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临汾市

临汾市

临汾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下辖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东倚太岳,与长治市晋城市为邻;西临黄河,与陕西省隔河相望,截至2022年,临汾市常住人口为390.66万人。总面积20275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底,临汾市现辖1区2市14县。市政府驻地:尧都区解放西路市府街市政府大院。

临汾市中部为盆地平川,地形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临汾市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临汾市主要河流为涝河、浍水汾河等。五方上帝时期,尧、舜、禹都平阳,夏商西周公国,平阳属晋国春秋时,平阳属秦。秦朝隋朝,属晋州。元初,仍为临汾县,属中书省平阳路总管府,清因明制,为山西省河东道平阳府临汾县。2000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立地级临汾市。

临汾市农业生产条件较好。以粮食和多种经济作物为主,临汾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三大优质主焦煤基地,钢铁产业是全市主导产业,全市共有9个开发区、9个产业集聚区。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临汾市地区生产总值2438.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2023年增长6.3%。

临汾市交通便利。公路、铁路、航空立体化的交通网络已经形成,临汾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华夏第一都”之称。临汾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全市现有A级旅游景区(点)39处,其中,国家AAAAA级景区3处(洪洞大槐树、乡宁云丘山、吉县壶口瀑布),国家AAAA级景区15处(尧庙-华门景区、古县牡丹文化旅游景区、隰县小西天景区等)。

地名由来

临汾历史悠久,古为帝尧之都,因地处汾水之滨而得名,至汉代始称尧都区。1971年,设县级临汾市。2000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立地级临汾市。

历史沿革

先秦

五帝时期,尧、舜、禹都平阳,平阳为古唐虞内地,尧舜时首都称国,冀都平阳位于天下之中,故称“中国”,平阳属冀州

夏商西周,平阳仍属冀州之域。境内汾河东有贾国(今贾得乡一带)。周初,唐叔虞之子晋侯燮迁都于平阳之晋水平水)旁,改国号为晋,平阳属晋国

春秋时,境内有平阳、羊舍、高梁邑。高梁先为祁大夫(祁奚父)食邑,后与平阳、羊舍均为羊舌肸食邑。姬匄六年(前514),晋分祁氏、羊舌氏之田为10县,尧都区为其一。周郝王二十五年(前290),韩割武遂(平阳、高梁属之)地方圆200里与秦,平阳属秦。

秦汉至南北朝

秦朝,县为平阳属河东郡。汉王元年(前206年)九月,楚项羽徙封魏豹于河东为西魏王,都平阳,平阳属西魏。汉王刘邦二年(前215年)八月,汉灭西魏,平阳属汉河东郡。汉元封五年(前106年),县仍平阳,属司隶校尉河东郡。战国时秦置,郡治安邑县(治今夏县再王乡禹王村)。领16 县,其中安邑、永济市、左邑、皮氏、解、绮氏、万荣县、垣8县在今运城市境内,土军县在今吕梁市境内,其余7县在今临汾市境。

西汉高帝元年(前206年),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西汉时期的地方行政体制沿袭秦朝的郡、县制,郡为一级政区,县为二级政区。同时又大封功臣和同姓诸候王,形成郡、国并行的地方建制。被封为王的为诸侯国,其地位相当于郡,并称郡国。属司隶部,郡治安邑县(治今运城市夏县禹王乡禹王村)领24县,其中安邑、大阳、骑氏、解、蒲反等12县在今运城市境内,凄泽、端氏2县在今晋城市境内,新莽时县改香平。

刘秀于东汉建武元年(25年)建立东汉朝,地方行政制度仍沿袭郡县制,并实行郡国并存制度,都和诸侯国为一级政区,县、邑、侯国为二级政区。东汉复称平阳县,为平阳侯国,属司隶校尉部河东郡。

魏初仍为平阳县,属河东郡。魏正始八年(247年)“夏五月,分河东之汾北十县为平阳郡”。平阳郡初属司隶部,魏末置司州 (治洛阳) 后与河东郡同属司州平阳郡治平阳县,领10县,其中皮氏县在今运城市境内。

司马炎晋朝太始元年 (265 年) 取代曹魏,建立晋王朝结束了三国分立的局面。因建都洛阳市,相对于后来定都建康(今南京) 的东晋,史称西晋。晋承魏旧制,实行州、郡 (诸侯国)、县三级政区制度。李世民“御攒”的《晋书·地理志》记载了西晋时期的政区建置平阳公主大地属平阳邵。属司州(治洛阳),郡治平阳县,领 12 县,其中皮氏县在今运城市境内,端氏、灌泽 2 县在今晋城市境内,其余9 县在今临汾市境内。县仍为平阳,属司州平阳郡。永嘉三年(309年)十月,刘渊都平阳,称汉皇帝。为雍州平阳县。司隶校尉武威郡皆治平阳。东晋十六国时,相继属前赵(汉)、后赵、前燕前秦西燕后秦后燕

北魏,县仍为平阳,属晋州平阳郡。神廉年间(428—431年),置于平阳城北二十里筑白马城(今市区),析置禽昌郡,治禽昌城。置于北魏太平直君四年 (443年),治所在正平郡,即今新绛县城,领吐京、五城、邵上、征平、定阳、高凉、平阳7 郡。北魏孝昌元年(525年)前,平阳大地分属东雍州和汾州管辖。

东、西魏并立时期,行政区划基本沿袭北魏的州、都、县制。并立初期,平阳大地属东魏。东魏天平四年(537年)冬,东魏的南汾州为西魏所攻占,随后,两国在汾河下游南北两岸及今乡宁县吉县大宁县一带争战,互有胜负。由于历年争战,其地又犬牙相错,双方均侨置了不少州、郡、县,加上北魏时的侨置州、郡、县,使得此一时期平阳大地的行政区划极为混乱。东魏武定四年,除西部吕梁山区蒲县、大宁一线之南外,平阳大地属东魏。

隋唐至五代十国

天宝八年(557年),北周取代西魏,仍都于长安(今西安市)。承光元年(577年)北齐为北周所灭。北齐、北周并立时期,双方在今临汾市境内的争夺战主要发生在今吉县黄河沿岸的自亭城、姚襄城一线。北齐武平二年(571年),北齐大将制律光、段孝先破北周兵所据姚襄城,遂立碑以表其功,并于此城置镇。东魏、北齐、北周郡县因之。

开皇元年(581年),改平阳郡、平阳县为平河郡、平河县。开皇三年郡废,属晋州,县名始称临汾,州县同治白马城。大业三年(607年),降晋州为临汾郡,县属之。五代梁开平四年(910),仍为临汾县,属晋州。于州设置定昌军,梁贞明三年(917)改建宁军。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年),改建雄军,县仍临汾,属晋州。

宋元至明清

宋初仍为临汾县,属晋州。政和六年(1116年),升州为府后,县仍临汾,领10县。隶河东路平阳府,金初县仍临汾,置建雄军节度使,属河东南路平阳府。金天会六年(1128年),升总管府,置转运司县属之。

元初,仍为临汾县,属中书省晋宁路总管府。大德九年(1305年),以地震平阳路改称晋宁路,临汾县属之,隶河东山西道肃政廉访司。

元晋宁路,洪武元年 (1368年) 改为平阳府,直辖 12 县其中灵石县在今晋中市境内),另领蒲、解、、霍、吉等6州,州领16县。治临汾县。明洪武二年(1369年),属平阳府,省平水县人临汾县,隶山西布政使司河东道。

清代沿明制,领6州28县。雍正二年 (1724 年),蒲、解绛、吉、熙升为直隶州,割临晋等20县分别属之。太平、襄陵汾西3县不久又属府。乾隆三十七年 (1772年) 升霍州市为直隶州,割灵石、赵城镇2县属之,吉州及乡宁县又属府。太原镇总兵驻府城。光绪朝领1州10县,临汾县为首县。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3年(1914年),属河东道。民国16年复属省,民国26年,县属山西省第六专署。民国27年4月,建立临汾县(河东)抗日政府,属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太岳专区领导。民国29年初,属吉县区中心县。3个月后又属山西省第十四行政区。

民国34年9月更名临汾县民主政府。民国36年2月,边区政府在汾河西设临西县,隶属太岳区第二专署;翌年4月,与襄陵县河西部分合并,设汾陵县,先后隶晋绥十专区、临汾专区。民国37年4月,汾河以东与襄陵县汾河东部地区合并成立临襄县(河东)。同年7月1日,撤销临襄县、汾陵县建置,临汾河东、河西合并,恢复临汾县建置。

民国37年(1948年)5月,临汾解放后,设临汾市、临汾县。市属晋绥边区第十二专区,县属晋南行政区。民国37年7月,县改属晋绥边区。民国38年6月22日,市、县合并,称临汾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1月9日,县改属临汾专区。1954年9月10日属晋南专区。1958年11月,将浮山县襄陵镇并入临汾县。1959年6月,恢复浮山县建制。1961年6月,襄陵县恢复建制。1971年8月,分设临汾市、县,均属临汾地区。

1983年10月,临汾县并入临汾市至今,仍属临汾地区。2000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立地级临汾市。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临汾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东倚太岳,与长治市晋城市为邻;西临黄河,与陕西省隔河相望;北起韩信岭,与晋中市吕梁市毗连;南与运城市接壤。地理坐标为北纬35°23′~36°57′,东经110°22′~112°34′之间,南北最大纵距170多平方千米,东西最大横距约200千米,总面积20275平方千米。

气候

临汾市地处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的特点是冬寒夏热,四季分明,雨热同期。临汾市,年平均日照时数2353.9小时,平均气温12.2℃,平均降水量500.5毫米。无霜期为197天,初霜日10月19日左右,终霜日4月5日左右。春风春旱,气温不稳,春季太阳辐射增强,温度升高极快。一年中,温度的日较差在春季最大,平均约13-15°C,山区可达15-20°C。这是春季气候重要特征之一。夏热伏旱,雨热同季,雨热共生,常不协调。雨热同季是夏季的一大特色,紫外线强烈,最高气温高于35°C,甚至达40°C以上,最高气温出现在6月份,最热月却在七月。秋雨秋短,天高云淡,秋季温度由暖向寒转变,降水由多向少转变。雨季始于6月中下旬,终于9月下旬,进人雨季期,日最大降雨量7月份最多。秋季降水量平均为130-140毫米,占年雨量的25%。冬寒冬长,干早少雪,冬季本地高空盛行从大陆吹来的西北单一冷性气流,太阳辐射为一年中最少期,冬季平均降水盆地为13毫米多点,东西山区15-19毫米,仅占年降水的2-3%,次数少,分布极不均,相对变率平川86-107%,山区略小。

地质

临汾市位于华北陆台、山西地台中南部,地处“祁、吕、贺”山字形构造东翼和新华夏两个构造体系复合部。受加里东运动影响,地壳整体上升为陆地,缺失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下石炭统地层,此后遭受将近一亿年的风化、淋滤和剥蚀。晚古生代石炭纪中期受海西运动影响下沉,接受海陆交互相后为河湖相沉积。先后沉积山西式铁矿、铝土矿和煤层。中生代三迭纪末发生印支运动、燕山运动使境内地层受东西向挤压整体上升,又缺失侏罗系白垩系和下第三系地层。随挤压应力的增强,吕梁山、霍山背斜变窄,两侧发生断裂,两翼出现褶皱,汾河拗块沿东西两侧断裂,逆冲而上,使境内完整统一的地壳隆起断裂而强烈褶皱分化,在东部山区岩浆侵入形成金矿和中低温热液矽嘎岩型磁铁矿。西部山区古生代矿产隆起为非常容易开采的资源。新生代上新世末期发生喜马拉雅运动拉张活动,使境内地层先被挤压而后强烈拉张,致使临汾拗块反向大幅度阶梯状正断下陷,下陷最深处为临汾至洪洞县甘亭深达2200米,龙祠深达1800米,成为临汾盆地,后经长期冲洪积物堆积成为平原与第四纪风成黄土。

境内地表由老到新依次出露: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下统、中统、石炭系中统、上统、二迭系;中生界三迭系;新生界第三系上新统、第四系地层

地形地貌

临汾市中部为盆地平川,地形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丘陵占51.4%,山地占29.2%。海拔最高点为河底乡风葫芦嘴1815米,最低点为尧庙乡下靳村汾河滩入襄汾县界处海拔420米。东西两山的中低山脉和丘陵,以及汾河两岸宽阔的冲洪积平原,构成“东西两山夹乎原”的地貌特征。山地类型由深切割砂泥岩侵蚀中山、中等切割砂泥岩侵蚀中山、浅切割砂泥岩侵蚀中山、砂泥岩侵蚀低山等组成,丘陵由状黄土丘陵、残墚状黄土丘、黄土塬等组成,分布于汾河以东贺家庄乡、郭行乡及汾河以西一平垣乡一带、魏村镇西部,总面积135平方千米。

水文水利

水文

临汾市主要河流为涝洰河、浍水、汾河(临汾段)、昕水河、洪安涧河、黄河(临汾段)等,其中,涝河发源于浮山县境内的四十里岭,流经浮山县、尧都区、临汾市开发区三县(区),在屯里镇高河村西南汇入汾河,河道全长70.02千米,流域面积为912.2平方千米。黄河临汾段干流总长165千米,自吕梁市石楼县和合乡西山村进入,流经永和、大宁、吉县乡宁县4县,从乡宁县枣岭乡园子沟村进入运城市河津市境内,涉及该市共4县10个乡镇33个行政村,流域面积7738平方千米,占临汾市总面积的38.1%。

水利

临汾市共有8座中型水库,其中,浍河水库最大,库容量7517万立方米,最大水域面积8平方千米,深10米。洰河水库最小,总库容为4867万立方米。截至2021年,临汾市引沁入汾浮山供水工程是省、市两级重点水利工程,工程输水线路总长20.231千米,其中供水总干渠18.531千米,浮山干渠1.7千米,包括隧洞4座、渡槽3座、暗渠1座,供水管道达3.85千米。

浍河水库,位于曲沃县县城东8千米,浍河峡谷内。1958年建成后,属县管水利单位。1972年,归属临汾地区(2001年后称临汾市)管理,为地区水利局下属单位。水库工程设有大坝、灌溉涵洞、溢洪道和泄洪洞等设施。大坝:高35米,比原31米高4米;坝顶长1320米,比原800米,长520米;宽7米。设计库容量7517万立方米,其中死库容279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2527万立方米,防洪库容2200万立方米。最大水域面积8平方千米,深10米。

土壤

临汾市土壤划分为5个土类,14个亚类,44个土属,80个土种。本市5个土类分别是褐土、草甸土、沼泽土、盐土、水稻土等。其中,褐土主要发育在各种富含碳酸根的成土母质上。山地丘陵为黄土、石灰岩和石灰性砂页岩;山麓阶地和山前平原主要是黄土及黄土性沉积物平川区上则是近代生石灰性河流冲积物。褐土为本市面积最大的土类,从平川到山区均有分布,其下分为5个亚类,27个土属,50个土种,面积106544.26公顷。草甸土主要分布在汾河一级阶地以下平原,绝大多数为古老的农业土壤。总面积12984.87公顷,土壤剖面构型A2-Bg-Co。根据土壤发生特征和附加成土过程,分为5个亚类、13个土属、26个土种。沼泽土分布在汾河滩和局部积水洼地,在吴村镇比较集中。面积230.53公顷。只有草甸沼泽土1个亚类,其下划分为耕种草甸沼泽土1个土属和1个典型土种。成土母质为河流冲击淤积物。pH值7.5左右。表土色发棕,有锈斑,心土为灰蓝色或浅色的潜育层,含有硫化氢臭味,土体构型为Ap-G或Ap-w-G。盐土的斑块状分布在泊庄乡北部,面积49.27公顷。下分浅色草甸盐土1个亚类,其下又划分为耕种氯化物硫酸盐浅色草甸盐土1个土属和1个典型土种。浅色草甸盐土的剖面性态有四个特点:地表有盐结皮或盐霜,多呈灰白色,剖面中常形成盐结晶;有机质含量较高,土色深暗;碳酸钙有一定淋溶,从表土到底土逐渐增多;下层土壤常浸泡在水中,质地粘重,pH值降低。水稻土分布在龙祠、铜殿等乡镇,土体构型:Ap-P-B-G。分为沼泽型水稻土和盐渍性水稻土2个亚类。面积359.73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0.3%。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临汾市土地资源丰富多样,截至2021年,农作物种植面积542.06千公顷,其中,粮食种植面积501.18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6.31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9.55千公顷,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255.69千公顷,小麦种植面积201.11千公顷,果园种植面积60.64千公顷。实有耕地面积719.26万亩,自然保护区面积181.37万亩,森林面积989.16万亩,市辖区城镇开发边界划定面积为143.94平方千米、市辖区主城区城镇开发边界划定面积为122.46平方千米。

水资源

2021年临汾市水资源总量22.8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7.7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2.23亿立方米,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计算量7.19亿立方米,全市地表水入境水量20.07亿立方米,出境水量33.11亿立方米。郭庄泉、霍泉龙祠三大岩溶泉2021年泉水年径流量2.7亿立方米,全市7座中型水库2021年末总蓄水量为1.1亿万立方米。侯马市超采区地处紫金山山前倾斜平原、汾法河冲积平原地区,是工农业用水的集中开采区。2021年,临汾市供水量为7.1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工程供水量4.25亿立方米,地下水开采量2.42亿立方米。同时由于采煤排水造成约4万人、6000头大牲畜吃水困难。河流水质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全市工业及城市年废污水入河量为8028万立方米。

森林资源

临汾市截至2022年,森林面积675.21万亩,森林覆盖率26.5%;全市已建成自然保护区7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81.37万亩,占全市国土面积的6.0%。林下灌木以欧黄栌虎榛子六道木、丁香、黄刺玫较多。林灌混杂地区覆盖度80%。植被以草灌为主,蒿类、重瓣铁线莲、锦鸡儿较多,其次有连翘、荆条、胡枝子、白头翁等。山地杂木林主要以杨、柳、山桃山杏为主,植被覆盖60%。

矿产资源

临汾市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探明的矿种有45种,其中能源矿产3种、金属矿产12种、非金属矿产28种、水气矿产2种,煤、铁、石膏石灰岩白云岩、膨润土、花岗石大理石油母页岩耐火粘土等在省内及全国均占重要地位。煤炭是全市第一大矿产资源,截至2022年底,累计探明资源储量483.3亿吨。主要煤种有主焦煤、气肥煤、贫煤、无烟煤等,其中乡宁县为全国三大主焦煤基地之一,且煤层厚,埋藏浅,易开采。铁矿是临汾市第二大矿产资源,截至2022年底,累计探明资源储量2.3亿吨。截至2022年底,石膏累计探明资源储量5.2亿吨。被誉为“有千种用途粘土”的膨润土分布在本市永和县、大宁县和吉县。截至2022年底,煤层气累计探明资源储量910.3亿立方,致密砂岩气累计探明资源储量1370.2亿立方。

生物多样性

植物

临汾市的植物种类是全省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除农作物外,种子植物有606种,分属97科,386属,占全省植物区系总种数的62.1%,总科数的81.7%,总属数的79.3%。在植物分布上,东南山地丘陵地带以油松华山松占优势。临汾市截至2018年,共有古树名木26547株,涉及27科41属63种,古树群6处,24027株,散生古树名木2520株。其中:一级587株,二级587株,三级1344株,名木2株。主要树种:国槐、杨属水杉、牡丹等63种。有翅果油树丽豆红景天兰科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动物

临汾市野生动物种类丰富,野生动物种类丰富,陆柄脊椎动物有300余种,占全省总种数的74%,其中,鸟类243种,兽类45种,爬行纲8种,两栖类4种。在本区动物种类中,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有东方白鹳黑鹳褐马鸡等,其中褐马鸡是世界闻名的珍稀动物,是中国的国宝和特有珍禽。二类保护动物有金钱豹、原麝大天鹅、鸳鸯。三类保护动物有长尾斑羚大鸨金雕玉带海雕等。

自然保护地

临汾市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野生动植物保护区3处(吕梁山地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太行山地野生动植物保护区、中南部盆地野生动植物保护区)。

山西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省蒲县、隰县境内,地处吕梁山脉南端,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是山西省四大旗舰物种褐马鸡、原麝、华北豹黑鹳等珍稀动物的重要栖息地,是白皮松、辽东栎等珍贵树种的重要分布区。

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晋城市沁水县距县城56千米处的“中国农耕文明发源地”下川村一带。成立于1983年,36.3万亩的辖区跨涉临汾市下辖垣曲县阳城县、沁水、翼城县四县,保护着华北地区唯一的原始林区混沟、特色花海最美草原舜王坪等自然资源。经过近40年长期封禁和10年的严格保护,历山自然生态家底日益丰厚。2022年调查显示,山西历山保护区现有维管植物1300余种、动物34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二级保护物种88种,省级重点保护物种52种,成为山西省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保护区。

自然灾害

临汾市自然灾害主要有旱灾,涝灾和地震灾害。

临汾市地震灾害,在2023年6月18日,山西临汾市洪洞县(北纬36.32度,东经111.74度)发生3.3级地震,震源深度26千米。

临汾市旱灾,在2013年2月统计,运城市长治市、临汾3市8个县(区)67万人受灾,5.1万人饮水困难,10万人需生活救助;饮水困难大牲畜近300头(只);农作物受灾面积67.2千公顷,其中绝收6.9千公顷。

临汾市涝灾,在2021年10月2日至7日,山西省全省平均降水量119毫米,最大降水出现在临汾大宁县,平均降水量达285.2毫米。暴雨导致山西全省11个市76个县175.71万人受灾,因灾死亡15人,失踪3人,罕见的强降雨导致多地出现内涝、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肆虐的洪水导致多个村庄被淹。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底,临汾市现辖1区2市14县,共有84个镇,53个乡,20个街道办事处,251个社区居委会,2076个村民委员会。市政府驻地:尧都区解放西路市府街市政府大院。

政治

人口

人口总量

临汾市,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390.66万人。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001917人,占50.34%;女性人口为1974564人,占49.6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1.39,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114457人,占53.17%,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862024人,占46.83%。0-14岁人口为689892人,占成都地铁17号线35%;15-59岁人口为2567663人,占64.57%;60岁及以上人口为718926人,占18.0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484063人,占12.17%。2022年末2023年初,全市出生人口2.48万人,出生率为6.35‰;死亡人口3.14万人,死亡率为8.02‰;自然增长率为-1.67‰。

民族

临汾市截至2016年末,临汾市现有回族苗族蒙古族等28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2460人,其中回族人口占绝大多数。有9个回族聚居村和8个回族相对聚居街道,为少数民族的主要居住地。

语言

临汾地区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中原官话,在山西省范围内来说,与北路方言、晋东南方言、晋西南方言相差很大。主要是指汾河谷底自霍州一部到襄汾、曲沃、以及周边几个县的方言。这些地区的方言相差不是很大,但是也有细微的别,大致可以分为洪赵、临汾、襄汾、东山、西山几个区域。尧都区内河东河西也有很大的音调差异,比如,树的发音为“bo”。临汾方言的辅音声母共有28个,比汉语的辅音声母多7个,形成临汾方言的一大特色。即:pf(桌)、pf(戳)、v(物 哦)、n(妮)、z(日)等,临汾方言的韵母有45个,比普通话多8个。在用法上也有一些变化,单元音韵母,也叫单韵母,由1个元音构成,是基本的韵母,i(衣)、u(乌)、y(迂)、a(啊)等。

宗教信仰

临汾截至2018年,临汾市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信教群众25余万人,市级宗教团体5个。

临汾市在上古时代就有道教,是道教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源远流长,元朝继续崇道,至元年间,道士任志真、王德仁等奉国师掌教大宗师洞明真祁法旨,潜心化缘,殚其家财,在王母洞基址上“起盖殿阁十数间,以及三清、四帝、五祖、七真,诸仙神像焕然一新”。有宋志真、沈妙真等男女道徒500余人,道士分布之广,人数之众,前所未有。道教势力在仙洞周围村庄十分兴盛,元朝以后,道教逐渐衰落,明清时期,碑文中再无记载,至1996年底,全市对宗教活动场所进行登记,结果道教一无组织、二无规范活动场所。现只有对主要宫观进行维护的临时组织。

临汾市在北朝东魏武定年间(543-550年)就有佛教建寺,唐代佛教逐渐兴盛,经宋元明清久传不衰,成为平阳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市区内寺庙在志书中有记载者就达70余处。现存有相当规模的如仙洞沟碧岩寺、界峪回光寺、城内铁佛寺、天寿山世尊院,乔家庄净土寺等,1998年末,市佛协统计,净土寺有佛教信徒约3000余人,仙洞沟佛教信徒约3000多人,其它活动点人数无准确统计,全市约7000人,其中大多是正式办理皈依证者。

临汾市在清宣统二年(1910年),伊斯兰教传入,回民袁姓一家由河南省济源迁来临汾,以后逐年有回民迁来,本市东关小十字一带成为回民聚居地,也有散居他处的。开始并无清真寺,先来回民在私人家里过宗教生活。1990年元月,第一届伊斯兰教协会成立。1995年,伊斯兰教协会成立后,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管理逐步走上规范。1997年,清真寺被市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局评为“民主理财先进单位”。1998年7月,清真寺被省伊斯兰教协会评为模范清真寺。

天主教在明天启六年(1626年),由意大利神甫高一志在新绛县、洪洞传教,不久传到临汾市兰村。清光绪四年(1878),河北省天主教教徒焦孟奎一家逃荒到城南柴村,边办铸造厂,边传教,发展10余户教徒,后传人城里。临汾天主教属潞安府教区管辖。民国21年(1932年),洪洞天主教区成立后,在临汾城鼓楼东南角建教堂1座,占地0.06公顷,建北房4间,南房3间,东西房各3间,为一座四合院。1996年,天主教堂共有9处:南麻、柴村、兰村、小榆、乔家院、新里村、田村、市内小南门、陶家庄。1998年12月,张明彬神甫退休,洪洞主教区派孙慧杰担任本市本堂神甫,副本堂神甫仍为邢德龙。至1998年底,全市天主教徒为2986人。

基督教在清光绪年间传入临汾市。光绪二至四年(1876—1878年),华北地区大旱,山西省灾情严重。光绪三年(1877年),英国“内地会”(1865年,在英国组成以深入中国内地传教为宗旨的组织)传教士德治安、林惠生以考察灾情为名来平阳传教。光绪四年(1878年),英国“内地会”传教士德治安、李修善住临汾城内铁佛寺西厢房,从赈灾人手传教。光绪五年(1879年),李修善在稍囫囵口(三中巷)买一座院,作教堂和住宅。1996年,市政府按照国务院145号文件和国务院宗教事务局颁发《宗教活动场所登记办法》,对基督教活动场所进行正式登记:青狮北街教会、县底、屯斗、赵南河、石村、西王、神刘、北练、洪堡、南太涧、南芦、北刘、土门、山底、西宜、泊庄、金殿、枕头、郝圪塔、店儿凹、麻家庄等21处。临时登记有晋掌、许村、东亢、临钢、东孔等5处,暂缓登记有高河店、北麻、西郭村、杨家坡、核桃凹村5处。至1998年底,属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基督教会领导的教徒5000人。

经济

综述

临汾市农业生产条件较好,以粮食和多种经济作物为主。盛产小麦、棉花、玉米、谷子、烟叶、西瓜等,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粮食总产量占全省的15%左右,其中小麦占全省的35%以上。有蔬菜、中药材、果树等特色产业。东西两山干鲜果品种多、产量大,林牧业相对发达,有115个农产品获得国家绿色认证。重要产业有煤炭产业,焦化产业,钢铁产业等。2019年,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75%,全市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以上。全市共有9个鹤壁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9个产业集聚区。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临汾市地区生产总值2438.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2023年增长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0.2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062.6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1185.9亿元,增长4.9%。

第一产业

临汾市第一产业主要是以粮食和多种经济作物为主,土地产出率较高,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特别是中部临汾盆地,是山西省小麦生产基地之一。2022年,全市小麦产量86.42万吨。水果产量较高,干鲜果以红枣、核桃、苹果、山楂、柿子、花椒等为主。2021年11月29日,农业农村部公布了全国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和典型县建设名单,确认吉县为苹果全产业链典型县。2022年,大宁县注册成立了山西省大宁宁脆苹果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社址设在上麻束村,主要由全县5个乡镇的14个大宁宁脆苹果专业合作社联合组成,涉及农户289户758人,共有果园2210亩,人均2.9亩,现有挂果面积220亩,产量达到5.5万公斤,收入99万元。

临汾市2021年,认定国家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33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7家。

2024年,临汾市农林牧渔业实现全面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5.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7%。农业(种植业)产值增长4.9%,占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69.7%。牧业、林业分别增长7.5%和10.7%,占比分别为20.2%和4.8%。渔业快速发展,增长10.6%。2024年,全市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22.2万吨,增长8.1%。水果(含瓜果类)产量151.1万吨,增长12.0%。其中,园林水果产量146.0万吨,增长11.6%;瓜果类产量5.1万吨,增长26.5%。中草药材产量12.6万吨,增长19.8%。2024年,全市生猪出栏170.9万头,比上年增长9.7%;牛出栏5.6万头,增长12.8%;羊出栏48.1万只,增长5.2%;家禽出栏2770.0万只,增长10.7%;禽蛋产量13.3万吨,增长2.2%;牛奶产量4.9万吨,下降2.7%。

第二产业

临汾市第二产业主要是以煤、焦、钢铁、电力四大行业为主,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9.0%。临汾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三大优质主焦煤基地,钢铁产业是全市主导产业,铸造业历史悠久,煤炭产能8640万吨,焦化产能1967万吨,钢铁产能1351万吨等。2022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36家。煤炭主要企业有煤炭企业有霍州煤矿集团、同煤临汾宏大矿业、临汾天煜能源等,焦化主要企业有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万鑫达焦化、立恒焦化等,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重型装备制造业和煤机装备制造业为主导的新兴产业体系。

2024年,临汾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3%。其中,采矿业增长5.0%,对全市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63.5%;制造业增长11.2%,贡献率33.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0.5%,贡献率3.0%。从工业新动能看,全市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3.7%,快于规上工业增速7.4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比重为8.1%,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1.0个百分点.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能耗强度降幅明显。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416.8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11.1%,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6.3%。

第三产业

临汾市的第三产业以旅游业,传统的交通运输,批零住餐业和其他服务业为主,大力发展文旅康养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等业态。

2024年,临汾市服务业增加值1185.9亿元,占GDP比重48.6%,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9%。服务业七大行业中,有四个行业增加值增速快于全市GDP增速,分别是:营利性服务业(15.3%)、批发和零售业(11.1%)、金融业(9.7%)、住宿和餐饮业(7.5%)。

经济功能区

临汾经济开发区位于临汾市城北,地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中心区域,是京津冀、东南沿海地区向中部地区辐射的产业承接地,临汾经济开发区是1997年7月经山西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开发区。2017年6月,省政府批复同意临汾经济开发区,区域总面积由原来的7.8平方千米增加到131.76平方千米。涵盖三镇一乡一办事处,共11个社区、48个行政村。2018年9月,省政府同意临汾经济开发区申请升级国家级开发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已建成和在建各类标准化厂房40余万平米,储备土地2000余亩,初步实现“地等项目”。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临汾市教育资源丰富,截至2022年末,有各级各类学校1790所,其中,高等院校4所、特殊教育学校7所、中等职业学校39所、普通中学269所、小学788所、幼儿园687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0所,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34所,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8.3%。共有在校学生619119人,教职工61156人,其中专任教师50621人。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成立于2002年,是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以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实施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的师范类独立学院。学院位于尧都区,现有全日制本科生8116人,设有16个系、36个本科专业。所设专业涵盖了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2017和2018连续两年被评为山西省创建“平安校园”工作先进单位;2018年被授予山西省园林单位;2019年获批“山西省第二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学院众创空间获批省、市两级众创空间;2020年获得第四届全国兵棋推演大赛华北地区赛区团体组织奖;2021年获得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优秀协办单位。

医疗卫生

临汾市2022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村卫生室)4517家,其中,医院195所(中医医院1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70所、卫生院(分院)210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8家。全市卫生机构共有床位2.44万张,其中,医院床位1.98万张,卫生院床位3721张。卫生技术人员3.09万人。

临汾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46年,前身是晋南专区人民医院、临汾地区人民医院,2001年撤地改市后更名为临汾市人民医院。现已成为保健、预防、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占地402.9亩,编制床位1980张。在职职工2966人,医院先后荣获“全国百姓放心百佳示范医院”“年度全国医院后勤管理创新先进单位”“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管理创新医院”“中国医院百强院”等国家级荣誉。

科技

2021年底,临汾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06家,共有72家企业获得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编号。2022年,临汾市与各大高校合作的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基地建设项目签约57个,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项目签约36个。临汾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数据库共发布科技政策信息1189条,发布科技成果594条,发布技术需求95条,对接高校院所12家、行业专家136人,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累计15.5亿元。山西晋南钢铁集团申报的“150t转炉煤气绿色高值化回收利用关键技术研发及试验研究项目”荣获一等奖。2022年,认定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临汾市重点实验室等4家市级重点实验室。

文化事业

临汾市2022年末,全市共有文化馆18个,博物馆14个,艺术表演团体16个。广播电视台17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9.42%,电视人口覆盖率99.71%。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18个,档案馆18个。目前有11个县级图书馆和9个文化馆达到国家三级标准以上。共建成47个分馆、8个微型图书馆、2个阳光公益书吧和2个城市书房。2022年开展“免费送戏下乡”惠民演出1630场,完成场次居全省第二。加强濒危戏曲剧种的传承和保护,开展曲沃碗碗腔、洪洞道情、浮山乐乐腔等公益演出195场。

临汾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位于滨河西路九州广场南端,建筑总面积32429平方米,建筑高度23.65米,临汾博物馆是城市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是城市历史文化的凝聚点,是临汾市最主要的文化载体,博物馆成为临汾市百里汾河生态长庙的标志性建筑,是展现华文明、促进文化交流的主要平台,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博物信事业健康发展等方面将发挥重大作用。

体育事业

2022年临汾市新增公共体育设施1345个,新增新建、改扩建体育设施173个,新建居民住宅小区配套建设体育设施50余处。全市人均体育场面积达到2.2平方米。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6人,每万人体育社会组织数量达到0.8个。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0.9块。参加2022年山西省十六运资格赛取得11金12银20铜,参加2022年山西省锦标赛取得了8金11银20铜的成绩。

乡宁县体育馆位于临汾市乡宁县昌宁乡迎旭东大街65号,于2013年建成,2015年投入运营,用地面积13219平方米,建筑面积9492平方米,馆内活动场地面积1650平方米,馆外活动场地面积2340平方米,(其中包括:门球场、五人制足球场、乒乓球室、户外篮球场)。馆内固定座位3050个,设有组委会办公室、贵宾室、裁判休息室、运动员更衣室、医务室等附属用房。体育馆按国家场馆标准修建,可承办全国性的单项体育比赛。

人居环境

截至2022年,临汾市区空气质量好于二级以上天数219天,比上年增加25天。地表水达到Ⅲ类水体的比例为55.6%,劣Ⅴ类水体的比例为0,均完成省定目标。市区PM2.5浓度均值为48微克/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99.34%;市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连续13年达到100%;全市集中供热普及率96.31%,提高了0.7个百分点。新增绿化覆盖面积18.0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2.3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1平方米。全市建成区新增绿化覆盖面积71.3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0.8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09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2.53平方米。

社会保障

临汾市2022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290.7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209.15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386.7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41.28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为59.4万人,其中,农民工26.01万人,全年全市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2.01万人,发放城市低保资金12857.1万元,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5.45万人,发放农村低保资金30532.46万元,各类收养性单位床位数9614张,收养人数4120人。年末全市城镇有各种社区服务机构2437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3.09亿元,接收社会捐赠款96.44万元。

交通

综述

临汾市交通便利,公路、铁路、航空立体化的交通网络已经形成,具有周边地级市1小时通勤,太原市西安市郑州市等省会城市2小时互通,晋陕豫重要城市和旅游地3小时到达的优势。

公路

临汾市截至2022年,公路通车里程19570.4千米,其中,路网密度95.32千米/百平方千米,公路通车里程按行政等级分国道1514千米,省道718千米,县道2418千米,乡道5528千米,专道60千米,村道8543千米;按技术等级分高速518千米,一级公路414千米,二级公路1935千米,三级公路3144千米,四级公路12381千米,等外公路389千米。截至2023年,临汾市境内有高速公路8条663千米,分别为:大运高速、青岛—兰州高速公路、吉河高速、霍永高速、临汾绕城高速、明曲高速、侯马—平陆高速公路、阳侯高速。

2022年全市“四好农村路”完成428千米,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主线工程北起永和县石楼交界处,南至乡宁河津交界处河津界大桥,分为13段共291千米,其中新建路段9段247千米,利用路段4段44千米,涉及永和、大宁县、吉县、乡宁4县。

铁路

临汾市截至2022年,境内铁路里程达到799.6千米,大西高速铁路纵贯山西省南北,途经临汾市142千米,涉及霍州、洪洞县尧都区襄汾县侯马市五个县(市、区)。已经形成了南同蒲与瓦日铁路、南同蒲与侯月线“双十字”布局。截至2022年底,共开行11趟中欧班列,分别驶向德国意大利波兰等国。

临汾西站建筑面积11380平方米,站台规模2台3台面5线。总建筑面积约11380平米,其中站房面积约7910平米,商业面积约为3470平米。

临汾站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原太原铁路局)管辖的一等站。始建于1935年。离太原站274千米,离华山站254千米。站共有9条到发线,8条调车线,2条牵出线,1座简易驼峰,24条专用线,1座货场,1个客车检修库,1个机务折返段,1个客车检修基地。

航空

截至2022年,临汾市共开通23条航线,通达28座城市,基本覆盖国内主要省会和旅游城市。临汾尧都机场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乔李镇乔李南麻村,为4C级国内支线机场。临汾乔李机场于1959年正式建成通航,1960年停航,2016年重建完成恢复通航,2020年正式更名为临汾尧都机场。拥有1座航站楼,1条2600米跑道,9个停机位。开通航线17条、通航26座城市。2019年旅客吞吐量76万人次,全国排名第121位。

公共交通

临汾市区共有公交线路30余条,纯电动公交车500余辆,已实现了尧都区平川乡镇纯电动公交全覆盖。有尧庙汽车站、 北城汽车站等客运站。截至2019年,全市出租车3882辆,公交车1412辆,公共自行车5050辆,共享单车12694辆。

人文

综述

临汾作为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素来有“华夏第一都”之称。文化底蕴深厚,临汾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尧文化、根祖文化、民俗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等系列平阳文化积淀深厚,源远流长。尧、舜、荀子庄子师旷等先贤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在临汾文明发展史上,多次文物发掘普查,仅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就发现有高堆、金城堡、羊舍、伊村、官场等27处。

饮食

临汾当地的餐饮仍以面食为主,油炸食物、杂粮细做是当地的特色。有烧、烤、烙、蒸、煮、炸的诸般面食,从造型到花样乃至风味,形成了独特的面食文化。逢年过节,吉日喜庆,婚丧寿诞,一般都要大摆宴席,招待亲戚朋友。河西北部地区,早餐是臊子面和软糜黍蒸饭。河西南部地区除臊子面,外加4个小菜,俗称芡子(或前食),无蒸饭,部分户有大米饭。河东早餐也是臊子面,同时上米糕,大都用糯米、枣儿蒸成。午宴临汾大同小异,都叫坐席,比较隆重。

其中特产美食有吴家熏肉,安泽火腿,猫耳朵羊杂割黄米蒸饭乡宁白面油糕曲沃腊牛肉丸子面等。

吴家熏肉是临汾的传统佳肴,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吴家熏肉以鸡和猪的心、肝、肠、肚、蹄、口条、头为主要原料。其成品褐色中衬着金黄,“灵”味中夹着草香,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后味翻香,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苍蝇不沾,放置三天而不腐。

安泽火腿是山西临汾传统名食,已有300多年的生产历史。这里的火腿,色泽红白分明,气味浓香,味道鲜美,享誉省内外。据《安泽县志》载:“金华火腿而外,以安泽火腿为最,亦土产中之绝佳者”。

黄米蒸饭是临汾传统的风味食品。将新鲜糜子在凉水中浸泡几小时后,另将大枣、红芸豆放在锅中煮熟备用,然后将黄米捞出,在瓦中一层黄米一层芸豆一层红枣放置,用大火蒸熟,还要用开水一遍一遍淋透。最后在磁面盆中挤压成糕状,加入白糖才能食用,口感香软。

特产

临汾地理标志产品有乡宁华廷陶瓷精造特色紫砂、荀庐紫砂壶、曲沃北董大蒜、大宁红皮小米等12种。

安泽连翘,山西省安泽县特产以个大、饱满、药用价值高而闻名。安泽连翘古称“岳阳连翘”,素有“全国连翘在山西,山西连翘在安泽”的美誉。安泽连翘清热解毒,降血压、降血脂,其花、叶、果均有疗效,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中药材。连翘采收中,在白露前后采收的果实为青翘,烘干晾晒后方可入药,立冬后采摘的完全干透的叫连翘或老翘。2014年02月1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安泽连翘”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翼城隆化垣小米,产于翼城县隆化镇。隆化小米在外观品质上具有颗粒圆大,色泽金黄,粒度整齐、均匀的特点。在内在品质上,含有丰富的淀粉、氨基酸、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维生素等。2009年、2013年获“山西特色农产品”;多次获农产品交易会、博览会金奖、畅销产品奖。“隆化垣”商标获“临汾市知名商标”“山西省著名商标”。2019年2月,翼城隆化小米专业合作社成为“山西小米产业联盟”新增联盟成员。

贺家庄鲜桃,生产基地位于尧都区贺家庄乡李家庄村。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生产出的鲜桃色泽鲜艳,果肉乳白,质硬脆嫩,甜度高,口味佳,半离核,果面光洁,极少茸毛。果实特大,平均单果重400克,最大单果重1200克,属超晚熟品种,且适应性强,成熟期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2002年山西省优质水果、蔬菜展销会“金奖”;2012年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畅销奖”;2013年获第三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金奖;2011年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13年通过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

习俗

正月初一为春节,据辈份登门拜年,族产子孙同拜祖先,新娶的媳妇,登本族长家中(祖先堂)礼拜,俗称上神子。初二到姥姥家拜年。初三到岳父家拜年。初四以后去姑母姨母家拜年,凡给长辈拜年,都要带枣糕,以示祝老人高寿。初五为“泼污”节,将年后积攒五日的脏物、污水清倒出去,俗称“破五”,也叫“送穷节”,一般此日不出门。初六是“认亲节”也叫走新亲。凡年前嫁的闺女,娘家与近亲族人,都要炸油食去婆家探望,婆家设宴席招待。初七为“人日节”,妇女忌动针线做活,个别乡村夜祭北斗七星。初十为石头“生日”,忌搬动石头,更不许妇女在石头上洗衣和槌布(又传是老鼠嫁女节)。 

正月二十为添仓节。家家烙糊面饼,俗称摊卷卷、蒸仓糕, 卷内卷荤素馅菜,象征四季发财。是夜,全家大小,分拿天地神系上的献品卷卷,一边撕成小块扔一边念:迁移宫吃馍,柳爷喝汤,大瓮圪堆,小瓮满装。从院里到家里扔遍。

洪洞广胜寺庙会,是每年农历三月十八为水神生日而举办的庙会,名播山西省。蒲县柏山庙会,是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为东岳大帝生日而举办的为期十天的庙会,近年来成为“安全生产”活动会,延续至今。

文物古迹

截至2015年临汾市有不可移动文物830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4处(麻衣寺砖塔、师家沟古建筑群、洪洞关帝庙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6处(大张遗址、西徐三教庙、伏珠弥勒寺等),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处。

麻衣寺砖塔位于安泽县城和川镇内,始建于金朝,至今保存完好。该塔为八角九纫密檐式实心塔,四面嵌有佛龛,336尊佛像分布于各层,对研究佛教文化有极为珍贵的价值,1996年被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塔建于海拔近2000米的高山顶上,登高塔,受佛教文化之熏染;放眼四望,收苍山碧水于眼底,嗅野芳幽香。

普净寺,位于襄汾县城西南30千米处。该寺东、南有汾河环绕,西、北毗邻吕梁市山麓,恰处晋西南灵秀之地。现存建筑系由山门、天王、菩萨、关王、药王、大雄宝殿等殿宇组成,集古代建筑、雕塑、服饰、绘画、书法诸艺术于一体的古文物群。

关帝庙位于古县境内热留村,始建于唐,后经明清两代缮修,总面积为1217平方米。该建筑为四合院布局,戏台坐南向北,台基高5.8米,面宽10余米。东西配殿各五间,殿前加筑走廊。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16年10月临汾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1项(家具制作技艺(高杉晋作家具制作技艺)、蒲州梆子、翼城花鼓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14项(灯马、花灯舞、手绘布画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00项。

木版年画是中国民间在年节之际用以迎新接福的一种普及性的传统艺术样式,平阳木版年画是流传于山西省临汾地区的一种民间美术样式,它始于宋金,盛于元代,至明清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古代印刷史》称平阳木版年画为年画的“始祖”,《中国版画史》也有“版画之头,平阳启之”的论断。

眉户(晋南眉户)原名“迷胡”。晋南是眉户的主要流行区域之一。光绪末年至民国初年职业班社形成,先后出现新绛县孙福盛班、夏县高世维班等,解州有赵连城开设的眉户科班。艺人的创造性发挥最终形成眉户唱腔体系的“七十二大调,三十六小调”,同时吸收蒲州梆子的锣鼓经,借鉴蒲州梆子的流水板、间板和滚白,在保持自身唱腔委婉悠扬的同时,弥补不易表现慷慨激昂情绪之缺陷。

风景名胜

综述

临汾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留存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素有“华夏第一都”之称。临汾市现有A级旅游景区(点)39处,其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3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5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处,国家AA级旅游景区1处,国家级地质公园3处,国家级森林公园2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省级风景名胜区4处,国家级、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19个。

旅游产业是临汾市经济发展、富民强市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截至2022年,全市A级收费景区共接待游客34.33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397.74万元,带动消费1.48亿元。

重要景点

山西临汾壶口瀑布是黄河上唯一的黄色大瀑布,也是中国的第二大瀑布,号称“黄河奇观”。位于吉县城西约25千米的晋陕峡谷。景区面积约100平方千米。九曲黄河流至此处,300余米宽的浩瀚水面骤然收成一束,倾泻入落差30余米的石槽中,形似巨壶注水,故名“壶口瀑布”。壶口瀑布,因水势和四季变化形成了“彩虹通天”、“水底冒烟”“谷涧起雷”和“旱地行船”四大奇观,享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地质公园等桂冠。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槐树祭祖习俗”的传承保护单位、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明初规模浩大的官方移民而闻名于世,是全国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唯一民祭圣地,有“华人老家根祖圣地”之誉。目前景区有60余处风景文化景点,由“移民古迹区”“祭祖活动区”“民俗游览区”“汾河生态区”四大主题板块组成,据文献记载,从明洪武3年至永乐15年,近50年的时间里在山西洪洞大槐树下发生了18次大规模的官方移民活动,百万民众从大槐树下被迁往京、冀、豫、鲁、皖、苏等18个省、500多个县市,从1991年起景区每年清明前后都会举办以清明节为主祭日的“洪洞大槐树文化节”,每届文化节都有数以万计的移民后裔云集于大槐树老家,共祭移民先祖。

云丘山位于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地处吕梁山与汾渭地堑交汇处,总面积210平方千米,主开发景区面积为35平方千米,最高峰玉皇顶海拔1629米。云丘山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和文化遗产,是晋西南地区少有的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度假养生、民俗体验、文化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景区。云丘山的道教文化兴盛,殿宇、洞观为数众多,是全真教龙门派开山祖庭,有“北云丘、南武当”之称。

洪洞广胜寺景区位于洪洞县城东北15千米的霍山,古柏苍翠,泉水潺潺。创建于东汉建和元年(147)的广胜寺,是由上寺、下寺和水神庙组成的元明古建筑群。高踞霍山顶上寺内的飞虹塔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七彩琉璃塔,被誉为中华第一琉璃宝塔。塔身砖砌,高47.31米,平面八角形13层,表层全部镶嵌黄、绿、蓝三色琉璃烧制的屋宇、神、斗拱、莲瓣、角柱、勾栏、花罩及盘龙、人物、鸟兽和各种花卉图案,一层一组,图案各异。

彭真故居纪念馆,坐落在山西省侯马市垤上村,是彭真同志出生和青少年时期生活、学习、成长的地方。1902年10月12日彭真同志在这里诞生,并在此生活了20年,直到1922年9月,以优异成绩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学,到省会太原市读书,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纪念馆总占地面积63.8亩,总建筑面积9986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5675平方米。共设有4个展厅,分别为一、二、三展厅和故居保护厅。

对外交流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2017年,临汾市荣获,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2019年,临汾市荣获,“2019年山西省模范单位”荣誉称号。

2022年,临汾获得“2021年度最受关注的天气预报城市——宜居宜游”荣誉称号。

2022年,临汾市荣获《中国投资热点城市》称号。

2023年,临汾市直工委机关党支部荣获临汾市“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2023年,临汾市荣获2020-202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荣誉称号。

2023年09月,临汾市获评“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称号。

参考资料

> 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10-04

市情概况.临汾市人民政府.2023-10-02

临汾概况(图).临汾概况(图).2023-10-02

【七人普】乡音答到, 我们“晋”来了~.澎湃新闻网.2023-10-18

2024年临汾市经济运行情况.临汾市统计局.2025-02-03

临汾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临汾统计在线-微信公众平台.2025-02-03

市情概况.市情概况.2023-10-03

晋L车牌号.晋L车牌号.2023-10-04

临汾市人民政府.临汾市人民政府.2023-10-18

临汾尧都机场.中国民用航空局.2023-10-04

临汾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临汾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3-10-02

临汾市水利局.临汾市水利局.2023-10-02

临汾经济开发区简介.临汾经开区管委会.2023-10-03

临汾市开发区(产业集聚区)建设观摩推进会召开.黄河新闻网.2023-10-03

临汾市多措并举促进旅游业发展 培植发展优势.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10-04

临汾市水利局.临汾市水利局.2023-10-02

临汾市水利局.临汾市水利局.2023-10-02

浍河水库.曲沃县人民政府.2023-11-04

尧都区水利局关于尧都区汾河干流支流分洪缓洪区设置方案的公告.尧都区人民政府.2023-11-04

涓涓清流润新田——临汾市引沁入汾浮山供水工程.黄河新闻网.2023-10-02

临汾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公报-临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临汾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公报-临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3-10-02

临汾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临汾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3-10-02

临汾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坚守自然资源基底 服务平阳发展大局 - 山西新闻网.山西新闻网.2023-10-02

临汾市水利局.临汾市水利局.2023-10-02

探究城市水资源规划与保护—以临汾市为例.中国期刊网.2023-11-04

临汾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第二次 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公布-通知公告-临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临汾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2023-10-02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山西省自然资源厅.2023-10-17

《山西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21~2030)》.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3-10-02

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守护生态历山 促进和谐共生.中共山西省委组织部.2023-10-18

沁水历山国家森林公园.山西省人民政府.2023-10-02

(正式速报)山西临汾市洪洞县发生3.3级地震.地震局.2023-10-02

山西运城长治临汾局地遭受旱灾 5.1万人饮水困难.央视网.2023-10-02

山西!洪水肆虐,房屋倒塌,山体滑坡!直接经济损失50.29亿元!.东亚经贸新闻.2023-10-02

李云峰-市长-临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临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3-10-02

袁振旭当选临汾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中共山西省委组织部.2023-10-02

临汾市人民政府.临汾市人民政府.2023-10-02

郝忠祥.临汾市人民政府.2023-10-02

临汾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1].临汾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1].2023-10-02

点面结合 整体推动——访山西省临汾市长岳普煜.中国民族网.2023-10-17

省园艺产业发展中心主任王拴福一行在临汾市调研指导特色农业产业.山西省农业农村厅.2023-11-18

2019年临汾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临汾市政府门户网站.2023-10-03

临汾市2021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势头强劲.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23-10-03

山西大宁果农“抱团”共发展.中国新闻网.2023-10-17

山西省域副中心城市—临汾.制项宝.2023-10-03

临汾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汾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临汾市人民政府.2023-10-03

临汾市文化旅游业发展改革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召开.临汾市人民政府.2023-10-03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2023-11-18

学院简介.临汾职业技术学院.2023-11-18

山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山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23-11-18

学院简介.山西管理职业学院.2023-11-18

全国高等学校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23-10-07

临汾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汾市“十四五”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临汾市人民政府.2023-11-18

欢迎来到临汾市人民医院官方网站.临汾市人民医院官方网站.2023-10-18

欢迎进入山西省临汾市中心医院官方网站!.临汾市中心医院官方网站.2023-11-18

欢迎来到临汾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临汾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2023-11-18

山西省科技厅网站.山西省科学技术厅.2023-10-03

临汾市科技创新工作综述:产学研合作塑品牌 平台载体强支撑.黄河新闻网.2023-10-03

临汾博物馆.临汾博物馆.2023-10-03

全面发展 六张体育名片打造临汾.人民融媒体.2023-10-18

【图解】临汾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汾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临汾市体育局.2023-10-18

乡宁县体育中心体育馆(全民健身中心).国家全民健身服务平台.2023-11-18

乡宁县体育馆.山西省体育局.2023-11-18

临汾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汾市“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的通知.临汾市人民政府.2023-11-18

改革开放40周年之临汾交通篇.临汾日报.2023-10-18

临汾市交通运输局.临汾市交通运输局.2023-10-03

70年风雨历程 高质量发展谋新篇——新中国成立70年临汾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数据解读-.临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3-10-04

棉麦之乡、膏腴之地”,临汾市拥有两座火车站.棉麦之乡、膏腴之地”,临汾市拥有两座火车站.2023-10-04

山西省现有7座民航机场,再新建2座.山西省现有7座民航机场,再新建2座.2023-10-04

临汾获评“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称号 日期: 2023-09-13 来源: 临汾市交通运输局.临汾获评“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称号 日期: 2023-09-13 来源: 临汾市交通运输局.2023-10-04

春运首日的临汾火车站、汽车站,是这样….临汾日报.2023-10-18

图说70年 临汾交通出行大变迁.临汾新闻网.2023-10-04

尧都临汾——“华夏第一都”,一起探寻历史的沧桑.人民号.2023-10-18

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日报数字报.2023-10-18

临汾特色小吃.临汾特色小吃.2023-10-18

地理标志产品.黄河新闻网.2023-10-03

安泽连翘: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黄河新闻网.2023-10-03

翼城县“隆化垣”小米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黄河新闻网.2023-10-03

尧都区贺家庄鲜桃——晚熟品种桃王九九.黄河新闻网.2023-10-03

临汾民间风俗——节日民俗.临汾民间风俗——节日民俗.2023-10-04

逢年赶会来临汾.临汾新闻网.2023-10-18

临汾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临汾市人民政府.2023-10-04

山西省文物局.平定县政府信息公开网.2023-10-18

山西省文物局门户网站.山西省文物局.2023-10-04

麻衣寺砖塔.临汾新闻网.2023-10-04

襄汾县普净寺.临汾新闻网.2023-10-04

古县热留关帝庙.临汾新闻网.2023-10-04

临汾非遗项目总数达300项 领跑全省.临汾新闻网.2023-10-04

山西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推荐名单正在公示.太原日报.2023-10-18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04

木版年画(平阳木版年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04

眉户(晋南眉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04

黄河壶口瀑布.临汾市人民政府.2023-10-04

景区介绍.大槐树.2023-10-04

景区概述 首页 印象云丘山 景区概述.景区概述 首页 印象云丘山 景区概述.2023-10-04

洪洞广胜寺景区.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10-04

【4A】临汾市侯马彭真纪念馆.山西省人民政府.2023-10-04

市外事办与菲律宾山西海外联谊会举行友好交流会谈.市外事办与菲律宾山西海外联谊会举行友好交流会谈.2023-10-04

首页-临汾党群服务中心.首页-临汾党群服务中心.2023-10-04

美国核桃市.美国核桃市.2023-10-04

澳大利亚杰拉尔顿市.澳大利亚杰拉尔顿市.2023-10-04

寻红色足迹 讲革命故事.寻红色足迹 讲革命故事.2023-10-04

邓辰西 (1912—1991.08).邓辰西 (1912—1991.08).2023-10-04

廉怀德 (1919—1990).廉怀德 (1919—1990).2023-10-04

张国彦 (1939—2013.04).张国彦 (1939—2013.04).2023-10-04

201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出炉.央广网.2023-10-04

临汾市人民医院获“山西省模范单位”荣誉称号.临汾市人民医院获“山西省模范单位”荣誉称号.2023-10-04

临汾再获一“国字号”殊荣!.人民融媒体.2023-10-18

聚焦18座投资热点城市《中国投资热点城市》报告出炉.新民晚报.2023-10-04

临汾市直工委机关党支部荣获临汾市“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山西省机关党建.2023-10-04

临汾市连续9届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临汾市连续9届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2023-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