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塔齐布

塔齐布

陶佳·塔齐布(1817年-1855年),字智亭,满洲镶黄旗人,晚清湘军名将。

塔齐布由火器营鸟铳护军三等侍卫。咸丰初,塔齐布发湖南省,以都司用。太平军进攻长沙市时,塔齐布以守城功擢游击,署中军参将;以曾国藩荐,加副将衔,兼领练军。咸丰四年(1854年),塔齐布率湘军至湖北通城、崇阳县一带;时湘潭市被太平军攻占,乃改援湘潭,水师会战,打败太平军,加总兵衔,署湖南提督,寻实授;后又与罗泽南合军,会北洋水师攻打岳阳市(今岳阳),七月,克县城;旋同罗泽南,李续宾等与太平军作战,夺崇阳、陵矶。10月,塔齐布参与攻陷湖北武昌、汉口、大冶市、田家镇、靳州、黄梅县,并夺孔驿。咸丰五年(1855)七月十八日,塔齐布久攻九江不果,吐血而亡,时年39岁。曾国藩拟折奏请在长沙市为塔齐布建专祠,赐谥忠武,忠武二字在谥号制度里是武将最高的荣誉,后入祀昭忠祠。

塔齐布戎马毕生,以忠勇骁勇著称,颇能亲善士卒,与共甘苦。据传直到民国政府成立后,此前塔齐布提拔过的属下找到其家人,将其坟墓进行修缮。

人物生平

早期事迹

塔齐布早年曾为火器营鸟枪护军,后擢升为三等侍卫。

1851年(咸丰元年),塔齐布前往湖南绿营,担任都司,署理抚标左营守备。

1852年(咸丰二年),太平军攻打长沙。塔齐布参与守城有功,升任游击,并署理中军参将。

后来,曾国藩湖南省兴办湘军,对他非常赏识。后因曾国藩举荐,任命塔齐布为副将,兼领练军。

擢升提督

1853年(咸丰三年),剿平茶陵县安化县等县叛军,获赐花。1

854年(咸丰四年),率部征剿太平军,一直打到通城县崇阳县。太平军自岳州(今湖南岳阳)进犯湖北,塔齐布便援救宁乡市。这时,湘潭市陷落,太平军军威大振,转而救援湘潭,长驱至高岭,与太平军相遇。他手持大旗,亲自冲阵,大败太平军,追至湘潭城下。次日,太平军出战。塔齐布设下伏兵,炮击太平军,烧毁敌军城栅。不久与湘军北洋水师会合,焚毁太平军战舰。太平军弃城而走,湘潭得以收复。当时,曾国藩靖港镇兵败,长沙市震动。清廷便加塔齐布总兵衔,赐号喀屯巴图鲁。

后来,清廷以“畏不出战”的罪名将鲍起豹革职,任命塔齐布为提督。塔齐布对曾有旧怨的提标兵大加赏赐,以示修好,因此深得军心。

转战湘鄂

太平军兵败湘潭市后,退守岳州,分兵攻陷常德市澧县。当时,塔齐布正驰援新墙,便与罗泽南会合水师攻打岳州。七月,太平军放弃岳州,退守城陵矶,并趁湘军立营未稳,组织反攻,大败湘军北洋水师

次日,太平军兵分三路,登陆作战。塔齐布也分兵迎击,并单马冲阵,先击破敌军中路,后越战越勇,追击太平军至擂鼓台。不久,塔齐布与罗泽南一同征讨太平军,十日之内三次奏捷。湘军水师也趁胜进剿,岳州最终得以保住。

闰七月,塔齐布与罗泽南、李续宾进军高桥,冒雨大战太平军,连破敌营十三座。水师也分兵剿杀,太平军败走。塔齐布追击二百余里,在羊楼峒、崇阳县击破敌军,并收复咸宁市

这时,曾国藩抵达金口,命罗泽南攻打花园,又命塔齐布进扼洪山区。八月,太平军撤离武昌,途中遭到塔齐布的截杀,被歼灭、溺毙的共有八九千人。塔齐布收复武昌区、汉阳后,又夺取大冶市

十月,塔齐布与罗泽南会攻田家镇,屯兵于对岸的富池口、半壁山,隔河相互声援,并架设浮桥。不久,塔齐布配合湘军水师,与太平军战一昼夜,烧毁太平军的横江铁索、战船,收复田家镇、蕲州镇,获赐黄马褂、骑都尉世职。

后来,塔齐布与罗泽南率军渡江,在莲花桥遭到伏击。他手刃敌军头目,追击五十里,夺取广济。这时,太平军将领秦日纲陈玉成罗大纲据守黄梅县,并在小池镇、孔垅驿布置兵马,又在大河埔、龙头寨设立营寨。

塔齐布先后在双城驿、大河埔击败太平军,直至黄梅。他亲自登城作战,与敌军肉搏,不幸被石子击中,血流满面,但仍奋力督战,终于夺取黄梅。后来,太平军聚集到孔垅驿,在三面筑造土城,也被塔齐布攻破。

会攻九江

太平军屡战不利,南渡长江,并据守九江、湖口县,以为犄角之势。塔齐布与罗泽南随至九江城下,并在北洋水师和湖北清军配合下,形成对九江的夹攻之势。十二月,湘军水师被太平军击败,重尽失。

不久,罗泽南转攻小池口,塔齐布率勇士二十人渡江督战。不料,罗泽南因兵力较少,只得且战且退。塔齐布亲自殿后,斩杀敌军首领,敌军都不敢进逼。等到湘军大队沿江赶至,塔齐布这才渡江回营,此时已是除夕三鼓时分。

1855年(咸丰五年)正月,多次击败太平军,但始终不能攻取九江。三月,湖广总督杨兵败,武昌再次失陷,湘军水师回援湖北。九江城下只有塔齐布等人率领的湘军陆师,但势单力薄,更加难有作为。

病死军中

六月,到青山与曾国藩商议军情。曾国藩认为应移军东渡,剿平湖口、东流、建德市等地的太平军,塔齐布则立誓定要夺取九江。

七月,因连遭挫败,心劳日拙,暴死于军中,年仅三十九岁。清廷得知后,追赠将军,赐谥忠武,并在长沙市为他建造专祠。

1864年(同治三年),太平天国灭亡。清廷又加塔齐布为三等轻车都尉,并将他的灵位安放在昭忠祠中。

轶事典故

塔齐布生性忠勇,担任提督后,便在左臂刺上“忠心报国”四字。每次战斗,他都一马当先,背负火枪,携带弓箭,并让亲兵手持长矛、套马竿,随于其后。塔齐布还经常亲自探察敌营形势,虽多次濒临险境都毫发无伤,被敌军惊为神人。

岳州之战时,塔齐布率四人窥视擂鼓台。有一敌将来犯,被部卒黄明魁刺落马下。塔齐布将其杀死,夺其将旗,方知是太平天国的丞相曾天养。但湘军水师此前击毁曾天养的坐船时,曾报称击毙曾天养。塔齐布不欲争功,始终没有将此事告知朝廷。

洪山大捷时,塔齐布率军将太平军围困在沙湖塘,太平军士卒争相跳水而死。他发现其中有不少孩童,不禁大哭,命人救出数百人,太平军中因此又有七百多人请降。塔齐布将其中悍勇之人杀死,其余全部释放。

史籍记载

《清史稿·卷四百九·列传一百九十六》

人物评价

历代评价

曾国藩:①军中每言肯携带弱兵,肯临阵救人者,前惟塔齐布,后惟李续宾。②大勇却慈祥,论古略同曹武惠;至诚相煦妪,有章曾荐郭子仪

彭玉麟:谥并武乡侯,湘鄂战功青史在;寿同岳飞,古今名将白头稀。

王定安:塔齐布初以微弁为国藩所赏,左臂涅“忠心报国”四字。每战负枪挟弓矢,令二卒树长矛,执曳马绳竿以从,跃马奔驰,人追从,从辄反鞭之。或单骑侦地势,值贼狙伺追逼,从容反战,贼皆却。屡濒奇险,率有天幸,贼中惊以为神。性恬退,未尝自伐其能。所得禄赐,尽以犒赏士卒,或深夜呼兵勇絮语家事,亲如父子。所过秋毫无犯,民尤感之。

继昌:忠武公塔齐布、壮武公乌兰泰,征剿粤匪,威名震一时。后皆殁于王事,忠烈尤足不朽。

陈康琪:①中兴名将,塔、罗、彭、杨四公,随曾文正创立湘军,实开果毅坚贞之风气。②中兴名将帅世隶旗籍者,必首数塔忠武及今将军都兴阿公,天下无异词。③平定粤匪之役,虽满营骑射,用违其长,而若武壮公乌兰泰、忠武公塔齐布、忠勇公呼尔拉特·多隆阿,及今盛京将军郭贝尔·都兴阿诸公,忠贞朴劲,屡摧狂寇,栉风酾雨,始终戎幕,实不愧兔置材武之选,丰镐遗址故家之遗。

刘体仁:曾文正始办团练,尚倚武营弁勇。塔忠武,其杰出者也。

黄世仲:早岁从团练,终身辅清代。心雄思拔地,胆壮作干城。名欲千秋著,功由百战成。九江星殒后,遗恨挫军声。

王无生:洪金田起,曾、胡、左、李次第荡平之。满员具武功者,塔齐布、多隆阿外,无稍露头角者。

赵尔巽曾国藩湘军初起,赖塔齐布为助,及规江宁区清江、皖后路,则鲍超之力为多。胡林翼由鄂规皖,悉倚呼尔拉特·多隆阿、鲍超二人。塔齐布不幸早殁。多隆阿才略冠时,朝廷倚以剿回,中道而殒,未竟其用。鲍超攻战无敌,动招众忌,功成身退,亦以保全之。

智慧身心健康网评:他不太爱读书,却好骑射,精武艺。

亲属成员

母亲:姓氏不详,至同治七年(1868年)仍在世,时年已八十,三子皆亡,与前去拜望的曾国藩“相对涕泣”。

次弟:阿陵布(阿林布),承袭塔齐布的世职,死于同治七年(1868年),生有四女,无子。

幼弟:莽阿布,咸丰四年(1854年)时战死,无子女。

女儿:陶佳氏,塔齐布的独女,同治七年(1868年)时曾泣求曾国藩提拔其夫。

参考资料: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清代小说《洪秀全演义》中,塔齐布早年与罗泽南杨载福一同投奔曾国藩,辅佐其创立湘军,后与吴坤修偷袭九江,中林启荣之计,身中两弹,修书给曾国藩后,咯血而死。

民间形象

单田芳评书《百年风云》中,塔齐布为湘军前敌总指挥,曾在岳州大战林启荣,后攻取不下九江,又受到曾国藩的指责,羞怒交加,吐血而死。

参考资料

塔齐布.中国知网.2024-03-25

马坡里往事.湘潭日报数字报刊.2024-03-25

清史稿:列传一百九十五.www.guoxue123.com.2020-01-14

曾国藩识人:先有千里马,然后有伯乐.智慧身心健康网.2022-02-16

清史稿赵尔巽.微信读书.2024-09-14

曾文正公全集(共16册).微信读书.2024-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