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古蔺麻辣鸡

古蔺麻辣鸡

古蔺麻辣鸡诞生于解放初期,最初记载于《泸州市商业志》,曾于1985年被中国中央电视台摄像,后收录于《舌尖上的中国·第2季》纪录片中,是社会认可度高、流传广泛的泸菜著名原创地标菜品。

该菜品选用古蔺县当地的跑山鸡为主材,经秘制卤水卤制后配特制蘸水食用。因其芳香浓郁,蘸水麻辣刺激,遂得名“麻辣鸡”。麻辣鸡皮肉劲道、骨肉香醇、皮色油亮,形态完整,以四奇(奇麻、奇辣、奇鲜、奇香)著称,具有腔壁利索、不杂汤水、油而不腻、瘦而不柴、咸淡适宜、麻辣鲜香等特点。

古蔺麻辣鸡传统制作技艺,于2010年入选泸州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于2023年入选四川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发展历史

清朝末年,古蔺县人进深山采草药,回家把草鸡放入草药里煮,古蔺麻辣鸡的雏形出现。

据《古蔺县志》记载,古蔺麻辣鸡制作技艺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由古蔺本地人聂墩墩首创,其麻辣鸡作坊命名为“聂墩墩麻辣鸡”。因古蔺属于四川盆地周边山区,山高坡陡产有优质走地鸡,加之当时古蔺人多以体力劳动为主,食品口味偏重,因此聂墩墩以重麻重辣创造出了这道菜品。

20世纪60年代主要是用摆摊的形式销售,到1988年开始在水北门开店出卖至今。

2014年5月,古蔺麻辣鸡在中国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2》中亮相。

2016年7月9日至11日,中央电视台军事农业频道摄制组走进古蔺县,专题采访土鸡养殖和麻辣鸡制作工艺。该专题片时长30分钟,于同年10月份在央视7频道《农广天地》栏目播出。

2017年11月13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CCTV-2《第一时间》“厉害了我的国中国电商扶贫行动”专题报道,古蔺县县长面向全国观众推荐古蔺麻辣鸡。

2019年3月,古蔺“聂墩墩麻辣鸡”登上中央电视台《寻味中国》栏目,传承人聂润芳在演播大厅向全国观众讲述了古蔺麻辣鸡的制作流程。

制作方法

制作工艺

古蔺麻辣鸡制作技艺选料严格、制作工序考究。

该技艺的核心要素是食材——乌蒙山地优质走地鸡,并且要求必须是散养半年以上、体重1.5至2公斤、鸡冠花大而红、腿细而长、羽毛光泽亮丽的健康鲜活公鸡

制作时先按比例将麻栗坡草果白芷白蔻荜茇、陈皮等四十余种佐料熬制成卤水,然后将鸡洗净后放入煮沸的卤水中卤制约二十分钟,从锅中捞起用竹签扎鸡身放出淤血并使卤汁渗透,再次放入卤水中卤制至鸡肉脱骨。卤成后,要将刚出锅的鸡独立钩挂至完全冷却并定色定型,使其呈金黄色而外形不变。

制作材料

基酒古蔺县高山散放土公鸡一只(玉米、蔬菜、虫蚁养殖、育龄在8个月以上为佳)。

辅料:老姜茶500g、鲜鸡架2500g、冰糖500g、草果50g、丁香5g、白芷30g、肉桂30g、砂仁30g、荜茇25g、陈皮30g、山奈30g、八角30g、茴香50g等调味品,开水2000g,花椒粉60g、胡椒粉10g、辣椒面500g、芝麻150g、卤水100g、菜籽油1500g、鸡精15g、味精10g、白糖20g、小磨香油15g(辣椒面、菜籽油宜选用古蔺县本地出产)。

制作流程

制卤水

1、先将香料洗净后用沙布包好待用,将鸡架放入20kg清水中烧开,除去血沫,放入老姜茶用小火煨4小时后,待鸡架煮烂捞出,得鸡汤15kg倒入直桶圆形卤锅中待用。2、炒锅洗净,置于中火上,放入菜籽油(炼熟)100g,冰糖炒成糖色后,将糖色倒入鸡汤中,下香料包、加盐500g制成卤液待用。

关于卤汁制作,一直都处在不断地优化、创新之中。因此,在古蔺县内,有点“年头”的各“麻辣鸡大家”都会将自家卤水配方当做“绝密文件”,一般不会对外透露。

鸡初加工

鸡宰杀后放尽血液,入55℃-60℃的水中,褪净鸡毛,搓去油皮后从颈部、尾部开口去内脏,放入清水中漂洗3-4次待用。卤制:先将卤水烧开,用竹尖将鸡肉厚的部位(胸、腿)打好孔,手提鸡头放入卤水中,卤水要完全淹没整个鸡身,但鸡头留在锅外,烧沸后,改用小火卤至30分钟后捞出,再次将鸡肉厚的部位用竹尖打孔后,再将鸡头向下放入卤水中继续卤至30分钟出锅吊起,刷上卤油,用电扇吹冷即可。

调料制作

1、取容器一口倒入开水,放入花椒粉过滤三次,去掉渣滓,制成花椒汁待用。2、将芝麻炒熟炒香,用1/2打烂,1/2整粒待用。3、制红油:炒锅洗净,放在旺火上,放菜籽油烧至无味时,冷却至150℃左右时倒入辣椒面制成红油待用。4、蘸碟调制:另取容器一个放红油、花椒汁、碎芝麻,再将所有调料加入调匀,放上整粒熟芝麻即可。将鸡斩成长约3.5cm、宽1.2cm均匀块,放入条盘中,配上蘸碟连同鸡上桌。

口味特点

古蔺麻辣鸡皮肉劲道、骨肉香醇、皮色油亮,形态完整,具有腔壁利索、不杂汤水、油而不腻、瘦而不柴、咸淡适宜、麻辣鲜香等特点。此外还具有香气扑鼻、肉质细嫩、皮脆脱骨、咸淡适宜,麻辣得当等特点。

营养价值

鸡肉是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含有脂肪、钙、磷、铁、镁、钾、钠、维生素a、B1、B2、C、E和烟酸等成分,易被人体吸收,有增强体力,强壮身体的作用。四川盆地气候潮湿,容易得风湿类疾病,所以四川人就用辣来驱寒去湿,花椒可温血补气去湿。

所获荣誉

代表老字号

据《古蔺县志》记载,古蔺麻辣鸡制作技艺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由古蔺本地人聂墩墩首创,其麻辣鸡作坊命名为“聂墩墩麻辣鸡”。2011年,“聂墩墩麻辣鸡”成为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聂润芳成为第二代传承人。2015年,“聂墩墩麻辣鸡”获得QS国家食品生产许可证。

菜品影响

古蔺麻辣鸡享誉整个四川省,已经走出川内,在其它省市占住了脚跟,并且远销美国。2021年,古蔺麻辣鸡销售约60万只,产值接近1亿元。

截至2023年,古蔺县城麻辣鸡加工作坊已达110多家。随着名气越来越大,麻辣鸡已成为古蔺县对外交流的一张名片,销售渠道不断拓宽。近年来,通过微信推广、进驻电子商务平台、直播带货,古蔺麻辣鸡已销往全国各地。麻辣鸡市场不断扩大,关联产业也被带动起来。在彰德街道,集花椒种植、采收、加工,辣椒种植、采收、售卖,林下养鸡及精深加工于一体的“麻·辣·鸡”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已基本成型。园区已种植花椒5000亩、辣椒800亩,建成走地鸡养殖场2个,在建麻辣鸡加工厂1个。已带动农户600余户,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主要流派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蔺麻辣鸡已经由原来的聂墩墩为源头分支出了很多流派。有以中草药味更浓的,沾着佐料吃的传统改进型麻辣鸡,也有不用中草药香料,只用清水清炖,最后以佐料拌好,码上两三个小时的,后被称作“白砍鸡”,还有在佐料中加入大量鸡汤,将鸡肉用木棒砸出鸡油,再充分浸泡而成的,后被称“棒棒鸡”。

菜品争议

白砍鸡在历史上出现较早,将鸡卤制后食用也较为普遍,但将卤制后的鸡用特殊的调料相拌食用的却并不太多。早在20世纪40年代古蔺县聂墩墩就创制麻辣鸡,当时外地人称椒麻鸡,本地人称麻辣鸡。20世纪60年代主要是用摆摊的形式销售,到1988年开始在水北门开店出卖至今。一种说法认为古蔺麻辣鸡首创于清代爱新觉罗·颙琰年间杨氏,是东北酱菜与四川辣椒结合的产物,20世纪中叶经过姬三三在卤料油碟上的改进而形成。姬三三最初在马蹄镇做买卖,1970年才搬到古蔺县城,先在水北门,后到卫生局门口,后搬到县府前街。嘉庆年间就有麻辣鸡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辣椒虽然在明末传入中国,但进入四川省乾隆末到嘉庆年间,当时食用辣椒并不普遍,没有辣椒,自然不可能有麻辣鸡。但是不可否定的是杨氏、姬三三麻辣鸡也是古蔺麻辣的开创者之一,特别是将怪味鸡融进麻辣鸡,功不可没。另外以前还有王麻辣鸡,即王么公,技术已经失传。另还有黄老头,可能就是历史上的“黄少华”。

参考资料

魅力非遗 | 麻辣鲜香——古蔺麻辣鸡传统制作技艺.微信公众平台.2025-04-23

古蔺麻辣鸡 (泸州).四川在线.2025-04-23

古蔺麻辣鸡.泸州市人民政府.2025-04-23

古蔺麻辣鸡传统制作技艺 | 非遗古蔺,文化有声.微信公众平台.2025-04-23

捕鱼大爷偶遇"舌尖2"剧组被选中做古蔺麻辣鸡(图).中新网.2025-04-23

央视《农广天地》栏目聚焦古蔺麻辣鸡.四川在线.2025-04-23

古蔺麻辣鸡亮相央视,开启“传统媒体+新媒体”销售新模式.泸州市商务和会展局.2025-04-23

古蔺麻辣鸡 从餐桌走向产业.中国食品安全网.2025-04-23

四川非遗词典 | 古蔺麻辣鸡传统制作技艺.微信公众平台.2025-04-23

四川,就得凉着吃!(二).今日头条.2025-04-23

遇见泸州·惠游酒城 | 这些特色小吃,藏着泸州地道的美味.微信公众平台.2025-04-23

古蔺麻辣鸡产业化发展项目.古蔺县人民政府.2025-04-23

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四川省人民政府.2025-04-24

让文化名片世代相传 四川古蔺首批 20 项“古蔺文化印记”名单发布.百家号.2025-04-24

有你爱吃的吗?100道最具代表性的川菜,泸州这些美食上榜.微信公众平台.2025-04-24

【和“蔺”过大年】有一种年味,叫家乡味.微信公众平台.2025-04-24

古蔺县麻辣鸡:参评“非遗四川·百城百艺”四川非遗品牌市级遴选.微信公众平台.2025-04-23

蹲点日记④丨泸州古蔺县:一只麻辣鸡如何带红一个县?.今日头条.2025-04-23

古蔺特色美食:古蔺麻辣鸡.百家号.2025-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