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弹镇
华弹镇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东南部,地处金沙江畔,面积45.27平方千米,人口14837人(2020年)。2019年12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凉山州调整西昌市等6县(市)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9〕18号):撤销葫芦口镇,将原葫芦口镇支鲁村、武星村、大兴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华弹镇管辖,华弹镇人民政府驻洼乌街8号。
历史沿革
原名洼乌场。
清末,属会理州洼鸟分州。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划归宁南县。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设华福镇。
1950年10月,设华弹乡农民协会。
1951年7月,改区。
1958年,区改公社。
1984年4月,公社改乡。
1992年,乡改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华弹镇下辖金沙、金江、水塘、水乐先锋、灯塔、铜厂7个行政村;下设60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华弹镇下辖2个社区:华福社区、葫芦口社区;6个行政村:金沙村、先锋村、水塘村、会灯塔村、铜厂村、武星村, [5]镇人民政府驻华弹镇金华社区金江大道33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华弹镇地处县城东南部的金沙江畔,是云南省、四川省两省和宁南县、会东县、巧家县三县交界处。东与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隔江相望,南与会东县大崇乡接壤,西接西瑶镇,北与葫芦口镇相连,行政区域面积45.2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华弹镇地处横断山脉东北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黑水河-金沙江河谷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气候
华弹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雨热同季,日照充足;多年平均气温23℃,无霜期年平均262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88.6小时,年平均降水量800毫米。
水文
华弹镇有金沙江由南向北穿境而过,境内河道长8千米;主要支流有支鲁沟河,境内长6千米,流域面积32平方千米。
自然灾害
华弹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干早、大风、滑坡、泥石流。
自然资源
华弹镇境内矿藏资源主要有磁铁,地质储量5000万立方;铜矿地质储量100万立方;2011年,华弹镇有耕地面积16389亩,其中水田690亩,早地15699亩。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华弹镇辖区总人口16310人;总人口中,男性7988人,占49%;女性8322人,占51%。
截至2017年末,华弹镇常住人口为15352人。
截至2018年末,华弹镇户籍人口为16753人。
截至2019年末,华弹镇户籍人口为17549人。
经济发展
农业
华弹镇以种植烤烟、蚕桑、蔬菜为主,2011年,农业总产值1.7亿元;2011年,华弹镇生产粮食7893吨;冬季马铃薯种植面积7250亩,产量1.5万吨;烤烟种植面积1833亩,产量6346担;养蚕14449.1张,产茧693吨。
工业
2011年,华弹镇有工业企业2家,职工37人,工业总产值260万元。
财政金融
2011年,华弹镇财政总收入216.8万元,比上年减少19.1%;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2011年末,华弹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4752万元,比上年增长-6%;各项货款余额2504万元,比上年增长16%。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华弹镇哟中心校1所、小学7所,在校生947人,专任教师6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有中学1所,在校生1160人,专任教师67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华弹镇有文化站1个;有图书室10个,藏书4万余册;有文艺宣传队2支,成员90余人;主要文化艺术团体有龙狮篮球俱乐部队1个,成员25人。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华弹镇有中心医院1个,病床26张;有专业卫生人员32人。
社会保障
截至2011年,华弹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92户,人数223人,支出47.5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11户,人数597人,支出39.5万元;华弹镇有农村五保供养8人,支出1.2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08人次,支出6000元。
2011年,华弹镇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2万元。
旅游景点
华弹渡口
华弹镇为历史上一古老集镇。华弹渡口为一古渡口,扼川、滇之要塞。1863年4月,石达开率太平军主力经米粮坝(今巧家县)由此渡口过金沙江再度入川北上。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在军团长罗炳辉、政委何长工的率领下由会东县经华弹北上。
华弹集镇
华弹集镇旧名洼乌街(洼乌系少数民族语译音,意为繁荣、热闹之地)。1914年名华福场,1945年又改名华弹。昔日古镇,街长不足一华里,竟有“六宫四庙”人称十大庙,即孔子庙、武庙、川主庙、张飞庙、云贵高原宫、南岳宫、天后宫、禹王宫、万寿宫、南华宫,此外还有六省庙、攻文庙等一些小庙。有着“佛教圣地”之美称。每座庙宇气势恢宏,建筑艺术精湛,大概是出于名工巧匠之手,且各庙两边或前面都种有黄葛树(榕树),在气候炎热干燥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出现这种庙庙相望,树树相连的建筑群,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观。从各大庙院古榕树树龄推断和南华宫的现存碑文记载,这些庙宇大概建于清代乾隆至爱新觉罗·颙琰年间,而首建者为禹王宫。但不幸的是,六十年代泥塑、木雕荡然无存,八十年代庙宇基本拆光,而今是六宫余南华,四庙尽无踪,唯有一株株五六人才能围抱的其形如巨伞的黄树作为历史的见证。
华弹防风林
华弹防风林为带状木麻黄纯林,长10公里,宽10至20行,与滔滔的金沙江形成银色与碧绿的双色带,好似一条漂亮的裙边。当人一进入防风林,双脚即被干净松软的河沙淹没,使人有一种想就地而坐或卧,尽情享受江边独特风景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