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季羡林

季羡林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字希,又字齐奘,出生于山东清平(现属临清市),中国共产党党员、国际东方学家、文学翻译家、中国古文字学家、巴利语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市学会会长等多种学术职务,是第二、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

1917年投奔济南的叔父入私塾读书,上学期间,课余由叔父亲自给他讲《课侄选文》,另参加文言文学习班,尚实英文学社学习。1926年升入高中,1928年开始创作《文明人的公理》等短篇小说发表。1930年考上清华大学,1934年,季羡林从清华大学毕业,到山东济南高级中学任国文教师,1935年开始十年留德生活,1946年回国到北京大学任教,1966年至1977年经历文革,1978年开始,潜心研究印度史、中印文化关系史、印度佛教史,翻译和研究梵语文学作品,撰写了大量的重要著作。多部著作先后获得科学研究奖、中国图书奖、优秀成果奖、著作荣誉奖等诸多奖项。

先后获荣誉文学博士、 翻译文化特别贡献奖蔡元培奖、:335国家最高荣誉奖“莲花奖”等荣誉,2006年获感动中国人物奖,被尊称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季”。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等。

2009年7月1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人物生平

早年及受教育经历

早年经历

1911年8月6日,季羡林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临清市康庄镇官庄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4是季氏家族中唯一的男孩,乳名“双喜”,又称“喜子”。六岁以前在清平随马景恭老师识字。1917年,投奔济南市叔父入私塾读书。 1920年,进入济南山东省立第一师范附设小学,后转入济南新育小学就读,晚上学习英语。1923年考入正谊中学,在这之后的八年时间,课余除了叔父亲自给他讲《课侄选文》,还参加文言文学习班,读《春秋左传》《战国策》《史记》等,晚上在尚实英文学社学习英文到十点。

1926年,升入高中,半年后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文科,深受山东大学校长王寿彭和国文老师王玉的影响,对古文产生兴趣。1928年,日军侵占济南市,季羡林辍学一学年,创作《文明人的公理》《医学士》《观剧》等短篇小说,署笔名希道,在天津市益世报》发表。:223

1929年,与彭德华结婚。:14同年,转入山东省立济南高中学习一年,师从胡也频董秋芳、夏莱蒂、董每等全国闻名的作家,这一年开始学习德语。1930年开始翻译伊凡·屠格涅夫的散文《老妇》《世界的末日》《老人》及《玫瑰是多么美丽,多么新鲜啊!》等,先后在山东《国民新闻》(后改为山东《民国日报》)的趵突周刊发表。:25高中毕业后报考邮政局,没有考上,于是报考了大学。:17:14

清华四年

1930年,季羡林考上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德文,从师吴宓叶公超学东西方诗歌比较、英文、梵语,并选修陈寅恪教授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俞平伯的唐宋诗词、朱自清的陶渊明诗。因共同的文学爱好,与同学吴组缃林庚李长之结为好友,称为"四剑客”。大学期间,以成绩优异,获得家乡清平县政府所颁奖学金,发表散文十余篇,译文多篇。:224

德国十年

1934年夏,季羡林清华大学毕业,应山东济南高级中学校长宋还吾邀请到省立济南高中任国文教师。:224一年之后,清华大学与德国学术交换处签订了互派留学生的合同,季羡林考取赴德留学的机会。季羡林开始了十年的留学生活。季羡林在哥廷根(Goettingen)大学主修印度学,选英国语言学,师从"梵语讲座"主持人、著名梵文学者恩斯特·瓦尔德施米特(Waldschmidt)教授,学梵文、巴利语、:225吐火罗文、以及俄文、南斯拉夫文和阿拉伯语。1940年12月至1941年2月,季羡林在论文答辩和印度学、斯拉夫语言、英文考试中得到4个"优"。1941年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师从语言学家E·西克(E·Sieg)教授研究吐火罗语。因战事方殷,归国无路,只得留滞哥城。10月,在哥廷根大学汉学研究所担任教员,同时继续研究佛教混合梵语,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发表多篇重要论文。:2251945年10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不久,经瑞士东归。离开哥廷根35年后的1980年,季羡林率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重访哥市,再83岁高龄的恩斯特·瓦尔德施米特恩师,写就文章《重返哥廷根》。

工作经历

初任北大教授

1946年5月,季羡林回国,经陈寅恪推荐,在北京大学任副教授,:225创办东方语言文学系,兼任系主任(系主任任职至1983年,“文革”期间除外)。解放后,继续担任北大东语系教授兼系主任,从事系务、科研和翻译工作,毕生致力于研究最冷门的梵语等语言。从1946到1950年,季羡林写下了《柳宗元〈黔之驴〉取材来源考》《〈儒林外史〉取材的来源》《从中印文化关系谈到中国梵文的研究》《佛教对于宋代理学影响之一例》等一系列著作。1950年,季羡林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会。1951年,季羡林当选为北京市人民代表。同年,随中国文化代表团,出访印度、缅甸。 1952年,季羡林被评定为一级教授。:1871956年,季羡林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1950年到1956年,季羡林和北京大学的同事们陷入了会议与批判的漩涡中。但季羡林没有停下,继续进行学术研究,写下《史学界的另一个新任务》《介绍马克思〈印度大事年表〉》《随意创造复音字的风气必须停止》《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1954年-1978年当选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226-2271955年出版德语译本《安娜·西路斯短篇小说集》,:2261956年2月,被任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同年,出版梵语译本印度迦梨陀婆《沙恭达罗》(剧本)。:2261957年发表学术著作《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印度简史》,1959年出版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集《五卷书》,1962年应邀参加伊拉克巴格达建城1800周年纪念大会”,参加中国教育代表团,前往埃及阿尔及利亚马里几内亚等国参观访问,出版梵文译本印度迦梨陀婆《优哩婆湿》。:226

“牛棚”十年

1966年至1977年,季羡林经历被“打倒”,关牛棚,挨批斗、痛打。后期被分配到东语系的办公楼和学生宿舍去看守门房,收发信件和报纸,传送电话,季羡林着手偷偷翻译印度古代两大史诗之一的《罗摩衍那》。经过十年,《罗摩衍那》全部译完。:222

再任北大教授

1978年3月7日,季羡林恢复一级教授职称,享受到了中断12年的高级知识分子待遇,:211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副校长。:212季羡林又开始潜心研究印度史、中印文化关系史、印度佛教史,翻译和研究梵语文学作品,并撰写了包括《〈西游记〉里面的印度成分》《〈罗摩衍那〉浅论》《〈大唐西域记〉今译》《吐火罗语A中的三十二相》等多部重要著作。1979年受聘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编委会副主任兼任南亚编写组主编,专著《罗摩衍那初探》出版。:227

1980年,散文集《天竺心影》《季羡林选集》出版,:22880年代后期开始,季羡林先后主编了大型文化丛书《东方文化集成》,担任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两部巨型丛书的总编。1983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1981年,开始写作文化交流史著作《糖史》,历时17年,:前言2至1998年《糖史》完成,24卷的《季羡林文集》问世。1998年4月,出版了《牛棚杂忆》,对历史进行反思。2007年,季羡林出版《病榻杂记》,其中有请辞“学界泰斗”“国宝”“国学大师”三顶“桂冠”的文章。

期间,季羡林的《中印文化关系史论集》《印度古代语言论集》《大唐西域记校注》:272《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等多部著作先后获得科学研究奖、中国图书奖、优秀成果奖、著作荣誉奖等诸多奖项。季羡林荣获各单位、部门颁发的最高荣誉奖“褒扬状”、荣誉文学博士、 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蔡元培奖、:335国家最高荣誉奖“莲花奖”等荣誉。多种社会任职加身:1980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981年,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兼任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市学会副会长。1984年起先后担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名誉副主任。兼任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1988年,季羡林任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并曾以学者身份先后出访德国日本泰国。1990年,任中国亚非学会会长。1993年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副主任。曾先后担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等多种学术职务,北京大学终身教授。:334

逝世悼念

2009年7月11日,季羡林在北京301医院因突发心脏病逝世,享年98岁。

截至2009年7月12日中午,胡锦涛、江泽民、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通过不同方式向北京大学转达对季羡林先生辞世的深切哀悼,委托北京大学向季老亲属表示慰问并敬献花圈。7月19日上午,季羡林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东礼堂举行,数千人送别季羡林先生。德国哥廷根大学校长冯·费顾拉教授向北大发来唁电,在电文中提到,季羡林著作《留德十年》于2009年10月译成德语在德国出版。

2010年4月5日,季羡林的骨灰在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官庄村安葬,现场3000余人低头默哀。为迎接季羡林骨灰回故乡安葬,临清市为季羡林修故居,修建憩园,建设了季羡林纪念馆。季羡林的亲属、生前好友及各界代表参加了当天的骨灰安葬暨季羡林故居、纪念馆开仪放式。

主要成就

成就综述

季羡林在梵学、佛学、吐火罗文、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学术著作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1957年)、《印度简史》(1957年)、《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1985年)等。其中,特别突出的是对中世纪印欧语言的研究上,其主要著作包括《〈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等。

季羡林精通12国语言:汉语、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语、梵语阿拉伯语、英语、德语法语俄语、吐火罗语等,翻译了大量作品。他出版的德文中译本有德国《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1955年);梵文译本有印度伽梨陀娑《沙恭达罗》(剧本,1956年)、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集《五卷书》(1959年)、印度伽梨陀娑《优哩婆湿》(剧本,1962年)等。

另外,季羡林参与编纂了《中国大百科全书》、100多卷的《传世藏书》,1000多卷的《四库全书存目》、24卷《季羡林文集》;出版的著作有《天竺心影》(1980年)、《朗润集》(1981年)、《季羡林散文集》、《牛棚杂忆》《季羡林文集》等。

其中《怀念母亲》《夹竹桃》《做人与处世》《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等散文曾入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多次改版的部编人教版语文教材仍选编了《月是故乡明》在五年级下册中,作为必学课文。

主要作品

人才培养与公益

人才培养

季羡林自1946年5月回国,在北京大学执教60多年,从事教学、科研和翻译工作,毕生致力于研究最冷门的梵语等语言,培养了一大批的人才,弟子中的学者有彭树智刘安武朱威烈蒋忠新黄宝生王树英、郭良盏、葛维钧、刘建、薛克翘、粱志刚、郁龙余王邦维、李南、段晴钱文忠、高鸿、日本的辛崎静志博士、:244印度的墨普德、等。:244 已经成名的有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葛维钧、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资深媒体人唐师曾、作家卞毓方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王岳川、蒋忠新、黄宝生、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院长王邦维、段晴、任远等。

公益

1994年季羡林获得了北京大学特别贡献奖,在奖金没有领到,不知数目的情况下,给家乡官庄村捐款1万元人民币,设立“官庄村季羡林教育奖励基金”奖励村里考上大中专的学生和教学成绩特别好的老师。2007年7月,为家乡康庄镇希望小学聚氨酯组25万元人民币。

1995年11月20日,在北京成立季羡林基金会(前身为北京大学季羡林海外基金),由季羡林担任首任理事长,对国际学术交流、国内外文化融合以及弘扬民族文化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2003年,季羡林向清华大学捐赠15万美元,用来设立季羡林文化促进基金。:3312008年,季羡林将积攒多年的百万元稿费捐赠给北京大学,设立“北京大学季羡林奖助学金”,用这笔基金的收益奖励优秀的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同年5月,向5·12汶川地震灾区捐赠20万元。

荣誉与表彰

名人轶事

笔误

每年8月6日,季羡林的亲朋好友,学生晚辈,各级领导,甚至外国大使,都会向他祝寿。可是,2001年8月,聊城市临清市的市政领导邀请他回故乡,庆祝他的90华诞。在祝寿大会后,他在写《故乡行》一文时,却写了下面一段文字八月六日我在这里顺便说明一件事情:我的生日从旧历折合成公历是八月二日。由于一次偶然的笔误,改成了六日,让我少活四天算是我的生日。:2

德国情缘

在季羡林留学德国期间,他通过好友田德望认识了街坊迈耶一家。

写博士论文需要打成清稿再送给教授看。季羡林没有打字机,也不会打字,适逢迈耶家的伊姆加德小姐能打字,自己又有打字机,而且她很愿意帮助季羡林打字。每次季羡林写论文,都是请伊姆加德小姐打的字。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季羡林和伊姆加德小姐之间渐渐产生了感情。但是,季羡林是一个有妻子、有儿女的人。与伊姆加德恋爱不仅意味着对妻子、儿女的背叛和抛弃,也意味着把自己的亲人推向痛苦的深渊。最终,他做出决定,回到中国,不再与其联络。

1991年,80岁的季羡林在写长篇回忆录《留德十年》时,首次披露了他50年前这段鲜为人知的爱情经历。“我就是怀着这样的感情离开迈耶一家,离开伊姆加德的。到了瑞士,我同她通过几次信,回国以后,就断了音讯。”

有读者读过《留德十年》被这段爱情故事所感动,专程到哥廷根市寻找到伊姆加德小姐,发现她终身未嫁,伴着一台老式打字机,一等就是60年。为了季羡林,她支付了一生的光阴和爱情。:72-79

藏品处理

季羡林住在离琉璃厂、潘家园附近,经常去购买各种自己喜欢的书籍。还会从国外订购善本书目。1952年后住到中关园,虽然离琉璃厂、潘家园远了,他依然会经常去城里购买书画。年深日久的积累,季羡林收藏了不少的藏品。年过九十,季羡林考虑收藏品的处理,第一选择捐献给自己从1946年开始任教的北京大学。2001年7月6日,季羡林向北京大学图书馆捐赠图书、手稿、字画等个人藏品仪式在北京大学办公楼礼堂举行。参加捐赠仪式的有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副校长何芳川,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戴龙基,以及部分图书馆工作人员。季羡林的学生、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钱文忠说“这是北大历史上最大的一笔受赠,仅仅古字画就有462幅,其中有苏轼的《御书颂》。而且,季先生捐出的不仅是字画,还有古砚、印章、善本。”“保守估计,总价值也以亿元人民币计。”:98-102

人物评价

民盟中央主席蒋树声说季羡林“淡泊名利,宠辱不惊”。

北京大学教授、原东语系党总支书记贺剑城说季先生对待学术、工作“非常严谨”,对自己和别人要求都“非常严格”,并且“精力过人”。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杨河说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汇通古今,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诸多领域都建树卓著,堪称我国学术界的一代宗师”。

季羡林在20世纪60年代被历史学家范文澜誉为“国宝”,近年来饶宗颐说他是“博大长者”。:2、293

2006年,季羡林获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称他为: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2006年5月13日,中国中央电视台《人物》栏目播出《一代鸿儒季羡林》誉为“国宝级学者”“知识分子楷模”。:334

季老的学生、资深媒体人唐师曾说,季老之是一个有“良心的知识分子”,他冷静地生活,但又不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后世纪念

逝世五周年纪念活动

2014年7月10日上午,临清市举办季羡林先生逝世五周年纪念系列活动,在季羡林憩园举行追思会,临清市委、人大、政府、政协以及季承钱文忠卞毓方、李小军等向季羡林先生敬献了花篮。在张彦青艺术馆举行了“追忆大师风范”纪念季羡林先生逝世五周年书画展,在临清宾馆举行了纪念季羡林先生座谈会。8月,在泰安市,季羡林铜像暨纪念园揭幕。纪念园主体包括:季羡林铜像及衣冠冢、季荷湖。纪念园落成后还筹建季羡林纪念厅,用于展览季老主要著作及生前遗物。揭幕仪式结束后,季羡林基金会与泰山名人文化研究院举办了首届季羡林与泰山文化研讨会。

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

“中国东方学学科发展的回顾与展望——纪念季羡林教授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顺利举行。

羡林学术高端讲坛启动仪式暨纪念季羡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临清市举行。

季羡林憩园

季羡林憩园坐落于临清市康庄镇官庄村,占地2387平方米,其匾额和“集群贤大成学贯中外,承历代师表德合古今”对联均由欧阳中石撰书。憩园内设立两个荷塘,广场区塑有季羡林汉白玉雕像、清塘荷韵碑和题字碑和微地形绿化区。

季羡林故居

季羡林故居坐落于临清市康庄镇官庄村,占地5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78平方米,院落为两进,主院由北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组成。故居匾额由著名学者、书法家、教育家欧阳中石书写,院内三棵枣树是季羡林祖辈种植,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季羡林纪念馆

季羡林纪念馆坐落在临清市市区,古运河畔,建筑面积3341平方米,欧阳中石为纪念馆题写馆名。:99纪念馆分上下两层,第一层重点展示季羡林先生的生平事迹,第二层重点展示先生的收藏和学术研究成果。

争议事件

“季羡林藏品被盗卖”传言事件

2008年10月24日,举报人张衡发邮件给新华社记者唐师求助,声称在2007年4月27日,参加“北京金兆艺术品拍卖会中国书画专场拍卖会”发现了季羡林收藏的16幅书画作品。此后,他陆续参加北京举行的几次小型拍卖会,又发现了10多件季羡林的藏品。他陆续拍下,2008年5月份电告北大校办,反映季羡林藏品被盗卖一事,北大校办没回应,却接到了季羡林秘书杨锐不友好的电话。10月23日,张衡向北京大学指出,被盗卖的书画藏品是季老家中的藏品。同日,季羡林原秘书李玉洁提供了书面证言证实藏品确为季羡林家中藏品。

10月28日晚,唐师曾和张衡等人在301医院见到了季羡林。季献林答丢画两三年了,他从没委托别人去卖画。10月29日晚,张衡向新华社,《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南方日报》等人公布他的“举报材料”。

11月5日,北大新闻中心就“季羡林藏品被盗卖”传言事件发表声明,称学校已成立工作小组展开调查,目前未发现季老藏品外流,并指出某些人手中流传的是季羡林的当代字画,非真藏。

11月26日,北京大学新闻发言人就调查情况以答记者问的形式公开,称举报人张衡手中的字画全系伪作。公安机关进一步证实“举报人”手中的字画全系伪作,并说明赝品提供者2008年5月得肝癌死了。

一直未露面的金兆拍卖公司,两个月后出面声称:“真品的可能性很小,和杨锐无关”。

2009年3月19日,季羡林弟子钱文忠做客青岛新闻网,他表明自己非常负责任地跟大家讲,季老的私人藏品有流失,其中一件是极少人知道的,一封给张艺谋和钱文忠的委托书。

季羡林故居被盗案

2009年12月15日,王如和季羡林故居原看门人方咸如采用破窗入室的方式,进入季羡林故居,盗窃各种书籍、塑像等物品价值约333万余元,当晚连夜将东西转运到了王如住的北大13号公寓。第二天中午,季承向海淀区燕园派出所报案。王如得知后,伙同方咸如将盗窃来的财物转移到别的地方藏匿。

王如称,2001年季羡林曾和北京大学校方签署过一分遗产《捐赠协议》,季羡林已将自己身后的全部财产全部捐给北大。自2008年,季承趁季羡林病重之机,伪造6份季羡林批示,剥夺了自己和李玉洁处理季羡林文件的权利。搬走季老藏书是保护国有财产。

季羡林的学生钱文忠说,2008年11月,季羡林父子相见,留给季承的纸条有包括李铮之子等人在场见证。季承解释季羡林更改遗嘱是因为在2001年与北大签订捐赠协议后,有些东西被遗失,遂再次表态。北京市合川律师事务所刘铭律师分析,赠与合同有一定的“反悔权”。

王如自称是西安交大副教授、北大哲学系访问学者、北大公共管理中心副主任、季羡林基金会秘书长助理和第二任秘书长的推荐人选。随后,北大回应,王如与北大无人事关系;西安交通大学人力资源部证明,王如没有副教授身份;检察官宣读李玉洁和其他相关人士的证言,证明王如从未在基金会任职。

季羡林过亿遗产风波

2010年8月19日,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去世后,季承公开表示,父亲的遗产全归他所有;季羡林原秘书李玉洁则称,季老立遗嘱表明财产都捐给北京大学。季羡林旧居被盗后,北大发表声明称,季羡林朗润园公寓中的重要物品此前已经移交给季承。但目前,季羡林生前所藏字画都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保存。这批字画曾由季羡林“捐赠”,未能明确究竟是否是个人财产,季羡林家属一直与北大持有异议。北大表示会交还给家属处理,但交涉一年来,事情并无实质进展。

参考资料

一代宗师季羡林 .中国民主同盟山东省委员会.2023-01-06

季羡林生平.中新网.2023-01-06

季羡林简介_cctv.com_中国中央电视台.央视网.2023-01-02

季羡林先生生平.北京大学新闻网.2023-01-06

国学泰斗季羡林.山东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2023-01-06

2006感动中国人物——季羡林.中国共产党网.2023-01-06

季羡林读了两所大学.中新网.2023-01-06

季羡林生平简介及部分著作.中新网.2023-01-06

季羡林个人简介.央视网.2023-01-10

季羡林李丽珊等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中新网.2023-01-07

著名学者季羡林获“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北京大学新闻网.2023-01-06

季羡林:典型现代知识分子的一生.中新网.2023-01-06

国学大师饶宗颐去世 曾与季羡林并称为“南饶北季”.人民网.2023-01-06

季羡林的感情世界:死生契阔 情深难了.中新网.2023-01-06

季羡林也曾遭遇“就业难”:留学无望,饭碗难抢.中新网.2023-01-06

季羡林的一生:留德十年收获“苦涩”爱情(图)_cctv.com_中国中央电视台.央视网.2023-01-02

中国亚非学会.中国非洲研究院.2023-01-06

一代大师魂归故里 季羡林骨灰安葬临清.临清市人民政府.2023-01-06

数千人送别季羡林先生:最是那一缕“季荷”清香.央视网.2023-01-06

胡锦涛、江泽民等向季羡林敬献花圈.央视网.2023-01-06

胡锦涛、江泽民等向季羡林敬献花圈.中新网.2023-01-06

季羡林追思会在北大举行 各界人士表达哀悼(图).中新网.2023-01-06

李长春对季羡林去世致以哀悼并向其家属表示慰问.央视网.2023-01-06

胡锦涛等中国领导人对季羡林先生辞世表深切哀悼.中新网.2023-01-06

万人悼念季羡林 骨灰或将分三处安葬.中新网.2023-01-06

季羡林先生魂归山东故里 回到“母亲身边”(图).中新网.2023-01-06

国学大师魂归故里.光明网.2023-01-06

季羡林:印中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清华校友.2023-01-06

唐师曾撰文忆国学大师季羡林:毕生认真 饱尝苦头.央视网.2023-01-06

唐师曾:季羡林先生是一个有"良心的知识分子".央视网.2023-01-06

季羡林最后一位弟子钱文忠:毫无准备的哀痛!.央视网.2023-01-06

爱徒透露季羡林人生最后时刻仍惦念弘扬国学.央视网.2023-01-06

临清市举办季羡林先生逝世五周年纪念系列活动.海报聊城.2023-01-06

季羡林基金会首个高校奖学金落户昌大.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23-01-06

季羡林遗著等10部图书获第五届" 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温州网.2023-02-06

季羡林铜像暨纪念园落成 筹建纪念亭展生前遗物.人民网.2023-01-06

“中国东方学学科发展的回顾与展望——纪念季羡林教授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顺利举行.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2023-01-06

羡林学术高端讲坛启动仪式暨纪念季羡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临清举行.山东社科网.2023-01-06

北大通报季羡林藏品疑遭盗卖事件调查结果.中国法院网.2023-01-31

“季羡林藏品被盗卖”事件5大疑点.华商报.2023-01-31

谁盗卖了季羡林的藏品.中青在线.2023-01-31

钱文忠:“季羡林书画被盗卖” 事件不是偶然.青岛新闻网.2023-01-31

北大法学院研讨“季羡林藏品被盗卖”传言事件.中国法院网.2023-01-31

北大校长首谈季羡林藏品事件否认字画被盗卖.台海网.2023-01-31

季羡林故居被盗案被告法庭爆粗口一度被“请出”.中新网.2023-01-31

季羡林故居被盗案被告:判我有罪是对季老的诬蔑.中新网.2023-01-31

季羡林故居被盗案开庭 女"教授"雷人言行惊倒全场.中新网.2023-01-31

季羡林故居被盗窃内幕. 中国名网.2023-01-31

季羡林过亿遗产再起风波.大众网.2023-01-31

季羡林过亿遗产再起风波 其子催促北大归还文物.台海网.2023-01-31

季羡林故居被盗案开庭 "干女儿"前管家否认盗窃.中新网.202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