糠包、打鸡毛毽、祭祀祖宗等。但凡节日集会,一般都有青年男女社交活动的内容,更增添了节日的情趣和欢乐气氛。

文物古迹

截止2022年中,望谟县现有文物保护单位共75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中共黔桂边区委旧址;州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锡袜岩洞葬,红岩洞棺葬;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蛮王城遗址,肮洞岩洞葬,王世爵墓等。此外另有未定级文物保护单位47处。

非物质文化遗产

望谟“三月三”

布依族“三月三”节日,布依语称“向善”(布依文:xianglsaaml),是布依人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布依族同胞都会自发地聚集在一起,举行庆典活动,祈盼风调雨顺、缅怀祖宗先辈、感恩自然山水、交流思想感情,体现最真实的民族风俗、最原始的民族文化、最典型的农耕文明。随着“三月三”布依族文化节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该节日已成为望谟县一张靓丽的民族文化名片。

风景名胜

望谟县旅游资源丰富,全县共有3A级旅游景区6个,75处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8个。2022年全年全县接待游客人数257.4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2.16亿元。

主要景区

望谟蔗香滨湖康养小镇

望谟蔗香滨湖康养小镇位于望谟县南部,南北盘江在此汇合形成红水河。国家重点工程龙滩水电站建成后,流经望谟境内150多公里的北盘江、红水河段造就了双江口的风景。蔗香村民族文化底蕴浓厚,有布依族特色文化、红色文化、渔家文化等。有着坐轮船观双江美景、野外垂钓双江生态鱼、柠檬采摘体验区、水上娱乐区、体验布依文化等丰富的游玩项目,并有蔗香酸汤鱼、柠檬啤酒、柠檬鱼、板陈糕等美食可供享用。

桑郎七星景区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桑郎七星景区位于贵州省望谟县桑郎镇境内,距县城36公里,景区所在桑郎镇是全国最大布依寨,历史悠久,桑郎一名始于刘彻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距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文化底蕴厚重,从清代开始就有很多诗作流传,是全省诗词文化之乡。景区主要景点包括:孔明旗杆山、笔架山、仙人棋盘山、金钟扑地、天马嘶风、中流砥柱、双鼻洞等喀斯特地貌山景,充满神秘传奇色彩的蛮王城遗址,拥有200年历史、与荔波小七孔齐名的桑郎七星古桥,布依族竹筏浪哨,以及桑江垂钓基地、布依民俗文化体验馆、植物迷宫、柑橘采摘园、百果采摘园、稻鱼共养基地、乡愁集市等。

新屯布依寨景区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新屯布依寨景区位于望谟县城周边,交通便捷。新屯村有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特别是在传承和发扬“说唱”艺术方面,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的代表性。曾多次代表县赴省州演出。新屯村里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曾多次在景区内举办文化旅游活动和参加县、州文娱演出;先后接待过中国中央电视台《乡土》栏目摄制组、北京电视台《奥运频道》节目组、贵州电视台《发现贵州》栏目组、以及法国旅游团的专程采风等活动。被州政府命名为“布依说唱艺术之乡”“最具魅力民族村寨”。

红色景点

望谟卡法连队支部旧址

卡法革命根据地是滇、桂、黔边区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30 年,红八军一纵队在望谟县蔗香镇开展革命活动近半年;1933年3月至 1940年10月,红七军六十三团一营一连(人们称其为“卡法连队”)以望谟卡法为驻地开展革命活动约 8年之久,并成立了卡法连队支部,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贵州省建立的第一个军队党支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第一个基层党组织。卡法村2021年获评国家AAA级景区,2022年列入贵州省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是省、州、县三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景区内卡法连队支部旧址纪念馆、兵工厂遗址、卡法连队营房、中国工农红军路、红军水碾、红军田、红军井等丰富红色遗址。

著名人物

王海平

王海平,1889年生于望谟县蔗香镇板陈村。王海平是民国时期黔西南地区的实力派人物,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争取下,一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严峻的形势为对革命队伍的建设作出了贡献。1927年任黔桂边区、红两江独立保商连长、贵州西路纵队司令,资助红八军第一纵队休整,接纳中共黔桂边委所属人员,帮助红七军卡法连队。1934年,王海平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对内战”,“北上抗日”的主张,参加了由共产党组织的抗日民主联军,并从组织上和思想上改造他的部队。1941年5月28日,被国民党当局以“通共”罪杀害于贵阳,享年52岁。时为共产党军队高级将领的韦国清为王海平撰写了一首挽诗:“以身殉难似归家,甘为直汉抗横流;双江浩气传千古,泼得盘水起浪花。”199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追认王海平为革命烈士,并在白虎山建立王海平故居纪念馆。

刘秀祥

刘秀祥,男,汉族,1986年3月生,中国共产党员,望谟县实验高中现任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刘秀祥4岁时父亲去世,小学三年级时,哥哥姐姐相继离家外出打工。读初中时,他带着患有精神疾病且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一起进城,与母亲在学校旁边的山坡上搭建一个草棚居住,靠捡废品、打零工等维持生活。上高中期间,他带着母亲,租下农家闲置的猪圈当家,继续打零工、做家教维持生活。2008年考入临沂市师范学院之后,他背起母亲远赴异乡求学,边上学边打工照顾母亲。在大学里,他用打工挣到的钱资助3名中学时一起捡废品的弟弟妹妹继续上学,其中两人考上了大学。2012年大学毕业后,他放弃高薪工作,带着母亲回到家乡教书育人。他曾发起“助学走乡村”行动,并于2020年成立刘秀祥工作室,致力于包括励志演讲、教师培训、学生德育教育和贫困学生资助在内的教育事业。目前,刘秀祥工作室累计牵线对接资助学生4000多人,资助资金超过1000万元。

获得荣誉

中国布依族古歌之都

中国布依族语言文字培训基地

中国布依族文化传承学校

中国传统纺织文化之乡

1985年,经贵州省民委修改并拟定的《布依文字方案》,确定“布依文以布依语的第一土语为基础,以规范的望谟县复兴镇话(望谟话)的读音为标准音”。

2019年3月,望谟县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左右江片区)。

2020年7月,商务部公布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望谟县入选。

2021年8月,望谟县被确定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2022年11月,望谟县被确定为2022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

参考资料

望谟简介.望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9-02

历史沿革.望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9-02

行政划区.望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9-02

望谟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9-02

望谟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望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9-02

望谟县建置沿革.望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9-02

联系方式.望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9-02

望谟县情简介​ (2019版).望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9-20

望谟历史.望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9-02

资源开发.黔西南州人民政府.2023-09-20

黔西南州望谟县蔗香滨湖康养小镇旅游区.望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9-12

【忆往昔 数变迁 话未来】非凡十年|望谟:兴修水利 润泽民生.望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9-10

..2023-10-09

望谟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望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9-03

贵州省或黔西南州常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望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9-10

贵州首次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广西火桐 .新华网.2023-09-10

贵州望谟北盘江国家湿地公园简介.望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9-10

望谟苏铁保护区.贵州省林业科学院网站.2023-09-10

望谟县2022年度自然灾害情况.望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9-10

徐炼.望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9-05

韦炫章.望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9-05

贺孝斌.望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9-05

【工作纪实】县政协主席胡亦到新屯街道调研.望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9-07

从古老民族语言之一布依语透析布依族的语言和文字.国学网.2023-09-20

走近神奇的布依族摩经.望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9-11

望谟县民族宗教事务局 组织学习《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法》.望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9-11

望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望谟县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局.2023-09-05

望谟县油茶产业发展情况.望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9-20

望谟县郊纳紫茶小镇.望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9-25

望谟县芒果一二三产业链融合发展项目.望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9-20

2022年望谟县贵柠康养旅游景区开展申报4A创建评审工作.望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9-05

野钓大赛增添蔗香“水美经济”.望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9-05

望谟县旅游产业化发展及文物工作情况(2022).望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9-20

贵州大学油茶团队赴望谟县助力油茶企业复工复产.贵州大学.2023-09-05

望谟县文体广电旅游局 2022年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望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9-06

望谟县人民医院概况.望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9-06

望谟县医疗保障局2022年政府信息公开 工作年度报告.望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9-06

关于望谟县2023年第一季度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贴息情况的公告.望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9-06

望谟县“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望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9-06

布依族的来源.望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9-06

布依吊脚楼.黔西南州人民政府网.2023-09-08

布依族民间习俗.望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9-06

望谟布依族傩戏.望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9-08

望谟:布依族传统美食  成致富新产业.望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9-10

望谟县板栗产业发展情况.望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9-10

望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览表.望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9-10

贵州望谟:“三月三” 民族团结大联欢.人民网.2023-09-10

望谟县旅游景点.望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9-06

新屯街道赴蔗香王海平故居开展“追寻红色记忆、牢记初心使命”主题党日活动.望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9-12

刘秀祥.中国军网.2023-09-12

二十大代表风采|刘秀祥:激发山乡学子的奋斗动力.望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3-09-12

中国布依古歌之都.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2023-09-07

中央宣传部 财政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文物局 关于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的通知.国家文物局.2023-09-08

贵州省2020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公示.贵州省商务厅.2023-09-07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公布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名单的通知.国家乡村振兴局.2023-09-08

2022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拟确定创建单位公示.央广网.2023-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