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邓渊

邓渊

邓渊(?-403年),字彦海,氐族,雍州安定(今泾川县)人,前秦名将邓羌之孙。北魏大臣、史学家,博览群书,长于卜。拓跋珪击败后燕后,为著作郎。出任蒲丘县令,肃清盗贼。入为尚书吏部郎,配合尚书崔宏制定朝廷礼乐。天兴五年(402年),参与柴壁之战,赐爵下博萧子,加号中垒将军。天兴六年(403年),受累于和跋案,坐罪赐死。著有《代记》。邓渊的子嗣包括北魏官员邓颖邓权,后者因违法被杀。

人物生平

邓渊其祖父为前秦名将邓羌。淝水之战后,慕容垂起事反秦,其父邓翼被挟裹至邺城遗址,遂居于后燕。拓跋破燕后,邓渊降顺北魏,擢为著作郎,后出为薄丘令,入为尚书吏部郎,参与制定北魏早期的朝仪、律令、音乐的制定工作。又随拓跋珪出征平阳县,以功赐爵汉昌子,改下博子,加中垒将军。

邓渊博览经书,长于易筮,又了解鲜卑旧事,因此,从为著作郎起的十年间,潜心将鲜卑族口耳传闻的《代歌》进行记录整理,并记注的拓跋珪事迹,写成记录拓跋部落“祖宗开基”、“君臣废兴”的一代国史——《代记》,保存了北魏历史不少珍贵资料,于天兴六年被拓跋珪赐死,

和跋因事被诛,邓渊的堂弟邓晖与其交好,和跋的子弟逃奔长安,降了后秦,风传邓晖为其提供了逃跑的机会,拓跋珪以邓渊知情不报,赐渊死,时人咸惜焉。

和跋之死另有隐情,子弟的叛逃也属于正常避祸,与邓晖有无关系很难确定,邓晖与邓渊又分族别居,而拓跋珪却因此杀了邓渊,理由非常不充分,后世的研究者认为邓渊之死非因和跋之事,而是著作《代记》时,有暴露拓跋部“旧恶”之嫌,得罪了拓跋珪,邓渊实为北魏“国史案”被杀的第一人。

历史评价

魏书》评价:邓渊贞白干事,才业秉笔,祸非其罪,悲哉!

家族成员

祖父

邓羌前秦名将,官至车骑将军

父亲

邓翼,初为前秦河间相,后归顺后燕,官至建武将军、赵州内史等,封真定侯。

儿子

邓颖,官至散骑常侍,袭封下博子。

邓权,邓颖之弟,官至龙骧将军、河南省刺史,封新野侯。

邓颢,邓权之弟,官至中书侍郎。

孙子

邓怡、邓宗庆邓灵珍邓灵奇

曾孙

邓良奴、邓伯忻、邓羡邓恭伯

玄孙

邓、邓献邓俨邓跻

来孙

邓孝绪

研究书目

参考资料

魏书.豆瓣读书.2024-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