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位于中国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保存完整、内涵丰富的人工栽培古茶林典型代表,由5片古茶林,9个布朗族傣族村寨以及3片分隔防护林共同构成,遗产地总面积19095.74公顷。约公元10世纪到14世纪,布朗族和傣族先民迁徙到景迈山,定居于此,开始培育茶树。

2012年9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试点。2013年5月,其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10月26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被确定为云南省2022年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23年9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历史发展

景迈山古茶林是一片悠久的古茶林,公元10世纪以前,这里已经大规模种植茶园。约公元10世纪到14世纪,布朗族傣族先民迁徙到景迈山,定居于此,开始培育茶树。

2010年6月,开启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2012年9月,普洱市古茶园和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公布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试点;同年,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3年5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至2020年,云南省人民政府连续7年向国家文物局提交景迈山古茶林申遗请求和申报文本。

2019年,国家文物局将其确定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推荐项目。2021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作为中国2022年世界遗产正式申报项目。2022年10月26日,景迈山古茶林被确定为云南省2022年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23年9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也是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

景区布局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保存完整、内涵丰富的人工栽培古茶林典型代表,由5片古茶林,9个布朗族傣族村寨以及3片分隔防护林共同构成,是中国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也是人与自然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景迈山世居民族采取“林间开垦、林下种植”方式,形成环绕村寨、面积较大、集中连片,被分隔防护林维护的古茶林,是以土地垂直利用为突出特征的茶林生态系统,作为遗产要素的重要构成,村落中的干栏式民居建筑依神山建村、围寨心建房,按向心布局、以神树呵护,体现了传统信仰对村落建造布局的影响力。

自然地理

茶林生态

截至2023年9月17日,茶林内共记录种子植物125科、489属、943种和变种,观赏昆虫16种,陆生脊椎动物187种,哺乳动物22种,鸟类134种,经济昆虫21种。良好的植物、动物多样性一方面使物种间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可有效抑制病虫害发生;上层乔木的落叶又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丰富有机养料,进而有效地维持了古茶林生态系统的稳定。

地理位置

景迈山古茶林位于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遗产地总面积19095.74公顷。其中遗产区面积7167.89公顷,涉及澜沧拉族自治县惠民镇的景迈、芒景两个村,内有10个村寨(其中9个为传统村寨);缓冲区面积11927.85公顷,涉及惠民镇景迈村芒景村芒云村糯福乡勐宋村,内有5个村寨。遗产地居住有傣族布朗族哈尼族佤族汉族5个民族。

开发与保护

2010年6月,国家文物局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在普洱市举办茶马古道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普洱论坛。2012年11月,景迈山古茶林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3年5月,景迈山古茶园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3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发文成立景迈山古茶园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协调小组。2014年4月,普洱市人民政府发文成立“普洱景迈山古茶园保护管理局”。2014年6月,景迈山翁基村、糯岗村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50个文物集中连片的中国传统村落。2014年至2020年,云南省人民政府连续7年向国家文物局提交景迈山古茶林申遗请求和申报文本。2015年10月,国家文物局安排经费1.2亿,支持开展规划编制、村落维修、环境整治和消防设施建设。

2019年9月,国家文物局正式将景迈山古茶林列为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2020年12月30日,云南省政府向国家文物局上文请求将景迈山古茶林列为中国政府2022年申遗项目,得到国家文物局同意。2021年1月,国务院同意国家文物局上报意见,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列为2022年世界遗产名录提名项目(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专家未能于2021年来滇现场评估,相关工作顺延至2022年进行)。2022年8月30日,普洱市政府组织完成民居维修、环境整治、道路修建、“四中心”(管理、展示、档案、监测中心)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2023年9月17日,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宣布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获得荣誉

评价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反映了传统茶祖信仰基础之上,政府管理与基层自治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古茶林保护管理体系。这一体系尊重了当地气候条件、地形特征和动植物种群,实现了对文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展现了山地环境下布朗族傣族等世居民族人民对自然资源互补性利用的独创传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

云南省“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填补了《世界遗产名录》中“茶”主题项目的空白,通过鲜活的物质文化遗产,生动展现了中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杰出成就,通过申报世界遗产,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中国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世界文化遗产司)副司长肖莉评)

参考资料

快讯!“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申遗.腾讯网.2023-09-18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中国经济网.2023-09-18

走进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之一: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诠释智慧生态古茶林.百家号.2023-09-18

昆明玉龙湾景区新增为国家4A级景区.百家号.2023-09-18

专家眼中景迈山:申遗成功的深刻意义.百家号.2023-09-18

申遗艰难历程 保护神圣使命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历程和保护对策.国家文物局.2023-09-19

云南:景迈山获评2022世界最佳旅游目的地.人民资讯.2023-09-18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央广网.202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