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外交
熊猫外交指的是中国通过向境外赠送或租借大熊猫,以增进友好关系的外交方式。作为中国的国宝,熊猫曾经多次出国担任友好使者,为发展对外友好关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据日本《皇家年鉴》记载,武后垂拱元年(685年),武则天曾送给日本天武天皇两只“白熊”和70张“白熊”毛皮,被认为是最早的熊猫外交。1941年,宋美龄、宋蔼龄代表中华民国政府向美国由政府支持的民间机构救济中国难民联合委员会赠送一对大熊猫,开创了熊猫外交的政治性赠送模式。1946年,国民政府又向英国政府赠送了一只大熊猫,开启了大熊猫作为国礼出国的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熊猫外交史”则始于1950年代,大熊猫被作为国礼赠与那些与中国保持良好外交关系和中国希望与之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先后包括苏联、朝鲜、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九国。从1957年到1982年的26年间,中国一共赠送给9个国家23只大熊猫。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停止赠送大熊猫出国,这标志着此前纯政治性赠送模式的结束。此后,富有政治意味的赠送仅限于国内,例如香港、台湾。1984年,中国开启了“熊猫租借”方案。1994年,中国开始以科研合作的方式送大熊猫出国,这些大熊猫及其所繁育的后代都属于中国所有。2007年9月12日,中国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公开宣布,中国将不再向外国政府赠送大熊猫。
发展历程
古代
在唐朝武则天、李隆基时期,熊猫就作为礼物随着日本的使者跨越重洋。据日本《皇家年鉴》记载,早在武后垂拱元年(685年),临朝称制的太后武则天就曾送给日本天武天皇两只“白熊”和70张“白熊”毛皮。据大熊猫专家胡锦矗考证,此“白熊”即今之大熊猫。
近代
在新中国以前,出现在国外的大熊猫大多都是从中国偷去的。从1936年到1941年,仅美国就从中国弄走了9只大熊猫。英国人丹吉尔·史密斯在1936年到1938年的3年间,共收购了9只活的大熊猫,并把其中6只带到了英国。中国国民政府也向西方国家赠送过熊猫。1936年至1945年,中国国民政府向西方国家赠送了14只熊猫。1941年,蒋介石、宋氏姐妹和国民党诸多高官正式向美国联合救济中国难民协会捐献一对熊猫。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于1946年向英国政府赠送了大熊猫一只,正式开始了大熊猫作为国礼出国的历程。
新中国后
赠送(1957年-1982年)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继续采取政治性赠送的方式进行“熊猫外交”,中国以政府和人民的名义将大熊猫作为国礼赠与那些与中国保持良好外交关系和中国希望与之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1950年代,中国向苏联赠送了两只熊猫;在1960年代,熊猫受到冷落,除了向朝鲜赠送之外,没有向任何其他国家赠送。到了中美关系解冻的1970年代,熊猫突然在西方走红,美国(1972年)、日本(1972年)、法国(1973年)、英国(1974年)、西德(1974年)、墨西哥(1975年)和西班牙(1978年)相继获赠大熊猫。
最早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赠与的大熊猫的国家是苏联。1957年,平平被作为国礼赠送给苏联;1959年,安安作为其配偶也被赠送给苏联。朝鲜在1965年至1980年间也先后获赠5只大熊猫。
1956年至1957年,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稀有鸟类饲养场以及美国芝加哥动物园分别致信北京动物园,望“以货币或动物交换中国一对大熊猫”。1957年5月17日,北京动物园将交换办法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文化联络局,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文化联络局同意,但要求需“双方互派人员到对方动物园访问并领取交换的动物”。由于美国国务院等方面“不同意直接与中国进行动物交换”,此事作罢。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携夫人抵达北京,开始了对中国的访问。抵京后次日,尼克松夫人帕特·尼克松即赴北京动物园参观,同大熊猫进行了亲密的接触。中国方面根据美方访问人员及美方先遣组对大熊猫的关切,判断美方有意要大熊猫。此后在该访问期间的一次宴会上,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将熊猫牌香烟递给了尼克松的夫人帕特·尼克松,表示将向美国赠送2只大熊猫。1972年4月,大熊猫兴兴和玲玲到达美国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
1982年,为了响应保护濒危动物的全球性号召,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从当年开始停止赠送大熊猫出国,这标志着此前纯政治性赠送模式的结束。此后,富有政治意味的赠送仅限于国内,例如香港、台湾。
巡展与商业性租借(1982年-1994年)
1984年,随着经济改革开放,中国开启了“熊猫租借”方案。根据这个方案,中国短期内向外国动物园租借大熊猫,对方支付租金。这一方案导致国内相关部门争相出口,造成大量捕捉大熊猫,进而导致管理混乱失调,严重影响了大熊猫的保护。在国际环保组织和美国政府的压力之下,中国停止了以商业目的租借大熊猫的做法,代之以“大熊猫合作繁殖”的名义。在这个名义下,向外国租借熊猫,通常为期十年,接收国向中国支付一千万美元,平均每只熊猫每年的租金是五十万美元。
1984年美国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期间,中国将北京动物园两头的大熊猫“永永”和“迎新”临时借给洛杉矶动物园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巡展活动,以显示中国对洛杉矶奥运会的支持。这是大熊猫出国巡展的开始。此后,中国各动物园的大熊猫便采取短至数月、长至1年巡展的方式出国。这种活动既有政治色彩,有可具有商业效益,虽然给组织机构带来客观经济效益,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熊猫的繁殖发育。为了利益,圈养大熊猫不仅要承受舟车劳顿之苦,还被打乱生理周期,影响繁殖,不利于大熊猫保护。于是这种模式的熊猫外交也被叫停了。
合作研究(1994年至今)
为了解决大熊猫出国带来的种种问题,更好地保护大熊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和中国动物园协会与国际动物保护机构达成协议,中国可以将一对健康、有繁殖能力的大熊猫送至其他国家进行为期10年的合作研究,其间繁殖的后代归中方所有。若大熊猫意外死亡,其遗体也归中方所有。中方可派出技术人员与外方共同进行对大熊猫的研究工作,外方每年付给中方100万美元,10年总共支付1000万美元。这种合作研究的模式一直沿用至今。
1994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将一对大熊猫运至日本和歌山县,此为大熊猫出国合作研究的开端。与1980年代和1990年代不同的是,此时的租借大多是以研究和繁殖为主要目的的长期租借,那些生活在海外的熊猫大多是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的子代或者经人类长期豢养的个体,无论从数量还是从来源考虑,熊猫租借对野生熊猫种群已经不再构成威胁。
2007年9月12日,中国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公开宣布,中国将不再向外国政府赠送大熊猫。英国《卫报》表示,中国历史悠久的熊猫外交传统画上了句号。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曹清尧表示,尽管中国不再向境外赠送大熊猫,但仍可以与国外开展合作研究。他称,截止2007年中国与五个国家九家动物园开展了大熊猫繁育、生理等各方面的合作研究,涉及的大熊猫有30只。
历程列表
参考资料
角色变化
和平特使
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推行“熊猫外交”,以政府和人民的名义将大熊猫作为国礼赠与那些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和中国希望与之建立关系的国家或地区,先后有苏联、朝鲜、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西班牙及墨西哥9个国家接受过来自中国的23只熊猫。其中,以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获赠熊猫,使“熊猫外交”达到高峰。
这些熊猫大使在获赠国获得的是“国家元首的待遇”,旅美大熊猫玲玲的一只幼仔夭折后,WWF瑞士总部甚至第一次下半旗致哀。1982年,为响应保护濒危动物的全球号召,中国停止了向外国无偿赠送大熊猫的做法,大熊猫作为“国礼”的时代结束了。富有政治意味的赠送仅限于国内。
商务参赞
1984年,中国政府提出了大熊猫租借方案,从前想得到大熊猫的国家可以采用短期借展的方式,花钱请大熊猫到当地的动物园进行巡展,大熊猫从“和平特使”变身为“商务参赞”。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前夕,中国曾租借北京动物园的一对大熊猫“永永”和“迎新”到美国巡展3个月,美国动物园在短短两三个月内获得了千万美元的门票收益。此后,大熊猫又相继赴加拿大、爱尔兰、瑞典、比利时等多国巡展。
由于每天大宗接待游客,大熊猫的繁殖受到了影响。为了吸引游客,一些动物园甚至训练大熊猫演起了杂技。上世纪90年代初,越来越多的环境保护团体对大熊猫租借采取抵制态度。大熊猫巡展因此告一段落。根据1975年的《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外国动物园只能以租借的方式,以科学研究交换的名义获得熊猫。于是,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和中国动物园协会与国际动物保护机构经过两年磋商,达成了一项与国外开展合作研究的协议。外国动物园可以从中国租借大熊猫进行合作研究,一对亚成体大熊猫的租借期通常为10年,承租的动物园每年支付100万美元的租借费,如果熊猫在出借期间生下幼仔,平均每年租金增加60万美元,两年后熊猫幼仔也要交还中国。倘若熊猫死亡,尸体也要归还中方。中方可轮流派出技术人员与外方共同对大熊猫进行研究,国外动物园需按每年100万美元支付合作10年的费用。
1994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两只熊猫首次以“科研交流大使”的身份,旅居日本和歌山白浜野生动物园。此后,日本和歌山县、韩国首尔特别市以及美国亚特兰大、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孟菲斯等不少动物园也都开始与中国进行长期的合作研究。
特使之最
出访最早的特使“白熊”
熊猫作为“大使”出使国外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据日本史料记载,早在公元685年,武则天就曾赠送给日本天武天皇两只“白熊”和70张毛皮。据有关专家考证,所谓“白熊”应该指的就是大熊猫,因为当时长安皇苑内就有大熊猫。这是已知的史书记载的第一次大熊猫出使记。
桃花运最差的特使“宝宝”
德国柏林动物园的大熊猫“宝宝”可以算得上所有熊猫使节中最年长的一只,2009年时,就已31岁,相当于人类的90岁高龄。“宝宝”1980年被赠送给联邦德国时,受到了红地毯接待。它一直是柏林动物园的“镇园之宝”,每天吃的竹子都是定期派专机从法国空运来,经过冷藏和消毒的,从而保证它每天的伙食都是新鲜的。
“宝宝”也被认为是“桃花运”最差的熊猫。1997年,德国以每年6万美元的价格从中国租来了比“宝宝”小5岁的雌性大熊猫“艳艳”,希望它们能共结“连理”。为了帮助“艳艳”受孕,动物园连续8年尝试人工授精,但均告失败。2007年,“艳艳”死于急性肠道堵塞,剩下“宝宝”孤独的安享晚年。
最贪吃的特使夫人“艳艳”
和“宝宝”是“半路夫妻”的“艳艳”在柏林动物园生活了12年。“艳艳”爱喝酒,爱吃甜食,尤其是巧克力。2007年,“艳艳”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死去,经解剖认定为急性肠道堵塞。在它故去当天,还有来参观的德国小朋友带来了它最爱喝的小瓶装德国产烈性酒。早在1997年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回访“艳艳”时,就发现它的食物里有大量白糖,并在配膳室发现一大桶糖,柏林动物园工作人员解释说是掺在饲料中喂给“艳艳”的,因为它喜欢甜食。
最棘手的特使“佳佳”和“晶晶”
1974年,英国首相争取来一对大熊猫“佳佳”和“晶晶”,但这对熊猫的到来给当时的伦敦动物园带来一定经济压力。一是熊猫所吃的竹子需要进口,价格很贵,已经濒临破产的动物园负担不起。再加上盖熊猫笼舍需要约7万英镑和其他费用,对于动物园来说都是沉重的负担。“晶晶”故去后,“佳佳”被租借给墨西哥查普特佩克动物园直到终老。
最有范儿的特使“兰兰”和“康康”
1972年9月25日,田中角荣和大平正芳率日本政府代表团到北京同中国举行两国建交谈判。两国签署共同声明后,毛主席和周总理答应将宝兴大熊猫“兰兰”和“康康”赠送给日本人民。1972年10月8日,当“兰兰”和“康康”乘坐的专机飞入日本领空时,由日本自卫队战斗机护航到了东京。内阁大臣二阶堂进官房长官亲自带队迎接中国的“和平使者”。在严密的警戒中,这对大熊猫由先导车开道直达上野动物园。经过一周的身体检查并适应了东京的秋风之后,才正式露面。
最著名的特使“姬姬”
熊猫“姬姬”是奥地利动物商海尼·德默于1958年以三只长颈鹿、两只犀牛以及河马、斑马等,与北京动物园换得的一只雌性大熊猫,后来生活在伦敦动物园。它是世界自然基金会会徽上那只大熊猫的原型。
相关评价
中国从一开始的赠送大熊猫,到后来的租借合作研究,再到大熊猫作为使者出访,其实也刚好是中国外交逐步走向自信和成熟的一个缩影,“熊猫外交”是中国行使软实力的一种方式,熊猫其实已经逐渐成为西方媒体比喻中国的动物。而中国人自己,也把熊猫和这种隐喻当成了文化的重要推介。大熊猫作为亲善大使,它走遍全世界,起到了人类的外交使节起不到的作用,极大地改善了中国同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新湘评论》评)
这些大熊猫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它们是动物保护事业的象征,并且可以提升动物园的品牌。同时使得与其他国家共同照顾这种珍贵动物的举动巩固了中国与友邦之间的关系。对中国来说,交换大熊猫并不只是为了获得自然资源,实际情况要微妙得多。中国可以利用大熊猫来签署协议,并且表达对两国长期友好关系的一种祝愿。中国将熊猫借给一个国家并不意味着两国已经完成交易——他们将这种濒危的珍贵动物交给这个国家,此举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两国正在建立一种新的联系。中国感兴趣的是发挥软实力,通过租借熊猫来获得世界的认可。(英国广播公司 评)
相关事件
指中国利用大熊猫租借来确保贸易协议
2013年9月,牛津大学一团队对过去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大熊猫租借项目进行分析发现,在2008年之后,中国向外国租借熊猫“与资源和技术贸易几乎同步”,“租借熊猫使得中国在没有付出真正代价的情况下,获得了软实力。”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外交方式”正在进入新的阶段,新的阶段主要基于“关系”租借。中国2011年向苏格兰爱丁堡动物园租借了两只大熊猫。该研究报告称,在熊猫租借项目之后不久,中苏签署了鲑鱼、可替代能源技术、汽车的贸易协议,总价值26亿英镑。研究者称,大熊猫现阶段的意义更加微妙,熊猫可以被用来达成协议,标志双方谋求长期、良好的关系。中国将这一珍稀动物委托给这个国家,这在某种意义上象征着两国关系的新开端。美国华盛顿保守智库—传统基金会中国问题专家成斌表示:“中国利用这一稀缺资源获得利益并不奇怪。租借行为能够带动大熊猫保护,中国还可以获得负责任的保护者的美誉,这并不是件坏事。”
马来西亚以“养不起”为由提前送还熊猫
2012年3月,马来西亚前首相纳吉·阿都拉萨访问中国南宁时,马中两国敲定租借大熊猫一事,并于2013年6月签署协议,中国正式批准租借“福娃”和“凤仪”予大马长达10年,以纪念马中建交40周年,大熊猫于2014年5月21日抵马,后取名为“大熊猫兴兴”和“靓靓”。一对大熊猫的租金是每年100万美元(约合690万元人民币),及每年为每只熊猫5万令吉(约合8万元人民币)保险费,小熊猫在大马生活2年的一次性租金是60万美元(约合414万元人民币)。
2018年12月,马来西亚水源、土地与天然资源部长赛维尔表示,基于政府耗资大笔金钱饲养熊猫,门票收入已难以负荷租金和保险费,人民对此“表达强烈不满”,要求他把熊猫送回中国。这番言论遭到时任马来西亚天然资源及环境部长拿督斯里旺朱乃迪指责,指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不应擅作主张,在未与该部讨论前,就表示不打算向中国申请延长有关租借期限。
英国由于经济压力提前归还大熊猫
2011年1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与苏格兰皇家动物学会达成协议,大熊猫“甜甜”和“阳光”被一同租借给爱丁堡动物园,租借期为10年。它们的租赁费用约为每年100万英镑。由于经济压力,“甜甜”和“阳光”于2023年返回中国。该动物园希望继续养育这对大熊猫,但园方与中国政府签订的10年合同即将到期,无法再续约。新冠疫情带来的封锁导致苏格兰皇家动物学会的损失高达200万英镑,该学会负责爱丁堡动物园和高地野生动物公园的运营。该学会总裁大卫·菲尔德表示,慈善机构将不得不“认真考虑每一项潜在的节约措施”,包括大熊猫的合同。
韩国市长请求中国赠送一对大熊猫
2024年5月31日,中国驻韩国大使邢海明访问大邱市会见洪准杓市长,韩国市长请求中国赠送一对大熊猫。
参考资料
“熊猫外交”知多少.纽约时报中文网.2024-06-04
五十年前,第一对旅日大熊猫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澎湃新闻.2024-06-04
激荡四十年 · 熊猫外交 .环球网.2024-06-04
中国特派“最萌外交官”回国!大熊猫外交的历史,远比你想象中长.融媒杂志-今日头条.2024-06-04
大熊猫在墨西哥 “迎迎”和“贝贝”的海外家族.雅安市人民政府.2024-06-04
揭秘中国“熊猫外交”往事:外交明星与商务参赞 .央视网.2024-06-04
#我国取消无偿赠送大熊猫已有40多年#.看度新闻-新浪微博.2024-06-04
中国的国宝熊猫为什么会出现在国外?.人民网.2024-06-04
熊猫外交故事解密:周总理拍板送美国两只大熊猫.搜狐新闻.2013-09-28
“熊猫外交”出国门一波三折 第一步很艰难.中国新闻网.2013-09-28
熊猫外交故事解密:周总理拍板送美国两只大熊猫.中国新闻网.2013-09-28
中国“熊猫外交” 萌化“歪果仁” .广州日报-新浪网.2024-06-04
出国在外的大熊猫.搜狐.2013-10-16
迎接COP15,保护生物多样性丨长江里有什么之“中国国宝”大熊猫.长江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平台.2024-06-04
我国赠日熊猫难以成行背后:被日反华者泛政治化.新浪网.2013-10-16
海外大熊猫缺乏与国内交流.新浪网.2013-09-28
两只中国大熊猫抵达卡塔尔 .新华网.2024-06-04
大熊猫“金喜”“茱萸”正式与西班牙公众见面.光明网-今日头条.2024-06-04
解密:抗日战争时期 你没听过的"熊猫外交" .人民网.2024-06-04
走出国门 成为欧洲大地上的明星 大熊猫“姬姬”的传奇故事(中) .雅安市人民政府.2024-06-04
大熊猫“留洋记”:45只大熊猫现暂居海外(图) .南方都市报-搜狐.2024-06-04
“宝力”“青宝”将赴美 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年底将迎两只大熊猫.中国新闻网.2024-06-04
日本粉丝惜别大熊猫“永明”“樱浜”和“桃浜”.新华网.2024-06-04
最后的“国礼大熊猫”-北纬网(雅安新闻网).北纬网.2024-06-04
https://news.beiww.com/yayw1763/202003/t20200314_892123.html.北纬网.2024-06-04
熊猫外交故事解密:周总理拍板送美国两只大熊猫(3)——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4-06-04
历史学家谭继和:武则天首创“熊猫外交”.|成都商报电子报.2013-09-28
熊猫外交故事解密:周总理拍板送美国两只大熊猫(6)——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4-06-04
熊猫“外交官”.新湘评论.2024-06-04
英媒:大熊猫假孕或意在提高“生活品质” .参考消息网-新浪网.2024-06-04
牛津大学研究称中国利用租借熊猫获得贸易协议 .观察者.2024-06-04
养不起!马来西亚部长称将把2只大熊猫送还中国.观察者.2024-06-04
英媒:迫于经济压力 英国考虑将大熊猫送回中国.参考消息-新浪网.2024-06-04
旅英大熊猫“阳光”和“甜甜”正式踏上回国旅程 .新华报业网.202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