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刘卫辰

刘卫辰

刘卫辰(?—391年)新兴郡虑虒(今山西省五台县)人,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铁弗部首领,匈奴右贤王刘去卑四世孙, 刘务桓第三子,胡夏武烈帝赫连勃勃之父。

刘卫辰为人狡猾,权谋多变。东晋升平三年(359年),铁弗部首领刘悉勿祈(刘卫辰兄)去世,刘卫辰杀兄子继位。同年,先向赵代王嘉拓跋什翼犍朝贡;次年向前秦苻坚称臣,引起拓跋什翼犍的不满。因此屡遭代国突袭,无奈投靠前秦,得到前秦的保护。太元元年(376年)十月,联合前秦灭代。同年,前秦将代国黄河西面土地封赏给刘卫辰。因对封赏不满,刘卫辰反叛前秦,被击败。后被前秦王苻坚任命为西单于,屯兵代来城(榆阳区),督摄河西各族。太元十六年(391年),刘卫辰进攻北魏失败,被部下杀死,儿子赫连勃勃(后改姓赫连𪻺)逃走。刘勃勃称帝后,将其追谥为桓皇帝,庙号太祖。

人物生平

夺权自立

刘卫辰是匈奴右贤王刘去卑四世孙,他的父亲刘务桓是匈奴铁弗部的首领。刘务桓去世后,首领的位子传给了刘悉勿祈(刘卫辰兄)。升平三年(359年),刘悉勿祈去世,刘卫辰杀死刘悉勿祈的儿子夺取首领之位。同年八月,刘卫辰派人向赵代王嘉拓跋什翼犍朝贡,寻求其庇护。

升平四年(360年),刘卫辰又派人向前秦王苻坚称臣。苻坚同意了他的请求,并封他为匈奴左贤王。四月,前秦司马徐突袭刘卫辰部,虏走大量百姓和牲口。苻坚得知此事后大怒,专程派人将俘虏的人口和牲口送还刘卫辰,并让他的部落迁居塞内。拓跋什翼犍得知刘卫辰与前秦交好的事情后,对其产生不满,于是往后几年多次对刘卫辰部发起进攻。

反秦被擒

兴宁三年(公元365年)正月,刘卫辰东渡黄河进攻代国,遭到代国的讨伐,兵败逃走。其后,刘卫辰劫掠前秦边境百姓50多口人作为奴婢献给苻坚。苻坚不收,让他全部送回去。七月,刘卫辰联合匈奴右贤王曹毂同时反叛前秦。一个月后,曹毂被苻坚大军打败,被迫投降。失去曹毂的协助,刘卫辰也很快败下阵来,在木根山(今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西)被前秦建节将军邓羌生擒。刘卫辰被押解回朔方郡(今河套平原地区)后,苻坚亲自前来赦免了他的罪行,还封他为夏阳公,继续统领原来的部落。因为受到苻坚的赦免,刘卫辰再次归附前秦,每年派使臣向其朝贡。

联秦灭代

太和二年(367年)十月,拓跋什翼犍下令铺设芦苇使黄河冰面冻实,之后带兵徒步渡河对刘卫辰部发起突袭。刘卫辰看到拓跋部的军队突然到达,十分意外,只好带领宗族向西逃跑向苻坚求援。拓跋什翼犍乘机俘虏了刘卫辰部一半以上的人口和牛羊马等牲畜十万头。年底,苻坚派人将刘卫辰和他的宗族送回朔方,并派出军队加以保护。

在前秦的保护下,刘卫辰部过上了相对安稳的日子。但宁康二年(374年),拓跋什翼犍再次对其发起攻击。因实力悬殊,刘卫辰带领部落避战南逃,并于宁康三年(375年)向苻坚求援。次年十月,苻坚派幽州刺史、行唐公苻洛为北讨大都督,带领幽州、冀州的十万军队进攻代国;同时让太原市刺史俱难、镇军将军邓羌、尚书赵王迁李柔前将军硃、前禁将军张蚝、右禁将军郭庆带步兵、骑兵二十万与苻洛会合。由刘卫辰担任这支大军的向导,带领军队进攻代国南部边境,将代国灭国。苻坚将拓跋什翼犍的子孙控制在手中。

再次反秦

太元元年(376年)代国被灭后,苻坚听取大臣的建议,将代国分为两部分,由“素有深仇”的刘卫辰和别部大人刘库仁共同统治。其中,黄河以西归属刘卫辰;黄河以东归属刘库仁。刘卫辰对封赏不满,杀死五原郡太守后再次叛秦,苻坚派刘库仁讨伐他。刘卫辰被击败后,向阴山山脉西北方向逃跑。在距离阴山一千多里地时,刘卫辰的妻子和儿女被刘库仁俘虏,他只好向苻坚投降。几年后,苻坚考虑到刘卫辰仍是铁弗部的首领,遂再次封他为西单于,拥兵三万驻守代来城,同时负责监督黄河西面的少数民族。

占据朔方

太元八年(383年),前秦肥水之战输给晋朝后,对领土内各部将的控制力减弱,前秦逐渐分裂,随后境内出现了西燕后秦北魏等国。拥兵三万的刘卫辰也乘机占据朔方,在境内与民生息,自身实力得到增强。于是,刘卫辰受到各方势力的拉拢,被西朱棣慕容永任命为使持节、都督河西诸军事、大将军、朔州市牧;被后秦王姚苌任命为大将军、大单于、河西王、幽州牧。

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赵代王嘉拓跋什翼犍之幼子拓跋窟咄打算袭击北魏,并向后燕求援。后燕国主慕容垂派其子赵王慕容麟去救援。慕容麟的援军还未抵达北魏首都,拓跋窟咄已带兵逼近,贺染干(匈奴贺兰世部)则入侵北魏北部作为响应。北魏国内惊恐混乱,其北部大人叔孙普洛投奔刘卫辰。慕容麟听说以后,迅速带兵赶赴北魏。北魏人得知后燕的军队距离都城不远后,北魏王拓跋珪带兵与他会合,一同攻打在高柳县(今阳高县)屯兵的拓跋窟咄。拓跋窟咄大败,转而投奔刘卫辰,却被刘卫辰杀死。

太元十二年(公元387年),刘卫辰向后燕进献马匹,被刘显刘库仁之子)抢走。太元十五年(公元390年)七月,刘卫辰派遣自己的儿子刘直力进攻匈奴贺兰部。贺兰部落首领贺讷北魏请求支援。拓跋亲自领兵前去帮他解围,成功将刘直力鞮的军队击退。

兵败被杀

太元十六年(391年),刘卫辰派儿子刘直力鞮带领八九万兵力进攻北魏南部,将北魏王拓跋珪带领的五六千人围困。不久,拓跋珪带兵成功突围,开始反击。刘直力鞮不敌拓跋珪,在铁岐山南被打败,骑马逃回本部,拓跋珪派人追击。十一月十九日,拓跋珪的军队从五原金津(今包头市西南昭君坟渡口)南渡黄河,径直进入刘卫辰部境内。二十二日,拓跋珪的军队抵达悦跋城(又称代来城),刘卫辰带家眷逃出城外。在木根山,刘直力鞮被北魏将军伊谓生擒。刘卫辰独自骑马逃走,后被部下所杀。十二月,拓跋珪的军队在盐池(今盐池县)驻扎,诛杀刘卫辰的亲属宗族和同党等五千多人,并将他们的尸体全部扔进黄河。刘卫辰三子赫连勃勃(后改姓赫连𪻺)逃到了鲜卑薛干部。义熙三年(407年)刘勃勃自立大夏国,追谥刘卫辰为桓皇帝,庙号太祖。

家族成员

除特别注明外,参考资料均来自

主要影响

刘卫辰曾协助前秦军队消灭了代国,从前秦分离出来后,他开始在河套平原地区建立自己的势力,为后来胡夏王国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人物评价

代国长史燕凤评价刘卫辰:“匈奴铁弗部的刘卫辰,为人狡猾多变。”

研究书目

《晋书》

《资治通鉴》

参考资料

晋书(全十册).豆瓣读书.2024-05-26

资治通鉴.豆瓣读书.2024-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