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新四军反攻战役

新四军反攻战役

新四军反攻战役是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8月至12月,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新四军在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等省广大地区对日伪军发动的一系列进攻战役、战斗。

背景

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作战指示,新四军决定:在长江以南的部队就地向四周发展,收复日伪军占领的乡村和县城;长江以北的部队力争占领津浦铁路(天津市浦口区)及其以东的一切城市,配合八路军攻歼陇海铁路(连云港市兰州市)之日华北治安军,同时准备抗击中国国民党军队的进攻,继而扫清拒降之日伪军,扩大解放区。新四军各部队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和新四军的作战部署,迅速补充和扩编主力兵团,在地方武装和人民群众的配合与支援下,对日伪军展开全面反攻作战。

过程

8月上旬,新四军苏浙军区部队主力先后攻克东坝、定埠、固城乡、曹塘、狸头桥、梅清等市镇;19日,攻克溧阳市溧水区金坛区长兴县县城;28日,又连克高淳区、广德城;与此同时,收复戴埠、张渚镇、南渡、天王寺、薛埠、宝堰镇等大小据点百余处。苏浙军区第2纵队在宁波市近郊连克江桥、西城桥及周巷镇浒山街道(今慈溪市)、观海卫镇、庵东等数十座市镇。

苏中军区部队在攻克周家庄、老阁、三垛、河口、黄桥、姜堰区(今泰县)、芦庄等地后,乘日伪军撤退之机,于8月19日收复杨中;23日收复宝应县县城,俘华北治安军2000余人;28日,苏中军区独立第1旅向兴化市进攻,于9月1日攻占该县城,歼伪军第22师师长以下5000余人。同时,苏中军区部队乘胜收复东台市靖江市南通市(今南通市)、海门区启东市及湖垛、拼茶、丰利镇等城镇百余处;尔后,又攻克泰兴市如皋市县城及海安市安丰镇、白蒲、林梓、大中集等据点,歼伪师长、伪旅长以下9000余人;继而挥师北上,于10月31日向盐城市发起进攻,11月11日,该城伪军万余人投降。

结果

12月中旬,华中野战军第7、第8纵队及苏中军区部队共15个团,向 高邮市县城发起进攻,26日解放该城,毙俘日军1000余人,歼华北治安军4000余人。为配合高邮作战,苏中军区部队攻克宜陵镇、塘头、郭村镇等市镇16处,歼伪军4000余人。新四军淮南军区部队于8月14日攻克定远县城;16日攻克盱眙县来安县县城,20日收复天长市、六合县城;同时,向津浦(天津市浦口区)、淮南铁路沿线据点展开进攻,连克张八岭、施克郢、三界镇、下塘集、朱巷、炉桥等地,歼伪军1000余人,争取3000余人起义。

9月至10月,新四军第2、第4师大部对津浦铁路徐州至宿县段和滁州市至浦口段展开大破击,连续攻占曹村、夹沟、四堡、符离镇、担子街、乌衣镇等车站,歼伪军1000余人。新四军苏北军区于8月18日攻克沭阳县县城,21日收复涟水县县城,歼华北治安军600余人。

新四军第三师于27日发起两淮保卫战,9月6日攻占淮阳区县城,22日解放淮安市县城,此役歼伪军1.3万余人。尔后,第lo旅一部连克新安镇(今灌南县城)、响水口(今响水县城)、陈家港镇大伊山(今灌云县城)等城镇,解放了苏北盐场。

新四军淮北军区部队攻克宿县西南之孙集,歼伪军700余人,进攻五河县东北之双沟镇,迫使伪军投降。8月18日、19日,淮北军区部队乘日伪军撤逃之际,连续收复宿迁市泗县泗阳县县城,24日攻占五河县城,29日收复永城市。尔后,又攻克灵璧县萧县两县城及时村、永安集、灰古集等据点,歼华北治安军4000人,争取伪第18师4000余人投诚。

新四军鄂豫皖湘赣军区部队于8月中旬向日伪军发起进攻。第13旅沿平汉铁路门(北平市至汉口)南下攻占安陆市以东魏家店、花园,迫使伪军第12师一部投降。第1军分区部队连克黄陂之甘棠铺、六指店,迫使伪红安县大队300余人投降。第3军分区部队攻克石首调关、焦山河、章华港等日伪军据点,全歼守军。第4军分区部队攻克竹沟、杨楼等据点,俘伪军百余名。第5军分区第44团于天门吴家新场歼灭日军1个中队,华北治安军2个大队。

鄂南军分区部队攻克马桥、陆溪镇等据点,俘伪军200余人,投诚700余人。豫中军分区挺进2团在午阳公路截击日军重部队,歼其一部。

总结

新四军皖江军区部队沿铜陵市繁昌区向东北方向挺进,一度攻入芜湖市市区;尔后向淮南铁路(田家庵区裕溪口街道)南段日伪军展开进攻,收复裕溪口、沈家港、铜城闸、东关等地,歼日伪军一部,解放巢湖市以南广大地区。

此战,新四军共歼灭日伪军7万余人,解放县城40座、重要市镇440余处及大片国土。解放区连成一片,人口达到4300余万,军队发展到31万,民兵80余万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