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德米特里·阿纳托利耶维奇·梅德韦杰夫

德米特里·阿纳托利耶维奇·梅德韦杰夫

梅德韦杰夫,全名德米特里·阿纳托利耶维奇·梅德韦杰夫(俄语:Дмитрий Анатольевич Медведев,英语:Dmitry Anatolyevich Medvedev),1965年9月14日出生于圣彼得堡(现为圣彼得堡),毕业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法学系,俄罗斯政治家、法学家。梅德韦杰夫现任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统一俄罗斯党主席、俄罗斯武装力量征募委员会主席;曾任俄罗斯联邦政府第一副总理、第3任俄罗斯联邦总统、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

2008年弗拉基米尔·普京总统任期结束,梅德韦杰夫接任成为第3任俄罗斯总统,并任命普京为总理,正式开启“梅普组合”时代。成为总统之前,梅德韦杰夫一直被认为是普京“低调的助手”。与前任普京总统相比,学者出身的梅德韦杰夫被外界认为是“自由派”,在其短暂的4年总统任期内,继续坚持“普京计划”,政治上积极推行现代化民主化转型,推动反腐败工作进行;经济上搭上世界油价攀升的便车,刺激经济繁荣,推动工业化发展。社会方面加强民主化进程,推动法治建设,稳定社会秩序。2012年,弗拉基米尔·普京总统再次提名梅德韦杰夫担任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并在2018年完成连任,担任该职位到2020年。2021年至今任俄罗斯国家安全部副部长。2024年9月,梅德韦杰夫被任命为俄罗斯武装力量征募委员会主席。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65年9月14日,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出生于苏联的列宁格勒。其父亲阿纳托里·阿法纳谢维奇·梅德韦杰为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化学老师,母亲尤利娅·维尼亚敏诺芙娜·梅德韦杰娃(娘家姓沙波什尼科娃)毕业于沃罗涅日大学语言学系,并在1964年前往列宁格勒攻读研究生。随着儿子德米特里·梅德韦杰的出生,尤利娅放弃学业成为了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Россий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педагог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的俄语老师。梅德韦杰夫的祖父阿法纳谢·梅德韦杰夫参加过二战期间的小地(Малая земля),曾任俄罗斯南部库班地区共产党地区组织的第一书记。梅德韦杰夫一家住在列宁格勒40平方米的公寓里。

青年时期

1982年,17岁的梅德韦杰夫考入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现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法律系但由于分数不够高只能上夜校,大学一年级时梅德韦杰夫白天在列宁格勒国立理工学院实验室当电脑程序员,晚上去列宁格勒国立大学读夜校。一年后,成绩优异的梅德韦杰夫进入全日制班级正式成为该系学生。本科毕业时,梅德韦杰夫争取到了毕业留校资格,成为民法专业研究生。

在读研究生期间,梅德韦杰夫按照学校规定参加劳动活动期间,结识了带队老师、民法教授阿纳托利·索布恰克(Анатоли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Собчак),阿纳托利·亚历山德洛维奇·索布恰克是俄罗斯联邦宪法起草人之一,后来出任圣彼得堡市长,弗拉基米尔·普京在他的一手栽培下成为圣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长。

不久后,1989年,正逢前苏联领导人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政策(Новое мышление),向全社会开放苏维埃(相当于议会)选举,作为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法律系经济法教研室主任,阿纳托利·亚历山德洛维奇·阿纳托利·索布恰克打算以独立候选人的身份竞选圣彼得堡苏维埃委员,此举得到了当时还是研究生的梅德韦杰夫的支持。

不久后,1990年梅德韦杰夫还与同学安东·伊万诺夫、叶利谢耶夫共同开办了一家名为“天王星”的咨询公司(1994年三人又合办过另一家咨询公司)。在开始创业的同一年,梅德韦杰夫成为列宁格勒国立大学副博士,并获得了留校任教的机会。在此期间,梅德韦杰夫与他人共同撰写了3卷颇为畅销的民法领域教科书,总销量超过100万册。

1993年梅德韦杰夫参与一家名为“芬采尔”的公司的创办,后来该企业成立了一家封闭式股份公司圣伊利姆纸浆公司(ILP)。梅德韦杰夫担任其的法律事务总监并获得了20%的企业股份,随着该企业快速发展,梅德韦杰夫为其制定了有效的战略规划,在接下来的7年中,该企业成为俄罗斯最大的木材公司,年利润5亿美元左右。即便1999年梅德韦杰夫出售了手中股份,但该公司依旧为其带来巨大的财富。

从政生涯

步入政坛

1990年是梅德韦杰夫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不仅开办了公司,还获得留校任教的机会,同时也是他步入政坛的关键一年。8月底,受已任圣彼得堡委员会主席的阿纳托利·索布恰克的邀请,梅德韦杰夫出任其竞选法律方面顾问(此时并没有辞去大学教职),这是他迈向政坛的第一步。

第二年,苏共中央选择莫斯科与列宁格勒展开管理体制改革,成立民选市政府,作为索布恰克的得意门生,梅德韦杰夫承担散发传单、争取选民的工作。正是在年轻的梅德韦杰夫的帮助下,索布恰克以70%的投票率当选列宁格勒市(圣彼得堡市)市长,梅德韦杰夫因此就任列宁格勒市(圣彼得堡市)政府对外联络委员会专家,还兼管市长形象。而索布恰克以前的学生之一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尔·普京 (Vladimir Putin) 负责索布恰克的竞选团队,并领导其中。

随着1996年索布恰克败选,梅德韦杰夫不再担任公职,弗拉基米尔·普京进入总统府,1999年8月16日,弗拉基米尔·普京就任俄罗斯联邦政府主席(即俄罗斯总理)。 10月,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秘书处负责人伊戈尔·伊万诺维奇·谢钦(Игорь Иванович Сечин)打电话代普京邀请梅德韦杰夫到莫斯科见面。11 月,梅德韦杰夫成为弗拉基米尔·普京 (Vladimir Putin) 从圣彼得堡聘请到莫斯科担任高级政府职务的几名官员之一。此后两个月,梅德韦杰夫复出政坛,搬至莫斯科担任俄罗斯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成为最接近普京的政治人物之一。

2000年3月26日,俄罗斯总统大选,梅德韦杰夫作为普京竞选团队领导,帮助普京成功当选俄罗斯第二任(第三届)总统,普京以52.94%的选票赢得了选举。选举后,普京引用梅德韦杰夫的话说,他非常享受这项工作和责任,称其为“力量的考验”。 同年6月,普京任命梅德韦杰夫为总统办公室第一副主任。

普京在任上打击寡头和腐败,2001年,35岁的梅德韦杰夫在普京的授意下出任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股份公司(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Газпром»)的经济委员会主席,代表国家对其进行监管。梅德韦杰夫成功地清除了前任管理层留下的大规模逃税和资产剥离的现象。梅德韦杰夫于 2002 年 6 月连任经济委员会主席, 他一直担任该职位直至 2008 年就任总统。 在梅德韦杰夫任职期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市值从 2000 年的 78 亿美元 增长到 2008 年初的 3000 亿美元。

2003年10月,梅德韦杰夫接替亚历山大·沃洛申(Александр Стальевич Волóшин)出任总统办公厅主任。2005 年 11 月,弗拉基米尔·普京任命梅德韦杰夫为俄罗斯第一副总理,梅德韦杰夫不再担任总统政府职务。梅德韦杰夫在此期间负责实施以改善公共卫生、教育、住房和农业为重点的国家优先项目。该计划增加了医疗保健和教育以及“经济适用房”建设的资金,但其资金占联邦预算的 4%,不足以大幅改革俄罗斯的基础设施。根据民意调查,大多数俄罗斯人认为投资于这些项目的资金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竞选总统

在梅德韦杰夫被任命为第一副总理后,许多政治观察家开始将梅德韦杰夫视为 2008 年总统选举的潜在候选人,在一项选出最喜欢的弗拉基米尔·普京继任者的民意调查中,梅德韦杰夫经常击败时任第一副总理(2007年)的谢尔盖·鲍里索维奇·伊万诺夫(Серге́й Бори́сович Ивано́в)和时任总理(2007年)的祖布科夫以及反对派候选人。 2006年11月,梅德韦杰夫的信任度为17%,比伊万诺夫高出一倍有余。

2007 年 12 月 10 日,普京总统宣布梅德韦杰夫为他首选的继任者, 统一俄罗斯党于 2007 年 12 月 17 日举行了党代表大会,代表们通过无记名投票,正式提名梅德韦杰夫为 2008 年总统选举的候选人。 根据现行法律,总统不得担任其他职务。于是他辞去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一职,并正式向俄罗斯联邦中央选举委员会登记参选。 2008 年1月21日,他的登记被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正式接受为有效。 普京在描述他支持梅德韦杰夫的原因时说:“我相信他会成为一位优秀的总统和有效的管理者,我信任他。”

2008 年 1 月,梅德韦杰夫发起竞选活动。 2008 年 1 月 22 日,梅德韦杰夫在俄罗斯第二届公民论坛上发表竞选演讲时称,俄罗斯需要“几十年的稳定发展”,因为俄罗斯“在二十世纪已经耗尽了其在革命和社会动荡中的份额”。 梅德韦杰夫强调自由现代化,同时仍继续前任普京的稳定议程。

梅德韦杰夫在竞选期间严厉谴责俄罗斯的“法律虚无主义”(legal nihilism),并强调需要确保俄罗斯司法系统的独立性以及制定反腐败计划的必要性。 在经济上,梅德韦杰夫提倡私有财产、放松经济管制和降低税收。 俄罗斯经济应该通过关注四个“I”实现现代化:制度、基础设施、创新和投资(Institutions, Infrastructure, Innovation and Investment)。

就任总统(2008年-2012年 )

2008年5月7日,梅德韦杰夫在克里姆林宫宣誓就职俄罗斯第三任总统。5月8日,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任命普京为俄罗斯总理,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举行非例行全体会议, 以 392 票对 56 票的绝对多数通过了此任命,只有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的代表投了反对票,俄罗斯正式开启“梅普组合”时代。

作为普京的继任者,梅德韦杰夫被认为思想更为自由。上任初期,梅德韦杰夫就提出了一个范围广阔的现代化计划,旨在推动俄罗斯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减少对石油、天然气能源出口的依赖等等。

四天后,梅德韦杰夫采纳了普京提出的新内阁名单。大多数人员与普京的总统任期相比没有变化。在梅德韦杰夫上台后,作为军事安全的政治利益集团强力部门(силовики́,特指组成俄罗斯政治体制轴心的若干个强力机构的影响力时隔 20 年首次减弱。 取而代之的是由圣彼得堡民法学者组成的网络,梅德韦杰夫在其中担任高级职位。

梅德韦杰夫在总统任上主推“经济现代化”,为了这个目的,俄罗斯推行“外交现代化”。2010年6月1日,俄欧在第25次峰会上宣布启动梅德韦杰夫总统最早提出的“现代化伙伴关系倡议”,俄欧现代化伙伴关系全面启动。德韦杰夫在2010年12月初,对波兰进行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访问,俄波关系实现突破。俄罗斯希望能在201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俄罗斯入世进程的最后羁绊是同格鲁吉亚的谈判,美国向俄罗斯许诺,将为此向格鲁吉亚游说。俄美在入世谈判、核裁军等方面都取得明显进展。俄罗斯于2011年11月10日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俄罗斯把亚太地区作为推进现代化外交的重要方向之一,高度重视在亚太地区的地缘战略和经济地位。2011年12月,俄罗斯加入EAS

总统时期重要事件
金融危机

2008年9月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俄罗斯也面临着股市急剧下跌、金融市场流动性短缺等挑战。尽管此前俄罗斯财政部部长阿列克谢·库德林(Алексей Леонидович Кудрин)等官员坚信,由于其稳定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积累的大量储备,俄罗斯将是安全的。但随着事态发展,莫斯科股市主要股指屡创新低。

当全球主要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时,莫斯科股市RTS指数也下跌19.1%,跌至866.39点。RTS指数在随后突破2400点历史高位后,下跌超过60%。与此同时,俄罗斯政府官员估计,金融危机已经导致330亿美元的资本在8月至9月间从俄流出。 在莫斯科股市经历“黑色星期一”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宣布,俄政府将向银行提供9500亿卢布(1美元约合26卢布)期限为5年以上的贷款,其中大部分资金将投放到储蓄银行和外贸银行这两家俄最大的银行。随后,俄罗斯总理弗拉基米尔·普京还宣布,俄政府将向证券市场投放1750亿卢布资金,并于2009年再次投放1750亿卢布资金。此外,俄政府还将划拨最多达500亿美元的资金帮助本国公司偿还外债。俄罗斯联邦会议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批准了国家杜马(议会下院)此前通过的旨在支持国家金融系统稳定的系列法律草案。法案规定,2009年年底前俄罗斯外经银行可为俄金融机构提供总额不超过50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俄金融机构偿还2008年9月25日之前所借的贷款。法案还规定,俄国家银行将为贷款机构提供担保,并将俄公民银行存款的完全保险补偿金调高至70万卢布。俄央行还承诺,无论银行发生什么情况,储户都可领取自己的存款。民调表明,梅德韦杰夫的支持率在危机期间从2008年9月的83%下降到2009年4月的68%,但危机之后2009年10月又恢复到了72%。

俄格战争

俄罗斯-格鲁吉亚战争,是2008年8月8日至2008年8月18日,格鲁吉亚和俄罗斯为了争夺南奥塞梯的控制权而爆发的战争。苏联时期,高加索山脉以南地区被称为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划分成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三个加盟共和国。高加索山脉以北则划分为俄罗斯的领土。由于奥赛梯民族山南山北皆有分布,苏联就将其一分为二,北奥塞梯归俄罗斯,南奥塞梯归格鲁吉亚,这为后期的矛盾冲突埋下隐患。

苏联时期,即便格鲁吉亚属于联盟加盟国,但其本身就有强烈的分离主义传统。苏联解体后,格鲁吉亚支持高加索地区分离势力,特别是为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提供援助。2008年,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正在黑海休假,弗拉基米尔·普京总理在北京参加奥运会开幕式。格鲁吉亚趁机发动袭击。随即,梅德韦杰夫通过电话与国防部部长阿纳托里·谢尔久科夫(Анатолий Эдуардович Сердюков)交换意见。决定通过武装手段解决危机。

8月8日凌晨,俄罗斯军队对格鲁吉亚军队发动反攻。五天后,格鲁吉亚军队被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击溃,这场被俄方命名为“迫使格鲁吉亚实现和平的行动”宣告结束。同一天稍晚,双方签署了由法国欧盟主席尼古拉·萨科齐斡旋达成的和平协议。8月26日,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了梅德韦杰夫总统提交的关于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为独立国家的法令。8月28日,格鲁吉亚宣布与俄罗斯断交。9月10日,俄罗斯与南奥塞梯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2012年4月26日,梅德韦杰夫发表告别演说,评价自己任期内最大的成就是“避免了经济危机导致的严重后果,稳定了宏观经济,降低了通货膨胀”。

就任总理(2012年-2020年)

第一任期(2012-2018)

2012年总统大选,普京当选为俄罗斯第四任总统,而刚刚从总统职位卸任的梅德韦杰夫则被普京提名为为俄罗斯总理,随后,国家杜马对新提名进行投票,确认梅德韦杰为新一届政府总理。与此同时,梅德韦杰夫加入先前由普京领导的统一俄罗斯党并在5月26日正式担任党主席。

八国集团峰会

2012年5月,弗拉基米尔·普京宣布由于国内组阁事务繁忙,不参加由美国总统奥巴马举办的八国集团(G8)峰会。随后,梅德韦杰夫代替普京前往美国马里兰州戴维营,成为第一位代替俄罗斯参加G8峰会的总理。本次会议焦点话题是欧债危机、粮食安全、能源与气候变化,安全议题则聚焦在阿富汗撤军、中东伊朗叙利亚亚洲朝鲜以及缅甸。美国希望在朝鲜与缅甸议题上取得成果。本次峰会与会各国未达成实质性成果,俄罗斯自2014年后未再参加G8峰会。

克里米亚事件

克里米亚问题一直是俄乌争端的核心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着俄乌关系的顺利发展。1991年苏联解体后,克里米亚以自治共和国的身份加入乌克兰,但该地区俄罗斯族裔占人口绝大多数,主张回归俄罗斯的分离主义集团十分活跃,地区动荡持续不断。

2014年3月18日,弗拉基米尔·普京在俄罗斯已武力控制克里米亚半岛的情况下,正式签署关于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加入俄罗斯的协议,宣布接管该领土。随后,俄罗斯政府设立克里米亚联邦管区,下设克里米亚共和国于塞瓦斯托波尔两个联邦主体。3月31日,时任俄罗斯总理的梅德韦杰夫公开视察克里米亚半岛,并召开会议讨论克里米亚及港口城市塞瓦斯托波尔的未来发展问题。

2014年经济危机

克里米亚事件引发了西方国家的强烈不满,美国率先指责俄罗斯干涉乌克兰内政,并同其他西方国家一同宣布对俄罗斯实施制裁。梅德韦杰夫在莫斯科政党会议上说,政府继续将战略目标和社会开支作为重点,以避免滑入衰退的可能性。梅德韦杰夫指责外国制裁,表示俄罗斯的状况比2008年的危机更为严重,原因是一些国家“正有效地打压俄罗斯的发展”。为应对西方的制裁,俄罗斯在金融、市场等领域都做出了应对措施。例如西方国家将俄罗斯从SEIFT信息系统中剔除出去,俄建立独立的国家支付系统和金融报文传送系统。应对来自实体企业的制裁,则与贸易伙伴建立更深合作。

第二任期(2018-2020)

2018年5月7日,梅德韦杰夫被弗拉基米尔·普京提名为俄罗斯总理,5月8日,国家杜马以374票赞成、56票反对、无票弃权的结果批准梅德韦杰夫连任俄罗斯总理一职。随后,普京签署任命令,梅德韦杰夫完成连任。

2018年6月,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宣布将从2019年启动分阶段延迟退休制度,到2028年将男性公民退休年龄从60岁提高到65岁,到2034年将女性公民退休年龄从55岁提高到63岁,消息一出舆论鼎沸,俄全国各地遂爆发抗议游行活动,并且有超过250万人在线上联名要求政府取消该决定。与此同时,政府还将把增值税税率提升至20%。面对民众抗议和支持率下滑,普京8月29日将俄罗斯女性的最终退休年龄由63岁改为60岁。依据2018年联邦法《关于俄罗斯养老基金某些立法的修正案》,俄罗斯将于2019至2028年间逐步提高劳动者的退休年龄。俄罗斯期望提升退休年龄会使养老基金的收入增加7.8万亿俄罗斯卢布,至2030年,政府将无须向养老基金拨付补贴。

2020年,为支持普京总统重大宪法法案改革,梅德韦杰夫和他的内阁向普京提出辞职。

安全会议副主席(2020年至今)

2020年1月16日,梅德韦杰夫被任命为俄罗斯安全会议副主席,同时解除代总理职务。2022年12月2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对俄罗斯联邦军工委员会成员进行了部分调整,任命俄梅德韦杰夫为该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原职务保留。2024年2月18日,梅德韦杰夫针对俄罗斯在核问题的立场进行表态,称如果被推回至1991年的边界,俄罗斯将与西方打一场全面核战争,俄罗斯武装部队将部署其全部武器,除基辅外,还将袭击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柏林或伦敦。同年2月19日,梅德韦杰夫抵达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与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见面。

2024年2月26日,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宣布,西方领导人讨论了向乌克兰派兵的可能性,虽尚未达成共识,但不排除这种可能性。马克龙还表示,法国会尽一切努力使俄罗斯"不会赢得这场战争"。但随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包括美国在内的多国表示称没有向乌派遣军队的计划。2月28日,梅德韦杰夫评论法国总统马克龙涉乌言论称,西方政客每天都在展示什么叫"大脑衰退"。

2024年4月23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一项法案,允许约瑟夫·拜登政府没收在美国银行持有的俄罗斯资产并将其转移到乌克兰。4月27日,梅德韦杰夫称,俄罗斯可能会通过扣押在俄罗斯的美国公民和投资者的资产,来回应美国没收其在西方被冻结的资产。

2024年5月10日,梅德韦杰夫威胁伦敦和巴黎说,如果乌克兰使用英国法国巡航导弹袭击俄罗斯,俄就将发起猛烈反击。

2024年5月17日,梅德韦杰夫在“电报”社交平台上表示,如果西方向乌克兰提供远程导弹,俄罗斯可能让导弹“防疫区”逼近波兰边界,甚至扩大到波兰领土。他写道,如果西方继续这么做,有保障的导弹“防疫区”将设在靠近波兰边境的某个地方,或者在波兰境内,这绝对是危险的。

2024年5月25日,波兰外长弗拉斯迪劳·西科尔斯基表示,美国警告俄罗斯,如果其在乌克兰使用核武器,美国会摧毁俄在乌阵地。5月26日,梅德韦杰夫回应称,一旦发生核对抗,波兰肯定会收到其应得的放射性灰烬。

2024年5月27日,美国总统拜登参加阵亡将士纪念日有关活动,他在发表讲话时谈及美国军队当年在打败法西斯主义方面发挥的作用,但没提苏联及其他国家的士兵。对此,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批评拜登故意篡改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

当地时间2024年6月27日,梅德韦杰夫在第十二届圣彼得堡国际法律论坛上发表讲话时表示,美国及其盟友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和针对俄资产的冻结和扣押行为,可以被视为侵略行为。

2024年9月,梅德韦杰夫被任命为俄罗斯武装力量征募委员会主席,该委员会负责协调相关国家机构招募合同兵的工作,并监督志愿者队伍的组建工作。

2024年11月2日,梅德韦杰夫在接受俄罗斯媒体采访时,就有关俄罗斯是否会使用核武器的问题表示,美国领导层错误地认为,俄罗斯人永远不会越过某条界限,但如果事关俄罗斯存亡,俄罗斯将在使用核武器问题上别无选择。当地时间11月26日,梅德韦杰夫发文表示,美国政客和记者在认真讨论向乌克兰提供核武器的后果。梅德韦杰夫强调,向基辅政权提供核武器本身就可被视作为与俄罗斯的核冲突做准备。当地时间12月27日,梅德韦杰夫在社交媒体表示,在未来的100年,俄罗斯都不太可能和美国建立友谊。他表示,由于与美国开战代价高昂,直接冲突显然会升级为全球核战争,因此在西方对俄罗斯的混合战争结束后,俄方应当采用无视美国的政策。

当地时间2025年2月5日,梅德韦杰夫表示,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称要乌克兰向美国供应稀土等资源,来换取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而欧洲将不得不为支持乌克兰付出沉重代价。当地时间3月16日,梅德韦杰夫警告称,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乌克兰部署“维和人员”会引发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全面战争。当地时间4月8日,梅德韦杰夫表示,即使在2022俄乌冲突完全停止的情况下,在未来几十年内俄罗斯都不会削减核武器。未来世界上会出现更具有杀伤性的武器,同时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数量也会增加。4月18日,梅德韦杰夫表示,若欧洲效仿美国“撒手不管”,不介入俄乌冲突,俄罗斯能够更快自行解决问题。

为政举措

政治政策

延长总统与议会任期

2008年就任俄罗斯总统后,梅德韦杰夫在其第一次国情咨文报告中就提出,俄罗斯将坚持政治和经济改革。他认为应对内延长总统与议会任期,但同时强调,这不是指要进行宪法改革。此外,他还呼吁要扩大议会权限,赋予联邦会议监督行政权力的功能,这些主张在其任上并未完全得到执行,其中总统任期延长得到执行。俄罗斯目前面临实施国家长期发展计划、过渡到新经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军队现代化、管理庞大国家等等一系列重大任务,需要加强民主制度和保持稳定。而保持稳定的具体措施就是延长总统和国家杜马的任期。这两项议题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被多次提及,梅德韦杰夫认为该举措能够为现有制度安排赋予更大的稳定性。

警察制度改革

2009年4月莫斯科市察里津诺警察分局局长丹尼斯·叶夫夏科夫昨天夜里在一家商店朝7人开枪,其中两人当场身亡。该事件成为俄罗斯警察制度改革的导火索。

根据2010年2月18日梅德韦杰夫签署的俄罗斯联邦《关于俄罗斯联邦内务部改革的若干措施》总统令的立法建议,新出台的《俄罗斯联邦警察机关法》于2011年3月1日正式生效。该法案将警务人员的名称从沿袭苏联时期的“милиции”(一般译为民警)更改为“полиция”(警察),并更新警徽、制服以示改革决心。

对于警察系统内腐败现象肆虐、不端行为严重以及不能有效履行职责等问题,梅德韦杰夫重拳出击,以法案为基准,对警务系统进行制度上的重构、机构上的重组与人员上的调整。这些改革措施顺应民意,也符合国际化趋势,对俄罗斯警察制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反腐败运动

2008年,梅德韦杰夫在国情咨文中将解决腐败问题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开宗明义地指出"腐败是自由、民主和公正社会的头号敌人"。

2008年5月19日,俄罗斯设立反腐败委员会,并规定其主席团每年向总统提交两份工作报告。总检察长将不定期经常性地向总统和该委员会介绍有关情况。2008年7月,梅德韦杰夫签署了国家反腐败计划,并将相关法案提交国家杜马审议通过。

梅德韦杰夫计划从四个方面对腐败问题进行全面打击:第一部分是反腐败立法;第二部分是以反腐败为目的完善国家管理;第三部分是法律干部的培训和法律教育;第四部分是实施反腐败计划的第一批措施。

这些反腐措施虽然具有一定的成效,但正如梅德韦杰夫所言,“腐败在俄罗斯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并非在一朝一夕就能根除,俄罗斯的反腐之路依旧任重道远。

2010年4月,梅德韦杰夫签署第460号总统令,该令将国家反腐败计划定义为一项中期政府政策。此举被俄罗斯专家Georgy Satarov 认为“可能反应了梅德韦杰夫对2008年计划收效甚微的沮丧”。

梅德韦杰夫遗憾表示,虽然已经制定了反腐败法,但它们未能实现其目标。

2011年5月,梅德韦杰夫签署《俄罗斯联邦刑法修正案》和《行政犯罪法典》修正案以改善国家反腐败管理。其中《俄罗斯联邦刑法典》修正案对给予或接受商业或其他贿赂罚款的替代处罚,罚款是贿赂金额的倍数。罚款将取决于犯罪的严重性,从有关贿赂的十倍到100倍不等,但不能低于25,000俄罗斯卢布或高于5亿卢布。

2012年12月,在接受电视台联合采访时,梅德韦杰夫表示,尽管揭露腐败可能会影响政府声誉,但已经掀起的反腐风暴将继续下去。

议会改革

梅德韦杰夫大力提倡扩大政治参与。在国家杜马保持多党制的格局下,建议通过修改选举法案是小党派有机会进入国家杜马,进一步拓宽政权的社会基础。梅德韦杰夫指出,"这些举措有利于提高人民代表性的质量,更加全面地考虑人们的利益,加强公民对政权的信任和社会的团结"。

就国家杜马本身而言,目前统一俄罗斯党占据多数席位持中间立场;左派和中左翼分别有俄共和"公正俄罗斯"党;右派力量缺席以及部分自由派力量游移在国家杜马之外,导致国家杜马出现一定意义的代表性失衡。

此外,2008年,梅德韦杰夫向国家杜马提交法案,对现行的联邦主体立法与行政机关组织原则和政党法进行修改,其主要内容是改变现有的联邦主体首脑提名办法,建议只有在地方议会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才有资格向总统提名地方行政首长。该法案从法理上强化了最高领导人对地方行政首长任命过程的影响力。

梅德韦杰夫在2008年的《国情咨文》中认为俄罗斯需要进一步完善国家管理体制。为此,他特别提出十条意见:允许在国家杜马选举中得票率为5~7%的小党选派1~2名代表进入国家杜马;联邦主体行政长官由在地方议会选举中占据多数席位的政党提出候选人;取消选举保证金制度;联邦委员会成员由每个联邦主体地方议会各推选2名议员组成;降低新政党成立所需党员的最低数量;政党领导人实行任期轮换制;加强地方自治代表机关的监督作用,甚至可以解除自治市政府领导人的职务;非政府组织和社会院的代表参与立法进程;议会中的政党在国家媒体中享有充分的宣传空间;加强互联网和数字电视的舆论监督作用。

经济政策

启动现代化计划

学者出身的梅德韦杰夫经济现代化一直有着自己的思考,早在踏入政坛之初,他就有意参加联邦证券委员会的工作,来丰富自己经济领域的实践经验。在总统任期内,他提出了俄罗斯全面实现现代化的主张,减少对石油和天然气收入的依赖,并创建基于高科技和创新的多元化经济,由此并推出了以振兴五大高科技领域(高效能源利用、核技术、信息技术、 医疗技术和制药及空间技术与电信相结合)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方案。此经济方案一般被认为是“普京计划”和俄罗斯长期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是俄罗斯经济多样化思想的延续。

外交政策

梅德韦杰夫一贯强调在他治下的俄罗斯外交策略的目标的为了塑造俄罗斯公民认同,为国家全面的内部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机遇,以此来助力俄罗斯实现经济、社会现代化,并在此基础上确保俄罗斯在国际格局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

与西方关系

俄罗斯一贯将西方国家作为其对外交往的重点。梅德韦杰夫的发言中一贯注重对民主价值观表述,被舆论认为他充满“欧洲思维”。上任后的梅德韦杰夫致力于与西方国家,特别是欧盟在多个领域内展开合作,建立一个“没有分界线”的大欧洲。但随着2008年南奥塞梯战争的爆发,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特别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国家的关系降至冰点,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经济制裁。近年来随着乌克兰危机、2022俄乌冲突的加剧,俄与西方国家进一步恶化,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进一步加剧。

与美国关系

梅德韦杰夫就任总统第一年,俄格战争爆发使俄罗斯与美国的关系倒退。俄罗斯国内反美主义的论调显著上升。在俄罗斯的民意调查中,64%的受调查者都把美国视作“敌人”或者是“对手”。2009年7月6日到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俄罗斯,期间就核裁军与梅德韦杰夫达成最新共识,俄美两国首脑签署了《进一步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问题谅解备忘录》的共同声明,以此文件指导此后两国关于新的《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的谈判,美俄关系迎来缓和。2012年以来,在一系列问题上,俄美之间尖锐对抗,尤其是斯诺登事件及叙利亚化学武器事件。克里米亚半岛危机以来,两国关系陷入冰点。

与欧洲关系
与英国关系

俄英两国关系长期充满相互敌对、猜疑和对立。两国关系在2006年俄罗斯前特工利特维年科钋中毒死亡事件后进入低谷,而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让双方关系雪上加霜。2017年年底,英国外交大臣访问俄罗斯,两国关系有所缓和。但2018年,又一位前俄罗斯特工的中毒死亡使得两国陷入互相的外交对抗报复。在西方针对俄罗斯的制裁中,英国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不断升级。

与欧陆国家关系

梅德韦杰夫任上重视与德国法国的关系,德国、法国等“老欧洲”国家与俄罗斯有着较为密切的经济尤其是能源合作。2008年6月,刚上任一周的梅德韦杰夫就出访德国,发表了关于构建新欧洲安全的倡议。梅德韦杰夫在总统和总理任上时,德法领导人多次访问俄罗斯。但克里米亚事件乌克兰危机的爆发后,德法两国也加入制裁俄罗斯的行列中。

与乌克兰关系

作为弗拉基米尔·普京外交政策的拥,2014年乌克兰危机期间,梅德韦杰夫担任俄罗斯总理,他被认为是支持并执行了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吞并。梅德韦杰夫还曾公开批评乌克兰政府,并声称乌克兰是“假国家”。他还在2014年表示,乌克兰需要重新定义自己的国家身份,否则就可能面临分裂。这些言论被视为支持俄罗斯干预乌克兰的行动,并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和谴责。

梅德韦杰夫在2014年参加了许多与乌克兰有关的高级会议和谈判,他代表俄罗斯政府参与了乌克兰问题的讨论和解决。在这些会议和谈判中,梅德韦杰夫被认为是俄罗斯对乌克兰实施政策的重要决策者之一。

2022年随着俄乌战争的推进,俄罗斯与西方关系产生巨大裂痕,梅德韦杰夫认为,面对西方国家的制裁,俄罗斯不需要与它们建立外交关系,俄罗斯可以借此机会退出关于核稳定与潜在新裁武对话。

2023年2月,梅德韦杰夫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确保俄罗斯与乌克兰和平相处的唯一途径就是尽可能地把敌对国家的边界推后,即使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波兰的边界。梅德韦杰夫认为,俄罗斯会取得最终的胜利,这场冲突将会以达成某种松散的协议作为结局,但他认为这样的协议并不利于边界问题的彻底解决,也不会对当下岌岌可危的欧洲安全有益。

2023年5月,在克里姆林宫遭无人机袭击后,梅德韦杰夫表示“只能从物理上消灭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及其集团”。

2024年1月11日,梅德韦杰夫发出“核武器”警告称,乌方部分人士宣称使用远程导弹摧毁俄境内的发射装置,这有可能触犯俄罗斯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第19条相关规定,威胁打击俄罗斯境内目标可以成为俄使用核武器的理由。

2024年2月22日,梅德韦杰夫称,俄罗斯军队可能会抵达乌克兰首都基辅,实现莫斯科“特别军事行动”目标。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同属一个国家,而莫斯科称为“基辅政权”的乌克兰政府“必须垮台”。

2024年12月17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梁赞大街上的一栋居民楼发生爆炸,俄方初步调查发现,遇难的两人是俄罗斯武装力量辐射、化学和生物防护部队(三防部队)司令基里洛夫中将及其助手。乌克兰国家安全局官员随后承认,基里洛夫是死于乌克兰国家安全局的一次特别行动。梅德韦杰夫对此行为警告称,针对基里洛夫中将的恐怖袭击行为,会不可避免地招致对乌克兰军政最高层的报复行动。

与北约关系

2024年2月7日,梅德韦杰夫警告称,如果俄罗斯和北约之间发生战争,俄罗斯别无选择,只能使用核武器来进行回应。

与亚洲国家关系

21世纪以来,“转向东方”在俄罗斯外交政策中影响越来越大。“东方”在俄罗斯的立场看有两种含义,一指莫斯科以东,此是国内治理开发领域。另一泛指非西方国家,特别东亚及南亚次大陆的国家。梅德韦杰夫执政时期加大了对中国、印度和其他新兴国家的外交力度()。由于其制定了西伯利亚开发战略,与东方国家的合作对俄罗斯有着重要的政治与经济利益。

与日本关系

俄罗斯与日本的关系在梅德韦杰夫任上保持着”踌躇不前“的有限合作状态。两国在能源领域有合作。俄罗斯与日本就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有主权争议,目前为俄罗斯实际控制。梅德韦杰夫任总统和总理时各有一次登岛行动,日本为此抗议。因日本参与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以及对乌克兰援助,梅德韦杰夫嘲讽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应”切腹自尽“。

2024年1月30日,梅德韦杰夫对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发表施政演说时谈及俄日关系,称“日方仍坚持努力解决领土问题和签署和平条约的方针”进行了回应。并在当天晚些时候在社交平台X上发帖称,“不在乎日本人对所谓‘北方领土’的‘感情’。这不是‘争议领土’,而是属于俄罗斯的领土”。梅德韦杰夫还在帖子中提到“切腹”,配了一张“日本武士切腹”的图片。

与韩国关系

梅德韦杰夫任总统时期,俄韩军事和经济合作关系密切,在朝核问题上相互支持。梅德韦杰夫上任总统第一年,2008年9月,李明博总统对俄罗斯进行了为期3天的访问,与梅德韦杰夫总统举行会晤,商讨俄韩在政治、经贸、人文、军事、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双方签署《十点经济协定》。此外,李明博总统提出建设跨境铁路及天然气管道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议。同时,俄韩决定把全面伙伴关系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求扩大经贸合作,增强政治互信。2011年11月,李明博再次访问俄罗斯,与梅德韦杰夫总统举行会谈。俄韩就朝核问题、天然气管道建设、经贸合作问题等进行了讨论,双方敲定俄方从2017年正式向韩方供应天然气的最终方案。

与印度关系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俄罗斯重新修复了与印度在地缘政治伙伴方面的关系,21世纪这一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梅德韦杰夫执政不久颁布的《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当中继续将俄印关系与中俄关系并列为俄罗斯亚太外交的最优先方向。梅德韦杰夫在担任总统时期一共3次访问印度,是其执政生涯中访问最多的国家之一。梅德韦杰夫担任总统期间,双方在能源合作领域获得了更大的进展,签署了民用核能和油气领域的合作协议。同时双方也通过互办文化节活动来扩大两国民间的交流,为俄印关系的新发展来奠定基础。在2010年梅德韦杰夫总统访问印度期间,俄印就印度出资60亿美元与俄罗斯共同研制第五代战斗机达成协议,这也成为印度历史上最大的军事技术投资。印度与俄罗斯在能源与军事上有稳固的合作关系,这样深厚的关系加持之下,在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后,印度拒绝经济制裁俄罗斯。

与越南关系

2008年5月梅德韦杰夫成为俄罗斯总统后,梅德韦杰夫政府继承了普京政府第二个任期内对越南的积极政策。越南国家主席阮明哲在2008年10月和2009年12月连续两年访问俄罗斯,与梅德韦杰夫总统签订了12项政府间协议并发表了联合公报,强调双方要在双边领域以及在包括东盟和东盟地区论坛,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多边领域加强合作。同时越南表示将支持俄罗斯尽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梅德韦杰夫政府时期,双方不但在政治关系上更加紧密,俄越领导人多次完成互访,同时双方在经济和科技领域的合作也由提高。2008—2011年,俄罗斯与越南的双边贸易额和军售贸易方面持续走高。双方在石油天然气领域以及军工领域合作的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全面的加强。同时,俄罗斯和越南的军事合作在梅德韦杰夫任俄罗斯总统期间也有深入。在军售方面,越南直追印度,成为俄罗斯在整个亚太地区最为重要的军售对象。

与中亚五国关系

俄罗斯有统治中亚五国(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一百多年的历史,因此其对中亚五国影响甚大。俄一直视中亚为其传统势力范围以及南部边界安全的屏障和战略缓冲带,对美西方加紧对中亚渗透以及部分中亚国家对俄态度重视。梅德韦杰夫对独立国家联合体重视,视之为内政中的外交,外交中的内政。2008年5月就任总统,梅德韦杰夫即首访哈萨克斯坦,以后又多次访问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他积极推动俄罗斯与中亚五国的经济、能源和军事一体化,多次举行不同层次和类别的联合军事演习。

与中国关系

梅德韦杰夫在总统任上保持重视中俄关系的传统,在多项领域与中国展开合作。2008年6月,新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在此期间,两国共同签署了《关于重大国际问题的联合声明》。随后,两国领导人又共同发表了《北京会晤联合公报》加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其总统生涯中,梅德韦杰夫共三次访华,表达对中国经济现代化发展的赞许之情。

2022年12月,乌克兰危机爆发,担任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副主席的梅德韦杰夫访华,中俄两方就两国关系、2022俄乌冲突、国际地区问题等热点问题进行了交流。

2023年3月,在接受俄罗斯多家媒体采访时,梅德韦杰夫称俄罗斯和中国的关系处于有史以来最高点,并在可预见的未来没有问题。他认为,俄罗斯和中国相互补充,近年来关系呈“上升趋势”。

2024年12月11日,梅德韦杰夫抵达中国进行为期两天的工作访问,期间会同中国高层举行会谈。

人物评价与影响

人物评价

弗拉基米尔·普京在自传《第一人:普京自述》中评价梅德韦杰夫是一个忠诚的人,思维活跃不陈旧,具有团队精神,让人信任。

奥巴马评价梅德韦杰夫是美国“稳固可靠的盟友”。他是一个“充满想法、面向未来的人……有能力在21世纪正确领导俄罗斯”。

德国新闻杂志《明星》记者评价梅德韦杰夫是一位坦率、机智且懂得克制,城府颇深的人。与弗拉基米尔·普京相比,他的言行举止中极少透露出个人色彩,他是俄罗斯最具有外交手段的政治家。

人物影响

梅德韦杰夫总统任上提出的“经济现代化”是俄罗斯长期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其核心是摆脱经济对能源的依赖。但其方案仅限于五大高科技领域,忽视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梅德韦杰夫总统与总理任上未能改变俄罗斯长期存在的经济结构失衡问题。

梅德韦杰夫在总统与总理任上打击俄罗斯的腐败问题。措施包括制定相关法律,把反腐纳入国家战略和工作规划,对国家公务员实行严格的财产申报制度等。打击腐败的领域包括法律、行政和教育,但收效甚微。俄罗斯的清廉指数排名一直靠后,民众对腐败问题持悲观态度。

外交方面,梅德韦杰夫秉持普京以来俄罗斯保持的能源外交风格,倚靠俄罗斯丰富的能源资源维护俄罗斯的国际地位,今天的俄罗斯在梅德韦杰夫的影响下亦是如此。

相关事件

贪腐指控

2016年9月,俄罗斯反对派领导人阿列克谢·纳瓦利内在其反腐败基金会网站发布一份长达十三章的报告控诉梅德韦杰夫贪腐行为。报告称其家族与几个非营利性基金会有着隐秘关系,而这几个基金会利用捐款在俄罗斯各地购入大量私人庄园、别墅、农场、葡萄酒庄、游艇等。

2017年4月,纳瓦利内再次上传视频佐证梅德韦杰夫贪腐指控。随后,梅德韦杰夫对此指控进行回应称,该指控荒谬失实,且带有政治动机。而国家杜马则拒绝透露对此事的调查情况。俄罗斯“生活”新闻网5日报道称,俄罗斯“政治课”杂志主编特列季亚科夫认为,梅德韦杰夫之所以选择这一时机对此做出回应,是因为4月1日是所有政府官员提交自己收入和财产申报表的日子,目的是避免他的财产申报表公布后在社会上引起新的不满。俄《生意人报》政治评论员德利兹也称,俄政府确实一直在严厉打击腐败问题,4日乌德穆尔特共和国首脑索洛维约夫因受贿1.4亿俄罗斯卢布被捕就是个例子。但俄罗斯社会要求政府在反腐领域做得更好。

被IFHR向国际刑事法院申请逮捕

2024年6月8日,受欧盟资助的国际人权联合会(IFHR)向国际刑事法院(ICC)提出申请,要求对包括俄罗斯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等6名俄罗斯高官和知名媒体人发出逮捕令,指控他们涉嫌传播“仇恨言论”。梅德韦杰夫对此回应称,这是对俄方“打击基辅新纳粹政权有效性的认可”。同时他还表示,这些非政府组织实质上已经成为乌克兰袭击俄罗斯平民的帮凶。

人物轶事

铁杆“果粉”

梅德韦杰夫是出名的“苹果”产品爱好者。2010年时任总统的梅德韦杰夫就收到了史蒂夫·乔布斯送给他的全球第一部iPhone 4智能手机。2012年在巴黎出访期间,梅德韦杰夫在埃菲尔铁塔下多次举起“钟爱”的iPhone 5拍照留念。2013年,时任总理的梅德韦杰夫在圣彼得堡国际法律论坛做总结性发言时,就之前对其“开会玩Ipad”的指责进行回应称,此次会议他将用传统纸笔。以避免被人误会在玩平板电脑

“老子的信徒”

梅德韦杰夫喜欢中国道家思想。2008年,梅德韦杰夫在北京大学演讲时,引用《道德经》中的“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2010年,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他建议国际社会遵老子教诲应对世界金融危机,被人们称为是“老子的信徒”。

误用谚语

2025年4月3日,梅德韦杰夫在社交媒体账号发文表示,“现在俄罗斯很少与美国和欧盟进行贸易,几乎各方面都受到了制裁。但是,现在我们的经济增长率是3%。我们将听从老子的建议,坐在河边等敌人的尸体漂过,欧盟经济腐烂的尸体。”这句 “建议”并非出自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而是一句西方误用的网络用语。在收录名人名言和读后感的网站“Goodreads”上,这句话被标注为“节选自《孙子兵法》”。随着中西方交流更加紧密后,许多西方人才发现这句话也并非孙子所说,而是根据孔子语录《论语》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改编而来。

个人作品

2007年,梅德韦杰夫出版著作《俄罗斯国家发展问题》(Вопросы национального развития России )。该书介绍了第一副总理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关于国家社会政策、俄罗斯经济发展以及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的一些演讲、文章和采访。

家庭生活

婚姻家庭

梅德韦杰夫7年级寒假与同一年级另一个班的女同学斯韦特兰娜相遇,进一步接触后,两人确立了恋人关系。斯韦特兰娜·弗拉基米罗芙娜·梅德韦杰娃出生于喀琅施塔得,毕业于圣彼得堡国家财金大学。中学时期,斯韦特兰娜是学校公认的校花,她出身军人家庭,性格坚毅,成绩优秀。在一众追求者中,她选择了身材矮小、性格内敛的梅德韦杰夫。这段关系虽然在当时影响了两人的成绩,梅德韦杰夫甚至在成绩单个人行为一栏被评为“不及格”。1989年,两人步入婚姻殿堂,并于1995年生下了独生子伊利亚·德米特里维奇·梅德韦杰夫。

2008月1日,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当选为俄罗斯总统后,他的妻子斯韦特兰娜·梅德韦杰娃(Svetlana Medvedeva)作为第一夫人多次出席公开活动。2008年7月,梅德韦杰娃和她的丈夫,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在日本北海道岛温莎酒店与青年“八人”成员会面。2010年2月,梅德韦杰娃陪同丈夫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2009年2月梅德韦杰娃与莫斯科孤儿院和寄宿学校以及玛莎和玛丽修道院的儿童一起参加了由社会和文化倡议基金会与国际项目局、莫斯科家庭和青年政策部以及体育和环境综合体“拉塔赛道”("Лата Трэк")共同组织的慈善儿童节“克里拉茨科耶的快乐马斯莱尼察”("Веселая Масленица в Крылатском")。

兴趣爱好

运动达人

早在学生时代,梅德韦杰夫就有保持运动的习惯,早些时候他沉迷划艇,并多次参与学校比赛,后来大学时期,开始练习举重,以此来保持肌肉。 2011年时任俄罗斯总统的梅德韦杰夫与总理弗拉基米尔·普京在度假时,还曾相约健身房、骑自行车锻炼身体,宣扬健康生活方式。

爱好摄影

除了政治家、教授身份,梅德韦杰夫还是一名摄影师。童年时,梅德韦杰夫就经常到圣彼得堡市中心涅瓦大街的少年宫参加摄影课程。长大后,在日常工作与出国访问期间,常常利用闲暇时间拍摄世界各地人物风情、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遗迹等,尤以自然风景照见长,其作品多展示在Instagram个人账号主页,也曾在世界各地举办个人摄影展。

参考资料

梅德韦杰夫:从乖孩子到乖总统(图).北方网.2023-07-18

Security Council structure.President of Russia.2023-07-18

Председатель Партии.Председатель Партии.2023-07-18

普京签令,梅德韦杰夫获新职.大风新闻-今日头条.2024-09-21

低调的俄罗斯“男二号”.人民网.2023-07-18

俄罗斯新总统梅德韦杰夫宣誓就职.央视网.2023-07-18

梅德韦杰夫称与西方没有特别需要维持的外交关系.百家号.2023-07-18

Dmitry Medvedev's personal site.wayback machine.2023-07-18

梅德韦杰夫的从政经历.中国日报网中文资讯.2023-07-18

那些年,他们曾经是教师.百家号.2023-07-18

出身讲坛 与普京毕业于同一个系.浙江日报.2023-07-18

梅德韦杰夫:俄罗斯低调第一副总理.凤凰网.2023-07-18

Zubkov replaces Medvedev as Gazprom chairman.the New York time.2023-07-23

金融研究|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SWIFT禁令及其影响.澎湃新闻.2023-07-23

俄罗斯的住房梦:从赫鲁晓夫楼到梅德韦杰夫公寓——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3-07-23

United Russia endorsed D Medvedev as candidate for presidency.Zeroline.2023-07-23

ЦИК РФ зарегистрировал Д.Медведева кандидатом в президенты.卢布克-乌克兰.2023-07-23

Foreign investors expect reforms from Russia's Medvedev .The Dailu Star.2023-07-23

Focus Shifts to How Medvedev Will Run Russia.npr.2023-07-23

俄罗斯新总统梅德韦杰夫宣誓就职[组图].央视网.2023-07-23

8年当政 普京改变了俄罗斯官场.cctv.2023-07-23

普京20年系列之四:强力集团的转型.欧亚系统研究科学.2023-07-23

All the Next President’s Men.wayback machine.2023-07-23

俄罗斯“现代化外交”评析.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2023-07-23

Russia after the global economic crisis.Internet Archive.2023-07-23

History of relations between Russia and Georgia.TACC.2023-07-23

俄格“五日战争“主要事件回顾.央视网.2023-07-23

俄外交部就格鲁吉亚议会宣布断交发表声明.央视网.2023-07-23

俄罗斯与南奥塞梯签联盟协议 双方关系达新高度.手机环球网.2023-07-23

再见,梅德韦杰夫总统 你好,梅德韦杰夫总理.第一财经.2023-07-23

从总统到总理:杜马批准梅德韦杰夫领导政府.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3-07-23

普京不参加 八国峰会.央视网.2023-07-23

克里米亚的前世今生.半月谈网.2023-07-23

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视察克里米亚.中国日报网中文资讯.2023-07-23

梅德韦杰夫批西方制裁致俄经济陷入衰退.人民网.2023-07-23

俄乌冲突西方制裁对俄罗斯的影响、应对及启示.中国社会科学网.2023-07-23

Putin hands Medvedev prime minister role amidst sustained unrest.wayback machine.2023-07-23

Sina Visitor System.新浪微博.2023-07-23

俄罗斯养老基金改革:现实与未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2023-07-23

Russian government quits as Putin plans to stay in power past 2024.The Guardian.2023-07-23

普京任命米舒斯京为总理 任命梅德韦杰夫为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副主席.央视网.2023-07-23

普京任命,梅德韦杰夫出任俄军工委员会第一副主席.观察者.2023-07-23

梅德韦杰夫突访车臣 并就“核战争”发最新表态.今日头条.2024-02-20

针对法国总统马克龙涉乌言论,梅德韦杰夫:西方政客每天都在展示什么叫“大脑衰退”。.今日头条.2024-02-29

梅德韦杰夫:美国若没收俄被冻结资产 俄将报复!.环球网-今日头条.2024-04-28

点名英法,梅德韦杰夫警告或“猛烈反击”.参考消息—今日头条.2024-05-11

梅德韦杰夫:俄导弹“防疫区”可能逼近波兰边界.腾讯网.2024-05-18

梅德韦杰夫:一旦发生核对抗,波兰肯定会收到应得的放射性灰烬.观察者网-今日头条.2024-05-27

拜登称美军登陆诺曼底“解放了欧洲”没提苏联,梅德韦杰夫:有人企图篡改历史.环球网-今日头条.2024-05-28

梅德韦杰夫:西方对俄制裁并冻结俄资产可被视为侵略.济南时报-新黄河-今日头条.2024-06-28

梅德韦杰夫:如果事关俄存亡 俄将在使用核武器问题上别无选择.央视新闻-腾讯网.2024-11-03

梅德韦杰夫:美国如向乌克兰提供核武器 后果显而易见.新京报-今日头条.2024-11-26

梅德韦杰夫:俄美两国百年内不太可能重建友谊.央视新闻.2024-12-27

俄方:支持乌克兰将使欧洲付出沉重代价.央视新闻-今日头条.2025-02-05

英法真要派兵?俄乌局势又迎新变量,美国这次沉默了.大众新闻-大众日报-今日头条.2025-03-17

梅德韦杰夫:俄罗斯未来几十年都不会削减核武器.腾讯网.2025-04-08

梅德韦杰夫:如果欧盟和美国 “撒手不管”,俄罗斯会更快解决俄乌冲突.环球网-今日头条.2025-04-19

梅德韦杰夫发表国情咨文 宣布应对美反导系统新举.中国日报网.2023-07-23

403 Forbidden.新华网.2023-07-23

学术期刊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欧亚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2023-07-23

Russian Police Force To Change Its Name, But Not Its Ways.Radio Free Europe Radio Liberty.2023-07-23

俄罗斯反腐败思路及实践探索.中央纪委国家监委.2023-07-23

Russian president admits failure in fighting corruption.wayback machine.2023-07-23

Amendments to bolster anti-corruption legislation.wayback machine.2023-07-23

梅德韦杰夫表示俄罗斯将继续推进反腐工作.环球国际.2023-07-23

2008年梅德韦杰夫总统《国情咨文》评析.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2023-07-23

俄罗斯与西方——三十年来俄罗斯外交的路径选择.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07-23

英俄关系为何长期紧张.光明新闻.2023-07-23

对俄制裁,英国做了哪些事?.澎湃新闻.2023-07-23

乌克兰危机暴露西方多重矛盾.新华网.2023-07-23

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开启欧洲之旅 首站访问德国.凤凰网.2023-07-23

张林初:法国调整与俄罗斯关系的战略考量与展望.国际网.2023-07-23

【俄乌开战】俄前总统:乌克兰将消失 没必要存在地球上.东方ONLINE.2023-07-23

梅德韦杰夫发了张"乌克兰未来地图"….澎湃新闻.2023-07-23

Russia doesn't 'especially need' diplomatic ties with West - ex-president Medvedev.reutres.2023-07-23

原创 俄前总统梅德韦杰夫:要将威胁尽可能推离俄罗斯,“哪怕是到波兰边境”.搜狐网.2023-07-23

梅德韦杰夫警告:“别无选择,只能物理消灭.百家号.2023-07-23

梅德韦杰夫再次发出“核武器”警告.大皖新闻-今日头条.2024-01-13

梅德韦杰夫放话:会打到基辅.今日头条.2024-02-23

枢密院十号:罕见!梅德韦杰夫称“将对乌克兰军政最高层展开报复”.环球网-今日头条.2024-12-18

梅德韦杰夫警告:如果与北约之间发生战争 俄罗斯只能使用核武器来回应.金融界-今日头条.2024-02-08

日俄能源合作走向何方.新华网.2023-07-23

梅德韦杰夫再登日俄争议岛屿.凤凰网.2023-07-23

岸田施政演说提俄日领土问题,梅德韦杰夫回怼,配了一张“武士切腹”图.今日头条.2024-01-31

印度与俄罗斯之间依然保持稳定合作 .VOA.2023-07-23

中国和俄罗斯两国元首北京会晤联合公报.中国政府网.2023-07-23

中国和俄罗斯关于重大国际问题的联合声明(全文).中国政府网.2023-07-23

胡锦涛会见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3-07-23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统一俄罗斯党主席梅德韦杰夫.央视网.2023-07-23

俄媒:梅德韦杰夫谈中国解决乌克兰危机“和平方案”,美乌应研究.百家号.2023-07-23

梅德韦杰夫抵达北京开启两天访华行程.凤凰卫视-抖音短视频.2024-12-11

梅德韦杰夫抵达中国,外交部回应.人民日报-今日头条.2024-12-11

梅德韦杰夫抵达中国进行工作访问,外交部回应.环球网-今日头条.2024-12-14

奥巴马访俄前向俄“示好”.大众网.2023-07-23

ДВОРЦЫ, ЯХТЫ И ВИНОГРАДНИКИ — ТАЙНАЯ ЖИЗНЬ ДМИТРИЯ МЕДВЕДЕВА.Введение.2023-07-23

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回应“贪腐视频”:荒谬失实,政治抹黑.海外网.2023-07-23

俄媒:欧盟资助机构向国际刑事法院申请对梅德韦杰夫等6名俄人士发出逮捕令.今日头条.2024-06-09

“果粉”梅德韦杰夫会议期间弃用IPAD以避嫌.手机环球网.2023-07-23

中国谚语?梅德韦杰夫也“中招”了.环球时报.2025-04-06

Вопросы национального развития России.LIVELIB.2023-07-23

Из школы, где учился Дмитрий Медведев, похищены его фото.People.RU.2023-07-23

"Медиана" Светланы Медведевой. Два года из жизни первой леди.THE ANDREI STENININTERNATIONALPRESS PHOTO CONTEST.2023-07-23

俄总统梅德韦杰夫与总理普京比赛自行车(图).新浪网.2023-07-23

我校举办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摄影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3-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