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庞德

庞德

庞德(?—公元219年),字令明,南安郡道县(今甘肃省武山县)人,东汉末年曹魏著名将领。

初平年间,庞德跟随马腾讨伐叛乱,升任校尉建安年间,曹操进兵征讨袁绍之子袁谭袁尚,袁谭派部将郭援高干攻占河东郡,庞德随马超率军抵抗,庞德担任先锋,斩杀郭援,因功升任中郎将,封都亭侯。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马超举兵反叛,被曹操击败,马超率领部众依附张鲁;后来马超投奔刘备,庞德留在张鲁帐下。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平定汉中市,庞德等人随张鲁投降。曹操听说庞德骁勇,任命他为立义将军,封关门亭侯。宛城守将侯音卫开叛变,庞德率领部与曹仁攻克宛城,斩杀侯音、卫开,随后驻军樊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进攻樊城区曹仁,庞德与于禁驻兵樊城北面。时逢大雨,樊城被汉水淹没,关羽乘船趁机发动进攻,包围庞德和于禁。于禁投降关羽,庞德则拼死力战,因翻船落水被关羽所擒。关羽劝降,庞德不从,被关羽所杀。曹操听说庞德被杀,悲痛流泪,封他的两个儿子为列侯。曹丕曹丕继位后,下诏追谥庞德为壮侯。

庞德战败被俘,宁死不投降关羽,魏文帝曹丕追念他身死殉节,后世也多因此称赞他,如晋朝史家陈寿南宋学者王应麟等都称赞庞德的宁死不降的气节。

人物生平

追随马氏

庞德是南安郡人,早年在郡府担任小吏,又曾在州府担任从事;初平年间,庞德跟随征西将军马腾征讨反叛的羌族和氐人,屡立战功,逐渐升任校尉

建安年间,曹操在浚县(今河南省浚县东)征讨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袁谭派遣部将郭援高干等人攻占河东郡,曹操命令部将钟繇率领渭河平原的将领前往讨伐。庞德跟随马腾的儿子马超尧都区(今山西临汾市西南)抵抗郭援、高干的部队,庞德担任军队先锋官,率兵进攻郭援、高干,大破敌军,庞德亲自斩杀了郭援。战后,庞德因功被任命为中郎将,封为张翼

后来,黑山军首领张白骑在弘农郡起兵造反,庞德再次追随马腾出兵征讨,在东山和西崤山之间大破敌军。每次出战,庞德总是身先士卒,率先攻陷敌人阵地,击溃敌人,勇武冠绝全军。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马腾被朝廷征召为卫尉,前往京城入朝任职,庞德留下来,归属马超指挥。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马超起兵反叛,曹操渭南市击败马超的军队,庞德跟随马超一起逃到汉阳郡,据守冀城(今甘谷县西南)。曹操派部将夏侯渊继续进攻马超,马超战败逃到汉中市,庞德跟随马超一起依附割据汉中的张鲁

投降曹操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夏天,马超率众南下益州投降刘备,庞德继续留在张鲁帐下效力。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西征汉中张鲁,平定汉中。同年十一月,张鲁率领部众投降,庞德也在此期间随之投降曹操。曹操素来听说庞德骁勇善战,任命他为立义将军,封为关门亭侯,封邑三百户。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十月,宛城区守将侯音卫开等人据城反叛,曹操命征南将军曹仁率军征讨,庞德率部追随曹仁前往平叛,攻克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斩杀侯音与卫开两人。平定宛城叛乱后,庞德于是率部南下,驻扎在樊城区(今襄阳市),打算进军讨伐镇守荆州的刘备部将关羽

庞德的堂兄庞柔当初追随马超投奔了刘备,此时正在汉中市与曹操的军队作战,因为这个原因,当时驻守樊城的众将士都怀疑庞德的忠诚。庞德对众人表示,自己既然得到曹操的赏识和恩典,必然以死报效;他打算亲自率部进攻关羽的军队,不是自己杀了关羽,就是关羽杀了自己。

力战关羽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关羽率大军袭击樊城,庞德与于禁等协助曹仁共同守卫樊城。庞德亲自出城与关羽交战,曾一箭射中关羽前额。那时庞德常骑乘白马,关羽的士兵称他为白马将军,对他很是忌惮。

曹仁派遣庞德率部在樊城北边十里的地方驻扎,碰上连下十几天大雨;汉水泛滥,樊城平地水深五六丈,庞德与众将士一起上岸避水。关羽乘坐大船趁势发动进攻,四面包围岸上的曹军,于禁等人走投无路,率众投降。关羽继续进攻庞德的军队,庞德身穿甲,手持弯弓,与关羽的军队对射,箭无虚发。将军董衡、部将董超等人想投降关羽,庞德立即把他们处死。

庞德率部从早晨开始与关羽的军队激战,直到午后,关羽的进攻更加猛烈;庞德的箭用完了,就用短兵器逼近肉搏。庞德对督战的将领成何表示,良将绝不会在死亡面前怯战偷生,烈士也不会毁掉名节以求活命,今天就是自己死亡的日子。庞德越战越愤怒,越战胆气越壮;但是洪水也越来越大,将士们都纷纷投降。庞德同部下将领一人及侍从两人,弯弓搭箭,乘坐小船打算撤回曹仁的军营。因为水势过大导致小船侧翻,弓箭也丢了;庞德独自抱着小船浮在水中,被关羽擒获。

身死殉节

庞德被人押送到关羽的面前,站立不跪。关羽劝他投降,表示他的堂兄庞柔就在汉中市,自己也有意重用庞德,为何不趁早归降。庞德怒骂关羽为竖子,表示自己不知道什么是投降,如今魏王曹操率领甲兵百万,威震天下;刘备不过是平庸之辈,不能与曹操为敌,自己就算是死也不投降。关羽于是杀死庞德。

曹操听说庞德义不投降,最终被杀,为之悲痛到流泪,封庞德的两个儿子为列侯。曹丕曹丕继位后,派遣使者到庞德的墓前祭奠,追谥他为壮侯;又赐予庞德的儿子庞会等四人关内侯的爵位,封邑各一百户。正始四年(公元243年),魏帝曹芳下诏,庞德等曹操时期的已故将军,配祭魏武帝曹操的庙庭。

历史评价

魏文帝曹丕评价庞德:春秋时期晋国名将先轸在战场上为国捐躯,战国时期齐国大臣王蠋宁肯自刎也不愿投敌,身死殉节,得到世人称赞。庞德宁死不降,赴难立名,时人都称赞他的名声,他的气节比古人还要崇高,寡人很痛惜他。

曹魏权臣司马懿、曹魏名臣蒋济都认为:庞德与于禁等人在关羽水淹七军中战败,皆因军队被大水淹没的缘故,并不是个人作战上的失误造成的。

晋朝史家陈寿评价:庞德献出生命痛斥敌人,有汉初名将周苛的气节。

南宋学者王应麟评价:樊城之战中庞德宁死不投降,不为贼将,他的英雄和豪爽之气,犹如严霜,犹如烈日,虽然过去了千年还让世人铭记。

轶事典故

善相骏马

魏晋学者傅玄在《乘舆马赋》中记载了一则轶事,当初马超攻破苏氏坞堡时,坞堡中有骏马百余匹。马超的部下将士都纷纷争抢膘肥体壮的马匹,只有将军庞德选了一匹体形瘦小而丑陋的马,众人都嘲笑他。后来庞德追随马超在渭南市曹操的军队作战,庞德的这匹瘦马脚程迅疾,其他人的马都追不上,众人这才佩服庞德有相马的本事。

斩杀郭援

在讨伐郭援、高干的战斗中,庞德担任军队先锋官,身先士卒,将敌人中一位将领的首级斩下,他不知道这人是郭援。大战结束后,众将士都说郭援死了,但是找不到他的首级。郭援是主将钟繇的外甥;钟繇看到庞德的箭囊旁边挂着一颗首级,当即悲痛大哭。庞德这才知道自己斩杀的人是郭援,他向钟繇谢罪;钟繇却说:“郭援虽然是我的外甥,实际上却是国贼。你杀了他,并没有什么错。”

家族成员

堂兄:庞柔,汉末三国时期马超部将,后来随马超投奔刘备

儿子:庞会,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官至平寇将军,封乡候。后来庞会随钟会邓艾伐蜀,蜀亡后,庞会尽灭关羽子孙。除庞会外,庞德另有儿子三人,姓名不详。

后世纪念

今天天水市武山县四门镇,自古以来就有“庞德故里”的称谓。据《宁远县志》记载:“庞德墓,县东南四十五里。”即今天的四门镇新庄村,有庞德的墓冢(衣冠冢),立有墓碑,有庞家花园、庞德上马石等遗迹。民国的《武山县志》记载有庞德的墓志诗:“寂寞狟川土一,野梅零落水云愁。行人谈到襄阳市事,不管曹刘吊故侯。”为了纪念庞德,四门镇当地政府于2000年5月在新庄村前重树此碑,上有“庞德故里”四个大字。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中,庞德被塑造为勇将,其事迹虽然经过一定艺术加工,但大体与正史相当。庞德本是马超部将,与马岱一起作为马超的左膀右臂,经常向马超进言献策。马超举兵反叛被曹操击败,庞德追随马超依附汉中市张鲁刘备进占益州时,马超前往投奔,当时庞德病重没能同行,留在汉中。曹操征讨张鲁时,庞德因被张鲁怀疑而投降曹操。此后庞德追随曹操东征西讨,屡立战功。关羽进攻樊城,庞德和于禁率兵救援,关羽水淹樊城,于禁投降,庞德被擒,因拒绝投降而被关羽所杀。对于庞德之死,罗贯中评价称赞他“威武不能屈,节操不能改”;明朝学者李贽、钟敬伯在批注《三国演义》中盛赞庞德抬棺材与关羽决战的魄力,庞德被擒后宁死不降,有大丈夫图谋大事的样子。

影视形象

1994年出品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演员张元鹏饰演庞德。

2010年出品电视剧《三国》中,演员田翔饰演庞德。

参考资料

《三国演义》(1994年).猫眼电影.2023-05-25

《三国演义》第58集.西瓜视频.2023-06-04

《三国》(2010年).猫眼电影.2023-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