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云龙县

云龙县

云龙县地处滇西澜沧江纵谷区,是大理白族自治州、保山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结合部,东连洱源、漾濞县,南邻永平县和保山市,西靠泸水市,北交剑川、兰坪县。云龙县总面积4400.95平方千米,东经98°52′—99°46′,北纬25°28′—26°23′。云龙县基本地势是东西高,中部低,从北往南逐渐降低,属山区地形,从西到东依次呈南北向排列有崇山山脉、盘山山脉、清水朗山脉,占云龙县总面积的90%以上。

云龙县全县辖诺邓村、功果桥、云南省云龙县漕涧镇、白石4个镇和宝丰、关坪、团结、长新、检槽、苗尾、民建7个乡;有85个村民委员会和3个社区,1807个自然村、1452个村民小组、45个居民小组。2022年末,全县户籍人口207344人。云龙县主要自然资源有锡、铜、铁、汞、钛、银、金、、铅、锌、钠盐板岩石膏大理石水晶等19个矿种。

2022年,云龙县全面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72381万元,增长0.7%。

历史沿革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称“比苏”县,属益州郡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属永昌郡

晋永嘉五年(311年),从永昌郡中分出比苏县,设置西河郡。梁末,比苏废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属南宁州总管府,称尹州。麟德元年(664年),改属姚州都督府,仍称尹州。(南诏),境内澜沧江以东属剑川节度,澜沧江以西属永昌节度。

宋(大理),名“云龙”。

元末,设置云龙甸军民总管府并防送千户所,隶属金齿宜慰司。

明、清,称云龙州,属大理府。

民国二年(1913年),改州为县。属腾越道。民国18年(1929年),直属省。

1950年,属大理专区。

1956年,属大理白族自治州。

1961年,复置云龙县,仍属大理白族自治州。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云龙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州西北部。介于东经98°52'~99°46',北纬25°28'~26°23'之间。东连洱源县漾濞彝族自治县,南邻永平县保山市,西交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北接剑川县、怒江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东西长91.8千米,南北宽109千米,总面积4400.95平方千米。

地质

云龙县地处滇西地槽之中,属青藏滇缅印尼巨型“歹”字型构造体系的中部,大地构造走向成近南北或北北西向,境内澜沧江以东属兰坪~普洱市中生代四川盆地,澜沧江以西至漕涧河一带属崇山变质带,漕涧河以西为中生代隆起区。

云龙县地层以中生代和新生代红层分布最广,其次为古生代地层。出露地层有:中上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纪、石炭系、二迭系、崇山变质岩、三迭系、侏罗系、白垩系、老第三系、第四系。

地形地貌

云龙县地处横断山脉南端滇西澜沧江纵谷区,怒山云岭支脉和澜沧江、洗江(澜沧江主要支流)由北向南纵贯全境,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绕西部边境而过。属山区地形,为高山峡谷相间的破碎复杂地貌形态。基本地势是东西高,中部低,从北往南逐渐降低,最高海拔3663米,最低海拔730米。

气候

云龙县年降水量849.4毫米,年有雨日数177天。年平均气温16℃。年日照时数1821.9小时,无霜期274天。

水文

云龙县主要水系有澜沧江沘江(澜沧江主要支流)、怒江。

土壤

云龙县有暗棕壤、棕壤、黄棕壤、紫色土、红壤、燥红土、冲积土、水稻土9个土类,20个土属,72个土种。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云龙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以201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

(一)耕地34506.22公顷(51.76万亩)。其中,水田4794.87公顷(7.19万亩),占13.90%;水浇地82.82公顷(0.12万亩),占0.24%;旱地29628.53公顷(44.45万亩),占85.86%。位于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322.30公顷(0.48万亩),占全县耕地的0.93%;位于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1241.77公顷(1.86万亩),占3.60%;位于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7397.46公顷(11.10万亩),占21.44%;位于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17966.11公顷(26.95万亩),占52.07%;位于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7578.58公顷(11.37万亩),占21.96%。

(二)园地29114.38公顷(43.67万亩)。其中,果园28001.86公顷(42.00万亩),占96.18%;茶园883.29公顷(1.33万亩),占3.03%;其他园地229.23公顷(0.34万亩),占0.79%。

(三)林地320069.84公顷(480.11万亩)。其中,乔木林地291937.51公顷(437.91万亩),占91.21%;竹林地85.93公顷(0.13万亩),占0.03%;灌木林地25836.64公顷(38.76万亩),占8.07%;其他林地2209.76公顷(3.31万亩),占0.69%。

(四)草地24507.80公顷(36.76万亩)。其中,天然牧草地890.79公顷(1.34万亩),占3.64%;人工牧草地79.01公顷(0.12万亩),占0.32%;其他草地23538.00公顷(35.30万亩),占96.04%。

(五)湿地478.60公顷(0.72万亩)。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包括7个二级地类),我县涉及其中1个二级地类,内陆滩涂478.60公顷(0.72万亩)。

(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5346.04公顷(8.02万亩)。其中,其中建制镇473.10公顷(0.71万亩),占8.85%;村庄4438.18公顷(6.66万亩),占83.02%;采矿用地402.57公顷(0.60万亩),占7.53%,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有32.19公顷(0.05万亩),占0.60%。

(七)交通运输用地4440.22公顷(6.66万亩)。其中,公路用地1132.65公顷(1.70万亩),占25.51%;农村道路3305.66公顷(4.96万亩),占74.45%;港口码头用地1.42公顷,占0.03%;管道运输用地0.49公顷,占0.01%。

(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4864.63公顷(7.30万亩)。其中,河流水面2120.19公顷(3.18万亩),占43.58%;湖泊水面121.17公顷(0.18万亩),占2.49%;水库水面2389.00公顷(3.58万亩),占49.11%;坑塘水面68.30公顷(0.10万亩),占1.40%;沟渠44.52公顷(0.07万亩),占0.92%;水工建筑用地121.45公顷(0.19万亩),占2.50%。

水资源

云龙县年径流深变化在330.8~1000毫米之间,年降水量55.46亿立方米,年径流量29.2亿立方米,年人均占有水量1.81万立方米。每亩耕地(按统计面积)分摊径流量1.2万立方米,为长江流域每亩耕地分摊径流量的4.7倍。

云龙县入境水量296.9亿立方米,出境水量326.1亿立方米。但在时间和水平距离上分配不均,雨季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76%,枯季仅占24%;

云龙县澜沧江以西人均占有水量2.5万立方米,每亩耕地分摊水量1.75万立方米。澜沧江以东人均占有水量1.39万立方米,每亩耕地分摊水量8800立方米。

生物资源

云龙县森林覆盖率67.52%,林木绿化率74.78%,活立木蓄积2799万立方米。

矿产资源

云龙县有锡、铜、铁、汞、钛、银、金、镍、铅、锌、钠盐板岩石膏大理石水晶等19个矿种。各类矿床(点)95处,其中探明储量的矿产地29处。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民国元年(1912年),境内东南部属箭里的黄蜂、白腊箭划归漾濞彝族自治县。民国2年(1913年),老窝、六库街道两土司地划归泸水行政委员区。民国22年(1933年),老窝从泸水设治局划出,归回云龙管辖。

1951年,云龙县第六行政村第七自然村之花椒属、立庄登等18个小村划归洱源县

1952年,永平县属瓦草河村划归云龙县。

1955年,云龙县第五区漕涧划归怒睦挂自治区泸水市。11月,漕润地区划归云龙。

1956年,第一区所属河东乡的芷打拉、皮匠房、庄房、三星厂、白莜地、撒哥密、罗里密、铁匠房等自然村划归漾濞县。

1958年,保山县所属岔花乡划归永平县云龙片。

1960年,永平县云龙片长新公社新罗地区划归剑川县洱源片乔后公社。

1961年,原云龙县团结公社的荣禄乡划归永平县龙门公社。

1978年,老窝公社(老窝、云西、中元节、崇仁,荣华、银坡)6个大队划归泸水县。

区划详情

截至2021年8月,云龙县下辖4个镇、7个乡:诺邓镇功果桥镇、漕涧镇、白石镇宝丰乡关坪乡团结彝族乡长新乡检槽乡、苗尾族乡、民建乡,共85个村和3个社区,1807个自然村、1452个村民小组、45个居民小组。

人口民族

人口

2020年,云龙县总户数6.68万户,户籍总人口20.82万人,其中:男性10.75万人,女性10.08万人。非农业人口5.55万人,农业人口15.28万人;出生人口1821人,出生率6.73‰;死亡人口1495人,死亡率5.23‰,人口自然增长率1.5‰。

云龙县汉族24953人,占全县人口11.98%;少数民族183324人,占88.02%。在少数民族人口中,白族150700人,占全县人口72.70%;彝族13699人,占6.58%;傈僳族11866人,占5.70%;阿昌族2932人,占1.41%;苗族1758人,占0.84%;傣族1275人,占0.61%;回族435人,占0.21%。出生人口1821人,出生率6.73‰;死亡人口1495人,死亡率5.23‰;人口自然增长率1.5‰。

经济

综述

2020年,云龙县地区生产总值70.42亿元,按2015年不变价计算,比上年下降2.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44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27.92亿元,下降6.4%(其中工业增加值21.25亿元,增长2.4%;建筑业增加值6.66亿元,下降29.7%);第三产业增加值26.06亿元,下降1.6%。三次产业结构为23.3:39.7:37.0。人均生产总值33828元,比上年下降2.6%。非公经济增加值26.87亿元,按2015年不变价计算,比上年下降6.4%,占全县生产总值38.2%,比上年降低了1.3%。

2020年,云龙县财政总收入49847万元,增长12.41%,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168万元,增长12.0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20808万元,下降18.19%。

2020年,云龙县从业人员11.08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8.37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08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63万人。年内解决就业0.2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450元,增长3.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1元,增长7.6%。

2020年,云龙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1.41亿元,下降10.6%,年内施工项目35个,该年新开工项目15个,投产项目17个,新增固定资产4.10亿元,。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国有经济企业投资29.49亿元,,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216万元,私营企业投资1.79亿元;按行业分:采矿业878万元,制造业1440万元,交通运输业及仓储和邮政业25.53亿元,房地产业1.27亿元,科学技术和服务业2961万元,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24146万元,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4164万元,教育6949万元,卫生和社会工作5529万元。

2021年,云龙县地区生产总值(GDP)762526万元,比上年增长4.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84075万元,比上年增长9.1%;第二产业增加值296161万元,比上年下降2.1%;第三产业增加值282290万元,比上年增长9.0%。三次产业结构为24.1:38.9:37.0。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93673万元,比上年增长4.8%,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38.5%。

第一产业

2020年,云龙县农业总产值35.1564亿元,增长34.54%。其中种植业产值7.6233亿元,增长0.23%;林业产值7.8177亿元,增长0.94%;牧业产值19.6666万元,增长83.34%;渔业产值488万元,下降9.29%。

截至2020年,云龙县共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1.89万千瓦。农村用电6635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5.37%;化肥施用量15500吨,比上年减少0.64%;农药施用量165吨,比上年减少1.79%。

2020年,云龙县蔬菜种植面积4055公顷,下降10.37%。烤烟种植面积2520公顷,与上年持平;粮食播种面积32055公顷,增长1.11%。

2020年,云龙县粮食产量143890吨,增长1.78%;烟叶产量5100吨,与上年持平;蔬菜产量87274吨,增长0.82%;茶叶496吨,水果产量16593吨;坚果产量54710吨,其中:核桃54600吨。

2020年,云龙县生猪存栏27.53万头,生猪出栏27.37万头;牛存栏11.06万头,出栏4.41万头;羊存栏25.62万只,出栏23.50万只;家禽存栏47.83万只,出栏96.28万只。肉产量3.98万吨,其中:猪肉产量2.59万吨,牛肉产量0.61万吨,羊肉产量0.5万吨,家禽肉产量0.2万吨,禽蛋0.35万吨,天然蜂蜜298吨。

第二产业

工业

2020年,云龙县工业增加值21.25亿元,按2015年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0054亿元,比上年增长5.0%。发电1197000万度,增长4.13%;水泥125.3万吨,增长5.49%;电解铜产量478吨,下降71.4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4170亿元,增长9.85%。

建筑业

截至2020年,云龙县共有资质等级建筑企业4个,从业人员490人,年内房屋施工面积34.3万平方米,建筑业总产值50238万元。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0年,云龙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4亿元,下降4.56%。按消费形态:商品批发120万元,下降4.00%,商品零售18.58亿元,下降4.55%;住宿餐饮收入24512万元,下降4.64%。按经济成分:公有制经济9588万元,下降2.16%;非公有制经济20.08亿元,下降4.67%。

招商引资

2020年,云龙县招商引资项目21个,引进州外资金比上年增长8.80%、省外资金比上年增长16.10%。招商引资项目的21个中:第一产业项目7个、第二产业项目10个、第三产业项目4个。

旅游业

2020年,云龙县接待海内外游客111.2817万人次,减少12.29%,其中外国游客17万人次,减少98.87%;国内游客111.28万人次,减少12.18%。旅游社会总收入19.19亿元,减少21.26%。

金融

2020年,云龙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567669万元,同比增长3.33%,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95506万元,同比增长7.94%;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31392万元,同比增长7.85%。人寿保险、人寿财险、财产保险全年理赔保险金额1897万元。

邮政电信

2020年,云龙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9553万元,增长7.1%。邮政业务总量1218万元,增长11.13%;电信业务总量124620万元,增长29.25%。固定电话用户0.1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8.67万户,网络宽带4.22万户,收发信函件0.62万件,报刊159万份。

2022年,云龙县邮电业务总量17056.0万元,增长15.2%。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454.6万元(含快递业务),增长12.6%;电信业务总量15601.4万元,增长15.4%。

文化

地方土特产

云龙矮脚鸡

云龙矮脚鸡,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云龙矮脚鸡属蛋肉兼用型,母鸡产蛋率高,肉质细嫩,风味独特,汤色白、清香,营养丰富。

2014年5月2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云龙矮脚鸡”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云龙茶

云龙茶,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云龙茶汤色和叶底黄绿明亮,芽叶嫩匀完整,其形状为螺形和条形,螺形茶紧结重实,卷曲成螺显亮,光滑匀整,色泽绿润,条形茶紧实匀整,灰绿上霜。

2016年3月31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云龙茶”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诺邓黑猪

诺邓黑猪,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2016年3月31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诺邓黑猪”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诺邓火腿

诺邓火腿,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诺邓火腿滋味品鉴口感鲜美,咸淡适中,香而回甜,回味悠长。

2014年11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诺邓火腿”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民俗文化

云龙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白、汉、彝、苗、回、傣、傈僳族阿昌族等十多个民族,其中白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3%。云龙白族文化有明显的山地特征,它同洱海周围的坝区白族文化相比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种山地文化的独特性突出反映在云龙白族戏剧“吹吹腔”以及白族音乐“打歌调”等形式上。“吹吹腔”同洱海地区“大本曲”相比,前者以唢呐配奏,后者以三弦琴伴奏。打歌调”主要流传于云龙东北部山区。云龙民歌(或称“山歌”)的内容绝大多数反映爱情生活和生产劳动。

云龙的彝族,多居于山间缓坡台地或半山腰,以十多户为一村居多。以玉米、荞麦、小麦、大麦等为主食,服饰比较独特。曾盛行“儿子上门,女婿入赘”姑舅表优先联姻的习俗。丧葬习俗明代前均为火葬,清代改为棺木葬。

傈僳族婚俗与其他山地民族差不多,只在局部地区曾存在亚血缘内婚制和“公房制”的习俗转房制和姑舅表优先婚配的习俗也比较普遍。丧葬习俗与附近白族差不多,送葬前全村人要集中于丧者家打歌、唱阴阳调为死者送葬。

云龙的阿昌族苗族回族汉族傣族等民族,他们都是因为不同的历史原因来到这里,以后和这里的民族长期大杂居,长时期的交往过程中他们把自己先进的生产生活习俗传授给当地民族外,也随同当地民族一起传承当地的原始习俗。所以民俗习惯与前面提到的民族都大同小异。

云龙建筑文化在现存的古庙宇、古民居建筑上有完整的反映,最典型的可以从被省人民政府授于历史文化名村的诺邓村民居、庙宇、牌坊等古建筑中得到集中的体现。目前诺邓村保留完整的明清古建筑就有100多个民居院落,还有玉皇阁道教庙宇建筑群以及其他多处公共建筑,“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四合院”、“一颗印”等民居建筑风格多样,山村构局因形因势变异多姿,在建筑形式上高度重视传统工艺和图案雕刻等方面的有机协调、美观精细,门窗斗拱特色均具,壁墙厅堂庄重典雅。

村邑文化是古代云龙居民留给今天的又一份特殊遗产。这里有五井、漕涧等地的集镇式村邑文化,有白石、署场、大达、大村、表村等地的山村式村邑文化,有汤涧、仁山、大坪子、大栗树、回族村、苗家寨等地民族风格迥异的村邑文化,还有天登等地独家村式的村邑文化,都是别具特色的民居群落,它们当中所蕴含的不仅仅是村落结构形式的古朴自然,更主要的还是其中饱含着地区精神文化内涵的诸多民族民间生活成分。

桥梁文化作为云龙现存古代文明的一个重要证据,其种类之多,造型之巧,结构之精,确实不愧于“桥梁博物馆”之美誉。在云龙境内众多大江小河上,千百年来修建了无数跨江过河的藤桥、木桥石桥钢构桥、铁链桥等等,形式则有悬索桥、浮桥、拱桥伸臂桥风雨桥之类。其中如抗日战争中的功果桥、滇西农民起义的飞龙桥遗址及水城藤桥、包罗通京桥、石门青云桥、顺荡彩凤桥等都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遗产,它们证明着古代云龙的不凡经历。

与桥梁文化伴生的还有驿道文化。古代盐业经济的发达造就了云龙这个边远之地与四方八面紧密相连的交通网络。东向大理,南至保山,西往腾冲市片马镇,北上丽江市香格里拉市,商贸往来货畅其流,至今纵横交错的云龙境内古驿道上,石板青青,蹄印深深,驿站旧址犹存,马帮痕迹依旧,而在驿道上留下的驮洋货、贩私盐、赶考、逃匿、匪事、兵争等等故事传说更是多得数不胜数。

社会

教育

2022年,云龙县共有各类学校171所。其中:小学教学点24个,教师进修学校1所,普通高中2所,职业高中1所,九年制学校5所,初中10所,完小62所,幼儿园66所。全县总专任教师2084人。其中:普通高中专任教师214人,职业中学专任教师94人,初中专任教师506人,小学专任教师1025人,学前专任教师245人。在校学生总数29668人。其中:普通高中招生919人,在校生2663人,毕业生849人;职业中学招生412人,在校生1248人,毕业生535人;初中招生2347人,在校生6925人,毕业生2196人;普通小学招生1796人,在校生12931人,毕业生2491人,学前教育幼儿园在园5901人。学前教育幼儿入园率90.2%,学龄儿童入学率100.0%,初中学龄人口毛入学率101.5%,高中毛入学率96.8%。

科学技术

2020年,云龙县共申请专利34件,其中:发明专利6件,实用新型专利18件,外观设计专利10件。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8种5.35万份,展出展板69块;公众参与2.59万人次,科技咨询0.08万人次。年内举办各种培训56期(场)次,现场培训58场次,培训人员1.05万人次。

文化事业

2022年末,云龙县共有文化事业机构14个。其中: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吹吹腔艺术团1个,乡镇文化站11个。全县共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52876户,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99.8%。

卫生

2019年,云龙县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19.06万人,参合率96.25%。城乡合作医疗报销77.12万人次,城乡合作医疗报销补助7638万元;住院报销比例最高90%;5000元以上的重特大疾病补助38万元;一站式救助618万元。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2.28%,传染病发病率272.3/10万。

截至2020年,云龙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7个,村级卫生室86个,卫生机构床位748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529人,具有专业执照及执业助理资格医师367人。

2020年,云龙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59.52%、传染病发病率328.88/10万。

保障

2020年,云龙县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14.49万人,发放基本养老保险3.27万人,发放基本养老保险金22360万元,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56万人,发放职工基本养老金17779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90236人,参保率96.51%,其中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0997人,支付医疗保险参保职工0.42万人.次,支付医疗保险金2857万元。

重要事件

2014年7月9日凌晨在云龙县功果桥镇民主村发生泥石流灾害,现已造成6人死亡、8人失踪。

2014年7月9日凌晨2时,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普降大到暴雨,云龙县功果桥镇民主村发生泥石流灾害。灾情主要发生在沿箐沟一线的彝族、弯以头、水磨房、河边4个村民小组。

2014年9日11时40分,灾害造成6人死亡、8人失踪,具体灾情正在统计中。

灾情发生后,云南省民政厅、云南省减灾委办公室于12时启动4级救灾应急响应,该省民政厅工作组已赶到大理州,正赶往云龙县功果桥镇。大理派出由州委、大理军分区、民政、国土等部门组成的工作组立即赶赴灾区,指导协助开展抗灾救灾工作。

旅游

玉皇阁建筑群

玉皇阁建筑群位于云龙县石门镇诺邓村,距县城约7公里。现存建筑以玉皇阁为主体,由玉皇阁,文、武庙和木牌坊组成。1988年公布为大理白族自治州文物保护单位。

白衣阁

白衣阁位于宝丰镇西面的德隆山,距县城约13公里。白衣阁坐西朝东,依山而建,由前后两殿组成。后殿为主殿,单檐歇山顶,三开间,通面阔9.4米,通进深7.6米,高约7米。1987年公布为云龙县文物保护单位。

西竺寺

西竺寺位于云龙县石门镇象麓村,距城约3公里。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明永历六年(1652年)增修。现存主殿,单檐歇山顶,通面阔13.9米,通进深11.3米,前檐厦廊阔3.2米,卷棚式顶,门楹悬“竺国宗风”横匾,殿内存十八罗汉塑像,保护完好。1987年公布为云龙县文物保护单位。

虎头山古建筑群

虎头山古建筑群位于云龙县石门镇南,因山顶崛起一嵯峨巨石,如虎头而得名,是以道教为主的古建筑群。在寺庙之间有曲径石廊、石桥相通,在一块巨大的石壁上刻有(清)杨名扬书写“虎”及“石门八景”的诗碑。1987年公布为云龙县文物保护单位。

秀峰塔

秀峰塔位于云龙县宝丰镇东山顶上,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建。为风水塔,七级圆形石塔,通高5米,径0.86米,第四、六级各雕一,内雕天王像,塔刹宝顶由整石雕成,它耸立于江边峭壁之上。1987年公布为云龙县文物保护单位。

飞龙桥望江楼

飞龙桥望江楼位于云龙县旧州镇南,距县城83公里。是清末农民正义领袖杜文秀在澜沧江上修建的铁索桥,建成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1965年桥身冲毁,现余两端桥头和桥西的望江楼。1987年公布为云龙县文物保护单位。

水城藤桥

水城藤桥位于云龙县城北面约68公里的白石乡水城村,横跨沘江上,因桥用藤子编缀而成,故名藤桥。藤桥是用本地所产的山葡萄藤编织成的悬索桥,架在江两边对生的老栗树上,全长25米。桥架设在两根藤子扭编成的直径约5公分的长绳上,再在下面悬吊一张用藤子编织成的长圆形网,网底穿进一根宽1尺、厚5寸的木方作为行走的桥面,桥身两端紧系于作为桥墩的树干上。1987年公布为云龙县文物保护单位。

青云桥

青云桥位于云龙县城石门镇西约1公里处的沘江上,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为曾任陕西省巡抚的石门井人杨名扬所建。为铁链吊桥,全长36米,宽2.18米。桥底用五根铁链,上复木板组成桥面,左右两边各有一根扶链。1987年公布为云龙县文物保护单位。

通京桥

通京桥俗名大波罗桥,现名“解放桥”。位于云龙县城北长新乡大波罗村,横跨江上,距县城38公里。桥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道光十五年(1835年)重建。通京桥为伸臂式单孔木梁桥,全长40米,宽4米,净跨径29米,高12.5米。1998年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彩凤桥

彩凤桥位于云龙县城北74公里的白石乡顺荡村,横跨沘江之上。始建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后历代均有维修,到光绪年间的最后一次维修时把西面的桥亭改建阁楼,名“童子阁”。桥为单孔伸臂木梁桥,全长33.3米,宽4.7米,净跨径27米,高11.33米,1988年公布为云龙县文物保护单位。

惠民桥

惠民桥位于云龙县城南宝丰乡南新村,距县城21公里,架于沘江之上。现桥重建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桥为双孔铁链悬索桥,由于建桥处江面较宽,故于江心增设桥墩,采用了二进连跨的建筑工艺。三个桥墩上均建有瓦顶桥亭,东西两端桥亭为牌楼式,并附有长达7米的甬道。1987年公布为云龙县文物保护单位。

顺荡村大慈寺火葬墓群

顺荡村大慈寺火葬墓群位于云龙县白石乡顺荡村南大慈寺东侧,总面积1.5万平方米。现存火葬墓近千冢,梵文经幢二座,完好的梵文碑71块,残碑20多块,碑除一块明成化二年(1466年)铭文为汉字外,余均为梵文经咒;经幢为四方形三重檐,顶作圆形宝顶。顺荡火葬墓群是元末至明代中期白族墓地,是目前我省保存最完整的火葬墓群。1988年公布为大理白族自治州文物保护单位。

天池

天池亦名暑场海。位于云龙县城西北的五宝山上,距县城22公里,面积为1平方公里,最深处16.8米,平均水深8.5米,属高原断层湖。五宝山上建有龙王庙等,可供人们参观游览。现开辟为云南省省级旅游度假区。

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龙县中部的天登、吉材、海泡、北登四个乡境内。总面积6630公顷。主要保护:原生的云南松林及丰富的植物种群,区内有暖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硬叶常绿阔叶林、杜鹃灌丛等多种植被类型,有维管植物170多种;珍稀濒危的野生动物资源,有滇金丝猴等14种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2012年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获得荣誉

2018年,云龙县入选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2020年8月,被列入“2020中国公平教育百佳县市”榜单,排名第87位。

交通

2019年,云龙县客货运输经济总量22362万元,增长9.11%,其中客运1358万元,货运21004万元。客运量782万人次,旅客周转量69608万人千米,货运量502万吨,货物周转量50200万吨千米。

截至2019年,云龙县民用车辆拥有量23764辆,其中汽车7347辆、拖拉机457辆、摩托车15895辆、挂车42辆,其它类型车辆23辆。

截至2020年,云龙县公路通车里程5280千米,其中:国道1条136.9千米,省道3条168.1千米、县道9条207.8千米、乡道94条811千米、专用线1条8.2千米、村道1111条3948千米,公路桥梁86座;

2020年,云龙县86个行政村(社区)乡村公路沥青路面或水泥路面,乡村公路水泥路面或弹石路面率100%,农村公路管养覆盖率100%,1221个自然村(组)均通公路,自然村通公路率100%。

代表人物

杨健强

杨健强,1948年10月生,云南省云龙人。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学院。曾任大理市委副书记、云南省副省长、全国政协常委。

参考资料

云龙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云龙县人民政府.2024-07-27

云龙县旅游攻略.云龙县人民政府.2024-03-15

云龙概况.云龙县人民政府.2024-03-15

走遍云南之走进大理秘境云龙!这里的东西真好吃(图).百家号.2024-03-15

保山市历史沿革.行政区划网.2016-07-03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历史沿革.行政区划网.2016-07-03

云龙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云龙县人民政府.2022-07-05

人口总量减少、人口抚养比上升……大理州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腾讯.2021-06-02

(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红黑统计公报库.2022-07-07

云南省又有31个县市区正式脱贫摘帽.新京报网.2020-05-17

云龙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云龙县人民政府.2024-03-29

新闻浏览.新闻浏览.2020-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