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钯
氯化钯(钯 氯化物),又名二氯化钯,化学式为PdCl2,是一种无机化合物。摩尔质量为177.32g/摩尔,密度为4.0g/cm3。氯化钯为棕红色至红色正交晶系结晶,易潮解,溶于水、氢溴酸和丙酮。其二水合物为棕色至黑红色棱柱状结晶具潮解性,溶于水、盐酸、丙。氯化钯加热至600℃时开始升华,并分解为钯和氯。遇一氧化碳、乙烯及其他还原性气体,即褪色并析出金属钯。氯化钯由金属钯与氯在500℃下直接作用而得。
二氯化钯是常用的化工原料,在室温下可被氢气还原为金属钯,也可被温热的乙醇或乙烯还原。二氯化钯可做烯烃氧化的催化剂,可以将乙烯氧化为乙醛;也用于医药、电镀、照相、分析试剂和微量一氧化碳检测等方面。
生命体内一般不含钯,进入生命体的钯不参与体内的任何生化代谢。氯化钯对呼吸系统和皮肤造成刺激,吸收过量时可能会致癌。
特性
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氯化钯为棕红色至红色正交晶系结晶,易潮解,溶于水、氢溴酸和丙酮。密度为4.0g/cm3,熔点为678℃-680℃。氯化钯也存在二水合物(PdCl2·2H2O),为棕色至黑红色棱柱状结晶具潮解性,溶于水、盐酸、丙酮。工业上使用的氯化钯一般为PdCl2·2H2O。
化学性质
与酸反应
氯化钯易溶于稀盐酸生成氯亚钯酸(H2PdCl4)。
加热分解
氯化钯加热至600℃时开始升华,并分解为钯和氯。
氧化性
氯化钯水溶液遇一氧化碳、乙烯及其他还原性气体,即褪色并析出金属钯。
配位反应
氯化钯可以与一些富电子配体配位形成催化活性高的氯化钯配位化合物,例如与含磷配体或卡宾等配位配合组成催化体系,从而可以达到提高催化效率以及改善反应选择性。
分子结构
氯化钯分子结构为无限的平面形长链。Pd的配位数为4,Pd与四个配位氯原子形成平面正方形,Pd位于正方形中心。PdCl键长为231×10-12m。二氯化钯有α-PdCl2和β-PdCl2两种结构。
应用领域
催化剂
氯化钯是钯化合物中实用价值最高的品种,是制备含钯催化剂及其他钯化合物的主要原料。常用作钯催化剂,用于加氢、脱氢、氧化、重整等反应。
分析试剂
氯化钯可以作为一种分析试剂。如金属汞及碘化物检出。用1g氯化钯溶于100mL水中。用本试剂浸湿滤纸,使干,覆盖在盛有试样的埚上,先用小火加热,再提高温度,如果有汞存在,其蒸气会使滤纸变灰色或黑色。本试剂与碘化物作用生成棕黑色碘化亚钯沉淀。
敏感元件
二氯化钯可以用于检测一氧化碳,以发现埋地燃气管道的泄漏。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在常温下CO可将二氯化钯还原成金属钯,使二氯化钯溶液变黑,这个反应非常灵敏,可以作为定性检测CO的一个方法。
将含有CO的空气通入0.005mol/L的氯化钯溶液中,可生成黑色沉淀。一些还原剂会对此反应产生干扰。用氢氧化钠滴定产生的盐酸,还可以定量检测CO。
其他
氯化钯在摄影中,用于准备将图片转移到瓷器上;爽肤水;钟表电镀零件;不褪色墨水的制造;用于电镀浴,将氧化催化剂的颗粒或整料浸入氯化钯水溶液中或喷洒该化学品的溶液。在电子元件生产中是硫化镉、硒化镉光敏电阻器的掺杂材料。
生理作用
生命体内一般不含钯,进入生命体的钯不参与体内的任何生化代谢。经口摄入的钯及其盐类,几乎全部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吸入的钯及其盐类绝大多数滞留于肺部;注射可溶性钯盐后,钯盐经由血液迅速转移到其他器官,经肝肾等器官后,主要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制备方法
氯化钯由金属钯与氯在500℃下直接作用而得。
氯化钯水合物(PdCl2·2H2O)可先由金属把制成氯亚酸(H2PdCl4),再经加热浓缩、分解制得。制取时先将洁净的金属钯或钯粉溶于王水生成氯钯酸(H2PdCl6),继续反应待氯钯酸完全转化为氯亚钯酸(H2PdCl4)后,再将滤液加热、浓缩、冷却即可析出棕色PdCl4·2H2O晶体。生理作用
生命体内一般不含钯,进入生命体的钯不参与体内的任何生化代谢。经口摄入的钯及其盐类,几乎全部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吸入的钯及其盐类绝大多数滞留于肺部;注射可溶性钯盐后,钯盐经由血液迅速转移到其他器官,经肝肾等器官后,主要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安全事宜
安全标识
GHS 危险声明:
H290 (59.14%):可能腐蚀金属 [警告腐蚀金属]
H301 (14.79%):吞咽有毒[危险,急性毒性,口服]
H302 (53.7%):吞咽有害[警告急性毒性,口服]
H315 (26.07%):引起皮肤刺激 [警告皮肤腐蚀/刺激]
H317 (73.93%):可能引起皮肤过敏反应 [警告皮肤过敏]
H318 (57.2%):造成严重眼损伤 [危险严重眼损伤/眼刺激]
H319 (26.46%):造成严重眼睛刺激 [警告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
H335 (22.57%):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警告特定靶器官毒性,单次接触;呼吸道刺激]
H400 (51.75%):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警告对水生环境有害,急性危害]
H410 (51.75%):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警告对水生环境有害,长期危害]
毒性
LD50:2704mg/kg(口服,大鼠)
LD50:70mg/kg(腹腔内,大鼠)
LD50:3mg/kg(静脉内,大鼠)
健康危害
氯化钯对呼吸系统和皮肤造成刺激,吸收过量时可能会致癌。动物研究表明,钯可能损害肝脏和肾脏。皮肤接触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红斑和水肿。
急救措施
眼睛:首先检查受害者是否有隐形眼镜,如果有的话就摘下,用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受害者的眼睛20到30分钟。立即就医。
皮肤:立即用水冲洗受影响的皮肤,同时脱掉和隔离所有受污染的衣服。用肥皂和水轻轻清洗所有受影响的皮肤区域。如果出现红肿或刺激等症状,立即就医。
吸入:立即离开受污染区域,呼吸新鲜空气。立即就医。
摄入:一些重金属的具有很大的毒性,特别是它们的盐非常易溶于水中 (例如铅、铬、汞、铋、和)。当人体摄入氯化钯时应立即就医。
参考资料
Palladium(II) chloride | PdCl2 | CID 24290 - PubChem.PubChem.2023-10-24
二氯化钯.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0-30
Palladium | Pd | CID 23938 - PubChem.pubchem.2023-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