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段保

段保

段保,大理国第一代国王的二十四代子孙,为明代云南省云龙县第一代土司。明朝皇帝朱元璋封段保为云龙州土知州,在历史上为云龙的治理作出了积极贡献。

正文

段保,《南诏野史》记载: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朝的征南左将军蓝玉右将军沐英率师攻大理白族自治州段世段明的二个儿子被擒。段明的二个儿子段苴仁段苴义被带到南京市。朱元璋赐段明的长子名归仁,授永昌卫镇抚;次子名归义,授雁门镇抚。又授其族人段保为云龙土知州。

历史记载

现在居住在云南省通海县的段保后代保存下来的清代《重述段氏家谱》记载:“段保为大理国第一代国王的二十四代子孙,段保为段苴仁的后代,段保生子段景荣。段保受封为云龙土知州”。《四库全书》之《土官底薄》记载:段保还有一个嫡出的次子叫段海。段苴仁的弟弟段苴义后代的朱田《段氏家谱》记载,段苴义出生于元至正戊子(公元1348年)十一月。明朝军队平定大理时,段苴义有32岁,段苴仁有32岁以上。明朝皇帝朱元璋统一云南省后分封大理总管段明之子段苴仁、段苴义到外省之后,再分封其长孙是自然的事。

身世之迷

明朝统一云南后,对云南进行文化绝灭。很多白族家谱记载:明朝烧尽云南的书籍,并杀白族段姓杨姓赵姓7000多人。很多人被迫改姓或隐瞒身份,所以段保的身世出现多种说法。比如:《云龙记往》等以故事为主的文章说:段保为云龙土著,祖先为四川省汉族,投降明军并随明军攻打洱源佛光寨。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把段保误为汉人,但又找不到封官的理由,附会有战功是唯一的办法。明初时的战争规模都比较大,双方的总兵力在十万人以上。传说段保招了几十个人参加战争,几十人的兵力就有如此大的战功,并惊动皇帝亲自封官不符合逻辑。《中国古文献大辞典。地理卷》中说《云龙记往》:“字划讹误,语杂俚俗,文理未能成章,故删修润色成是编”,说明《云龙记往》的资料不可靠。《云龙记往》还与可信度较高的《南诏野史》相互矛盾。

专家考证

大理学院学者黄正良在《大理宝丰古镇探秘滇西山地白族的信仰风尚》一文中指出:“朱元璋封段保为世袭云龙县知州以后,段保把大理的“三崇建国鸡足皇帝”带入云龙,作为云龙州的本主”。由此可以佐证段保不是云龙的土著,并且与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关系密切。

家谱资料

在段保后代的玉溪市通海1927年抄录的清代《段氏家谱》中,有一份传承了近千年的元代大理“天子庙”对联。为了不让此珍贵历史资料失传,现将主要部份公开,供大家研究:

威镇百蛮,胸怀六诏

祖为帝孙为帝五百年年年为帝

父称王子称王四代代代为王

五百年贡献北关

廿四代威镇南滇

注1:段保为段苴义后代的说法,源自于“段氏迁移图”。此图是段保后代做图时,产生的笔误,并将段保为段思平的24代误为34代。其错误已经得到此图原作者的正式确认。

注2:一些普遍的看法是:明朝军队平定大理白族自治州时,大理的第十一代总管段明有三十多岁,所以段保如果是段苴仁之后代,岁数太小不可能封官。这明显是受小说的影响,特别是《孔雀胆》故事的影响,以故事中段宝的岁数推测段明岁数产生的错误结果。目前发现的大理总管有关的历史资料中,只有段明之子段苴义的出生日期是明确记载的。

后代名人

段果平,宋代大理国第一代国王段思平的第三十八代子孙,明初第十一代大理总管段明的孙子云南云龙土知州段保的后代,广东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一级导演、一级摄影、中心副主任。曾在多部电视剧中独立担任过导演、制片人、摄影、剪接、音乐编辑等,所拍的电视剧数次获得"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一、二、三等奖、"金鹰奖"一等奖、"五个一"工程奖、"骏马奖"一等奖等。

段洪杰,与段果平同辈,为宋代大理国第一代国王段思平的第三十八代子孙,明初第十一代大理总管段明的孙子云南云龙土知州段保的后代,云南省地震局高级工程师。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曾参加国家十五计划、十一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主持分项项目。多次获得国家级奖和省部级奖项。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一等奖、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二等奖、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三等奖,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荣誉奖等。

参考资料

段苴义后代的朱田段氏家谱.blog.sina.com.cn.2014-01-02

《中国古文献大辞典 地理卷》.云龙记往.知网.2013-12-20

大理宝丰古镇探秘滇西山地白族的信仰风尚.凤凰网.2014-03-13

段氏迁移图.段氏家谱网.2014-01-02

孔雀胆.中国知网.吾喜杂志.2014-01-02

佛法今犹在,武学已无踪.春城晚报-数字报纸.2016-10-21

ShakeMap二次开发与软件集成研究.知网.2016-10-21

申报2016年云南省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项目进行公示.云南防震减灾网.2016-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