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奥古斯托·皮诺切特

奥古斯托·皮诺切特

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全名奥古斯托·何塞·拉蒙·皮诺切特·乌加特(西班牙语:Augusto José Ramón Pinochet Ugarte,1915年11月25日—2006年12月10日),智利军人、政治家,曾担任智利总统和陆军总司令。

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出生于智利瓦尔帕莱索,其父亲是法国布列坦尼人后裔,母亲是西班牙巴斯克人,奥古斯托·皮诺切特是家中长子,1933—1937年,其在贝尔纳多·奥希金斯军事学校完成学业并以少尉军衔前往智利陆军第六步兵团任职。1971年,奥古斯托·皮诺切特获得少将军衔,担任陆军第二师总司令,并进入智利陆军总参谋部。次年,其成为智利陆军总参谋长。1973年8月23日,奥古斯托·皮诺切特成为智利陆军总司令,并于同年9月11日发动军事政变,次年12月17日成为智利总统。1981年3月11日,奥古斯托·皮诺切特根据公投宪法成为智利总统,直至1990年3月11日卸任总统职务。1998年3月10日,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卸任智利陆军总司令,次日就任智利终身参议员,同年10月17日,其在访问英国期间被逮捕。2000年3月4日,因个人健康问题,奥古斯托·皮诺切特被释放回国。2002年7月4日,奥古斯托·皮诺切特辞去终身参议员职务。2006年12月10日,奥古斯托·皮诺切特于智利圣地亚哥病逝。

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在政治上建立个人独裁,通过暴力手段镇压反对派,造成了大量死亡以及对人权的侵犯;在经济上采用芝加哥学派的新自由主义思想,通过私有化、市场化的方式进行经济改革,实现了智利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外奉行“实用主义的开放政策”,发展了智利与部分国家的外交关系。

对于奥古斯托·皮诺切特的评价较为两极分化,支持者认为其带领智利走出经济衰退,是智利市场经济的奠基人。反对者则认为其实行法西斯主义统治、大规模侵犯人权,是一个残暴的独裁者,并且其经济改革造成了智利贫富差距扩大、人民生活水平降低。

个人生平

早年经历

1915年11月25日,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出生于智利瓦尔帕莱索。其父亲奥古斯托·皮诺切特·维拉(英语:Augusto Alejandro Pinochet Vera)是法国布列坦尼移民后裔,在智利担任一名海关官员。其母亲阿维丽娜·乌加特·马丁内斯(西班牙语:Avelina Ugarte Martínez)是一名来自西班牙的巴斯克人。奥古斯托·皮诺切特是家里六个孩子中的长子。

奥古斯托·皮诺切特的家庭是虔诚的天主教家庭。他在瓦尔帕莱索的圣拉斐尔神学院接受了小学教育。1925年,奥古斯托·皮诺切特的母亲染上了哮喘,全家人除了奥古斯托·皮诺切特都搬去了瓦尔帕莱索西边的基约塔,奥古斯托则留在圣拉斐尔神学院继续读中学。

1926年,奥古斯托·皮诺切特也前往基约塔,并在基洛塔的拉斐尔·阿里兹蒂亚学院继续就读中学。1928年,皮诺切特一家决定搬回瓦尔帕莱索,奥古斯托·皮诺切特进入当地圣心学院继续中学学习。1932年,奥古斯托·皮诺切特中学毕业。

军校求学

1933年,在经历两次失败后,奥古斯托·皮诺切特成功考取了位于圣地亚哥的贝尔纳多·奥希金斯军事学校。1937年,经过四年的军校学习后,奥古斯托·皮诺切特以少尉军衔毕业,并被分配到驻守于康赛普西翁的陆军第六步兵团(“查卡布科”团)任职。

1939年,奥古斯托·皮诺切特被升为中尉,随后前往驻扎于瓦尔帕莱索的陆军第二步兵团(“迈波”团)任职。1940年,奥古斯托·皮诺切特调任圣贝尔纳多步兵学院讲师。次年,他返回母校贝尔纳多·奥希金斯军事学校任教,继续担任讲师。

1943年1月,奥古斯托·皮诺切特与玛利亚·卢西亚·西利亚特·罗德里格斯(西班牙语:María Lucía Hiriart Rodríguez)结婚。玛利亚的父亲是智利激进党的著名律师和政治家。

1945年,奥古斯托·皮诺切特被升为上尉,同时前往驻守于智利北部伊基克的陆军第五军团(“卡拉潘戈”团)任职。根据时任智利总统加布里埃尔·冈萨雷斯·维德拉(西班牙语:Gabriel González Videla)颁布的《永久捍卫民主法》,智利的政治犯将被送到此军团负责的比萨瓜拘留营。奥古斯托皮诺切特负责了这个拘留营的指挥工作。

1948年,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回到圣地亚哥,开始在战争学院接受陆军总参谋部军官培训。但由于年龄过小,所以被迫推迟一年,期间前往洛塔地区进行煤矿勘探工作。次年回国后,他开始进入陆军战争学院学习并主攻军事地理学和地缘政治学。

1951年,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完成了在战争学院的学业,获得参谋长资格。随后他再次前往母校贝尔纳多·奥希金斯军事学校任教。同时,他还在陆军战争学院担任助教,负责军事地理学和地缘政治学,并且担任了军事学术刊物《百鹰(Cien Aguilas)》的编辑。1951年—1953年间,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同时也在陆军驻扎在塔拉帕卡区阿里卡市的第四团(“兰卡瓜”团)任职。

军官生涯

1953年,奥古斯托·皮诺切特晋升为少校军衔。随后他收到了圣地亚哥战争研究所教授的任命,之后为了确保自己未来的军官生涯不会因为学历不够而受阻,奥古斯托·皮诺切特进入智利大学法学院深造。1956年,其出任智利战争部副部长,并且成为智利驻美国军事代表团的一员,担任华盛顿特区大使馆的武官。同年,由于需要代表智利陆军战争学院前往厄瓜多尔进行建立厄瓜多尔战争学院的合作项目,奥古斯托·皮诺切特被迫停止在智利大学法学院的学习。在之后的三年里,他一直在厄瓜多尔负责军官培训工作,主要教授地理、地缘政治和军事情报学。最终,厄瓜多尔政府授予包括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在内的智力军官们阿布顿·卡尔德隆勋章

1959年,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回国,随后被分配到驻扎在安托法加斯塔的陆军第一师总部,并且晋升为中校。次年,奥古斯托·皮诺切特被任命为同样驻扎在安托法加斯塔的陆军第七步兵团(也被称为“埃斯梅拉达”)的指挥官。由于工作出色,1963年,他被任命为战争研究所副所长。

1966年,奥古斯托·皮诺切特晋升为上校。1968年,他被提拔为驻扎在圣地亚哥的陆军第二师参谋长,在美国执行了一项任务,前往参观了美国陆军在巴拿马运河地区的设施。同年年底,奥古斯托·皮诺切特晋升为准将,担任驻扎在伊基克的陆军第六师总司令。

1971年1月,奥古斯托·皮诺切特晋升为少将,并担任陆军第二师总指挥。借此机会,他得以进入智利陆军总参谋部,并受到智利陆军总司令卡洛斯·普拉茨·冈萨雷斯(西班牙语:Carlos Prats González)将军的直接管辖。

1972年,奥古斯托·皮诺切特被任命为陆军总参谋长,成为智利陆军的二号人物。同年,他第三次前往美国在巴拿马运河的军事基地参与培训。1972—1973年间,由于卡洛斯将军被先后任命为内政部长和国防部长,奥古斯托·皮诺切特一度借人陆军副总司令的工作。

1973年8月23日,陆军一把手卡洛斯将军辞职,并推荐奥古斯托·皮诺切特作为他的继任者。奥古斯托·皮诺切特成为智利陆军总司令。此时,智利各地冲突加剧。

军事独裁

1973年9月11日,奥古斯托·皮诺切特代领智利陆军与海军、空军和国民警卫队共同发动了军事政变。当天晚上,军政府委员会通过会议决定将军政府委员会改组为军事执政委员会。同时确定推举奥古斯托·皮诺切特成为委员会主席,自此奥古斯托·皮诺切特成为了智利事实上的最高统治者。会议上还颁布了1973年9月11日1号法令,使军事执政委员会成为国家立法机关。执政委员会由空军总司令古斯塔沃·雷·古兹曼(西班牙语:Gustavo Leigh Guzmán)将军、海军总司令何塞·托里比奥·梅里诺将军、宪兵军团总干事塞萨尔·利奥尼达斯·门多萨·杜兰(西班牙语:César Leonidas Mendoza Durán)将军以及陆军总司令奥古斯托·皮诺切特本人组成。

1974年6月26日,奥古斯托·皮诺切特以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身份成为国家最高元首。同年12月17日,他以陆军总司令身份担任智利总统职务。掌握政权后,军政府立刻以“国家内部骚乱”的名义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并施行宵禁,借此关闭国会和取缔正当活动同时进行了严格信息审查制度。在之后的三年里,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开始在智利国内镇压左派反对派,共计约13万人在这段时间里被逮捕。1974年,国家情报局(DINA)成立,其实质上是直接接受国家元首指挥的秘密警察部队,对前阿连德政府成员、左翼政治人士进行绑架和谋杀。

在随后的几年里,奥古斯托·皮诺切特逐渐建立了自己自上而下的独裁统治。1977年8月13日,迫于美国压力,军事委员会决定用国家信息中心(CNI)取代DINA。1978年1月4日,智利全民公投以75%赞同票通过了奥古斯托·皮诺切特的统治。同年7月24日,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开除了在军事委员会内部反对自己的空军总司令古斯塔沃·雷·古兹曼。1980年9月11日,智利再次进行公投,以67%的同意票通过了智利新宪法。按照新宪法规定,奥古斯托·皮诺切特继续就任总统,并且任期为8年。1981年3月11日,奥古斯托·皮诺切特辞去军事委员会的所有职务,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宣誓就任智利总统,确认了自己政权的合法性。

1983年5月11日,第一次反对政府的全国性抗议活动爆发,奥古斯托·皮诺切特采取武力镇压。1986年9月7日,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在圣地亚哥遭遇曼努埃尔·罗德里格斯爱国阵线(FPMR)的刺杀,最终其本人几乎没有受伤,他的五名安保人员死亡,十一人受伤。袭击发生后,军事委员会立刻宣布进入戒严状态,并且要求安全部队对刺杀者及其组织进行大规模追捕,同时也对反对派媒体进行了报复性袭击。

1987年,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开始释放政治犯并开放党禁,允许政党活动。1988年10月5日—6日,智利对奥古斯托·皮诺切特的总统候选人连任进行投票,最终以54.7%反对被否决。按照宪法规定,当前总统任期延长一年,并将在其任满前90天召开会议并选举总统和国会议员。随后对于宪法改革的运动开始,1988年12月21日,基督教民主党和民族复兴党同意为宪法改革成立委员会。1989年3月11日,奥古斯托·皮诺切特本人立场开始松动,表示愿意接受有限程度的宪法改革。同年5月底,提案正式推出,6月1日提案公布。1989年7月30日宪法改革提交公民投票,最终以85.7%的得票率通过。依据改革后的宪法,智利取消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禁令,并且总统任期从8年改为4年。同年12月,智利开始进行新的总统选举,最终智利基督教民主党候选人帕特里西奥·阿索卡尔西班牙语:Miguel Patricio Aylwin Azócar)当选成为下一任智利总统。随后,奥古斯托·皮诺切特解散军事委员会,开始将权力让渡给新成立的民选政府。

1990年3月11日,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将总统职务交给帕特里西奥·艾尔温,自己依据宪法规定则继续保留智利陆军总司令职务到1998年3月,同时宪法规定在任6年以上的总统可以获任终身参议员,因此在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卸任智利陆军总司令后可以担任终身参议员并享有法律豁免权。

1993年4月,奥古斯托·皮诺切特以智利陆军总司令的身份收到中国人民解放军邀请访问中国。尽管总体上各方对此态度较为积极,但曼努埃尔·罗德里格斯爱国阵线(FPMR)对此有所不满,并在中国驻智利大使馆门前安防炸药并引爆表示抗议。

于英国被捕

1998年3月10日,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卸任智利陆军总司令并就任终身参议员。同年9月,奥古斯托·皮诺切特以私人身份访问英国,并于期间与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英语:Margaret Thatcher)会晤。访问期间因感到腰椎不适前往一家伦敦的医院进行手术治疗。随后在1998年10月17日,西班牙国家法院法官巴尔塔萨·加尔松(西班牙语:Baltasar Garzón Real)指控奥古斯托·皮诺切特执政期间涉嫌“种族灭绝和恐怖主义”并要求英国警方将其逮捕。当天晚上,奥古斯托·皮诺切特被捕。

奥古斯托·皮诺切特被捕后,智利政府以拒绝外来干涉、维护国家司法主权的理由要求英国释放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回国。西班牙方面则要求尽快将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引渡到西班牙受审。2000年1月,英国认为奥古斯托·皮诺切特身患哮喘、糖尿病、早期帕金森等疾病不符合引渡到西班牙受审的要求。同年3月4日,奥古斯托·皮诺切特被释放返回智利。同年3月,智利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赋予所有前总统司法豁免权,并且保障其经济补贴,以此取代了奥古斯托·皮诺切特的终身参议员待遇。

晚年生活

2001年1月31日,圣地亚哥上诉法院指控奥古斯托·皮诺切特涉嫌谋杀和绑架等罪行,并决定将其软禁。2002年7月1日,智利上诉法院驳回了对奥古斯托·皮诺切特的指控。3天后,也就是7月4日,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宣布辞去终身参议员职务,并表示退出政坛。

2006年11月26日,奥古斯托·皮诺切特表示愿意承担其执政17年中发生事件的政治责任。但他认为自己在1973年进行的军事政变目的是避免智利走向分裂。

因病逝世

2006年12月3日,奥古斯托·皮诺切特被救护车送到军事医院,随后被诊断出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肺水肿。随后医生进行了手术,手术在当时较为成功。但是一周后,奥古斯托·皮诺切特还是因为心肌梗塞去世,享年91岁。

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去世后,约有六万多支持者自发为其表示哀悼。但同时也有大量奥古斯托·皮诺切特的反对者举行了庆祝和暴力抗议活动。

在奥古斯托·皮诺切特的葬礼上,时任智利国防部长薇薇安·布兰罗特(英语:Vivianne Blanlot)是唯一出席的政府代表。智利政府拒绝为奥古斯托·皮诺切特进行国葬,但允许军队降半旗表示哀悼。2006年12月12日,为了防止陵墓被破坏,奥古斯托·皮诺切特的遗体被火化。

2006年12月24日,奥古斯托·皮诺切特的遗书被公布。在遗书中,他为自己的军事政变辩护,称这是为了防止智利陷入内战。并且认为在当时的处境下,他压制人权的手段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他也表示如果有机会再次选择,他希望自己有更大的智慧。

施政举措

内政方面

集权统治

1973年9月11日,奥古斯托·皮诺切特通过军事政变成为智利实际领导人,随后他开始进行军事独裁统治。同年9月12日,宣布国家进入战争状态;9月21日关闭国会;10月8—11日禁止政党活动。1974年6月14日,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将智利原海陆空情报机关合并为智利国家情报局(西班牙语:Dirección de Inteligencia Nacional,简称DINA)。该组织专门用于镇压左派政党和社会组织,直接对军政府负责。同年6月17日,颁布527号法令,确认军政府任命奥古斯托·皮诺切特为智利国家最高元首,同时宣布自身拥有制宪权、立法权和行政权。

1975年7月3日,奥古斯托·皮诺切特签署890号法令,颁布《国家安全法》,并且规定了冒犯爱国主义人士、不遵守国家机构命令以及参与罢工等行为属于违法,可以处以监禁。通过该法,奥古斯托·皮诺切特个人可以宣布戒严以及国家进入紧急状态。

1977年8月13日,迫于美国压力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将DINA改组为智利国家信息中心(CNI),该机构直接对总统本人负责。在其执政期间内,通过DINA和CNI两个秘密警察机构,奥古斯托·皮诺切特下令执行了大量侵犯人权的行动,比如:死亡大篷车(1973年)、科伦坡行动(1975年)、街头会议案(1976年)、毒太阳案(1986年)以及阿尔巴尼亚行动(1987年)。同时他还组织了大量谋杀,包括智利前陆军总司令卡洛斯·普拉茨(1974年)、前智利驻美大使奥兰多·莱特里尔(西班牙语:Marcos Orlando Letelier del Solar,1976年)以及工会领导人图卡佩尔·希门尼斯(西班牙语:Tucapel Jiménez,1982年)等人。据统计奥古斯托·皮诺切特执政期间遭受侵犯人权的受害者达到40175人,约有1500人失踪。

1978年4月,军政府颁布《大赦法》,赦免从1973—1978年间所有公民的犯罪罪行。同年7月24日,原军政府成员空军总司令古斯塔沃·雷·古兹曼因反对奥古斯托·皮诺切特而被开除,之后由费尔南多·马太·奥威尔(西班牙语:Fernando Mateehei Aubei)将军作为空军总司令填补其空缺。

1980年9月11日,智利公投通过新宪法。次年,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就任智利总统,确认其政权合法性,成功建立起其披着宪政统治外衣的个人独裁统治。

民族融合

奥古斯托·皮诺切特积极推动智利原住民马普切族美洲原住民融入智利社会,将马普切公社的土地分配给马普切族家庭。1978—1990年间,约7万名马普切人获得了土地。1989年2月,马普切地区委员会授予奥古斯托·皮诺切特“Fauta Lonco”的称号,其意为“伟大的权威”。

打击游击队

1973年军事政变后,智利的左派组织就开始试图组织武装力量反抗奥古斯托·皮诺切特的统治。1974年,智利共产党领导层前往古巴与古巴领导人菲尔德·卡斯特罗(西班牙语:Fidel Alejandro Castro Ruz)会晤,并接受后者提供武器和军官的提议。1982年12月,智利共产党开始组建自己的军事武装,1983年曼努埃尔·罗德里格斯爱国阵线(FPMR)正式成立。

1986年9月7日,FPMR对奥古斯托·皮诺切特进行了暗杀。在奥古斯托·皮诺切特与其孙子随车队坐车返回圣地亚哥的过程中,FPMR使用火箭筒、重机枪和手榴弹对奥古斯托·皮诺切特的车队发起了袭击。袭击之后,5名政府安保人员死亡,11人受伤。但奥古斯托·皮诺切特本人和他的孙子并无大碍。

这次袭击使得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开始加大对游击队的打击力度,袭击后几小时便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随后开始禁止示威游行、允许在没有逮捕令的情况下对公民进行搜查和逮捕,并且还关闭了广播电台。同年,智利政府发现了FPMR走私到智利境内的大量枪支武器。

经济方面

新自由主义改革

奥古斯托·皮诺切特通过军事政变上台执政后,对于智利严重的经济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经济改革。其经济改革的整体方向是新自由主义改革,包括取消价格管制、取消国家主义经济政策并采取了以米尔顿·弗里德曼(英语:Milton Friedman)为代表的芝加哥经济学派学者的所设计的经济体制。1975年,智利政府开始向自由市场经济转型。随后智利政府开始推行货币主义政策和经济复兴计划,这一系列行为使得通货膨胀得到了抑制。

私有化改革

1976年—1981年间,智利政府进行了大量且激进的私有化政策,将大量国有银行和企业私有化。1973年,国家发展公司控制了460家企业和19家银行,而到1980年其只控制20多家企业,此时已经有90%的原国营企业私有化。1985—1988年期间总价值达280亿美元的企业被私有化。在两次私有化浪潮中都伴随着大量的政府补贴,根据研究发现大量的企业在私有化过程的补贴占据了账面价值的23%到37%之间。这个过程中智利政府还完成了对个人养老金的私有化,将个人养老金委托给养老金管理公司负责。

在农业上的情况也是类似,智利政府试图打破国家垄断刺激农业竞争,将大约30%的土地返还给之前的土地主。其中有35%的土地被还给了小土地主,而这些小土地主往往都会因为缺乏资本和技术援助等原因被迫再将自己的土地出售。到1982年,40%获得土地的土地主将自己获得的土地再次出售给了中大土地主。最终,土地仍然被中大型企业占有,而未出现自由市场竞争。但智利政府也对封建土地主们采取了抑制政策,最终加速了封建地主阶级和大庄园制度退出历史舞台。总的来说,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在农业上的私有化改革在智利构建了资本主义的土地生产关系,促进了农业发展,但并没有促进市场竞争反而导致了土地集中。

对外贸易

1976-1981年间,皮诺切特政府通过削减关税、国家福利以降低国家财政赤字。随着市场自由化以及关税降低,大量外国资本涌入智利促进了这一时期的智利经济增长。同时,智利的水果、木材和鱼类产品的出口增长也较为迅速。1982年开始,由于受到拉美主权债务危机影响,智利经济发展衰退。智利政府进一步降低外资税收,提高对外资优惠,从而进一步吸引外资到智利投资。

社会贫困问题

但在奥古斯托·皮诺切特任内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收入分配问题却更加严重,这一时期的智利失业率增加、就业不足的非正规部门大量增加。1976年智利的失业率到达了21.9%的最高峰,到1981年下降到15.1%,但这仍然是20世纪60年代末智利失业率的两倍。到1982年后情况恶化,1982年—1985年间平均失业率到达了26%。失业率升高的同时,智利的财富也越来越集中。由于缩减政府开支,智利的住房、卫生等支出都有所下降,与此同时军事支出大幅增加。

军政府上台后进行了医保改革,建立了一套私有化的医保体系。此举使得智利婴儿死亡率下降,并且为智利中产阶级带来了更好的医疗服务。

经济政策上的反复

在1981年拉美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加之智利的经济模式对于外部市场依赖过高以及高债务问题,之前的经济增长停止。1982年,智利GDP开始衰退。之后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开始重新启用更具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模式,以求缓解危机。1985年,智利经济开始恢复,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开始重新采用新自由主义的模式,并通过一系列混合措施重新刺激经济发展。

经济数据

在没有议会、没有工会、没有反对派的情况下,皮诺切特的经济改革一路畅通,国家经济开始复苏。这一系列措施使智利经济在1975~1990年间大部分时候都能保持5%~7%的增长,成为拉丁美洲经济发展最为稳定的国家,被誉为“智利经济奇迹”。不管是在被称为“拉美失去的十年”的20世纪80年代(其他拉美国家普遍陷入债务危机),还是步入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智利经济大部分时间都保持稳定持续增长。即使是之后的文人政府,执行的经济政策也都是依照皮诺切特制定的发展模式,改动不大。

外交方面

奥古斯托·皮诺切特执政时期,智利在外交上实行“实用主义的开放政策”,公开宣传智利属于第三世界,是不结盟国家。

与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关系

1973年9月11号,智利军事政变后军政府上台,随后立刻断绝了和古巴的外交关系。政变不久后,包括苏联朝鲜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在内的几个社会主义阵营国家都与智利断绝了外交关系。

与拉美国家关系

奥古斯托·皮诺切特执政期间,重视发展智利与拉美国家关系。智利支持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危地马拉等国家的右派政府,并且与南美洲的另外五个右翼国家共同执行了美国支持的“兀鹰行动”。同时,智利加深了与哥伦比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多米尼加共和国等国的外交关系。

奥古斯托·皮诺切特执政期间,智利也与秘鲁厄瓜多尔和阿根廷产生过外交冲突。1973—1979年,智利与秘鲁因为塔拉帕卡大区的领土问题产生了外交冲突,双方一度准备进行军事动员。最终在1979年,双方关系开始缓和。

1975年,奥古斯托·皮诺切特派遣使者前往厄瓜多尔希望邀请厄瓜多尔加入“兀鹰行动”,但屡次遭到厄瓜多尔政府的拒绝。1975年8月,厄瓜多尔发生军事政变。政变发起人在政变失败后流亡智利,厄瓜多尔总统认为这次政变得到了智利的支持。

阿根廷与智利自1881年起就对比格尔海峡周边地区的领土归属存在争议。1971年7月,英国作为仲裁员参与到对于岛屿归属权的仲裁。1977年5月,英国决定支持智利对岛屿的所有权,但阿根廷拒绝承认这一仲裁。随后双方开始为可能爆发的冲突进行准备。1978年12月,阿根廷开始进行索贝拉尼亚军事行动,但双方没有进入战争状态。最终在罗马教皇的调解下,双方没有爆发战争。1982年,阿根廷与英国爆发了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智利是少数支持英国的南美洲国家,并且在战争中智利向英国提供了阿根廷军队的情报。1984年,双方签订《和平友好条约》,确定岛屿归属智利。

与美国关系

在奥古斯托·皮诺切特通过军事政变上台后,美国立刻向智利提供了贷款用以购买各种粮食。在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英语:Richard Milhous Nixon)与福特(英语:Gerald Rudolph Ford)任内,奥古斯托·皮诺切特与美国保持了良好的关系。

1976年9月21日,前智利驻美国大使奥兰多·莱特里尔在美国华盛顿被刺杀身亡。根据调查刺杀行为极有可能是智利国家情报局(DINA)实施的,美国要求智利引渡涉案人员到美国受审,但被奥古斯托·皮诺切特拒绝,由此美国与智利关系开始出现裂痕。

1977年,杰米·卡特(英语:Jimmy Carter)出任美国总统,美国在外交上开始走向人权外交。由于此前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在国内推行军事独裁时施行了大量严重侵犯人权的行动,因此美国智利关系逐渐紧张,美国开始停止对智利的军事援助并撤回驻智利美国军队

1981年,隆纳•威尔森•雷根(英语:Ronald Wilson Reagan)出任美国总统。美国再次改变外交立场恢复对智利的援助并开始致力于推动智利民主化。

在奥古斯托·皮诺切特执政后期,美国与智利的关系以及处于一种不正常的状态。

与欧洲国家关系

奥古斯托·皮诺切特通过军事政变上台后,大部分欧洲国家都对智利的军事政变予以谴责,并且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奥地利、西德等首都对智利的不同政见者提供政治庇护,部分西欧国家在外交场合公开谴责过奥古斯托·皮诺切特政府。1998年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因为西班牙对其的起诉在英国被捕。

英国在1973年的军事政变后原本对智利关系冷淡,但在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期间,因为智利同阿根廷关系紧张,所以智利成为了少数支持英国的拉丁美洲国家,并且两国在马岛战争期间进行秘密合作。

与中国关系

1973年9月11日,智利军事政变后,智利军政府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智利大使馆,表示愿意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随后智利军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向中国传递希望维持良好关系的信息。最终,中国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决定不急于承认智利军政府,也不急于与军政府断交,而是与智利军政府保持一般关系,对智利军政府的照会没有同意也没有拒绝。同年10月,中方召回了中国驻智利大使,由临时代办负责主持工作。智利军政府对此行为表示同意,双方外交关系得以保留。

1973年12月27日,智利政府就任命新大使向中国征求意见。鉴于当时多数国家对于智利军政府任命的大使已经表示同意,中国政府于1974年2月答复对方并表示同意任命新大使。同年7月,中国驻智利大使徐中夫返任,随后中国与智利两国关系趋于正常化。

1979—1989年间,智利与中国关系不断深化,双方签署了多项双边条约,保持良好发展关系。

军事方面

对外军事援助

1977年,智利军队为格拉纳达总理埃里克·盖里(英语:Eric Gairy)控制下的格拉纳达警察以及准军事组织“猫帮”提供武器军事援助以及军事培训。

1995年,智利军队在塞内帕战争中向厄瓜多尔军队提供了大量军事物资援助。

兀鹰行动

1976年开始,在美国的支持下南美洲的六个右派政府开始对共产主义人士以及与苏联有关人士进行政治迫害和暗杀。其中包括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智利巴拉圭乌拉圭,据估计,兀鹰行动的死亡人数在六万到八万人。奥古斯托·皮诺切特便参与其中,并且组织了大量对于左派势力的暗杀行动。

人物评价

正面评价

智利经济在皮诺切特政府执政开始的5年中照搬新自由主义理论,结果在债务危机下导致经济衰退,但此后奥古斯托·皮诺切特政府结合实际调整了经济改革目标,最终使得智利成为最早走出债务危机、实现经济增长的国家。——中国社科院拉美所研究员 吴国平评

如果皮诺切特身上只贴着“政变”和“独裁”这样的标签,他就不会成为南美最具争议的领导人之一了。在执政期间,皮诺切特开始了大胆的经济改革,推行自由经济政策,使智利经济飞速发展,从1984年以后,智利经济实现每年5%至7%的高速增长,在拉丁美洲国家中脱颖而出。而在某种意义上,皮诺切特被认为是智利现代市场经济的奠基人。——《中国日报》评

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对智利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率先掀起拉美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风潮,奠定了智利成为南美洲经济发展最稳定国家的基础。——《上海证券报》评

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将他的国家从共产主义中拯救出来,并创造了拉丁美洲最成功的经济。——《每日电讯报》评

负面评价

皮诺切特和米尔顿·弗里德曼都是先驱,预示着一个妄为、无情的新世界。如今,皮诺切特正因为他“休克疗法”的招牌而受到软禁,弗里德曼也去世了。但他们所开创的世界却幸存了下来。对于1975年的智利来说极端的东西成了当今美国的标准:一个由市场界定人类全部成就的、政府以自由的名义折磨人民的社会。——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 格雷·葛兰汀评

皮诺切特独裁政权不应以其在海外广泛宣传的贫困管理而闻名,应该以其创造了大量需要管理的贫困而闻名。——宾厄姆顿大学社会学教授 詹姆斯·佩特拉斯 史蒂夫·维约评

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向世界展示了自己是一个因背叛而登上宝座的无情统治者中的典范,他就是拉丁美洲法西斯主义的化身。——历史学家 何塞普·丰塔纳评

我认为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将成为一个独裁者,一个典型的右派独裁者,他严重侵犯人权并借此致富。这是拉丁美洲右翼独裁者的特点。——智利前内政部长 贝利萨里奥·贝拉斯科评

镇压和改革智利近二十年的残酷独裁者。——《纽约时报》评

人物影响

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在任期间实行独裁军事统治,对于智利国内反对派进行暴力镇压,受害者达到四万多人,其中有四千余人被害或失踪。同时,他还积极实行“兀鹰行动”对南美共产主义人士进行暗杀和迫害,并且刺杀了前智利外交部部长。但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在经济上采取新自由主义改革,通过采纳“芝加哥学派”的经济观点,促成了智利在1975—1990年间的经济快速发展,实现了“智利经济奇迹”。此外,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奉行“实用主义的开放政策”,加入不结盟国家,发展智利与各国的外交关系。

事件与争议

1973年智利政变

自1970年,马克思主义者萨尔瓦多·阿连德(西班牙语:Salvador Guillermo Allende Gossens)当选智利总统以来,美国对智利开始了经济封锁,各大美国银行大副下降了对智利的贷款额度,这使得智利的经济遭受了严重的打击。1973年,智利还有4.93亿美元即将到期的美元债务,而智利政府的年收入仅有大约12亿美元,这使得政府可以用来发展投资工业的资金微乎其微。而智利的大企业则通过其在国会中的影响力大量增发货币,并且减少对于大企业征税。使得经济负担进一步被转移到劳动者和中小资产阶级身上。到1973年7月,军队内部已经形成了一大批准备通过政变推翻当前政府的高级军官,而奥古斯托·皮诺切特也加入了他们。

1973年8月23日,智利众议院通过决议认为总统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及其政府行为违反宪法。决议认为阿连德企图建立集权国家,并且在事实上号召武装部队行动推翻政府。决议通过后第二天,阿连德总统做出回应,指出国会企图使用武装部队干涉民选政府,并且表示自己将军人引入内阁,为保障国家安全做出了努力,而国会的行为是在挑动国家分裂和国共内战。最后阿连德号召全国的民主人士、工人和爱国者与他站在一起捍卫智利的民主与法治。

1973年9月11日凌晨1点,军队开始向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移动。凌晨4点,陆军部队在瓦尔帕莱索进行了无线电静默,要求所有从该城市到首都的无线电保持沉默。凌晨5点,政变方控制了国防部5楼,建立了政变部队的信息传播链。上午6点,政变部队开始在瓦尔帕莱索设立警戒。上午6点45分,12架飞机从圣地亚哥南方的军事基地起飞,带弹前往首都。上午7点20分,阿连德总统给国防部打电话要求对军队的行为做出解释。上午7点30分,国防部长奥兰多·莱特里尔(英语:Orlando Letelier)被免职,并被政变部队逮捕。上午7点55分,阿连德总统通过广播电台向全国发表讲话,号召民众反对政变。上午8点,瓦尔帕莱索被政变部队完全控制,智利海军上将何塞·托里比奥·梅里诺(西班牙语:José Toribio Merino Castro)首次发表讲话,表示自己并非政变而是维护维护宪法,重建法治。上午8点30分,政变方通过电台要求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总统辞职。上午九点,政变方与政府宪兵南京总统府附近开始交火。上午9点20分,阿连德拒绝辞职。上午10点,政变方发出最后通牒,表示将在当天上午11点轰炸总统府。上午10点30分阿连德总统通过广播传播了最后一条消息,表示将以身殉职,拒绝与政变军队和谈。上午11点,军队开始进攻总统府。下午1点30分,阿连德投降,总统府内人员被释放。下午1点40分,阿连德被发现自杀身亡。下午2点20分,政变方通过电台宣告自身行为的正当性。下午6点,开始宵禁,最后军政府首脑召开会议。晚上10点,电视台播放了军政府的信息,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宣誓就任总统。

根据美国参议院的调查结果,美国在智利进行过多年的秘密行动,也曾计划组织军事政变以及阻止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上台,但没有证据表明美国支持了奥古斯托·皮诺切特的军事政变。但许多学者包括美国的新闻媒体都对此抱有不同意见,塔夫茨大学历史学教授彼得·温恩(Peter Winn)认为美国政府帮助伪造了对阿连德企图建立独裁政府的阴谋,并且对阿连德政府控制的智利进行经济封锁,导致其政权极度不稳定。美国《纽约时报》也报道称美国曾拨款81.5万美元用于在阿连德政府各党派内制造分裂。仅在1973年9月15日到11月3日间,中情局就通过各种渠道在智利国内发表了726篇抹黑阿连德政府的文章。智利学界也普遍认为美国对智利的干涉为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发动军事政变创造了条件。2000年,美国中情局公布的文件显示,在政变发生后,美国中情局也与智利国家情报局(DINA)有所联系,并对其进行帮助。

贪腐问题

智利检方在对奥古斯托·皮诺切特的调查中发现他在各个海外银行有超过2700万美元的隐秘存款。2004年,美国参议院在一份报告中披露了奥古斯托·皮诺切特与其妻子在里格斯银行内有数百万美元经过精心伪装的存款。

2005年,美国参议院发现了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在其他各个金融机构中的97个账户,其中包括花旗银行、大西洋银行等跨国银行

皮诺切特引渡案

1998年10月,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在英国被英国警方以一名西班牙法官签发的国际逮捕令拘禁。10月18日,西班牙法官签发了第二份国际拘捕令,指控奥古斯托·皮诺切特涉嫌酷刑罪、串谋酷刑罪、劫持人质罪、串谋劫持人质罪、谋杀罪等。伦敦警方根据此拘捕令再次将皮诺切特拘捕。在10月17日和23日,智利政府两次向英国抗议,称奥古斯托·皮诺切特作为到英国访问的智利政府官员和前国家元首应当享有外交豁免权,要求释放奥古斯托·皮诺切特。10月28日,英国高等法院裁定奥古斯托·皮诺切特享有外交豁免权,两天后奥古斯托·皮诺切特被批准有条件地获得保释。随后英国检察署向上议院上诉。11月5日,大赦国际等人权机构请求介入并获得批准,他们以书面形式表达了自己的主张。11月25日,由5名法官组成的上议院法庭以3比2裁定奥古斯托·皮诺切特不享有豁免权。12月9日,英国内政大臣同意将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引渡到西班牙受审。12月17日,皮诺切特的律师以参与上议院裁定的法官中有一人应当回避此次裁决为由上诉撤销判决并获得同意。1999年3月24日,上议院法庭再次裁定奥古斯托·皮诺切特不享有豁免权。2000年3月3日,英国内政大臣认为奥古斯托·皮诺切特的身体状况不适合受审,随后驳回了西班牙、瑞士等国的引渡要求。

社会各界对皮诺切特之死的反应

奥古斯托·皮诺切特死后,国内对其反应极度两极分化,数百名支持者在其死亡的医院门口挥舞智利国旗,表达哀悼。也有数千名反对者在广场上集会,庆祝奥古斯托·皮诺切特的死。在皮诺切特死亡当天,有约五千人参加了游行活动。

在国际上对于奥古斯托·皮诺切特的逝世也反应不一, 美国时任白宫发言人托尼·弗拉托表示:“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对智利的独裁统治已经成为智利历史上最困难的一段时期。我们今天的心情和他统治下的受害者以及受害者的家人是一样的。”而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则向皮诺切特的家人表示了哀悼,并表示感谢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在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期间的帮助。总部设在伦敦的大赦国际发表声明说:“皮诺切特将军的死亡对于智利当局和所有政府都是一个警钟,提醒着他们加快对人权犯罪案件审判的重要性,皮诺切特已经躲过了审判。”

遗孀去世

2010年后,奥古斯托·皮诺切特的遗孀玛利亚·卢西亚·西利亚特·罗德里格斯由于健康原因在公共场合的露面就越来越少。2020年4月21日,她在智利前国家复兴部部长的葬礼上表示哀悼,这是她最后一次出席公开场合。2021年12月16日,玛利亚·卢西亚·西利亚特·罗德里格斯由于呼吸系统并发症引起的心力衰竭于圣地亚哥军医院去世,享年98岁。

皮诺切特生平大事记

个人作品

荣誉头衔

人物关系

参考资料

Augusto Pinochet.Britannica.2023-12-05

Augusto Pinochet Ugarte.CIDOB.2023-12-04

Augusto Pinochet Biography.The Famous People.2023-12-04

Augusto Pinochet: Timeline.cbc.ca.2023-12-04

la muerte de pinochet.T13.cl.2023-12-08

Augusto Pinochet Ugarte.Biblioteca del Congreso Nacional de Chile.2023-12-04

Pinochet's Economic Policies.GlobalSecurity.2023-12-07

皮诺切特:九旬毁誉系一身.中国日报网.2023-12-08

Los años menos conocidos de Augusto Pinochet.elmostrador.2023-12-04

Biografía Augusto Pinochet .Fundacion Presidente pinochet .2023-12-04

Biography of Augusto Pinochet, Chile' s Military Dictator.Thoughtco.2023-12-04

皮诺切特的权力之路.搜狐网.2023-12-04

Augusto Pinochet.MUNZINGER.2023-12-04

11 de septiembre 1973: Golpe de estado en Chile, asesinan al Compañero Presidente Salvador Allende.capac-web.2023-12-05

Augusto Pinochet Ugarte (1915-2006).memoriachilena.2023-12-05

Pinochet legalizes some political parties.UPI.2023-12-05

El plebiscito de 1989.memoriachilena.2023-12-05

朱祥忠:我所亲历的拉美外交风云.人民网.2023-12-05

Pinochet visited Thatcher before his arrest.Cape Cod Times.2023-12-06

Pinochet arrested in London.The Guardian.2023-12-06

Chile offers Pinochet new immunity.BBC.2023-12-06

三十五载统治巴拉圭 独裁者流亡中去世.央视网.2023-12-06

皮诺切特:九旬毁誉系一身.中国日报网.2023-12-06

Augusto Pinochet falleció en el Hospital Militar tras sufrir recaída.emol.nacional.2023-12-06

Pinochet's funeral draws 60,000.CBC NEWS.2023-12-06

Pinochet funeral shows Chile’s divide.NBC NEWS.2023-12-06

Chilean government rejects state funeral for Pinochet as thousands queue to pay respects.The Guardian.2023-12-06

皮诺切特遗书平安夜公诸于众 为血腥政变而自豪.搜狐网.2023-12-06

DINA.VILLA GRIMALDI.2023-12-06

DECRETO 890 FIJA TEXTO ACTUALIZADO Y REFUNDIDO DE LA LEY 12.927, SOBRE SEGURIDAD DEL ESTADO.Biblioteca del Congreso Nacional de Chile.2023-12-06

Ley de amnistía.memoriachilena.2023-12-06

Muere Fernando Matthei, exmiembro de la Junta Militar en Chile.noticieros televisa.2023-12-06

Mapuches y Pinochet.RIO NEGRO.2023-12-06

Manuel Rodriguez Patriotic Front Frente Patriotico Manuel Rodriguez (FPMR).FAS.2023-12-06

..2023-12-06

Chile Pinochet's New State of Siege.TIME.2023-12-07

..2023-12-07

Chile GDP Per Capita 1960-2023.Macro Trends.2023-12-07

Chile GNI 1962-2023.Macro Trends.2023-12-07

Chile GNI Per Capita 1962-2023.Macro Trends.2023-12-07

皮诺切特,一个军事独裁者的生前死后.凤凰网.2023-12-20

Exposing the Legacy of Operation Condor.The New York Times.2023-12-07

Operación Cóndor Víctor Flores Olea.el-universal.2023-12-07

Pinochet, el triunfo del fascismo de mercado y su admiración mutua con el general Franco.publico.2023-12-07

DECRETO 534 PROMULGA CONVENIO DE COOPERACION CULTURAL ENTRE LA REPUBLICA DE COLOMBIA Y LA REPUBLICA DE CHILE.Biblioteca del Congreso Nacional.2023-12-07

Perú y Chile estuvieron a punto de ir a una guerra en los 70.Diariocritico.2023-12-07

Dictadura Del General Guillermo Rodriguez Lara.club ensayos.2023-12-07

Ex dictador: Pinochet quiso involucrar a Ecuador en Plan Cóndor.my plainview.2023-12-07

阿根廷支持联合国重申和平解决马岛主权问题的表态.央视网.2023-12-15

Beagle Channel Dispute.encyclopedia.2023-12-07

El estrecho vínculo que unió a Thatcher con Chile.latercera.2023-12-07

Dictatures militaires et conflits frontaliers.Monde diplomatique.2023-12-07

冷战不“冷”:拉美“秃鹰”在美国首都搞恐怖袭击.中华网.2023-12-07

The Murder of Orlando Letelier.JACOBIN.2023-12-07

Chile-US Relations.American History.2023-12-07

中智建交的台前幕后——纪念中智建交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2023-12-07

驻智利共和国历任大使.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智利共和国大使馆.2023-12-07

中国同智利的关系.中国新闻网.2023-12-07

中国和智利两国政府关于文化交流问题的换文.110法律咨询.2023-12-07

Remembering Maurice Bishop and the revolution in Grenada.people's world.2023-12-07

Eric Gairy.spartacus educational.2023-12-07

Pinochet se responsabilizó por envío de armas en 1995, según diario ecuatoriano.cooperativa.2023-12-07

皮诺切特:破坏了民主 繁荣了经济.中国经济网.2023-12-08

The murder of Allende And the end of the Chilean way to socialism.the robinson rojas archive.2023-12-05

La Cámara de Diputados de Chile lee la resolución de 1973 que acusó de inconstitucional al Gobierno de Allende.EL PAIS.2023-12-05

Manifiesto a la Nación del presidente Salvador Allende (24 de agosto de 1973).Bicentenario Chile.2023-12-05

Minuto a minuto: así fue el golpe militar del 11 de septiembre de 1973 en Chile.EL PAIS.2023-12-05

Sucedió en...1973. Golpe de estado en Chile.POSE.2023-12-05

Milestones: 1969–1976.OFFICE OF THE HISTORIAN.2023-12-08

“美国的手上沾满智利人的鲜血”——起底美国阴谋颠覆阿连德政府始末.新华网.2023-12-08

CIA Acknowledges Ties to Pinochet’s Repression.Chile Documentation Project. National Security Archive.2023-12-08

皮诺切特:九旬毁誉系一身 功过是非转头空.搜狐网.2023-12-08

皮诺切特藏富美国.搜狐网.2023-12-08

皮诺切特引渡案 ——引渡、主权豁免、外交豁免、普遍管辖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23-12-20

备受争议的皮诺切特死了.中国青年报.2023-12-20

Chile: murió a los 99 años Lucía Hiriart, viuda del dictador Augusto Pinochet.clarin.2023-12-22

A los 99 años fallece Lucía Hiriart, viuda de Pinochet.latercera.2023-12-22

Murió a los 99 años Lucía Hiriart, viuda del dictador Augusto Pinochet.CNN.2023-12-08

Las desconocidas cartas que intercambiaron los dictadores Augusto Pinochet y Francisco Franco.T13 en vivo.2023-12-08

Augusto Pinochet Ugarte.rincon del vago.2023-12-08

Familiares de desaparecidos lamentan el deceso sin castigo del ex dictador.cuba debate.2023-12-08

Orden del quetzal a pinochet: una afrenta para guatemala.biblat.2023-12-08

ECUADOR: Pinochet, entre el odio y el amor de los ecuatorianos.INTER PRESS SERVICE.2023-12-08

Legislación y Avisos Oficiales.boletinoficial.2023-12-08

El Gobierno retira a Pinochet la Cruz al Mérito Militar que mantenía desde 1975.eldiario.2023-12-08

Family tree of Augusto PINOCHET.geneastar.2023-12-08

智利前独裁者皮诺切特遗孀伊利亚特去世,99岁|讣闻.财新网.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