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峰镇
净峰镇位于惠安县东部,北濒湄洲湾,东临台湾海峡,南靠大港湾,全镇辖21个行政村。净峰区位优势凸显,海陆空交通便捷。镇政府驻山前。惠(安)莲(城)公路贯穿全境。境内净峰寺为近代名僧李叔同的幽居处。2017年,行政区域面积3123公顷,常住人口55742人 。
净峰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旅游资源分布广泛,自然景观瑰丽雄浑,山、海、城、寺庙样样具备,有始建于唐朝咸丰(公元861年)年间的净峰寺、南宋的灵山古寺、明朝的卫城遗址和张岳家庙、前清的潮显妈祖宫等名胜古迹,以及美丽净峰惠女湾,净峰八位惠安女登大竹岛开垦传奇故事,加上绵延海岸线上,港湾密布,岛屿众多,处处金沙碧水,令朝圣者追古思幽,留连忘返。
历史沿革
净峰镇历史悠久,
北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置惠安县时,净峰镇分属崇善乡,崇武乡,
元时属行满乡宗节里二十七都,文质乡延寿里、温陵里。
明清时属三十都黄坑铺、三十一都山前铺、三十二都东周铺。
民国时期设净峰乡辖9个保,
1949年9月属第三区(东岭区),
1952年6月成立第四区(净峰区),
1958年9月属飞跃人民公社,
1961年9月成立净峰人民公社,
1984年10月成立净峰乡人民政府,
1991年撤乡建镇。延续至今。
1997年,面积31平方千米,人口6万,辖湖街、松村、杜、城前、墩北、墩中、墩南、狮头、南尾、净北、洋边、东洋、净南、山前、赤土尾、前炉、莲峰、五群18个村委会。
地理环境
净峰镇位于惠安县东部,距县城18千米。东南部与小岞接壤,东北部与湄洲岛、忠门镇隔海相望,西与东岭镇相邻。地形呈长方形向东北方向延伸,直插湄洲湾和台湾海峡,形成三面环海,一面通陆的半岛。镇政府驻山前村。惠(安)莲(城)公路贯穿全境。境内净峰寺为近代名僧李叔同的幽居处。
净峰镇境内气候优越,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但四季分明,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0°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000多毫米。全镇防护林带4288亩,自然海岸线长达60多公里,海滩宽平,有长达8公里多的海滨优质沙滩净峰惠女湾。
行政区划
2003年,净峰镇辖21个行政村。
人口民族
2003年末,净峰镇人口66399人。
2017年,常住人口55742人。
经济
渔业重业
净峰镇三面环海,不淤不冻,有25公里海岸线和17万亩海域面积,渔业资源十分丰富。辽阔的海洋、漫长的海岸线,屏风遏浪的大小岛屿、深浅不一的浅海滩涂,是发展渔业、养殖业、水产加工业的风水宝地。成千上万渔民世世代代在这里过着渔歌式的耕海牧渔生活,人与海洋和谐共处,令人神往,日进万金、觅珠采贝者接踵而至。其盛产的红星梭子蟹、石斑鱼、黄花鱼、鲳鱼、鳗鱼、鱿鱼是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人工养殖贝、藻类历史悠久。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掘丰富的渔业资源,把水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切入点,围绕连片基地创特色、优良品种创名牌、高新技术创效益,大力抓好水产基地建设,养殖业从西海向东海转移,形成万亩养殖基地,养殖品种有狮鱼、红鲟、鲍鱼、文蛤、大蚝、青口贝、海带、紫菜、锯缘青蟹、对虾属等。着力建设大港湾高科技术示范基地,推广立体养殖,建立高产高效示范区、深水网箱养殖区。金洲深水网箱养殖基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外海深水网箱养殖基地,年可生产25000条优质红鱼甘鱼,市场前景看好,杜厝扇贝养殖基地填补了南安市扇贝苗养殖的空白。水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鸿盛海产制品有限公司与高等院校合作引进牡蛎科单体冷冻保鲜加工高新技术,大大提高了水产品的附加值和社会效益,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切实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建筑之乡
净峰镇素有“建筑之乡”美称,闻名遐迩尔的建筑强镇。拥有福建省仅有两家家特级建筑企业资质之一的闽南建筑工程公司,资金雄厚、职工数千人、高中级职称上百人。净峰镇有上万名建筑大军,足迹遍布全国十几个省市,这支队伍以吃苦耐劳、走南闯北、能征善战而著称,她是净峰镇现代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万名能工巧匠和建筑企业家常年带回的大量经济收入,是全面建设宽裕型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重要保证。净峰镇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建筑业的重要地位,积极推进建筑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闽南地区建筑工程公司于2002年顺利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实现资产重组并升格为一级企业。2004年成立了全市唯一一家建筑集团——福建省闽建建工集团,进一步发挥企业综合优势,推动资源优化配置,实行规范的现代化公司制度改革,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规模、档次。该公司进入2004年度福建建筑10强大、福建建筑企业竞争力100强、福建民营企业300强行列,在省内外建立了十一个基地,年签约合同额逾10亿元,全年完成施工产值8.6亿元,利税总额达4813万元,年回乡缴纳企业所得税达515万元,成为该市、该县的纳税大户,是名符其实的“无烟工厂”,现该集团正努力创造条件,积极申报晋升建筑特级企业。
文化
地名含义
净峰地名说法有二:
一、净峰得名于境内净峰山及山上建于唐咸通二年(861)的古刹净峰寺而来。《泉州府志》载:“净山一名尖山,亦名净峰,在二十七都”。
二、明朝正德年间进士张岳,太子少保,谥襄惠。字维乔,号净峰,读书于此,故名。民国时期始设净峰乡,地名至今沿用。
主要姓氏
松村——松村、斗尾、苔圃——〖周、李、颜、杨〗
城前村——珍头、水头、交口、东莲、莲城——〖周、曾、吴、王、林、康〗
墩北村——塘头、塘头街、上坑街、上厅、坑园、东宫庙、东周半岛——〖康、黄、徐、叶、陈、谢〗
墩中村——郑厝、张厝、张厝街、南头、西蔡、东透、嘉墩——〖张、康、陈、盛、萧〗
墩南村——后珩、后康、后楼——〖王、李、黄〗
洋边——洋边、后杭、西埔、申北、下东头——〖陈、康、黄、李〗
山前村——山前、圳古、庵边、下庵边、山前湖、西坑湖、七里湖——〖陈、邱、王、周、杨〗
赤土尾村(赤土尾)——赤涂尾、赤石陈、坑尾陈——〖陈、吴、邱〗
东洋村——东洋——〖杨、黄〗
湖街村——口湖、中湖街、西邱街、下湖街、后厝、前申湖——〖吴、陈、艾、邱、邓〗
净北村——南山、净北、后园、西坑、前山——〖李、王、杨、邓〗
净南村——西邱、山透、山后、前申——〖邱、艾、郑〗
莲峰村——熊厝、沙塔、沙头、东内——〖陈、杨、庄、邹〗
杜厝村——杜厝、涧边——〖杨、谢、洪、周〗
五群村——后张、杨厝、山后、山边、村边——〖张、杨、蔡〗
前炉村——炉内、东坑、新东坑、潘厝、前吴——〖张、吴〗
坑黄村——厝头、南尾〖张〗
狮头村——狮头、西塘、塘头、旗杆脚——〖张〗
人文历史
净峰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旅游资源分布广泛,自然景观瑰丽雄浑,山、海、城、寺庙样样具备,有始建于唐朝咸丰(公元861年)年间的净峰寺、南宋的灵山古寺、明朝的卫城遗址和张岳家庙、前清的妈祖庙(潮显宫)、美丽的净峰惠女湾等名胜古迹,加上绵延海岸线上,港湾密布,岛屿众多,处处金沙碧水,令朝圣者追古思幽,留连忘返。
集自然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千年古刹净峰寺是惠安唐建寺庙唯一延续至今而没有废没的,地处海滨,三面环水,一面负陆,独具伟丽山光海色。寺宇建于山巅处,由观音殿、寺仙祠、文昌祠、三宝殿一字排列组成,是闽南地区一带的名胜古迹,是惠安平原难得的一处山体景观,清代郑板桥为之书题“天然图画”碑刻,有“闽南第一峰”之称。
东汉末有将军杨大眼、宋朝时有闻名海内外的高僧灵应大师王道询、明嘉靖时有被誉为“一代名臣”的太子少保张岳、清代有厦门市水师提督陈大鹏、宋代高僧谢灵运道人居此终老、宋代高僧谢灵运道人居此终老,近代高僧著名文艺家李叔同于此挂锡。净峰寺“弘一法师旧居”已被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净峰镇还是惠安女聚居地,已被定为福建省旅游五大品牌之一的惠安女民俗风情,风韵万,以其多姿多彩的服饰风情和勤奋朴实的民风民俗,吸引着海内外游客,形成净峰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线。长年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惠安女,正逐渐揭去神秘的面纱,更让中外游客大饱眼福,赞叹不已。
美食小吃
净峰镇位于惠安县惠东部,这里山、水、海养育着一帮人,这里有我们最熟悉惠安女的身影,她们不仅勤劳,善良,且她们惠女服饰更是奇葩中的一朵,她们也会制作着净峰最地道小吃,例如地瓜粉团和地瓜粉圆、牡蛎科撬,净峰禁粿等
净峰特色小吃
净峰番薯粉团、净峰地瓜粉圆、面线糊、闽南地区烧肉粽、清蒸鳗鱼干、香芋炸、炸油角、芋头炸、
、油酥饼、净峰泉州卤面、净峰炒米粉、净峰地瓜粥、净峰煎爹、紫菜团
、炸小鱼丸、肉盒子、净峰“烂九哥”肉丸、元宵圆、牛肉汤、净峰嵌薯粉、净峰海蛎撬、净峰蒸猪母仔、净峰抄醋肉、、净峰带鱼粉团、、净峰禁粿、净峰盐焗鸡(鸭)、净峰卤鸡爪等
净峰特色海鲜小吃
口足目、高鳍带鱼、鱼螃蟹、红星梭子蟹、石斑鱼、黄花鱼、鲳鱼、鳗鱼、鱿鱼是人工养殖贝狮鱼、红鲟、鲍鱼、文蛤、大蚝、青口贝、海带、紫菜、青蟹、对虾属等等。
净峰特产
农作物:
海产品:
净峰鱿鱼母/公、三角鱼露、海蛎干、净峰紫菜、巴浪巴鱼干、小虾米、𩾌𩷕白鱼干、
其他:
民俗风情
娃娃亲风俗
小孩出生不久即定亲的娃娃亲,早先,只要小孩出生不久,父母或其他长辈就开始为其物色异性人选,张罗着定亲,等双方长大成人到了法定婚龄,方正式举行婚礼。如果不及早定亲,条件再好,将来也有“打光棍”的危险,所以,在早期,是没有人会放弃“定亲”机会的。
订娃娃亲婚过得的幸福美满的当然有,在这里,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哪方先提出退亲或离婚,就得给对方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偿,具体金额,视当下行情而定。这样的规定,多少带有“罚则”的性质。对一般的农村家庭来说,支付一笔数目不小的经济补偿金并非易事。于是,从退亲或离婚意见的提出到吵闹打架到谈判达成协议,婚约解除之后,两个家庭都筋疲力竭伤痕累累。许多惨痛的教训,加上社会的进步眼界的开阔,使太多人觉得订娃娃亲实在弊大于利,纷纷痛恨了这几乎无益的风俗,不再有人愿意为自己的子女定娃娃亲。不知沿袭了多久的娃娃亲,忽然就这么销声匿迹了。
婚后未生育的女子不能居住在婆婆家的风俗。在这里,适龄青年虽然结了婚,并不是理所当然的可以生活在一起了。以往由于地少人多,男人几乎都外出打工挣钱,一走一年半载的是常事,往往等过年了才回家。女人们则在家守着,扛石种地挣点小钱,维持日常生活费用,平时丈夫即便有回家,小夫妻也同路人似的互不搭理,也不上对方家门。一年当中,女人只有在除夕至大年初一这几天里可以到婆家与丈夫共同生活外,其他时间都得居住在娘家,等小孩出生了,才能定居婆家。
现已不再封建保守但是莲城一代风俗至今仍保留着,约束着当地的人们,未育的女人依然不会公然生活在婆家。但小夫妻也绝不会甘受约束,他们自有许多办法解决这些尴尬,“风俗”也奈何不了他们。尤其在已不完全是男主外女主内的今天,还有很多方式可以为小夫妻共同生活生儿育女提供便利,比如一同外出打工,等回家过年时,可能还带着个小娃娃了,这可大大缩短了小俩口盼望等待的时间,人们不再因风俗而无奈。
惠安女民俗风情
惠安女又称惠东女:由净峰、小岞和崇武镇(大)、山霞四个镇组成。
惠安女在净峰镇也可以随时看得见,惠安女不仅仅是因为的服饰的特殊,更多在于她敢拼任劳任怨和勤劳能干精神惠安女。服饰是汉族服饰中最为独特、最具个性色彩和视觉冲击的,“黄斗笠、花头巾、短上衣、宽筒裤、银腰链”的服饰组合,能与山川、海浪、沙滩、礁石融合,符合捕鱼农耕等劳动生活的需要。惠安女不仅有美丽的外表和特别的民俗,更以“勤劳俭朴、敢于拼搏、吃苦耐劳、善良贤惠”的美德而著称于世。
交通
净峰镇交通便捷,净峰斗尾港口是中国四大扭转站,净峰斗尾火车站共货运。泉州—三明高速公路直通斗尾港,涂(寨)斗(尾)、湖(街)莲(城)、净(峰)(小)岞二级公路贯穿全境。距泉州晋江国际机场50公里,距厦门高崎国际机场146公里,距福厦高速公路惠安黄塘入口处25公里,距离泉州后渚港45公里。
净峰港口
净峰斗尾港口世界不多,中国少有,启锚待发的湄洲湾国际中转港—净峰斗尾港位于湄洲湾南岸东周半岛,是净峰镇最北端。港区自然条件优越,自然岸线长达60公里,深水岸线7.7公里,航道水深20—30米,最深达60米,滩涂宽平,有约8公里长的海滨优质沙滩,风景秀丽。陆地地势平坦舒缓,枕山而面海,地望极佳,地质条件优良,整个地片以红土地台地为主,下伏基岩主要为花岗石,地基承载力高。港区里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0℃,平均降雨量为1240毫米。掩护条件及环境扩散自净能力强,为建设大型的工业基地和大型散货中转储运基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港区根据岸线资源特点及陆域条件分为港口作业及仓储区、工业区和生活区三大功能区域,规划面积达50平方公里。
以斗尾港口区域为主的斗尾港口经济区,已被确定为惠安县的四大特色经济区域之一,区内规划建设一批国家、省、市重点项目,计划投资逾100亿元,是大泉州发展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惠安县乃至全市、全省的主要经济增长点之一。区内基础设施已日臻完善,涂斗二级公路、惠东县供水工程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松村11万伏输变电站、移动通讯发射基站、电信服务网点正在加紧建设中,“泉三”高速公路斗尾连接线也正规划建设中。
净峰铁
净峰斗尾站火车站位于净峰镇塘头村,该铁路为国有铁路二级单线电气化铁路,设计时速100—120公里,正线长度38.975公里(肖厝站-净峰斗尾港)。
湄洲湾南岸铁路支线从福厦线仙游站厦门端接出,接入漳泉肖铁路肖厝站,再延伸至净峰斗尾港区,湄南铁路支线项目建成后,将作为货运专用铁路,为港区和临海工业服务,承担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的货运任务,远期还将承担净峰镇斗尾港区至技术作业站、泉惠石化基地等的铁路集疏运任务。
净峰高速公路
泉州市环城高速公路:为大泉州核心区的外环环线,途经南安、丰泽区、洛江区、惠安县、石狮市、晋江、鲤城环城高速,把泉州港口:净峰斗尾港、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等港区有机地联系起来
• 南惠高速公路起于南安市霞美镇张坑枢纽互通(与泉州—三明高速公路、南石高速公路相连),经南安市丰州
• 镇石、西华,丰泽区北峰街道肖厝,洛江区双阳街道、前,洛阳镇,黄塘镇、螺阳镇、涂寨镇、终点净峰镇斗尾港通港大道平交,全长约56公里,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
• 泉三高速公路泉州到三明,西接至江西的高速公路直通净峰斗尾港
净峰公路
涂斗路:涂斗路是从涂寨镇到净峰镇斗尾港
湖莲路:湖莲路是净峰镇南北主干道,道路等级三级公路,1958年修建,从湖街村到莲城(松村村),全长长度8.7公里,途经净峰行政区:湖街村、莲峰村、山前村、洋边村、东洋村、墩南村、墩中村、墩北村(塘头村)、城前村、杜厝村、松村村。
惠岞路:惠安-小岞,途径净峰东西主干道。
净岞路:净(峰)(小)岞是从净峰净北路口-小岞镇
净峰车站
净峰斗尾港客运站
净峰斗尾站位于净峰镇城前村,主要开往惠安县县城、泉州市、石狮、厦门市方向,
目前开通班车有:泉州-湖街斗尾港、崇武-莲城、惠安-斗尾港、惠安-莲城、厦门-斗尾港、石狮-斗尾港
净峰汽车站
净峰汽车站位于净峰镇湖街圆盘(洋边村),主要开往惠安县城、泉州、石狮、厦门、福州市、漳州市等方向
目前开的班车有:净峰-福州、净峰-到漳州、净峰-厦门(斗尾-厦门班车)、净峰-惠安(惠安-斗尾港、惠安-莲城)、净峰-泉州(泉州-湖街斗尾港)、净峰-石狮(石狮-斗尾港)
湖街长途车站
净峰长途汽车站位于净峰湖街村十字路口,主要开往惠安县县城、石狮、安溪县
目前开的班车有:安溪-湖街小岞、惠安-小岞、石狮-小岞
动车路线
1:坐动车站到-泉州站:
(如无直达泉州动车站请乘坐到厦门动车站,然后转到泉州动车站票价是:一等座25元、二等座21元、有学生证可以打折;或者是到福州市,然后转泉州市票价是一等座是64.,二等座是53.,有学生证可以打折)
2、到达泉州动车站到客运中心站的公交车路线有:
1202路线高铁泉州火车站-客运中心站票价/2元,K1路线:高铁泉州火车站-泉州行政中心到泉秀街客运中心站南门下车票价/2元,22路线:高铁泉州火车站-泉州行政中心到泉秀街客运中心站南站下车票价/2元,2路线:高铁泉州火车站-鑫源·国贸商城到达客运中心站东门下车票价/2元。
3、泉州客运中心站或惠安车站:那里有直达净峰镇的班车、泉州-斗尾港的、惠安县-小岞(净峰:湖街、净峰西湖、莲城)下车,购票的时候可选择走沿海大通道的那班车(沿途可以看到海景),票价17元,约一小时可到。
自驾游走路线
泉州—三明高速公路南惠支线的,在惠安净峰下,沿国斗尾港疏通高速直达高速路口,右拐向北一直行驶,走新后型路线继续沿斗尾疏港高速公路行驶730米。
航空路线
可搭乘飞机到泉州晋江国际机场或者厦门市高崎国际机场(到客运中心站坐班车去净峰:湖街、净峰西湖、莲城),抵达厦门后可搭的士到枋湖长途汽车站,再乘坐从厦门到斗尾港的路线班车,票价55元含保险,车程约2小时40分钟。
社会
净峰镇党委、政府在狠抓经济建设的同时,牢树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不断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深入开展计划生育宣传访视和优质服务活动,群众婚育观念逐渐改变,计生工作水平逐年提高;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社会秩序井然,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完成危校改造,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创新办学体制,发动社会力量创办了省级达标幼儿园。各级各类奖教奖学基金会相继成立,尊师重教形成浓厚氛围,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净峰镇有两所中学被评为“市级达标初中校”,8所小学被评为县级素质教育督导合格校;
切实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有线电视进村率达100%,入户率达50%,进一步丰富了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卫生院改制、改造工作全面铺开,医疗卫生条件将得到大大改善,镇老人活动中心正在规划建设中,老人福利事业逐渐完善。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功推行殡葬改革,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新风尚蔚然成风风。
旅游
千百年的文化积淀,秀丽的山海,名胜景观和奇特民俗风情,使净峰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净峰镇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发展旅游业的战略作用,把旅游业列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紧紧依托丰富的文化底蕴,充分发挥历史文化优势和人文优势,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和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净峰寺风景园区的规划建设,并以净峰寺风景区的保护和规划建设为重点,充分利用五群沙滩、净峰惠女湾、莲城卫城、大竹岛农业旅游观光园等旅游景区,尽力推介大竹岛、金熊特种养殖、深水网箱养殖等特色农业观赏旅游,启用陆岛交通码头,开辟杜厝—湄洲岛旅游专线,规划净峰海港修学度假旅游区,做活做大旅游业,着力打造魅力名镇。
净峰寺(3A级景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净峰镇,建成于唐咸通3(公元861年),净峰寺又名净山、尖山、钱山,海拔97、5米。由观音殿、李仙祠、文昌祠、三宝殿等组成系列建筑群体。弘一法师曾在此研究佛学。净峰寺就坐落在净峰山上,是惠安县数座唐建寺庙中唯一延续至今没被废没的千年古刹。
净峰惠女湾
净峰惠女湾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净峰镇东海,起净峰墩北村上厅海边止湖街村前申湖海边,总共有8公里长的海岸线。惠女湾左临近坑园垵,右临近小岞螺山前海,前临近台湾海峡东海。背后一片深绿木麻黄的树林,眺望远方就是小岞大风车。
这片美丽的惠女湾,一眼望去是一片宽阔镶缀金黄沙滩,蔚蓝色的大海,深绿木麻黄的树林;白色的浪花拍打着、涌动着,相约几位朋友,一起斗阵来去捡贝壳,看风车、看大海。来到惠女湾,可以与朋友体验这里海风的气息:听海声、看海浪、闻海味;等涨潮时踩在金黄色的沙滩上,可以在这里来泡一次盐澡,晒一次日沐浴;等退潮时,来惠女湾抓螃蟹,挖沙滩,堆海滩等一系列的活动。也可以日出东升、夕阳西下,潮起潮落让我们细细细地品味惠女湾这里一切的风景!
大竹岛
大竹岛位于福建泉州惠安净峰镇,离净峰镇杜厝村的杜厝码头5海里,面积约0.62平方公里,海拔为85.7米,两侧是湄洲湾主航道。大竹岛呈椭圆形,东峰如大象,中峰似狮,西
峰又很像猴王献宝。因早时岛上杂生诸多孟宗竹,又比小竹岛大,故称“大竹岛”。1958年的中国,正值三年困难时期,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净峰镇杜厝村女地方武装周亚西等8名惠安县女驾舟上岛开荒垦殖,住洞穴、开垦农田、挖掘水井、种植果树,前后长达15年,又称“八女岛”。
净峰莲城卫城
净峰莲城卫城,古称黄崎城,坐落于惠安县净峰镇东北部东周(莲城)半岛,莲城卫城城址周长520米,高2.7米,宽2.25米,在明朝当时倭寇起到了保护的重要作用。连城卫城(黄崎城)三面环海,东近台湾海峡,旁边是黄竿岛和黄牛屿。南与小岞东山城成犄角相望,西面是避风小港水头海,北连湄洲湾与峰尾城成犄角相望,下临东海头,地控惠东县北沿海前哨要冲。净峰莲城卫城和净峰寺(3A级景区)同属惠安县革委会1979年公布的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净峰灵山古寺
灵山古寺位于惠安县县净峰镇东北部东周(莲城)半岛南部,俗称莲城寺。现存建筑为清朝末年和民国年间所建,净峰莲城灵山古寺,钟灵秀。踞卫城山冈,扼斗尾要塞。俯瞰东溟,风光如画,口头上大家都叫莲城寺。莲城寺始建于何年无考,现存建筑为清朝末年和民国年间所建。正殿主奉“观音妈”,当地人称“城顶妈”。观音妈神像前面有宣统辛亥(1911)年题的长诗一首,正殿大门两边有崇武石雕名师雕刻的三国故事和龙虎图案,仔细看石雕上还有一行十四个字的小字:“民国庚申秋月旦金雁桥诸绅公文”,由此可知这是1920年的作品。整幅石雕造型逼真,工艺精良,人物栩栩如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惠安县一带难得一见的民国石雕精品。大门上挂一木匾,上书四个大字"灵山古寺"边上还有一行小字写着:"民国癸酉年花朝日",落款是住泉崇福寺沙月敬献。就是这样一间观音正殿从宣统三年(1911)到民国癸酉年(1933)历时二十几年才算完整,可见当年创建的不容易。城里除了正殿供奉观音妈外还有后花园和戏台等建筑值得一提还有文昌祠,文昌祠正殿供奉魁星爷(五文昌)左边供奉的是文渊公右边是相公爷。前面有一亭阁古色古香,是民国时期崇武秀姑来莲城寺当住持时修建的。
潮显妈祖宫
潮显妈祖宫位于净峰惠女湾墩北村上厅,坐北向南,出岸入海,彷佛孤悬海上,山门每被满潮淹及,俨然海门。东倚东白山,瞰雨里洄;南望东海(从雨里洄到后内洄一片镶缀金黄沙滩和深绿木麻黄的海湾,沿海人们俗称净峰惠女湾),目光及处小岞风电的银色风翼历历在目。潮显宫敬奉海上女神——妈祖。2002年11月被县文化部门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道光十二年(1832)选址上厅村南端海边,经山家卜择“落水蛇赶蛤”穴地建宫,时称为”东宫妈”。初建时,宫庙虽然与以往比较有所扩大,但仍显逼仄。由于圣灵感应,有求必报,信众不断增加,地域逐渐扩大。连小岞前内村诸漏尾(牵缯)船老大,都纷至沓来,祈求庇佑。感其神,慷慨捐资,筹备扩建庙宇。上厅村民潮吓显吓兄弟献出耕地,五保八乡头老组成筹建会,推举上厅村康春兴为董事长,进行扩建。建成后取名潮显宫,并请上厅康乃神秀才撰写大门对联“潮声振地沙堤碧,显迹动天甘雨施”,横楣“潮显古地”,匾谓“海宇澄清”。潮显宫以顶厅、深井、下落三进式结构,雄伟壮观。宫前铺砌石崎,底脚有块黑石谓之蛇舌。距宫数步海底有块土成岩,象如蛤状,故称钟灵之地。外环以水泥混合土筑造一垛围墙,当时可算十分牢固。宫殿供奉妈神祖尊像和“天上圣母”牌位及护海诸神像。
净峰张岳家庙
净峰张岳家庙位于香山之下,曲水之滨,净峰镇西头村。是一座二进重檐的古建筑,双鳄跃脊,立三中门,东西砖墙砌筑,四周石栏雕装,蔚为壮观。门前相距里许有一小山,状如卧狮,因而有坐西、看狮、水流西的方位美称,堂前散布七口小潭,名曰“七星坠地”,相映成趣,钟灵毓秀,“屏敞香山天相吉,门环曲水地钟灵”是家庙景观的真实写照。系福建省名祠之一,1999年报批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家庙最早于元代由张姓先祖昭信校尉张性所构,名“寅宾堂”。明朝惠安第一位进士余福题写匾额;明永乐年间,三世祖湖广按察司彦宗公扩建为聂氏宗祠;明嘉靖年间,总督西南六省军务、都察院右都御史岳公重建如现貌;清嘉庆年间,迁居莆田的进士张向辰增添大门外一对石狮。1986年,新加坡六位华侨发起重修;2009年,家庙文物保护理事会集资翻建,依照旧制,增添岳公及其父萍乡市县令慎公的灵位;同时聘请海内外名人重题“寅宾堂”、“理学名臣”、“解元”、“勤政爱民”、“祖孙一德”等匾额,再书张岳、张峰、张迎、张圣听、张锵、张、张蒲壁、张煌、张向辰、张腾龙等明清时期十方进士牌;重现家庙内外十三对楹联;保留1942年张文裕院士回乡祭祖所立“少尹”匾额。今置身家庙之内,先贤“文震三省,武肃九藩”的丰功伟绩,令人肃然起敬。
净峰龙山书院
惠安龙山书院位于香山之下,曲水之滨,净峰镇西头村,是明代我县八所社学之一,也是我县唯一处教育类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走进书院,可见一座三进三开间、硬山墙、重檐式的古建筑,具有典型的明清时代风格。山门之内是宽敞的广场,中有一池清水,石鲤鱼高高跃出水面。池边一座毓香亭,雕栏玉砌,自是读书和品茗的好地方。再往里便是书院正门,大红灯笼高高挂,居中高悬一匾,书“龙山书院”四个鎏金大字。院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中厅悬挂“桐庐县流荫”“宫经”“伦元”“明经”“少平”等匾额。后厅福堂上挂孔子画像,案上供奉张襄惠的半身塑像,“其神凝焉而若歧,其身饬焉而若有盘”,生动地刻画了张襄惠“文震三省,武肃九蕃”一生“宁为岩畔柏,不随秋叶扬”的精神气质。
书院早年是一所家学,父子祖孙,自相传授,于元代由张姓先祖、泉州翼百户公张性祐所建。张氏三世祖张祖“念非力学,无以树门户,置书万卷,旦夕读书其间”,后来官至湖广按察司,是从龙山书院走出去的第一名人,对后世影响颇深。张祖的儿子张颐,是泉州明代八大琴师之一。至张襄惠的曾祖父张茂、祖父张纶、父亲张慎,以耕读传家著称,学以程朱为宗,三代为县令。张襄惠就是在龙山书院这种宗学良绪下成长为一代理学名臣的。自张襄惠之后,“七世联科第,一门六进士”。我县第一个图书馆长、清末惠安四大才子之一杜唐。曾作《咏龙山书院》一诗,诗曰:
香山山下旧龙山,书室元时结数间。
岚绕笔锋青满架,气来海浪碧连环。
未蟠秋伏三停祖,如笑春开五彩颜。
果有耳云真好读,朱紫屡世列朝班。
净峰五群海潮宫
海潮宫俗名辜厝宫,位于五群辜厝村(废墟)的南侧。始建于明末清初。主祀相公爷陈元光将军和夫人种氏。相传,陈元光系青山灵安尊王张的舅父。
海潮宫,庙宇壮观,地势巍峨,依山临海,势似伏虎锁蛟龙(虎丘立有虎鞭露出地面两米多高,直径一米多长,镇守龙潭港出口处),毗邻同一海湾“海阔无垠青山翠,潮平万里碧波清”景点丰富的护海宫。
海潮宫毁于十年浩劫,岁月沧桑,仅留残垣和极可贵的石香炉。石香炉长64公分、阔35公分、高32公分,斑驳风化,字迹可现:道光甲辰年端月置,西埔乡刘龙弟子叩答。还有石桌一块,长四尺半,阔二尺二,镌刻清光绪丙戌桂月某日,本铺杨厝乡弟子杉叩谢。旁有六角形花岗石石雕井盖一块,可见当时有古井,佐证其历史悠久。
宋太平兴国二年(977)泉郡大倡建庙祀之,民间信仰传入惠安,陈元光成为青山宫的主祀神之一。海潮宫是青山宫的分灵,故有辜厝宫缴金归青山之沿俗。以前,东岭、净峰、小岞一带善信,若往青山进香,途经龙潭港,潮水阻挡,时有香客溺亡。因此乡民提议建庙宇以求庇护,海潮宫相公爷的权衡可中介青山王,办阴堂、判冤案、超功德、驱邪恶、高悬明镜,明察秋毫,信众者多,络绎不绝。历经数朝,神显赫。
从1982年至2013年先后劈山填荒,新建宽10.8米、进深15.3米三开间两进深,单檐悬山式殿堂一座;翻建宽10.8米,进深10米三开间殿堂一座,供奉陈元光相公爷、夫人种氏、灵安尊王、大妈、二妈、王母夫人等神明。筑11米高,长50米防护墙,并配套栏杆屏障,供游客凭栏观潮。增建宿舍楼一座,供香客及佛事活动住宿。同时布局观潮亭一座,占地面积42平方米;并规划建观音殿及铺砌水泥路面,绿化周边环境,开拓旅游景点,使海潮宫与时代同步,让游客观览大港湾朝晖夕映、波光万顷、百舸穿梭、渔舟唱晚的大自然美丽景观。
净峰镇城前革命老区村
净峰镇城前村于二零零四年九月惠安县人民政府为老区村立牌。名为“净峰镇城前革命老区村”。其碑文写着:净峰公社城前村位于净峰公社北部突出部东周半岛海边。1948年党组派曾国雄同志到海疆学校四梓开展工作,发动群众成立东周地区党小组,负责人曾朝凤,发动群众组织武工队员20多人,曾联辉也曾来此活动与本村土豪开展斗争,打击反动气焰,坚持到1949年8月解放县城。
香山白莲寺和东坑白莲寺
香山白莲寺位于净峰镇民国时期,村民张权成,在坑尾西南方近百米处(即坑尾埔附近)烧制砖底时,有天,忽闻一股浓香的莲花味,自认为是佛祖点化,随即弃一业筹资,兴建寺庙,称为“香山白莲寺”。
香山白莲寺仅存后落,三面残墙及东护龙,风雨侵袭,水浸沙埋,置于荒废之危。幸而1961年体制下放,西头大队组织耕山专业队进驻,进行封山育林,几经维修壁垒并添置石大门一副,使香山白莲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下来。
1956年正月初三日焗成圆寂,初七日荼毘于此,灵骸安放于寺边砌一丘。殁后进住菜姑有:崇武亚蜜、港玉美姑、赤湖莲仔姑、本境芒姑、亚乞姑、腰姑等,寺庙有随侍亚惜姑与养女香姑管理。1959年破四旧时,前落、中落被亚惜姑拆搬到东坑村,“戴笠观音”随被搬迁而去,部分石料卖给张道法建厝,尚有部分石柱、石珠、拱斗、井盖等残存于香姑在东坑村东北所建的新白莲寺围墙内。
香山白莲寺1952年以来,四面八方的“香客”络绎不绝,香火十分旺盛,后因屡遭盗贼的威胁,无人敢于留守,“香火”逐渐熄灭。加上“文革”遭受严重破坏现已成为残垣断壁的破庙。“文革”后,曾惜菇把佛塑迁至旧东坑的大埔头自家的住宅,继续行香求拜。后经曾惜菇的女儿陈香菇的呕心沥血,奔波辟财,在境内外众香客的热心支持和资助下,于2008年八月,耗资三十多万元重新创建一座七百多平方米具有佛教建筑传统的新白莲寺称“东坑白莲寺”。
净峰山前渡头宫
位于净峰山前村有座古庙----渡头宫,建于明洪武九年(1376年),古时建宫是为奉敬元兵殉难之将沈、林、庄三名明宦(三王爷),在山前的渡口隔海相望之地建宫故称渡头宫。
当时规模小,宣德五年(1430年)倒塌再扩建,1948年复修,当时建宫是为奉敬元兵殉难之将沈、林、庄三明宦(现奉敬的三王爷),而延属至今。渡头宫还保存一对文笔柱(现已散失一根)大门保留对联“渡通岞峡安登岸,头举桑田莫问津”。
山前村渡头宫于1957年当时在“破四旧立四新”的动乱历史年代被迫停止一切宗教活动,把所有的历史文物、神像清除一空。1958年大跃进年代,山前渡头宫被净峰粮站占用为动力站,专门加工大米、小麦、花生、地瓜等农作物。1973年山前村民以500人民币换取该破损的渡头宫,但宫内的一对有意义的历史文物“文笔柱”现失落现在现在山前村渡头已已修复可观。
代表人物
参考资料
净峰镇:净峰寺中觅清境 惠女湾里听海声.腾讯网.2024-02-26
福建惠安净峰镇:新时代“惠女精神”开出基层善治之“花”.中国日报网.2024-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