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子河
鸭子河,又名湔江,发源于四川省葛仙山镇,流经四川省广汉市城区并最终在广汉市三水镇汇入沱江,属于长江水系。因每年冬季有成千上万只来自北方的雁形候鸟(俗称野鸭子)在此越冬而得名。
鸭子河湿地是各种水禽在成都平原最重要的越冬地之一,其数量和种类都比较丰富,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及营造景观方面有其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地位。
简介
四川省广汉市鸭子河,又名湔江,因每年冬季有成千上万只来自北方的雁形目候鸟(俗称野鸭子)在此越冬而得名。
据成都观鸟会2004年冬季至今对鸭子河湿地的观察显示,目前该区域有水禽66种,猛禽5种,隶属9目15科。其中,国家一级野生动物1种:中华秋沙鸭;国家二级野生动物9种:白琵鹭、白额雁、雀鹰、鸳鸯、普通鵟、短耳鸮、长耳鸮、游隼、红隼;四川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种:小䴙䴘、黑颈、凤头䴙䴘、鸬鹚、大麻鳽、彩鹬、鹤鹬;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规定的易危种:脸鸭,近危种:白 眼潜鸭;CITES(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保护物种:游,附录二保护物种:白琵鹭、花脸鸭、雀鹰、普通鵟。并在此记录四川省鸟类新记录4种:黄嘴潜鸟、长尾鸭、红颈滨鹬、流苏鹬。若再加上鸭子河两岸灌丛疏林地之亲水鸟类及林鸟,鸭子河鸟类品种超过110种。
但是,由于当地部分居民长期以来在此捕鱼、养殖家禽、挖沙采石,对原有水生态环境造成了明显的破坏,减少了野生鸟类的食物来源,压缩了其栖息觅食的空间,对其正常的栖息觅食行为造成巨大的干扰,对这些珍稀野生动物的生存产生了严重的威胁。
此外,鸭子河从广汉市穿城而过,各种越冬鸟类在鸭子河上栖息、觅食,营造了一道非常独特的城市生态景观,给广大市民以及到广汉来的游客带来了美的感受。但是,挖沙采石、养殖家禽、捕鱼等行为破坏了鸭子河原本自然、和谐的氛围,与广汉打造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目标背道而驰,也影响了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这一旅游品牌的形象。
参考资料
江河上游看变迁· 德阳②丨广汉:筑牢生态屏障 守护碧水清流.四川频道.202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