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三八线

三八线

三八线(英语:38th Parallel、朝鲜语:38선)是朝鲜半岛中部北纬38度附近的一条军事分界线。

历史上,朝鲜半岛曾四次提出划分三八线。19世纪末,在日俄谈判中,首次提出以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割朝鲜半岛,但双方并未就此达成一致。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日本于1945年投降后,朝鲜半岛以北纬38度线为界,驻三八线以北的朝鲜半岛的日军部队向苏联投降,以南的朝鲜半岛、琉球群岛等地的日本部队向美国投降。在美苏的各自支持下,以三八线为临时分界线的朝鲜半岛南北方政权分别于1948年8月成立韩国,1948年9月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介入后,朝鲜人民军被迫撤退到鸭绿江一带,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始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7月27日,交战双方决定以三八线作为临时分界线,中朝联军同美国主导下的联合国军签定停战协定。停战协定生效后,为了避免爆发军事冲突,朝韩双方从过这条临时分界线两边各向后退2公里,形成了一个宽4公里、长度约240多公里的非军事区。因为朝鲜半岛军事分界线与三八线位置很接近,几乎重叠,所以人们习惯称朝鲜半岛军事分界线为三八线。

对于朝鲜半岛,三八线的划分从根本上导致了朝鲜民族的分裂,以及而后朝韩双方的数次冲突。对于世界局势,三八线不仅奠定了美苏两国在亚洲持续近半个世纪美苏冷战格局的基础,还影响了朝鲜、韩国、中国、日本美国的相关军事部署,以及各国围绕着三八线的持续博弈。

概念定义

三八线,北纬38度附近横亘于朝鲜半岛中部的军事分界线,在朝鲜语中也被称为停战线(韩语:휴전선)、军事分界线(韩语:군사분계선)。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苏两国以北纬38度为界线分别接受日本投降,而后该军事分界线发展成为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两个政权的政治分界线。

地理位置

三八线东起朝鲜半岛东海岸的滨江林亭,西至半岛西海岸的汉江口北岸,与北纬38度线在板门店东北约9千米处相交。自与北纬38度线的交叉点起,三八线东段向北偏移,西段向南深入,是一条略呈“S”形东北、西南走向的曲线。三八线的划分,使战前原属韩国的海洲湾沿海以及开城归属朝鲜,而原朝鲜的铁原、金化等地则归属韩国。

北纬38度线横穿朝鲜半岛中部,陆地部分全长300多公里。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朝鲜的大同湾、、海州湾、的京畿道道和等地,先后截断、临津江、汉滩川、、昭阳江等江河水域,穿过的山川、公路、铁路也有很多。三八线依北纬38度线而划,长度240多公里,自东向西截断了朝鲜半岛的75条小溪和12条河流,穿过了181条小路、15条道际公路和8条高级公路,以及6条南北铁路线。为避免军事冲突,朝韩双方又从三八线两边各向后退2公里,形成了一个宽4公里的非军事区。由于朝韩非军事区内遗留了大量未引爆的和坦克、陷阱等军事装备设施,划定后的50多年时间里很少有人进入非军事区活动。

历史沿革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甲午战争后,日本取代了清政府在朝鲜半岛的殖民地位,与俄罗斯展开角逐。日本在朝扶持的以金弘集朴泳孝为核心的“亲日派”内阁受到俄罗斯联邦政府的阻碍,使其在朝鲜的各项权利难以实施,为打破这种被动局面,日本于1895年10月8日发动乙未政变。时任日本驻朝公使三浦梧楼指使几十名暴徒冲进朝鲜王宫杀死明成皇后,驱逐宫“亲俄派”势力,并重新扶植以金弘集为首的“亲日派”政府。次年2月,百余名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士兵护卫李熙逃亡俄驻朝使馆避难,并于一年后返回王宫,史称俄馆播迁。乙未政变国际影响恶劣,日本遭到诸多谴责外交陷入被动,而俄馆播迁则导致朝鲜“亲日派”政府名存实亡。日本被迫妥协,选择通过外交方式化解双方矛盾,1896年5月14日,日本驻朝公使小村寿太郎和俄罗斯驻朝公使韦贝在汉城签署《日俄两国代表关于朝鲜问题的备忘录》,简称《小村-韦贝备忘录》。而后,日本内阁首相山县有朋与俄罗斯外交大臣罗拔诺夫进行谈判,山县有朋提议日俄两国在朝鲜半岛以北纬三十八度线为界划线,南部为日本的势力范围,北部为俄罗斯的势力范围,这是历史上首次以北纬三十八度线为界分割朝鲜半岛的提议。但是该提议被俄罗斯拒绝了,彼时俄罗斯认为朝鲜半岛是其战略上和陆海军意义上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意日本的提议等同于限制了自身行动自由。经数次谈判,日俄签订《莫斯科议定书》,使双方在朝利益、权力对等,削弱了日本在甲午战争中取得的在朝优势地位。

1897年12月,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舰队入侵旅顺口区、大连市,胁迫清政府签订租借旅顺、大连的条约,获得东亚不冻港海军基地。为了防止日本干扰该条约签订,俄罗斯有意结束日俄在朝鲜半岛的摩擦,希望双方可以进行协商。日俄于1898年2月至4月间进行了多次协商,在4月25日双方签署《日俄关于朝鲜问题的协定》,该协定确认了朝鲜的完全独立以及主权,同时俄罗斯承认日本在朝鲜半岛的特殊地位和利益。但是俄罗斯拒绝了日本提出的“满韩交换”,即俄罗斯把朝鲜全权交给日本,日本则承认清满洲及其沿岸不属于日本利害关系范围。1899年,日俄双方在朝鲜展开了军事对抗,俄罗斯夺回在朝殖民阵地,日俄矛盾升级。双方于1903年再次进行外交谈判,包括“北纬39度以北的朝鲜为中立区”等多个提议未能达成共识,谈判陷入僵局。1904年2月8日,日本海军偷袭旅顺港口,日俄战争就此爆发。1905年,俄罗斯战败,朝鲜半岛完全落入日本掌控之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结束前,朝鲜一直处于被殖民状态,反法西斯同盟国开始着手规划朝鲜半岛的未来。至194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蒋介石温斯顿·丘吉尔共同签署的 《开罗宣言》 中提及朝鲜的独立问题,两年后在雅尔塔会议期间,罗斯福提出由中、美、苏三国共同托管朝鲜的建议。最终会议决定,战后由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国共同对朝鲜实行临时托管,但未就此问题达成具体方案。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美苏两国在朝鲜半岛对日本军队进行受降和实行军事占领的问题浮出水面。

在1945年莫斯科外长会议上,美、苏、英三国就朝鲜半岛问题达成协议,即建立一个朝鲜民主临时政府,设置美苏联合委员会促成民主临时政府建立,并由美、苏、英、中四国对朝鲜进行为期五年的托管。但美苏在朝支持的政治力量并不相同,他们在自己所辖地域分别建立了行政机构。彼时日本以三八线为界,将部署在朝鲜半岛的日军划分为两部分,三八线以北的军队归关东军指挥,以南的军队则为日本大本营直属。此举为苏联在中国东北地区和北朝鲜同关东军作战以及美国在南朝鲜与日本大本营指挥的日本军队作战提供了客观依据。在无条件投降当日,哈里·S·杜鲁门发给约瑟夫·斯大林的密电中通报美苏双方在朝鲜半岛的受降区域,即以北纬38度线为界,北部的日军向苏联投降,南部的日军则向美国投降。此后,三八线被明确规定为正式的军事占领分界线。

1945年8月15日,驻朝鲜苏联红军司令格奥尔基·朱可夫发表公告,宣布朝鲜已成为自由国家,而后朝鲜各地陆续成立人民委员会。以金日成为首的朝鲜共产党于同年10月在平壤召开成立大会,他们在苏联占领当局的支持下成为彼时朝鲜最大的政治力量。1946年2月8日,朝鲜各反日民主政党、社会组织以及各道、郡人民委员会代表会议决定成立朝鲜中央政权机关一一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并选举金日成为委员长。2月29日,朝鲜临时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并先后颁布有关土地改革以及产业铁道、矿山、邮电、银行等国有化的一系列法令。及至同年11月,在朝鲜北部、南部的朝鲜共产党和朝鲜新民党先后合并为朝鲜劳动党。次年2月21日,金日成当选朝鲜人民政权最高机关人民委员会委员长。朝鲜最高人民议会第一次会议于1948年9月2日在平壤举行,会议通过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宪法》,选举了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任命金日成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内阁首相。9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及其中央政府正式宣告成立,10月12日苏联宣布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

同一时期,美国军队对北纬38度线以南地区实行军事管制,先后成立军政厅、国防司令部、国防警备队(陆军)、海警备队(海军)。美军启用大批亲美、亲日政客以及日本统治朝鲜时期的旧官吏,并积极扶植右派势力,以李承晚为首的促进韩国独立国民会于1946年2月8日在朝鲜南部成立。2月14日,朝鲜南部美军军政府组织以李承晚为议长的民主议院,协助推行美军在南部的政策法令。而后李承晚发表讲话要求苏联红军撤军,时任总理的金九所领导的南方反托管势力则主张美苏两国同时撤军,由韩国自主实行选举。在这种情况下,美苏双方开始探讨在朝鲜半岛合作的可能性。1947年5月至10月,双方进行了多次会议,提出多种设想均为达成一致,直至10月21日苏方代表退出美苏联合委员会,双方就朝鲜问题的合作宣告破裂。第二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美国关于朝鲜问题的提议,决议在联合国建立朝鲜临时委员会,派观察员监督朝鲜选举并成立朝鲜全国政府。1948年5月,在该委员会的监督下,朝鲜南部单独进行选举,李承晚当选国民议会主席。7月17日,国民议会通过《大韩民国宪法》,8月15日大韩民国政府正式成立,李承晚任总统。1949年1月1日,美国宣布与韩国建交。

朝鲜战争

战争爆发

1949年起,韩朝双方在三八线上冲突不断,甚至在瓮津半岛和开城地区发展成团、师级规模的战斗。进入1950年后,双方武装冲突在更加频繁。4月,韩国将三八线的5个师编成2个军,并增加了炮兵和工兵在汉城地区集结了3个师的兵力。5月,韩国频繁挑起边境争端,向朝鲜派遣间谍,刺探情报并执行暗杀活动。同时,美国军队首脑相继集中于东京研究作战方案,并增强了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部队,一线部队转入战时体制。此前,韩朝双方已分别向美苏寻求援助囤积兵力。及至战争爆发前夕,朝鲜已集结10个步兵师、1个坦克旅、1个坦克团,装备坦克150余辆、飞机200余架、重火炮600门,总兵力13.5万人,韩国也筹备了配备美国武器装备以及军事顾问团的10万兵力。1950年6月25日,朝鲜军队不宣而战率先越过三八线,就此爆发。

仁川登陆

战争爆发次日,哈里·S·杜鲁门命令驻日本的美国远东空军协助韩国作战,同时,在苏联代表缺席的情况下,联合国安理会投票通过了召集联合国成员国共同制止北朝鲜进攻南朝鲜的决议。7月5日,美国军队参加了第一场对阵朝鲜的战役。7月7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了美国关于设立联合司令部以统一指挥各国军队的提案,联合国军以美军为主,其他15个国家也派小部分军队参战,任命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为美军远东军司令。战争初期,朝鲜人民军优势明显,6月28日占领汉城,而后先后占领大田、木浦市晋州市,将战线持续向南推进。韩美军队被逼退至釜山广域市附近,至此朝鲜人民军已解放朝鲜半岛90%的土地及92%的人口。随着朝鲜军队补给线的延长以及韩美军战线的收缩,朝鲜军队的攻势受阻,韩美军队在釜山外围建立了坚固的防御,战争陷入僵局。

9月15日,美英两国300多艘军舰和500多架飞机掩护美军从朝鲜军队后方150公里的仁川进行突袭,与困守在以东的美军第八军团和韩国军队的10个师配合发动反攻。在此僵持月余的朝鲜人民军后方兵力空虚,失去战斗力陷入包围,韩美军队迅速夺回仁川港和附近岛屿。朝鲜战争局势出现逆转,仁川登陆部队于9月27日与釜山部队在水原市附近会合,一日之后夺取了汉阳。10月7日,美国军队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指挥下越过三八线,10月19日占领平壤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迁往江界市,战火蔓延至宽甸满族自治县

抗美援朝

朝鲜战争初期,美国出兵朝鲜半岛的同时派遣美国海军第七舰队驶入基隆市高雄市两个港口,在台湾海峡巡逻,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海。自8月起,美军飞机不断侵入东北地区边境领空,中国政府对美国干预朝鲜事务、封锁台湾海峡以及侵略中国领海领空发出强烈谴责。仁川登陆后,中国政府针对美国试图扩大朝鲜战争的行径进行多次严正警告。但美国军队越过三八线后,中国与朝鲜接壤地区仍遭到美军轰炸。在全面衡量国际形势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所部东北边防军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为进入朝鲜境内作战展开临战准备。

1950年10月3日,朝鲜正式向中国请求出兵援助。10月6日,周恩来受毛泽东委托主持召开党政军高级干部会议,对志愿军入朝作战事宜进行研究和部署。两日后,毛泽东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名义签署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并通过中国驻朝鲜大使馆将上述命令通报给。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秘密渡过,于10月25日打响入朝首战,抗美援朝战争正式开始。

自抗美援朝首战起,中国人民志愿军先后经历了五次战役。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第118 师在北镇对美国军队发起攻击,仅用时了一个多小时占领温井。11月25日至12月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清长战役),志愿军第38军、第42军在西线战场从左翼突击美军第8集团军,联合国军被迫全线南撤,12 月5日联合国军弃守平壤,12月15日撤至三八线以南。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动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将战线推进至三八线以南50英里处,1月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与朝鲜人民军第1军团占领汉城。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历时87天,自1月25日起,经50天攻防战,于3月15日再次攻占汉城,4月21日,中朝军队终于在三八线上挡住联合国军的攻势,把战线稳定下来。4月22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历时50多天,中美双方投入150万以上兵力,美国军队于6月10日全线转入防御,双方在三八线附近对峙,战争转入相持局面。

谈判与停战

1951年6月23日,苏联联合国代表马立克提出休战建议。1951年6月30日,时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李奇微向中朝军队发出了邀请,、彭德怀于次日联名复函,同意停战谈判。1951年7月10日,停战谈判拉开序幕,主要围绕通过议程、确定军事分界线以建立非军事区、在朝鲜境内实现停火与休战的具体安排、战俘安排问题、向双方有关各国政府建议事项等五项议程。

停战谈判历时两年之久,在这一过程中谈判曾多次因战役被迫暂停。1951年8月18日至9月18日,联合国军发动夏季攻势,1951年9月29日至10月22日,联合国军发动秋季攻势。与此同时,联合国军以大量航空兵对朝鲜北部及交流枢纽实施朝鲜战争,通过破坏交通运输线切断志愿军补给。对此,志愿军加强高射炮兵、工兵、和运输部队以及后方各级指挥的力量反绞杀,双方攻防对持1年左右。进入1952年1月,联合国军违反国际法,利用飞机、火炮散布带有10余种病菌的生物(如苍蝇、老鼠、兔子等)以及杂物至志愿军的前线、后方,遍及朝鲜北半部7个道、44个郡以及东北地区的部分地区。中朝军队一边采取预防消毒措施,一边向全世界揭露和控诉美国军队的罪行,直至1952年冬季细菌战结束。为了在谈判中占据优势,联合国军于10月14日在上甘岭战役地区发动“金化攻势”,意在夺取汉城与平康平原间的铁路枢纽,中朝军队则驻守五圣山,上甘岭战役持续了43天的,双方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以11月25日志愿军收复失地结束。

随着美国艾森豪威尔新政府上台、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的逝世以及中国赴朝作战的巨大代价等局势的变化,停战谈判的重启获得了新的契机,会谈于4月6日重新启动,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交战方最终于1953年7月27日签署了停战协定。在双方签署的《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中主要达成了以下协议:确定以三八线附近的真实控制线作为军事分界线,双方各自从此线向后撤退两公里,以建立一个非军事区;双方停止一切敌对行动,并阻止新的增援军队和武器进入朝鲜;双方将坚持返回的战俘分批直接遣返,而其余未直接遣返的战俘则交给中立国遣返委员会处理;双方军事司令官将向有关各国政府建议召开双方高一级的政治会议,以协商从朝鲜撤退一切外国军队以及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然而,由于交战双方只签订了停战协定,并未缔结和平条约,因此在法律上还不能说这场战争已经完全结束。以致此后的半个多世纪,朝鲜南北双方仍然在三八线两边部署了大量兵力,呈现出了对峙的状态。

海域分界

三八线即军事分界线是朝鲜战争结束时交战双方划定的陆地临时分界线,但关于朝韩海域的划分方法停战协议中并未涉及,彼时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仍占据着朝鲜半岛西部海域的延坪岛、隅岛、白翎岛大青岛及小青岛等“西海五岛”。1953年8月,美韩单方面策划了一条“北方分界线”作为朝韩西部海域分界线,朝鲜半岛陆地军事分界线分别向东海、西海海域延伸348.8千米和68千米,构成“北方分界线”的东西海岸线。该分界线始于汉江河口的末端,长约278千米,韩国将其作为领海警戒区的界线,并且对分界线以南的海域进行管理。

但是朝鲜并不承认这条分界线,并于1976年自行划定了一条“南方警戒线”来维护自己在西海海域的领海权。朝鲜主张的“南方警戒线”以黄海道与京畿道陆上分界线为基础进行划定,将其向西海海上延伸。同时,朝鲜还主张除西海五岛以及一条狭长水道属于韩国以外,其他以北的部分均属朝鲜领域,并且以12海里宽度作为其西海领海管辖权范围。由此,双方各自划定的界线在西海海域出现重叠区。

朝韩双方对于海域分界线的分歧导致冲突不断产生。1973年,“西海五岛危机”爆发,朝鲜宣布拒绝承认“北方分界线”,并派60余艘舰艇先后43次越过“北方分界线”进行活动,韩国采取强硬姿态应对。1999年和2002年,朝韩双方先后在争议海域的延坪岛附近爆发两次规模较大的海战。2004年,双方再次在争议海域发生冲突。

相关事件

国际交流

2007年5月17日,韩国与朝鲜同时举行连接朝鲜半岛南北方的京义线铁路和东海线铁路试运行仪式。来自韩国和朝鲜的列车分别从韩国汶山站和朝鲜金刚山站出发,去往对方国家,进行56年来首次跨越军事分界线的列车运行。10月2日,时任总统的到平壤参加第二次朝韩首脑会晤,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在平壤“四•二五”文化会馆前广场迎接卢武。卢武铉乘坐汽车到达军事分界线后下车徒步跨过军事分界线,然后再乘车沿至平壤的高速公路进入平壤。这是韩国总统第一次从陆路跨过军事分界线进入朝鲜境内。

2012年3月2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抵达韩国,参加26日至27日在韩国首尔举行的第二次核安全峰会。此次,奥巴马抵达韩国后没有立即前往首尔特别市,而是驱车前往位于朝韩边境的非军事区。他先在非军事区附近的一处军营慰问驻韩美军士兵,而后登上瞭望台通过军用防弹望远镜巡视了朝鲜及韩国方向。

2018年4月27日,时任韩国总统的文在寅和时任朝鲜国务委员会委员长的金正恩板门店举行会晤。金正恩在板门店越过军事分界线进入韩国,这是朝鲜战争后朝鲜最高领导人首次踏上韩国领土。在金正恩的邀请下,两位领导人共同跨过军事分界线,短暂在朝鲜一侧停留后回到韩国一侧。随后,韩国为金正恩举行了盛大的传统欢迎仪式和阅兵仪式,这也是朝鲜最高领导人首次检阅韩国军队仪仗队

2019年6月30日,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板门店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会面,特朗普从板门店韩方一侧步行至军事分界线前,与金正恩握手,随后特朗普跨过分界线,在朝方一侧与金正恩再次握手。而后,两人一起走到韩方境内,与韩国总统文在寅会面。特朗普也成为朝鲜停战协定签署以来首位踏上朝鲜国土的美国在任总统。

陆地分界线冲突

朝鲜战争结束至今,朝韩双方的敌对状态一直未曾真正停止。围绕着三八线,直接或间接的冲突时有发生。其中较为严重的陆地冲突有70年代左右爆发的"青瓦台事件"和"板门店事件"等,这些冲突事件险些造成第二次朝鲜战争的爆发。

青瓦台事件

1968年1月,朝鲜31名世界十大特种部队人员伪装成韩国士兵起越过半岛军事分界线,潜入到了韩国总统官邸青瓦台,企图发动一场刺杀时任韩国总统朴正熙的行动。然而,刺杀行动尚未开始,他们的行踪就已暴露,在青瓦台附近的街上与韩国军警激战,韩国出动了万余名军警,双方各有死伤,刺杀行动失败。

板门店事件

1976年8月,朝韩双方在军事分界线板门店附近,爆发了"板门店事件"。因为朝军住所附近的一棵白杨属挡住了驻韩美军的视线,一队美军带着斧头企图砍到这棵杨树。而朝鲜方面要求美国军队停止砍树,双方随即爆发冲突,混战中美军两名军官被朝军砍死,另有4名美军士兵和5名韩国士兵受伤。这起事件也被称为"白杨树事件"。事件爆发后,美方与朝方先后进入战争戒备状态,朝鲜半岛局势也因此异常紧张。

其余冲突事件

1968年10月,朝鲜130名突击队员先后攻入到韩国江原特别自治道的三陟市和蔚珍地区,与韩国士兵发生激战,最后该朝鲜突击队阵亡110人,被俘7人,13人成功逃回朝鲜。70年代和80年代是美苏双方美苏冷战最为焦灼的年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朝韩双方的分界线冲突延续不断。1970年4月,朝韩士兵在京畿道金川郡附近发生战斗,朝方3名渗透者被击毙,韩方5名士兵受伤。进入80年代以后,真朝韩双方冲突规模逐渐减小,多为朝鲜的渗透人员越境被韩方击毙。进入90年代以后,朝韩双方陆地分界线冲突规模进一步缩小,伤亡也不大,但仍时常发生。1994年12月,韩方一架侦察直升机因误闯入朝鲜境内10公里区域,被朝方击落。1997年7月16日,韩国军队与朝鲜人民军双方在军事分界线附近发生了武装冲突。据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朝鲜人民军巡逻部队在军事分界线北方所属地区执行巡逻任务时,遭到韩国军队武装人员突然袭击,致使朝鲜人民军巡逻部队士兵严重负伤,哨所建筑物遭到破坏。朝鲜人民军被迫采取自卫措施,双方在军事分界线附近发生激烈武装冲突。而韩国方面称,七名朝鲜人民军士兵越过军事分界线进入韩国,韩方警告无效效后,发射200发子弹,朝方则用重武器还击,韩方没任何伤亡。

2006年10月7日,卓明鲜士兵短暂的越过了非军事区一侧,韩国士兵随即鸣枪警告。第二天,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称,韩国军队士兵7日在军事分界线一带进行了“严重的军事挑衅行动”,严重威胁到了朝鲜人民军的安全。2010年3月4日,为寻找一名叛逃的士兵,数名朝鲜人民军士兵越过了非军事区的朝韩军事分界线。韩国军队随即鸣枪警告,朝鲜士兵在准备撤离时,一人中枪死亡。2010年5月,韩联社报道,朝鲜方面突然向军事分界线增兵5万,此举使得朝鲜半岛局势再次升温。

当地时间2024年8月20日上午,韩国军方表示,一名朝鲜士兵当天凌晨在朝韩边境的江原特别自治道高城地区越过朝韩军事分界线进入韩国。韩国军方称已将该士兵移交有关部门,进一步调查其越境过程等具体内容。截至当日,朝鲜对此米姓回应。

海上分界线冲突

"北方警戒线"是朝鲜韩国双方一直存在争议的一条海上分界线,双方围绕"北方警戒线"在争议海域不断发生摩擦,导致了几次较为严重的军事冲突事件。

延坪岛海战

1999年6月15日,韩国和朝鲜发生了自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以来的第一次海上交火。此次交火中,朝鲜一艘战舰沉没,30多名船员死亡,韩国至少6名士兵在此次交火中丧生,十多人受伤。此次朝韩双方发生的海上交战是继1950年朝鲜战争后朝韩之间最大规模的正规作战,所以也被称为第一次延坪岛海战。因为朝鲜海上冲突力大多发生在延坪岛附近,延坪岛位于朝鲜翁津半岛的下方,仁川西北方,该岛在韩国仁川广域市的实际管辖下。延坪岛渔业资源丰富,是西海渔业的中心地带。2002年6月29日上午,朝鲜韩国的海军舰艇在朝鲜半岛西部部黄海海域的延坪岛附近发生交火冲突事件,因为冲突也发生在延坪岛附近,所以也被称为第二次延坪岛海战。韩国一艘高速舰艇被朝鲜击沉,包括艇长在内的4人死亡,19至20人受伤,1人失踪。朝鲜方面一艘警备艇被击中起火,伤亡在30人左左右。此次冲突是自1999年后两国间最大规模的一次军事冲突。

"天安"舰事件

2010年3月26日晚,韩国"天安"号警戒舰在西部海域执勤的时候发生爆炸之后沉没。经过搜救,舰上的104名官兵,仅有58名船员获救,剩余的46名船员全部遇难。事发当晚,韩国多地的警察厅进入"二级紧急状态",随即迅速展开搜救工作。4月15日和24日,韩国先后将天安舰的舰尾和舰首打捞劳上岸,并且打捞出了40具船员的尸体。韩国国防部分别于5月20日和9月13日公布了事件调查报告,两次报告结果基本一致。报告说,"天安"号警戒舰沉没是因为受到了小型潜水艇发射的鱼雷攻击导致舰体折断沉没。韩国军方调查发现现,击沉"天安"舰的鱼雷发射药成分同朝鲜军队训练时使用的鱼雷推进剂成分一致。为此,韩国政府认准"天安"舰沉没事件系朝鲜所为。

随后,韩国宣布将对朝鲜采取严厉措施,促使朝鲜认错,同时呼呼各国联手制裁朝鲜。美国也明确表示完全支持韩国政府,认为"天安"舰事件严重威胁到了美国盟国的安全,并宣布进一步强化美韩军事同盟。同时,美国也开始台重新考虑将朝鲜列入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名单。而朝鲜方面一直否认"天安"号舰艇沉没事件与朝鲜有关系,并且指责韩国把"天安"号沉没事件与朝鲜联系起来是对朝鲜的严重挑衅。

延坪岛军演事件

2010年11月23日,韩国在延坪岛上进行军事炮击演习,朝方向韩国方面呼吁停止演习,韩方不予理会。当日下午,朝方向争议岛屿延坪岛的韩国一侧附近发射了200多枚海岸炮炮弹,韩国的军事设施和平民房屋随即陷入火海,导致60至70栋建筑起火受损,至少1名韩国海军士兵死亡,13名军人和3名平民受伤。韩国军军方迅速组织反击,向朝鲜一侧发射了80多枚炮弹,并迅速派遣空军F-16战斗机赶往延坪岛上空。时任韩国总统李明博下令韩军方启动危机管理体系,加强韩国全军警戒级别,同时也下令韩方军队务必控制冲突规模。

相关影响

朝鲜半岛局势

三八线的划分是导致朝鲜民族分裂的根本原因之一,而后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以及数次冲突也围绕这条军事分界线展开。朝鲜战争结束后,朝鲜和分属东西方两个阵营,双方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方面形成对立,同时在各自阵营中的大国支持和帮助下,不断加强自身的国防力量,扩充军备。1953年10月,韩国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签署了《》。1961年,朝鲜分别与中国、签署了《朝中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和《苏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南北双方的对峙是时期的缩影。在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美国战略重心不断向亚洲转移,三八线附近摩擦不断,朝韩双方都在积极加强自身的军事实力。2003年,朝鲜正式退出《》,开始加紧研制核武器,并于2016年宣布核弹头爆炸成功。朝鲜此举被美韩看作是示威和挑衅行为,认为已经严重威胁到了的安全以及半岛地区的和平稳定。2017年,韩国借助朝鲜核问题所引发的半岛危机,让萨德反导系统正式入驻韩国,使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世界局势

三八线随着大国博弈产生,所以其影响从一开始就不局限在朝鲜半岛。对于美苏来说,三八线的划定不仅是军事问题,也有政治考虑。朝鲜战争使美苏之间的争霸从欧洲扩展到了亚洲,朝鲜战争结束后,三八线又为美苏两国在亚洲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美苏冷战格局奠定了基础。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部署下,三八线对世界局势的影响越发显现出来。朝鲜一再举行核试验,让三八线以南的韩国感到威胁,也对日本、美国、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一定影响。美韩等国出台了一系列制裁朝鲜的措施。此外,美国多次借与韩国联合军演的机会进行军事部署,不断增加在该地区的战机以及核潜艇的数量,美国借口防御朝鲜的核导弹威胁,极力促成萨德反导系统入驻韩国。趁朝鲜半岛危机,美国及北约组织在不断完善对俄罗斯和中国的军事战略合围。围绕着三八线,各国之间在朝鲜半岛的博弈一直在持续。

评价

上校们查阅了国家地理地图,重点关注北纬38度线,即赤道以北的纬度,穿过朝鲜半岛中部。韩国古都首尔位于交通便利的以南六十英里处。北纬 38 度线没有河流或山脉。它冷漠地穿过农场、村庄、公路和铁路线。上校们向哈里·S·杜鲁门建议平行分隔这两个区域。杜鲁门向苏联提出了这个想法,他们接受了。朝鲜分裂为共产主义的北方和民主的南方。三千万韩国人会受到影响,但他们没有一个人有发言权。(《人文学科》 评)

北纬38度线是在当前停战线之前划定的一条分界线,是1945年8月美国与占领朝鲜的苏联冲突期间沿北纬38度线划定的临时军事分界线,将朝鲜半岛划分为美国和苏联统治下的两个独立国家,实行不同的制度。这是分裂的开始,北纬38度线将朝鲜半岛一分为二,并切断了连接朝鲜和韩国的所有公路和铁路,因无心分离而导致家人离散的哀号声传遍整个朝鲜半岛。我们必须正视痛苦的历史,希望同样的悲剧不会因为悲伤的事件和错误的选择而发生。(户外新闻 评)

相关作品

参考资料

..2023-10-13

[포토] 38선, 평화로운 현재.seoul.2023-11-16

朝韩双方分界线冲突问题研究.中国知网.2023-11-22

三八线的由来及其历史作用.中国知网.2023-11-21

朝鲜半岛曾四次画出“三八线”.中国知网.2024-01-02

日俄争夺与“三八线”的由来.中国知网.2023-11-28

朝鲜半岛问题分析南北双方是战”还是和”.中国知网.2023-12-01

三八线的由来及其政治作用.中国知网.2023-12-01

“三八线”的由来及影响——兼谈地缘政治视域下毛泽东出兵朝鲜的决策动机.中国知网.2023-11-28

휴전선.naver.2023-11-21

군사분계선.naver.2023-11-21

삼팔선.naver.2024-01-02

朝鲜半岛分裂格局形成的历史考察.中国知网.2023-11-23

78年前的今天,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网络部百家号官方账号.2023-11-28

朝鲜战争的起源和进程及战后影响的景观生态研究.中国知网.2023-11-29

朝鲜半岛问题的由来及发展趋势.中国知网.2023-11-30

淝水之战与朝鲜战争.今日头条.2023-04-17

..2023-04-25

关于朝鲜战争,彭斯要补补历史课.国际在线新闻.2023-04-17

朝鲜战争--武义新闻网.武义新闻网.2023-04-17

..2023-04-25

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_正义网.正义网.2023-04-17

..2023-05-03

..2023-06-05

志愿军烈士骸骨回国,一个讲了六十多年的回家故事…….中国军网.2023-12-01

《朝鲜停战协定》签署70周年,停战为什么不能终战?.中国知网.2023-12-01

朝鲜战争结束了吗.《理论与当代》.2023-12-01

韩朝铁路中断56年后进行首次试运行.光明网.2023-10-13

金正日平壤迎接卢武铉.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大使馆.2023-10-13

高清: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韩国外大发表演讲.央视网.2023-12-01

奥巴马踩“三八线”:政治秀.中国知网.2023-12-01

韩朝首脑在板门店举行会晤.新华网.2023-10-13

特朗普与金正恩板门店握手.新华网.2023-10-13

韩称一朝鲜士兵越过军事分界线 朝方暂无回应 .央视新闻-今日头条.2024-08-20

..2023-10-13

Korea and the Thirty-Eighth Parallel.NATIONAL ENDOWMENTFOR THE HUMANITIES.2024-01-02

분단의 흔적, 인제 38선.Outdoornews.2024-01-02

决不撤退! Retreat, Hell! (1952).豆瓣电影.2024-01-02

生死谍变 쉬리 (1999).豆瓣电影.2024-01-02

共同警备区 공동경비구역 JSA (2000).豆瓣电影.2024-01-02

太极旗飘扬 태극기 휘날리며 (2004).豆瓣电影.2024-01-02

停火区 DMZ 비무장지대.豆瓣电影.2024-01-02

隐秘而伟大 은밀하게 위대하게 (2013).豆瓣电影.2024-01-02

三八线 (2016).豆瓣电影.2024-01-02

爱的迫降 사랑의 불시착 (2019).豆瓣电影.2024-01-02

长津湖 (2021).豆瓣电影.2024-01-02

长津湖之水门桥 (2022).豆瓣电影.2024-01-02

豆瓣.豆瓣电影.2024-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