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勐腊县

勐腊县

腊县隶属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下辖县,东、南、西南三面与老挝山水相连,西北与缅甸隔江相望,北与江城县毗邻,县城距昆明市631千米,距“金三角地区”230千米,国境线长740.8千米;总面积6860.76平方千米,全县辖8镇2乡4个农场,86个村(居)民委员会,916个村(居)民小组。2021年末,全县常住人口30.6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4.48万人,农村人口13.83万人。县里有傣、哈尼族、彝、瑶、苗、壮、拉等39个少数民族,是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勐腊县所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山区面积占96.1%,山间平原面积占3.9%,县城平均海拔640米,县内平均气温22.3℃,年降水量1615.9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86%,是云南省3个湿度最大的县份之一。

东汉永平十二年(69),刘庄哀牢国地设永昌郡,勐腊属永昌郡辖地。建安二十年(215)永昌郡内新增雍乡、永寿、南涪三县,勐腊隶属南涪。晋、隋继汉未变。唐乾符元年(875),云南地方政权“南诏”在“西南夷”设银生节度,其所辖之茫乃道(允景洪)和利润城(勐腊易武)即为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辖地。元初云南省设立行省,西双版纳一带设府、路。1347年,在澜沧江以东一带设耿冻路,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于勐腊地置耿当州,隶属耿冻路。雍正七年(1729),江内(澜沧江东)之6版纳(含勐腊全境)归普洱府,江外(江西省)6版纳仍由车里宣慰司管理。民国2年(1913),于车里设普思沿边行政总局。勐腊、勐捧、勐伴镇、勐仑及补过编为第五区行政分局,局治勐腊(1917年移治勐捧),1949年11月6日成立镇越县人民政府。隶属宁洱专员公署(1951年改称普洱行政专员公署)。1953年1月23日,建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镇越县改隶版纳傣族自治区,5~7月撤县治设版纳。镇越县改设易武镇、勐腊、勐捧3个版纳,1个瑶族自治区。1955年6月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改为自治州。1957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置易武、勐腊两个县级版纳,后为易武、勐腊两县。1958年4月23日,县人民政府更名为县人民委员会。1958年底,易武、勐腊两县合并称易武县,县府驻治勐腊。1960年9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易武县更名为勐腊县。

勐腊县主要产业有农、林、牧、渔业、工业产业、橡胶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022年农业产值557148万元,林业产值313243万元,牧业产值68215万元,渔业产值24728万元,2022年全部工业增加值93177万元,全年生产合成橡胶322161吨,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为61842万元。2022年,勐腊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4.1亿元。

勐腊县旅游景点有磨憨边境贸易区、勐腊望天树南腊河野趣漂流等景点。2019年4月3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决定勐腊县退出贫困县序列。2019年12月,入选“2019年国家园林县城”。

名称

勐腊系傣语地名,意为产茶叶之地。唐干符元年(875)称利润城(勐腊易武)。1953年1月23日,建立西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族自治区,5~7月撤县治设版纳。镇越县改设易武、勐腊、勐捧3个版纳。1958年底,易武、勐腊两县合并称易武县,县府驻治勐腊。1960年9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易武县更名为勐腊县。

历史沿革

哀牢国时期

公元前109年以前,今勐腊为古代傣族联盟国家“勐达光”(汉译“哀牢国”)属地。公元前109年,汉朝征服滇国昆明市、嶲等部族置益州郡,将势力伸入“勐达光”(哀牢国)境内设县(军事据点),“勐达光”忙于应对汉朝、放弃部分属地;今勐腊成为自由地。

东汉末年时期

东汉永平十二年(69),汉明帝刘庄于哀牢地设永昌郡,勐腊属永昌郡辖地。建安二十年(215)永昌郡内新增雍乡、永寿、南涪三县,勐腊隶属南涪。晋、隋继汉未变。

唐朝时期

唐乾符元年(875),云南省地方政权“南诏”在“西南夷”设银生节度,其所辖之茫乃道(允景洪)和利润城(勐腊易武)即为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辖地。利润城列为当时边地重镇之一。

南宋时期

南宋淳熙七年(1180,傣历542年),傣族首领帕雅真统一了西双版纳各部,以景洪市为中心建立了“勐”地方政权,拥大理白族自治州国王为“共主”,接受中央封建王朝封号。大理国王发给“虎头金印”,命其为“一方之主”。勐腊隶属“景陇王国”。元初,云南设立行省,西双版纳一带设府、路。至元二十九年(1292)步鲁合答率军征八百媳妇,至车里招降其酋长,不听,攻占车里。贞元二年(1296)设彻里军民总管府,隶云南等处行中书省。武宗至大年间(1308~1311)改称车里军民宣慰使司,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建立世代承袭的土司制度。至正七年(1347)初,在澜沧江以东一带设耿冻路,至正二十七年于勐腊地置耿当州,隶属耿冻路。明代沿元代卓制,在边远地区任命世袭土职。洪武初年,明兵进军云南省,土官归降,大都授原职。洪武十五年(1382)西双版纳第九代召片领降明改设车里军民府,隶元江府,召坎勐为知府,并将耿冻路、耿当州并入车里。

明朝时期

洪武十七年(1384)复称车里军民宣慰使司。永乐十九年(1421)明廷析车里为二,增置靖安宣慰使司于勐捧。宣德九年(1434)裁靖安宣慰使司,复归车里。隆庆四年(1570),车里宣慰将其辖区划分为12个版纳,始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清朝时期

清顺治十六年(1659),清军入滇,降各土司,仍将车里编隶元江府。十八年,车里刀穆献金投城,复轩宣慰使司。刀穆祷为宣慰使,管理十二版纳。当年,吴三桂普洱市地方半归车里半属元江,勐腊、思茅、勐乌、勐德、整董等13处隶元江府。康熙帝三年(1664),勐腊复归车里宣慰司管理。雍正七年(1729),江内(澜沧江东)之6版纳(含勐腊全境)归普洱府,江外(江西省)6版纳仍由车里宣慰司管理。同年,易武镇、勐腊、倚邦土司因从征有功,授土把总职。

民国时期

民国2年(1913),于车里设普思沿边行政总局。勐腊、勐捧、勐伴镇、勐仑及补过编为第五区行政分局,局治勐腊(1917年移治勐捧);易武、倚邦、整董、德编为第六区行政分局,局治易武,旋移治倚邦。1927年,将第五区改为镇越县,驻治勐捧;第六区改为象明县,驻治倚邦。1929年裁撤象明县,所辖易武划归镇越县,倚邦、倮德并入普文县。1930年,镇越县移治易武镇;1934年,镇越县划区治理,易武土司地为第一区,区治易武,勐腊土司地为第二区,区治勐腊;勐捧土司为第三区,区治勐捧;勐仑土司为第四区,区治勐仑。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1月6日成立镇越县人民政府。隶属宁洱专员公署(1951年改称普洱行政专员公署)。1953年1月23日,建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镇越县改隶版纳傣族自治区,5~7月撤县治设版纳。镇越县改设易武、勐腊、勐捧3个版纳,1个瑶族自治区。1955年6月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改为自治州。1957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置易武镇、勐腊两个县级版纳,后为易武、勐腊两县。1958年4月23日,县人民政府更名为县人民委员会。1958年底,易武、勐腊两县合并称易武县,县府驻治勐腊。1960年9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易武县更名为勐腊县。

2002年3月,勐腊乡、勐腊镇合并为勐腊镇,镇政府驻原勐腊乡政府,原勐腊乡景飘行政村毛草山、桃子箐、纳秀3个村民小组划归勐伴镇会落行政村。2004年9月,撤销曼腊彝族瑶族乡、辖地并入易武乡,撤销勐润哈尼族乡、辖地并入勐捧镇。2022年8月,昆明市委编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委编办、勐腊县委编办三方签订《关于磨憨镇机构编制工作托管移交具体方案》。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勐腊县隶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处北纬21°08′至22°25′,东经101°06′至100°50′之间,东、南、西南三面与老挝山水相连,西北与缅甸隔江相望,北与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毗邻,县城距昆明市631千米,距景洪市136千米,距“金三角地区”230千米,国境线长740.8千米;总面积6860.76平方千米,其中山区面积占96.1%,坝区面积占3.9%,县城海拔640米。

气候

勐腊县地处低纬度地区,北回归线以南,气候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冬无寒冬,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年多雾日,雨量充沛,干湿分明,夏秋多阴雨天气,冬春多晴朗天气,气温差小,日温差大”的特点,由于勐腊县突出的立体地形,导致了突出的立体气候,无四季之分,旱雨季分明,每年11月至次年5月为旱季,6月至10月为雨季。县内年平均气温21.8℃,年平均最高气温29.2℃,年平均最低气温18.4℃。最冷1月平均气温10℃~16℃,最热7月平均气温25.2℃~26℃,年温差9.4℃,日温差11.5℃。县内年绝对平均湿度为16.2~21.4mb,5月~10月年平均绝对湿度在22.5~27mb之间,平均相对湿度为86%,最低点76%,出现于3月;最高点91%,出现于8月,是云南省3个湿度最大的县份之一。多年平均降水量1714.2mm;年日照时数只有1745.2小时左右,多年平均蒸发量1657.3mm。勐腊年平均雾日多达192.5天,雾日最长208天(1956年),雾日最短117天(1985年)。因县内年温差小于10℃,冬天基本无霜,越冬条件好,有利于热带作物生长。

地质

勐腊位于澜沧江深大断裂以东,地质构造属横断山脉块断带思茅台凹的一部分。地层发育较齐全,但缺失下泥盆统,缺失下三迭统和下侏罗统地层,属区域性缺失,露出地层层序有石灰系、二迭系、三迭系等。全县位于澜沧江深大断裂以东,是以红色岩系为主的中新代坳陷区,主要以砂泥质建造和磨拉石建造为主,总厚度大于1000~4000m,经印支运动表现以块断为主,造成大面积缺失侏罗世早期的沉积。

地形地貌

勐腊县地处亚洲大陆的平行岭谷区、横断山地区的南延部分,无量山脉之余脉,是南段帚状峡谷地带,北邻普洱市、普洱山原盆地,西邻景洪缅甸境内的山原盆地,东南邻老挝和缓山地。勐腊全县地势起伏相对较大,内部结构复杂,地层发育齐全,类型种类多样。勐腊县是云南省地形较破碎的地区,整个地势东北高而西南低。由东北向西南呈阶梯状下降,地图形状犹如袋子。南北长120km,东西宽57km,平均海拔1000km,最高点2023km,最低点477km,县城勐腊镇海拔639km。全县地貌为山原山地和山间盆地两大类。山区面积占96.1%,山间平地面积占3.9%。

生物多样性

动物

经调查,勐腊县目前已知有高等植物249科,1347属,3215种(含亚种和变种),占全国高等植物总数近七分之一,全县已知有野生动物600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18种、二级保护动物有79种,主要动物有亚洲象、野牛、巨蟒、孔雀、白鹇等。此外,还有省级保护动物和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的各类野生动物,被称为“天然动物园”。

植物

经调查,勐腊县目前已知有维管植物249科,1347属,3215种(含亚种和变种),占全国高等植物总数近七分之一。

自然资源

勐腊素有“动植物王国”和“物种基因库”“药材宝库”“森林生态博物馆”的美称,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是全国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县(市)之一、云南省生态旅游县(市)之一,是国家级生态县。腊县有林地面积3624.99km2,其中疏幼林16.31km2;草地51.57km2,其中荒草地40.22km2(荒草地盖度高);园地2597.03km2,以橡胶林和茶山为主。森林覆盖率为84.26%,林草覆盖率达86.27%。勐腊县全县均属于热区,开发也相对较早。在林业方面主要以橡胶、茶、南药、香料及芒果等热带特色水果、干果为主,大规模开发种植并形成产业的主要是橡胶、茶叶。

土地资源

耕地保有量33.63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6.02万亩。

森林资源

森林面积907万亩(其中: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400万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20万亩、州级自然保护区50万亩、县级保护区22.1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8%。

水资源

地表水资源量为29.25亿立方米,常年河流190条,总长约2727千米,属澜沧江水系。水能蕴藏量334.58万千瓦。

行政区划

全县辖8镇(勐腊、勐捧、勐仑、关累、勐满、勐伴镇、尚勇、易武镇)2乡(瑶区、象明)4个农场管委会(勐腊、勐捧、勐满、勐醒),7个居委会,52个村民委员会,529个村民小组。内驻1个中央科研单位(中科院勐仑植物园)。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2020年末全县常住总人口29.7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4.83万人,占常住总人口比重为49.78%,比2019年末提高1.11个百分点。2020年人口出生率为9.25‰,死亡率为4.10‰,自然增长率为5.16‰。2020年末户籍总人口为25.1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74万人,占户籍总人口比重为34.78%;少数民族人口18.91万人,占户籍总人口比重为75.25%。2021年末,全县常住人口30.6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4.48万人,农村人口13.83万人。2023年勐腊县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6.07‰,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43人。

民族

居住民族主要有傣、哈尼族、彝、瑶、苗、壮、拉祜等2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8.22万人,占户籍人口的74.3%,其中傣族6.32万人,哈尼族6.09万人,彝族2.32万人,瑶族1.94万人。

经济

综述

2022年,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52.6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全州县平均水平0.3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7.04亿元,同比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24.82亿元,同比增长4.2%;第三产业增加值70.82亿元,同比增长4.4%。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7.4:16.2:46.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8.40亿元,同比增长10.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5亿元。

第一产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80854万元,比2021年增长5.4%。其中,农业产值557148万元,增长4.8%;林业产值313243万元,增长4.0%;牧业产值68215万元,增长11.5%;渔业产值24728万元,增长23.3%;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17520万元,增长6.7%。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00581吨,比上年增长5.1%;蔬菜产量240400吨,增长2.3%;干胶产量184399吨,增长0.1%;茶叶产量7803吨,增长4.9%;园林水果产量300356吨,增长16.5%。全年肉类总产量14896吨,增长4.3%,其中,猪肉产量10767吨,增长6.9%;牛肉产量1253吨,下降7.7%;羊肉产量193吨,增长4.3%;禽蛋产量918吨,下降4.7%。年末生猪存栏123179头,增长0.8%;全年生猪出栏134011头,增长2.9%。

第二产业

2022年全年全部工业总产值增长1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比上年增长11.1%。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产值下降8.3%;重工业产值增长15.1%。

2022年全部工业增加值93177万元,比2021年增长5.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4%。规模以上工业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2.0%;股份制企业增长10.4%;私营企业增长6.1%。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24.5%,制造业增长7.8%。分行业看,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1.7%;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10.7%。

全年生产合成橡胶322161吨,比2021年增长27.9%;营养、保健食品148吨,增长26.5%;铅锌矿3543吨,增长17.5%;水泥产量103170吨,下降28.0%;铁矿石原矿量981916吨,下降2.4%。精制茶叶52吨,下降7.5%;成品糖128548吨,下降5.7%;发电量2643万千瓦小时,下降13.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44342万元,比上年增长6.8%;利润总额8262万元,比上年增长151.4%。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55039万元,比上年增长3.5%。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38978万元,比上年增长16.4%;实现利润总额680万元,比上年增长75.3%。

第三产业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为61842万元,比2021年增长5.5%。全年货物运输总量412万吨,货物运输周转量206000万吨千米,全年旅客运输总量32.14万人次,旅客运输周转量1928.4万人千米。全年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2908万元,比上年增长6.2%;完成邮政函件业务0.67万件,报刊业务29.74万份,快递业务176.56万件;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37079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5.4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9.34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6.61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手机上网用户)37.97万户。

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623.7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8.8%,全县实现旅游业综合收入791681万元,比上年增长54.8%。

交通

公路

“十三五”期间,勐腊县紧紧抓住云南省加快实施“五网”基础设施、构筑“1233出行交通圈”的契机,大力实施高速公路“能通全通”“互联互通”建设,加快攻克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等制约瓶颈,补齐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短板,初步形成了以昆曼国际大通道为核心,国省干线为主体,县(乡)道路为基础的公路网络。截至2020年12月,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4111.43千米,较“十二五”末增加591.83千米,公路网密度达59.93千米/百平方千米。

高速公路

贯穿勐腊全境的小磨高速于2017年全线通车,连接勐满口岸的腊满高速于2020年通车运营,勐醒至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至绿春高速公路(勐腊段)建设加快。截至2020年12月,勐腊县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61.8千米,彻底打破了勐腊县不通高速的历史,勐腊县沿边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联通中南半岛各国的综合性交通枢纽优势进一步加强。

普通国省干线公路

“十三五”以来,以“全面提等升级、优化路线线型”为重点,持续加快普通国省干线网络化进程。截至2020年12月,全县普通国道通车里程达244.4千米,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43.21%;普通省道公路通车里程达141.42千米,三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8.13%,较“十二五”末分别增加43.21、8.13个百分点。

乡村公路

“十三五”以来,勐腊县充分发挥交通运输支撑脱贫攻坚基础性作用,全面打通了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最后一千米”,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群众的出行难、乘车难、上学难、就医难的问题。截至2020年12月,全县累计完成道路改造2546.3千米,其中:“村村通”砂石路面改造工程576.6千米、通达工程305.5千米、行政村公路通畅工程573.9千米、农场通沥青(水泥)路工程260.5千米;撤并建制村直过民族自然村、抵边公路等硬化路296.2千米;勐腊县农村公路改造工程(EPC项目)533.6千米(合计2546.3千米)。52个行政村道路硬化率达100%,529个自然村公路硬化率达95%,民众出行更加便捷。.

铁路

抓住泛亚高铁经济圈加快建设的契机,勐腊县全力推进玉磨铁路建设,加快对接云南省3小时铁路交通圈,融入泛亚地区高铁网络,勐腊县不通铁路的历史于2021年宣告结束。

勐腊站

勐腊站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腊镇靠城市西侧,距离县城中心约2千米。勐腊站为线侧下式站房,站房建筑面积2979平方米,地上1层,最高聚集人数600人,站房。旅客乘降的站台1座、到发线1条。采用验检合一的进站检票模式。设母婴候车室及重点旅客候车区。勐腊站设计理念以“七彩桃源、风情勐腊”为主题,整体造型源于对勐腊多民族多文化的传统元素发掘提炼。设计源自古老的纺织工艺品“傣锦”和干阑式建筑特点。

航运

截至2020年12月,全县内河航道总里程达43千米,其中V级及以上航道里程达31千米,占比71.2%;港口码头方面,关累港货运吞吐能力达123.4万吨,港口吞吐能力进一步提升。

社会

教育

截止2022年末,职业中学招生237人,比上年下降15.1%;在校生843人,下降28.7%;毕业生596人,下降3.7%。普通高中招生1754人,比上年增长4.5%;在校生4809人,增长10.1%;毕业生1151人,增长5.6%。初中招生3649人,比上年下降10.0%;在校生11027人,下降6.9%;毕业生3624人,下降4.7%。普通小学招生3206人,比上年下降18.1%;在校生22351人,下降11.1%;毕业生3905人,下降10.7%。学前教育在园(班)幼儿7623人,比上年下降4.1%。学前三年入园率91.1%,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76%,高中毛入学率为93.6%。

科学技术

勐腊县内驻1个中央科研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截止2022年末,全县拥有高新技术企业6户,云南省众创空间1户,云南省星创天地2户,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8户,云南省科技特派员58人,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在全县2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户,州级企业技术中心3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户,创新型中小企业5户。2022年全县拥有有效发明专利41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35件;拥有商标有效注册量5099件。

文化

截止2022年末,全县辖区共有民族文化工作队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站14个。全年民族文化工作队和文化馆共组织演出60场,比上年末增长1.5倍。公共图书馆总藏书量4.51万册,比上年末增长23.9%。

卫生

截止2022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9个,其中公立医院4个,民营医院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乡镇卫生院9个,卫生监督所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1293张,卫生技术人员232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12人。其中,医院897张,卫生技术人员133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11人。

体育

截止2022年末,全县室外健身路径59条,行政村以上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覆盖率达100%,全年运动员在州级以上比赛中获得奖牌11枚。

社会保障

截止2022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55781人,比上年末增加1677人,其中,参保职工35188人;参保离退休人员20593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03417人,比上年末增加1417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39912人,比上年减少1957人,其中,参保职工45152人,参保城乡居民194760人。全县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7989人,比上年末增加1006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 41288人,比上年末增加1616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 23760人。2022年末全县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居民为1738人,比上年增加60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居民为5137人,比上年增加134人。全县提供住宿的敬老院4个,养老床位264张。社区服务中心1个。

风景名胜

综述

有国家5A级景区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4A级景区望天树景区勐远仙境景区、南腊河康养度假营地、磨憨口岸边(跨)境游等一批各具特色的景区景点,着力打造中老缅泰柬越“黄金旅游圈”。

磨憨边境贸易区

磨憨口岸与老挝磨丁口岸接壤,是中老两国最大的公路口岸,也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各国重要的陆路大通道。经过多年发展,磨憨口岸目前已建成水果、粮食、冰鲜水产品、植物种苗等海关指定监管场地。目前磨憨口岸的边民互市贸易主要商品以老挝热带果蔬等农副产品为主。

南腊河野趣漂流

南腊河野趣漂流位于勐腊县城东郊7千米的曼龙勒傣族特色村寨边。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河马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nan的水上运动和户外运动项目。包括皮划艇漂流、轮胎漂流、自由跳水、水上跳床、水中攀岩、河里射鱼、水上步行球、篮球、气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台球、大型秋千等。

获得荣誉

2023年10月,入选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参考资料

勐腊县概况.勐腊县人民政府.2024-02-25

勐腊县气候.天气网NG.2024-02-25

勐腊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勐腊县人民政府.2024-07-26

磨憨口岸新建边民互市场正式投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4-02-25

西双版纳州新增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名单 (南腊河康养度假营地)的公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4-02-25

勐腊站.中国国家铁路.2024-02-25

勐腊县概况.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4-02-25

勐腊县(2023年).行政区划.2024-02-25

勐腊县概况.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4-02-25

勐腊县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勐腊县人民政府.2024-02-25

勐腊 景点.携程.2024-02-25

403 Forbidden.中国政府网.2024-02-25

关于2019年国家园林城市系列拟命名名单的公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4-02-25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历史沿革.中国小康网.2024-02-29

昆明市、西双版纳州、勐腊县三方签订磨憨镇机构编制工作托管移交方案.今日头条.2022-11-08

关于《云南省勐腊县水土保持规划(2020—2030年)》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关于《云南省勐腊县水土保持规划(2020—2030年)》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2024-02-29

勐腊县(2021年).行政区划.2024-02-25

勐腊县四套班子领导成员.勐腊县人民政府.2024-03-04

勐腊县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勐腊县人民政府.2024-02-29

西双版纳州十三个世居民族简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4-02-25

勐腊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勐腊县“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通知.勐腊县人民政府.2024-02-29

水利部公布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梁河县人民政府.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