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刘衎

刘衎

刘(元延四年(前9年)——6年2月3日),原名刘箕子,生于中山国卢奴县(今河北定州)。父为中山孝王刘兴,母亲为卫姬西汉第十四位皇帝。

元寿二年六月二十七戊午日(前1年8月15日),刘欣病逝。王莽为操控皇权,于当年七月迎立年仅9岁的中山王厝刘衎入宫。九月初一辛酉日(前1年10月17日),刘衎即位为帝。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大司马王莽操持国政, 百官皆听取王莽的指示。次年改元元始。元始五年十二月(6年2月3日),刘衎突然去世,一说被王莽毒杀,刘衎死后葬于汉康陵(今陕西咸阳西25里处)。于(前1年10月17日)——(前6年2月3日)在位,共6年109天,谥号为“孝平皇帝”。

汉平帝刘衎在位期间,由王莽发号施令,下诏发布多项政治措施,改善民生,鼓励发展农桑,减少税收,重视文化发展。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刘衎,元延四年(公元前9年)出生,原名刘箕子,即位后因“春秋讥二名”而于元始二年(公元前2年)改名“衎”。是刘奭的孙子,中山孝王的儿子。母亲是卫姬

绥[suí]和元年(公元前8年)八月初九日,刘衎的父亲刘兴刘兴去世。

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年仅三岁的刘衎继承中山王位。

被迎入宫

元寿二年六月二十七戊午日(公元前1年8月15日),刘欣刘欣去世。太皇太后下诏,大司马董贤年少,不受大家欢迎,应交还印绶,撤销其官职。董贤于当日自杀。随即,王凤王莽为新任大司马,掌丞相事。秋七月,王莽派车骑将军王舜、大鸿胪[dà hóng lú]左贤携太皇太后诏书,迎接中山王刘衎进宫。

继位为帝

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九月初一,中山王刘衎登皇帝位,晋高祖庙,大赦天下。以次年(公元1年)为元始元年。平帝时年九岁,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大司马王莽操持国政, 百官聚于朝廷东厅以听取王莽的指示。下诏,朝廷发布赦免令,是为了保全百姓的品格与性命,真心希望其洗心革面。以前有官员会在量刑时旧案重提,加重其过失,还牵连无辜的人。违背了朝廷发布免赦令是为了重信慎刑和让有罪过的人改过自新。对于举荐的人才,也因为他在历史上曾犯过某种过错,以为其不可信就不举荐,这就完全背离了孔子说的“赦小过,举贤才”的原则。”所以对于有经济及品行方面的错误,但无人告发而被举荐的人, 一律不必查究。鼓励人才集中精力去追求进步,不要因为一点小的瑕疵而失去一个难得的人才。从现在起,有关机构的官员不必陈奏赦前所犯的过失。有不遵此诏书的为有亏皇恩, 以违背帝诏论处。

元始元年(公元1年)春正月,南方远国越裳氏献白雉一只,褐马鸡二只,诏令三公以此物献于聂氏宗祠

后群臣奏言大司马王莽功德像周公一样崇高,特赐号为安汉公,对太师孔光等都加封。赏赐天下臣民爵一级。官吏在位二百石以上,试用期未满的都按已满看待。

元始二年(公元2年)春,下诏说:皇帝原名箕子,与用器名相同,今改名为衎, 以合于古制, 派太师孔光奉太牢告事于高祖祠庙。

元始三年(公元3年)春, 诏有关机构为平帝与安汉公王莽之女行订婚礼。又诏光禄大夫刘歆等制定婚礼仪节,四辅、公卿、大夫、博士、郎、吏家属都要按婚礼举行结婚仪式。迎娶时用立车双马。

元始四年(4年)二月初七,正式册立王莽之女为皇后。同年夏,加号王莽为“宰衡”,加九锡。派太仆王恽等八人并置副使, 持朝廷命令,分别循行天下,览观风俗。赏赐九卿以下至六百石,刘氏宗谱上有名者加以爵级,从五大夫以上各有差等。赏赐天下臣民爵一级, 赏寡孤独高年帛若干。同年夏,皇后拜谒高祖庙,加安汉公号为“宰衡”, 赐安汉公太夫人名功显君。封其子王安、王临皆为列侯。安汉公王莽奏建立明堂、辟雍。尊称宣帝庙为中宗,元帝庙为高宗,天子世世献祭。设置西海郡,迁移天下犯禁的犯人到此处居住。分出京师一部分建立前恽光、后丕烈二郡。更改公卿、大夫、八十一元士官名与位次及十二州的名称。划分郡国所属的界限,撤销、设置、更改。

少年离世

元始五年十二月丙午(公元6年2月3日)(实际上十二月没有丙午日,荀悦汉纪》载丙子日即十六日  ),刘衎在未央宫去世,死因存在争议,时年十四岁,谥号孝平皇帝,按礼制入殓,戴王冠,葬于汉康陵 (今陕西咸阳西25里处),王莽称帝后追加庙号为元宗,刘秀又将庙号削除。之后,王莽立刘婴为皇太子,自己担任“摄皇帝”。

为政举措

政治

诏令各侯王、公、列侯、关内侯等无子而有孙或养兄弟之子为嗣的,都可以为爵位继承人。公、列侯嗣子有罪,犯剃光头以上罪的先要请示朝廷。名列刘姓皇谱而因犯罪被开除族籍的,恢复其族籍,宗室中为吏的因依廉史升为佐史的,补禄四百石。天下官吏俸同二千石以上年老退休的,三分其原禄,用三分之一与其本人,以养天年。

设置主管阴阳时序的羲和官,俸禄为二千石;设外史、闾[lǘ]师,俸禄为六百石。朝廷颁布教化令,禁止不合礼制规定的祭祀。

释放所有的女犯人,每月出三百钱雇人取薪。免除贞妇赋役,每乡一人。设置少府海丞、果丞各一人;大司农郡丞十三人,每人负责一个州,鼓励发展农桑。

明谕百官,妇女本身没犯法,男子在八十以上、七岁以下的不是犯了大逆不道的罪的,不是皇帝下诏按名逮捕的,都不得拘捕。

民生

元始元年(公元1年),派谏大夫循行三辅,考查吏民交纳赋敛的册籍,凡因在元寿二年仓促时(刘欣去世时)加收的赋敛, 偿还其增加部分。汉义陵民冢不妨碍皇陵塘中正殿的不必迁走。减去所食汤沐邑十县, 归属于大司农,经常另外计算其税收所得,用以救济贫民。

元始二年(公元2年),郡国发生大的旱灾、蝗灾,其中以青州市最为严重,百姓四处逃荒,流离失所。安汉公、四辅、三公、卿大夫、吏民中有二百三十人为帮助百姓解决困难而捐献房屋与土地,并按照人口分配给贫民。派遣使者负责灭蝗,百姓将捕杀的蚱蜢送交官府,用石斗量蝗后按数付钱。每户总财产不满二万,受灾的郡县总财产不满十万的,租税全免。在捐献的邸舍中,为灾民看病治疗。因灾有人离世的家庭,补贴丧葬费用。死六人以上的给五千,死四人以上的三千,死二人以上的二千。撤销安定的呼池苑,改为安民县,起官署与住房,让贫民迁居于此,由县官发口粮。到迁移处以后,分配房屋土地与用具,并借给犁、牛、种、口粮。又起五个居民里于长安中,修住宅二百区,以供贫民居住。

律法

元始三年(公元3年),建立有关车马与衣服等制度,对于吏民的养生、送终、嫁娶、 奴婢、田宅、用品等都有明确的等级规定。

文化

元始元年(公元1年)六月,封周公后人公孙相如为褒鲁侯, 孔子后人孔均为褒成侯。奉周公与孔子的祭祀。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

元始三年(公元3年)夏,建立官稷及学宫。郡国的称为学,县、道、邑、侯国称为校。校与学都设专职经师一人。乡称为,村落称为序,序、庠设专职《孝经》师一人。

元始四年(公元4年),派太仆王恽等八人并置副使,持朝廷命令,分别循行天下,览观风俗。设置西海郡,将所有侵犯的犯人迁至此。

元始五年(公元5年),征天下能精通逸经、古纪、天文、历算、钟律、小学、史篇、方术、本草以及《五经》《论语》《孝经》《尔雅》教授的,从所在地乘传车,派到京师。到京师数千人。

外交

汉平帝时,王莽为了粉饰太平,让益州郡招来塞外蛮夷,称其为“越裳氏”,重演周公时重译献雉的故事,又遣使者收买黄支国王遣使来献犀牛。此外,东夷王也渡大海来献珍宝。

历史评价

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汉平帝时期,大政出自于王莽,注重褒善显功,以便显示其尊盛。观看其文辞,方外百蛮受感动而思归服;美兆嘉应,颂声四起。至于很多变异出现在上面朝廷,民怨沸腾之声涌起于基层,王莽已经不能再进行文过饰非了。孝平帝不能成就帝业,王凤王莽任宰相,没有周公、伊尹一样的忠诚,葬送了汉家江山。

在《汉书·平帝纪》中记录了刘衎去世后,太皇太后王政君发布的诏书中,只用了“仁惠”二字来评价。

汉赵开国皇帝刘渊:而元成多偏僻,哀平福短,奸臣王莽,滔天篡位叛逆。

死因争议

《汉书·平帝纪》中未记载刘衎的死因,只有在当时的太皇太后的诏书中提到:“每次发病,气往上涌,不能言语,故来不及有遗诏。”颜师古在为《汉书·平帝纪》所作的注收录了汉代人的注释所提供的平帝被毒杀的经过:“平帝长大,得知母亲卫姬的死因后,憎恨王莽。王莽知道后对平帝起了杀心,于是在其酒中下毒。”在《汉书·王莽传》中记载:“传闻,平帝是被王莽毒死的。王莽得知此流言后,在百官面前痛哭以示清白。”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采信王莽毒害之说。

对于这个问题,后世看法不一。卢弼认为:《汉书》中记载平帝葬于汉康陵,却未记载具体的下葬时间,正是因为平帝之死异乎寻常;依春秋笔法史官不忍直书君主被谋杀,故在记述时稍微改变体例。而《剑桥中国秦汉史》则认为,没有证据能证实或否定王莽弑君这个指控。但该书还列举了平帝刚与王莽女儿成婚不久、年龄尚幼、王莽当时不一定有篡汉之心以及弑君的风险等旁证,依据这些旁证,倾向于认为王莽是无辜的。

家族成员

陵墓遗址

汉平帝康陵是汉平帝刘衎及其皇后王氏同异穴的合葬陵园,位于渭城区周陵镇大寨村之西,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陵园平面为方形,边长420米。陵墓为覆斗形,底东西长216米,南北宽209米,顶部边长60米,高26.6米。为二层台,东西台宽6米,长93米,南北台宽11.5米,长90米。其东南570米为皇后王氏陵。

研究书目

《汉书·卷十二·平帝纪第十二》

《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第六十九上》

《资治通鉴·卷第三十五·汉纪二十七》

《资治通鉴·卷三十六·汉纪二十八》

影视形象

1990年电视歌仔戏《东汉演义》:黄香莲饰演汉平帝。

参考资料

汉书.国学网.2024-06-29

汉书.国学网.2024-06-29

卷第三十五.国学网.2024-06-29

卷第三十六.国学网.2024-06-29

东汉演义 (1991).豆瓣电影.2023-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