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石臼湖

石臼湖

石臼湖又名北湖,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高淳区当涂县博望区三区一县交界,总面积210.4平方千米。由古丹阳湖分化而成,石臼湖西起石臼湖大堤内侧,东至江苏省界,南起石臼湖最南端处,北至当涂县区界,并含入湖的姑溪河和运粮河部分河段。主要入湖河道有新桥河、天生桥河、姑溪河、运粮河(中流河)、石固河等。

石臼湖属构造型浅水湖泊,流域地貌特征属于湖滨平原及岗丘区,湖区地貌由水道、洲滩、岛屿、港组成。整体地形从东、北两个方向由高向低倾斜,交汇于湖盆。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季风明显。石臼湖湿地内有兽类、两栖动物爬行纲19种,鸟类200种,鱼类58种,陆生野生动物数量达到250多种,维管植物284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7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0种,省级保护动物46种。

距今5500~6000年,石臼湖地区已有人类活动。西周时期,石臼湖流域属吴国东周时期先后为越、楚所辖。自北宋开始,溧水区高淳区当涂县已有明确分域,此后,石臼湖流域的行政区划基本没有大的变化。石臼湖中盛产螃蟹、鱼虾、水禽、菱藕、花椰菜等特色产品,“石臼湖”牌金脚红毛大闸蟹,古代为皇室贡品,被誉为中华“三只蟹”,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1990年,石臼湖被湿地国际亚太组织列为“亚洲重要湿地”。2001年,安徽省将石臼湖划定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珍稀水禽及湿地生态系统。2014年被正式确认为中国国家重要湿地。

命名

石臼湖外形酷似过去农村米的石臼,便因此得名。“石臼湖”之称,较早出现于北宋乐史雍熙四年完成的地理著作《太平寰宇记》,此时丹阳湖不再作为各湖的统称了。《太平寰宇记》卷八十九江南东道二载:丹阳在县西南一半与当涂县丹阳湖相并,石臼湖在县西南三十里西建阳岸,广一百六十馀里,北枕横山,连临西邱黄三山,又有军山塔子马头雀垒四山并在湖中。

位置境域

石臼湖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境西南部苏皖交接线上,分属江苏省水、高淳区和安徽省当涂县。经纬度范围为118°42′~118°52′,北纬31°23'~31°32'。石臼湖范围西起石臼湖大堤内侧,东至江苏省界,南起石臼湖最南端处,北至当涂县区界,并含入湖的姑溪河和运粮河部分河段。湖面东西长22千米,南北宽14千米,面积210.4平方千米,其中溧水区境内湖面为90.4平方千米,高淳境内湖面约25平方千米,其余位于马鞍山市博望区当涂县境内,属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高淳区和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当涂县共管湖泊,流域面积约1970.56平方千米,石臼湖周边主要河道有姑溪河、新桥河、天生桥河、石固河等,在下游当涂县平原圩区形成水网,互相交汇,经三汊河和塘沟河这两个出口进入运粮河、姑溪河,最后从当涂县金柱关汇入长江

历史成因

形成过程

石臼湖的形成可追溯到几百万年以前,经喜马拉雅山脉运动后,长江沿岸提升形成河流,河流汇聚发育形成湖泊。喜山运动早期继承了燕山晚期的差异运动,石臼湖区内持续凹陷,古近纪与新近纪主要为一套陆相碎屑岩,沉积厚度大,最大厚度达600米。早更新世由于石臼湖东部、南部丘陵山区地形高差明显,山势陡峻。部分山体崩塌受山间洪水及其所携带的泥沙冲刷,形成类似融冻泥流的以近源砾石为主体的山前洪(冲)积扇。到了中更新世石臼湖区内先是经历了一次差异性构造运动。全区总体抬升构成山麓边缘阶地的同时,局部(青弋江流域)下沉。后又因世界上山岳冰川向平原推进,全区保留了原始黄土堆积特征,形成风坡积、坡冲积的下蜀组;部分地区受流水搬运、冲刷较强烈,形成冲积、洪冲积下蜀组。全新世时期以河湖作用为主,沿江、青弋江、水阳江下游河谷平原地区水系呈网格状、辫状水系,河湖密集,低丘、岗埠点缀其上,反映新构造运动下沉的特点。这一时期本区气候逐步回暖,沉积河湖相沉积层,这也是本区湖泊形成的雏形,特别是全新世早、中期是湖泊的发育阶段。

历史变迁

20世纪60-90年代,石臼湖实施大范围的围垦,以至于湖泊面积缩小,水位12.0米时,湖泊面积262平方千米,其中当涂县116平方千米,江苏省146平方千米。1969年起,江苏省高淳县开始围湖造田,1970年当涂县开始小面积的围垦。江苏省继续扩大新垦区域,至1979年,江苏省大面积的围垦基本停止。至1981年4月石臼湖围垦面积达61.29平方千米,其中当涂县2处计18.6平方千米,耕地1.97万亩(内有江苏省溧水县2000亩);江苏省高淳、溧水两县5处计42.68平方千米,耕地约4万亩。

地理特征

气候

石臼湖位于北亚热带江南湿润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为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季风明显、无霜期长。全年平均气温15.7℃,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13.2小时,多年平均降水量1046毫米,年蒸发量1106毫米。

石臼湖多风。湖面发生四级风,即形成0.5米高浪,汛期最大风力可达9级,威胁湖堤的安全。冬季受西伯利亚地区高压气团影响,盛行北风和西北风;夏季受太平洋副高压气团影响,盛行东风和东南风。初夏,冷、暖气团交锋频繁形成降水集中的梅雨期。由于冷暖气团活动路线和力量对比变率较大,造成年际降水变化不一,导致洪涝、干旱灾害发生。

地质

石臼湖在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相互作用下,石臼湖南陵盆地继续坳陷,其余地区皆处于隆起状态,并伴有小规模的火山喷发活动,在浦口组中见少量的中性熔岩及火山碎屑岩夹层。早更新世中期区内洪冲积砂砾层、砂层普遍发育。中更新世早期,区内受雨水丰富、气温升高影响,已沉积的“黄土”在湿热化条件下遭受强烈氧化淋滤,并逐渐形成现今所见的网纹红土。晚更新世时期水流作用强烈,末次冰期的高海面环境中,区内西部长江及南部青弋江水阳江河流形成高水位时期的河漫滩波及全区,沉积了河湖相堆积的粘土、砂质粘土,而在末次冰盛期的地海面环境下形成风积黄土质粘土沉积层。

地形地貌

石臼湖流域地貌特征属于湖滨平原及岗丘区,湖盆东、南、北三面地势较高,为连绵不断的山峦和岗地,东、南侧丘陵岗地属茅山向南延伸的余脉,北侧分布着横山、小茅山诸山;西侧地势较低,为水阳江下游的冲积平原,属于水网圩区,与长江岸边圩区相连。湖区地貌由水道、洲滩、岛屿、汊港组成。整体地形从东、北两个方向由高向低倾斜,交汇于湖盆。

水文

湖泊

石臼湖是一个天然的通江淡水湖泊,整体呈东西向长方形,长22千米,最大宽度14千米,湖岸线总长度约70千米,湖泊面积约200余平方千米(相应水位12.0米),蓄水量12.64亿立方米。湖底高程4.5~7.5米,枯季大部分为滩地,少部分为水面。一般年份水深约1.2米,汛期水深约2.5米。2011年之前,石臼湖的平均水位在6.0~8.0之间波动。1983年和1998年平均水位较高,超过了8米,2011年石臼湖平均水位达到了历史最低值,5月10日水位4.22米,并出现了大面积干涸。2012年开始,石臼湖水位增加,2013年平均水位甚至超过8.5米,高于1998年。2015年6月石臼湖降水超过了400毫米,大量地表径流和长江水输入湖中,导致石臼湖水深增加,甚至一度超过警戒水位

主要入湖河道

石臼湖自身周边区域汇水面积99690千米。主要入湖河道有:新桥河、天生桥河、姑溪河、石固河等。

新桥河

新桥河在江苏省溧水县南部,为长江右岸二级支流,秦淮河支流。源出溧阳市与溧水市分水岭西南山区。西南流经溧水县共和等村,穿过老鸦坝水库,又经白马、晶桥等乡镇,至孔镇北仓口入石臼湖,河流全长22.95千米,流域面积99.8平方千米,是当地一条重要河道。

天生桥河

天生桥河是一条沟通秦淮河流域和石臼湖流域的人工运河,又名胭脂河,南接石臼湖,北连一干河,全长15.0千米。河底标高3.5~4.10米,河道宽度约为20~40米,岸坡植被杂树、竹林较为发育,河谷及岸坡的标高在3.5~46.0米,最大高差约为40米,河道两岸自天生河河闸(K10+586)至中段K11+449,沟谷深切,岸坡险峻,切割深度15~35米,河谷呈“V”,部分地段呈“八”字型,坡度在70°以上,沟壁谷底基岩裸露,岩石风化较严重,形成危岩体。其余地段,岸坡坡度较为平缓,坡高一般在10~20米,坡度一般在15~45°。

姑溪河

姑溪河为长江下游一级支流,位于当涂县境内,是连接石臼湖与长江的唯一通道。东起丹阳湖口小花津与运粮河相接,西至当涂城西金柱关注入长江,全长23.4千米,为当涂境内的重要河道,其主要支流为青山河。全河可分上下段,上段自小花津至芮家渡,河床宽117~434米,河深0.6~5.4米;下段自芮家渡至入江河口,河床宽100~300米;河深6~10米,最深处13.1米。姑溪河流域地处业热带北部,属于北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季风显著,温和湿润,且年平均气温15.8℃,年平均降水量为1023毫米,最多年份达15222毫米(196年),最少年份只有4604毫米(1978年),7月和12月分别是全年降水最多和最少的月份。

石固河

石固河为1991年开挖贯通的人工河,北连石臼湖,南接固城湖,全长12.6千米,早期用于防汛抗旱。石固河是高淳区城市生态走廊、城市通风口,也是高淳区的城市中轴线,有6.5千米穿城而过,河道以东是高淳经济开发区、以西为主城区,其水环境直接影响高淳区城市生态环境。

土壤

石臼湖境内以黄棕壤土类为主,主要有石质土、粗骨土、黄棕土、潮土、水稻土等。沿湖圩区主要分布有育型水稻土和潜育型水稻土,成土母质以冲积物和下蜀系黄土为主。土层深厚,大多在1米或1米以上,层次分化明显,剖面发育完整,耕作层呈灰棕、灰黄色,中壤为主,多团块状结构,犁底层色深,致密坚实,重壤为主。

生物多样性

综述

截至2020年11月,石臼湖湿地内有兽类、两栖动物和爬行类19种,鸟类200种,鱼类58种,陆生野生动物数量达到250多种,维管植物284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7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0种,省级保护动物46种。

植物

石臼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分布有高等植物284种,隶属于85科、213属。其中蕨类植物5科5属13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门79科207属270种。记录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7种,其中野大豆、水蕨野菱为野生种,其余的均为栽培种。外来杂草10科21种。

湿地植被群落分为人工乔木林、杂木林、农作物群落、陆生灌丛和水生灌丛等。其中石臼湖湿地主要植被类型有:农作物、莲、水源涵养林、芦苇、蒲草和一些浮游植物。湿地植物的生态需水包括四部分:植物同化过程耗水、植物体内包含的水分、湿地植株表面蒸发以及十壤蒸发耗水。其中最主要的耗水项目是蒸腾耗水和土壤蒸发,占植物蒸发量的99%,其他两项仅占1%。水生灌丛又分为挺水、浮水和沉水群丛等。其中挺水植物主要是茭笋、芦苇,浮水植物有芡实、菱、浮萍及湖滩蔓生莎草。石臼湖湿地的植物资源主要有水杉意杨等乔木树种,典型水生植物主要为水鳖科眼子菜科、金鱼藻科、浮萍科、睡莲科、满江工红科、槐叶苹科及菱科等。

动物

石臼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分布有脊椎动物291种,分属33目、85科。其中,两栖动物1目3科6种;爬行动物3目6科13种;鸟类16目52科200种;兽类6目7科14种。在所记录的291种脊椎动物中,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3种,即大鸨东方白鹳丹顶鹤,被国际湿地公约列为濒危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09种,包括兽类1种、鸟类18种、两栖纲1种,包括白额雁红隼疣鼻天鹅白琵鹭等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省级保护动物共计46种。石臼湖湿地是多种留鸟的繁衍栖息地白鹭牛背鹭鹳形目的涉禽被誉为环境监测鸟。此外,石臼湖湿地现有鱼类9目58种,兽类、两栖动物和爬行类19种,其中虎纹蛙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人类活动

历史沿革

石臼湖流域的文明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代,1997年薛城遗址的发现,表明距今5500~6000年,这一地区已有人类活动。除高淳区外,当涂县溧水区也都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从历史行政区划沿革来看,石臼湖流域长期处在同一政区。

西周时期,石臼湖流域属吴国东周时期先后为越、楚所辖。秦朝实行郡县制,设有丹阳市溧阳市,时石臼流域大部分属丹阳县,小部分属溧阳县,两县先后为鄣郡、会稽郡所辖。两汉至晋朝时期隶属丹阳郡。西晋时,于丹阳县南部分置于湖县。东晋南梁首都都在今南京市,此时石臼湖流域属丹阳郡及侨置宣州古城、淮南郡等。

隋开皇十一年(591年),溧阳西北及丹阳(江宁区博望镇交界处)故地东部设置溧水县(今溧水、高淳属之)。隋朝当涂县、溧水县地区均属丹阳郡,高淳之地属宣城郡天宝石臼湖流域大部属宣州,隶江南西道,此时石臼湖地区与南京地区(属润州,隶江南东道)已有分隔。自北宋开始,溧水、高淳和当涂已有明确分野,此后,石臼湖流域的行政区划基本没有大的变化。

清同治元年(1862)四月二十八日,高淳太平军战船倾巢出石臼湖,聚泊西岸,以掩护新市镇营垒。翌日,清军成发翔、喻俊明率湘营进剿,截获太平军战船40余艘。

1943年,苏南反顽战役中,新四军十六旅四十六团奉命攻打溧水北经巷村,驻守北经巷的是顽挺进军第六团。经过一场激烈的夜战,四十六团消灭了该团团部和所属两个营。趁着黑夜,四十六团胜利突围,与抗大九分校二大队一起,辗转撤往石臼湖北的横山地区,分驻于石场、南岗等村庄。

经济发展

江苏段

石臼湖流域江苏段以溧水县为代表,产业类型以汽车及零部件、精细化工、轻工纺织、机械制造、新型金属材料和食品加工为主。2007年溧水县实现地区生产总产值128.57亿元(为当涂县的1∙43倍),其中六大重点产业产值占全县工业经济总量比重超过86∙5%。此外,溧水区还提出了“一山一湖”(无想山、石臼湖)旅游IP。和凤镇引入了古村民宿、花火露营、非遗传承、康养体验等项目。2023年上半年,和凤镇共接待游客95万人次,同比增长25%。实现旅游收入4.71亿元,同比增长18.58%。

安徽段

石臼湖流域安徽段以马鞍山市博望区为代表,产业类型新材料产业、金智能装备为主。经济总量平稳增长,截至2022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4.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33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82.28亿元,同比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62.30亿元,同比增长2.2%。

交通发展

石臼湖特大桥

石臼湖特大桥全长12617.2米,是宁高新通道跨石臼湖部分,石臼湖大桥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桥梁全宽为42.8米,桥梁宽度2—12.75米,分左、右幅设计,中间净宽17.3米为南京地铁S1号线二期轨道桥建设空间。大桥在K31+513.681处跨越规划Ⅳ级秦淮河航道,与航道右交角为75°,通航净空为93x7米,跨航道采用(75+130+75)米变截面连续梁桥,非通航孔均采用30米装配式预制预应力组合箱梁。大桥在航道处采用错孔布置,适应航道线形的同时对航行的船只以诱导作用,主桥主跨采用130米的变截面连续梁设计,引桥标准跨采用30米跨径装配式预制预应力组合箱梁。

航道水运

秦淮河(溧水石臼湖~江宁彭福段)航道整治工程于2017年4月开工,2021年12月交工,按四级标准整治航道里程21.074千米,新建洪蓝船闸1座,改(新)建桥梁15座,建设停泊锚地和水上服务区各1处。2022年6月24日,坐落在秦淮河航道上的南京洪蓝船闸正式通航,也标志着秦淮河航道(溧水石臼湖至江宁彭福段)全线通航。自此,船舶可以从芜申线航道经石臼湖进入秦淮河航道,再经过下游的秦淮河船闸进入长江

水利工程

石臼湖水利枢纽

石臼湖水利枢纽由塘沟河闸和三汊河闸组成,于2011年由南京、马鞍山市两市政府合作建立。塘沟河闸控制石臼湖主要进流通道,位于湖区西南角,枢纽轴线总长325米,西距塘沟河末端约0.65千米,主体建筑物由溢流堰、泄水闸、鱼道和船闸组成。泄水闸采用开敞式平底闸,闸孔总净宽为30米,共3孔,单孔宽10米;工作门采用弧形闸门。船闸按与规划Ⅳ级航道标准配套设计,由上下游引航道、上闸首、闸室、下闸首及导航、隔流、靠船建筑物等组成。船闸主体段由上、下闸首和闸室组成,总长250米,航槽净宽23米,结构采用整体式U形结构。上、下闸首工作门采用人字闸门。三汊河闸控制石臼湖出流通道,位于湖区西北角,枢纽轴线总长1425米,西距三汊河分汊口约3.0千米,主体建筑物由溢流堰、泄水闸、鱼道组成。泄水闸结构与塘沟河闸基本相同。

军民圩

马鞍山市博望区军民圩石臼湖堤防位于安徽当涂石臼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博望片区)境内。2016年11月开工建设,2019年6月完工。军民圩堤防自新市邹村桥起,经釜山桥、野风港、博望河至长流嘴,最终到花溪桥止,全长25.8千米,其中江苏省管辖堤段长1.1千米,安徽省管辖堤段长24.7千米;现状有堤防段长22.1千米(含江苏段堤防长1.1千米),现状无堤防段长3.7千米。军民圩堤防已达标加固14.3千米,未达标堤防长6.7千米。2021年堤防加固三期工程建设地点位于马鞍山市博望区境内,工程治理范围为军民圩堤防(丹阳湖农场段)桩号K3+300~K10+000段,总长6.7千米,主要建设内容为堤防加固,堤顶沥青砼道路,迎水侧砼预制块护坡,背水侧草皮护坡,堤身锥探灌浆,堤后填塘固基等。马鞍山市博望区军民圩石臼湖堤防加固三期工程涉及安徽当涂石臼湖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24.36公顷,全部为实验区,其中湿地3.04平方米,长度为5.32千米,全部为永久占地。

湖阳圩

湖阳圩建于北宋年间,湖阳圩行政区划属当涂县湖阳镇,是独立圩口,位于当涂县东南部,介于运粮河与石臼湖之间,四面环水,形同岛屿,全圩为老圩与新圩两部分合成,西隔运粮河与大公圩的南北圩相对,东临石臼湖与博望镇相望,南隔会昌圩与江苏省高淳区相临。湖阳圩呈长方形,堤防长40.06千米,堤顶高程12.0至14.5米,顶宽6至8米,内坡1:3,外坡1:2.5,圩堤保护面积58.6平方千米、耕地4.1万亩、人口29273人。圩内地形平坦开阔,地面高程约6.0-8.0米(吴淞基面),高差1.5米左右,圩内沟河纵横,湖荡密布。湖阳圩堤线较长,且东埂面临石臼湖,大部分是低标准护坡且没有防浪墙,高水位时风浪威胁巨大;西埂堤身单薄,堤基多为砂基,抗渗能力差,加之部分堤段水流贴岸,冲刷严重,威胁堤防安全。同时,圩堤穿堤建筑物较多(28处),防守任务较重。

环境问题与保护

环境问题

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围湖造田、沿湖兴办工厂、酷渔滥捕和拦河筑坝,致使石臼湖的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石臼湖内各水域的污染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新桥河口>洪蓝河口>塘沟村>石固河口>姑溪河口>东闸>湖心。水质级别主要为Ⅲ类、V类,影响各水域水质的主要污染物为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硫化物、总氮、总磷。

由于湖泊周围有较多的居民居住,沿湖居民每年排放的生活污水达1.6万吨,含总氮达1142吨,总磷达72吨。但周边乡镇基本没有污水处理系统,COD、氨氮浓度超标的生活污水得不到有效的处理,经排涝、灌溉和地表径流的形式进入石臼湖,日积月累,造成水体有机化合物含量逐渐增多,水质恶化。

石臼湖上游排放的工业废水污染因子、排放量不清,加上排放时间的不确定,对石白湖当涂段水环境产生的危害和影响比较隐蔽,不容易堂控,部分企业在生产废水污染治理方面无治理技术、无治理设施、无治理资金,导致生产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向石臼湖。

对于零星、分散的畜禽养殖场,随季节性的变化,流动性较大,根本无防治措施,更谈不上集中处理产生的粪便、污水就近排入水体。水产养殖业持续采用高密度养殖和大量投放有机饵料,再加上大范围的围网养殖,造成水流不畅,河水中过量的有机饵料腐化变质,水中腐殖质增多。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业排放的污染物,消耗水中的氧,从而降低了水中溶解氧浓度,水质日趋恶化。

环境保护

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沿湖相继建立了6个渔场,加强对石臼湖水产资源的开发管理。1982年12月,石臼湖管理委员会成立,并制定了《石臼湖水产资源繁殖保护实施细则》,实行放养与捕捞相结合,有效促进了水产资源的再生。

为构建苏皖毗邻地区湿地资源共建共管机制,2019年,由马鞍山市当涂县、博望区禁捕退捕办,南京市溧水区高淳区禁捕退捕办以及石臼湖自然保护站共同组织开展了“宁马一县三区”交界水域长江禁捕联防联控行动。“宁马一县三区”共同签订《长江禁渔共建共管协议书》,定期开展交界水域联防联控专项执法行动,依法打击破坏保护区自然资源和的违法犯罪行为,禁止非法捕鱼、捕鸟,并开展环境清理,实现石臼湖生态环境保护共商、共治、共享一体化。

2001年4月,由当涂县人民政府申报,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安徽当涂石臼湖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10667公顷,是以保护石臼湖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2017年12月,马鞍山市博望区对石臼湖省级自然保护区49934亩39.8万米的围网进行拆除,恢复了石臼湖碧波荡漾、水鸟群飞的宜人景观。

2022年,马鞍市博望区石臼湖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对石臼湖博望片区岸线进行植被恢复和养护,根据石臼湖湿地的河流、浅水湖泊和沼泽湿地内原有植被状况,对原生的挺水、浮叶、沉水和湿生植物进行人工辅助自然恢复。并对石臼湖博望片区生态状况不好的水鸟栖息地400平方米进行恢复建设,改善候鸟等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另外还对大面积缺少湿地植物的区域进行人工补植补种和自然恢复,改善植物物种、植被高矮与密度,同时,在河滩地构建芦苇植被带,给鸟类提供良好栖息环境。此外,博望区还以石臼湖自然保护区为基点,对保护区内湿地植物生物量、土壤碳储量进行初步测定,通过分季度观测得出湿地植物生物量及土壤碳储量变化情况,为保护区碳汇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之后,博望区还编制了《石臼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博望区域实施规划》,争取湿地修复资金729万元,相继完成了入湖道路景观提升、石臼湖北岸堤防生态修复等工程,并开展了湿地动态资源监测评价、数字视频监测。同时巩固围网拆除成果,顺利完成419艘渔民住家船、1504艘生产及辅助船拆解,常年禁捕。

截至2023年,石臼湖自然生态得到持续提升,吸引了丹顶鹤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等更多的珍稀物种前来栖息。同年,马鞍山市林业局与南京市绿化园林局在南京市签订了《石臼湖联管联建合作框架协议》。

风景名胜

综述

石臼湖湖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早在明代以前“石臼渔歌”就名列“中山八景”;1984年又被评为“金陵新四十景”之一;周围乡镇有明朝古井、千年古树、济美牌坊等历史人文景观和小九华寺、保圣寺塔、无想寺等佛教景观。

石臼湖风景区

石臼湖被誉为南京的天空之镜,亦有“南京小垦丁,高淳小镰仓”的美称。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境西南部苏皖交接线上,湖面东西长22千米,南北宽14千米,总面积达210.4平方千米。石臼湖景区的物产资源丰富,其中的银鱼、螃蟹、野鸭等“三珍”最为出名。石臼湖特大桥是观赏湖景的最佳方式,石湫街道向阳村是石臼湖天空之镜最佳拍摄地。

天鹅自然保护区

天鹅自然保护区位于当涂县和南京市溧水区和凤镇交界处的石臼湖中心,每年的12月中旬都有上万只天鹅南飞“返乡”。石臼湖因生态环境祥和,每年秋季,从北方迁徙的候鸟都喜欢在石臼湖过冬,尤其是白天鹅,近万只分布在石臼湖畔,因此自然形成湿地生态保护区。2012年以前,在石臼湖越冬的天鹅数量约一两千只。此后,数量逐步增加,2014年达到1.5万只左右。除了白天鹅外,还有苍鹭、白鹭、大雁、野鸭、银鸥及少量的黑天鹅等各类水禽也在石臼湖畔越冬。其中,野鸭是这里的主力军,绿头鸭、红头潜鸭、赤麻鸭数量往往能达到几千只,而豆雁、鸿雁、白额雁这类重点保护的物种,在这里也能时常被观测到。2018年,石臼湖冬季候鸟的栖息总群约在1到2万只之。

保圣寺塔

保圣寺塔位于淳溪镇宝塔路232号。该寺原名龙城寺,宋为保圣寺,塔以寺名。现塔为宋绍兴四年重建。通高31.5米,底有基座、副阶。底层边长5.3米,底层和第七层四面辟门,其余均相对开两门,门位各层上下相闪。底层做壶门形,其他各层已改为券门。门两侧二、三层隐出斜纹窗格,其他均素面无饰。转角砌倚柱,并有收分和卷杀。塔身阑额枋上和平座下均施斗拱,三层以下各出二跳,补间七朵,四层以上减为六朵,七层改叠涩平座承屋面出跳。底层塔壁柱间用上下阑额,其间隐出一斗三升护壁拱,拱间壁嵌砖雕佛像。塔身逐层递收,刹件高耸,挺拔纤秀。其主体和大部分构件为宋代形制。它是研究宋代宗教建筑不可多得的实物。

相关文化

诗歌文化

1943年3月,新四军第一师苏南巡视团团员孙海云来到石臼湖,被湖上的景色和渔歌吸引,即兴写下了“天苍苍,水茫茫,石臼湖上是家乡……”——《石臼渔歌》,该诗歌之后被涂克作曲在根据地传唱。并于2023年入选第五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方言文化

石臼湖流域处于吴语和江淮官话交界的前沿,原属吴语区,周边有当涂、博望、溧水区、高淳一县三区,其中当涂西部、北部,溧水北部的方言以江淮官话为主,当涂东部、溧水南部和高淳区以吴语为主。石臼湖流域的吴语分属宣州吴语铜泾小片、太高小片和太湖吴语毗陵小片。石臼湖流域的土著方言为吴语,主要特征是古塞音声母今读仍保持三分格局,多数方言点有六至七个声调,且入声分阴阳。词汇方面和邻接的太湖吴语有一些共同特征,如“下雨”说“落雨”,“淋雨”说“沰雨”“去年”说“旧年”,“时候”说“辰光”,“迟”说“晏”,“割稻”说“稻”等。语法方面,石臼湖流域吴语表被动可用介词“把”(如高淳:他把狗咬则)、表处置可用介词“拿”(如高淳:拿门关起来)。

参考资料

..2023-08-03

..2023-08-03

..2023-08-03

..2023-08-04

..2023-08-03

..2023-08-03

石臼湖.南京市溧水区人民政府.2024-03-31

..2023-08-07

..2023-08-03

石臼湖.当涂县人民政府.2023-08-07

航拍马鞍山石臼湖湿地 风光美如画.中国青年网.2023-08-03

从这10片水域看江苏水之韵.江苏省水利厅.2023-08-03

当涂县石臼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情况介绍.马鞍山市人民政府.2023-08-03

..2023-08-10

..2023-08-09

新桥河.中国知网.2023-08-09

新桥河河道整治工程顺利推进.义安新闻网.2023-08-09

..2023-08-04

..2023-08-04

高淳石固河变身景观河.中国江苏网.2023-08-04

自然地理.当涂县人民政府.2023-08-23

..2023-08-23

【生物多样性】石臼湖生物多样性保护显成效.马鞍市人民政府网.2023-08-03

安徽:“国宝”丹顶鹤再现石臼湖湿地.环球网.2023-08-03

晚清名将喻俊明:衢州最后一任总兵.浙江日报.2023-08-04

【南京红色故事】石臼湖上的战斗生活.南京党史网.2023-08-04

串珠成链,石臼湖东岸崛起生态旅游新标杆.南报网.2023-08-07

博望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马鞍山市博望区人民政府.2023-08-07

葛斌在调研博望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时强调.当涂县人民政府.2023-08-07

..2023-08-03

当船闸有了“智慧大脑”.中国水运网.2023-08-04

秦淮河(溧水石臼湖~江宁彭福段)航道整治工程召开竣工决算审计进点会.南京市交通运输局.2023-08-04

对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建议第0307号建议的答复 (加快石臼湖蓄水工程立项建设).南京市人民政府.2023-08-09

博望区:军民圩堤防一期工程通过完工验收.马鞍山市人民政府.2023-08-09

马鞍山市博望区军民圩石臼湖堤防加固三期工程拟占用安徽当涂石臼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博望片区)实验区情况的公示.马鞍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3-08-04

什么是石臼湖?.当涂县湖阳镇人民政府.2023-08-09

关于印发《2021年湖阳圩防汛抢险应急预案》的通知.当涂县人民政府.2023-08-04

石臼湖、大渔滩……今天让我们关注这些地方.澎湃新闻.2023-08-03

博望区多措并举加强石臼湖自然保护区管理.马鞍山市人民政府.2023-08-04

博望区多措并举强化石臼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安徽新闻网.2023-08-04

宁马签订石臼湖联管联建合作框架协议.马鞍山市人民政府.2023-08-03

南京天空之境石臼湖 有一半的奇观都藏在水面下.川北在线.2023-08-10

美!溧水石臼湖变身“天鹅湖”!.南京发布.2023-08-09

越冬的鸟儿又飞回来了 马鞍山拆除围网还石臼湖原有生态.凤凰安徽网.2023-08-03

0113走进县区丨候鸟天堂石臼湖.新华社.2023-08-03

保圣寺塔.南京市高淳区人民政府.2023-08-03

南京市非遗,溧水+8. 信息新报 .2023-08-10

..2023-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