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都镇
地都镇位于中国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东南部,与汕头市潮阳区西胪镇、关埠镇隔榕江相望,西北与炮台镇相邻,北与潮州市潮安县庵埠镇、彩塘镇毗邻。总面积为87平方千米。
地都镇古称地美都,取地美之意,后简称地都。1961年,地都公社成立,1983年改为地都区,1986年改为地都镇。
地都镇经历了从地都到地都镇的发展。地都镇是广东省石材与石材机械专业镇之一,也是揭阳市文化底蕴深厚的乡镇之一,被评为广东省首批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和揭阳市农业“一镇一品”重点示范单位。
1991年,地都镇隶属于揭东区。截至2020年6月,地都镇下辖24个社区2018年,地都镇共有380家工业企业,其中47家为规模以上企业。此外,地都镇还有13家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综合商店或超市。
2022年12月30日,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揭阳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将地都镇划归揭阳市榕城区管辖。
历史沿革
明洪武二年(1369年),始设为揭阳市永宁乡地美都。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属揭阳县第二区。
1949年后,曾称地都区、二十区、钱岗乡。
1958年,与炮台合并,属炮台公社。
1961年,析出成立地都公社。
1983年11月,地都公社改区。
1986年12月,地都区改镇。
1991年12月,归属揭东区。
地都镇古称地美都,因是鱼米之乡,取地美之意后简称地都。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地都镇辖地都1个居民委员会,军民、溪明、华美、乌美、光裕、枫美、仙埔、南陇、钱后、钱前、大瑶、塔岗、青屿、石港、大莲、土尾、双港、红岗、石头、埔尾、蛟龙、下成、凤鸣23个村民委员会;下设6个居民小组,190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地都镇共下辖24个社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都镇地处揭东县东南部,东与潮安区庵埠镇、金平区鮀江街道、鮀莲街道接壤,南、西南临榕江出海口与潮阳区西胪镇、关埠镇相望,西北与炮台镇相邻,北与潮州市潮安县沙溪镇、彩塘镇毗邻。总面积8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地都镇位于榕江县下游北岸,背倚桑浦山,丘陵岗地约占全镇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其余为平原和水域,地势北高南低。北回归线横跨全境,加上桑浦山脉横亘,易产生丰富的地形雨、台风雨和对流雨,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光热和水资源丰富。
气候特征
地都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水文
地都镇境内主要河流有榕江。
自然灾害
地都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台风、洪涝等,时常发生于夏季。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地都镇辖区总人口10.22万人,以汉族为主。
2018年,地都镇户籍人口109410人。
截至2020年末,全镇常住人口为97349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地都镇完成税收5084万元。
2018年,地都镇有工业企业380个,规模以上有47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3个。
农业
2011年末,地都镇有1万亩水产养殖面积4000多亩蔬菜、500多亩水果等;3个“三高”农业种养基地。2011年,农业总产值48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411元。
工业
2011年末,地都镇有工业企业638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家,主要包括石材和石材机械、重化产业、食品加工等行业,石材和重化产业是地都镇两大支柱产业。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552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3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9.04亿元。
商业
2011年末,地都镇综合、军民、乌美、邹堂、钱岗等集贸市场和土尾电器市场。限额以上商业企业23家;完成社会商品销售总额6.34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6亿元。
社会
教育
2011年末,地都镇有21所小学,6所初中,1所高中;其中有省级校园南陇中心小学。
文化事业
编辑出版《地都区志》;创办“月起金都”群众文化活动。地都广播电视站始建于1993年。
2011年末,地都镇除3个村因地理条件限制外,其余乡村均开通光纤电缆。
体育
2011年,地都镇端午节前后农村有赛龙舟习俗,每年春节各村之间固定开展篮球、乒乓球比赛。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地都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5个。其中包括地都卫生院、西坑医院和23个村级卫生室,其中西坑医院是一所麻风病专业治疗医院。
社会保障
2011年末,地都镇有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8万人,征收社保费778.5万元。低保、五保、烈属和生活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
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地都镇有邮政支局、电信营销服务中心各1个。
2011年末,地都镇镇区有日产汽车公司3万吨水的地都自来水厂1座,水源取自南陇水库。同时,地都还率先从汕头市引水,实施引韩供水工程。
供电
2011年末,地都镇镇区拥有塔岗、乌美11万伏变电站两座,南陇水电站1座。
燃气
2011年末,地都镇有镇区燃气企业3家,设立燃气销售网点75个。
园林绿化
2011年末,地都镇镇区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50%。
交通
地都镇已形成由公路、铁路、水路、航空4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地处榕江下游黄金水道,全镇拥有润丰码头、油料码头等8个5000吨级石油天然气专用码头和福美汽车轮渡码头。厦深铁路、汕头—梅州高速公路、206国道穿越辖区,距揭阳潮汕国际机场10千米,已开通公交,交通线路3条,日发98班次,日均容量1960人次。2011年末,镇区道路49.9千米。
旅游
景点
地都镇有潮汕地区地区文化名山桑浦山,潮汕最大的明代御葬古墓翁梅斋暮,潮汕最大石窟寺院“玉岩”,揭阳市古八景之一的“桑峦砥柱”将军峰,有桑浦双龙化石、将军拜印石、铁砧石等奇形怪状名石数百处;此处还有吉祥寺、乌美古牌坊等。
文化
特产美食
地都咸菜、冬菜、贡菜、橄榄菜、地都蟹,地都青蟹,盛产于榕江下游江海交汇水域,蟹肉鲜美,有“青屿蟹甜过蜜”之美誉。钱岗蚝,南陇柑、邹堂梨。地都镇的邹堂梨,历史上称“邹堂”,“邹堂”一带其独特土质,盛产着一种闻名海内外的佳果——“邹堂梨”。“邹堂梨”因其个大、肉脆、汁多而闻名。成果,是一种美味可口的水果;晒干,是一种健脾、清热、降温、降压的极品,人们称之为“邹堂梨脯”,又称“土羚羊”。
邹堂盛产青皮梨,是岭南佳果之一。邹堂青皮梨皮薄肉厚,清脆香醇,心细汁多,鲜甜可口,饱含多种营养成分,如糖份、维生素等,不但可果吃、药用,还可制作梨脯,加工罐头。用青皮梨切片制作的梨脯冲水饮用,可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热毒、咽喉肿痛、劳夜肺燥等疾患,特别是高温炎热的东南亚一带,疗效更加显著,侨胞们称之为“唐山土羚羊”。
参考资料
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地都镇行政区划.超赞地名网.2024-03-12
【文明创建】全国文明村镇榕城区地都镇:持续发力文明之花常开常新.揭阳市榕城区人民政府.2024-03-12
揭阳市.广东省情网.2024-03-12
揭东撤县设区获批.人民网.2024-03-12
空港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1] - 广东揭阳空港经济区网站.广东揭阳空港经济区网站.2021-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