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福州船政局

福州船政局

福州船政局,又名福建船政局、马尾船政局(今福州马尾造船厂),位于福建马尾,是中国近代最重要的军舰生产基地,由清末闽浙总督左宗棠于1866年创办。

1866年,船政建立,全称“总理船政”。1869年,由船政制造的中国第一艘千吨级蒸汽动力军舰“万年清”建成,1875年,由马尾船政学堂毕业生自行设计并开工建造的一艘250吨级炮舰“艺新”号历程一年后制造成功,标志着船政进入自主造船的新阶段。1876年2月增设电报学堂,至此,船政共有八所学堂,统称为马尾船政学堂。1889年,船政制造的钢甲舰“平远”建成,为中国第一艘自制钢甲舰。到1907年,船政共造成各种船舶40艘。1912年,船政改称为福州船政局。1930年,福州船政局更名海军马尾造船所。1949年,华东军区海军接管原马尾造船所。1954年,人民解放军水兵师修船一厂迁入原马尾造船所。1958年,修船一厂移交福建省,同年成立福建省马尾造船厂

福州船政局在继任船政大臣沈葆桢的苦心经营下,成为当时远东最大的造船厂。其所造船舰,所产枪炮、飞机、鱼雷等作战武器,都曾“称卓于一时”,也为中国近现代史培养造就了众多杰出人才。

历史沿革

创办背景

两次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列强们以坚船利炮敲开了清廷闭关自守的大门,迫使清廷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途径,形成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潮。面对当时迫在眉睫的海上危机形势,左宗棠开宗明义提出“是非设局急造轮船不为功”。

发展历程

创办经过

1866年6月25日,左宗棠上奏申请在福州马尾“设厂造船”,为国家求富强。同年7月14日,清政府上谕批准。船政由此开创。在船政建设工作中,左宗棠谋划了总体方案,确定了中外合作模式,申请了经费保障,并厘定章程,购买机器,规划场所,聘请洋人,物色人才。1866年末,左宗棠被调任陕甘总督,并举荐原江西巡抚沈葆桢出任船政大臣。沈葆桢上任后,引进法国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聘请英国人教授驾驶,并在马尾中岐征购土地,建设工厂、船坞、学堂、宿舍等。左宗棠原订合同设工厂5所、学堂1所,用地200余亩。沈葆桢主政后,工厂增至13所,学堂增至6所,用地扩大到600亩。

1866年12月23日,船政筹建工程破土动工。船政局创办经费47万两,由提解部库之四成结款内拨用,常年经费自1866年11月起由闽海关月拨五万两,养船经费则由福建省税厘局提供。1873年经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建筑遗存批准,另从茶税项下每月增拨二万两。19世纪70年代初,由于经费困难,船政局一度拟制造商船供商人雇领租用,但被总理衙门禁租。1874年,船政局建成,是一所以造船为中心的大型机器工厂,规模宏大,机器设备齐全。

开设学堂

船政引进西方教育模式,办起马尾船政学堂,称为求是堂艺局。1866年11月,船政工程动工兴建,同时招生105名。1867年1月正式开学。校址暂设在福州城内定光寺(又称白塔寺)、仙塔街和城外亚伯尔顺洋房。同年5月,求是堂艺局迁至马尾新校舍,分前后两学堂。12月设立绘事院(又称绘图学堂)。1868年1月创办管轮学堂(后并入后学堂)和艺圃(又称艺徒学堂,后分为艺徒学堂和匠首学堂)。1876年2月,增设电报学堂。至此,船政共有八所学堂,即前学堂(制造学堂)、后学堂(驾驶学堂)、练船学堂、管轮学堂、绘画学堂(即绘事院)、艺徒学堂、匠首学堂、电报学堂。这些学堂因都是船政衙门所办,所以习惯上统称为马尾船政学堂。1866年到1912年,船政学堂为中国培养了504名各类人才。严复、邓世昌刘步蟾、林泰增、林永升萨镇冰及铁路工程师詹天佑都毕业于此。

辛亥革命后,船政办学体制发生了变化。1913年10月,船政前、后学堂划归中央海军部管理,前学堂更名为福州海军制造学校;后学堂更名为福州海军学校。艺圃改为福州海军艺术学校,仍属福州船政局建制。绘事院改为福州船政局图算所(1916年因经费支绌而停办),仍属福州船政局建制。1917年12月,经国务会议批准福州船政局设立福州海军飞潜学校,设飞机制造、潜艇制造、轮机制造三个专业,随后又开办航空班,培养海军飞行员。这是中国最早的培养飞机、潜艇制造技术人员和飞行员、潜艇驾驶人才的高等学校。1924年1月,福州海军飞潜学校、福州海军制造学校两校合并。1926年又与福州海军学校合并。1930年1月20日,海军部公布《海军学校规则》,校名定为“海军学校”。1937年9月,因日军轰炸,海军学校迁往涌泉寺上课。1938年6月,又迁往湘潭市。10月,海军学校自湘潭移迁贵州桐梓(史称桐梓海校)。1945年5月19日上午,日军撤离马尾前,埋炸药炸毁海军学校、勤工学校等单位。1946年1月,海军学校自贵州桐梓迁往重庆山洞海军总部旧址待命。12月海军学校奉令与在上海刚创办不久的中央海军军官学校合并,迁往青岛市。1949年南迁厦门市,后迁台湾左营。现在左营的“中华民国海军军官学校”,校史仍以马尾海校为宗。

制造轮船

船政生产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轮船。轮船的动力推进系统,技术定位为螺旋桨艉部推动,又称暗轮,性能优于之前金陵(南京)、上海市所试造的两艘明轮,标志着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轮船制造在这里起步。

1869年,船政造出了中国第一艘千吨级轮船“万年清”号。1871年,诞生了中国第一台实用蒸汽机。1875年,由马尾船政学堂毕业生自行设计并开工建造一艘250吨级炮舰“艺新”号,一年后制造成功,标志着船政进入自主造船的新阶段。1882年,制造了中国最大吨位铁胁木壳兵船,排水量达2200吨、马力2400、时速15海里,代表了船政铁胁船制造的技术水平。1889年,制造出中国第一艘钢甲军舰“平远”号,代表了晚清时期中国造船技术的最高水平。

1884年中法战争中,福州船政局遭法军严重破坏。战后虽力图恢复,但生产能力大不如前。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更见衰敝。总计从1866至1907年,船局共制造各式兵商轮船40余艘,占这一时期中国造船总量的82.3%。

船政后期

辛亥革命后,船政局归海军部管辖,规定船政经费每月三万元,从福建省财政厅上缴中央的国税项下拨用。中华民国初期政局动荡,经费不继,船局主持人屡易,制造业务无所建树。1928年改称海军造船所。抗日战争期间,船厂屡遭日机轰炸,损失严重。1949年,中国国民党政府逃离大陆时,又拆迁走大部分机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人民政府接管。

船政命名

1866年,船政建立,全称“总理船政”。1912年,船政改称为福州船政局。1930年,福州船政局更名海军马尾造船所。1949年,华东军区海军接管原马尾造船所。1954年,人民解放军水兵师修船一厂迁入原马尾造船所。1958年,修船一厂移交福建省,同年成立福建省马尾造船厂

历任负责人

以上数据来源于

所造舰船

以上数据来源于

相关文化

船政文化

1866年创设于福州马尾的船政,是近代中国人探索国家自强之道、复兴之路的重要实践产物,承载着追赶世界、捍卫海权的梦想。船政通过不懈努力,开创了近代中国造船工业、工程科学、海军建设等事业的基础,形成了以科学和爱国为重要标志的船政文化。

社会纪念

2021年6月,在马尾造船厂的旧址上,打造了一座以船政文化为主题书局——“船政书局”。设计团队通过老建筑改造,将“船舱”和“书局”元素融合在一起,以此呼应百余年前的“造船与造才”,同时通过老建筑活化利用,让船政工业遗产焕发新生,传承和展现福州市的百年船政历史。

2022年1月船政博物馆迁至船政文化城马尾造船厂片区原综合仓库内,展厅面积约4500平方米,设有“自强之道——船政历史文化陈列”和“闽都瑰宝——船政文化揽胜”两个基本陈列,从千年变局、船政诞生、船政教育、船政制造、船政海军和船政文化等六个方面,全面展示船政对中国社会近代化的积极影响及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科学与爱国为重要标志的船政文化。船政文化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1000余件,其中一级品3件,二级品11件,三级品446件;资料1000多件。

2023年1月18日,位于马尾镇的中国船政文化城核心区正式开园。升级后的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以及活化利用的船政书局、轮机厂、绘事院、铁胁厂等全新亮相,讲述中国向海图强的“船政往事”以及百年薪火相传的船政精神。中国船政文化城占地约116公顷,分为官街片区、船厂片区、马限山片区、旧港区片区、罗星塔片区等五大片区。其中,船厂片区为核心区,整体保留了百年前船政生产区域的格局,在全国近代工业文化遗址中属于唯一。区内现存船政工业遗址中最古老的建筑、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绘事院、轮机厂,以及中国第一架自制水上飞机“甲型一号”诞生地铁胁厂等,记录了从1866年创设船政至今华族向海图强的奋斗足迹。

参考资料

福建船政所.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2024-05-30

船政创办历史回顾 | 马尾与船政.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2024-05-31

船政创办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福州市人民政府.2024-05-30

福建,何以成为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百家号.2024-05-31

福州船政局创办历程.福州新闻网.2024-05-30

船政文化的深远影响.福州市人民政府.2024-05-30

船政创办历史回顾 | 船政的诞生.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2024-05-31

船政创办历史回顾 | 船政开创者.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2024-05-31

【船政人物】左宗棠.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2024-05-30

福闻话·船政文化|这里究竟有多牛?为何在中国历史上创下多个第一!.腾讯网.2024-05-31

5•18国际博物馆日 | 走进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追寻百年船政兴国梦.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2024-05-31

专访 | 在福州百年船政遗址上,他们造了一所“船”的书局.澎湃新闻.2024-05-30

船博简介.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2024-05-31

国船政文化城核心区开园.福州市政协委员会.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