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洛神

洛神

洛神即洛川洛水之神,又名宓妃、(洛)嫔,最早以神女的形象出现在屈原的《天问》中。其是中国神话和文学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形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展现出不同的文学特征。

宓妃的身份历来是一个谜团,至今学界说法不一,主要有伏羲之妃、伏羲之女、伏羲之母、后羿之妻四种。

洛神的形象在先秦时期已具雏形。先秦时期的一些文献,如《国语》《归藏》《竹书纪年》以及屈原的诗歌,都涉及了洛神形象。其中最早也是最可信的,是出现于春秋末期的《国语》。传为左丘明所撰的《国语》,载有姬泄心二十二年(前550年)太子晋谏周灵王事,其中首次提到了洛水之神。屈原在《楚辞·天问》中提到:“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王逸注曰:“雒、水神、谓宓妃也。”曹植作《洛神赋》,李善注引如淳说,谓“宓妃,宓羲氏之女,溺死洛水,为神。”因“宓”与“伏”古通、故“伏羲”即“伏羲”。东汉扬雄《羽猎赋》中有“鞭洛水之宓妃,饷屈原与彭、胥”语,明确将宓妃与洛神合二为一。

晋朝画家顾恺之以曹植《洛神赋》为创作题材,绘成《洛神赋图》,后者成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宋徽宗之子、同样具有高深艺术修养的赵构赵构的传世草书《洛神赋》,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洛神传说入选第二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入选第一批洛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形象设定

洛神的女性形象,由中国历史上的杰出诗人、画家、书法家分别运用诗、画、书三种艺术形式全面呈现。

名称

洛神即洛川北洛河之神,又名宓妃、雒(洛)嫔,洛水是古称,今称北洛河,又称洛河,黄河最大的跨省二级支流,渭河一级支流。洛阳因居于南洛河之北,故名洛阳。

身份

宓妃身份研究。宓妃的身份历来是一个谜团,至今学界说法不一。

一说,河伯之妻,伏羲占之。屈原在《楚辞·天问》中提到:“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王逸注曰:“雒、水神、谓宓妃也。”屈复游国恩认为宓妃是伏羲之妃。

一说伏羲之女,曹植作《洛神赋》,李善注引如淳说,谓“宓妃,宓羲氏之女,溺死洛水,为神。”因“宓”与“伏”古通、故“伏羲”即“伏羲”。如淳和洪兴祖一派认为宓妃是伏羲之女。

一说伏羲之母,李炳海在《<离骚>抒情主人公求女综考》中梳理“感应生子神话"、宓妃所居之地以及伏羲生平后认为宓妃是伏羲之母。

一说后羿之妻,姜亮夫考证"前羿"和"后羿"之后认为宓妃是有穷国君羿之妻。

一说文昭甄皇后,隋唐时期,洛神宓妃的形象开始与曹植的嫂嫂甄氏重叠。

吕菊《飘忽宓妃 跌宕文心》承袭如淳、洪兴祖"女儿神"的观点;王莉在论文《论宓妃形象在中古时期的新变及其成因》中提出"配偶神”一说,是对"后羿之妻说”的沿袭;张文锦在《<离骚>中"宓妃"真实身份考辨综述》一文中综合各家说法,为每一种说法去考证现存材料,尽量客观地梳理宓妃的人物关系还原她的真实身份。受年代久远以及出土文献的限制,目前这一问题仍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

形象

曹植的《洛神赋》描写洛水女神宓妃:“翩若惊鸿,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兮若轻云之蔽月,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出波。”《红楼梦》写到“‘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之态,‘荷出绿波,日映朝霞’之姿”。描绘出了洛神身姿轻盈优美,光彩照人的形象。

形象演变

洛神的形象在先秦时期已具雏形。先秦时期的一些文献,如《国语》《归藏》《竹书纪年》以及屈原的诗歌,都涉及了洛神形象。其中最早也是最可信的,是出现于春秋末期的《国语》。传为左丘明所撰的《国语》,载有姬泄心二十二年(前550年)太子晋谏周灵王事,其中首次提到了洛水之神。

西出昆仑

先秦屈原在其抒情长诗《离骚》中,曾表达过对宓妃的爱慕追求,“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让云神丰隆驾云寻觅伏羲之女宓妃,“令蹇修以为理”,请伏羲大臣蹇修充当月老牵线搭桥。然而,宓妃的态度却不置可否,“纷总总其离合兮,忽纬其难迁”,且言辞颇为暧昧,行为颇不检点,“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屈原最终失望而去,“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

《离骚》虽未明确道出宓妃是何方神圣,但有学者据诗中“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盘”两句,推断出宓妃所住穷石,是昆仑之北弱水的发源地,宓妃濯洗头发的洧盘水,发源于《山海经·西次四经》中西方第四列山系中的最后一山崦嵫山,由此判断早期宓妃神话与西方昆仑山有密切联系。

屈原在《楚辞·天问》记载:“帝降后羿,革孽夏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洛嫔。“(有穷国国君后羿夺取夏启之子姒太康王位,凌虐夏朝百姓,又射杀河伯,霸占其妻洛水水神洛嫔。)

两汉东赴洛水

西汉文人笔下的宓妃形象,仍然和屈原《离骚》中刻画的一样艳丽多情。司马相如的《上林赋》盛赞上林苑恢弘壮丽,服侍天子的宫女如宓妃一样“绝殊离俗,妖冶娴都,靓妆刻饰”,让人“色授魂与,心愉于侧”,心神荡漾,难以自持。扬雄甘泉赋》则言在为昆仑王母娘娘祝寿时,一定要万分虔诚,排除杂念,“屏玉女而却宓妃”,使“玉女无所眺其清兮,宓妃曾不得施其蛾眉”,避免被玉女秋波、宓妃娥眉所惑。

洛神籍贯从昆仑到洛水的迁移,出现在扬雄《羽猎赋》,中有“鞭洛水之宓妃,饷屈原与彭、胥”语,明确将宓妃与洛神合二为一。刘向在致敬摹仿屈原《九歌》所做《九叹·命》中,继承了扬雄对宓妃洛水女神的新定位,亦言“迎宓妃于伊洛”。

东汉定都洛阳市,更是肯定了扬雄、刘向关于宓妃出自南洛河的观点。王逸在《楚辞章句》中为《离骚》做注时认为,“宓妃,神女,盖伊洛之水精”。张衡在《东京赋》中回忆洛阳建城历史时有言,“宓妃馆,神用挺纪;龙图授羲,龟书姒”,正是因为洛水出现过宓妃定居、龙马传伏羲八卦、神龟赐大禹图文等祥瑞,当年西周公国才营建洛阳作为东都,今日东汉才下决心将首都长安迁移到洛阳。

在《思玄赋》中,张衡又把宓妃从西方昆仑神话体系中彻底剥离,“载太华之玉女兮,召洛浦之宓妃”,写自己在西去昆仑朝见王母娘娘路上,遇到华山玉女、洛水宓妃两位体态妖娆、光彩照人的女神。宓妃、玉女“咸姣丽以蛊媚兮,增眼而蛾眉”,向张衡表达爱慕之意,但张衡并不为美色所惑,而是“虽色艳而赂美兮,志浩荡而不嘉”,毫不留恋地一路向西。

宓妃的美艳多情,亦让民间女子深怀戒心,多加提防。古诗十九首中《凛凛岁云暮》有“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句,写妻子担心远游他乡的丈夫是不是遇到了如宓妃一样艳丽的女子,另择新欢,忘却与妻子的同袍共枕之情,以致久不还乡。

直到东汉末年蔡笔下,宓妃才开始摆脱艳丽妖娆的形象。刘志延熹二年(159)秋天,正是东汉朝纲最为混乱的“桓灵之时”,蔡邕被宦官强征到洛阳市弹琴,走到洛阳附近的偃师区时,因病“不前得归”,写下《述行赋》,中有“想宓妃之灵光兮,神幽隐以潜”之语,用洛神宓妃美好清明节的光彩被深深隐匿,影射现实的黑暗。蔡邕对宓妃形象的再造,无疑深刻启迪了63年后的曹植

三国曹植相会

曹魏曹丕黄初三年(222),在皇位竞争中落败的曹植朝觐京师洛阳,东归返回封地途中路过洛水,想起“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怀当年“宋玉对楚王说神女之事”,不禁情动于心,思接千载,写下《洛神赋》。

在曹植笔下,洛神宓妃不仅芳华绝代,仿若“轻云之蔽月”“流风之回雪”“皎若太阳升朝霞”“灼若芙蕖出波”,容颜绝世,“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更是“仪静体闲”,端淑娴雅,“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秀外慧中。内美与修态兼有的宓妃,“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让人茶饭不思。晋朝司马绍司马绍根据曹植的书写,创造了第一幅《洛神赋图》。东晋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对《洛神赋》进行了更为传神的形象表达,可惜真迹今已不见,只有宋代摹本传世。《洛神赋图》中,洛神徘徊不止,深沉地望向曹植,与岸上曹植沉重的目光相呼应,人物之间通过眼神的交流,使画面洋溢着浓浓的情意,彼此之间形成了“晤对”的关系,这样的处理方式,能使人物的神情与心理状态得到真实传达,亦使整个画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顾恺之的线条刻画带有情感因素,譬如《洛神赋图》中曹植的服饰刻画衣服舒展,自然下垂,线条细致流畅、疏密得当;洛神的服饰多用飘动的曲线,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节奏感与流动感,衬托出洛神的柔情与曼妙的身姿展现出东方女性独特的魅力。顾恺之在《洛神赋图》中对色彩的搭配进行了主观选择,灰黑色的颜色搭配使人感到压抑与孤独,体现出曹植对洛神真切的思念,为他们的爱情故事增添了悲剧性色彩。面对《洛神赋》重新塑造的美丽深情、高洁邈远的宓妃形象,“令我忘餐”的不止曹植,还有后世无数文人墨客。

据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晋朝书生刘伯玉经常在妻子段氏面前诵读《洛神赋》,读至尽兴处,对段氏言“娶妇如此,吾无憾焉”。段氏“性妒忌”,听后醋心大发,“君何以得水神善而欲轻我?吾死,何愁不为水神”,说罢当夜赴水“自沉而死”。七天后,段氏托梦给刘伯玉,夫君既然喜欢水神,如今我“得为神也”,可速来相会。刘伯玉“寐而觉之”,醒来想起梦中之事,吓得“终身不复渡水”。段氏投水后,妒忌心依旧,在河中兴风作浪。美丽女子必须坏衣毁妆才能过河,否则会“风波爆发”,貌丑女子即使艳服浓妆也平安无事,以致有好事者编排云“欲求好妇,立在津口;妇立水傍,好丑自彰”。

盛唐甄氏附体

隋唐时期,洛神宓妃的形象开始与曹植的嫂嫂甄氏重叠。唐初李善在为《文选》中的《洛神赋》作注时言道,当初曹植追求甄氏,曹操却把甄氏嫁于其兄曹丕。曹植“殊不平,昼思夜想,废寝与食”。黄初二年(221),甄氏后被曹丕郭太后谗言害死,曹丕悔不当初,让太子曹叡将母亲甄氏遗物金缕玉带枕,交给第二年进京的曹植。曹植“见之,不觉泣”,东归经过清洛时甚念甄氏,以致在梦中与之相会,“悲喜不能自胜”,遂作《感甄赋》。太子即位成明帝后,将《感甄赋》改为《洛神赋》。

后世史家虽早已考证此事为无稽之谈,但《洛神赋》中宓妃形象即是文昭甄皇后的说法,却从此几乎成为文艺界通论。诗人对曹植甄氏的爱恋悲剧一咏三叹,尤以李商隐为甚。

在《可叹》中,李商隐借“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叹春光流水相催,自己与情人欢娱难再。在《东阿王》中,李商隐感伤曹植命运,“君王不得为天子,半为当时赋洛神”,认为曹植因对甄氏的爱慕自毁前程。在《代魏宫私赠》中,李商隐以曹魏宫人之口,向曹植表白甄氏情意,抚慰曹植伤感,“来时西馆阻佳期,去后漳河隔梦思;知有宓妃无限意,春松秋菊可同时”。

李商隐有次渡过南洛河,念及曹植,吊古伤今,又作《涉洛川》,“通谷阳林不见人,我来遗恨古时春;宓妃漫结无穷恨,不为君王杀灌均”,哀叹宓妃文昭甄皇后未能替曹植除去奸臣灌均,使曹植受其陷害贬爵安乡侯。在《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中,李商隐更是用“宓妃留枕魏王才”,激发出“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的无限情思。

元明清男女莫辨

洛神图》是元代画家卫九鼎创作的一幅纸本水墨人物画作品。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主角人物的娴静幽雅,绝尘出世,仍是女人形象。见下图。

在文人的传奇小说中,甄氏的感情更加具有独立性。唐人裴传奇《萧旷》,写甄氏被萧旷琴声打动,出洛水与之相会,一夜“缱绻永夕,感畅冥怀”,还将曹植《洛神赋》中的明珠、翠羽赠给萧旷。不知曹植泉下有知,情何以堪?

清代蒲松龄受到裴铏影响,作《甄后》一文,借用《三国志》中刘桢因“平视”甄氏被曹操下狱的记载,大开脑洞写甄氏对仅有一面之缘的刘祯念念不忘,竟和刘祯转世后的洛城刘仲堪“息烛解襦,曲尽欢好”,以身相许,“聊以报情痴也”。

在梦花楼主乐钧的小说《宓妃》中,曹植则成了负心之人。小说写洛水国被恶神段明光侵略,洛神宓妃向转世为遮须国国王的曹植求救,可曹植懦弱无能,以粮草不济为由拒绝发兵。宓妃只有求助于人间洛水书生,最终在行侠仗义的洛水书生帮助下,击退段明光来犯之敌。

明清时期,洛神不仅感情自主,性别更是可以替换。

明末“性机警,饶胆略”的才女柳如是,与被誉为“明诗殿军”“明代第一词人”才子陈子龙情好如蜜。陈子龙曾作诗“芝田馆里应惆怅,枉恨明珠入梦迟”“虚怜流盼芝田馆,莫忆陈胜赋里人”,将柳如是比作洛神。

崇祯七年(1634)暮秋时分,柳如是以陈子龙为原型作《男洛神赋》,赞美陈子龙“尚结风之棲冶,刻丹楹之纤笑;纵鸿削而难加,纷琬琰其无睹”“尔乃色愉神授,和体饰芬;启奋迅之逸姿,信婉嘉之特立”,大胆抒发出对陈子龙的强烈爱慕、炽热追求,彰显出当时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

明亡后,陈子龙起兵反清,因事机不密被捕,押送南京途中义不受辱,在苏州古运河云间第一桥投水殉国,终不负“男洛神”之美名。

形象分析

宓妃意象研究

宓妃作为有意象的文学符号从《离骚》开始,所指是屈原心中形美质损的形象。楚国的政治环境极为恶劣,屈原报国无门满心愤懑,在这样的背景下历代学者对"求女"情节的比兴意义都是从政治寓意上理解。像是"喻指追求、"寻找志同道合,实现美政的贤人"或是"喻指隐逸之士"等等,在当世明君”《论<离骚>的“五求女"及其喻意》中作者魏泽奇有较为充分的论证。在曹植《洛神赋》之后,宓妃的象征意义丰富多元了起来,在曹植笔下她体现的是"人神道殊"的惆怅,如李学珍在《解读<洛神赋>原型》中提出曹植借《洛神赋》宣泄内心苦闷,获得精神慰藉,以人神之恋的失败暗示理想的幻灭。在李商隐笔下她体现的是"错失所爱”的失落,徐炼的《李商隐的宓妃情结》和周玉华的《论李商隐对曹植的心灵共鸣》对这种失落感都有较为深入的分析。同时她也是文人笔下"完美理想"的化身,曹植、李商隐等文人都对宓妃寄予了别样的情感,成为他们毕生所求的终极理想。作为文学符号,宓妃的内涵和外延始终在不同历史时期中丰富和扩大,给后世文学以及文人提供更多的理解角度,这也使得宓妃这个形象最终沉淀为文学典型形象

美丽又善良的河神

第一,与众多的河神不同,洛神是“女神”。河神是水神的一种,是河流神的简称,但河神多为男性,比如河伯、龙王等。这些男性河神统治着多条河流,而女性河神却很少见,这是男尊女卑思想在神祇崇拜上的反映。第二,洛神既美丽又善良,不像其他河神那么凶残,这从《史记·西门豹治邺》中就可以看出来。当年西门豹初到邺城遗址为官,微服私访时见此地人烟稀少,民生凋敝,一问才知是“河伯年年娶妇”,每次需向河中投入一名少女。河神无端索命,百姓愤懑,却又没有办法。第三,洛神在历代文化附加中不断地丰富了内涵,譬如曹魏曹植作的《洛神赋》,晋朝顾恺之画的《洛神赋图》,元朝时赵孟頫书写的《洛神赋卷》等。还有清代曹雪芹著《红楼梦》,其中第四十三回《闲取乐偶攒金庆寿 不了情暂撮土为香》,写贾宝玉去郊外祭奠金钏,走进敬奉洛神的水仙庵,“进去也不拜洛神之像,却只管赏鉴。虽是泥塑的,却真有‘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之态,‘荷出绿波,日映朝霞’之姿,宝玉不觉滴下泪来”——洛神的形象,在这些文化巨匠的笔下更加丰满。 

形象之美

洛神在中国水神中最具美感,是形象之美,曹植通过如花妙笔,刻画出了绝美的洛神形象:她轻盈得就像受惊后翩翩起飞的鸿雁,体态又像游龙一般灵动;容颜鲜明光彩如秋菊盛开,青春繁盛如春天茂密之松柏;行止若有若无仿佛薄云轻轻掩住明月,身影飘忽不定如流风吹起了回旋的雪花。远远望去,明亮洁白就像朝霞中冉冉升起的太阳;靠近观看,明丽耀眼如清澈池水中亭亭玉立的荷花。丰满苗条恰到好处,高矮胖瘦符合美感。肩部美丽像是削成一样,腰部苗条如一束纤细的白绢。

悲情之美

第二是悲情之美:悲剧最能撼动人心,而洛神的悲情之美共有两层意象,其一,伏羲的女儿宓妃因迷恋洛河景色降临人间,溺死于南洛河,遂为洛神。在这层悲情意义当中,洛水接纳了女神从而使天神回到了人间,她从此变为洛河的守护神。其二,洛神经曹植《洛神赋》的嫁接与融合,构成人神相恋的浪漫奇情,又终因人神殊途,不得相偕,遂成为千古憾事,缠绵悱恻令人扼腕。再加上洛神故事纠结着现实中的曹植、文昭甄皇后之爱,就更加浪漫而凄迷了。

影响

洛神文化演变

洛神是一个起源甚早、流传久远的神话故事。既称洛神,则其就与洛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可以说,洛神故事既是中原文化的内容,又是河洛文化的内容。就现今看到的文献资料而论,洛神故事至迟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至曹植《洛神赋》问世,洛神故事从神话传说进入文学园地,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素材,以洛神为主要人物的文学作品,不仅有诗词歌赋,而且有戏曲小说。洛神形象通过文学作品逐渐定型,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并对文学创作及人们的审美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形成节日

洛神文化是由神话、历史、文学三者融合之后形成的。洛神文化旅游节,赏花灯,徜花海,尝美食,品文化。洛神文化旅游节为市民和游客精心准备了赏花观灯、祈福寻爱、温泉康体、风味美食、民俗表演等一系列活动。

洛宁神灵寨国家森林公园洛神红叶美食文化节

洛阳阳光水世界洛神文化灯会,阳光水世界以突出洛神文化为主线,总投资1.2亿元,总面积500余亩,集旅游观光、文化娱乐、餐饮住宿、休闲度假、温泉养生、儿童教育等为一体,园区内月亮岛、太阳岛、洛神岛、牡丹园、荷花池、竹林等特色景点林立,一年四季举办有丰富的游客参与活动。

入选非遗

洛神传说入选第二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入选第一批洛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相关作品

诗词歌赋

画作

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真迹已失传)及其历代摹本。

南宋佚名所作的《洛神轻舟图》,现藏于贵州省博物馆

《元卫九鼎洛神图轴》是元代画家卫九鼎创作的作品,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小说

宋代纪实小说《太平广记·卷三百一十一·神二十·萧旷》中说:“女曰:洛浦神女也。昔曹植有赋,子不忆耶?旷曰:然。旷又问曰:或闻洛神即甄皇后,谢世,陈思王遇其魄于洛滨,遂为《感甄赋》。后觉事之不正,改为《洛神赋》,托意于宓妃。有之乎?”

明清时期还有王世贞小说的《洛神传》以及蒲松龄的小说《甄后》。

影视

游戏

杂志

三门峡市文联有《洛神》文学杂志,全国发行,影响不小。20世纪80年代初,洛阳地区文联创办《洛神》杂志,由茅盾题写刊名,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

戏曲

粤剧有《洛神》,潮剧有《洛神》,京剧也有《洛神》

舞蹈

郑州市打造了大型舞剧《云水洛神》,后更名为《水月洛神》。该剧完全依托洛神传说和《洛神赋》,以曹丕曹植兄弟相争和战乱中一个美丽女人文昭甄皇后的人生遭遇为线索,为观众展现了凄美的人神之恋。有趣的是,郑州这个舞剧《洛神》的背景,在文字解说时皆变为“中原洛神传说”,隐去了洛阳市洛神文化背景。

舞蹈视频《洛神水赋》(原名《祈》)火爆网络,网友们更是将其形象地称为“水中飞天”。

参考资料

洛神.中国大百科.2024-02-25

被水下的洛神惊艳,你可知道她的前世今生?.人民网.2024-02-25

第二批河南省省级“非遗”名录公布.邓州市人民政府.2024-02-25

403 - 禁止访问: 访问被拒绝。.洛阳党建.2024-02-25

..2024-02-03

Âåˮ֮±±ÊÇÂåÑô.洛阳网新闻中心.2024-03-03

洛神文化系列(1)洛神符号与洛神形象.印象河南.2024-02-25

天眼查.tianyancha..2024-02-27

赏花灯,徜花海,尝美食,品傩文化,洛神文化旅游节炫酷开幕.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2024-02-25

【网络媒体走转改】洛神文化节 好戏轮番上演.手机中国网.2024-02-25

首届洛阳·神灵寨·洛神红叶美食文化旅游节开幕.凤凰网河南.2024-02-25

ÂåÑôÑô¹âË®ÊÀ½çÂåÉñÎÄ»¯µÆ»á¿ªÄ».洛阳网新闻中心.2024-02-25

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宋摹).故宫名画.2024-02-25

贵博文物说节气 | 谷雨追“洛神”.多彩贵州网.2024-02-25

民间传奇之洛神 洛神 (1975).豆瓣电影.2024-02-25

洛神 (1983).豆瓣电影.2024-02-25

《新洛神》编剧炮轰TVB版《洛神》不尊重历史.中国新闻网.2024-02-25

资料:电视剧《奔月》主创人员名单.新浪娱乐.2024-02-25

图:电视剧《洛神》精彩剧照-08.搜狐娱乐.2024-02-25

封神召唤师..zlongame.2024-02-25

登录诗悦平台.shiyue.2024-02-25

“飞天”和洛神有何渊源.百家号.2024-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