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女
织女,别名天孙、天仙娘娘、七姐、七娘,又与七仙女姊妹合称七星娘娘。“织女”原是星宿名(织女一),后衍化成神话中的女神,为编织云雾的女神、纺织业者、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她是著名的牛郎织女神话的女主角。与织女相关的传统节日是七夕。
在上古时代,便有了牵牛、婺女天象崇拜及故事传说,它是农业社会男耕女织形态的反映。到汉代,这传说强调织女是玉皇大帝的第七个女儿。现有文字上最早记录其人格化身份的,是汉代《史记·天官书》:“织女,天女孙也。”
织女为一位天帝的孙女。此天帝不是玉皇。盖因《史记》为汉代所写,但汉代还没有玉皇的神话。织女神话出现早在先秦,比玉皇神话早得多。
人物来源
牛郎织女的传说最早起源于远古民众对星辰的崇拜,是民众将牛郎星和织女一神化和人格化的结果。人们对星辰的命名,根源于自己的生产生活实践。在远古时代,民众对星象的意义主要在于其授时功能,星象的变化标志着节令的转换和农耕的时序,正如《尧典》中说的“历象曰月星辰,敬授人时”’,古今中外都是如此。牵牛、织女二星的命名来源于农耕文明时代的男耕和女织现象。周人在观测天象时发现银河(古称“天汉”)北滨的三颗星辰(西方称为天琴座a星),从早上到晚间有七次变换位置,其运动轨道有些像织布时的杼轴,于是,就形象性地称这三颗星辰为“织女”。牛郎星,指的是与织女一隔着银河遥遥相望的星辰(西方称为天鹰座a星)。
在上古时期,七夕时间的确定来源于织女星位置的变化。织女星是北半球最亮的早型星,在天空很明亮,因此在很早的时候就被人们注意到了。织女星是上古民众眼中的季节标志星,《汉书•律历志》记载:“织女之纪,指牵牛之初,以纪日月,故曰星纪””。这充分说明了织女星在天文时间、星纪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牵牛星,与织女星相对,在古代同样标志着天文时间变化,《礼含文嘉》对此也有相关的记载。由此可见,把织女、牵牛联想成有故事的主角与这两颗星辰的天文地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关传说
牛郎织女神话传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发展,有关牛郎织女的神话广为流传,且在流传过程中其内容不断丰富、完善,也产生一些异说。
唐朝以后,故事大致框架已定;至宋、元、明清,故事日趋完善,定型,虽有各地区之差异,但大致情节相同。其基本定型后故事梗概如下:
牛郎来自贫苦人家,自小父母双亡,常受兄嫂虐待。兄嫂与其分家只给牛郎一头老牛。老牛本是天神下凡,能知天上事,会说人话。牛郎在老牛的指引下找到一处荒地,过上自给自足的日子。一天,老牛告诉牛郎有一群仙女将到距牛郎住处不远的河中洗澡,并示意牛郎拿走其中一件红色的衣裳。被拿走衣裳的仙女即是织女,织女聪明美丽,心灵手巧,能织出七彩的布。织女见牛郎忠厚老实,也就答应嫁给牛郎。二人婚后生活幸福、快乐,并有一儿一女,这样美好的日子过了三年。一天,老牛将死,临死前告诉牛郎把他的皮剥下来做双靴子,穿上它可以飞上天,并把它的肉挂在树上,给它的好朋友喜鹊。老牛死去后不久的一天,一阵狂风大作,天兵天将来提私自下凡间的织女,王母娘娘亲自出马,,押织女返天庭。牛郎见状忙用扁担挑着儿女,穿上牛皮靴去追赶织女,眼看要追上了,但见王母娘娘从头上拔下金簪往身后一划,一道天河出现了,一对爱人从此就被天河所阻隔。牛郎、织女只能隔河相泣,一对儿女亦哭声震天,他们的真情终于感动了天帝和王母,允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可相会一次。受了老牛恩惠的喜鹊,,为了报恩,于每年七月七日为牛郎织女搭桥,让他们相会。放民间传说云:每年七月七日这一天,喜鹊都飞到天上给牛郎织女搭桥去了。而往往在七月七日这一天,人间便会下雨,据说是牛郎织女的泪水。
故事在流传过程中,有所丰富,亦有所改变。最初拆散二人的天帝在流传过程中亦变为王母娘娘,这是汉代的说法。到了唐朝以后,西王母的使者青鸟又成为诗人笔下爱情的使者。如:“杨花雪落覆自革,青乌飞去街红巾。”(杜甫《丽人行》);“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可见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拆散二人的主角亦有所改变,老牛、喜鹊也融人故事中,成为在故事中起重要作用的角色。
典籍记载
周代《诗经·小雅》“或以其酒,不认其浆;鞙佩,不认其长。维天有汉,鉴亦有光;跤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捄天毕,载施之行。”大意是天上的织女一,坐在织布机旁,无心织绢,却想着银河对岸的牛郎星,而为之眷念。在西周时代,就有了牛织传说。
西汉刘安《淮南子.俶真训》:若夫真人,则动溶于至虚,而游于灭亡之野……臣雷公、役夸父、妾洛神,妻织女,天地之间何足以留其志。
西汉《史记·天官书》首次记载:“织女,天女孙也。”书中说织女的祖父为天帝,父母不明。或许跟上古时知母不知父的母系风俗有关。
西汉《史记·天官书》:“南斗、牵牛、须女皆为星纪,于辰在丑,越之分野,而斗牛为吴之分野也。”
西汉《史记·秦本纪》:秦之先,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的孙女女修被认为是织女的原型之一。
《后汉书·天文志》:织女,天子真女。
晋代宗怀《荆楚岁时记》,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七月七日夜晚与牵牛在银河相会。
晋代干宝《搜神记》,借牵牛、织女双星对应地上的汉代孝子董永,衍生出七仙女的神话。
南北朝吴均《续齐谐记》:“桂阳成武丁,有仙道,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弟曰:‘何事渡河?’答曰:‘暂诣牛郎。’
唐朝白居易《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木。”记述李隆基与杨贵妃,以牛郎织女为例,共誓白头之约。
唐代韩鄂《岁华纪丽》卷三引汉应《风俗通义》佚文: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宋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太平广记·卷六十八·女仙十三》:明艳绝代,光彩溢目,衣玄绡之衣,曳霜罗之帔。
相关星宿
“织女”3星位于牛宿的北部,其中的“织女一”星是全天第五亮星,仅次于“大角”星,因此又常直接称为“织女一”。由于“织女星”的亮度接近0等,因此不少专业天文学家以“织女星”来作光度测定的标准。在北半球的夏天,“织女星”可以在天顶附近见到。属天市垣,共三星,织女一、二、三即天琴座α、ζ、δ星,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在银河西,与河东牵牛相对。
“织女一”,白色,星等0.03,距离25.3光年,角直径为0.00347角秒,相当于400万公里。广度比太阳大60倍。表面温度约9000℃。位置:赤经18时35.2分,赤纬+38度44分。因岁差现象,公元13727年地轴将指向织女一,使它成为北极星。
相关景区
牛郎织女风景名胜区
牛郎织女风景名胜区位于山东省沂源县东南部的燕崖镇,距离县城15公里,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级世界地质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森林公园、淄博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美好爱情传说——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景区地貌特征逼真显现了“天上银河,地上沂河”、“在天成像,与地成形”的奇观,是“牛郎织女传说”目前在国内所能找到的唯一一处与实地实景相对应的文化遗存,被专家称为“中国爱情文化源地”。
景区有织女洞、牛郎庙、牛郎织女民俗展览馆、世界爱情邮票博物馆、情人谷、织女泉、叶籽银杏、祈愿阁、九重塔、无生殿、玉皇阁、八路军兵工厂遗址等人文景观和各种石刻西安碑林博物馆。其中“叶籽银杏”被称为活化石,在国内绝无仅有;罗勒则见证了迎仙观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角度不整合面”地质现象,是国内乃至全球极为珍贵的地质地貌;世界爱情邮票博物馆于2010年成功申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为馆藏同一主题(爱情)邮票最多的博物馆;景区内古树名木资源丰富,有全省罕见的古侧柏森林,有天然氧吧之称。
衍生作品
参考资料
Chinese love story: Myth of the Cowherd and the Weaver Girl.CGTN.2023-08-23
史记 -> 卷27 天官书第五.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2023-08-23
仰望星空,古人看到了什么.网易新闻.2023-08-23
诗经·小雅·小旻之什·大东.ChineseTextProject.2023-08-23
淮南鸿烈解 -> v2俶真训.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2023-08-23
史记 -> 卷27 天官书第五.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2023-08-23
史记 -> 卷5 秦本纪第五.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2023-08-23
后汉书 -> 卷二十一·志第十一·天文中.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2023-08-23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荆楚岁时记 -> 第一部宝颜堂秘笈本.2023-08-23
搜神记 -> 第一卷.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2023-08-23
续齐谐记 -> 续齐谐记.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2023-08-23
长恨歌.古诗文网.2023-08-23
岁华纪丽 -> 岁华纪丽卷第三.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2023-08-23
鹊桥仙·纤云弄巧.古诗文网.2023-08-23
太平广记 -> 卷六十八.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2023-08-23
天琴座中最明亮的恒星-织女星.星座网.2023-08-23
沂源县两处4A级景区降价.沂源县人民政府.2023-08-23
牛郎織女 (2003).豆瓣电影.2023-08-23
牛郎织女 (2009).豆瓣电影.2023-08-23
织女新传 (2017).猫眼电影.2023-08-23
牛郎织女鹊桥会的全部演职员.豆瓣电影.2023-08-23
牛郎织女 (1963).豆瓣电影.2023-08-23
牛郎寻织女 (1988).豆瓣电影.2023-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