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髻山风景区
螺髻山风景区(英文名:Luoji Mountain),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国家AAAA景区,位于西昌市城南30公里处,是中国已知山地中罕见的保持完整的第四纪古冰川天然博物馆。
螺髻山旅游景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其总面积2400平方公里,其中主要景区面积1083平方公里,主峰海拔4359米。古籍记载,螺髻山有72峰,36个天池,18项胜景,25坪,12佛洞,共108景,其中,最为出色的当属螺髻·九十九里温泉和古冰川遗址。螺髻山地区的动物资源十分丰富。由于该地区地势高差悬殊,不同海拔区形成不同的气候带,植被类型亦差异明显,各垂直气候带和不同的生态环境又栖息着多种多样的动物,据统计有高等动物近400种,已知兽类60余种,鱼类20余种,环境的多样性为这些动物提供了繁衍、保存的有利条件。其也生长着繁多的植物种类,现已查明区内有维管植物180余科,共2000余种,属国家第一批保护的珍稀植物近30种,占全省保护总数的34.2%,已知可利用的植物资源约100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达680种,分属于117科,487属。
20世纪30年代,螺髻山的冰川遗迹引起了学者的注意。1958年,袁复礼教授首次对螺髻山第四纪冰川遗迹进行地质调查。1965年,时任地质部部长李四光亲自组织和指导西南第四纪冰川专业考察队对螺髻山进行重点考察,并将这里的冰期重新划分和厘定。2018年3月28日,《邛海-螺髻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获国务院批准,正式开始实施。2019年,螺髻山管理局将结合螺髻山景区实际情况进行提档升级。2024年5月,螺髻山景区全力推进国家级5A景区创建工作,创建提升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2002年5月,螺髻山风景名胜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2020年4月,螺髻山入选“2020中国避暑名山榜”。
历史沿革
20世纪30年代,螺髻山的冰川遗迹引起了学者的注意。朱楔教授曾徒步登山,将黑龙潭冰川湖称为“天池”。1958年,袁复礼教授首次对螺髻山第四纪冰川遗迹进行地质调查。1965年,时任地质部部长李四光亲自组织和指导西南第四纪冰川专业考察队对螺髻山进行重点考察,并将这里的冰期重新划分和厘定。
2002年,螺髻山被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6年创建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8年,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启动螺髻山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明确创建提升项目12个,涉及景区智慧旅游、旅游道路等多方面,对景区停车场、游客中心、智慧旅游、索道、交通、游步道、旅游厕所、标识导览系统、科普馆等管理服务设施和游览设施进行提升完善。
2018年3月28日,《邛海-螺髻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获国务院批准,正式开始实施。规划面积1128.1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85.37平方公里,对邛海-螺髻山风景名胜区资源分类分级保护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严格保护风景名胜区内的地质地貌、文物古迹、民族村寨、自然水体、野生动植物等景观和生态资源,加强对巨型冰川刻槽、螺髻山主峰、邛海等重要景观资源的保护管理,维护风景名胜区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严禁开山采石、滥伐林木、污染水体、损毁文物古迹等行为。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限期改造、搬迁或拆除影响景观环境的建筑设施,恢复自然环境和景观风貌。
2019年,螺髻山管理局将结合螺髻山景区提档升级、发展提速的实际需要,重点抓好品牌创建,以景区旅游产业为支撑,带动景区周边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申报创建升级旅游扶贫示范区。进一步完善螺髻山彝寨吃、住、行、购、娱等配套服务功能,并以此为依托申报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2024年5月,螺髻山景区全力推进国家级5A景区创建工作,创建提升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名字由来
螺髻山之名来源于与峨眉山的“姊妹”关系,“峨眉山似女人蚕蛾之眉,螺髻山似少女头上青螺状之发髻。”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螺髻山风景区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府西昌市城南30公里,跨西昌市、普格县、德昌县一市两县,总面积2400平方公里,其中主要景区面积1083平方公里,主峰海拔4359米。
气候条件
螺髻山旅游景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受西南季风和印度北部干燥大陆性气团交替控制,干雨季分明,年温差较小,日差较大。不同海拔气温变化不同,可谓“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下四季如春,山顶白雪皑皑,山下年均温10.2℃,山顶螺髻峰年均温–1.8℃。
地形地貌
螺髻山第四纪古冰川地质地貌主要集中分布于主峰以北至种羊场的山脊及两侧山坡,即东经10206’--102026’,北纬27032’--27040’之间。在大地构造上,螺髻山处于扬子准地台西南缘康滇地轴(亦称“康滇南北构造带”或“攀西裂谷带”)中段的中央部位,称“螺髻山台穹”。整个山体由一个轴向南北的简单背斜组成,核部(包括山脊和东西两坡)为了震旦统紫红色中酸性火山碎屑岩,两翼为上震旦统列古六组河流相――滨海相砂砾岩和观音崖组、灯影组白云质灰岩及寒武纪――早奥陶世砂页岩和灰岩。山体西侧为安宁河断陷盆地,东侧为则木河活动断裂断陷带,东北端为著名的邛海断陷湖。断陷盆地、断陷带和断陷湖中,主要为上第三系昔格达组砂质泥岩和第四系冲洪积砂砾层。两侧盆谷至山脊相对高差3000米左右。
水利水文
海子群:冰窖、冰斗、冰蚀湖,形成的高山湖泊群,彝族称为海子”。共有33个,大者百余亩,小者数亩,沿主山脊东西两侧呈群状分布,所有海子的水以及金水沟等山溪的水,如浓茶一样呈金黄色、透明而无沉淀,因而形成了海子群的绚丽色彩。
温泉:螺髻山旅游景区大槽河温泉瀑布,温泉水从山腰喷涌而出,形成三个梯级,经过山间凹洞,又形成一个个小温泉池。温泉瀑布最宽达200余米,最高落差50多米,水温常年维持在40度。
自然资源
动物资源
髻山地区的动物资源十分丰富。由于该地区地势高差悬殊,不同海拔区形成不同的气候带,植被类型亦差异明显,各垂直气候带和不同的生态环境又栖息着多种多样的动物,据统计有高等动物近400种,已知兽类60余种,鱼类20余种,环境的多样性为这些动物提供了繁衍、保存的有利条件。
珍稀动物有园胧齿突蟾、宝兴树蛙、四川湍蛙、大凉蝾螈、马鹿、豹猎、鹧鸪、东坡墨鱼、大口鲇、西昌拟鲹等。动物区系组成主要以古北界喜马拉雅山系种类为主,东洋界种类也有一定数量,属于中国特有种类也比较丰富,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种类有短尾猴、鳞甲目、小熊猫属、豹、褐马鸡、羚牛、丛林猫、金猫、豹、马麝、林麝、斑羚、红腹勺鸡、白腹锦鸡等。
动物螺髻山分布有明显垂直地带规律,海拔1500~2600m,河谷两岸为农田,较高海拔处森林各层次植物种类丰富,这一带水禽、鸟、兽种类繁多,黄山短尾猴、小熊猫等在此段,此段由于水体面积较大,鱼的种类和保存于水体分布的鸟的种类丰富;海拔2600~3600m,主要为针阔混交林和亚高山针叶林,所栖息的种类主要为森林动物群落,常见种类有马麝、赤腹松鼠、小云雀等;3600m以上为灌丛草向,主要有赤狐、高原兔猿等。
植物资源
邛海—螺髻山风景区地处横断山脉标中段,地形地貌复杂,高差悬殊,形成明显的垂直生物气候带。而且同一带内坡向、坡度等不同,又形成许多小环境,环境的多样性为不同生态要求生物物种提供了繁衍、保存的有利条件。现螺髻山上原始植被保存较好。生长着繁多的植物种类,现已查明区内有维管植物180余科,共2000余种,属国家第一批保护的珍稀植物近30余种,占全省保护总数的34.2%,已知可利用的植物资源约100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达680种,分属于117科,487属。螺髻山以保存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成为中国少有的生物资源“基因库”,不但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且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科学考察研究基地。
螺髻山—邛海为植被水异地区,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偏干性常绿阔叶林带。基地植被代表类型为亚热带针叶林和常绿阔叶林,但由于垂直高差大,水热分布随高度增加而递变,植被也随高度的变化而表现明显的垂直分布的分异规律。螺髻山的植被类型主要有五个类型,自下而上为南亚热带植被、亚热带山地硬叶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针叶林、亚高山针叶林。
主要景观
螺髻九十九里
螺髻九十九里被中国国家旅游等机构评为“中国最美温泉旅游景区”,是全球唯一 一个可观、可赏、可饮、可治病的天然温泉(氡温泉)。螺髻九十九里的温泉瀑布由数十个大小不一的温泉瀑布形成一个宽达200余米的温泉瀑布群,其中最高一个瀑布落差50米,40度的温泉水从半山悬崖上飞泻而下,瀑布流经处形成一个非常壮美的钟乳石群,石钟乳又形成无数个天然水潭,水潭有大有小,有深有浅。
古冰川遗迹
螺髻山是中国已知山地中罕见的保持完整的第四纪古冰川天然博物馆。古冰川遗迹中的角峰、刃脊、围谷、冰斗、冰蚀洼地、冰蚀冰湖、冰坎、冰阶、冰溜面、冰川刻槽、羊背石、盘谷、冰原石山、侧碛等古冰川风貌,具有很高的旅游、探险、科考等价值。其中冰蚀冰碛湖最为壮观,螺髻山冰蚀冰碛湖分布于海拔3650米以上的各期冰围和冰斗中。据不完全统计,终年积水的大小湖泊有50余下,多呈圆形或椭圆形,水面宽度多数为二三百米,湖水深度一般为七八米。冰蚀湖的湖底湖畔多为巨大的石条、石板平铺,部分为裸露基石。冰碛湖的湖底湖畔则以岩块、砂屑为主。部分湖泊有伸入的半岛或湖心岛。所有湖泊的湖周都保存有大量的冰蚀现象和各种冰碛物。湖水则由于基岩颜色、湖周植被或腐植质、湖中水草等的不同而显现翠蓝、棕红、棕黄、草绿、墨绿色等颜色。具有考察意义和观光旅游的主要湖景有珍珠湖群、五彩湖群、叠翠湖、姐妹湖、干海子、黄龙潭、黑龙潭、温泉瀑布等。
螺髻山
螺髻山位于四川省普格县县西北部,距西昌市约10公里,是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脉中东部一处相对独立的山块,属大凉山系。它西临安宁河,北望邛海,东南为则木河。海拔4359米的螺髻山主峰“也俄额哈”周围100平方公里的范围之内还有15座海拔超过4000米的山峰,及众多3500米以上的山峰,共同组成了群峰竞秀的山地景观。
螺髻七十二峰
螺髻山千峰叠翠,万象环生,山势雄奇,胜境遍布,是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区。远望时烟霏林箐,岚光幻彩,苍蔼凌虚,高下雄浑,有朝观暮开之感;近察则杂树生花,杜鹃似海,纷红似落,俪糙海参黄,呈争辉竞艳之趣。山间溶洞奇险岩穴深幽,丹岩翠,石峰峭立,有亮如明珠、号称天池的各色海子--五彩湖,也有气势磅礴、飞流直泻的温泉瀑布。古籍中称螺髻山有72峰,36个天池,18项胜景,25坪,12佛洞,共108景。据1989年卫星遥感资料反映,其景观、景点数远不止于此,且其山脊高出4000米的山峰就有58座迂回缭绕于高山雾海之中,忽隐忽现,如沧龙遨游九天,其峰群之集中,规模之宏大,造型之奇异和离城市之近尚属罕见。
石山迎客杉
石山迎客杉是螺髻山奇观之一,它是长在石头上,在这巨大的冰川岩石上生长着不少的冷杉属树和大树杜鹃,岩石上几乎没有泥土,而冷杉树也凭借它坚强的毅力生存了下来。
黑龙潭
黑龙潭,彝称沭火阿诺,意为有一种叫沭诺玛呷的黑龙栖息的天池。位于螺髻山主脊东侧清水沟槽谷和珍珠湖围谷之间,形成于规模最大,冰蚀作用最强烈,冰碛物保存最多最完好的螺髻山冰期,属于该区内最低也最大的冰斗湖。这里海拔是3650米,它在丰水期的时候面积可达500亩,而在枯水期的时候湖水面积也有360多亩,整个黑龙潭的浅水区在1到3米,深水区达到8米。我们看到黑龙潭的水是黑色的,其实湖水的颜色是黄色的,主要的是因为树叶、树干等在水中长期浸泡而形成的。而在湖底沉淀了一层黑色的腐质,所以看上去湖水是黑色的。当天晴的时候,从山上俯瞰黑龙潭,湖水在蓝天的掩映下却呈蓝色。但水质却非常好,达到了地表水国家一级标准,只是因水里有腐质不能直接饮用,以免造成胀气。因为这里海拔高气温低,很多水生动物在这里生存不了,但却是中国大鲵的生活的乐园,目前已知的水生动物只有娃娃鱼。
清水沟瀑布
清水沟瀑布分布着包括1、2号古冰川刻槽在内的众多第四纪古冰川地质遗迹。1964年,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带领西南第四世纪古冰川考察队在重点考察螺髻山之后,将其命名为清水沟槽谷,并根据螺髻山古冰川地貌的完整性,建议将螺髻山建成中国古冰川世界地质公园。这里也是螺髻山最主要的一个出水口,螺髻山中大小湖泊的水流汇集到黑龙潭后,从这里奔腾而下,滋养着螺髻山下的每一片土地。可以说螺髻山是山下众多人民赖以生存的重要水源地。
阿鲁崖
远古的时候,美女蒲嫫娌伊在草坪上织布,被天空中飞过的神鹰滴下的三滴神血穿透彩裙而孕生下婴儿——支格阿鲁,奇怪的是这婴儿老是哭闹不停,既不吮母奶也不和母睡,更不愿穿盖母亲亲手做的衣被。这样过了很久,依然没有办法,最后,只有请著名的毕摩翻看经书怎么办,经书有言说:“螺髻好地方,有湖黑龙潭,住着两条龙,最会育婴儿,婴儿交与龙,本事不得了。”于是在龙年龙月端午节这天,蒲嫫娌伊按毕摩的指意,在螺髻山黑龙潭西北面的悬崖边将婴儿支格阿鲁托付给了双龙…那天婴儿被双龙接住,隐于黑龙潭后,螺髻下起千年难遇的大雪,这是一种预示的祥瑞。不久,阿鲁“不仅会龙语,渴时吮龙奶,饿时吃龙饭,冷时穿龙衣”(《勒沃》第45页)。经过这对黑龙的精心养育之后的第三年,他就成长了一个英俊、机智、勇敢的大神人了。于是就跪着告辞了喂养自己长大的双龙而回到了人间。成了为民除害为民谋利的创世英雄。阿鲁崖,正是当年的支格阿鲁被其亲生母亲将他托付给栖息于黑龙潭中那对神龙的地方。细心的游客,请看悬崖左缘有一幅苍劲、古朴的男人面孔,那是阿鲁。
水草湖
水草湖,也称逐风草属湖。大水草湖是一个十分典型的冰蚀湖泊,位于珍珠湖围谷中心的北侧,海拔3840米。湖中生长着一种形似韭菜而叶略宽、略长的水草。水草在夏天呈嫩绿色,深秋呈绿黄色,而湖的颜色会随天气气候的变化,形成各种颜色,到了五六月,仙草湖边上的索玛花开时,美丽的索玛花与湖相映,更增添娇柔美艳。相传仙草湖是阿鲁和阿妞在这里深情告别时,阿妞忧伤的眼泪化成湖水,飘落的长发化成水草,形成了仙草湖。
幽恋湖
幽恋湖,是传说中支格阿鲁和甘嫫阿妞约会互诉衷情的地方。当阿鲁和阿妞重逢时,二人便来到这小湖边,此时正是五月索玛花开的时候,林间的溪水声,鸟儿的歌声都在为他们祝福。在春夏季节,当漫山遍野的索玛花开放时,彝家青年男女常相约湖边索玛花下诉说衷肠。
仙鸭湖(珍珠湖)
传说天国的仙女曾到湖中洗浴,当她嬉戏湖水时,产生的五彩灵光漫耀山际,引来猎人围观。仙女受惊变成鸭子飞上山顶。从此猎人们称之为仙鸭湖。这里是中国大鲵生长的天堂。整个湖水深度适中,湖中遍布石块,水质清澈透明见底,为娃娃鱼的生长繁衍提供了绝佳的环境。大量的娃娃鱼就藏在湖中的石头下,仲夏季节娃娃鱼还会爬上岸,有的还会爬上岸边的大树杜鹃。
珍珠瀑布
每到夏季冰雪融化时,数十个高山湖泊溢出的雪水,从巨大的冰坎冲刷而下,形成瀑面,景象十分的壮观。水与岩石冲撞形成的水花像一颗颗洒落的珍珠一样,所以叫珍珠瀑布。在冬季的时候,则形成冰瀑别有一番景象。
冰川湖泊
拥有36个大大小小的冰川湖泊星罗棋布的镶嵌在原始森林中,湖边冷杉属密布、杜鹃环绕。
杜鹃花海
杜鹃花,彝语称“索玛花”,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迎客之花。每年4-7月,30多种杜鹃花从低山到高山渐次开放,万紫千红、争奇斗艳。其中乳黄厚叶羊踯躅树高叶阔花大,花瓣呈淡黄绿色,有一种丝绸绢帛的质感,尽显高贵大气,被称为“杜鹃皇后”。
冰川刻槽
冰川刻槽是由古冰川夹带坚硬的岩块,以强大的力量刻碾冰川底部和两侧岩石。螺髻山古冰川经千年冰川运动塑造,形成30余千米的完整冰川地貌链。角峰刃脊锯齿状排列构成天然分水岭,两侧冰斗高悬,冰蚀泉与冰碛泉交错分布。位于黑龙潭东侧海拔3550米处,长30米,宽3.5米,深2米的冰川刻槽,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古冰川刻槽。刻槽如巨蟒淌过泥境留下的深深行迹,与幽幽山谷、潺潺流水、鸟语花香构成奇妙的山林景观。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
冰雪瀑布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螺髻山上群海之间叠瀑飞泻,冬季冰瀑倒挂、水雾四散,构成动静结合,蓝白相间的奇景,蔚为壮观。
角峰刃脊
雄奇壮观的冰川角峰、刃脊。古籍中称为“七十二峰”,实际是在海拔4000米高的主山脊上排列成长龙一般的高大山峰群、峰丛或孤峰。据80年卫星遥感资料表明,其山脊高出4000米的山峰58座以上,主峰就是一个典型的金字塔形角峰,著名的有骆驼峰、蓓蕾峰等。有的峰群叠翠上临苍穹,有的四壁陡立,犹如擎天柱,有的绝壁万仞,深岩巨壑,这批山峰迂迥于高山雾海之中,忽隐忽现,如沧龙遨游九天,其峰之集中,规模之宏大,造型之奇异在中国东南部山中尚属罕见。雄奇壮观的角峰刃脊,均薄利如刀,形若鱼龙脊鳍。陡峭的剥蚀面上,怪石嶙峋,以原始森林、冰川湖泊、五彩缤纷的杜鹃花为依托,更增添了山林的原始气息,使游人能观赏规模壮观、气势宏伟的古冰川遗址,领略自然界的沧桑巨变,享受山林的野趣。
建设开发
2009年,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螺髻山旅游景区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提出以提升螺髻山景区的品位和档次、打造螺髻山知名旅游品牌为抓手,全面落实综合治理工作责任制,实现景区资源保护与利用更加有效、旅游市场更加规范、旅游环境更加优美、游客满意度不断提高。
2021年12月,普格县螺髻山5A级景区创建第三次推进会在螺髻山镇召开。县委书记苏正清强调,继续发扬普格人民艰苦卓绝奋斗的脱贫攻坚精神,把螺髻山5A级景区创建工作当作全县的重大政治任务、重大发展项目来抓,积极探索旅游景区同乡村振兴紧密融合的发展道路,把螺髻山景区规划建设成为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示范景区。
文化活动
历史文化
螺髻山历史上曾是中国较早的佛家圣地。自汉代开劈,唐代佛事已经盛行(鼎盛时期仅螺髻寺就养僧三千余人),建造了许多庙宇,现遗址尚存。唐末以后由于战乱和其他原因佛事日衰,于是有“隐去螺髻,始现峨眉”、“螺髻山开,峨眉山闭”之说。佛家称螺髻山为“紫微”。自清代至道咸年间,寺庙又逐渐兴起。据记载,仅螺髻山西麓就有曹峒派较大的庙宇两阁十三寺。螺髻山碧水幽谷,烟云飘渺,景观无穷,佛家称为仙境。
螺髻山彝语称“艾鹅安哈波”,传说在两亿五千万年前“资木呷托”(全世界)洪荒泛滥,整个地球一片汪洋,所有山脉被洪水淹没。只有螺髻山的山巅上还能站立一只落难的鸭子,鸭子彝语称“艾”,再者螺髻山的山体像一只肥大的鹅,而鹅彝语亦称“鹅”,因此当地的彝族称螺髻山为“艾鹅安哈波”。
文化活动
2020年5月19日,“2020中国凉山螺髻山徒步登山旅游活动”在螺髻山风景名胜区举行,四川省第二届螺髻山杯手机摄影大赛和美篇、抖音大赛等系列活动同步启动。该活动旨在推动落实旅游惠民,通过大家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徒步旅游、美篇大赛、抖音大赛、手机摄影大赛等活动,让广大徒步旅游爱好者了解凉山、认识螺髻山,传播“全民健身、全民健康、绿色徒步”的旅游新方式,全面促进旅游行业复工复产。
作用影响
螺髻山最奇异的自然景观千年冰川清晰完整地保存着第四纪冰川地貌,构成全国独一无二的高山奇观,是世界上最大的古冰川刻槽,古冰川擦痕比比皆是,有“世界古冰川花园”之称,具有独特的旅游和科研价值。
获得荣誉
相关评价
螺髻山气候差异大,“十里不同天”,原始森林保存完好,不仅存留着世界上某些频于绝灭的奇异生物,而且保存着完整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原始古冰川刻槽遗址,有“西子浓汝,峨眉淡抹,螺髻天生”的美誉,万千景象吸引了不少游人去万途跋涉,登临浏览,以探寻其无穷奥妙。(华龙网评)
螺髻山千峰叠翠,万派环宋,山势雄奇,胜境遍布,是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区。远望时烟霏林箐,岚光幻彩,苍蔼凌虚,高下混茫,有朝观暮开之感;近察则杂树生花,杜鹃似海,纷红似落,俪糙海参黄,呈争辉竞艳之趣。山间溶洞奇险岩穴深幽,丹岩翠,石峰峭立,有亮如明珠、号称天池的各色海子——五彩湖,也有气势磅礴,飞流直觉泻的温泉瀑布。其山脊高出4000米的山峰就有58座迂回缭绕于高山雾海之中,忽隐忽现,如沧龙遨游九天,其峰群之集中,规模之宏大,造型之奇异和离城市之近尚属罕见。(新浪旅游评)
参考资料
景区概括.螺髻山.2025-04-16
"走进大凉山" 川网记者带你观绮丽螺髻山十大景观(图).四川新闻网.2025-04-16
气候特点.螺髻山.2025-04-16
四川名山群览之十——螺髻山.新浪网.2025-04-16
魅力普格|螺髻山:温泉烧烤总相宜.百家号.2025-04-16
市州观察丨螺髻山5A景区创建提升项目预计6月全部完成建设.百家号.2025-04-16
温 泉 瀑 布.螺髻九十九里.2025-04-16
螺髻山.中国民族文学网 .2025-04-16
黑龙潭.螺髻山.2025-04-16
螺髻山风景名胜区古冰川地质遗迹及动植物资源科普基地.四川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2025-04-16
宜宾——凉山这些旅游景点不能错过!卫星发射基地、邛海、泸沽湖、灵山…….宜宾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2024-01-23
螺髻山丨藏在美妙云端的人间仙境.微信公众平台.2024-01-23
四川螺髻山迎来首场冬雪宛如仙境.新华网.2024-01-23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螺髻山.西昌学院.2025-04-16
螺髻山——古冰川遗迹的博物馆.地球科普网.2025-04-16
《邛海-螺髻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正式批准实施.四川省人民政府.2025-04-16
螺髻山景区:争创5A景区 叫响旅游品牌.凉山州人民政府.2024-01-23
国务院关于发布第四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名单的通知第四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名单.中国政府网.2025-04-16
螺髻山:看峨眉“姊妹山”的六大奇观(组图).新浪旅游.2025-04-16
螺髻山 冰川履痕处处.中国国家地理.2025-04-16
四川螺髻山迎来首场冬雪宛如仙境.m.toutiao.com.2022-06-06
石山迎客杉.螺髻山.2025-04-16
清水沟瀑布.螺髻山.2025-04-16
阿鲁崖.螺髻山.2025-04-16
水草湖.螺髻山.2025-04-16
幽恋湖.螺髻山.2025-04-16
仙鸭湖(珍珠湖).螺髻山.2025-04-16
珍珠瀑布.螺髻山.2025-04-16
冰川湖泊.螺髻山.2025-04-16
杜鹃花海.螺髻山.2025-04-16
冰川刻槽.螺髻山.2025-04-16
冰雪瀑布.螺髻山.2025-04-16
角峰刃脊.螺髻山.2025-04-16
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螺髻山旅游景区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5-04-16
普格县召开螺髻山5A级景区创建 第三次推进会.普格县人民政府.2025-04-16
2020中国凉山螺髻山徒步登山旅游活动举行.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5-04-16
5A级旅游景区.四川省文旅厅.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