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泸水市

泸水市

泸水市,为中国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县级市,怒江族自治州政府所在地,位于云南省西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南部,面积3203.04平方千米,国境线长136.24千米,占云南省边境线的3.36%。2022年,泸水市常住人口20.21万人,境内居住着傈僳族白族怒族等21个民族。

泸水市境位于横断山脉南部纵谷区,地势北高南低,形成“两山夹一谷”的地貌景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湿明显、立体气候明显。泸水在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属益州郡比苏县。唐南诏时属永昌节度。宋大理属云龙赕。元、明属永昌府。清末境内曾发生抗击英国侵略的片马事件。民国二年(1913年)设泸水行政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泸水行政区改设为泸水设治局。1951年撤销设治局成立泸水县人民政府。2016年,泸水撤县设市。截至2022年,泸水市共辖2个街道,5个镇,3个乡。

泸水市被赞誉为多民族文化的天然活态博物馆,阔时节、傈僳族刀杆节、傈僳族民俗音乐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泸水市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和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怒江大峡谷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国家级AAAA级景区1个,国家级AAA级景区2个。

泸水市处于云南省与缅甸、印度等国交流互通的中间点,交通形成以六库街道为中心,道路沿江呈南北走向,怒江美丽公路贯穿南北。泸水市经济产业以第三产业为主,传统行业占据主导地位,企业规模较小,主要分布在中心城镇,工业主要为硅制造业及水电开发、建筑材料生产,境内有国家二类开放口岸片马口岸。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946379万元,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4.04:36.95:49.01,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6505元。

名称

据《中国地名辞源》记载,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亦泸水,因该县在江的西边,故名;另一说,因地处怒江下游两岸,以怒江亦称泸水,故名。

历史沿革

先秦至宋时期

西汉刘彻元封二年(前109年)泸水属益州郡比苏县东汉,永平十年(67年)设益州西部都尉。十二年(68年)改益州西部都尉置永昌郡,泸水全境分属于永昌郡的富唐、比苏两县。

汉、晋朝,县境隶属同东汉。蜀汉、西晋,县境隶属同东汉。

东晋晋成帝成和年间分永昌置西河郡,泸水属西河郡的成昌、建安两县。

南梁,初期改郡为州,泸水属尹州地。南诏政权时期,屑永昌节度地。

宋代大理白族自治州政权时期,泸水属胜乡郡。

元至清时期

元代,泸水分属云龙甸军民府和永昌府。

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云龙土知州段保第十代孙段嘉麒分防六库,授土巡捕职,是为六库第一世土司。云龙土知州段保第十一代孙段彩,朝廷颁“冠带”分防老窝,是为老窝第一世土司。16世纪,傈僳族开始迁入市境内。

雍正年间(1723-1735年)六库土司段其辉上奏分防,其弟段其光被封为“登埂土司”管辖登埂、片马地区。其侄段联甲被封为“卯照土司”驻守江头。乾隆十二年(1747年)称杆傈僳族人民在弄更扒率领下起义,因镇压弄更扒起义有功。朝廷授予练地土司杨俊土巡捕职,其余土司分别授于世袭土干总职。乾隆十七年(1752年),在泸水境怒江东岸设老窝、六库两土千总,隶云龙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西岸置登埂、鲁掌两土千总和卯照土把总三个土司,隶永昌府保山县辖。

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英两国签订《中英续议滇缅界务商务条款》,将片马镇一带划为未定界。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称杆傈僳族不堪老窝土司压榨起义,后遭镇压起义失败。·宣统二年(1910年)登埂土司段绘驻片马团首徐麟祥与当地头人伍嘉源勾结英国向片马进犯。次年公历1月4日,英军占领片马,登埂土司派驻片马的管事勒墨夺扒和当地头人姚中科组织民众武装反击侵略,史称片马事件。次年2月,大部英军被迫撤出片马,公历4月14日,英国政府向中国政府发出召会,承认片马、古浪、岗房为中国领土。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二年(1913年),设泸水行政区,暂设署于六库街道,隶属腾越道。民国三年(1914年),泸水行政公署从六库搬迁至鲁掌。民国18年,沿边一线设置督办.泸水行政委员区属云南第一殖边督办公署管辖。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泸水行政区”改设为“泸水设治局”。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6月,中国国民党第11集团军批准,在六库编练地方壮丁,组建“福(贡)碧(江)泸(水)练(地)民众自卫支队”,以配合国民党军队抗日。11月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失利,第5军200师等部队从高黎贡山的灰坡、片马垭口等地撤退回国。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2月日军突然袭击设治局驻地鲁掌。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滇西反攻,198师余部和36师在栗柴坝渡口渡江。是年,滇康缅边境特别游击区总部第一纵队谢晋生部反攻收复片马镇。在片马设“茶里边区军政特派员公署”,推行区乡保甲行政管理制度。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英军组织武装袭击片马军政公署及片马区公所。谢部被迫撤出片马,英军乘机占领片马。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月,奉云南省政府命令将泸水由原属保山第十二区专员公署划归维西第十三区专员公署管辖,当年11月又划归回第十二区专员公署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2月22日,设治局长李春培收到第十二区专员公署转发的“卢汉通电宣布云南起义”函后发出响应。1949年12月25日,泸水设治局致函中共怒江特区工委,请求进行和平谈判。经过多日谈判,1950年1月13日,泸水宣布和平解放。1951年,撤销“设治局”,成立泸水县人民政府。1954年5月5日,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将泸水县从保山专区划归怒江傈僳族自治区管辖。6月,原保山县第十四区的蛮英、丙贡、付坝和赖茂等4乡划归泸水县辖。

1960年6月,根据中缅边界协定片马镇回归中国。1974年,第一辆邮运汽车到达县城鲁掌,结束了以往人背马驮的历史。1978年,老窝公社划归泸水县。1982年5月,根据省政府‘‘建立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决定,划定了沪水县境段保护区面积74万亩。1986年7月该保护区被国务院定名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原碧江县制撤销古登区、洛本卓区划归泸水县。

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泸水县人民政府驻地由鲁掌镇迁至六库街道。2016年,泸水撤县设市,泸水市的行政区域为原泸水县的行政区域,泸水市的行政区域为原泸水县的行政区域。

地理

位置境域

泸水市地处云南省西部偏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南部,位于东经98°34′-99°09′,北纬25°33′-26°25′之间,东连云龙县,南接保山市,西南隔高黎贡山腾冲市相连,西与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毗邻,北抵碧江县,东北与兰坪县相接,东西最宽58千米,南北最长95千米,与缅甸接壤的国境线全长121.53千米,面积3203.04平方千米。

气候

泸水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湿明显、立体气候明显。从11月至翌年4月为干季,平均相对湿度在54~65%之间;5至10月为湿季,相对湿度在69~88%之间。年降水量922.2毫米,历年平均雨日180天,最多年雨日达240天,年日照时数1813.6小时,全年太阳辐射热总量为125.2千卡/平方厘米,气温全市年平均气温20.7℃,较历年平均值高0.5℃。

地质

地质构造

泸水市处于阿尔卑斯喜马拉雅构造带的东南延伸部位。由于新构造运动的作用和怒江河流的深切割作用,形成高山峡谷。境内断裂密集,褶皱与断裂平行排列,构造线均呈南北向展布,为线型构造特征,划分为三个地质构造单元:碧罗雪山隆褶带构造单、碧江—六库断褶带构造单元、高黎贡山隆褶区构造单。境内地层发育较齐全,自元古界到新生界,除缺失中生界的白垩系与新生界的第三系外,其余各界系地层几乎均有沉积,元古界地层主要分布于怒江西岸,呈南北向展布,古生界和新生界境内均广泛分布。

构造发展史

在早元古代时,为印度地板与中国华南地台之间的陆间海域,沉积形成高黎贡山群和崇山群等含火山碎屑物质的类复理石地层。晚元古代,受到挤压使高黎贡山群在大断裂边缘形成糜棱岩带。寒武纪时,泸水大断裂东盘塌陷,沉积寒武纪地层。奥陶纪时,形成砂页岩。早志留世,发生沉降,在奥陶系地层之上沉积碳酸根地层。志留纪末期,碧江六库海盆再度深陷,沉积了以碳酸盐岩为主的地层。泥盆纪至早石炭世,金沙江断裂以东的碧江-六库街道断褶带区沉积以碳酸盐为主的沉积岩性。中泥盆世晚期,碧江-六库海盆曾抬升,沉积厚度减少。中石炭世,泸水断裂以东地区处于上升隆起状态。晚石炭世早期,该地区发生了快速下陷沉降,在高黎贡山隆褶区东侧形成了陆源砂页岩岩层。石炭纪末期,本区再度抬升,碧江-六库断褶带曾脱离水体遭受风化剥蚀,形成早二迭世古风化壳红色铁铝质页岩层。此后,本区再度沉降,沉积一套泥质白云质碳酸盐岩。晚二迭世上升隆起露出水面。

中生代中三迭世早期,市境沉降并发生海侵,形成镁质碳酸盐沉积,其厚度在千米以上,中三迭世沉积为碳酸盐夹砂页岩。晚三迭世末期至早侏罗世,全区上升隆起。中侏罗世早期,大的断裂带附近发生引张断陷作用,形成少量狭长的陆海盆,在怒江河谷一带,中侏罗世红色沉积超复于中三迭统地层之上。中侏罗世末期,构造运动使全区上升隆起。新生代上新世末期,由于受东西向强烈的挤压作用,继续上升隆起,地层发生褶皱和断裂变形,挤压作用后各期次的构造运动中继续得到加强。并一直延续至今。

地形地貌

泸水市境位于横断山脉南部纵谷区,其地势北高南低,山岭海拔则西部高于东部。地势最高点为称杆区的丫扁山峰。海拔4161.6米;最低点在上江区的石头寨,海拔738米。泸水全境地形大势以“一江、两山”为主体,形成“两山夹一谷”的地貌景观:西为高黎贡山,东为碧罗雪山,中间是由北而南纵贯全境的怒江。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由北向南纵卧市境。基本地貌大体可分为:深切割的高山峡谷地貌、高山峡谷向宽谷的过渡地带、冲积洪积地貌、中山盆地地貌、以及夷平面等地貌类型。其中以高山峡谷地貌为主。坡度在25度以上的占77.8%。

土壤

依据成土母质的差异,泸水市共划分为9个土类,13个亚类,20个土属,29个土种。其垂直分布规律从谷底到山顶依次分布有:褐红壤、黄红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亚高山草甸土高黎贡山西坡的片马镇,因湿度大、气温低、光照少,在海拔1700-2200米一带发育成黄壤,这是泸水惟一的黄壤分布地带。高黎贡山背风坡土壤类型比碧罗雪山迎风坡同类土壤类型略高出100-200米。成土母质的不同,也出现土壤类型的差异,如零星分布的紫色土和石灰岩土,则是母质为紫色页岩石灰岩发育的非地带性土类。

水文水利

水文

泸水市市境河流分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水系和伊洛瓦底江水系,全境共有大小河流62条。市境内有高山湖泊听命湖、仁沟扒湖、决米湖,其中听命湖约8万平方米,水深7米,出露的水热区共有9个,多数为硫磺泉。

怒江水系干流源出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由北向南流经西藏自治区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福贡县、碧江,由称杆玛普拉地入境,至上江蛮英出境入保山市界,经缅甸注入印度洋。怒江流经市境段所接纳的支流众多,平均每隔3.3千米就有一条。西侧,怒江接纳源于高黎贡山的支流由北至南依次主要有:勒墨河、堵堵南洛河、腊门嘎河、芭蕉河、听命河等;东侧,接纳源于怒山的支流由北至南主要有计堵河等。怒江在境内流程全长109.6千米。伊洛瓦底江水系支流小江北南流向,为中缅界河,该河为市境河流通向伊洛瓦底江水系的干流。

伊洛瓦底江水系主要有支流小江北、小巴底河、片马河。其中小江北南流向,为中缅界河,源于高黎贡山西麓,由北向南流经中国边界9.867千米,于中缅22号界桩流入中国边境,再由21号界桩处出境,入缅境后称糯千卡河,最后注入伊洛瓦底江。

水利

泸水市有水库2座,均为小(一)型水库,灌溉渠道34条。境内建有听命河水电站、计堵河二级水电站等水电站。2022年9月,瓦姑水库通过竣工验收,最大坝高75米,坝长197.7米,属于赵村水库,总库容118万立方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结果,泸水市有耕地18036.58公顷,园地5967.42公顷,林地257287.75公顷,草地9948.67公顷,湿地529.89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666.66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923.66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246.29公顷。泸水市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152931.31公顷,占总面积的49.52%,划定永久基本农田4660.85公顷,占稳定耕地的90.62%。

矿产资源

泸水市境内主要矿产有锡、铅锌、铁、铜、铝、锌、睇、镀、银、大理石、花岩石、水晶、硅等,矿石矿物主要为孔雀石蓝铜矿辉铜矿褐铁矿化,脉石矿物有石英方解石白云石,境内有上江铜矿、自把铅矿、隔界河铅矿、马普拉底铅矿、罗卡村锑矿、马跨地大理石矿、雪蒙山铜多金属矿等矿区。已探获金属矿储量17万吨,非金属矿储量498.36万吨。

水资源

2022年,泸水市全年水资源总量419870万吨,其中多年平均自产水量39.9142亿立方米,入境水量36.773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25.668亿立方米,占64.3%,地下水资源总量14.24624亿方米,占35.7%。泸水市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47.43万千瓦,以每平方千米蕴藏量计,为云南省的1.43倍,全国的5.8倍。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达2.31万千瓦,人均达22.73万千瓦。

森林资源

2022年,泸水市森林面积24.2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8.53%。全市活立木总蓄积量40247552立方米,人工林与天然林总面积237770.12公顷。常绿阔叶林多分布于市内海拔1800-3100米之间,为境内的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可分为山顶矮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和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等三个植被亚类型。落叶阔叶林多分布于县内海拔1800-3100米之间,为境内的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分为山顶矮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和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等三个植被。境内针叶林分布较广,从低海拔至高海拔均有发布,包括寒温性针叶林、温凉性针叶林、暖性针叶林。

生物多样性

植物

泸水市有植物180余科、600多属,1300多种。保存有台湾杉大树杜鹃十齿花科水青树白菊木长喙厚朴、云南红豆杉等58种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云南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019年-2023年,先后在高黎贡山泸水段西坡首次发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丽江杓兰滇桐

动物

泸水市有兽类103种,鸟类528种,两栖动物22种,爬行纲27种,昆虫2400种。有缅甸金丝猴、羚牛、孟加拉虎云豹、白眉长臂猿、白尾梢红雉等81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自然保护区

截至2022年,泸水市境内有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面积39717公顷。

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云南省西北部的保山市和泸水水境内,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西岸,位于北纬24°56′~28°23′,东经98°08′~98°53′之间。总面积405549平方千米,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记录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6种及变种:彩云兜兰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29种及变种:大理铠兰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8种:羚牛、棕尾虹雉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84种:红瘰疣螈棕黑疣螈等,是云南省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中国西南生物生态安全屏障。

自然灾害

泸水市降雨集中,分布不均,常有干旱、洪涝、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发生。由于境内山高坡陡,导致山石裸露、土壤疏松,每逢连降大至暴雨,泥石流是泸水最为严重的灾害。泸水处于怒江大断裂与片马-云龙断裂两个地震构造带上,故地震活动较为频繁。

2021年8月15日下午16时,因突降暴雨,泸水市古登乡马垮底河发生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房屋、农田、河堤、电力、通讯等设施不同程度损坏,交通、通信、电力中断。截至8月16日,该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176人受灾,375人避险。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泸水市共辖2个街道,5个镇,3个乡。市人民政府驻六库街道龙江路1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2022年,泸水市常住人口20.21万人。出生率为8.38‰;死亡率为8.3‰;自然增长率为0.08‰;城镇化率为73.31%。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男性人口为107554人,占总人口的52.73%;女性人口为96423人,占总人口的47.27%。0-14岁人口为42640人,占总人口的20.9%;15-59岁人口为136459人,占总人口的66.9%;60岁及以上人口为24878人,占总人口12.2%。

民族

泸水市境内居住着傈僳族白族怒族等21个民族,2020年,泸水市少数民族人口为167537人,占总人口的89.04%。傈僳族为泸水主体民族,集中居住在称杆、大兴等地。白族主要居住在市境南部地区。怒族全境内均有分布。

语言

傈僳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与汉语相比,傈僳语的最大特点是句子成分中动宾结构颠倒,如:“吃饭”,傈僳语即饭吃。看电影”傈僳语即“电影看”等。境内傈僳族通用汉文和傈僳文两种。解放以后,中国科学院与傈僳族语文工作者结合创造了拉丁字母拼音的文字。白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自语支,无文字,自古以来通用汉字。语音与云龙、大理等地白族相通。勒墨人则与兰坪、剑川等地白族相通。彝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境内彝族无文字,彝族各寨语言基本相通。彝语中还夹杂有汉语、傈僳语和白语。现代物名,均用汉语。茶山、浪速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居住在片马地区的景颇族无语言文字。

宗教信仰

泸水市有信教群众27397人,占总人口的15.22%。基督教于20世纪20年代传入泸水,信徒多为傈僳族。佛教随汉族白族入迁而传入。佛教崇拜观世音,建有寺庙,寺庙有蛮棒石窟寺和老窝圆通寺。傈僳族、彝族景颇族和北部地区的白族勒墨人先民认为万物有灵。

经济

综述

泸水市是云南省县域跨越发展先进县,2022年经济总量及增速均排名全州首位。泸水市经济产业以第三产业为主,传统行业占据主导地位,企业规模较小,主要分布在中心城镇。2022年,有入选第九届云南省百户优强民营企业1家。2022年,泸水市地区生产总值946379万元,同比增长5.2%。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4.04:36.95:49.01,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6505元,同比增长5.7%。

第一产业

泸水市形成以优质稻、香料烟、甘蔗、蔬菜、咖啡、蚕桑等为主的滨江产业经济带和以马铃薯、中药材、草果、林果等为主的山区产业经济带。“老窝火腿”获云南省特色休闲食品类金奖,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社”,怒江绿色香料产业园入选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粒述咖啡庄园入选首批“云南省精品咖啡庄园”,建成“绿色食品牌”基地1个,“三品一标”认证产品25个。泸水市泸水市大力发展种植草果、花椒、咖啡等绿色香料林木,共有绿色香料种植面积29.61万亩:其中草果20.64万亩、花椒7.9万亩;咖啡0.96万亩;迷迭香0.11万亩。

2022年,泸水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5500万元,同比增长5.5%。粮食总产量64629吨,其中稻谷产量6917吨,甘蔗产量3531吨,蔬菜产量38200吨,水果产量5876吨,茶叶产量62.8吨,草果产量3142.8吨,咖啡产量755.78吨。肉类总产量28891吨,同比增长6.5%。

第二产业

泸水市工业产业门类较少,主要为硅制造业及水电开发、建筑材料生产,全市工业企业户数16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家,工业硅企业7家,小水电企业4家,供电企业1家,水泥企业1家。2022年,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349680万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铁合金产量124591吨,水泥产量511233吨,商品混凝土303005立方米,砖344.06万块,发电量9.81亿千瓦时。

第三产业

泸水市境内设有片马口岸,是滇西北通往南亚国家的唯一陆路通道,是国家二类开放口岸。2022年11月通关后截至2月23日,口岸进出口货物总量79986吨,其中出口货物69189吨,进口货物10797吨。泸水市境内建有泸水物流园区、电子商务分拨中心,入驻企业4家。2022年,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3630万元,同比下降62.9%。其中,出口15755万元,增长152.3%;进口7875万元,下降86.3%。202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868万元,同比增长4.6%。

2022年,泸水市小沙坝服务区成功创建国家级AAAA级景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西岸被认定为省级夜间文化旅游消费聚集区。全年市内游客326.8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7%。实现旅游总收入27.38亿元,同比增长98.9%。

社会

教育事业

2022年,泸水市区域内中小学幼儿园学校共145所。其中幼儿园100所,小学35所,初中5所,高中4所,特殊学校1所。在校生41410人。其中幼儿园9165人,小学18294人,初中8053人,高中5739人,特殊教育学校159人。教职工2921人。

医疗卫生

2022年,泸水市域内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26个。医院8个,其中公立医院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11个,其中,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卫生院8个,村卫生室71个,诊所30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7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个,妇幼保健机构2个,采供血机构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2个,卫生机构实有病床位数2222张。年末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154人。

泸水市第一人民医院1951年6月始建于鲁掌镇,2012年6月迁建至六库街道新城区赖茂河北侧,现址医院占地面积24.5亩,总建筑面积27900平方米,2020年1月通过二级乙等综合医院评审,共设有35个科室,编制床位140张,开放病床140张,先后由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昆明医学院附属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云南省传染病医院等对口帮扶。

文体事业

2022年,泸水市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猎人组合获全国“百千万音乐人才奖”。设有泸水市广播电视台。年末全市乡镇文化管理机构10个,公共图书馆2个,文艺演出86场次。2022年,中国怒江皮划艇野水公开赛获评2022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赛事。境内有六库江西民族体育场等体育设施。

科技事业

2022年,泸水市建成科技成果转化中心1个、专家工作站4个、挂牌云南省星创天地2个,建立高黎贡山猪等示范及产业化推广研究基地3个,获省级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家、“科技特派员”6人。

人居环境

2022年,泸水市完成六库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8.72%,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居全省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第一位。六库街道被评定为2022年云南省绿美乡镇,入选云南省第三批省级森林乡村5个,森林覆盖率78.53%,国控省控断面、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社会保障

2022年,泸水市城区有日间照料中心4个。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4130人,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71188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7521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7521人,城镇失业登记率1.7%。

交通

综述

泸水市处于云南与缅甸、印度等国交流互通的中间点,交通形成以六库街道为中心,道路沿江呈南北走向,怒江美丽公路贯穿南北。境内规划建设怒江民用机场。

公路

截至2020年,泸水市境内公路总里程2620.94千米,公路网密度81.83千米/百平方千米,等级公路占比达100%。2016-2020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第一条高速公路保泸高速建成并通车,保泸高速起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瓦窑镇老营村,止于怒江州泸水市六库镇北小沙坝,路线全长约85.2千米,泸水市境内36.6千米。纵向干线G219丙六公路泸水段于2019年底建成通车。2023年2月,云龙至泸水高速公路环评报告获云南省生态环境厅批复,该项目泸水市境内39.067千米。市境内有跨江大桥4座,汽车、农用车悬索桥11座,人马吊桥8座,其中中交怒江连心桥是亚洲单跨顶推跨径最大的桥梁。

公共交通

截至2022年,泸水市开行公交线路13条,等级客运站4个、农村客运站6个、农村客运招呼站168个,共开行客运线路30条,旅客运输经营户为13户,运营农村客运线路13条,农村短途客运公司5个,农村客运车辆433辆,乡镇通班车率、建制村通班车率100%。截至2023年6月,辖区内有3家出租车公司,212辆出租车。

人文

综述

泸水市被赞誉为多民族文化的天然活态博物馆,有傈僳族琵琶竹簧二胡彝族唢呐景颇族的芒锣等器乐曲;有傈僳族三大调“摆时”等即兴歌,有“上刀杆”“下火海”,有傈僳族阔时节、澡塘歌会、新米节等节庆假日,境内曾发生抗击英国侵略的片马事件

文物古迹

截至2021年,泸水市辖区内有46处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点,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州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

六库土司衙门

六库土司衙门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岸半山坡上,始建于明末,历经清代到民国年间的多次重修和扩建,形成了大衙、二衙、三衙、四衙和五衙的建筑群,现仅存三衙门。三衙门为三坊一照壁的白族建筑,南北长20.6米,东西长18.07米。1987年11月14日被泸水县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月7日,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片马人民抗英斗争遗址

片马人民抗英斗争遗址,1989年6月4日,在片马战场遗址上建成片马人民抗英胜利纪念碑和片马人民抗英胜利纪念馆并对外开放,其保护面积为1005525平方米。1989年5月,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将片马抗英胜利纪念馆公布为第一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4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4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10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列为国防教育基地;2009年10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列为民族大团结教育基地及科普教育基地。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6月,泸水市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82项,非遗传承人78人。有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有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1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2项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傈僳族刀杆节

傈僳族刀杆节,“刀杆节”傈僳语为“阿塔待”,意为“爬刀杆”,俗称“刀山、火海”节,是居住在鲁掌镇的傈僳族人民最庄严神圣的民俗活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或二月初八都要举行“刀杆节”。2006年,“傈僳族刀杆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阔时节

傈僳族阔时节,即过年。时间一般在农历十二月初五至次年正月初十这段时间内,各地时间不统一。泸水市大兴地镇、称杆乡和鲁掌镇的部分地区的傈僳族过“阔时节”要看樱桃花开花来定,“阔时节”期间,当地居民祭祖祭宗,祈求天地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1988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作出了每年公历12月20日至23日为傈僳族“阔时节”。2021年,“阔时节”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傈僳族民歌

“傈僳族民歌”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承载了傈僳族大量民族文化信息。傈僳族民歌曲调、歌唱形式多样,音乐富有个性特点且种类繁多,其中,“木刮”“优叶”“摆时”是傈僳族民歌中的三大调。2006年,“傈僳族民歌”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习俗

僳僳族服饰

僳僳族妇女穿右上衣,长裤,系小围裙,头系青布包头。爱戴小珊瑚之类的饰品,个别地区妇女头和胸前加海贝、琉璃珠之类饰品,出门喜挎自制的镶有各色花边的挎包。傈僳族男服饰,穿对襟短衣和旗袍,裤长及膝,青布或黑布包头。出门时身挎挎包,左腰佩长刀,右腰挂箭包,手不离弩弓。

白族服饰

白族男子穿对襟衣、大筒裤、布鞋,戴黑布包头。衣食起居白族女子,穿绣花大襟衣、筒裤、绣花鞋,戴白布包头。已婚妇女系围腰,梳髻插银器,戴耳环和手镯

怒族服饰

怒族男女大多穿自织麻布衣服。女子穿右衽上衣,上衣较短,袖子窄小,上面再套上一件红色的背心,袖口上用花布或花边镶嵌,下身用两块长麻布围身。怒族妇女用竹管穿在两耳上,以细藤环缠于头部、腰间及足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怒族妇女精于织麻,用两块麻布围身,以此为裙,上衣外多罩红、大红或其他深色坎肩。福贡一带的怒族已婚妇女喜欢在衣裙加上许多花边,在头部和胸部佩带珊瑚、玛瑙、贝壳、料珠等装饰品,耳带铜环,贡山的怒族则只佩胸饰。

景颇族服饰

景颇族支系之一茶山妇女,头戴青布包头,包尖饰有一簇蓬松的红线顺头部左侧下垂。上衣为黑色对襟短衫,有十二对银制泡纽,每对纽扣外侧,均有一串银质三穗下垂,衣领绣花,袖口镶有红蓝两色花边,且绣有各种图案。脖子上挂着红白两色琉璃珠各四串,下垂胸前,腰系海贝交叉成的带子,带子串有蓝色琉璃珠和小铜铃。下着白色细麻布织成的裙子,裙脚镶有各色图案的花边。茶山男子,上着黑色对襟短衣,无领。下着黑色大裆裤,头戴青布包头。出门腰佩长刀,弩弓不离手。

艺术

音乐

傈僳族民俗音乐大致分为六类:古歌,流传较广,有生产调、古战歌、猎歌、架桥调和逃婚调等;情歌是一种男女青年成群结伙相聚时对唱的调子,俗称约叶,另一种是男女青年在田间劳动休息时,以琵琶或口弦相伴奏唱,俗称口弦调和琵琶调;赛歌,是过年时,或集会上男女对唱的即兴之歌,曲调喜用欢快奔放的;祭歌,是祭祖先时唱的调子;葬歌,是追悼死者时唱的调子;颂歌,解放后,傈僳族人民创造的新型民歌。景颇族民歌有支高、劳动歌和婚礼歌等。彝族民歌有劳动歌、情歌、婚礼歌和祭祀歌等。澡塘歌会,也称“登埂澡塘会”,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至初六。

舞蹈

僳僳族舞蹈,其形式多为集体舞,流传较广的有怒妈瓜行舞、瓜乞乞、哑舞。除间或有少数口呼叹词外,均无任何音乐伴奏。舞步强烈,全部套路可分为摸拟动物禽兽类和反映日常生产生活两大类。在傈僳族舞蹈里还有生产舞、夹弥阿搭实、欺奔瓜乞、、洗衣舞.织麻舞和婚礼舞等。彝族舞蹈按其形式、内容,可分为:习俗性舞蹈,如鞭啦舞、刀杆舞和阿时在;宗教祭祀舞蹈,如细皮白;道具舞蹈,如刀杆舞和鞭啦舞;表演性舞蹈,如阿时在;娱乐性舞蹈,如阿时在。景颇族舞蹈,有支高、戈板高、开死麻支高、春节舞、婚礼舞。景颇族舞蹈可分为娱乐性和祭祀性两大类。如支高是茶山人在盖新房、进新房时跳的一种娱乐的集体舞。在茶山语中“支”是唱.“高”是跳,合起来即是又唱又跳。婚礼舞,舞步与支高相同。白族歌舞,以耍龙著称。

建筑

泸水市传统民居有勒墨人千脚落地房、傈僳族土墙房、木楞房等。

千脚落地房建在山坳台地的向阳面斜坡上。建造时在斜坡下和左右两边,竖几十根坚硬耐腐的粗长木柱,其结构有六柱一间、九柱两间、十二柱三间,上铺篱作阁楼。阁楼存放粮食和晒农作物,房顶覆盖杉木板或茅根。门前设有走廊过道和短木梯以供上下。屋内一般分为2-3间,外间为客房,客房中央设一火塘,上置铁三脚架或用三块石头支锅,以烧水做饭。千脚落地房就地取材,省工省料,适用方便,冬暖夏凉、防水防潮,适合本地区的气候特点。

土墙房是泸水市六库、上江、鲁掌一带傈僳族的基本住房形式。建房时,挖平地基,砌好石脚,四周上土墙,以墙抬梁,梁上铺篾笆,作放置粮食和家什台,房顶盖茅草或木板、石棉瓦、瓦片。屋内以土墙或木板、篱笆隔为两间,里间为父母卧室,外间为子女房和客房。有的一房三间,正中为主房,两侧为子女房和客房。

木楞房即圆木垒墙房,建房前,备好直径22厘米左右的干直松树圆木,圆木两端分别砍凿成榫和槽口;平整出长方形地基;地基四角镶砌大石块作石脚。建房时,将圆木从四面榫槽相接,依次垒放,垒至十一、二级时,横放一排圆木,上铺木板,与下层分开,再往上四面垒放十三、四级圆木,支上人字木架,系上木数十根,覆盖杉木板或松木板为顶,即成上下两层的木楞房,人住上层,下层关牲畜。较大的木楞房可以隔为大小各一间。有的就地垒木,只建一层,以地基为地板。这种房屋,过去只设一道大门,不设窗户,光线阴暗,但具有坚固耐用、温暖、防潮、防湿、防震和便于拆迁的特点。

饮食

泸水市饮食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以傈僳族饮食特色为主,有鲁掌猪血排骨、草果脆皮乳猪、现烹独龙牛、草果柠檬茶、草果冰粉、漆油鸡包谷砂稀饭、普米饭肠等特色饮食。

漆油鸡

“漆油鸡”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特色美食。做法是将三黄鸡切块,和姜片一起放入冷水中煮,水沸后两三分钟,捞出沥干水份。漆油放入锅中烧化后,放入鸡块翻炒均匀,加入开水。水沸后,转小火煮半小时,调入盐、白糖、生抽、小红椒等,稍煮入味即可。

包谷砂稀饭

“包谷砂稀饭”是怒江怒族的主饭食之一。首先把晒干的玉米棒放到舂具里,加少量水舂去皮,再舂成砂,分别筛出大、中、小粒三种不同的包谷砂,中粒和小粒包谷砂一般用来煮干饭,选大粒包谷砂来煮稀饭,煮熟后放上蔬菜,备些豆鼓或辣子,吃起来柔顺细腻,味美香甜,开胃又解渴。

普米饭肠

普米饭肠以猪肠、大米饭、包谷米、生猪血、花椒面、草果面、盐、小磨香油等为原料制作而成。可以用刀切成小截,用炭火烤着吃,或者切成片,用油煎熟至酥黄后食用。配上一碗清茶,边吃饭肠边饮茶,美味可口,别有风味。

特色产品

泸水草果

泸水草果种植历史较长,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优势特色产品。草果适宜生长在海拔1200-1800米的河边、山沟、林下植物荫蔽度较好的地方,是泸水山区或半山区百姓的主要经济来源。泸水市共有17个草果专业合作社开展草果加工。

老窝火腿

老窝火腿产于怒江州泸水市老窝镇,野外放养的本地土猪-高黎贡山黑山猪用玉米和野外禾本科杂草育肥后,在每年春节前将其屠宰,养满2年后的土猪,肉质细腻紧实、脂肪均匀,采用其后腿加盐风干后制成,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和其他化学制剂。成熟后的老窝火腿肉色呈桃红色,肉质鲜嫩,无传统火腿咸涩感,肥而不腻,口感独特纯正,咸香四溢。老窝火腿的吃法很多,蒸、煮、煎、炒,各有风味,品质好的火腿可生吃。

泸水咖啡

上江镇付坝村,泸水咖啡种植的发源地。泸水小粒咖啡种植在海拔1200-1600米的山地上,内含独特的高原果酸,酸味适中,香味浓郁醇和,属咖啡市场上的高端品种,大峡谷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使得泸水小粒咖啡有效营养成分高于其他咖啡品种。泸水市咖啡种植面积达8075亩,咖啡种植、加工的企业3家,合作社2家。

风景名胜

综述

泸水市地处横断山脉纵谷地带,境内雄奇险秀的峡谷山川,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和中国香格里拉市生态旅游区、怒江大峡谷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国家级AAAA级景区1个,国家级AAA级景区2个。

重要景点

泸水小沙坝服务区

泸水小沙坝服务区2021年1月落成,入选2022年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泸水市以北,怒江美丽公路起点,是云南省“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的标志性服务区和大滇西旅游环线的重要配套、全国首家“负建筑”设计服务区,服务区毗邻新小沙坝大桥,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服务区采用覆土式建筑结构,将建筑轻轻镶嵌于地形之中。

泸水百花岭傈僳音乐小镇

2020年12月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景区以“原真傈僳音乐展示馆、秘境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迎客厅、生态产业集聚地、脱贫攻坚示范区及云南省一流特色小镇”为定位,小镇内建设有民族音乐厅、百花山居精品客栈、特色商业街区、百花梯田及登山步道等旅游基础设施。

泸水片马抗英・驼峰航线纪念馆

泸水市片马抗英・驼峰航线纪念馆景区位于怒江州泸水市片马镇,主要由片马抗英纪念馆、怒江驼峰航线纪念馆及片马人民抗英胜利纪念碑等部分组成。2005年,怒江驼峰航线纪念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修复并展出C—53号坠机原型。1986年,片马抗英纪念馆开始修建,于1989年正式对外开放。片马人民抗英胜利纪念碑与纪念馆相毗邻,纪念碑以弩箭为设计原型,顶端嵌挂三块盾牌,象征三支抗英的队伍;碑脚正中立一块汉白玉石碑,碑的正、反两面是分别用汉文和傈僳文篆刻的碑文。

重要人物

重要荣誉

2021年5月,泸水市入选云南省首批学校体育综合改革试点县。9月,泸水市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12月,泸水市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陆地边境口岸城市。

2022年8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通知命名泸水市在内的20个县城为“云南省美丽县城”。

2023年1月,泸水市被命名为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参考资料

泸水概况.泸水市人民政府.2023-06-19

..2023-06-26

泸水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泸水市人民政府.2023-06-19

区划代码.云南省民政厅.2023-07-07

怒江小沙坝服务区变身新景区.云南省人民政府.2023-06-24

云南省A级旅游景区名录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06-24

泸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职能职责.泸水市人民政府.2023-06-26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撤销泸水县设立县级泸水市的通知.云南省人民政府.2023-06-25

泸水民族文化简介.泸水市人民政府.2023-06-24

美丽云南 | 峡谷天籁 摆时之乡——美名:怒江·泸水市.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06-24

【足迹】探秘泸水.东方风情杂志微信公众平台.2023-06-26

非遗 | 刻画在国家名录中的“怒江印象”.澎湃新闻.2023-06-24

泸水市文物保护单位安全直接责任人公示.泸水市人民政府.2023-06-24

云南旅游又有大手笔——大滇西旅游环线闪亮登场!.云南网社会频道.2023-06-24

..2023-06-26

泸水市基本单位发展状况分析.泸水市人民政府.2023-06-26

..2023-06-26

片马口岸基本情况.泸水市人民政府.2023-06-26

怒江之滨,摆时之乡,山水边城泸水市.怒江大峡谷网.2023-06-24

称杆事件:泸水和平解放的序章.云岭先锋网.2023-06-30

..2023-06-26

泸水市水利局2018年决算公开.泸水市人民政府.2023-06-24

泸水市水利局2020年9月至2021年度水资源管理开发利用情况审计结果公告.泸水市人民政府.2023-07-15

泸水县新源计堵河发电有限公司泸水县计堵河二级水电站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材料.怒江州人民政府.2023-07-01

泸水县听命河水电站工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信息公示.怒江州人民政府.2023-07-01

瓦姑水库工程通过竣工验收.泸水时讯微信公众平台.2023-07-01

泸水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泸水市人民政府.2023-06-19

《泸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草案公示稿.泸水市人民政府.2023-07-07

..2023-07-15

..2023-07-15

..2023-07-15

..2023-07-15

..2023-06-26

怒江州泸水市境内首次发现濒危植物——滇桐.怒江州人民政府.2023-06-24

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 高黎贡山泸水段西坡首次发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丽江杓兰.泸水时讯微信公众平台.2023-06-24

云南省2014年自然保护区名录.云南省生态环境厅.2023-06-26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怒江片区.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2023-06-26

【视频】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坡泸水段首次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彩云兜兰.怒江大峡谷网.2023-07-07

高黎贡山保护区出现国家I级保护动物羚牛.手机环球网.2023-07-07

生态云南 | 怒江贡山: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棕尾虹雉“组团”出镜卖萌.关注森林网.2023-07-07

守护高黎贡山 呵护美丽怒江 | 51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得到迁地保护.泸水网.2023-07-07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发表627种动植物新种.云南省生态环境厅.2023-06-26

泸水市“ 十四五” 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规划.泸水市人民政府.2023-06-24

怒江州泸水市古登乡发生山洪泥石流灾害,无人员伤亡.澎湃新闻.2023-06-24

怒江州委常委、泸水市委书记余剑锋调任云南省委省直机关工委副书记.澎湃新闻-今日头条.2025-04-29

泸水市第二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三次会议.泸水时讯微信公众平台.2023-06-26

李祖明.泸水市人民政府.2023-06-26

政协泸水市二届二次会议开幕 杨仕林作常委会工作报告.泸水市人民政府.2023-06-26

泸水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怒江州人民政府.2023-06-24

泸水市2016-2020年人口相关指标.纪录小康工程数据库.2023-06-25

泸水非凡十年:奋力谱写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篇章.泸水政务微信公众平台.2023-06-26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泸水市人民政府.2023-06-24

泸水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云南网.2023-06-26

泸水市峡谷生态农业绿山富民.中国农业信息网.2023-06-26

2022年泸水市“三农”工作成果丰硕.怒江州人民政府.2023-06-24

“芳香”新泸水 | 这“香”操作 香溢泸水.泸水市人民政府.2023-06-24

中国(云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中国(云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2023-07-07

泸水市“ 十四五” 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2021-2025年).泸水市人民政府.2023-06-24

泸水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情况.泸水市人民政府.2023-06-24

..2023-06-26

泸水市文体广电和新闻出版局2018年度部门决算公开.泸水市人民政府.2023-06-24

国务院 中央军委批复同意新建怒江民用机场.潇湘晨报百家号.2023-06-24

云龙至泸水高速公路环评获批.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6-24

连心桥成了泸水的“网红”.交通建设报.2023-06-26

..2023-06-26

点赞!高考期间 泸水辖区内所有出租车提供爱心送考服务.怒江大峡谷网.2023-07-15

【泸水文物】(三):六库土司衙门三衙门.美丽泸水微信公众平台.2023-06-24

【泸水文物】(一)片马人民抗英胜利纪念馆.美丽泸水微信公众平台.2023-06-24

云南泸水以“非遗+”赋能乡村振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06-24

怒江泸水傈僳族刀杆节: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06-24

好消息!怒江又增添七项省级非遗保护名录.怒江州人民政府网微信公众平台.2023-06-24

怒族服饰.怒江大峡谷网.2023-06-26

傈僳族传统民居千脚落地房.今日民族微信公众平台.2023-06-26

傈僳族—生活方式.怒江大峡谷网.2023-06-26

泸水市举办“怒江峡啦”民族特色餐饮评选活动.泸水网.2023-07-07

寻味泸水 | 没吃过傈僳手抓饭 你就不知道怒江人有多热情.泸水市人民政府.2023-07-07

游怒江,这几种地道美食可别错过!.美丽泸水微信公众平台.2023-06-24

浅析泸水草果产业发展对策.怒江州人民政府.2023-06-24

泸水这十年 | 草果芬芳香满“泸”.泸水统战微信公众平台.2023-06-24

怒江草果(图).怒江大峡谷网.2023-06-26

乐享云南 | 美食·怒江老窝火腿.澎湃新闻.2023-06-24

老窝火腿(图).怒江大峡谷网.2023-06-26

泸水这十年|小咖啡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乡村振兴的“金豆豆”.泸水时讯微信公众平台.2023-06-24

脱贫攻坚一县一业丨泸水小粒咖啡.农民日报百家号.2023-06-24

泸水市精品咖啡全产业链投资建设运营项目.怒江州人民政府.2023-06-24

怒江小沙坝服务区:于彩虹深处,遇见最美峡谷.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06-24

七彩云南新名片 在小沙坝初遇怒江(图).中国公路网.2023-06-24

12处服务区、25个观景台…“五一”假期,怒江这条公路火了!.澎湃新闻.2023-06-24

百花岭傈僳族音乐小镇,唱响天籁之音.澎湃新闻.2023-06-24

藏在大峡谷中的红色景点 —— 片马“两馆一碑”.美丽泸水微信公众平台.2023-06-24

七十八岁仍率兵抗日的怒江土司【3】.人民网.2023-07-01

历史文化 | 傈僳族守边护边、保家卫国的故事.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6-30

怒江州泸水市入选!云南首批学校体育综合改革试点县及高校名单公布.怒江大峡谷网.2023-07-07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公布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的通知.国家能源局 .2023-06-30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云南省陆地边境口岸城市范围的公告.中国日报网百家号.2023-07-07

实至名归!泸水市被评为“云南省美丽县城”.泸水政务微信公众平台.2023-06-24

喜讯!泸水市被命名为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泸水网.2023-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