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水县
涟水县(Lianshui Coun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淮安市下辖县,地处江苏省北部,黄淮平原东部,淮河的下游,总面积1678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涟水县下辖4个街道、12个镇,全县户籍总人口108.29万人。县人民政府驻涟城镇红日大道18号。
涟水县是典型的平原地貌类型,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在距今7000~8000年以前,就已有人类在涟水境域居住。汉代元狩六年(公元117年)设立淮浦县,为涟水建县之始,南齐建元二年(公元480年)归属襄贲县,在隋开皇五年(公元585年)襄贲县正式改为涟水县。1983年,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涟水县成为下辖县,隶属淮安市;于2001年后隶属淮安市。
涟水县以工业为主导地位,拥有绿色食品、新一代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以及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是江苏省食品工业十强县。县内还是全国商品粮、商品猪生产基地和上海市、南京等大中城市蔬菜保供基地,农业方面以优良食味稻米、规模畜禽为主导产业,以石刁柏、食用菌等为优势特色产业。此外,该县还是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城市,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和长三角百强县。在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为700.37亿元,三次产业构成比11.2:44.8:44.0。
涟水县自汉朝建县以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有“千年古县”之美誉。境内有着嵇安墓、洪大楼等文物古迹,其中月塔于2013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截至2023年有着工鼓锣、徐州琴书等96个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该县已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拥有五岛湖旅游景区、今世缘旅游景区2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以及苏北小延安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名称来源
在隋开皇五年(公元585年),以县内河流“涟河”名称命名,改原襄贲县为涟水县,县域因此得名。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
在距今7000~8000年以前,已有人类在涟水境域居住。
夏、商、西周时期,涟水曾是淮夷聚居之地,到东周春秋时涟水属吴国,后吴、楚、越国相争,时而属越,时而属楚。公元前306年,楚灭越,涟水变更属楚国。
秦时,涟水县境属于东海郡。汉初,汉高祖封韩信为楚王,涟水属于韩信封地楚国。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分楚地为二国,以淮南为荆国、淮北为楚国,此时涟水还属楚,到刘启时,吴楚反,国除。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刘彻置淮浦县,属临淮郡,为涟水建县之始;王莽时期改为淮敬县,至东汉复称淮浦县,属东海郡。
三国时期淮浦县属魏国,划归广陵郡,晋朝同之;东晋义熙七年(公元411年)临淮郡改为海西郡,辖淮浦等8县。
南齐建元二年(公元480年),北魏攻齐,齐宁朔将军令遏涟水,断敌归路,以东海郡属冀州,称北东海郡,侨治连口,于北境置襄贲县,属北东海郡,为襄贲侨置涟水之始;建武二年(公元495年),淮浦并入襄贲;东魏武定七年(公元549年),北东海郡改为海西郡,北齐改为海安郡。
隋唐至宋元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废海安郡,襄贲县属海州;隋开皇五年(公元585年),改襄贲县为涟水县,因境内有涟河而得名。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设涟州,在县北15千米分置金城县,州治涟水城,辖涟水、金城二县;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废涟州,并于省金城县,属泗州;乾宁二年(公元895年),杨行密袭破涟水,涟水变属杨吴,后属南唐;李璟保大十四年(公元956年),涟州刺史秦崇进为抵抗北周进攻,在涟水修城(为今涟城所在地)。
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置涟水军,属淮东路;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废涟水军,仍为涟水县;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复涟水军。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楚州宋臣朱琳降于完颜宗翰,涟水被金占领,此后时而属宋、时而属金。宋瑞平元年(公元1234年)金亡,复为涟水军。宋嘉熙四年(公元1240年)建涟水大城。宋开庆元(公元1259年),涟水被蒙军占领;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夏贵破李松寿于城下,收复涟水3城;景定三年(公元1262年),涟水军改为安东州。
元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安东州归附元,改立涟州,后复称安东州;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归属山东路,元二十九(公元1292年)年改属淮安路。至正年间,安东州被赵均用和张士诚所占据,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朱元璋军下淮北,张士诚部将史文炳弃城去,安东州变属淮安府。
明清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降安东州为安东县,隶属淮安府;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洪水直冲城垣,房屋倾颓;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知县史选于城南筑堤挡水;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知县刘君聘资筑新砖城,墙高8米、长5180米、东西径1850米、南北径1100米,设城门4个,城外四边凿渠。
清代仍称安东县,属淮安府;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因洪水、地震,涟水城墙倒塌,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重新修,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知县宋传燧于城外加筑土圩;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山东王古佛在沭阳县、安东、清河一带利用宗教(斋教)掩护进行反清活动,总兵章合才率官兵镇压,古佛退走,其子起太被杀;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江北都督蒋雁行任命王寿轩为安东县民政长,安东脱离清朝政府。
中华民国时期
1912年,江苏省撤府、州,存县,由省直辖。1914年,废府存道,因与奉天省安东县同名,复称涟水县,属淮扬道。1927年废道,由省直接管辖。1933年,江苏实行行政督察专员制,涟水属十一区(淮阴区),先后变更第八区、第七区、第六区和第七区。1939年,日军占领涟水,成立治安维持会,先后属伪江苏省徐州办事处、苏北行政专员公署和淮海省淮阴督察区,涟水遭其管控。1940年9月,涟水成立抗日民主政府,同年10月成立河东办事处。1941年,河东办事处与涟灌阜办事处合并成立涟东县;1942年5月撤淮安市、涟水两县,成立淮涟办事处,12月恢复涟水县建制。
1945年1月16日夜,涟东县总队强袭日伪据点,次月淮海地区军分区拔除侉二庄、汪石桥日伪据点,7月25日涟水警卫团合淮海军分区强攻朱码日伪据点,8月15日~21日攻克时码伪据点。至此共拔除日伪大小据点14个,涟水全境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苏北行政公署成立,下设6个行政区,涟水县属第六区(淮阴区),涟东县属第五区(盐城区)。1950年6月,涟水、涟东两县合并为涟水县,属淮阴专区,设15个行政区,1957年撤区并乡。
1970年,淮阴专区改为淮阴地区,涟水隶属淮阴地区;1983年1月,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涟水县隶属淮阴市,至2001年1月,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涟水县隶属淮安市。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涟水县地处江苏省北部,黄淮平原东部,淮河的下游,介于北纬33°39′~34°07′、东经118°59′~119°46′之间,东与盐城市阜宁、滨海、响水三县为邻,西与淮安市淮阴区、宿迁市市沭阳县接壤,南与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淮安市淮安区隔古淮河相望,北与连云港市市灌南县毗连。县域东西长60千米,南北宽51.5千米,总面积为1678平方千米。
气候
涟水县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长,但年际间降水、温度变化较大。气温在白天高、夜晚低,日最高温一般出现在下午14点左右,日最低温出现在早上6点左右,年平均气温为14℃,年平均最高温15.5℃,年平均最低气温13.5℃,极端最高温为39.1℃,极端最低温为-20.9℃,气温大于35°C的高温日在7月上旬,而气温低于0℃的低温日是11月中旬,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24.7小时,日照市率为49.6%,一年中的5、6、8月为日照高峰期,7月为最低期。而由于受季风影响,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差别显著,近70%的降水量集中在6~9月份,其他月份则水量不足,丰枯年相差一倍以上,降水总量16.52亿立方米,年际平均降水量为964.9毫米,最多为1438.7毫米,最少为473.8毫米,降水日数平均97天,年降水量平均变率约20.4%,月变率在50%以上,经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早、涝,年平均湿度达76.1%,年平均最大相对温度为80%,日最小相对温度为9%,一年中风季春季最大、秋季最小,风速是白天大、夜晚小,月平均风速最大值出现在3、4月,为每秒3米,最小风速在9、10月,为每秒1.8米,年平均风速为每秒3米,年平均大风日达36天,年平均降霜83.8天,年平均雾天33.9天,伴随大风出现有气旋、台风、强雷暴和强冷空气等恶劣天气。
地质
构造
涟水县境属于扬子准地台苏北凹陷的北部边缘区,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中发育了一系列低序次的隆起和凹陷,有着高沟镇—梁岔古隆起、涟北凹陷,涟水—大东凸起、涟南凹陷,里面断裂构造以北东向为主,常被北西向断裂错断。其中高沟一梁岔古隆起位于淮安市—响水县断裂以西,由中元节古界至震旦系地层组成,涟北凹陷位于淮阴—响水断裂与唐集—涟水断裂之间,为单一斜构造、涟水—大东凸起为洪泽区—盐城市凹陷内次一级凸起,隐伏于涟城镇及大东镇一带、涟南凹陷分布于涟水县境南部,在涟水—大东凸起之南延伸至淮安、阜宁县内。
地层
涟水县全境为第四系覆盖,以隐伏基岩以淮阴—响水断裂为界,西部广泛隐伏中元古界海州群,仅在靠近断裂线昨陈师、蒋庵一带有部分上元古界震旦系地层分布,其它地层全部缺失。东部则分布着新生界第三系地层,厚度自西向东迅速增大,从几十米到几千米,中生界侏罗系下中统和白垩系浦口组零星分布。其中元古界海州群隐伏在陈师—灰墩一线以西,埋深在120~160米,为一套浅变质岩系,震旦系隐伏于淮安市—响水断裂以西,靠近断裂带,埋深在120~200米、侏罗系下、中统象山群零星隐伏于涟城镇以北,埋藏深度大于360米、白垩系浦口组零星隐伏于涟城、大东一带,岩性为紫红色、暗紫红色厚层状细砂岩,局部夹泥质粉砂岩与含砾砂岩,厚度大于1000米。
地形地貌
涟水县是典型的平原地貌类型,属黄泛冲积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最高点为流经县境南部和东部边缘的废黄河堤内滩地,平均高度在10~15米左右,比堤外平原高出5~8米,最低点为唐集镇松林村唐松河口附近,只有2.7米,由西南向东北依次分为沿河高滩地、平原坡地、湖荡洼地地貌。其中河高滩地主要分布在涟水县内废黄河、盐河、总六塘河等人工堤内,特点是地面高、下水位低、无盐碱现象;而平原坡地是涟水县内的主要地貌类型,面积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0%左右,是由4个彼此独立但又互相干扰的黄河决口扇形地组成,各扇形地受废黄河长期决口分洪影响,地面切割较强烈,地表有较大起伏,顶端均有一口水潭,深达数十米;湖荡洼地则存在于各扇形平原坡地之间及前缘地带,由淤土沉积而成,一个是在县内东北部以唐集为中心的佃湖荡盆状洼地,地势为四周高、周围低,是典型的盆装洼地,而另一个在西北部以公兴河下游为中心的喇叭形古硕项湖洼地,地势较高,排水条件好。
水文水利
水文
涟水县内河流均属淮河流域,流域面积为1676平方千米,除废黄河自成体系独自流入黄海外,其余河流都汇入灌河最终流入黄海,属灌河水系。其中,废黄河在县内东南边缘,为地上悬河,是全县最大的河流,全长808千米,涟水县内长78千米,无支流汇入,流域面积89.4平方千米,流经县内保滩镇、涟城镇、徐集乡、南集乡、黄营乡、石湖镇出境,是全县的饮水之源;北六塘河在县内西北边缘,全长约55.7千米,流域面积858.2平方千米,涟水县内长22千米;而盐河纵贯中间把全县分为两半,全长155.3千米,涟水县内55.6千米,是县内主要的引、排水河道及水上运输要道,在盐河以东,主要有一帆河全长36.4千米,涟水县内长10.9千米,及其支流西官河、古盐河、港河,唐响河及其上游伏堆河和涟、响两县边境上的佃响河;而盐河以西,主要有南六塘河全长33.57千米,涟水县境内长21千米,及其支流公兴河、东、西张河、杰勋河等,是西部地区的主要排水网藻络。截至2018年末,全县水域面积为19.0131平方千米。
涟水县还处于沂沭河下游地下水系统的南缘,属沂冲积平原孔隙水亚系统,地下水储量丰富。其中,第一含(浅层地下水)地表水补给量约4.5亿立方米,第二含(中层地下水)每年可采水量约0.5亿立方米,第三含(深层地下水)每年可采水量0.3亿立方米。在上第三系及第四系的松散岩层堆积内,以200米以内的河流冲积相碎屑岩层孔隙水是县内地下水主要水源。
水利
截至2022年11月29日,涟水县已初步建成了以废黄河、北六塘河为屏障的防洪工程体系;以一帆河、唐响河、伏堆河、佃响河、西官河、古盐河、港河、盐河、南六塘河、公兴河、东张河、西张河、杰勋河、渠西河、伏河等干支河道建成大、中、小沟。其中大沟110条,长519千米;中沟752条,长1678千米;小沟6032条,长5046千米。还建成排涝泵站共70座,其中26座排涝站(装机37台套2132千瓦)和44座排灌结合站(装机65台套3831千瓦)组成的排涝工程体系;还有以内、外三沟结合的降渍工程体系。
土壤
涟水县的土壤全部属于潮土类,根据地势不同,形成了黄潮土和盐碱性潮土两个亚类,分属6个土属、18个土种。
其中黄潮土亚类占全县土壤面积的90.64%,分为飞沙土、沙土、两合土、淤土4个土属。飞沙土主要分布在废黄河堤内滩地,包括保滩、徐集、南集、黄营等乡镇部分地区,占全县土壤面积1%左右;沙土分布在徐集、牌坊、小李集、浅集、朱码、五港、红窑、大东、浅集、梁岔、蒋庵、河网、余圩等乡镇居多,占全县土壤面积37.1%;两合土分布在南集、黄营、方渡、南禄、徐集、大东、五港、朱码、河网、岔庙、陈师、麻垛、前进、浅集等乡镇,占全县土壤面积36.5%;淤土则分布于东北低平原,南禄、唐集、东胡集、方渡及西北部杨口、高沟等乡镇,占全县土壤面积16%。
盐碱性潮土亚类占全县土壤面积的9.36%,呈斑块状分布于黄潮土之中,含碱化土、盐碱土两个土属,分布特点为靠近废黄河和多分布在粘粒含量10%、物理性粘粒含量23%左右的砂土、砂壤土上。其中碱化土零星分布于红窑、小李集、大东、五港、徐集、梁岔、岔庙等乡镇,占全县土壤面积1.6%,由于含有盐碱,土壤养分含量低,故生产性能差;而盐碱土主要分布于平原地区,包括前进、陈师、义兴、麻垛、余圩、灰墩、红窑、南禄、方渡、牌坊、小李集等乡镇,占全县土壤面积7.7%,由于养分含量很低,又含有盐碱,故对农作物生长不利。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23年2月17日,涟水县行政区域面积共1678.4965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1032.3398平方千米、园地面积4.3097平方千米、林地面积16.5269平方千米、草地面积0.2359平方千米、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90.7411平方千米、交通运输用地面积58.6646平方千米、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250.1905平方千米、其他土地面积25.488平方千米。
林业资源
截至2023年2月17日,涟水县共有林业用地面积299.9平方千米,其中林地面积为282.2平方千米、灌木林地面积1平方千米、未成林地面积6.3平方千米、苗圃地面积9.2平方千米、其他林地面积1.2平方千米。全县活立木蓄积410万立方米,其中乔木林蓄积300万立方米、散生木蓄积35万立方米、“四旁”树蓄积75万立方米,全县活立木总株4400万株,年可采伐量26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24.13%。
矿产资源
2018年,涟水县获得了“中国矿泉水之乡”称号,成为了全国第13家、江苏省第一个获得该称号的城市。涟水全县乡镇地下均蕴含着优质的矿泉水资源,弹性存储量约1.73吨,水中富含钙、镁等常量元素及锌、锂、碘等12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PH值7.1~7.7,呈弱碱性,硬度小于0.3g/L。截至2018年,涟水全县通过矿泉水界限指标鉴定的矿泉水井有47处,命名为“硅酸与复合型矿泉水”的饮用天然矿泉水有4处,分别是高沟酒厂井、高沟镇井、今世缘酒业井及黄营潘闸井。其中地下矿泉水主要来自于隐伏火山玄武岩,属于稀缺的锶和偏硅酸复合型矿泉水,水中微生物、重金属等指标均符合《饮用天然矿泉水水质标准》。
生物多样性
动物
涟水县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着哺乳纲黄鼬、水獭亚科等10种;鸟类中白鹭、针尾鸭等69种;两栖动物雨蛙、蝾螈等4种;鱼类翅嘴红、毛刀等93种;软体类背角无齿蚌、螺等6种;环节类蚯蚓、水蛭2种;节枝类平甲虫、万蟹楼大闸蟹等30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有丹顶鹤、红嘴鸥等,属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有白头翁、云雀、白鹭、灰雁、小天鹅等。
植物
涟水县内野生植物有着菌、藻、地衣类(念珠藻、水锦、麦角菌、黑粉菌目、白蘑、银耳、木耳、大秃马勃、山节子、地钱、葫芦藓、原野卷耳)12种,蕨类(问荆、笔管草、瓶尔小草、海金沙、肾蕨、井栏边草、蕨、铁角蕨、渐尖毛蕨、贯众、有柄石苇、槐叶、满江红)13种,还有着被子植物门类蕺菜、三白草、丝穗金栗兰、柳、胡桃属、化香树、枫杨、板栗、麻栎、朴树、榔榆、构树)等。其中,属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的有水锦、地钱、白兰花、瓶尔小草等,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的有贯众。
自然保护区
涟漪湖黄嘴白鹭自然保护区位于涟水县城市中心区的五岛湖公园,面积3433平方千米,于1993年1月1日创建,是省级自然保护区,区内自然资源丰富,有鸟类资源16目33科15种,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有丹顶鹤1种、国家二级保护的有黄嘴白鹭等10种、省级保护的有17种,其中以国家二级保护鸟类黄嘴白鹭最多,占全区的80%。全县黄嘴白鹭总数在6万只以上,其中涟漪湖内夕照岛上的黄嘴白鹭就有4万余只,黄嘴白鹭对栖息环境的水质要求极高,小岛周边水域有大量的鱼虾生存,给黄嘴白鹭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加上夕照岛是一座孤岛,不允许人登岛,给鸟类提供了保护屏障,“城中有湖,湖中有岛,岛上有白鹭”已成为涟水县一道自然景观。
自然灾害
涟水县地处淮、沂、沭、泗诸水下游,有着“洪水走廊”之称,历史上洪涝灾害频繁,四季气候多变,害性天气时有发生。在2022年6月16日下午,涟水县就出现了短时强降水、8~10级雷暴大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同时发生,此次强对流天气让涟水县农房受损127户,农业设施大棚受损约2.2平方千米,一般农作物受损3.52平方千米,折断树木1230余棵,创业点等厂房受损约1800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1435万元。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2月17日,涟水县下辖12个镇、4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县人民政府驻涟城镇红日大道18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涟水县常住人口为81.8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6.68万人,城镇化率57.06%,比2021年提升了0.56个百分点。据统计,全县户籍总人口为108.29万人,总户数为31.70万户,其中男女人口性别比为109.7:100,全年人口出生率为4.99‰,死亡率为9.8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87‰。
民族
涟水县是个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有汉族、回族、藏族、蒙古族、满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哈尼族、苗族等28个民族,全县各镇、街(园区、办事处)都有少数民族居住。其中回族是县内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居住在黄营乡朱桥村和唐集镇丰河村顾庄组,截至2023年2月,人口共1512人,约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51.46%。其他少数民族则是20世纪80至90年代从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湖南省等省区婚进,居住较分散。
语言
涟水方言属北方方言区江淮次方言的洪巢片,根据语音可为4个小区:城关区、涟东区、涟西区、西北区。其特点是声母方面n、l不分,韵母方面分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和鼻化韵,还有入声,除平声分阴阳外,上去入三声不分阴阳,故共有五个声调。而词汇方面,大量的方言词表现了方言特有的概念,有些同义词为共同语所有,但方言习惯上只用其中一个。称谓方面,涟水方言祖父叫“爹爹”,称父母叫“爷”、“妈”,称父亲的兄弟是“排行+爷”等,是淮盐一带特有的称谓。语法方面主要表现在虚词和词缀,其次是句式结构上省略现象较多,有着重叠式、双宾语句和正反问句。
宗教信仰
佛教
涟水县内信仰佛教历史悠久,信佛人员比较普遍,在宋朝时佛教已传入县内,天圣元年(1023年)县内修建了承天寺、妙通塔;天圣八年改“承天寺”为“能仁寺”,明、清时期为涟水佛教的鼎盛时期,先后修建佛教禅院一百余座,遍及县内各地。1946年,园觉庵、华严庵等主要庵庙皆因战争被拆。截至2015年,涟水县有着僧俗56人。到2023年县内存有能仁寺、法华古寺2座,分别位于涟水县中山路140号和涟水经济开发区文俊村。
基督教
基督教是涟水县内最大的宗教组织,在清朝光绪时期传入县内,1976年后宗基督教迅速发展,到了1982年,举行了首届涟水基督教代表大会;1987年县内建立了中心教堂和辅助教堂,设立了县、教区、堂三级管理网,至1985年底,鼎盛时期共有教徒20907人,占全县人口的2.5%,分布全县39个乡、镇、场、圃。截至2012年,县基督教中心教堂有信教群众4000多人。2013年8月1日,涟水县成立了基督教协会。
伊斯兰教
明末清初,伊斯兰教就已传入涟水县内,并建了清真寺一座,民国年间是伊斯兰教的鼎盛时期,到清真寺聚会的伊斯兰教教徒达300人之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清真寺不复存在,信奉伊斯兰教的教徒日渐其少。
经济
综述
2022年,涟水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00.37亿元,经济综合位列全国第108位,三次产业占比为11.2:44.8:44.0。该县以工业为主导地位,拥有绿色食品、新一代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以及新能源、新材料新兴产业,形成以今世缘酒业、捷泰新能源、巨石新材料3个百亿级项目为引领的“工业方阵”。涟水县还是全国商品粮、商品猪生产基地和上海市、南京等大中城市蔬菜保供基地,形成了以优良食味稻米、规模畜禽主导产业、以石刁柏、食用菌为优势产业的农业体系。此外,该县还是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城市,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和长三角百强县,围绕现代物流业已创成“江苏省农村物流示范县”、围绕生态文旅业已形成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全县人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260元(按常住人口计算),按可比价计算增长4.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8.33亿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314.15亿元,同比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307.89亿元,同比增长1.9%。
第一产业
涟水县是农业大县,常年播种粮食面积220万亩,年产粮食100万吨以上,第一产业以优良食味喜米、规模畜禽为主导产业,同时发展石刁柏、食用菌等优势特色产业,在2022年种植了优质稻米52万亩,拥有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40万亩,有着南9308优质品种6万亩;还拥有牧原、比米、全稳等88个规模养猪场,年出栏生猪80万。此外,县内还种植了芦笋总规模2万亩,年产芦笋5万吨,总产值超10亿元,成为了江苏省最大的设施化芦笋种植基地;种植食用菌规模也达到了100万平方米,年产双孢菇、羊肚菌、鹿茸菇等食用菌5万余吨。
截至2022年,涟水县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78.33亿元,同比增长4.3%;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136.20亿元,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82.88亿元,同比增长5.1%。
第二产业
涟水县第二产业以绿色食品、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为主导产业,以新能源、新材料为新兴产业,形成“4+2”工业主导产业体系。其中绿色食品产业为该县第二产业的重点产业,境内拥有优抗力等一系列食品企业,其中以今世缘企业为龙头企业,已创成“世界美酒特色产区”,截至2023年,拥有155家食品企业,逐渐形成了酒类酿造、肉制品加工、杂粮食品饮料、调味品生产等食品产业体系,是江苏省食品工业十强县、江苏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县内还有着全球单体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N型TOPCON太阳能电池片制造基地和全球首个高性能巨石玻纤零碳制造基地项目,形成以今世缘酒业、捷泰新能源、巨石新材料3个百亿级项目为引领的“工业方阵”。此外,到2021年县内共拥有3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2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其中有20余家企业入驻电子信息产业园区,打造了一系列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与高端装备制造的产业群。
截至2022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1户,规模企业总数达到26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464.40亿元,同比增长14.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3.2%、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1户,规模企业总数达到263户,位列淮安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应税开票销售327.88亿元,同比增长10.7%;工业入库税金22.5亿元,增长3.6%。全年产值超亿元企业91户、开票销售超亿元企业65户、入库税金超千万元企业15户,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6个,其中10亿元以上5个。
第三产业
涟水县第三产业聚焦于现代物流、现代商贸、生态文旅三大现代服务业。其中,该县现代物流业依托“空铁水公”的交通优势,建设了物流园区和多功能物流功能平台,县内镇、村农村物流网络节点覆盖率达100%,形成了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服务体系,拥有入驻物流企业“四通一达”、顺丰速运、邮政EMS等几十家,已创成“江苏省农村物流示范县”;现代商贸业则依靠电子商务及移动互联技术,打造了“实体+互联网双层商贸生态”,在2021年有着231家电商企业和拥有自主品牌的“旗舰型”商贸企业美凯龙、吾悦广场等;而生态文旅业则围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形成了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在2021年旅游接待总人次达258.35万人次。
截至2022年,全县新增服务业企业38户,年末规上服务业企业总数达到141户;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4.45亿元,下降0.1%;全县注册外资实际到账1.61亿美元,增长4.9%;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625.26亿元,增长16.6%。
经济功能区
涟水经济开发区位于涟水县城西侧,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是淮安涟水机场、连淮扬镇高铁涟水站所在地,成立于2000年6月,建成区面积20平方千米,拥有空港产业园、食品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等一区三园发展平台,是江苏省唯一拥有“空铁水公”交通要素的经济开发区,可实现全国范围“近距离高铁、远距离航空”。到2015年,共有企业170家,其中规模企业84家,市以上高新企业24家、建有研发机构19家,通过市级以上高新技术认定的产品20多个,拥有国家驰名商标3个,省著名商标9个。截至2020年,位列江苏省综合考核第18位、苏北第4、淮安市第1,以4个主导产业发展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已有来自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等国家和地区的15个外资项目、60个内资项目落户于此。
重要企业
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涟水县高沟镇,是中国白酒上市公司“十强”企业、淮安市首家A股主板上市企业,拥有“国缘酒”“今世缘”“高沟”三大品牌,荣获全国“国际劳动节”劳动奖、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质量奖、江苏省省长质量奖、江苏制造突出贡献奖等荣誉。在2022年,该公司营业收入达78.85亿元,同期增长了23.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03亿元,同期增长23.34%,营收、利润分别位居全国白酒上市公司第八位和第七位,实现入库税费31.26亿元、同比增长36.71%。截至2023年,共有员工约5000人,总资产182亿元,净资产111亿元,占地面积229万平方米。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底,全县拥有普通中等专业学校2所、普通中学45所、小学57所、幼儿园77所,在校生分别为1.06万人、5.48万人6.57万人和6.52万人,拥有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专任教师494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5203人、普通小学专任教师4425人、新增市学科带头人35人、获评市优秀教师96人,县内还投资了7亿元建设红日小学等8个教育基建项目。
其中涟水中等专业学校位于涟水县炎黄大道东1号,是集开放本科、专科、中专、短期培训于一体的江苏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了机电技术应用、建筑工程施工等16个专业。2018年,其服装专业省级现代化实训基地和机电专业省级现代化专业群被免予现场验收直接认定、烹专业省级现代化通过验收、对口单招本科达线数等各项指标稳居淮安市前列,就业率达到100%,在2022年涟水中等专业学校获评了省级优秀中职学校。
卫生健康
截至2022年末,县内拥有卫生机构数共472个,其中医院10个、卫生院1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妇幼保健院1个,拥有床位4816张、卫生技术人员511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104人、注册护士2297人。其中涟水县人民医院是全县唯一一个三级乙等综合医院,荣获了“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创新医院”“全国人文爱心医院”“江苏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而高沟中心卫生院则身了“中国乡镇卫生院100强”、苏北唯一,县内还打造了国家级“心肺复苏中心”落户县医院,在当年完成6个急救点建设,累计建成乡贤名医工作室20个、中医馆16个。
媒体
截至2022年,涟水县共有涟水网、涟水通、名城涟水网等新媒体48家。其中涟水日报除了拥有《涟水日报》纸质版、电子版和“涟水新闻网”、《今日涟水》杂志外,还搭建了“醉美五岛湖”“天南地北涟水人”“涟水同城”3个微信公众号,并荣获全国传媒融合创新案例,在2017年获得全省县(市、区)好新闻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在2018年涟水日报制作的《修志人眼中的涟水40年》在全省纪念改革开放40年短视频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还被评为2018年度全省县市新闻中心系统先进单位和2018年度中国报业融合发展优秀案例奖。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涟水县共拥有1个县级图书馆以及文化馆、博物馆、非遗馆、曲艺馆、毛广淞体字艺术馆、纪念广场等一批重点公共文化场馆,还有2个非遗工坊、3个景区书屋、16个镇街文化站、图书馆、文化馆分馆,17个基层电影放映厅、16个城市书房、17个基层文化站、373个村文化服务中心和4个智慧广电镇街,其中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创成“江苏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图书馆里拥有藏书12.77万种,共计28.50万册,以《村里来了花喜鹊》《芝麻官钻斗》等优秀作品共获得市级及以上表彰15项,其中国家级表彰4项,省级表彰9项,市级表彰2项。
涟水县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组织了11次本土非遗专场展示,开展面塑、烙铁画、淮海琴书、淮剧等非遗项目校园培训150多场次,举办各级各类讲座、培训、展览活动326场次,承办淮安市“全民阅读春风行动”,举办恩来读书节涟水站启动仪式,线上浏览、点赞量达百万,红色经典扫码阅读浏览总量超210万。
科学技术
截至2022年,涟水县实现专利授权1305件,新增注册商标企业486户,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5家。创成省级知识产权建设示范县、经济开发区获评省级知识产权建设示范区,获得了今世缘酒业荣省长质量奖、江苏制造突出贡献奖。还创成国家石刁柏设施栽培标准化示范区,全面推进“智改数转”三年行动,获批省级星级上云企业17户,建成5G基站560个。
体育事业
截至2021年,涟水县共有体育场所3个,拥有各类运动员共137人。其中武术运动员26人、花式篮球运动员84人、自行车运动员27人,体质健康测试达标率95.58%。全年举办各类比赛95次、参加市以上比赛165次,获得了国家级金牌3次、省级金牌3次、为市以上输送运动员6人、等级裁判员6人。
2022年,涟水县新增体育公园2个,拥有各类运动员共计166人,其中自行车运动员37人、羽毛球运动员8人、武术运动员14人、田径运动员12人、跆拳道运动员41人、少儿体适能运动员44人、乒乓球运动员10人。全年举办各类比赛105次,参加市以上比赛202人次,获得省级奖牌13枚,其中金牌5枚,银牌3枚,铜牌5枚,为市级以上输送运动员10名。
社会保障
截至2021年末,共计22261名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其中,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4494人,选择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11365人,选择继续领取生活费的5969人,养老企保退休一次性清算433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38692.72万元。全县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39万人,其中在职职工7.79万人,离退休人员4.6万人,缴费比例均为24%,其中单位16%,个人8%。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5.6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51万人,其中在职职工1.45万人,退休人员1.06万人。而全县失业保险参保人数6.17万人,全县工伤保险参保人数7.48万人。
在2022年,涟水县发放困难群众保障资金2.4亿元、抚恤补助8000万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96万人次、2742万元,累计发放补助3643人次、596万元。累计投入700万元高标准打造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成医保服务站1个、医保服务点42个,高质量推进“15分钟医保服务圈建设”,实现医保服务站镇村全覆盖。
人居环境
2019年,涟水县先后创成国家卫生镇2个、省卫生镇3个、省文明镇4个、省文明村(社区)10个。
2022年,涟水县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302天、比例为82.7%,PM2.5年均浓度32微克/立方米,实现“双达标”,而且6条国省考断面水质均值全部达标,优Ⅲ比例83.3%,古淮河幸福大桥断面连续两年达到Ⅱ类水标准。全县按照市“三级先导”工程建设要求,完成整治4075处,整治率99.6%,收回土地面积3.8285平方千米,收回率99.3%。
2023年,涟水县住建局启动实施了安东人家、涟水人家、湖滨小区、军民中心村三期、一建公司宿舍5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重点针对影响居民生活的屋面墙面渗漏、下水管道堵塞、落水管道破损不畅、道路破损、绿化缺失、小区线路凌乱等问题进行综合改造,总投资5240万元,改造面积共计34.18万平方米,惠及3543户。截至当年已累计改造老旧小区51个,总投资1亿元,惠及居民共计14771户,改造面积共计166.54万平方米,有着改造后的老旧小区获评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5个、市级宜居居住区10个。
交通
综述
涟水身处淮海经济圈,是连接长三角、毗邻东陇海、畅通环渤海的重要战略支点,有着“水陆空铁”的综合交通,其中盐河三级航道通江达海,县域“五横六纵三射”公路网结构基本完善。在2022年,实施重点城建交通类的项目有51个,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获得全省5A等次,成为了省级农村物流示范县。
公路
截至2021年,涟水县公路通车里程为2415.05千米。先后建成涟水路、346省道东北环、郑梁梅大道提升工程、235省道南延、机场路南延、朱码闸桥连接线、清涟大道(西线)、华昌大道,盐河大关大桥、涟水路大桥、346省道大桥、薛行大桥、时码大桥、蔡工大桥、宋保大桥、李码大桥、235省道跨古淮河大桥等项目。其中,2条高速公路(长春-深圳高速公路、北京-上海高速公路)县内里程共约41.042千米、国道233县内里程31.109千米、6条省道(235、326、327、329、346、503)县内里程134.454千米、26条县道总里程483.178千米。县内农村公路总里程1772.518千米,包括农村公路桥梁总数642座,有着互通式立交桥1座、大桥13座、中桥164座、小桥465座。
铁路
连淮扬镇高铁涟水站位于滨河新城涟水湖湿地公园西侧,紧邻清涟大道,于2019年12月16日正式建成运营,设有线路4条(含正线2条),途经涟水县内7个镇(街道、园区),铁路里程达39.5千米,其主体建筑面积为8000平方米,长450米,站房面宽118米,进深43米,有着配套高铁站综合枢纽工程,实现了高铁站到机场和城区的无缝衔接,日均停靠列车30余个班次,已融入北京3小时、上海市2小时、南京1小时生活圈,计划2035年到发量年均180万人次。
航空
淮安涟水机场(Huai’an Lianshui Airport),位于涟水县陈师街道境内,距离淮安市中心22千米、涟水县城10千米,于2010年9月26日正式建成通航。机场海拔高7米,跑道长2400米,宽45米,可供空中客车A320、波音737800以下机型起降,飞行区等级为4C,候机楼面积14700平米,登机廊桥3部,停机坪3.3万平方米,共有5个停机位,具备年60万人次旅客的吞吐能力。2017年,开通22个城市航班,运营航空公司10家。2019年完成旅客吞吐量234.8万人次,增长54.82%;完成货邮吞吐量10259.2吨,同比增长63.21%。2020年,通航城市增至32个。截至2021年,已开通39条国际国内客运航线和4条全货机航线,年旅客吞吐量为234万人次。
2022年6月15日,淮安涟水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开工,规划建设6.5万平方米T2航站楼、新建一条3600米跑道、扩建1万平方米货运库和4000平方米货站国际区,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E,计划2025年全面建成运营。
航运
截至2021年,县内已开通全线通航航道10条,通航里程173.76千米;干线4条,长91.61千米。其中,盐河是涟水县的三级主要航道,全长91.6千米,全线达到内河三级航道标准,可满足千吨船舶双向通行,是江苏省省“两纵四横”干线航道网主骨架之一,也是淮河出海航道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新港作业区二期位于盐河航道涟水段左岸,于2022年1月20日通过竣工验收,共布置5个1000吨级泊位,占地0.1033平方千米,在2022年11月1日被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评为“江苏交通优质工程”,授予“苏畅杯”,到2022年,县内共有内河码头20家,码头泊位54个。
公共交通
截至2019年底,全县拥有城市公交车220辆,其中纯电动车160辆;开通公交线路16条,通车里程228千米;共建设改造港湾式公交候车亭75座。在2021年,全县实施道路提档升级347千米、改造农桥94座、安装候车亭180个、站牌285个,真正实现城乡客运班线与镇村公交无缝对接,全县319个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全县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被交通运输部评为5A级(最高级)。
人文
综述
涟水县历史悠久、文脉厚重,拥有2100多年的建县史和1700余年的建城史,有着“千年古县”之美誉,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已有工鼓锣、高沟酒酿造技艺等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着月塔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内共有文物保护点183处。涟水县还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拥有革命遗址上百处,是全国首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走出了吴强、陈登科等众多红色文学作家,其由吴强创作的《红日》更是成立了“中国作家·红日文学奖”。此外,县内创办的涟水淮剧团还荣获了“国家A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称号,是“西路”淮剧的代表团之一。
文物古迹
截至2023年,涟水县共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文物保护点183处。
县内共发掘出土包括石器、陶器、瓷器、青铜器、字画、革命文物等10个门类文物近400件,在涟水县博物馆中收藏的各类藏品就有296件,其中等级文物43件,有着1998年5月宋妙通塔地宫出土的石函、金棺、银、青白瓷舍利瓶、六角口玻璃瓶银质骨灰盒、凤首龙身金簪、佛牙、舍利等16件佛门圣物。而县内三里墩西汉墓出土的战国错金银立鸟几何纹铜壶、嵌绿松石铜鹿、西汉错金银铜牺尊、裸体铜舞俑等11件国家一级文物也均被南京博物院收藏。
月塔
月塔位于唐集镇月塔村,是一座宋代古建筑,见证了涟水县古今的变迁和发展,成为了涟水县集历史传承、文化传播与现代旅游业发展于一体的综合性地标。其形式上采用的是仿楼阁式释迦塔式样,全部用砖叠砌,而塔内则采用折旋攀登式构造,是涟水县仅有,具有较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1982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于1974年、1995年两次维修,补全了底层塔砖缺口,修复了顶层及塔刹,历史风貌得以原样恢复,全面修缮后的古塔底层每边宽1.83米,基座高约0.44米,通高20.04米。在2001年6月,对月塔又修建了防护围栏。2013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塔基外侧各向外延伸30米,建设控制地带各向外延伸50米。
石湖知青点旧址
石湖知青点旧址位于石湖镇果园居委会,分为东西两侧,东侧两排,西侧一排,西侧与东侧房屋形式稍有不同,带廊檐。知青点建筑每排十二间,共计36间,均为起脊砖木结构瓦房,房间内径长4米,宽3米,外径长4.4米,宽3.3米。第一排面南墙写着“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认真看书,学习马克思主义”等毛主席语录,西侧建筑则保存较差,屋顶有部分毁损。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4月12日,涟水县共有非遗项目96个,其中省级非遗项目5个、市级非遗项目18个、县级非遗项目73个。有着吴建峰等4位省级非遗传承人、苗福桂等39位市级非遗传承人、朱中国等142位县级非遗传承人。
工鼓锣
工鼓锣又名“公鼓锣”、是源自江苏省北部淮海地区的一种说唱曲艺,故又称之“淮海鼓锣”。明末清初,工鼓锣在江苏沭阳一带基本形成,并在宿迁、连云港、淮安等周边地区广为流传,形成东汪门、西汪门、郯门和方门四大门派。为一鼓一锣,左手敲锣,右手敲鼓,不分季节,无需固定舞台,分开场锣、唱腔锣和收场锣。唱腔与道白采用沭阳方言,将京剧、淮海戏、地方小调等曲调融入鼓锣唱腔之中;唱法分浮调和老工调,唱词讲究押韵,有赞(3字)、垛(5字)、韵(7字)、清(10字)四种句式。现已录制、编辑出版部分统书目。于2007年入选涟水县省级第一批省级非遗项目。
高沟酒酿造技艺
高沟酿酒源于西汉,盛于明清,工艺精细,风味独特。高沟老窖池群位于涟水县高沟镇镇的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江苏高沟酒厂老厂区,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今世缘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共有1402个老窖池,每个窖池长约3.7米,宽约1.9米,深约1.4米,高沟老窖池群是典型的活态存在的酿酒遗址,高沟酒酿造技艺于1956年荣获江苏省“酿酒第一”奖旗;1984年,全国第四届评酒会上,高沟特曲以95.13分名列全国浓香型白酒第二名;1995年,被国家技术监督局认定为全国浓香型白酒标准样品;并且高沟与洋河股份、双沟酒业、汤沟并称为江苏四大名酒“三沟一河”。2009年,高沟酒酿造技艺入选江苏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饮食
涟水县饮食习惯以米面兼食为主,还喜爱制作咸菜、黄豆酱、细酱和风干菜等。
特产
红皮花生
红皮花生是涟水县的特色产品,其种植历史悠久、规模大,主要分布在县内陈师、成集镇、梁岔、高沟等镇(街道),该片区域土壤具有一定肥力又较疏松的砂壤土,通气性、透水性好,能保证果针顺利入土,富含磷、钾养分,适宜红皮花生种植,生长的红皮花生荚果表面光洁、壳薄、籽仁饱满、红衣艳丽,品质好且收获方便。
涟水捆蹄
捆蹄是涟水县的特产,相传爱新觉罗·旻宁年间,涟水县高沟镇的熏烧师傅郑云福兄弟用猪蹄膀瘦肉精制了捆蹄,给客人做下酒小吃,受到食客追捧,涟水捆蹄自此代代相传,声名远扬。涟水捆蹄选用猪蹄膀瘦肉、干的猪小肠衣为主料,配以肉桂、丁香、八角等20多种香料,经高温蒸煮、灭菌等10多道工序制作而成,一般采用真空包装,开袋切成薄片即可食用,可作为餐桌上的冷盘,还可用来炒饭、炒菜、涮火锅等,做法多样,风味独特,被誉为“中国火腿”,先后获得全国优质保健产品“金鹤杯”奖、中华老字号、江苏省名优产品、长三角名优食品等荣誉称呼,是淮扬名菜、淮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淮味千年首批授权农产品。
涟水荷藕
涟水荷藕主要分布在涟水县涟城、徐集、南集等乡镇,因古时为古淮河入海口,也是黄河夺淮后的入海口,上流的泥沙在此淤积,形成平原和水网,土壤中河沙的比重较高,含钙、铁、钾等微量元素较多,属富营养型细沙质土壤,故非常适合荷藕生长。涟水荷藕主要以浅水藕为主,根状茎粗壮、肉质细嫩、鲜脆甘甜,又由于在沙土里生长,受泥土束缚力小,荷藕生长均匀、个头大小适中,一般为4节~5节,每节长15~30厘米,头尾两节较小、较细,中间节粗大细白食用最佳,是藕中佳品,具有消清热、除烦解渴,止血、化痰,益脾健胃、养胃滋阴的功效。
涟水云锦
云锦素有“东方瑰宝”“中华一绝”之美誉,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与蜀锦、宋锦、壮锦并称“中国四锦”。位于涟水县红窑镇云锦产业园里的云锦产品数量多达1200余种,其历时两年打造的《龙凤呈祥》等系列云锦作品成功入选“江苏省2020年优秀作品产业转化重点培育项目”,其衍生产品有着龙凤呈祥、大龙、正龙、云凤灯笼纹、佛像、小正龙、正面龙、园正龙、吉祥八宝如意龙9个。一件云锦从图案设计到最后织成产品,生产工序极为复杂,在元、明、清三朝均为朝廷专用,是最华贵、精美的工艺美术品之一,会集了以丝质(材料、组织)肌理美、色彩和谐美、纹样情愫美装饰美等特征,以质与纹、巧与艺、意与象三者结合的内容与形式,形成科技与文艺两者完善统一的形态美感。
习俗
节日习俗
涟水县内对传统的民间节日非常重视,不同的节日会举行不同的纪念活动。此外,还人为地将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除夕定为“人节”;清明节、中元节、十月朝、冬至定为“鬼节”。每逢“人节”,人们欢欣鼓舞,以美味菜肴开怀畅饮加以庆祝。每遇“鬼节",则祭祀祖先,有焚烧锡箔、纸锞之举。还有着二月二“龙抬头”,是为“祭龙”之日,在清晨,农家会在各自的庭院里用草木灰放在木锨头上,打成一个挨一个的圆圈,圈内放入数粒玉蜀黍属、大豆、花生之类的谷物,象征五谷丰登。在晚间,人们会炒爆米花、花生、瓜子等所谓的“炒虫眼”,妇女们还会边敲水缸边说一些语句。
礼仪习俗
涟水县内素有为刚出嫁姑娘“交生日”之习俗,即在闺女出嫁后第一个生日这天,父母亲会带上“生日面”到亲家门口敬香、放鞭炮,一是作为庆贺、二是把女儿生日正式通知婆家,希望婆家今后照此办理。在旧时“交生日”这天,娘家人除了买上鞭炮、带上长寿面外,还会挑上女儿在家喜欢吃的、穿的、用的、玩的东西作为交生日的礼品。
在涟水县内,人至60方称“寿”,“过寿”素有过“九”不过“十”之习俗,儿孙们会提前一年或数年过“寿”,待到整生日时则举行一般庆贺,有的人家为节约开支,还会把老俩口生日合并在一起庆贺。在过寿头天晚上人们会喝“暖寿酒",过寿当天,人们早饭会吃“生日面”、中午喝“祝寿酒”、晚上请戏班唱戏,放焰火等,出嫁的女儿和至戚还要“挑盒”(寿桃、面条、鲤鱼、双刀肉、高级布料等8样礼或10样礼),主人家向祝寿者散发寿桃、喜糖、寿碗。而在高寿者过寿时,杯碗会被祝寿者用膳后带走,寓意为“寿我”。
革命文化
涟水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县内曾发生过鲁渡战斗、洪码战斗、高杨战斗等大小战役数百次,共有2590人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着张大卓、贾伯谊、吴长来、潘洪烈等著名烈士,先后建立了涟水战役烈士纪念碑(原涟水烈士陵园)、高杨战役纪念碑、成集烈士陵园、灰墩烈士陵园、五港烈士公墓、杨口烈士陵园等烈士陵园(公墓)等革命纪念建筑20多处,真实地记录了革命战争的历史,是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艺术
戏剧
淮剧又名江淮戏、淮戏,发源于苏北里下河一带。创办于1955年的涟水县淮剧团,为“西路”淮剧的代表团之一,属国家A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戏团在传统的表演方式上,以轻喜剧为突破口;在保持淮剧原有文化风味基础上,吸取其它剧种和现代艺术优秀成果;在唱词、编曲、舞美等方面吸收现代文艺元素,使淮剧艺术更加切合现代欣赏需求,成功创作了《鸡村蛋事》《留守村长留守鹅》《村里来了花喜鹊》现代淮剧村官三部曲,荣获了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省文华奖等30多项大奖,被业内誉为淮剧艺术“涟水现象”,2021年涟水县淮剧团被国家人社部、文旅部联合授予“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
文学
在2021年,由江苏涟水县委、县政府与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家》联合设立,以涟水籍著名作家吴强长篇小说《红日》命名的“中国作家·红日文学奖”,在文学之都南京举行新闻发布暨签约仪式,标志着中国首个红色文学大奖正式诞生。作为革命老区,涟水县走出了吴强、陈登科、朱苏进等众多红色文学作家,其中吴强《红日》被视为革命战争文学的扛鼎之作,与《保卫延安》合称红色文学“双璧”,并与“三红一创”等红色经典一同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风景名胜
综述
涟水县是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资源丰富,有着五岛湖旅游景区、今世缘旅游景区2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苏北小延安、华夏云锦艺术馆和金鸡坨生态景区3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还有着金鸡坨生态农庄、苏淮生态公园、璞趣园、红窑农业生态园、云锦产业园5个省星级乡村旅游区。
重要景区
五岛湖旅游景区
五岛湖旅游区位于涟水县城中心,为国家4A级景区,包括五岛湖公园、能仁寺景区、涟水县博物馆三大板块,占地面积约0.659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约0.385平方千米、陆地面积约0.274平方千米,是融合人文自然、历史文化、名人文化、佛禅文化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景区。其中五岛湖公园为“省廉政文化示范点”,园内洗墨池、同乐堂为市级保护文物,夕照岛被省政府批准设立“夕照山省级黄嘴白鹭自然保护区”。而能仁寺始建于唐初,有着约1300多年的历史,是集宗教朝觐、旅游休闲于一体的佛教圣地。在能仁寺里伫立着一座妙通塔,塔高68.88米、七层八面,距今有着约980年历史。
今世缘旅游景区
今世缘旅游景区地处涟水、坐落于“全国文明乡镇”高沟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主要包括以工业旅游、缘文化、企业文化体验为主的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和活态展示高沟酒传统酿造技艺及酒文化的高沟酒非遗保护区两大板块,占地1.2067平方千米,是以“酒文化、缘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工业旅游景区。其中高沟酒非遗保护区以酒文化为核心、游客为中心,突出参观、体验、定制三大功能,成为高沟古镇的“文化符号”,景点包括酒缘广场、高沟酒赋照壁、天泉亭、高沟酒文化馆、高沟制曲工艺馆、粉碎工艺展示区和蒸馏工艺展示区等。
涟水百花园
涟水百花园位于保滩街道十堡村境内,项目占地面积1平方千米,以花海、特色餐饮为主题,是将游人、花卉、休闲、生活融为一体的花海主题公园。园区利用涟水县传统的农业资源,主要种植金露梅、黄秋英、丰花月季及粉黛乱子草等国内外知名花卉,同时建有儿童乐园、露天婚礼广场、观景台等节点景观,可供游客在不同季节入园参观欣赏。
著名人物
涟水县崇书尚学之风千古延年,素有“安东出才子”之美誉,养育过鲍照、陈登、王义方等古代名人,有过吴强、陈登科等当代作家。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
【围观】涟水第一美女找工作,简历震惊所有人!.涟水声音.2023-09-02
涟水概况.涟水县人民政府.2023-08-18
涟水这2个乡村被命名为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醉美五岛湖.2023-09-02
涟水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4-04
人文历史.涟水县人民政府.2023-08-19
依托淮安运河“百里画廊”建设加快涟水文旅产业发展.淮安政协文史网.2023-08-20
涟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机关简介.涟水县人民政府.2023-04-04
高清卫星影像 | 带您鸟瞰江苏省九大民航国际机场(下).江苏省测绘资料档案库.2023-09-02
交通局:瞄准连镇高铁全线通车目标 ---涟水高铁客运综合枢纽工程全速推进.涟水县交通局.2023-08-22
政府信息公开.涟水县人民政府.2023-09-02
历史沿革.涟水县人民政府.2023-08-23
冲锋冲刺!涟水“新春第一会”奏响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最强音”.淮安发布.2023-09-26
涟水县:着力强健产业“筋骨” 夯实工业经济“底盘”.淮安市人民政府.2023-08-21
第三届淮河华商大会“壮大食品产业·促进乡村振兴”淮商峰会在涟举行.淮安统一战线.2023-09-25
涟水概况.涟水县人民政府.2023-09-23
【关注】涟水县这个“电商中枢”不一般,紧扣“人货链”构建电商助农新格局.醉美五岛湖.2023-09-26
招商引资|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绿色食品产业招商项目推介.上海联交所.2023-09-12
从“千年古县”到“奋进之城”:涟水名片见证涟水发展涅槃.方志淮安.2023-09-25
我县新添两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涟水县人民政府.2023-09-10
省政府关于公布第八批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江苏省人民政府.2023-09-10
月塔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涟水县人民政府.2023-08-22
我县新增10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涟水县人民政府.2023-08-22
喜迎二十大|涟水:文化兴盛绘就“诗”和“远方”新画卷.涟水融媒.2023-09-26
我县“苏北小延安”成功创成国家3A级景区.涟水县人民政府.2023-08-20
行政区划.涟水县人民政府.2023-09-10
自然资源.涟水县人民政府.2023-08-21
涟水县“十二五”水利建设规划.涟水县人民政府.2023-09-13
涟水县“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涟水县人民政府.2023-09-13
盐河航道整治工程(杨庄—朱码二线船闸段)通过竣工验收.江苏省交通运输厅.2023-09-13
一帆河治理工程项目正式启动.涟水县人民政府.2023-08-22
涟水县国土空间规划近期实施方案.涟水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3-09-22
2023年淮安市涟水县省级水利防汛应急工程项目报告.涟水县人民政府.2023-08-21
江苏涟水获封“矿泉水之乡”:欲成高端水源地,比肩法国依云.澎湃新闻.2023-08-27
鱼米之乡还藏着一处黄金水源!涟水创成江苏首家“中国矿泉水之乡”.新华日报.2023-08-27
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公布.中国政府网.2023-08-23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国政府网.2023-08-23
江苏省自然保护区名录(截止2012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2023-08-21
涟水综合整治涟漪湖环境.中国环境报.2023-08-21
县环保局开展自然保护区基础调查工作.涟水县人民政府.2023-10-25
涟水首届白鹭节精彩纷呈.扬子晚报.2023-08-21
涟水县领导深入部分镇街查看冰雹受灾情况.涟水县人民政府.2023-08-21
涟水县2022年统计用区划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3-04-04
街镇信息公开.涟水县人民政府.2023-08-29
领导简介.涟水县人民政府.2023-08-19
涟水积极开展宗教调查摸底工作.江苏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2023-09-25
江苏淮安涟水县佛教第二次代表会议 曙明法师当选会长.菩萨在线.2023-08-27
宗教活动场所基本信息.国家宗教事务局网站.2023-08-27
涟水县基督教中心教堂.淮安基督教.2023-09-26
县创卫办检查基督教中心教堂创卫工作.涟水县人民政府.2023-08-27
涟水县成立基督教协会.涟水县人民政府.2023-09-13
涟水县:聚力攀高比强 快节奏、高速度、超常规重塑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淮安市人民政府.2023-09-25
全市唯一!涟水获评“江苏省农村物流示范县”!.涟水网.2023-09-26
涟水创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还需要几年?未来淮安可以这么玩~.连水网.2023-09-13
2022-11(下)江苏涟水县凝心聚力打造食品产业强县 .中国食品工业杂志.2023-08-21
涟水县:阡陌织锦绣 振兴正当时.淮安市人民政府.2023-09-23
涟水:聚焦项目突破 聚力攀高走强.涟水党建.2023-09-25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涟水奏响“工业立县”的时代强音.醉美五岛湖.2023-09-12
政府来访 | 江苏省涟水经开区招商局领导来访垠坤集团.链产云 .2023-09-25
涟水高质量发展奋力“撑杆跳”.涟水政研.2023-09-25
【关注】《新华日报》聚焦涟水!.醉美五岛湖 .2023-09-25
GDP首破700亿,涟水2022年经济成绩单来了.醉美五岛湖.2023-09-12
涟水:奏响“工业立县”的时代强音.淮安发布.2023-09-25
【点赞】精彩2020| 产业项目实现新跨越.醉美五岛湖.2023-09-13
涟水县精准实施补链强链提高产业发展能级.淮安市人民政府.2023-09-26
【喜讯】国家级示范县涟水榜上有名!.醉美五岛湖 .2023-09-26
2023涟水(无锡)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招商推介会在无锡举行.涟水县人民政府.2023-09-13
涟水经济开发区创国家级通过省级评审.淮安市商务局.2023-08-22
共克时艰,再创佳绩!瑞谷云企与孝感高新区、涟水经开区合作签约.新浪网.2023-09-13
县经济开发区全力冲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视频).醉美五岛湖.2023-09-13
走进今世缘.今世缘网.2023-08-22
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2023年招生简章.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官方.2023-09-02
涟水县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附属医院).涟水县人民医院.2023-08-19
涟水县中医院.中华网.2023-08-22
涟水县第二人民医院.涟水县第二人民医院官网.2023-09-02
「点赞」涟水县网络“涟”心工程获中宣部推介.涟水县新闻中心.2023-08-27
报头.涟水日报.2023-08-20
淮安涟水:文化铸魂产业兴.淮安新闻网.2023-08-21
涟水县:描绘文旅高质量发展新画卷.淮安市人民政府网站.2023-08-21
涟水县图书馆—首页.涟水县图书馆.2023-09-13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2021年度涟水县社会保险信息披露内容.涟水县人民政府.2023-08-21
涟水:“三生”公共空间融合治理打造美丽新农村.涟水县人民政府.2023-08-21
涟水县四大行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江苏省人民政府.2023-08-21
「关注」涟水县住建局:老旧小区“改”出幸福感 “造”出获得感.涟水县新闻中心.2023-08-21
涟水概况.涟水县人民政府.2023-08-20
淮安统计年鉴2022.淮安市统计局.2023-08-19
【新华日报•市县长说交通】“空铁水公”综合,涟水大交通正在崛起.江苏省人民政府.2023-08-21
确认!从淮安高铁出发通达上海、南京、重庆等城市!涟水人的身价暴涨....涟水网.2023-09-22
梦想照进现实.涟水县人民政府.2023-08-22
淮安涟水机场.民航资源网.2023-08-22
淮安-柬埔寨(暹粒)成功首航.淮安市商务局.2023-08-22
省商务厅领导莅淮调研空港发展.淮安市商务局.2023-08-22
淮安涟水机场正式更名淮安涟水国际机场.江苏省交通运输厅.2023-08-22
涟水县赴苏州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淮安市商务局.2023-08-22
涟水县:“四张名片”加快建成“全国百强”的鲜明标识.淮安市人民政府.2023-08-27
淮安涟水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开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2023-08-22
淮安涟水加快盐河港口产业开发步伐.新华网.2023-09-13
交通局:淮安港涟水港区涟水新港作业区二期工程获评2022年度“江苏交通优质工程”.涟水县人民政府.2023-09-13
交通局:推进港航绿色发展 涟水县港口码头实现智能岸电全覆盖.涟水县人民政府.2023-08-22
交通局:方便群众出行 提升城市品位.涟水县人民政府.2023-09-13
省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江苏省人民政府.2023-08-22
省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江苏省人民政府.2023-08-22
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涟水县文物保护点的通知.涟水县人民政府.2023-08-22
传承红色基因 汲取奋进力量.涟水日报.2023-10-26
全国首个红色文学大奖“中国作家·红日文学奖”设立,即日开启作品征集!.新华报业交汇点官方.2023-08-22
「关注」淮安文化艺术学校、涟水县淮剧团2023年戏曲表演专业招生啦.涟水日报.2023-08-22
市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淮安市人民政府.2023-08-22
县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涟水县人民政府.2023-08-22
关于月塔保护检察建议.淮安市人民检察院.2023-08-22
涟漪之地话双塔.淮安政协文史.2023-08-22
文旅局:非遗活态传承 感受文化涟水.涟水县人民政府.2023-08-22
县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涟水县人民政府.2023-08-22
市政府关于公布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淮安市人民政府.2023-08-22
市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淮安市人民政府.2023-08-22
工鼓锣.宿迁市人民政府.2023-08-22
高沟酒副品牌创意征集大赛来啦.涟水日报.2023-08-22
高沟老窖池群入选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今世缘网.2023-08-22
名优特产.涟水县人民政府.2023-08-21
【舌尖上的江苏】涟水县的生态美食.江苏省农村农业厅.2023-09-10
【围观】“涟”上秋日好“食”光.醉美五岛湖.2023-09-22
百年佳话一捆间,涟水捆蹄“胜火腿”.澎湃新闻.2023-08-21
淮安涟水:历时两年织造云锦 寸锦寸金龙凤呈祥.我苏网.2023-09-12
旅游景点.涟水县人民政府.2023-08-20
沉浸式体验!央视《非遗里的中国》走进盐城建湖九龙口.央广网.2023-08-22
看!县级剧团排出爆款“农村戏” .新华日报.2023-08-22
江苏淮安:淮剧“涟水现象”展现基层戏曲活力.中国江苏网.2023-08-22
喜讯!涟水新增一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涟水县新闻中心.2023-08-20
涟水县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综述. 涟水县五岛湖旅游区.2023-09-21
最是一年春光美 淮安涟水文旅融合“卖点”多.淮安新闻网.2023-08-20
走进今世缘.今世缘网.2023-08-20
【千问千寻大运河】谁是贯通大运河第一人?.央视网.2023-08-20
南朝宋文学家——鲍照.东海县政协.2023-08-20
王义方,不应被海南遗忘. 海南日报.2023-08-20
《红日》作者吴强的多彩人生.上海热线.2023-08-22
陈登科 (1919.4.3—).中国作家网.2023-08-22
著名作家陈登科逝世.光明网.2023-08-22
江苏涟水县政协助力创建“中华诗词之乡”.人民政协网.2023-08-20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江苏涟水:让“黄金水源”尽快产生“黄金效益”.杨子晚报.2023-08-20
涟水县喜摘“中国曲艺之乡”金字招牌.淮安市政府.2023-08-20
涟水县荣登“全国营商环境百强榜”.淮安市人民政府.2023-08-20
涟水县获批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淮安市人民政府.2023-08-20
稷下2024年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榜单发布 昆山市稳居榜首.今日头条.2025-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