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教
明教是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的教派,教义是“行善去恶,众生平等”;教众大多身穿白衣,戒食荤腥、侍奉摩尼(被教徒尊称为“明尊”),死后裸葬;传教圣物为圣火令,一共六枚;镇教武功是乾坤大挪移;总坛设在西域昆仑山光明顶。
一般认为小说中出现最早的一代教主是方腊,北宋时方腊起义,和朝廷对抗。而第八代教主钟教主是明代历代教主中武功最高者,将镇教武功乾坤大挪移练到第五层(乾坤大挪移共七层)。此后南宋王宗石、余五婆、张三枪等历代教主见民间疾苦皆带领明教起义,践行“行善去恶,众生平等”的教义,到第三十一代教主石教主,不慎遗失明教圣物圣火令,第三十三代教主阳顶天将明教推至鼎盛时期,教主之下有固定职位光明左右使杨逍和范遥,光明左使统管天地风雷四门;又有四大护法王黛绮丝黛猗丝、殷天正殷天正、谢逊谢逊、韦一笑韦一笑。另有客卿性质的职位五散人,包括彭莹玉、冷谦、说不得、周颠、张中;金、木、水、火、土五行旗是明教重要的战力组成部分,直接受教主调遣。阳顶天死后,明教陷入内斗,加上高层人员缺失,导致明教实力被大大削弱,六大派围攻光明顶之际,张无忌力挽狂澜,成为第三十四代教主,协助反抗元朝统治。明教教徒朱元璋在这个期间势力逐渐扩大,元朝灭亡后,朱元璋吞并其他反元势力,建立政权后不忘自己出身明教,于是定国号为大明,但因明教并没有归顺明朝,时常与官府作对,朱元璋下令镇压明教,明教就此解散。
小说中的明教奉行行善去恶、众生平等的教义,梦想建立一个百姓安居乐业的大同社会,因此每逢社会动荡,明教都会揭竿而起,与朝廷对抗。明教有很多在外人看来难以理解的教规,比如不食荤腥,侍奉摩尼(被教徒称为“明尊”),明教教徒还认为人是赤裸来到世上,死后也应该赤身下葬,因此明教教徒在死后都赤裸入葬。因为上述诸多原因,外人也称明教为“魔教”。明教的历史原型,是现实中真实的明教,是由摩尼教演变而成的秘密宗教组织。
明教来源
《倚天屠龙记》中的明教,源自历史上真实的教派明教,它是由摩尼教演变而成的秘密宗教组织。尊东汉张角为教祖,敬摩尼为光明之神。教义主二宗(明、暗)三际(过去、现在、未来)之说,相信光明一定战胜黑暗。教徒服色尚白,倡导俭朴、素食、戒酒、裸葬,不事神佛祖先,但拜日月。金庸写作《倚天屠龙记》时,其中许多细节和历史叙述,都与摩尼教实际情况相符合。考古学者晁华山在确认了大量摩尼教洞窟后特地致函金庸,说《倚天屠龙记》中对摩尼教教义的阐述和许多教规、习惯的描写,真是难得地准确。此外,也有学者认为金庸参考了《明教与大明帝国》一文。
在书中,因摩尼之“摩”字与“魔”同音,并且明教弟子行事随心所欲、异于常人,不遵守江湖规矩,每当朝廷无能、社会黑暗之际,明教往往会揭竿而起,与朝廷对抗,再加上明教教徒众多,不免有行为不端者,于是明教被称为魔教,明教侍奉的神明为“摩尼”,明教教徒尊称为“明尊”,明尊即是火神、善神,因此明教崇拜圣火图案。明教崇火,可能是受到琐罗亚斯德教的影响。
发展历史
兴衰过程
明教自李纯年间从波斯传入中原地区,唐皇大兴修建大云光明寺作为明教寺院,此时明教发展鼎盛,后遭到官府追杀,明教为求自保不得已销声匿迹,到北宋宣和年间,教主方腊带领明教此后的明教一直践行“行善去恶,众生平等”的教义,每逢当权者昏庸、社会黑暗,明教都会在教主的带领下揭竿而起,到明教第三十一代教主石教主,圣火令遗失。
第三十二代教主衣教主不肯遵循波斯总教归顺元朝的命令,勒令下一代教主务必找到遗失的圣火令,以此和波斯总教对抗。阳顶天是明教第三十三代教主,明教在这个时期迎来鼎盛。而阳顶天在光明顶密道中死后,由于下一任教主未定,明教立刻陷入内斗之中,黛绮丝被逐(阳顶天死之前)、殷天正出走,在江浙一带创建了天鹰教、谢逊离失海外、范遥失踪,明教五散人也离开光明顶,发展出明教的另一支分派——弥勒佛宗(被元廷剿灭),明教的高端战力被大幅削弱,光明顶中仅存的明教高层向问天杨逍一直在联系分裂出去的明教人员和势力,意图重新统一明教,还没等成功就被六大派抓住机会一起围攻光明顶,明教苦苦抵挡。张无忌阴差阳错进入光明顶密道,习得明教镇教武功——乾坤大挪移,全身武学融会贯通,武功大成击退六大派,被拥立为明教第三十四代教主,明教又被重新凝聚在一起。时值元廷大肆欺压、屠杀汉人,明教在教主张无忌的带领下联合多个武林门派起兵抗元,在此期间从波斯总教手中夺回圣火令、寻回谢逊(黛绮丝被迫回到波斯总教)。全国各地纷纷响应,许多元末割据的起义军势力,如朱元璋、韩山童、徐寿辉等都出身明教。
明教结局
明教起义军在各地对抗元军,声势浩大,随着各路起义军的兵力、地盘不断壮大,明教总部逐渐对起义军失去掌控力,只能放任自流,然而并没有让起义军势力彻底掌控明教。其中明教教徒朱元璋更是统一其他割据势力,将元顺帝赶至漠北塞外,推翻元朝统治,声名大噪,不再听张无忌号令,甚至隐隐针锋相对。为避免战端再起,教主张无忌携妻子赵敏隐退江湖,将教主之位传给杨逍。朱元璋不忘自己出身明教,定国号为大明,但因明教不服朝廷统治,官府便对其残杀镇压,时日既久,后世首领无能,明教终于也渐渐式微了。
基本情况
明教教义
行善去恶,众生平等。
明教口号
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惟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明教教规
戒食荤腥(后被张无忌废除)、侍奉摩尼(被教徒尊称为“明尊”)、死后裸葬、终身不能叛教。
总坛地址
光明顶,位于西域昆仑山上。作为明教总部,光明顶上驻扎着明教的精锐部队五行旗,此外还有刑堂执法(张无忌任命冷谦为邢堂执法),凡违犯教规,和本教兄弟斗殴砍杀,一律处以重刑 ;各个明哨暗哨等。
镇教武功
乾坤大挪移共七层,只有教主有资格修炼,被视为明教教主的标志武功。
原本是波斯总教的镇教武功,随着明教传入中原,分成两份传承,后波斯总教的乾坤大挪移大部分遗失,只剩中原明教有乾坤大挪移的完整传承,黛绮丝黛绮丝也是因此被派到中原明教。
书中记载,这“乾坤大挪移”心法,实则是运劲用力的一项极巧妙法门,根本的道理,在于发挥每人本身所蓄有的潜力,每人体内潜力原极庞大,只是平时使不出来,每逢火灾等等紧急关头,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者往往能负千斤。张无忌练就九阳神功后,本身所蓄的力道已是当世无人能及,只是他未得高人指点,使不出来,这时一学到乾坤大挪移心法,体内潜力便如山洪突发,沛然莫之能御。
这门心法所以难成,所以稍一不慎便致走火入魔,全由于运劲的法门复杂巧妙无比,而练功者却无雄浑的内力与之相副。正如要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去挥舞百斤重的大铁锤,锤法越是精微奥妙,越会将他自己打得头破血流,脑浆迸裂,但若舞锤是个大力士,那便得其所哉了。以往练这心法之人,只因内力有限,勉强修习,变成心有余力不足。
乾坤大挪移作为明教的镇教武功,威力甚大,相应的修炼难度也是极高。杨逍练成第二层就感觉全身真气如欲破脑而出,不论如何,总是无法克制;阳顶天练成第四层,出现异象:忽然间满脸铁青,但脸上这铁青之色一现即隐,忽青忽红,在瞬息之间接连变换了三次。在张无忌之前也只有钟教主修练到第五层,当天就走火入魔而亡,张无忌修炼到第七层也并未修炼到圆满境界,跳过十九句心法没有修炼。乾坤大挪移的创始人也只修炼到第六层,第七层的心法只是理论,并未实践,而张无忌跳过的十九句心法正是凭空想而想错了的。
明教信物
圣火令(共六枚)
非金非玉,质地坚硬无比,六令长短大小各不相同,似透明,非透明,令中隐隐似有火焰飞腾,实则是令质映光,颜色变幻。由霍山霍山所铸,刻有其毕生武功精要。明教历代教主,都以圣火令作为传代的信物,在第三十一代石教主手中遗失,被丐帮中人夺去。圣火令是明教圣物,在战斗中也可当作武器(两尺来长)。
圣火令上所记载的武功以波斯文记载,可以和乾坤大挪移的心法相互配合,实际上圣火令记载的是一种诡异的变化用法,以致平添奇幻。只是中土明教无人识得波斯文字。圣火令为丐帮中人夺去后,辗转为波斯商贾所得,复又流入波斯明教。波斯总教钻研其上文字,并将其与残留的乾坤大挪移心法相结合,数十年间,教中职份较高之辈人人武功陡进。张无忌在小昭(黛绮丝之女)的帮助下参悟圣火令武功,和自身所学武功结合成功击败波斯总教的风云月三使、十二宝树王等人,成功夺回圣火令。
铁焰令
应为明教高层的身份令牌,牌上金丝镂出火焰之形,被杨逍赠予纪晓芙。
人员构成
历代教主
方腊
钟教主
明教第八代教主,历代教主中武功最高者,乾坤大挪移练到第五层,但是在练成当天走火入魔身亡。
王宗石
余五婆
张三枪
石教主
明教第三十一代教主,在位期间遗失明教圣物圣火令。
衣教主
明教第三十二代教主,留下遗命,令阳顶天在乾坤大挪移练成后率领教众前往波斯总教迎回明教圣物圣火令。衣教主令阳顶天并不得遵循总教命令:奉元朝为主;借助圣火令与波斯总教分庭抗礼。
阳顶天
明教第三十三代教主
妻子:成昆的师妹
武功:乾坤大挪移练到第四层
主要经历:明教鼎盛局面的开创者,武功高强,成昆自认远不是其对手。阳顶天在位时左右二使、四大护法王、五散人皆在明教。后在光明顶秘道闭关时撞破妻子与其师兄“混元霹雳手”成昆幽会,怒极攻心,气绝身亡。留有遗命:不论何人重获圣火令者,为本教第三十四代教主。不眼者杀无赦。令谢逊暂摄副教主之位,处分本教重务。阳顶天死后,成昆为覆灭明教设计陷害徒弟谢逊,使明教成为武林公敌,原著中的恩怨纠葛大半起源于此。
张无忌
明教第三十四代教主
义父:金毛狮王谢逊
妻子:赵敏(元朝郡主)
武功:九阳真经、乾坤大挪移、武当长拳、七伤拳、梯云纵、太极拳、太极剑法、圣火令武功
武器:白虹剑、屠龙刀
主要经历:在冰火岛出生后,十岁跟随父母返回中原。后张无忌前往蝴蝶谷胡医仙求医(胡医仙是明教弟子),期间跟随胡医仙学习医术,纪晓芙带女儿杨不悔前来求医,张无忌将其救治好,灭绝师太找上门杀死纪晓芙,临终前将女儿托付给张无忌,求他带杨不悔去找其父亲杨逍。辗转来到西域昆仑派,卷入何太冲夫妇的争斗,被何太冲夫妇追杀,遇到杨逍救下张、杨二人。杨逍父女相认后,张无忌在山中迷路,之后结识朱长龄(朱九真的父亲)一家,被骗去前往冰火岛。撞破朱长龄的阴谋后,误打误撞进入一个与世隔绝的山谷,张无忌为它医治时在白猿腹中发现九阳真经,刻苦修炼,五年后武功大成。在崖低结识殷离(为殷离假扮),又被灭绝师太擒住,和故人周芷若相认, 张无忌在半路得知峨嵋派是要与其余江湖门派共同围攻光明顶,后被说不得用乾坤一气袋捉住,带到光明顶,被成昆和尚激怒机缘巧合下九阳神功大成,为追杀圆真,张无忌和小昭进入光明顶密道,得到乾坤大挪移和密道地图,以极短的时间把乾坤大挪移练到第七层。脱困后,张无忌为调停明教与六大派之间的矛盾,接连与多位六派高手交战,最后表明身份,六派皆有高手败在张无忌手下便相继撤离,张无忌因此被推举为明教第三十四代教主。
成为教主后带领明教上下击退神拳门、巫山帮、丐帮等联合来犯,还立下三件约定。张无忌在带领韦一笑、杨逍父女、五散人(冷谦被张无忌留守在光明顶)等人迎回谢逊的路上,与男扮女装的元朝郡主赵敏不打不相识。后发现有人灭了少林,还想加害武当派并栽赃给明教,于是前去武当山,才得知是赵敏假扮自己,被韦一笑拆穿。张无忌以道童的身份替张三丰接下赵敏手下阿三的挑战,以太极拳连败阿三、阿二,以太极剑法击败方东白。张无忌以三件事的代价从赵敏处得到黑玉断续膏和解药,治好殷梨亭和俞岱岩。张无忌开始带领明教上下,集合各处力量准备起兵抗元。在大都与化名成范遥的光明右使范遥相认,又设计救出武当派等一众武林人士(灭绝师太身死)。此前曾答应赵敏三件事,为完成借屠龙刀这第一件事,张无忌与赵敏、小昭准备出海,半路得知谢逊在灵蛇岛,便改道前往灵蛇岛。黛绮丝欲夺取屠龙刀,和谢逊大打出手,张无忌上前阻止,得知金花婆婆就是紫衫龙王,恰逢风云月三使持圣火令出现,张无忌与谢逊、赵敏等人逃离灵蛇岛。张无忌为救殷离返回灵蛇岛,在小昭的帮助下参悟圣火令上的波斯文,救下黛绮丝,夺回圣火令。不想在海上受到波斯教船只袭击,流落荒岛,赵敏与倚天剑、屠龙刀不知所踪。数月之后返回中原地区,张无忌意外得知丐帮阴谋,救下赵敏,赵敏借此向张无忌吐露心声。此时张无忌得知谢逊和周芷若在丐帮手中,于是救出周芷若,而谢逊则被转移囚禁于泉州南少林寺,由渡厄、渡劫、渡难三位高僧看管。正遇张无忌和周芷若成亲之时,赵敏忽然出现,以告知谢逊所困位置为条件要求张无忌不与周芷若成亲,张无忌救父心切,弃周芷若随赵敏前去救父。周芷若憎恨赵敏破坏婚礼,使出九阴白骨爪将赵敏打伤,并誓与张无忌一刀两断。
在随后的屠狮大会(谢逊为谢逊)上,周芷若野心勃勃,想要重振峨眉雄风,成为武林盟主,张无忌因心有愧疚暗中相让,后两人合力救出了谢逊,但因谢逊在荒岛上看到了周芷若下毒伤人,又盗走倚天剑屠龙刀,周芷若想对谢逊杀人灭口,以防止她盗去屠龙刀并下毒害人的阴谋败露,此时神秘黄衫女子出现,以“摧坚神爪”制服并揭穿了周芷若下毒害人,盗去屠龙刀和倚天剑的秘密。而后经明教锐金旗掌旗使吴劲草借用圣火令重新铸好了屠龙刀与倚天剑,张无忌得到武穆遗书准备报屠龙刀归还少林,但少林空闻坚决不受,于是屠龙刀成为张无忌的兵器,而倚天剑则归还峨眉派。
张无忌得到屠龙宝刀之后得以号令武林,联合各方力量抗元,在元朝节节败退之际,明教教徒朱元璋逐渐做大,手握兵权,逐渐不听张无忌的号令,在遭到朱元璋的暗算后,张无忌不想再引起时段,便把教主之位传给杨逍。
结局:携赵敏隐退江湖。
光明左右使
明教历代相传,光明使者必是一左一右,地位在四大护教法王之上。
光明左使 杨逍
妻子:纪晓芙(峨眉派弟子,因不遵循师命加害杨逍,被师父灭绝师太一掌拍死)
女儿:杨不悔
称号:逍遥二仙(与范遥并称)
主要经历:年轻时击败峨嵋派孤鸿子,导致其半路郁郁而终,与峨眉师太结仇,中年时邂逅峨嵋派弟子纪晓芙,对其用强,并生下一女杨不悔,在昆仑派遇到张无忌和杨不悔,和女儿相认。光明顶之战中被成昆偷袭,和五散人、韦一笑一同失去行动能力,张无忌挽救明教危局,拥护张无忌成为教主之后一直跟随张无忌身边出谋划策。张无忌隐退后将教主之位传给杨逍。
下辖势力:天、地、风、雷四门,天字门所属是中原男子教众;地字门所属是女子教众;风字门是释家道家等出家人;雷字门则是西域番邦人氏的教众。
光明右使 范遥
化名:苦头陀
称号:逍遥二仙(与杨逍并称)
武功:逍遥刀法,原文描述:正邪兼修,渊博无比。
经历:明教教主阳顶天死亡后,范遥怀疑是成昆和元人勾结杀死阳顶天,便不惜自毁容貌,潜入汝阳王府,扮作哑巴,化名“苦头陀”,指导郡主赵敏的武功,并等待时机行动。二十年后,跟随郡主赵敏来到中原,在大都碰到张无忌和杨逍,后张无忌表明教主身份,范遥这才恢复身份。为救出被赵敏囚住的武林人士,范遥和张无忌等人联手设计取得解药,不料事情败露被困在囚塔,险些被烧死,张无忌及时赶到救出众人。期间谎称(随口玩笑)灭绝师太是自己的情人,周芷若是自己的女儿,却间接导致峨眉师太身死。
四大护法王
紫衫龙王 黛绮丝
丈夫:韩千叶
女儿:小昭
义父:阳顶天
称号:武林第一美女
化名:金花婆婆
黛绮丝是中原与波斯的混血儿,其父是明教波斯总部的净善使者(中原人),成为波斯总教三圣女之一后,黛绮丝也受到波斯总教密令,前往中原,成为了中原明教教主阳顶天的义女。在与灵蛇岛韩千叶(明教仇人)的对战中,两人均中寒潭水之毒,互相照顾,暗生情愫,结为夫妻。明教教主阳顶天死后,黛绮丝离开明教,同时黛绮丝也是波斯总教圣女,应保持贞洁,为躲避波斯总教追杀,曾私自进入光明顶密道寻找乾坤大挪移,不过失败,这也是黛绮丝离开明教的原因之一,为的就是不受约束,方便多次进入光明顶密道。黛绮丝与丈夫韩千叶化身为”金花婆婆”与“银叶先生”,生下女儿小昭,共同生活在灵蛇岛。为治疗丈夫体内寒毒,黛绮丝寻找医仙胡青牛救治被拒,韩千叶毒发身亡。黛绮丝气不过,带徒弟殷离来蝴蝶谷找胡青牛夫妇报仇,却被诈死骗过,遇到峨眉师太,不敌倚天剑,最终逃走。路遇逃跑的胡青牛夫妇夫,将其杀死。为终结被波斯总教追杀,黛绮丝派女儿小昭作为卧底潜进光明顶寻找乾坤大挪移,可惜失败。找到谢逊后,黛绮丝便想与灭绝师太一战,以报一败之仇,且不想灭绝师太身死,于是掳走新任掌门周芷若,为得到屠龙刀,黛绮丝设下陷阱,并于谢逊大打出手,被张无忌阻止。后黛绮丝被波斯总教“风云月三使”追杀,关键时刻被张无忌救下。最后与女儿小昭(当时已是波斯总教教主)一同返回波斯总教。
青翼蝠王 韦一笑
武功:寒冰绵掌、绝顶轻功
由于韦一笑轻功绝顶,原著中对于他的描述总是有些神龙见首不见尾,其主要经历并不具备连贯性,总是出人意料地出现,然后又轻松潇洒地“离开”。初登场于六大派围攻光明顶,峨嵋派前去光明顶的路上,韦一笑独自一人挡住整个峨嵋派,甚至把一个峨嵋派弟子吸血致死。灭绝师太也奈何他不得。又埋伏在黄沙中,从殷野王手中抢走殷离,半路被人打伤,五散人把韦一笑带到光明顶,遭到圆真偷袭,失去行动能力。张无忌成为教主后,治好了韦一笑的寒毒,使他摆脱吸食人血的命运。跟随第三十四代教主张无忌迎回狮王,半路支援武当,当场拆穿赵敏冒充明教偷袭各大派。后一直跟随在张无忌身边。
白眉鹰王 殷正天
女儿:殷素素
儿子:殷野王
武功:鹰爪擒拿手
下辖势力:天鹰教,天鹰教的组织建构有天微、紫微、天市三堂,神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五坛等。
主要经历:阳顶天死后,白眉鹰王因痛心和不满明教自相争夺残杀和中衰,自立天鹰教。后六大派围攻光明顶,殷天正率领天鹰教前去支援,在光明顶一战中,先挫少林和华山三名高手后,内力依然稍胜“武当七侠”之一张松溪,战胜“武当七侠”之一莫声谷,和“武当七侠”之一宋远桥打成平手,重伤之余击败“峒五老”之一唐文亮,而几乎内力耗尽,光明顶一战过后,张无忌当上明教教主之后,白眉鹰王又撤销天鹰教,改为天鹰旗重新加入明教。后响应张无忌,在江浙一带带领天鹰旗起义。在屠狮英雄会召开前夕,与张无忌、杨逍一同挑战少林寺辈分最高的三位高僧渡难、渡厄、渡劫。最后耗尽内力而死,受到诸多明教教徒、武林人士祭拜。
金毛狮王 谢逊
师父:“成昆”成昆
义弟:张翠山
义妹:殷素素
义子:张无忌
武功:狮子吼、七伤拳、混元功
武器:双头铁蒺藜骨朵、屠龙刀
年少时拜“混元霹雳手”成昆为师,学成后闯荡江湖,成为明教金毛狮王,后全家被师父成昆设计杀害。此后谢逊一直想要报仇却两次败于成昆手下,成昆失踪后,谢逊为逼出成昆大肆屠杀武林人士,并留下“杀人者混元霹雳手成昆”,却不想让自己成为武林公敌。为提升武功,谢逊曾盗窃崆峒派武功七伤拳,并打伤崆峒五老之三。少林空见神僧为让谢逊停止杀戮,甘受谢逊十三拳,被活活打死,谢逊从空见神僧口中得知屠龙刀中隐藏秘密,并足以让他武功大成,血仇得报,谢逊开始四处寻找屠龙刀。
后谢逊得知天鹰教得到屠龙刀,并在王盘山举行试刀大会,前去抢夺屠龙刀,一记狮子吼力败与会群雄,挟持张翠山和殷素素到冰火岛(实际上是一个荒岛)以参悟屠龙刀之谜,因狂性大发被殷素素用蚊须针毁去双目。在冰火岛期间,张翠山和殷素素结为夫妻并生下一子,谢逊与张翠山夫妇结拜,收二人之子为义子,取名“无忌”,以纪念自己早亡的儿子谢无忌,十年后,张翠山一家重回中原,谢逊未参透屠龙宝刀之密,继续居住在岛上。
二十年后,被黛绮丝接到灵蛇岛,击败丐帮三位长老,和想要抢夺屠龙刀的黛绮丝大战,被张无忌拦下,后波斯使者出现,逃离灵蛇岛,和张无忌相认。于约六十岁时返回中原,被成为少林成昆大师的成昆囚于少室山,被张无忌救出后,谢逊揭破成昆的真实面目,用七伤拳把成昆打成废人,自废武功任由仇人报复。最后,被渡厄大师点化,皈依佛门,终成一代大德高僧。
明教五行旗
锐金旗
旗色:白色
标志:头裹白布
掌旗使:庄铮(在锐金旗与峨嵋派的战斗中,被灭绝师太用倚天剑杀死)
副掌旗使:吴劲草(后成为掌旗使)
装备:人手一套弓箭、一杆标枪、一柄飞斧
人数:两万余人
巨木旗
旗色:蓝色
标志:头裹青布
掌旗使:闻苍松
装备:每十人一根巨木,每根巨木有千斤之重,木上装有铁钩。
洪水旗
旗色:黑色
标志:头裹黑巾
掌旗使:唐洋
装备:、水龙(应当是大型筒车)、陶质喷筒、提桶,内装有腐蚀性的酸水。
烈火旗
旗色:红色
标志:头裹红巾
掌旗使:辛然
装备:各人手持喷筒,喷射石油,用硫磺火弹点燃。
厚土旗
旗色:黄色
标志:头裹黄巾
掌旗使:颜垣
装备:铁铲、铁盔,擅长开挖地道、修筑各种工事。
明教五散人
武功:大风云飞掌
职位:邢堂执法(由张无忌任命)
师兄:棒胡
武器:乾坤一气袋(后被张无忌用内力冲破)
评价
书内评价
灭绝师太说道:“魔教历代教主,都以‘圣火令’作为传代、的信物,可是到了第三十一代教主手中,天夺其魄,圣火令不知如何地竟会失落,第三十二代、第三十三代两代教主有权无令,这教主便做得颇为勉强。阳顶天突然死去,实不知是中毒还是受人暗算,不及指定继承之人。魔教中本事了得的大魔头着实不少,有资格当教主的,少说也有五六人,你不服我,我不服你,内部就此大乱。”
灭绝师太弟子静玄曾对师父说:“这些妖人刁顽得紧……”
张无忌道:“这些人个个轻生重义,慷慨求死,实是铁铮铮的英雄好汉,怎么说是邪魔外道?”
书中正派武林人士对明教的评价,可以此句为代表:“魔教向来诡计多端,奸诈狡猾,说话如何能信?”
书外评价
覃贤茂:金属笔下的明教,先是被人称为“魔教”。因为他们长期受到朝廷压抑,行事不免论秘,江湖中人对其知之甚少,故视之为“魔”;因为他们的志向是在行善去恶,拯救世人,坚决对抗朝廷,和一般江湖门派梦霖以求的首先是称雄江湖、对朝廷主要是不合作的态度不同,他们的志趣、行为自然与一般江湖有异,故被视之为“魔”;又因他们久受压抑,行事不免乖张,气氛不免神秘,与一般江湖格格不入,甚至多造杀擎、多有得罪,故被视之为“魔”;加之朝廷和有些坏人从中挑峻、破坏;再加上教内高手如云,惹得江湖人心中嫉妒(如峨眉灭绝师太有此嫌疑)等等;他们的名声便完全被江湖中人传坏了。
新垣平:明教的急剧扩张并未伴随政治体制上的同步改革,导致了其中枢的权力关系素乱。明教的组织关系本来相当简洁:教主在理论上拥有几乎不受制约的独裁权力,在教主之下设两名“光明使者”作为副手,以及若干低级的附属职位(如天地风雷四门),然后是以五大元素命名的五行地方旗负责人及其副手。
影视形象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
《倚天屠龙记》.腾讯视频.2023-11-16
《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央视网.202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