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那拉氏
乌拉那拉氏是满族姓氏,又译乌喇那拉氏,满语,穆麟德转写为Ula Nara。原为明末海西女真四部之一乌拉部的部族姓氏,为满洲八大姓之一,源自那拉氏(纳拉氏),为那拉氏分支。因部落得名。乌喇纳喇氏是明朝末期海西女真乌喇部遗族,与哈达纳喇同祖,即纳齐布禄之裔、乌喇部长之前。
著名人物
孝烈武皇后
基本资料
乌拉那拉·阿巴亥(1590年—1626年),即孝烈武皇后,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大妃,有“满洲第二美女”称号。清代第一位乌拉那拉氏皇后。其父为乌拉部满泰贝勒。阿巴亥嫁给努尔哈赤时年仅12岁,在孝慈高皇后逝后,被立为大妃。这位来自乌拉部的稚嫩公主,既要博得汗夫的欢心,又要周旋于努尔哈赤众多的妻妾之间,难度是够大的了。然而,阿巴亥是一位非同一般的少女,不仅仪态万方、楚楚动人,而且天性颖悟、礼数周到,言谈笑语之间,无不令人心悦诚服。43岁的努尔哈赤对这位善解人意的妃子,爱如掌上明珠。两年后,努尔哈赤便将幼小而聪明的孝烈皇后立为大妃,独占众妃之首。
儿子爱新觉罗·多尔衮
乌拉那拉氏年轻、漂亮,又极富机智,深受努尔哈赤的宠爱。努尔哈赤的第十二子爱新觉罗·阿济格、十四子多尔衮、十五子多铎都是阿巴亥所生。子以母贵。她所生的三个儿子,努尔哈赤亦爱如心肝。他们年龄虽小,但每人都掌握一个整旗。当时做为后金的根本八旗军队只有八旗,他们就占去三个,可见努尔哈赤对阿巴亥的情意所在。她共为努尔哈赤生下三子(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因此一生深受努尔哈赤的宠幸。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努尔哈赤病逝,孝烈皇后被四大贝勒逼殉葬,终年三十七岁。顺治朝初年,阿巴亥次子爱新觉罗·多尔衮摄政,阿巴亥得谥号“孝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牌位入太庙。同年年底,多尔衮暴病身亡。阿巴亥的谥号又被罢谥,牌位也被赶出太庙。
人物生平
由于乌拉那拉氏年轻貌美,努尔哈赤非常的宠爱她。有一次在晚宴时,努尔哈赤望着年轻美丽的乌拉那拉氏,想着自己逐渐老去,考虑自己百年之后将乌拉那拉氏托付何人。后金有收继婚习俗,故努尔哈赤考虑在身后由大贝勒,二子代善继娶乌拉那拉氏的打算。代善也知道父亲的这一想法,而乌拉那拉氏也希望在努尔哈赤故去后在后金政权中寻找靠山。而后,随着努尔哈赤小福晋德因泽的告发,在天命五年引发大妃事件。
首先说乌拉那拉氏送食物给代善和四贝勒皇太极吃,皇太极接受而未食但代善接受而食之;又告发说乌拉那拉氏经常深夜出宫到代善家去;还告发说举行聚会时,乌拉那拉氏精心打扮和代善眉来眼去。努尔哈赤派人调查属实,但由于家丑不可外扬,即以私藏金银的罪名而将其“离弃”。后世有人认为,德因泽告发是受到皇太极的指使,以达到排挤代善,打击乌拉那拉氏的目的。
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在外身染重病,要阿巴亥前往,中途得知努尔哈赤死讯。皇太极以努尔哈赤之命为由,逼其殉葬。同殉者还有两位庶妃,其中包括德因泽。就这样,皇太极剥夺了年仅十五岁的爱新觉罗·多尔衮登位的可能。乌拉那拉氏其时三十七岁。全谥为孝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
历史记载
大妃,那拉氏,乌拉贝勒满泰女。岁辛丑,归太祖,年十二。孝慈皇后崩,立为大妃(皇后)。天命十一年七月,太祖有疾,浴於汤泉。八月,疾大渐,乘舟自太子河还,召大妃出迎,入浑河。庚戌,舟次叆鸡堡,上崩。辛亥,大妃殉焉,年三十七。同殉者,二庶妃。妃子三:爱新觉罗·阿济格、多尔衮、爱新觉罗·多铎。顺治帝初,多尔衮摄政,七年,上谥孝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太庙。八年,爱新觉罗·多尔衮获罪,罢谥,出庙。
孝敬宪皇后
基本资料
乌喇那拉氏。满洲正黄旗,内大臣费扬古之女。原配嫡后。世宗为皇子,圣祖册为嫡福晋。清代三位乌拉那拉氏皇后中唯一一位没有被废黜的乌拉那拉氏皇后。雍正元年,册为皇后,雍正九年九月己丑崩,谥孝敬皇后;乾隆、爱新觉罗·颙琰累加谥曰孝敬恭和懿顺昭惠庄肃安康佐天圣宪皇后,祔葬清泰陵,生下皇长子爱新觉罗·弘晖,早殇。
人物生平
即位,是为雍正皇帝。那拉氏的地位也随之提高;雍正元年(1723),她被册封为皇后。雍正没有声色犬马之好,继位后放掉了宫内所养全部珍禽异兽。他喜欢园林、常年办事的地点就在圆明园。闲暇时,喜欢流连于园中山水之间。其他生活用具,亦不太讲究。吃喝方面,只喜欢喝点酒,也有节制。当时传来西方的新鲜东西,像温度计、望远镜等等,他接受得很快,还让宫廷匠役仿造,赐给亲近大臣。乌拉那拉氏深知雍正公务繁忙,日理万机,所以对他生活上的一些爱好无不满足。在掌管六宫时,和嫔妃、宫娥之间关系也很好。这是因为那拉氏为人孝顺恭敬,无论在藩邸的年月还是被封为皇后以后,她始终如一。她曾为雍正生下长子爱新觉罗·弘晖,长到八岁,不幸夭折了。雍正对皇后很尊重,常常称赞她谦和顺从。
雍正九年(1731)九月,皇后病故。雍正帝非常悲痛,他说:“皇后自垂之年,奉父皇之命,在我当亲王的时候,便嫁给我了。婚后四十余年,夫妻感情相融,她为人极好,孝顺恭敬,四十年如一日。”虽然刚刚大病初愈,身体虚弱,要亲临合殓,大臣们怕他触景增悲,非摄养所宜,纷纷谏止,雍正只好服从。他亲上谥号曰孝敬宪皇后。后来,与世宗合葬于清泰陵。
高宗继皇后
基本资料
皇后辉发那拉氏(1718—1766)乌拉那拉氏。满洲正黄旗人。清代最后一位乌拉那拉氏皇后。追封一等承恩公,佐领那尔布之女。雍正时,赐为皇四子爱新觉罗·弘历之侧福晋。乾隆即位后,初封娴妃。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日晋娴贵妃;十三年七月初一晋娴皇贵妃,摄六宫事。十五年八月初二,册立为皇后。三十年正月随驾南巡,闰二月十八日旨截发失宠,乾隆派额驸富察·福隆安把皇后由水路送回京师,五月十四日即下令收缴历次册宝夹纸皇后手中四份册宝,即皇后一份、慧贤皇贵妃一份、乌拉那拉·如懿一份、娴妃一份,裁减了她手下的部份佣人,到了七月份,皇后辉发那拉氏手下只剩两名宫女,按清宫制度,只有常在才有两名宫女,第二年七月十四日,终年四十九岁;以皇贵妃礼葬,因朝中大臣上书阻拦,所以并未废后。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九月二十八日葬裕陵妃园寝纯惠皇贵妃地宫之东侧。且不设神牌、无祭享,关于那拉皇后的画像,乾隆也让一一毁掉。
人物生平
卒年:乾隆三十一年三十一年七月(1766年)
享年:49岁
履历:雍正年间,为爱新觉罗·弘历侧福晋,具体入侍时间不详。
子女:皇十二子爱新觉罗·永璂、皇十三子永璟,皇五女。
雍正十三年(1735年)九月,封娴妃(18岁)
乾隆二年(1737年)十二月初四,行娴妃册封礼。(20岁)
乾隆十年(1745年)正月二十三日晋娴贵妃。同年十一月行册封礼。(28岁)
乾隆十三年(1748年)七月初一晋皇贵妃,摄六宫事。次年四月初五行册封礼。
乾隆十五年(1750年)八月初二,册立为皇后。(33岁)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七月十四日薨,以慧贤皇贵妃礼葬。
谥号:无
葬地:葬于裕陵妃园寝纯惠皇贵妃墓穴内,无享祭。
影视形象
1998年《还珠格格》戴春荣饰 乌拉那拉皇后
1999年《还珠格格第二部》戴春荣 饰 乌拉那拉皇后。
2002年《乾隆王朝》李芸饰 皇后
2003年《还珠格格第三部:天上人间》姜黎黎饰 乌拉那拉皇后
2003年《江南京华梦》姜鸿饰 娴妃
2004年《乾隆与香妃》翁虹饰 娴妃
2004年《铁齿铜牙纪晓岚3》许晓丹饰 皇后
2013年 《画框里的女人》范冰冰饰 皇后
2018年《后宫 如懿传》周迅饰乌拉那拉·如懿
惠妃
1985年《天官赐福》王祖贤饰 纳兰琼瑶
1997年《康熙微服私访记》不详饰 惠妃
2001年 《康熙王朝》宫雪花饰 惠妃
2003年《皇太子秘史》蔡雯艳饰 惠妃
2005年《大河颂》魏小军饰 乌喇那拉氏
2005年《康熙秘史》石筱群饰 纳喇惠儿
2011年《紫禁惊雷》王君馨饰 颜映雪
2011年《步步惊心》刘晨霞饰 惠妃
2013年《宫锁沉香》张雅萌饰惠妃
2016年 《寂寞空庭春欲晚》王若心、王陈怡娴(少年)饰 纳兰惠儿
2017年《花落宫廷错流年》梁丹妮饰 惠妃
2019年《梦回》赵芮饰 纳兰贵妃
《清史稿·列传一·后妃》记载:
世宗孝敬宪皇后,乌喇那拉氏,内大臣费扬武女。世宗为皇子,圣祖(康熙)册后为嫡福晋。雍正元年,册为皇后。九年九月己丑,崩。时上病初愈,欲亲临含敛,诸大臣谏止。上谕曰:“皇后自垂髫之年,奉皇考(康熙)命,作配朕躬。结以来,四十馀载,孝顺恭敬,始终一致。朕调理经年,今始全愈,若亲临丧次,触景增悲,非摄养所宜。但皇后丧事,国家典仪虽备,而朕礼数未周。权衡轻重,如何使情文兼尽,其具议以闻。”诸大臣议:‘‘以明会典皇后丧无亲临祭奠之礼,令皇子朝夕奠,遇祭,例可遣官,乞停亲奠’’。从之。谥孝敬皇后。及世宗崩,合葬清泰陵。乾隆、嘉庆累加谥,曰孝敬恭和懿顺昭惠庄肃安康佐天翊圣宪皇后。
惠妃
基本资料
惠妃(?—1732年5月1日)乌喇那拉氏,内务府包衣正黄旗人,正五品郎中乌喇那拉·索尔和女,康熙帝妃嫔。
那拉氏初为庶妃,康熙九年生皇子爱新觉罗·承庆,十一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胤禔。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为惠嫔,二十年十二月晋惠妃,为当时册封的惠宜德荣四妃之首。惠妃雍正年间曾奉养于廉亲王府,后廉亲王获罪,再度回到宫中。惠妃在雍正朝未再获尊封,雍正十年壬子四月初七日薨,九月奉安于景陵妃园寝。
《清史稿·列传一·后妃》有如下记载:
卒其卒于康熙中及虽下逮雍正、乾隆而未尊封者,又有:温僖贵妃,钮祜禄氏,孝昭仁皇后妹。子一,爱新觉罗·胤䄉。女一,殇。惠妃,那拉氏。子二:承庆,殇;允。
基本资料
通嫔(1664年—1744年8月1日)乌喇那拉氏,名詹吉迈,或译作翟吉迈。满洲正黄旗包衣人,康熙帝妃嫔,监生常素保之女,康熙三年出生,康熙十六年(1677年)正月二十六日入宫,位份应只为贵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生皇十女固伦纯悫公主。雍正元年,晋尊为皇考通嫔。乾隆九年六月二十三日薨,享年八十一岁。
《清史稿·列传一·后妃》有如下记载:
通嫔,纳喇氏。事圣祖为贵人。雍正二年,世宗以其婿喀尔喀郡王策棱功,尊封。乾隆九年,薨。子二:万,五岁殇;允,二岁殇。女一。
葬礼仪式
实际上,乌拉那拉皇后的丧礼比慧贤皇贵妃的级别还要低,按皇贵妃的丧仪规定,每日应有大臣、公主、命妇齐集举哀、行礼一项,在乌拉那拉皇后的丧事中,这项被取消了。乌拉那拉皇后既未附葬裕陵,也未单建陵寝,却葬在了妃园寝内,更有甚者,按惯例,凡葬在妃园寝内的,无论地位有多低,都各自为券,而那拉皇后却被塞进了纯惠皇贵妃的地宫,位于一侧,堂堂的皇后反倒成了皇贵妃的下属。清制:凡妃、贵妃、皇贵妃死后都设神牌,供放在园寝享殿内,祭礼时在殿内举行,而嫔、贵人、常在、答应则不设神牌,祭祀时,把供品桌抬到宝顶前的月台上。而乌拉那拉皇后即不设神牌,死后也无祭享,入葬以后也只字不提,比民间百姓的神位还不如。
相关史料
《清史稿 列传一 后妃》皇后,乌拉那拉氏,佐领那尔布女。后事高宗潜邸,为侧室福晋。乾隆二年,封娴妃。十年,进贵妃。孝贤纯皇后崩,进慧贤皇贵妃,摄六宫事。十五年,册为皇后。三十年,从上南巡,至杭州市,忤上旨,后剪发,上益不,令后先还京师。三十一年七月甲午,崩。上方幸木兰,命丧仪视皇贵妃。自是遂不复立皇后。子二,爱新觉罗·永璂、永璟。女一,殇。四十三年,上东巡,有金从善者,上书,首及建储,次为立后。上因谕曰:“那拉氏本朕青宫时皇考所赐侧室福晋,孝贤皇后崩后,循序进皇贵妃。越三年,立为后。其后自获过,朕优容如故。国俗忌剪发,而竟悍然不顾,朕犹包含不行废斥。后以病薨,止令减其仪文,并未削其位号。朕处此仁至义尽,况自是不复继立皇后。从善乃欲朕下诏罪己,朕有何罪当自责乎?从善又请立后,朕春秋六十有八,岂有复册中宫之理?”下行在王大臣议从善罪,坐斩。
参考资料
清史稿--后妃.国学网.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