郅顺义
顺义(1918年4月1日—2005年9月6日),男,出生于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小河村。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某师副政委。
在解放战争中,郅顺义历任战士、爆破组长、班长等职。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他掩护董存瑞完成爆破任务。在之后的昌黎战斗中,先后立大功两次。在其他战斗中,他曾8次立功。郅顺义曾荣获“毛泽东奖章”“勇敢奖章”“艰苦奋斗奖章”“模范奖章”等共8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郅顺义历任副排长、排长,某炮师团后勤处副厂长,直至师后勤部副政委、政治部副政委等职。1950年,郅顺义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选送的战斗英雄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会议,当选全国战斗英雄。
1961年6月,郅顺义离休,1984年,郅顺义全家从锦州市搬到沈阳军区司令部第二干休所,郅顺义先后给部队、学校、机关、工厂、街道做报告210场,听众达15万多人次。2005年9月6日,郅顺义因胃癌晚期于沈阳军区总医院逝世。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郅顺义于1918年4月1日生于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小河村。解放前,郅顺义当过放牛娃,做过木工活,被日本鬼子3次抓劳工去承德市,1945年10月任村农会委员。
革命经历
1947年,郅顺义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他历任战士、爆破组长、班长等职。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他掩护董存瑞完成爆破任务,立大功一次。
同年6月,在解放昌黎战斗中,郅顺义和所在三排接受炸毁敌人水塔式炮楼的任务,郅顺义第一次因炸药包没响,返回再取一个炸药包,他第二次爆破,只在炮楼底部炸开一个口子。郅顺义接过杨德祥手中炸药包,冲到炮楼前,将炸药包投进第二次炸开的窟窿里,爆破成功,拿下了炮楼。郅顺义所在六连担负包围昌黎站,追击溃逃的敌人任务。郅顺义单身支枪,闯入敌群,俘虏148名敌人,缴获100多支枪。部队追歼残敌,攻打秦皇岛市以北的上庄坨战斗中,郅顺义智取敌炮楼,他和两名战友,活捉28名俘虏,缴获2挺机关枪,1支冲锋枪,20多支步枪及一些军需物品。在其他战斗中,他曾8次立功。郅顺义曾荣获“毛泽东奖章”“勇敢奖章”“艰苦奋斗奖章”“模范奖章”等共8枚。
全国解放后,郅顺义随军南下,在湘粤赣边界的深山密林中,一边清剿残余土匪,一边开展生产运动。他因气候不适,水土不服,身患疟疾。治愈后身体虚弱,仍坚持参加支援铁路修建工程。郅顺义担任师教导队中队副队长时,一面组织施工,一面与学员一起盖教室和食堂。1955年,他3次参加支援建设大军,修水库,挖灌渠。在唐山抗震救灾中为人民做出了新贡献,在沈盘新河工地上负责后勤工作,仍在工地上劳动,同战士开展劳动竞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郅顺义历任副排长、排长,某炮师团后勤处副厂长,直至师后勤部副政委、政治部副政委等职。1950年,郅顺义出席了全国英模代表会议,被授予“全国战斗英雄”称号,曾10次进京,受到毛泽东、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曾被沈阳军区命名为“艰苦朴素标兵”,曾荣立一次二等功、4次荣立三等功。
晚年经历
1981年6月,郅顺义离休,1984年组织上把他安排在沈阳市军区司令部第二干休所,全家从锦州市搬到沈阳。1984年,郅顺义担任皇姑区塔湾小学名誉校长和第八职业高中名誉校长,还担任7个学校的辅导员。除此之外,郅顺义还担任沈阳军区司令部长话连的名誉指导员、本钢共青团工作顾问等,还被誉为本钢名誉职工和劳动模范。1984年7月,66岁高龄的郅顺义走访家乡,帮助家乡人树立以科技致富的思想,建立科普小组,他还把他在家乡一间半瓦房献给小河村,作为科普小组活动场所。离职休养后,郅顺义曾先后担任200多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名誉校长,应邀到全国各地共做了800多场次革命传统报告,听众、观众累计达1000多万人次。
2005年2月28日,郅顺义被沈阳陆军总医院诊断为胃癌晚期,进行几个月治疗后,病情加重,癌细胞转移至肾部。其间,经历了短暂出院后,又再次入院。9月5日,胃癌晚期的郅顺义开始处于病危状态,次日凌晨2时35分,郅顺义逝世。直至逝世,他还不知道85岁的老伴陈元凤已于8月7日去世了。
个人生活
郅顺义的妻子陈芝凤1954年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生活不能自理。1956年他从家乡把妻子和孩子接到部队。此后郅顺义不仅在生活上照料妻子,而且在精神上给她很大安慰。郅顺义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名为郅惠川、二儿子名为郅海川。郅顺义日常生活的最大特点,就是时常教育子孙们,一定要生活简朴,不要乱花钱。
其他任职
郅顺义曾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的九大代表、全国第五届人大代表、辽宁省第六届人大代表、沈阳市皇姑区第十届人大代表。
获得荣誉
郅顺义在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荣立大功4次,小功8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5次;荣获“毛泽东奖章”1枚,“勇敢奖章”4枚,“模范奖章”1枚,“艰苦奋斗奖章”1枚,“解放勋章”1枚;被授予“全国特等战斗英雄”“全国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艰苦朴素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离休干部标兵”等称号。
人物轶事
英雄故事
1948年5月,董存瑞所在部队接受了解放河北隆化的光荣任务。隆化城中的隆化中学被守敌建成了一个主要的军事据点。董存瑞所在的六连,接受了突破外围,攻占河北存瑞中学,为大部队前进开辟道路的任务。战前的六连会场,“挂帅点将”会议正在进行着。经过激烈的竞争,六班长董存瑞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爆破元帅”,接过帅旗的董存瑞开始点将了。董存瑞的目光停在了七班长郅顺义身上,“突击大将,七班长。”
5月26日凌晨,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总攻战斗打响了。董存瑞夹起炸药包,带领爆破手向隆化中心周围的碉堡和炮楼实施连续爆破。这时,九十四团的部队已在隆化中学的东南面,攻进院内,但被敌核心工事所阻,敌我双方正处于胶着状态。如得不到增援,有被敌人消灭的危险。这时,副营长——原来的六连长眼见六连迟迟不得进展,从营部赶到了六连。他命令道:“师指挥所命令二营一定要在下午3点半从东北角冲进隆化中学。”只有15分钟了。董存瑞“噌”地站出来:“副营长,这个任务交给我!我去炸掉它!”郅顺义说:“我掩护六班长!”
董存瑞和郅顺义匍匐着向桥心堡爬去。忽然,一颗炮弹在附近爆炸,郅顺义“哎呀”了一声。“老郅!”董存瑞回过身,没有一点动静,又急忙挪回身子,用力地摇晃他:“老郅,你醒醒!老郅!……”“没事,快往前赶!我就擦破一点皮,不要紧。”郅顺义醒过来后,急切地说,“时间不够了,咱俩还得抓紧。”董存瑞从自己的衣服上撕下一块布条,把郅顺义汩汩冒血的手臂一扎,继续向前冲去。两人趴在土堆前,注视着剩下的一段冲击道路。那片开阔地,敌人的火力封锁得最严密,冲过去就是干河套平原,那里是敌人火力的死角。
董存瑞一个跃身,朝那片开阔地冲去。郅顺义抓起拧开盖的一枚枚手榴弹,用力地向前甩去,将暗堡鹿砦、铁丝网炸了个稀巴烂。趁着这股浓烟,董存瑞几步冲进了开阔地。敌人的桥心堡就在头顶上,桥底离地2米多高,伸手还够不着,两旁是光溜溜的墙壁,没边没沿无处放,放在河床上,又怕炸不毁暗堡。只见董存瑞左手托起炸药包,正好把炸药包顶在桥心底部,然后他镇静地用右手拉着了导火索。
兄妹情深
郅顺义与英雄董存瑞的妹妹董存梅之间有着深厚的兄妹情谊。自董存瑞牺牲后,郅顺义一直将董存梅当作亲妹妹照顾,两人以兄妹相称,解放后一直保持联系。郅顺义到北京开会时,总会抽空看望董存梅和她的家人,若没时间也会打电话问候。在其他地方开会相遇,郅顺义会拉着董存梅的手唠家常,关心她的身体。董存梅看到郅顺义生活朴素,家里是水泥地,装饰简单,没像样家具,且穿褪色衣服,给他买衣服也不见他穿,郅顺义总说能省则省。2005年,董存梅得知郅顺义去世的消息,虽身体不好,但仍决定9月12日早8时的遗体告别仪式前赶到沈阳市,亲自送别这位如亲哥哥般的人,尽显兄妹情深。
百宝箱的故事
上世纪60年代初,老英雄郅顺义在沈阳军区某部机关做管理工作。他将别人丢弃的如钉子、麻绳、破布等物品收集起来存放在仓库木箱,让很多不理解,但他认为一钉一木虽小但都是劳动人民血汗,聚少成多。
一年夏天苍蝇多而苍蝇拍脱销,郅顺义用破铁窗纱带领战士制作三十多个苍蝇拍。他对办公杂支费能省则省,用拾来的破布条等制作拖把,无法利用的破烂就卖到废品收购站,用换来的钱买办公用品。在营区,他克勤克俭,捡螺钉、米粒,修门窗桌椅,关水龙头电灯等。他个人生活也十分俭朴,旧军装穿八年缝补多次,布衬衣穿多年坏了改着穿,还少领物品为国家节省资财。
面对一些人的不理解和质疑,郅顺义认为任何时候都应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当时国家人口多、底子薄,实现“四化”需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他表示共产党员干革命是为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而非自己安逸享乐,现在国家有困难,群众生活不太富裕,自己不能贪图个人物质享受。
参考资料
【连载】走进雷锋日记中的英雄人物--郅顺义老英雄令雷锋敬佩和仰慕.微信公众平台.2024-08-31
曾掩护董存瑞炸碉堡的老英雄郅顺义逝世(组图).新浪网.2023-03-25
党史学习在行动 || 红色故事篇(五):铭记英雄人物,共创美好未来.微信公众平台.2024-08-31
郅顺义:曾任沈阳军区司令部长话连名誉指导员.中国小康网.2024-08-31
半生追忆董存瑞一世德高泽后人(组图).新浪网.2024-09-01
党史学习教育|英雄故里学党史忆初心.承德市纪委监委.2024-09-01
战斗英雄“双子星”—董存瑞和郅顺义.微信公众平台.2024-08-31
董存瑞战友郅顺义昨去世(图).新浪网.2024-09-10
【燕赵红色故事】 郅顺义的“百宝箱”.承德市纪委监委.2024-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