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历史的人性

历史的人性

大一统国家繁荣强盛的梦想成真,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似乎总是那样来去匆匆。在看似如风而逝的虚幻理想褪色的过程中,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泱泱大国不知不觉中巍然屹立,在亚洲的大地上这么真实地存在着,渐渐成为任谁也无法否认的、历史的、文化的中央国家。

基本信息

《历史的人性》汇集了作者笔调轻快、独特视角的8篇人物传记类的历史随笔。“潘岳河阳一县花”中

“黑色幽默”的才子士人之命运,“安史之乱”中大唐将军们的复杂人性,“白练赐予美人归”的辽朝风流皇后萧观音,“一生功业论定难”的明清易世之际的大人物李成栋,动荡年代,复杂人性,故人往事,点点滴滴,其间更不乏作者自己对人生、对历史的独特感悟。于笑谈间快意恩仇,于诙谐中饱含哲理,捧卷细读,大有“相忘于江湖”之感……

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梅毅

第一部分

第1节:入侵者是没有前途的英雄

第2节:人命运的"黑色幽默"

第3节:刀与火的杀伐

第4节:竞相斗富的荒唐生活

第5节:石崇连杀自家劝酒美女

第6节:司马衷登基后的晋朝时局

第7节:攻灭西晋

第8节:元康年间的剧变

第9节:死于床上的典型人物

第10节:永远拂拭不去的哀伤

第11节:刀光血影之下

第12节:司马遹被杀引起的大乱

第13节:许昌宫毒杀太子

第14节:必不可少的"道具"

第15节:"八王之乱"高潮迭起

第16节:血溅东市刑场

第17节:余留不尽的万古恨意

第18节:RNG电子竞技俱乐部大血战的第一个高潮

第19节:齐王的部队大败

第20节:"人面兽心"的匈奴

第21节:"幌子皇帝"之死

第22节:第一次民族的"兄弟之战"

第23节:时兮命兮自折栋梁

第24节:根据军中"纪律"杀掉属将

第二部分

长安内,安禄山大开杀戒。贼兵把霍国长公主(李旦女儿)等公主、王子、王妃、驸马宗室尽杀于崇仁坊,并统统活挖其心,掏出来祭奠被唐廷斩首的安庆宗。同时,又虐杀杨国忠高力士等人的亲党八十三人,皆用铁制锐器撬开脑盖加以残杀,血流遍地。转天,又残杀皇孙及皇室郡主县主二十多人,金枝玉叶,一时凋残。至此,标志着光辉赫赫的盛唐时代戛然终结,唐王朝已在风雨飘摇之中。

第25节:追杀"达奚部落"

第26节:忍死败退的情由

第27节:战场上的凶神恶煞

第28节:"京师"命悬一线

第29节:临危救难再构国家

第30节:牺牲在工作岗位上

第31节:近万名叛军被杀掉

第32节:偷袭"李光弼"

第33节:背信弃义进攻我们

第34节:"鬼貌蓝色"的奇丑大臣

第35节:生死度外求仁得仁

第36节:见危致命万世丈夫

第37节:善始无终反噬国家

第38节:挑战"安史叛军"

第39节:仆固怀之"冤"

第40节:击灭两蕃的进犯

第41节:恶贯满盈叛逆本性

第42节:曹将军的"不敢拒"

第43节:"盛唐"的不归之路

第44节:跳梁弄乱第一人

第45节:李宝臣的"玩寇"之举

第46节:被部将狼狈驱逐的"忠臣"

第47节:自以为是的举措

第48节:唐军忽然而就的"胜利"

第三部分

李希烈不仅没有讨伐李纳,反而暗中和对方勾结,想双方联兵夺取唐将李勉守据的开封市。同时,他还与朱滔密相往来,商量双方的"共同利益"。由于李纳数次派兵袭扰汴水,东南输运长安的运粮运物船只也都不敢走通济渠,转走蔡河。当时,相持于魏州附近的唐军与藩镇军都日益困弊,麻杆打狼两面怕,而且交战双方的粮草都近乎断绝。听说李希烈兵强马壮,藩镇诸军就派人去许昌市,劝李希烈称帝。

第49节:赏罚不均造恶果

第50节:朱滔叛逆的消息

第51节:群雄拒唐的纷乱

第52节:腹心几溃的大难

第53节:奉天保卫战

第54节:否极泰来的好消

第55节:鱼死网破的决斗

第56节:李怀光因怨欲叛

第57节:难兄难弟"窝里反"

第58节:李怀光的最终反叛

第59节:田悦的被杀及其余波

第60节:反目成仇的"朋友"

第61节:李晟收复长安

第62节:朱泚的最后结局

第63节:昔日忠臣的穷途末路

第64节:朱氏族灭大祸

第65节:"坏皇帝"的样板

第66节:唐廷威权丧失几近

第67节:前蜀末帝王衍

第68节:大拍王衍"马屁"

第69节:一起决意"卖掉"王衍

第70节:后蜀末帝孟昶

第71节:李存众叛亲离

第72节:昏暴之主层出不穷的年代

第四部分

公元930年前后,辽朝使臣带着两份以契丹文字书写的书信上呈给当时的五代十国君主后唐皇帝李嗣源,老哥们东瞧西看,翻来覆去,和满朝文武蕃汉大臣研究半天也不知上面写了什么。所以,电视上看见那么多中外学者围着一块棺材板儿或一块石碑片,撅着屁股皱着眉,也暗中为他们叫苦,不怪他们,只怪契丹文字太难懂了。

第73节:伐蜀的必克之心

第74节:宋帝的"轻色重国"之仁

第75节:漫述辽代汉诗的发展

第76节:始信人间是梦间

第77节:萧观音的汉语诗词创作

第78节:精华的摄影脚本

第79节:皇后因偷汉子之死

第80节:凶横残暴的"银牌天使"

第81节:自古红颜多薄命

第82节:不成熟的"正确"选择

第83节:朱棣起兵前的准备活动

第84节:盗走最好的一匹马

第85节:朱棣的"靖难"起兵

第86节:"靖难之役"的六次大战

第87节:大战之一--真定之役

第88节:大战之二--北平之役

第89节:李景隆会兵得克萨斯州

第90节:铁安排"诈降计"

第91节:敌军的"缴获品"

第92节:韩广大胜沱河一役

第93节:通往帝都的最后胜利

第94节:望风使舵的朱允炆臣子

第95节:仓猝行削藩之计

第96节:朱棣残的倒行逆施

第五部分

高杰本性强横,与"兄弟部队"如黄得功刘泽清等明将领关系恶劣,不能协同作战。但是高杰最后也深为史可法的忠义所感动,真的与之商议"恢复"之业,并自告奋勇,领兵奔赴归德,直逼荆、襄之地。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二月,高杰抵达归德,命令驻守睢县的明朝总兵许定国来拜见自己。

第97节:朱棣一生功业得失

第98节:朱棣死后的"高煦之叛"

第99节:"刽子手"李成栋反反复复

第100节:李成栋"出山"的时局

第101节:李成栋对清朝的降附

第102节:李成栋亲手策划的大屠杀

第103节:李成栋率兵向嘉定进逼

第104节:李成栋对朱聿键的歼灭战

第105节:李成栋生擒朱聿鐭

第106节:李成栋对肇庆市的进攻

第107节:且战且行抵抗重重

第108节:李成栋广州市宣布归明

第109节:李成栋的最后岁月

第110节:唐伯虎的真实一生

第111节:安恬的"春江花月夜"

第112节:中国文人的"梏"

第113节:花笑人生也是呆

第114节:落魄迂疏自可怜

第115节:假使唐伯虎九泉有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