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窦轨

窦轨

窦轨(?—630年),字士则,岐州平陆(今山西平陆)人,隋朝太傅窦炽之孙,武威郡牧窦恭之子,内史令窦威之侄,唐朝官员、将领。

窦轨初任资阳郡东曹掾。隋末聚众起义,归附李渊,封赞皇县公,官拜丞相咨议参军会昌建立后,封酂国公,历任太子詹事、秦州总管、益州道行台左仆射、益州大都督、右卫大将军、洛州都督等。

窦轨起初归附李渊时,略地渭南市,攻克永丰仓,随同李渊攻取长安。后随李世民打败薛仁杲,攻打王世充;亦曾击退稽胡入侵,平定僚人叛乱,击败党项族吐谷浑进犯,屡立战功。

窦轨治军严酷,自身勤苦,每逢临敌出战,常数日身不解甲。其部下如有临阵退缩,则立即处死;将士触犯小过,亦要遭受鞭打,甚至打到流血满地,见此情景者无不侧足发抖。由此蜀中盗贼全都平定。

窦轨出任洛阳市都督时,洛阳因隋末战乱,百姓多浮伪而不务农。窦轨到任后,下令各属县凡是游手好闲者一律加以处罚,由此州内吏民畏惧,风气得以整顿,百姓纷纷趋赴本业。

贞观四年(630年),窦轨病逝,朝廷追赠太原市都督

人物生平

家世背景

窦轨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祖父窦炽北周上柱国、隋朝太傅,封乐陵市公;父亲窦恭是北周雍州牧,封酂国公;叔父窦威天宝内史令,封延安市郡公。

归附李渊

窦轨性情刚强果断,而且很有威望。隋朝大业年间(605年—618年),窦轨担任资阳郡东曹掾,后来离职回家。

隋朝末年,隋炀帝统治残暴,民不聊生,全国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义宁元年(617年)五月,隋朝太原留守李渊亦起兵反隋。窦轨趁机招募徒众一千余人,于同年九月前往长春宫(今永济市)迎见并归附李渊。李渊见窦轨前来归附,非常高兴,赏赐给他良马十匹,并派他率军略地于渭南市。窦轨先攻下永丰仓(今陕西华阴东北渭河入黄河口处),收聚兵卒五千人。十一月,窦轨随同李渊攻取长安。因功受封赞皇县公,官拜丞相咨议参军

轻敌战败

当时兰州市校尉薛举在金城(今甘肃兰州)起兵反隋后,势力迅速发展,打算谋取长安。当得知李渊起兵反隋,攻占长安后,便派其子薛仁杲率军围攻扶风县(郡治雍县,今陕西凤翔),进逼渭河平原义宁元年(617年)十二月,李渊派次子李世民率军迎击,同时派窦轨和司功参军姜出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安抚陇右地方的百姓,以牵制薛举,配合李世民作战。二人率军出大散关,夺取河池(治梁泉,今凤县东北)、汉阳镇(治上禄,今甘肃礼县)二郡。走到长道县(今甘肃礼县东北)时,由于窦轨轻敌冒进,遭到薛举击败,因此撤军返回。

大败稽胡

义宁二年(618年)四月,五万稽胡(匈奴别种)侵犯宜春市李渊派窦轨统领兵马讨伐稽胡。窦轨进至黄钦山(今铜川市西北)时,与稽胡遭遇,稽胡占据高处放火(一说射箭),窦轨的部众因此稍稍退却。窦轨大怒,连杀十四名部将,提拔队中的小校代替,领兵重新作战。窦轨自己带领几百骑兵在军队后面,下令说:“听到鼓声有不前进的,我们从后面杀死他!”不一会儿,战鼓响起,将士争先冲向敌人,稽胡放箭也无法阻止,于是大败稽胡兵众,斩首一千多人,俘虏男女二万人。

平叛降薛

武德元年(618年)五月,李渊登基称帝,建立唐朝政权,是为唐高祖。唐高祖称帝后,升任窦轨为太子詹事。当时赤排羌作乱,并且和薛举的叛将钟俱仇联合,共同攻打汉中市(今南郑区)。朝廷任命窦轨为天水市(治上邽,今甘肃天水)总管,前往讨伐叛乱。窦轨指挥军队连战皆胜,其余党全都投降。窦轨因平叛有功,恢复其家酂国公的旧封爵。

武德元年(618年)九月,窦轨进攻薛仁杲,但没有取胜。十一月,窦轨跟随秦王李世民攻打薛仁。唐军在浅水原(今长武县)大败薛仁杲部将宗罗的军队,杀死几千人。李世民趁胜率领二千多名骑兵追击宗罗睺,窦轨拉住李世民的马苦苦地劝道:“薛仁杲还占据着坚固的城池,我们虽然打败宗罗睺,但不能轻易冒进,我请求暂且按兵不动,观察一下薛仁杲的动静。”李世民说:“我考虑这个问题很久,现在我军取胜势如破竹,机不可失,舅舅不要再说!”于是进军包围薛仁杲,迫使薛仁杲出城投降。

攻打世充

武德三年(620年),窦轨改任益州(今四川成都)道行台左仆射,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随机行事,不必请示朝廷。不久,窦轨奉命率领所部兵马随同李世民虎牢关之战讨伐王世充

武德四年(621年)正月,窦轨与行台仆射屈突通率军巡视驻军营寨,突然与王世充军遭遇,作战不利,此时李世民率军前来援救,大败王世充,俘虏斩杀六千多人,王世充逃回其根据地。四月,窦轨率军巴、蜀二地军队会合李世民攻打王世充,五月,李世民消灭王世充和窦建德,窦轨与萧瑀奉命封存府库,收其金帛,赏赐诸将士。七月,窦轨率军返回益州

平定叛乱

武德五年(622年)八月,吐谷浑进犯岷州(治溢乐,今甘肃岷县),击败岷州总管李长卿,李渊下令派窦轨和陇西郡刺史且洛生率军救援。

武德七年(624年)二月,剑州(治隆庆府,今剑阁县)僚人发动叛乱,窦轨奉命率军讨伐。

端午节日,党项族与吐谷浑一同侵犯松潘县(治嘉诚,今四川松潘),窦轨奉命与扶州(治同昌,今四川南坪东北)刺史蒋善合率军兵分两路前往援救,窦轨从翼州道出发,蒋善合从芳州道出发,合力攻击党项与吐谷浑。当时敌军兵锋甚锐,蒋善合率军先到,在钳川击退敌军。窦轨进军至临洮县,攻打左封,击败敌军。窦轨预料羌族必为祸患,开始在松州屯田。

五月十八日,窦轨在方山(今汉阴县西北)击败反叛僚人,俘虏两万多人。

治法严酷

窦轨显贵之后,治军更加严酷,但能自身勤苦,每逢临敌出战,经常十几天身不解甲。其部下无论贵贱少长,作战时如有畏敌者立即斩首。将士虽犯小过也要遭受鞭打,流血满地,见此情景的人无不侧足发抖。由此蜀中盗贼全都平定。

起初,窦轨入蜀任职时,用其外甥作为心腹。一天深夜,窦轨准备外出,召唤他的外甥而不按时前来,窦轨一怒之下,便将他斩首示众。窦轨还曾告诫家奴不得外出,一次窦轨派一名家奴到官府厨房取浆,随即改悔。窦轨对家奴说:“我曾告诫过你,现在只好借你的头来申明法令。”便下令派部将逮捕并斩杀家奴,临刑前,家奴大喊冤枉,负责监刑的官员犹豫而未按时处决,窦轨见状大怒,将监刑官一起斩首。行台郎中赵弘安是当时名士,窦轨动不动就对他进行鞭打,一年下来,共鞭打数百下。

后来,窦轨应征入朝,李渊赐御榻让窦轨坐,结果窦轨因容表不整,加上坐着和唐高祖说话,唐高祖因此大怒,对他说:“您入蜀时,车骑、骠骑随行者有二十人,您斩杀尽,我也是出身于陇西的车骑将军,还不能对付你吗?”随即将其下诏入狱。但不久便将他释放,并继续镇守益州

改任都督

窦轨在蜀地时,与行台尚书韦云起、郭行方关系一向不和睦。武德九年(626年)四月,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害太子李建成朱榑李元吉,夺取皇位继承权。当时韦云起的弟弟韦庆俭以及宗族多数是李建成一党,窦轨便想趁机将韦、郭二人除掉。不久,有诏书下达益州,窦轨将诏书藏于怀中,韦云起询问说:“诏书何在?”窦轨不肯给他看,反而说:“你想谋反吗!”于是将韦云起逮捕杀害。郭行方恐惧逃奔京城,窦轨追赶他,但没有追上,因此郭行方得以幸免。

同年,朝廷废除行台制度,任命窦轨为益州大都督。八月,李渊退位,李世民继位,是为唐太宗。十月,唐太宗大封功臣,加赐窦轨食邑六百户。

十二月,窦轨上奏朝廷,声称当地的獠人造反,请求朝廷派兵讨伐。唐太宗说:“獠人依仗山林,时常出来做些小偷小摸的事,这是他们的平常习惯。地方官如果能以恩信安抚,他们自然会顺服。怎么可以轻易动干戈,捕、打獠人,把他们当做禽兽一般?这难道是当百姓父母官的本意吗!”最后没有准许出兵。

死于任上

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征召窦轨入朝,担任右卫大将军。

贞观二年(628年),窦轨出任洛阳市(治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都督

贞观四年(630年),窦轨死于任上,朝廷追赠他为太原市(治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都督。

主要成就

征战

窦轨是唐朝将领,多次建立战功。窦轨最初聚众千人,归附李渊,略地渭南市,攻克永丰仓,随同李渊攻取长安。后随李世民打败薛仁杲,攻打王世充;并曾击退稽胡入侵,平定僚人叛乱,击败党项族吐谷浑进犯。

治军

窦轨治军严酷,自身勤苦,每逢临敌出战,常数日身不解甲。其部下将士中,如有临阵退缩者,则立即处死;将士触犯小过错,亦要遭受鞭打,甚至打到流血满地,见此情景的人无不侧足发抖。由此蜀中盗贼全都平定。

治政

窦轨出任洛阳市都督时,当时洛阳一带因隋末战乱,百姓多浮伪而不务农。窦轨到任之后,下令各属县,凡属游手好闲者一律加以处罚,由此窦轨的威信大行,州内吏民畏惧,风气得以整顿,百姓纷纷趋赴本业。

史籍记载

《旧唐书·卷六十一·列传第十一》

《新唐书·卷九十五·列传第二十》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四》   至《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二》

家庭成员

父亲:窦恭,北周雍州牧,封酂国公。

弟弟:窦琮,官至检校晋州总管,封谯国公。

儿子:窦奉节,娶李渊之女房陵公主,官至左卫将军、秦州都督

人物评价

宋朝·欧阳修等《新唐书》:“益严酷,然能自勤苦。”

参考资料

新唐书.国学网.2021-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