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松潘县

松潘县

松潘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下辖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北端,东接绵阳市平武县,东南与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相邻,南依茂县,西南及西紧靠红原县黑水县,北与九寨沟县若尔盖县接壤,面积8339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末,松潘县常住人口6.7万人。

松潘地处岷山山脉中段,青藏高原东缘,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地貌以中山为主,是岷江涪江水系的发源地。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分布不均,干雨季分明。早在新石器时期,松潘境内就有人类活动。秦灭蜀后在松潘设立县级建置湔氐(jiān dī)县。李渊武德元年设置松州。民国时改松潘直隶厅为松潘县,沿用至今。1987年底,松潘县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管辖。截至2022年末,松潘县下辖7个镇、10个乡。

松潘是多民族聚居县,千百年来,藏族羌族回族汉族各族群众在此交流交融,多元的民族文化,孕育了花灯舞、唐卡绘画艺术、羌族多声部、土琵琶弹唱、皮具传统制作技艺等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松潘红色文化厚重,境内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著名的“毛儿盖会议”和“沙窝会议”会址、中华第一金碑红军长征纪念总碑等红色印记。松潘县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大草原、花海子、绿海子、奇峡沟、百花娄等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1992年,黄龙风景名胜区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截至2022年,松潘县有国家AAAAA级旅游区1个,国家AAAA级旅游区1个。

松潘素有“一水横来,四路交汇”之美称,国道213线纵贯南北,九寨黄龙机场是全国最佳支线旅游机场。松潘是川西旅游圈重要一环、九寨黄龙机场临空经济中心。清洁能源、特色农牧产品加工、道地中药材、旅游产业是松潘县优势产业。202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85878万元,三次产业比重为21.1:10.4:68.5,总产值增速位居全州第二位,为8.3%。

名称

西魏末,因地产甘松,置甘松县,隶甘松郡。李渊武德元年(618年),在今松潘县进安镇置松州。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吐番部落首领潘罗支归附宋廷,在今若尔盖县、松潘县、平武县分置上、中、下三潘州,中潘州位于今松潘县川主寺镇。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在今松潘县进安镇筑城置松州卫,在今松潘县川主寺镇置潘州卫,寻并为松潘卫,松潘由此得名。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早在新石器时期,松潘境内就有人类活动。蚕丛氏立国后,松潘属古蜀国领地,为氐羌民族繁衍地。夏禹时期,分天下为九州,松潘为梁州西北境。周慎靓王五年、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年),灭蜀后在岷江东西源二水交汇处(今县北元坝乡治地川主寺)置湔氐县,属蜀郡

秦汉三国时期

秦末,湔氐县在动乱中名存实亡。西汉初,在夷地改县级政权为“道”,在湔氐县原址建湔氐道,属蜀郡。刘彻元鼎六年(前111年),分蜀郡北部置汶山郡,辖湔氐道,元封五年(前106年),湔氐道属蜀郡。宇文赟地节三年(前67年),并汶山郡入蜀郡,为北部冉珑都尉治,湔氐道仍归蜀郡。灵帝建宁时期,分蜀郡北部都尉复置汶山郡,湔氐道划归汶山郡。

蜀汉时期,在湔氐道故治置氐道县、平康县(今燕云乡)、白马县(今县城北雷打石沟)。西晋武帝平蜀后,改氐道县为升迁县,白马县为兴乐县,仍置平康县,隶汶山郡。

两晋南北朝时期

西晋武帝平蜀后,改氐道县为升迁县,白马县为兴乐县,仍置平康县,隶汶山郡。成汉时期,建置承西晋旧制,在今松潘地区置升迁县、兴乐县、平康县,隶汶山郡。东晋穆帝初期,升迁县脱离中央政权。齐、梁、西魏、北周时期,升迁、兴乐已为中央号令所不及,皆侨置于成都附近。

隋唐时期

杨坚开皇三年(583年),罢扶州总管府、龙涸郡,置扶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罢扶州,改置同昌郡,郡治迁尚安县(今南坪县黑河乡),领有嘉诚县等8县。同年,置汶山郡,领交川县、平康县、江源县等11县。

李治永徽年间,松州都督府辖地生羌相继反叛,建置屡有废置。永徽后,松州都督府改属剑南道,领4县。所领羁州,改变亦大,时置时废,时附时离,制置不一,但多增置。仪凤二年(677年),已达32羁縻州。天宝(742年),改松州为交川郡,领县不变。李亨乾元元年(758年),改交川郡为松州。李豫广德元年(763年)后,吐蕃东进,松州为唐、蕃争夺区域,或隶属此,或隶属彼。五代十国时期,松州属前、后蜀,羌,吐谷浑,吐蕃势力争夺区域。

宋元时期

北宋沿袭唐末五代羁縻州建置,置松州,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纳入化外州。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吐蕃首领潘罗支归附宋廷,置上、中、下三潘州。南宋理宗宝祐元年(1253年),忽必烈率蒙古军攻占松州。南宋度宗咸淳七年、蒙古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置松潘岩叠威茂等处军民安抚司(治所今松潘县进安镇)。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改宣抚司(治地曾迁今汶川县威州镇,后还治),复置松州(治所同宣抚司治所)、三潘州,隶中央宣政院。

明清时期

朱元璋洪武初,袭元代建置,仍名松州,属陕西行省。洪武十二年(1379年),置松州卫、潘州卫,寻并为松潘卫。洪武十三年(1380年)罢卫,未几复置。洪武二十年(1387年)罢州,改卫为松潘等处卫军民指挥使司,改属四川都司。明世宗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罢军民司为卫。领千户所1个,长官司16个,安抚司5个。

顺治帝顺治九年(1652年),松潘卫入清朝版图。清圣祖康熙十三年(1674年),松潘卫随吴三桂叛清。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廷收复松潘卫。清世宗雍正七年(1729年),裁卫,设松潘抚民直隶厅。雍正九年(1731年),改置松潘厅。清高宗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升松潘厅为松潘直隶厅。爱新觉罗·颙琰嘉庆七年(1802年),松潘直隶厅隶成绵龙茂道。清德宗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成绵龙茂道改名川西道,松潘直隶厅隶属川西道。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年),裁川西道,松潘直隶厅由四川省管辖。民国2年(1913年),恢复道制,改松潘直隶厅为松潘县,隶川西道。民国3年(1914年),改川西道为西川道,松潘县隶西川道。民国16年(1927年),设置松、理、、茂、汶屯殖督办公署,将松潘、理番、懋功、茂县、汶川五县和抚边、绥靖、崇化三屯划为屯殖区域,归二十八军治理,松潘县属屯殖督办署和二十八军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2月9日,松潘县属川西行署区茂县专区管辖。

1952年12月27日,改茂县专区为四川省藏族自治区。松潘县属四川省藏族自治区管辖。

1955年11月28日,改四川省藏族自治区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属阿坝藏族自治州管辖。

地理

位置境域

松潘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北端。界于东经102°38′35″~104°15′36″,北纬32°06′54″~33°09′35″之间。东接绵阳市平武县,东南与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相邻,南依茂县,西南及西紧靠红原县、黑水县,北与九寨沟县、若尔盖县接壤。县境东西长180千米,南北宽112.5千米,面积8339平方千米。

气候

松潘县境内气候主要受高空西风气流和印度西南季风的影响,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但又靠近青藏高原,具有高原气候特征,降水分布不均,干雨季分明。多年平均日照数为1822.3小时,一年中,8月和12月日照数最多,都在170小时以上;9月日照数最小,仅116.5小时。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752毫米。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是6月,为116.5毫米以上,5-6月降水在100毫米以上。11月至次年3月,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10.4%。蒸发年际变化小,最多年为1255毫米,最少年为888.4毫米。一年之中,3-9月蒸发最强烈,1月和12月蒸发最弱。年平均气温为6.3℃,一年中,7月气温最高,1月气温最低。松潘地区盛行风在一年中均表现为静风,次多风向为西南向。年平均风速最大为1.6米/秒,最小为1.0米/秒。湿度最小是1月,最大是6-9月。每年11月到次年4月,平均58%,每年5-10月,平均70%。

地质

地层

松潘县境内属昆仑秦岭地层区,各时代地层发育较为齐全,特别是三迭纪的地层分布广泛,构成县内主要的地层单元。境内除二迭纪、侏罗纪白垩纪及下第三纪缺失外,自下古生代志留纪新生代第四纪均有出露,且岩性多样,岩浆岩中有中性、酸性、基性的山岩分布,还有大范围的沉积岩变质岩

地质构造

松潘县境内属川西部地槽区。处于若尔盖县、金川复向斜、南坪复向斜之间。北缘是昆仑山脉——秦岭纬向构造带,西南是康滇歹字型巨型构成的龙门山北东向多字型构造带。根据这个构造部位,境内划分岷江南北向构造带,东西向构造带及弧形构造带。松潘处于中国大地震带上,地震活动主要分布于漳腊一松潘,最高烈度为九度。岷山经向构造体系呈南北走向,展布于松潘至干海子的岷山西侧,有岷江断裂、垮石岩——香腊台断裂、扎嘎山断裂,其中以岷山西侧的断裂带规模最大,该断裂南起松潘北至九寨沟县县长约100千米。

地形地貌

松潘地处岷山山脉中段,青藏高原东缘,属青藏高原与岷山山地过渡带。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地势随山脉走向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分属“四川省西部高山高原一级区”,“川西北丘状高原二级区”,“岷山邛崃山高山三级区”。再依其局地地形切割程度、海拔高差、地貌特征,又分为丘原、山原、高山、中山四种地貌类型。松潘县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最低处白羊乡梭子口海拔为1080米,最高处岷山主峰雪宝顶海拔5588米,县城海拔2850米,相对高差4508米。主要高峰有雪宝鼎、弓杠岭等,是岷江涪江水系的发源地。

土壤

松潘县境内有冲积土、褐色土、黄壤、黄棕壤、棕壤等13个土类、22个亚类、23个土属。县内各地土壤构成复杂,类型繁多。地带性土壤以亚高山草甸土分布最广,集中连片分布,非地带性土壤以沼泽土发育最广。自然土占绝对主体,耕作土壤则为河谷地带的熟化度低的旱作农业土壤。全县土壤总体呈水平一垂直分布规律,随平均海拔逐渐上升。从东南部向西北部地带水平垂直分布为,黄壤—黄棕壤—褐土—棕壤—暗棕壤—亚高山草甸土——草甸土。高原区发育交错分布草甸土组合的土壤类型,山原区褐土(暗褐土)、棕壤亚高山草甸土,高山峡谷区分布新积土、黄壤、黄棕壤、褐土、棕壤等耕作土土壤组合。

水文水利

水文

松潘县是岷江涪江水系的发源地。岷江水系和涪江水系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9.16%。全县流域面积在50平方千米的溪河共有39条。县境内全年平均地表径流总量为40.2亿立方米。其中,岷江径流量的年内分配是,汛期(5-10月)径流量13.9亿立方米,占年径流量的73.8%。非汛期(11-4月)多年平均径流量4.9亿立方米,占年径流量的26.2%。牟尼、黄龙、岷江等乡深层地下水出露明显,流量较大。牟尼乡地下水中有温泉和矿泉,温泉水温21℃,矿泉水含较高游离性二氧化碳

让柯属黄河流域的黑河水系,占全县总面积的0.84%。西部的嘎让括合沟和所提柯沟发源于哲波山山麓,从东南向西北注入黑河属黄河流域黑河水系,流域面积69.7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8%;北部边缘紧接斗棋台至大石头的小溪沟发源于弓杠岭,向北汇入黑河,属嘉陵江水系,河域面积仅十多平方千米。

县境内有高山湖泊(又称海子)29个,大多分布于海拔3,800米以上的地区。湖泊总水域面积2.67平方千米,总蓄水量约1000万立方米,水深在3-7米左右,集中分布两个地区,西部以毛儿盖地区的上、下羊拱海为主有14个,最大为上羊拱海,水域面积0.42平方千米;东部以黄龙、红星岩为主的湖泊有8个,大多以断裂、沉陷、崩塌等原因截断沟谷而形成,以降水补给为主,融雪补给为辅。

水利

截至2022年,松潘县共有18座水电站水库、177处堤防、3处在建涉水工程。松潘县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建成输水管道167.7千米,发展配套灌溉工程面积7278亩,累计实现高效灌溉面积13500亩。安装配套计量设施20套,年可节水40万立方米,并定期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维护,工程受益人口达5万余人。

剑科水电站位于松潘县境内,是毛儿盖河“一库三级”梯级开发方案中自上而下的第一级,为“龙头水库”电站。电站装机24.6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8.98亿千瓦/小时,电站设计库容1.328亿立方米,具有年调节能力。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20年,松潘县耕地13352.32公顷;园地457.81公顷;林地452895.58公顷;草地282296.06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828.82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066.96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867.48公顷;其他土地77384.03公顷。

矿产资源

松潘县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铁、金、铜、锡、锰、钨、锑、汞、、无烟煤、脉石英、生石灰石、黏土、岩盐等18种。矿床16处,矿点18处,矿化点24处,其中大型矿床2处,中型矿床3处,小型矿床11处。已分别探明以下几处主要矿种储量:漳腊沙金10.4吨,平均品位0.8克/吨;东北寨岩金52.82吨,平均品位5.54克/吨;哲波山岩金1.50吨,平均品位4.54克/吨;全县保底金属资源储量67.92吨。有小河乡铁锰矿4000万吨,平均品位铁35°、锰20°;大寨乡日久沟锡矿4.9万吨,平均品位50°;十里乡老熊沟砷矿2394.2万吨。松潘县的黄金储量大,全县大中型金矿就有5处,其中黄金储量接近于全州黄金总储量的一半。尤其是漳腊的沙金以其成色高、储量大、熔耗低而蜚声世界。松潘矿泉水资源丰富,分布广、品质高,拥有被誉为“中国十大优质名泉”的牟尼沟翡翠矿泉。

森林资源

截至2021年,松潘县森林面积46.756万公顷。森林蓄积量0.514亿立方米。古树名木种类6种,有油柿楠木青杨、皂荚等。

水资源

2021年,松潘县地表面水(储量)59.09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17.75亿立方米。全县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36.75万千瓦,可开发量101.83万千瓦。

药材资源

松潘县境内有中药材品种800余种。主要有松潘贝母、冬虫夏草图天麻疏叶当归、黄芪、甘松赤芍药独活红毛五加皮等,总蕴藏量在250万公斤以上。“三木药材”即杜仲厚朴黄檗3种,种植面积1400公顷,年产量100万公斤以上,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内最大的“三木药材”基地。

草原资源

松潘县境内天然草地面积517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地440.2万亩,占草原总面积的85%,草地理论载畜量73.5万个羊单位。松潘的草地类型多样,以高寒草甸草地为主,牧草共有42类、154属、309种,其中优良牧草有21种,牲畜普遍喜食牧草有220种,可食牧草占全县牧草总数的82.43%,天然草原平均鲜草产量每亩超过370公斤。

生物多样性

动物

松潘县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脊椎动物258种,其中鸟类110种,兽类120种,爬行类14种,两栖纲6种,鱼类8种。有大熊猫、金丝猴、云豹、牛羚等国家一级保护珍稀动物10余种,有猕猴、大灵猫、岩羊、岩羊、蓝马鸡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0余种。

植物

松潘县维管植被(包括蕨类、裸子、被子植物门)186科,805属,2115种,有乔木树种230多种,以云杉冷杉属铁杉、桦木、栎类为主,灌木以高山柳、地柏、绣线菊、金缕梅、蕾薇、华西箭竹、花楸为主。草本以禾草、香附米为主。云杉、冷杉属植物种类多,箭竹分布广泛。属国家保护的植物有银杏、连香树四川红杉红豆杉厚朴珙桐独叶草红花绿绒蒿等。

自然保护区

四川黄龙省级自然保护区始建立于1983年,总面积55051公顷,是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生态系统和钙华景观为主的森林及野生动物类型的保护区。白羊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于1993年批准建立,总面积为76 71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和森林生态系统。该保护区与雪宝顶、小寨子沟、片口和黄龙4个大熊猫保护区相连,是岷山山系中段大熊猫栖息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龙滴水县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于2004年批准建立,总面积为25854.6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和森林生态系统。

自然灾害

松潘县主要气象灾害有霜灾、旱灾、雹灾、暴雨等。主要地质灾害有地震、山洪、泥石流等。

2022年7月13日和7月16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小河镇、白羊乡分别受强降雨影响,多处发生泥石流灾害,造成道路中断,基础设施农田、农房等不同程度受损,累计231户677人受灾。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末,松潘县下辖7个镇、10个乡。县人民政府驻松潘县新区政务中心1号楼。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1年末,松潘县户籍人口为25006户、72895人。其中:男性37572人,女性35431人;乡村人口51674人,城镇人口21221人。常住人口6.7万人,城镇化率为36.4%;人口出生率为6.03‰,人口死亡率为3.7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31‰。根据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县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占17.34%;15-59岁人口占67.96%;60岁及以上人口占14.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0.75%。

民族

松潘是藏族羌族回族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共有21个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71%,其中藏族占44%、汉族占29%、回族占15%、羌族占11%,其他民族占1%,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1%,多民族家庭占比达60%以上。

语言

松潘人讲陕甘语,四川省调,夹藏语、古波斯语、阿拉伯语,这同元代以来,经商赶脚,大量陕甘移民到松潘有很大的关系。松潘方言同普通话相比,最显著的差异表现在d、t、j、q四个声母在运用中混淆,“天”(tian)读“千”(qian),“地”(di)读“际“妻”“梯”、“电”“见”、“静”“定”不分就属这类情况。在日常生活中,松潘藏族语言以安多方言为主。羌族语言属藏缅语族羌语支北部方言。

宗教信仰

截至2021年,松潘县有宗教团体2个,宗教中国化示范场所3处。境内有本波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类别。

汉传佛教

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入岷江河谷。唐天宝年间,僧人智广在县城西隅修建大悲寺,念经讲法,广传佛教。松潘境内汉传佛教信徒多为汉族,有少数羌族。县内汉传佛教寺院数量多,曾达百余座,现存较出名的有观音阁、大悲寺等。20世纪80年代中期,佛教活动恢复,教徒募捐或自筹资金,修复了观音阁等寺院。

藏传佛教

宁玛派又称红教。南宋时期,西藏高僧白诺杂讷在县境内安宏乡一带宣扬宁玛教派。清康熙四年(1665年)建烟囱宁玛寺。萨迦派俗称花教。13世纪初,蒙古为建立政教合一制度,大力推广藏传佛教萨迦派。格鲁派俗称黄教。朱见深时期传入毛儿盖地区,有毛儿盖寺院。清代,逐步进入县内河谷地带,先后在牟尼沟、安宏建有后寺、肖包寺。

本教

本教又称本波教,为青藏高原地区原始宗教。唐代以前,松潘当地居民信奉本教。藏传佛教传入松潘后,同本教进行长期的斗争,期间两者相互吸收融合,本教接受佛教基本理论,修建寺庙,培养僧人,在不断地发展融合过程中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宗教体系。本教朝佛转经时从右向左转,信奉东巴辛饶、雍忠、苯钵为“三宝”,念诵八字明咒。县内最早的本教寺庙对河寺,又称罗美郎依色康、郎介更扎伦寺,位于县北川主寺镇,宋熙宁二年(1069年)西藏琼布地区喇嘛容登阶村创建。

伊斯兰教

李亨至德二年(757年),回纥汗国平息安史之乱有功,许其入贡,以马易茶,参与茶马互市,波斯阿拉伯人到松州经商,伊斯兰教传入松潘。13世纪初叶,蒙古族三次西征,将伊朗、波斯、叙利亚、阿拉伯等地战俘编入“探马赤军”,征伐松州、潘州,并下令“探马赤军随处入社、与编民等”回族军士落为民籍屯垦,在松潘建东山寺,伊斯兰教在此地迅速传播。

经济

综述

松潘是川西旅游圈重要一环、九寨黄龙机场临空经济中心。清洁能源、特色农牧产品加工、道地中药材、旅游产业是松潘县优势产业。202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85878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335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9690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95853万元。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8.5%、10.0%和71.5%,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48个百分点、0.8个百分点和5.7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重为21.1:10.4:68.5。2021年,松潘县以8.3%的总产值增速位居全州第二位。

第一产业

截至2022年,松潘已形成以反季节莴笋为代表的高原有机蔬菜、以川贝母为代表的道地中药材、以藏香猪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优势产业。2022年带动全乡5个村44户村民种植瓦布贝母781平方米。引进四川国青川贝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昌村流转324余亩土地建立贝母种植基地,种植瓦布贝母150余亩。畜禽出栏总量达60万头(羽、只),“三品一标”“净土阿坝”认证产品23个,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34万吨以上。

2021年,松潘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0346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40615万元;林业总产值6680万元;畜牧业总产值58355万元;渔业产值75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4621万元。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3428万元。

第二产业

清洁能源、特色农牧产品加工、中藏羌药加工是松潘县工业的优势产业。2021年全县电力装机容量0.0024815亿千瓦时,水电站15座。截至2022年,松潘县已建成四川青藏高原农畜产品加工集中区并投入运营。锂电池正极材料制造及延伸产品项目落户德阿工业园区。四川通利荣松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第一家中药材加工规上企业。2023年5月,四川通利荣松药业有限责任公司首单出口日本的近7吨道地中药材在锦城海关报关成功,标志着松潘县中药材进出口贸易实现“零”的突破,首次走出国门。

2021年,松潘县工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0419万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0%,拉动经济增长0.64个百分点。年末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户,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298万元。

第三产业

旅游产业是松潘县服务业的支柱性产业。松潘县已建成上磨村、牟尼沟村等10个精品旅游村寨,完成了17个乡镇的25个特色微景观打造,形成了集休闲旅游观光、生态康养、乡村亲子互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旅游产品。松潘县运用“扶贫832”平台、“四川省扶贫”等公益品牌,"净土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黄龙山珍”等区域公共品牌,推广020线上线下直营店、体验店、展示店等营销模式,全县建设网店2600余家。

2021年,松潘县实现旅游总收入47.65亿元,接待旅游人数580.03万人次。国内贸易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406万元。

经济功能区

桐乡市携手松潘县重点打造工业和农业两大园区,总投资2亿元浙川产业园已完成一期建设,总投资2.2亿元的松潘县高原现代农业产业园也已初具规模,薰衣草、中药材(芍药)、油菜藜麦等作物不仅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还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打卡观光,直接带动周边群众增收100余万元,桐乡—松潘高原农业共富示范园项目占地约13亩,建成后预计年产精品草莓1万公斤、绿色蔬菜1万公斤,平均亩产值约8万元,预计为当地群众新增年纯收入50万元。

社会

教育

截至2021年末,松潘县共有中小学校幼儿园29所,其中:高级完全中学1所、初级完全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小学及乡中心校17所、公办幼儿园2所、民办普惠性幼儿园1所、公建民营普惠性幼儿园1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1.03%,小学毛入学率111.92%,小学净入学率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20.68%,初中净入学率98.73%。年末在编教职工1025人,专任教师993人,编外临聘人员487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21年末,松潘县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美术馆1个,博物馆1个,综合文化站17个,广播电视台1座。松潘县广播覆盖率100%,电视覆盖率100%。

科技

2021年,松潘县共完成专利申请8件,专利授权8件。累计发放科技惠农实用技术宣传资料18000余册、宣传物品7800余份,现场解答技术咨询群众1500余人次。科技扶贫在线平台共录入专家及信息员270人,累计在线咨询1300余条,发布疏叶当归、当归栽培技术等实用种植技术信息30余条。实施省州科技项目7个,申报2022年州级科技项目2个。指导黄管局申报“黄龙兰花科普基地”为省级科普基地,指导申报科技型企业入库7家,指导教育局、妇联等15家科普成员单位做好科普统计工作。

医疗

截至2021年末,松潘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数143个,机构床位数379张,卫生技术人员491人,执业(助理)医师202人。松潘县主要医疗卫生机构有松潘县人民医院(二级甲等)、松潘县中藏医院(二级甲等)等。

体育

截至2021年末,松潘县共有各类体育场地达24.1142万平方米,人均体育面积达3.6平方米。15分钟健身圈已初步成型。每年坚持开展1至2次综合性竞赛活动,打造了“周末篮球杯”“全民健身动起来”“松潘欢乐越野跑”等具有区域特色和可持续性的品牌赛事活动,培育了“汽摩拉力赛”“黄龙极限耐力赛”等精品赛事。

社会保障

截至2021年末,松潘县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为46286人。基本医疗参保人数为67403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5457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9024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7004人。2021年共投入90万元完成改造提升松潘县福利服务中心养老服务护理型床位30张;投入10万元对川主寺镇和青云镇谷斯村老年活动中心进行维修改造;投入88万元新建大姓乡丁谷村等5个村日间照料中心。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为全县2300名困难家庭失能老人、独居老人和8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平均每人每年不低于300元标准的居家养老服务,为8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高领津贴90万元。

人居环境

2022年,松潘县林草植被覆盖率达77.57%,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县内主要河流水质均达到Ⅱ类水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优于Ⅲ类水标准、达标率100%,中心城区环境噪声达到Ⅰ类区标准,土壤总体保持持续稳定。牟尼沟入选“四川最具人气高原湿地”,岷江源湿地公园申创为“国家湿地公园”,松潘县成功入选首次发布的“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并于2021年被授予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交通

综述

松潘素有“一水横来,四路交汇”之美称,县内各级公路里程为970.82千米,实现了公路“三个100%”,即100%的国省公路黑色化、100%的县乡道路硬化、100%的村道水泥硬化。国道213线纵贯南北。九寨黄龙机场是全国最佳支线旅游机场。

公路

截至2022年10月,松县公路里程达970.75千米,其中:国道293.01千米,省道120.62千米(不含规划路线S313草原至阿木乡段及S446草原至尕力台段),农村公路557.12千米,以松潘县城为中心的公路路网基本形成。同时,通过预约响应式服务等方式,实现了100%的建制村通客车目标。境内有国道213线1条国道。

航空

九黄机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川主寺镇,距九寨沟县88千米,距黄龙53千米,是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九寨沟和黄龙风景区的空中交通枢纽。经过一、二、三期建设,机场跑道长3400米、可供波音757200及以下等级机型起降,航站楼总面积2万平方米。九寨黄龙机场开通了至北京、上海市广州市西安市成都市重庆市郑州市、武汉、常州、绵阳市、等城市的直航航线。

公共交通

截至2022年,松潘县境内有出租车101辆、公交车18辆。

人文

综述

松潘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最具代表性的多民族聚居县,千百年来,藏族羌族回族汉族各族群众在此交流交融,多元的民族文化,孕育了花灯舞、唐卡绘画艺术、羌族多声部、土琵琶弹唱、皮具传统制作技艺等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松潘红色文化厚重,境内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著名的“毛儿盖会议”和“沙窝会议”会址、中华第一金碑红军长征纪念总碑等红色印记。

饮食

松潘境内藏族特色饮食丰富,主要有粑茶、酥油茶、手抓肉、酸奶、风干肉血肠等,菜蔬以当地主产的蔬菜为主,尤以圆根酸菜最为普及。传统习惯自酿咂酒。羌族主食小麦、玉米、薯类等,猪肚子是羌族的一道最具特色的菜,还有搅团和甑饭。和藏族群众一样,羌族群众喜欢喝自酿的咂酒。回族以米面为主食,肉类以牛、羊肉为主。禁食猪、骡马、驴、狗、猛兽肉和自死之物及宿食,以及各类生物之血,禁止喝酒和抽烟(特别是草烟)。擅长做面食,传统节日食品有穹锅馍馍、油香、粉汤、环饼、牛肉灌肠、手抓牛羊肉、饺子、包子、面块等。

洋芋糍粑

洋芋糍粑,一种以马铃薯为主要原材料的地方特色小吃。常见做法是先将阳芋煮熟,剥皮,然后在专用器具里捶捣,使洋芋泥愈来愈粘糯,则为洋芋糍粑。食用时,或将糍粑切块放入酸菜汤内煮,再浇上红油辣椒,或把糍粑盛入碗中,配上调料,佐以酸菜汤,蘸着吃。

酸菜面块

生活在川西北高原的藏、羌、回、汉各民族,尤喜食酸味浓烈、味道独特的酸菜面块。主要做法是将面块、土豆、牛肉等放入酸菜汤内,用旺火煮沸,待熟后,汤内加入盐巴和捣碎的海椒、花椒面、大蒜泥等调料,一道的酸菜面块便制作完成。

馓子

环饼回族群众的传统食品之一,古称“环饼”“馓子”,据史书记载始于南北朝,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每逢开斋节古尔邦节等民族节日,回族人家都要炸制馓子招待客人,馈赠亲友。现在馓子已成为回民团结和睦友爱的象征,是欢度节日不可缺少的食品。

特产

松潘藏红花椒

松潘藏红花椒是松潘县特产。松潘县气候干燥、年降水少,高原性季风气候为花椒生产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塑造了藏红花椒鲜红透亮、麻味素含量高的特征。松潘县花椒园区以镇坪乡解放村为核心,辐射带动镇坪乡、镇江关镇岷江乡、小姓乡的15个行政村发展花椒1万亩,2021年花椒总产量640.31吨,总产值8964.4万元。

松贝

松贝,四川省松潘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松贝表面米白色,外形如豆如珠,又称“珍珠贝”。其最大的形态特征就是“怀中抱月”,即此药材外有鳞瓣2枚,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顶端闭合,底部平,微微凹入,能放平直立。质地硬脆、有光泽、粉性足,味微苦。2010年09月03日,批准对“松贝”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艺术

羌族多声部民歌

羌族多声部民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主要分布于松潘县小姓乡,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羌族多声部民歌是小姓羌民族中最古老的民歌及其演唱形式。它以二声部民歌为多,从情绪上分为喜悦性歌曲和悲歌两大类, 具有最原始,古老,无乐器伴奏的演唱表演形式,歌词内容丰富涉及小姓羌人的历史,季节,喜庆,祭祀,婚嫁,农事等方面。旋律高低起伏,质朴、奔放。

松潘土琵琶弹唱

松潘土琵琶弹唱主要分布于松潘进安镇、进安乡以及松潘其他回汉民族聚居区,有松潘、南坪两种风格不同的流派。松潘土琵琶,呈柳叶或葫芦形,由三根弦构成,弹唱用当地地方方言演唱,歌词内容包括爱情故事、历史传说、劳动生产等题材,多数属分节的七言歌,基本表现为自弹自唱的形式。

习俗

黄龙庙会

黄龙庙会一般在农历的六月十二至六月十六举行,其中六月十五为正会,庙会前一天,准备参与庙会的人们会在家中备好香、纸和清油(菜籽油),备好数天的水和食物。食物不论汉、藏,均不能有荤腥,汉族一般带馒头,藏族一般带糌粑。备好食物后,全家人或步行,或骑马,齐去参加庙会。部分藏民会在庙会提前出发,围绕黄龙沟后的“雪宝顶”进行转山活动,转山时按逆时针方向,同时进行“煨桑”“撒龙达”等活动,转至黄龙后寺,参加庙会。

花灯会

松潘花灯舞始于清代,主要以松潘的小调、曲子伴唱,保持原始古朴的风格。花灯种类丰富,做工精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松潘群众将花灯融入当地的独特文化,并将之传承发扬,形成今天的藏羌回汉民族花灯。每年花灯会期间,藏、羌、回等各族群众身着民族盛装,手拿五彩缤纷的花灯,尽情展示传统花灯舞的风采,形成一片花灯的海洋。2018年被四川省文化厅(现省文旅厅)命名为“花灯之乡”,而后松潘县进安镇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花灯)”

吃万萼肉

端午节,松潘地区除吃粽子外,各户都要吃韭菜炒肉,称为“吃万萼肉”。相传,朱翊钧时期,徐国公回乡省亲得罪了军民指挥事万萼。万萼到松潘任上三年,破尽风水,干尽坏事,激起百姓不满。有四位老汉设计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骗万萼出城,用酒灌醉并杀了他,为民除了一害。百姓得知这一消息,无不拍手称快,争着前去割万萼肉和韭菜同炒,饮好酒以示庆贺。这种风俗流传至今。

服饰

藏族服饰

松潘藏族传统服饰由袍、衬衫、靴、毡、帽及装饰物构成。款式宽大,用料厚实,一般用料为皮革和(也称衫)。男子常穿白色土布衬衫,夏天外套黑白羊毛织成的氆氇,冬天着皮袍。氆氇、皮袍均长及膝,大领长袖斜襟,用红、绿、黄各色腰带固定。下身着长裤,以粗布或毪子缠足为袜,穿皮底皮统靴或皮底布统鞋。也有穿绸衫,在毪衫、皮袍领边襟边镶五色氇氆、水皮以示富有。

羌族服饰

羌族传统服装以皮、毛制品为主。男子服装多以黑色、白色为主,用黑或白羊毛织成毪衫,大领斜襟长袖,在领边、袖边配有少许花边,束腰带,挂腰刀、火镰,穿大裆长裤,着云云鞋或布鞋,头包黑帕或戴狐皮帽。老年人用自制的氆氇或布料缝成满大襟长褂或大领斜襟长袖氆氇衫,不配花边,穿布鞋。其中女子服装颜色鲜明,多以大红、粉红、天蓝、绿为主色调,着满大襟长衫,外套满大襟短褂,角边、领边、袖边配有花边。羌族女性围腰帕最有艺术风格,利用手工刺绣,在一块方形布料上抽象绣出花鸟等图案,颇具匠心。

回族服饰

回族服饰最显著的特征是回族穆斯林男子多戴无沿小白帽(也称“号帽”),分平顶和六棱形两种样式。有些白帽上还刺绣有星月图案、阿拉伯语。女子戴各种花色的头帕,通称“盖头”,旨在盖住头发、耳朵、脖颈。

建筑特色

根据居住环境不同,松潘藏族传统民居有帐篷、冬房、穿斗房几种形式。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条件不断改善,特别是传统的穿斗结构房屋建设,更加科学、合理,民族风格更加突出。传统回族、汉族民居一般是木结构二层楼青瓦房或杉板房,中间为堂屋,两边为厢房,正面成凹形,称“燕儿窝”。堂屋一门两窗,窗设雕花木格,用窗花装饰。厢房做寝室,厨房在正房一侧。除此外,汉、回族有四合院、三合院天井。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末,松潘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州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

松潘古城墙

松潘古城墙始建于明朝,于洪武二十五年构筑明长城,至今已有629年的历史了。长城所用的青砖长50厘米、厚12厘米,每块砖重达30公斤,所用的灰浆由糯米、生石灰加桐油熬成,因此城墙异常坚固。城墙高10米、宽30米、长6230米,是中国首屈一指的古城墙遗址。位于城东、城南、城北的三座城门顶部均呈半月形,门基大石上镂刻着浮雕。2001年,松潘古城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松潘县非遗代表性项目共69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9项;州级19项;县级40项。

松州汪氏皮具制作技艺

“松潘汪记皮革”是古松潘草地皮具制作的代表,其历史可追溯至清代。主要采用天然颜料,通过烟熏、上色、揉制等60余道纯手工技艺制成后,骡子皮将呈现出完美的纹路花色,十分精美。其主要产品有传统式马具、藏式曲玛带、现代皮靴、鞋、皮具装饰画等工艺品。

风景名胜

综述

松潘县自然景观复杂多样、门类齐全、旅游资源数量众多,拥有大草原、花海子、绿海子、奇峡沟、百花娄等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黄龙风景名胜区及其所涵盖的黄龙沟主景区和丹云峡、红星岩、雪宝鼎、牟尼沟等外围景区(点),以彩池、滩流、雪山、峡谷、古寺、民俗“六绝”著称于世,被誉为“人间瑶池”“人间仙境”“浓缩的锦绣中华”,已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截至2022年,松潘县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AA级旅游景区2个。

主要景区

黄龙风景名胜区

黄龙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面积700平方千米,是中国唯一保护完好的高原湿地。黄龙以彩池、雪山、峡谷、森林“四绝”著称于世,再加上滩流、古寺、民俗称为“七绝”。景区由黄龙沟丹云峡牟尼沟、雪宝鼎、雪山梁、红星岩,西沟等景区组成。主要景观集中于长约3.6千米的黄龙沟,沟内遍布碳酸钙华沉积。并呈梯田状排列,享有“世界奇观”“人间瑶池”等美誉。1992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川主寺景区

川主寺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含川主寺镇山巴乡水晶乡、十里乡一镇三乡,总面积达300余平方千米,有红色旅游文化、民俗风情、苯波教宗教文化和高原花卉基地四大类景观。川主寺旅游景区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念碑文化区和民俗风情体验区为核心区,以高原花卉区为延伸区,集学习、体验、观光、休闲、度假功能为一体,被誉为“高原明珠城镇”。

涪阳古镇景区

涪阳古镇,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小河镇丰河村,古名涪阳,是四川省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明代千户所古城,位于涪江之源,是涪江第一古城。古城历史悠久,始建于唐朝初年,唐代在此设立了涪阳戍,明代设立小河守御千户所,现存城墙建成于明朝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距今已有近600多年的历史。城墙东西长680米,南北长765米,厚度4.9米,墙高4.45米。城开四门,皆是用石条砌成的拱形,青石砌成门墙,南北门外有圆形瓮城保护。

岷江源国家湿地公园景区

岷江源国家湿地公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松潘县川主寺镇境内,主要包括岷江源头河段及周边区域,自西向东呈狭长形廊道走向,最西端至海拔4300米的弓杠岭,最东段至“九环线”32千米处。规划总面积1135.6公顷。公园划分为湿地保育区、湿地恢复重建区、科普宣教区、管理服务区和合理利用区5个功能区。

重要人物

重要荣誉

2018年,松潘县成功创建“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2018年6月,松潘县荣获“2018中国最美县域榜单”称号。

2019年5月,松潘县入选“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20年1月,松潘县入选“中国春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0年5月,松潘县入选“2020中国百佳富氧县市”。

2021年,松潘县被授予“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2023年1月,松潘县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称号。

2024年9月19日,松潘县入选2024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排名第46位。

参考资料

地理环境.四川省情网.2023-06-15

..2023-07-14

松潘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7-09

松潘概况.松潘县人民政府.2023-06-19

松潘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松潘县政府.2023-06-24

首页 - 黄龙景区官方网站.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23-07-09

四川这5家景区拟评4A级,都有啥不一样的风景?.四川省人民政府.2023-07-09

松潘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要职责、内设机构.松潘县人民政府.2023-07-09

走进九寨.九寨沟.2023-07-09

..2023-07-09

松潘县古城花灯:群众文化IP的闪亮名片 - 川观新闻.川观新闻.2023-07-09

松潘概况.松潘县人民政府.2023-07-09

登上央视的黄龙,为什么会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澎湃新闻.2023-07-14

阿坝松潘:靠什么冲刺 世界旅游重要目的地?.松潘县人民政府.2023-07-09

..2023-07-09

路出松州达天下 大道如虹踏歌行.松潘县人民政府.2023-07-09

阿坝工业转型升级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松潘县人民政府.2023-07-09

传承与创新 松潘县构建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格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7-09

2021年阿坝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150亿大关.四川省统计局.2023-07-14

名称.四川省情网.2023-06-19

..2023-07-09

历史沿革.四川省情网.2023-07-09

松潘县全力促进高效用水.松潘县人民政府.2023-07-09

松潘县筑牢人民防线掌握防灾减灾救灾主动权.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7-09

毛儿盖河剑科水电站成功截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3-07-14

松潘县财政局关于2020年国有自然资源情况的专项报告.松潘县人民政府.2023-07-14

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松潘县人民政府.2023-07-09

松潘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定并公布全县三级古树的通知.松潘县人民政府.2023-07-14

【红色记忆】阿坝松潘:草原上的红色传奇永不褪色.松潘县人民政府.2023-07-09

松潘县环林局.关注森林.2023-07-09

探访黄龙景区:万物皆有灵 “人间瑶池”里藏着生物多样性之美.封面新闻.2023-07-14

白羊省级自然保护区.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2023-07-09

龙滴水县级自然保护区.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2023-07-14

四川松潘发生泥石流灾害 纪检监察干部在抢险救灾一线.封面新闻.2023-07-09

乡镇简介_松潘县人民政府.松潘县人民政府.2023-07-09

领导之窗_松潘县人民政府.松潘县人民政府.2023-07-09

陈磊任中共松潘县委书记.今日头条-川观新闻.2025-03-26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1]第四号——人口年龄构成情况.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7-09

松潘启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 - 川观新闻.川观新闻.2023-07-01

松潘县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松潘县人民政府.2023-07-01

【语言文化】富有特色的松潘话.四川省情网.2023-07-09

社会发展情况.松潘县人民政府.2023-07-09

【民族文化】松潘多元的宗教文化.四川省情网.2023-07-09

松潘县:创新联农带农模式 共筑产业增收致富路.松潘县人民政府.2023-07-09

“壮丽辉煌七十年 感恩奋进新阿坝”发展成就主题新闻发布会松潘县专场举行.新华网四川频道.2023-07-09

松潘县传统农业迈上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7-09

松潘:补短板 促发展 以乡村旅游促进共同富裕. 直播四川联盟.2023-07-09

东西部协作助力松潘“双园区”建设.松潘县人民政府.2023-07-09

社会发展情况.松潘县人民政府.2023-06-15

文化发展情况.松潘县人民政府.2023-06-15

四川省医院机构信息(截至2022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2023-02-27

【祝贺】松潘县文体旅游局荣获四川省体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微松潘 .2023-07-09

基础设施发展情况.松潘县政府.2023-07-09

九寨沟.中国国际航空公司.2023-07-09

千山万壑有坦途 ——记蓬勃发展的松潘县交通运输事业.藏地阳光.2023-07-09

【民族文化】松潘民族风情.四川省情网.2023-07-09

【吃货必备】松潘的特色小吃,你吃过哪些.微信公众平台(微松潘).2023-07-17

山谷里的椒香——松潘藏红花椒.松潘县人民政府.2023-07-09

松贝.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2023-07-09

沿着黄河,开启非遗之旅!.四川文旅.2023-07-09

倒计时1天 | 入九曲黄河,赏非遗之美!大幕将启!相约四川非遗馆. 四川非遗 .2023-07-09

黄龙庙会的由来.黄龙.2023-07-09

喜讯!松潘县四项非遗项目入选省级非遗项目名录推荐名单.松潘县人民政府.2023-07-09

不可移动文物信息.国家文物局.2023-02-06

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四川省文物局.2023-07-04

松潘县塔坪山红军战斗遗址获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称号.松潘县人民政府.2023-07-14

古蜀谱华章 松潘明长城.松潘县人民政府.2023-07-09

松潘县新增省级及州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13项.松潘县人民政府.2023-07-09

多声部民歌(羌族多声部民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9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2023-07-14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四川省人民政府.2023-07-14

四川省文化厅关于进入第三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名单的公示.四川省人民政府.2023-07-14

四川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四川省情网.2023-07-09

高原手艺人②丨松潘皮革女传承人汪孝凌:60余道手工技艺做成皮具品 - 川观新闻.川观新闻.2023-07-09

松潘县2家单位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松潘县人民政府.2023-07-09

古色古香古城墙 ——探访涪阳古镇.澎湃新闻.2023-07-09

..2023-07-09

历史名人.四川省情网.2023-07-09

松潘县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松潘县人民政府.2023-07-14

松潘县荣获“2018中国最美县域榜单”称号.松潘县人民政府.2023-07-14

松潘县入榜“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松潘县人民政府.2023-07-09

新闻浏览.小康杂志社.2023-07-09

「百县榜」“2020中国百佳富氧县市”榜单首发.小康杂志社.2023-07-09

松潘县获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松潘县人民政府.2023-07-09

《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报告2024》发布.光明网.2025-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