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绛县
新县,别名绛州,中国山西省运城市下辖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东临侯马市,西接稷山县,南连闻喜县,东北与襄汾县接壤,西北与乡宁县相邻,介于东经111°1′~111°20′,北纬35°27′~35°48′之间,全县总面积597.18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新绛县常住人口 为273843人。
新绛县地势呈南北两侧高,中间低,东部高,西部低。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新绛县秦属河东郡,东汉改为长修镇,三国时属魏,晋朝时属平阳郡,隋朝废正平郡,改为绛郡,民国元年始改称新绛县。
新绛县经公布的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645处,其中国保16处、省保9处、市保7处,有全国唯一鼎足而立的钟鼓乐三楼、现存最早的北方园林绛守居园池、华北最大的州府衙门绛州大堂、气派壮观的绛州文庙。全县传统民间工艺品多达25大类1800余种,有绛州鼓乐、绛州澄泥砚、绛州面塑、绛州剔犀、梅花点舌丸等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绛州鼓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和“世界无形文化遗产”。
新绛县以创建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主抓手,“粮菜果畜药”五大主导产业协同发展。新绛主要农产品已出口到俄罗斯、日本、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国家。截至2022年新绛县生产总值1835433 万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5:57.0:27.5, 调整为14.3:60.1:25.6。 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6704元,新绛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472308万元。
名称
新绛县北魏登国元年称太平县,隋开皇三年设正平县,大业二年改称绛州,领正平,翼城县,曲沃县,稷山县,河津市,垣曲县、太平、绛县等八县。1912年废州改称新绛县,取咸与维新之意,又与绛县相区别,称新绛县。
历史沿革
先秦到南北朝
秦属河东郡。北部为临汾县,西部为长修县。临汾旧城在今县城北25千米处(襄汾县晋城村)。长修故城在今县城西北15千米处(新绛县泉掌镇)。
刘知远时,封御史杜恬为长修侯,长修为侯国。东汉改为长修镇。
三国时属魏,置临汾县,隶平阳郡。
西晋时,临汾县属平阳郡。
南北朝时,北魏太武帝始光四年(427年)于柏壁镇置东雍州。分临汾县为太平县和南太平县。太和十一年(487年)置正平郡,领闻喜县、曲沃县二县。北周明帝武成二年(560年)改东武威郡为绛州,徙闻喜县龙头城(今礼元镇龙头堡)。武帝时复移于柏壁。建德六年(577年)再徙稷山县玉壁。
隋至宋朝
隋开皇三年(583年)州治从玉壁迁至今县城处。废正平郡,改为绛郡。领正平(今新绛)、龙门、太平、曲沃、翼城、稷山、绛、垣曲等八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置绛州总管府。辖绛、潞、盖、建、泽、沁、韩、晋、吕、浍、秦、蒲、虞、芮、邵等十五州。绛州领正平、太平、曲沃、闻喜、稷山等5县。武德三年(620年)罢总管府称雄郡。领正平、翼城、曲沃、闻喜、垣曲、太平、绛等7县。贞观中,绛州属河东道。领治仍旧。
五代十国袭唐制,置绛州总管府,辖15州领5县。
宋为雄州,置绛郡防御。辖正平、曲沃、翼城、太平、稷山、绛、垣曲等7县。
金置绛阳军节度使。兴定二年(1218年)升为晋安府,总管河东南路兵马。兴定三年(1219年)又置河东南路转运司,领正平、翼城县、曲沃县、闻喜县、垣曲县、太平、绛、平水等8县。
元至清代
元初为中原地区,置绛州行元帅府,辖河、解二州各县。后罢元帅府,仍为绛州,隶平阳路,领正平、翼城、曲沃、闻喜、垣曲、太平、绛等7县。
明为绛州,属山西承宣布政使司,隶平阳府,领稷山县、垣曲、绛等三县。
清初属领仍旧。雍正二年(1724年)改为直隶绛州,领稷山、河津市、闻喜、垣曲、绛等5县。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年)5月,废州改县,取咸与维新之义,又兼与邻近的绛县相区别,始改称新绛县,属河东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直隶省府。民国年二十六(1937年)新绛县属山西省第九专员公署。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民国县政府移驻乡宁县下川村,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迁回。日伪县政府仍驻旧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5月,新绛县抗日民主政府公开(属晋冀豫边区太岳三专署),驻文侯村。同年8月,改称新绛县民主政府,仍驻文侯村,兼辖闻喜北垣28村。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4月,新绛县城解放,成立新绛县人民政府。本年秋以汾河为界,南为绛南县,属太岳三专署,驻文侯村,仍辖闻喜北垣一带。北为新绛县,属晋绥吕梁十专署。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8月,绛南县并入新绛县,同属晋绥吕梁十专署。专署与县治均驻今县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2月,成立晋南行政公署,驻新绛,下设3个分区。新绛分区辖新绛、稷山县、河津市、曲沃县、乡宁县、吉县、汾城等7县。同年6月晋南专署成立(驻今临汾市),新绛属晋南专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底,运城专署成立,新绛属运城专署。
1958年11月,新绛并入侯马市,属晋南专署。1961年11月,从侯马市分出,恢复新绛县建置,仍属晋南专署。
1970年,晋西南分属为临汾、运城市两个地区,新绛县属运城地区。
1979年,运城地区改称运城行政专员公署,新绛仍属所辖县之一。
2001年,运城撤地建市,新绛县属运城市所辖。
地理
位置境域
新绛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东临侯马市,西接稷山县,南连闻喜县,东北与襄汾县接壤,西北与乡宁县相邻,介于东经111°1′~111°20′,北纬35°27′~35°48′之间,全县总面积597.18平方千米。
气候
新绛县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充足,主要集中在夏季,气候温和,日照时间长,四季分明。冬天寒冷干燥、春季气温多变雨水较少,夏季气温高降水充足,雨热共生。春季平均气温在10—21℃之间,夏季平均气温高于20℃,秋季平均气温在9℃~21℃之间,冬季太阳辐射量是一年最少期,为484.4小时。极端最高气温有时在40℃以上,极端地面最高温度有时可达70.9℃。秋季降水量高于春季,其中9月下旬最为集中,到10月上旬降水量逐渐减少,个别年份会出现连阴雨天气。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角为30°54′,大于新绛县以北地区。
地质
新绛县位于山西省台地的南部,出露地层具有中朝陆台的特征,有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新生界等几种类型。太古界地层为境内最古老变质岩系,出露于县境北部吕梁山区沐浴沟一带及南部杨家院北沟等地。元古界震旦系,以角度不整合覆于前震旦系片麻岩之上,分布于吕梁山区,厚度14米,岩性为灰白色中粒石英砂岩。古生界寒武系以平行不整合覆于元古界震旦系地层之上,分布于吕梁山区,厚度470米,为海相页岩、大理石新生界第三系上新统地层,以角度不整合覆于太古界花岗片麻岩之上。下部为砾岩、砂岩,厚度为80米。上部为紫红色三趾马红土,含钙质结核,厚度22米,出露于杨家院北沟、文侯东沟一带。第四系地层在境内沉积巨厚,因位置和沉积环境不同,岩性和厚度各异。
构造
新绛县境北部有吕梁山单斜和九原山地垒构造,南部有稷王山背斜,中部有汾河地堑。境内断裂构造较多,多系高角度走向正断层,为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山运动的产物。主要有吕梁山前正断层和紫金山—稷王山(峨眉岭)前正断层。还有九原山东、西、南、北正断层。吕梁山前正断层在新绛县走向为北东东向。紫金山—稷王山前正断层东起紫金山北麓,沿峨眉岭北缘,经新绛、稷山直至河津,走向为北东70°左右,上述南北两大断裂,形成了东西向汾河地堑。汾河东西向横贯中部,从而构成汾河两岸南北对称的阶地地形。
地形地貌
新绛县县境北部为吕梁山区,南部为峨眉岭丘陵区,中部为汾河高低阶地构成的冲、湖积平原区。总的地形是南北两侧高,中间低,东部高,西部低。全县一般海拔为400~600米,最高处为县西北的姑射山峰,海拔1438.4米。最低处为万安乡的赵村渡,海拔为381.9米。根据地质构造、地貌特点,岩性及成因类型,全境可分为四大地貌单元。分别是低山区,丘陵区,平原区和阶梯区。
水文水利
水文
新绛县境内大小河流均属汾河以及浍河水系,主要的过境河流有汾河以及浍河。汾河自县境东北南梁村入境,流经店头、柳泉、城关、横桥、古交镇、万安等6乡(镇)39村,至县西周流村出境。境内长22.5千米,河床宽200米左右。浍河属过境河流,于县境南中村北入境,西北流至县城西三林镇东汇入汾河。境内长11.5千米。河床宽20~40米,年径流量0.83亿立方米。新绛县还有7个大泉,其分别是鼓水(泉水)、红叶泉、抗旱泉、一口泉、水龙泉、南山泉以及东沟泉。其中鼓水又名鼓堆泉,为新绛县最大的涌水泉,发源于九原山下。此外,新绛县南岭、北山一带尚有30多处小泉。
水利
新绛县委县政府启动实施浍河防洪能力提升工程,计划新建改建堤防13公里,河道疏浚6.3公里,穿堤涵管改造23处,新建上堤道路18处,从基础上提升浍河河道防洪能力,保障行洪安全。 截至2023年7月25日,整个堤防工程已具雏形,已完成主槽疏浚、垃圾清运、土方填筑108万方,已完成工程量的95%,穿堤涵管工程已全面展开,其中10处已完成管道铺设,下一步将展开对主槽护砌,凹岸护坡以及堤顶泥结石道路的铺设,确保在12月底完成全部工程。新绛县的供水系统,主要以水井供水工程为主,2021年共有地下水开采井1598眼,供水量3478万立方米。本县有小一型水库3座,小二型水库2座,塘坝56座,2021年供水量为0;引水工程有禹门口水利枢纽工程和禹门口东扩提水工程2处,供水量2995万立方米;提水泵站40处,供水量3366万立方米。
土壤
在汾河三级阶地区岩性为亚沙土、亚粘土、沙互层,成因类型为洪、冲积。在峨眉岭岩性为红、黄色亚粘土,含钙质结核夹数层古土壤,为洪、冲积。厚度一般为46~191米。上更新统地层分布广泛,暴露于地表,厚度20~46米。在吕梁山前洪积扇区岩性为卵石、卵石粘土层。在汾河三级阶地区,岩性为黄色亚粘土、亚沙土,在峨眉岭地区。岩性为黄色亚沙土。全新统地层分布于吕梁山前洪积扇区,汾浍河一、二级阶地区及大冲沟的底部,以平行不整合覆于上更新统地层之上,在洪积扇区岩性为洪、坡积卵砾石、碎石、粘土加卵石层,厚度14~25米。在各大冲沟为洪冲积卵石亚沙土、亚粘土互层。在汾浍河一、二级阶地区为冲积洪积沙、沙砾石、亚沙土互层,厚度30米左右。
自然资源
水资源
2021年新绛县降水总量50790万万立方米,平均降雨深856.5毫米,相应频率0.8%,属丰水年。全县地表水资源量5293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9483万立方米,两者重重复量1057万立方米,水资源总量13719万立方米。全县地表水可和利用量3652万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8640万立方米,两者重复量729万立方米,水资源总可利用量11563万立方米。
2021年度新绛县全县供水总量为10114万立方米,用水总量为10114万立方米,耗水总量为8169 万立方米。全县废污水总排放量为275万立方米,废污水利用量275 万立方米。
土地资源
新绛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北端,总面积597.18平方公里,耕地51.07万亩。
森林资源
新绛县采取项目推进、围栏加固、病虫害防治和森林防火等措施,加强对国家公益林2.88万亩、地方公益林15.97万亩等森林项目的生态抚育和科学管护。同时,在横桥乡东康、北张镇宁家坡等进行人工造林,栽植侧柏、连翘、花椒、速生杨等树种,栽植面积达1万余亩。
矿产资源
新绛县北部吕梁山区以华灵庙为轴心,东西长3公里,南北宽2公里,有东、西、北3个铁矿带。储量约46.5万吨,品位50%左右。柳泉乡中村南、东柳泉一带,也有铁矿,储量约7万吨。天然高岭土,产于三泉镇九原山一带,较为丰富,已开采利用。石灰石产于北张乡西庄、三泉镇古堆村、柳泉乡中村南、东西柳泉等地。储量约200万立方米。石膏产于泽掌镇吴岭庄、涧西、乔沟头等地。储量约30万吨。钾长石产于北张乡北董坡与柳泉乡柳泉沟。重晶石,石英砂产于北张乡北董坡一带。
药材资源
新绛县药材资源丰富,可利用的有200多种。主要有:远志、知母、丹参、苍术、连翘、北柴胡、地骨皮、茜草、葶子、茵陈蒿、透骨草、天门冬、败酱、盐麸木、荔枝菟丝子、扁蓄、芦根、五味子等。引种的有地黄、香果、白术、附子、芍药、牡丹、半夏、玄参、枸杞、白芷、桔梗、菊花、红花、薏仁、荆芥、牛夕、党参、黄芪、板兰根、湘蕾金银花、番薯肉、天麻、当归、元胡、木香、白扁豆、紫苏、破故纸、木瓜、百合等。
草坡资源
新绛县野生草本植物已查明的有:黄花苜、狗尾草、香铃草、芦苇、甘草、谷菜、马唐、小旋花、狼尾草、羊胡子草属、草、锦葵、鹅观草、沙蓬、艾草、黄花蒿、茵陈蒿、灰条、地肤、荠菜、猪毛菜、猪殃殃、沙参、苦香树、苍术、丹参、蛇床、紫花地丁、仙鹤草、马齿苋、米口袋、挨砻地堵、白头翁、葶苈、翻白草、蒺藜、地绵、远志、甘遂、防风、莬丝子、牵牛、齿缘草、雀麦、交藤、曼陀罗、地黄、阴行草、车前、黄芩、野菊花、蒲公英、苍耳、牛筋草、白茅、薤白、百合、透骨草、半夏、湘蕾金银花、葎草、瓦松、水生、萱草、大花美人蕉、弄岗报春苣苔、早熟禾、黑麦草、三叶草、红车轴草、芦竹、芦根、沙嵩、飞簾、白羊草、苔草、金沸草、黄背草、猫爪爪、山刺儿菜、夏至草、竹节菜、茜草、婆婆针、野小蒜、肉苁蓉、六月雪、黑葡萄、苦菜土、甜苣、野薄荷、三楞草、臭蒿、阿尔太紫菀、蔺草、山丹丹等。
地热资源
新绛县有丰富的地下热水资源。据近年水文地质普查资料,境内地下热水点多,水温高,开采利用价值大。主要地热点有北池地热区、西马地热区、城关地热区三个地热区。北池地热区位于阳王镇的北池、董村一带,面积约20平方公里,西马地热区位于万安乡西马村一带分布面积约60平方公里,城关地热区分布于城关镇西关、段家庄、桥东一带,面积120平方公里。此外还有古堆地热区,分布于九原山一带,井口温度23~24℃。
生物多样性
动物
新绛县的野生动物十分的丰富主要可分为兽类、鸟纲、蛇虫类、水生类这四大类。其中豹,50年代偶有发现,曾在席村附近打死金钱豹一只,后再未发现。狼、野猪,50年代前常有出没,现已少见。其它还有狐属、獾、兔、野猫、黄鼬、松鼠、野山羊(俗名跑羔子)、罗氏鼢鼠、老鼠、蝙蝠等。禽类主要有麻雀、雕、雁、燕、鸽、猫头鹰、喜鹊、乌鸦、黄嘴鸦、大杜鹃、啄木鸟科、松鼠鸡、白胸翡翠、画眉、黄雀、环颈雉、斑鸠、鹭鸶等。蛇虫类主要包括青蛙、蟾蜍、蛇、铅山壁虎、直翅亚目、蜻蜓、螳螂、蝉、蟋蟀科、凤蝶总科、土蜂科,蚂蚁、蝎子、土鳖(俗名簸箕虫)、唇足纲、蜗牛、蝼蛄科、牛虻、蚯蚓、蜘蛛等。水生类主要有鲤鱼、鲫鱼、草鱼、鲢鱼、青鱼、鱼、黄鳝、鳖、蚌、虾、蟹、鱼、鲂鱼、罗非鱼、鲇形目、泥鳅、赤眼鳟等。
植物
新绛县主要分为五个植被区分别是土石山植被区、黄土丘陵植被区、九原山丘陵区、平原植被区以及沼泽植被区。土石山植被区分布于北部吕梁山基岩中低山区武家坡、马首山、胡桑庄、老凹沟一带。面积45平方千米,海拔600—1438.3米。南坡植被稀疏,覆盖度10%左右,以草灌为主,蒿类、白草、狗尾草较多。除以上草类外还有胡枝子、黄刺玫、北柴胡等各种中药材。人工林以侧柏、油松、刺槐、山桃、山杏为主。
黄土丘陵植被区峨嵋岭黄土丘陵分布于南部,植被覆盖较差,天然植被以草类为主,夹杂少量酸枣树、荆条、黄刺梅灌丛;草类中羊胡子草、狗尾草较多。九原山丘陵区被覆厚层黄土,大部分开垦为农田,天然植被已很少,以草类和少量柿树为主。平原植被区分布于县北中部各乡镇平川区域,本区农业耕作利用率较高,多为耕地,天然植被稀少。沼泽植被区分布于汾河、浍河河漫滩,植被有芦苇、荻草、水生茛、盐蒿、盐蓬等。
自然灾害
梓潼县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灾害、地质灾害等。2021年10月2日至7日,山西省出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秋汛,多地遭遇时间久、范围广、强度大的降雨天气,全省平均降水量119毫米,最大为临汾大宁县降水量达285.2毫米。受持续强降雨影响,省内37条河流发生洪水,高速公路、国省干线、铁路运行受到一定影响。汾河新绛段,乌马河清徐段,磁窑河汾阳段、孝义段等多处发生决口,南同蒲线祁县昌源河大桥桥台被冲垮,枕木悬空,导致列车停运。2021年的暴雨也导致了山西省部分地区出现山体滑坡现象。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新绛县辖9镇1个社区服务中心,即龙兴、三泉、泽掌、北张、古交镇、泉掌、万安、阳王、横桥9镇。153个村民委员会、10个居民委员会。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据2022年人口抽样调查,2022年末新绛县常住人口 为273843人,比上年末减少2634人。男女性别比103.14(以 女性为100)。全年出生人口2171人,出生率为7.89%; 死亡人口2102人,死亡率为7.64%。自然增长率为0.25%。城镇化率达到42.25%,比上年增长0.63个百分点。
2021年新绛县第七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15090人,占40.7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67140人,占59.22%。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了5049人,乡村人口减少了55292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7.68个百分点。
2021年新绛县常住人口中,0-14 岁人口为48546人,占 17.20%;15-59 岁人口为173267人,占61.39% ;60 岁及以上人口为60417人,占21.4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40939人,占14.51%。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0.92个百分点,15-59 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8.41个百分点,60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9.3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6.60个百分点。
民族
第六次人口普查中统计新绛县拥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壮族,布依族,满族,土家族,哈萨克族,黎族,佤族,畲族,拉祜族,土族,共计16个民族。其中人数大于1万的民族有:汉族,共计1个民族。其中人数小于100的民族有: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壮族,布依族,满族,土家族,哈萨克族,黎族,佤族,族,拉族,土族,共计14个民族。
语言
汾河自西向东从中部穿越而过,使得新绛方言内部形成了差异,同时由于河流山水的地理因素,将新绛方言分为汾南话一小区、二小区,汾北一小区、二小区四个方言区域。新绛方言中很多名词虽然在构词语素方面与普通话名词不同,但却与普通话名词表达同样的意义,这主要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角度、思维方式、语言发展演变的过程等方面存在差异造成的。新绛方言中有很多词都带“圪”字,从语法功能角度来看,它只是一个构成合成词的前缀,没有语法意义只有词汇性的意义。
宗教信仰
新绛县宗教主要以佛教、天主教为主。新绛县始终指导宗教团体依法依章开展活动,支持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帮助宗教团体办好院校,推动宗教团体在宗教界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自我教育,办理宗教团体需由政府解决或协调的有关事务。
福胜寺
福胜寺位于新绛县城西北17公里的光村。是一组保存完好的明代佛教文化古建筑群落。据史料记载,该寺唐贞观年间敕建,宋、元两代曾予补,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大修。
明代嘉靖年间,于主佛像两侧补塑四大天王与十八罗汉。菩萨、童子与罗汉像,塑工最佳。后殿七间,二层,下层为三佛洞,上层为藏经阁。 洞内塑三世佛(释迦、燃灯、弥陀)及胁侍菩萨,均为明代作品,其中六躯胁侍菩萨造型尤精。2001年6月25日,福胜寺作为元、明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新绛天主教堂
新绛天主教堂位于新绛县城内正平街中段,占地面积1037平方米。1937年绛州教区荷兰籍传教士孔昭明监募筹资,是中国四大哥特式建筑之一,与上海市、广州市、青岛教堂并称中国四大哥特式教堂。现辖运城市13个县、市、区的天主教徒。 教堂建筑雄伟壮观,以尖顶为特色,两侧钟楼高约43米,内部长52米,宽28米。尤其是教堂内部为巨型拱形建筑无一立柱,代之为九道巨型拱券,设计大胆,独具匠心,造型美观,是研究中西方古建筑的形制、结构以及演变发展的重要实例。同时它对研究晋西南宗教文化有着重要实物参考价值。2004年11月15日被公布为运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经济
综述
新绛县以农产品特色产业和生物医药为特色主导产业。在油桃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出口基地创建、销售渠道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将油桃产业打造为农民增收致富特色品牌产业。生物医药则以阳王中药材示范基地为依托,企业、合作社和农户之间逐步建立股份合作、订单生产、技术协作、土地托管的联结机制,中药材产业走上了标准化发展之路。
截至2022年新绛县生产总值1835433 万元,在运城市市内排名第5,山西省省内排名第49。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7%。其中,第一 产业增加值261841万元,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 1102938万元,增长9.9%;第三产业增加值470654万元, 增长4.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5:57.0:27.5,调整为14.3:60.1:25.6。 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6704元,比上年增长 9.3%。
202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2.2%。其 中,食品烟酒类上涨2.2%,衣着类上涨1.4%,居住类上 涨3.7%,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6%,交通和通讯类上 涨2.7%,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8%,医疗和保健类上 涨1.5%,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6.0%。商品零售价格指 数上涨2.4%。
第一产业
2022年新绛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472308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6.9%。其中:农 业产值347042万元,同比增长6.6%;林业产值6007万元, 同比增长2.5%;牧业产值94080万元,同比增长8.6%;渔 业产值180万元,同比下降4.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 25000万元,同比增长4.4%。农林牧渔业增加值预计为276191万元,按可比价计 6 算,同比增长6.8%。 农作物种植面积:粮食播种面积45209公顷,与上年持平。其中,夏粮24426公顷,同比下降2.2%;秋粮20783 公顷,同比增长2.8%(玉米20169公顷,同比增长0.6%)。 农产品产量:全年粮食总产量238951吨,比上年增 加11188吨,同比增长4.9%。其中,小麦120107吨,同比 下降1.8%;秋粮118843吨,同比增长12.7%(玉蜀黍属117120 吨,同比增长11.8%)。
2022年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为 9787 公顷,同比增长 0.6 %;蔬菜及食用菌产量为 611564 吨,同比增长 4.5%。 全年中草药材播种面积 4195 公顷;中草药材产量 7843 吨 7 吨,同比增长 20.2%。年末果园面积 4472 公顷,增长 0.9%, 水果产量 145633 吨,增长 27.1%。
2022年耕地有效灌溉面积 25.33 千公顷,实际灌溉面积 31.55 千公顷。全年全县完成造林面积 733.3 公顷。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 25.8 万千瓦。机械耕地面 积 36.1 千公顷,机械播种面积 42.7 千公顷,机械收获面 积 42.9 千公顷。
第二产业
2022年新绛县全部工业增加值1076337万元,比上年增 长10.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7户,完成工业增加 值比上年增长13.5%。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中,医药制造业增加值下降 16.7%,非金属矿物制品类增加值下降 9.0%,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 加工业增加值增长 13.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 值下降 0.8%,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加值增长 3.1%,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下降 32.0%,皮革、毛皮、羽 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增加值下降 1.5%,专用设备制造业增 加值增长 31.1%,金属制品业增加值下降 9.5%,食品制造业 增加值增长 6.7%,纺织业增加值下降 35.3%,通用设备制造 业增加值下降 45.2%,汽车制造业增加值下降 94.5%,废弃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 2.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 4466958 万元,比上年下降 8.3%;实现利税 216114 万元,比上年下降 52.0%;实现利润 166370 万元,比上年下降 54.5%;亏损额 7964 万元,比上年增长 165.1%。
建筑业:据初步统计,新绛县2022年全年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 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 11 个。其中,有工作量的 11 个,实 现总产值 45215 万元,同比下降 0.3%,其中,建筑工程产值 39210万元,同比下降 5.4%;安装工程产值 1231万元,同比增长 75.9%;其他产值 4774万元。
第三产业
2022年新绛县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 64005 万元,比上年增长 5.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 79734 万元,下降 0.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 12506 万元,增长1.7%; 万吨标准煤 13 金融业增加值 58060 亿元,增长 9.7%;房地产业增加值 18861 亿元,增长 0.2%;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 48270万元, 增长 3.5%;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 174868 万元,增长6.1%。
截至2022年,新绛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33132万元,同比 降低0.9%。从地域上看: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17 445843万元,增长17.5%;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87289万元,降低52.5%。从规模上看:限额以上零售总 额完成86704万元,增长3.9%;限额以下零售总额完成 446428万元,降低1.7%。从行业上看:批发业零售额完 成278009万元,下降5.9%;零售业零售额完成202194万元,增长6%;住宿业和餐饮业零售额完成52928万元,增长 2.5%。
经济功能区
新绛经济技术开发区是2018年12月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面积14.68平方公里,由“一区四园”组成,重点发展精品钢、优质焦、精细化工、绿色建材、新能源、新材料六大产业。现有大中小企业310家,其中工业企业67家,“四上”企业46家(规上工业33家),高新技术企业14家,“专精特新”企业13家,是山西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山西省最大的精细化工生产基地之一和山西省首批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新绛经济技术开发区结合现有发展布局,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六大主攻产业主动延链补链,充分发挥项目支撑作用,实现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模式。2023年4月,新绛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山西省首批绿色低碳循环示范园区。
社会
教育
截至2022年末,新绛县各类学校在校学生49569人,其中, 20 小学在校学生20195人,初中在校学生10150人,高中在校 生7216人,中职在校生2937人,特教在校生107人,幼儿在园人数8964人。年末全县各类学校专任教师3726人。2022年全县高考二本线以上人数达26841人,达线率 78.0%。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3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12.0万册),体育场1个,体育 馆1个,博物馆1个(馆藏文物1482件/套)。市级以上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32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10处。
科技
科技队伍稳定发展,群众科技意识进一 步增强。截至2022年末,全县专利授权量104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3项。
医疗
截至2022年末,新绛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12个。其中,医院类19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89个,包括卫生院13个, 社区服务中心1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个,村卫生室259 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05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 个。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床位1833张。各类医疗卫生技术 人员175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79人,注册护士71821 人,药师(士)70人。
体育
2023年3月23日新绛县卫生健康和体育局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新绛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在体育场开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运城市卫体局副局长卢运红出席活动,新绛县政府副县长毕冠军进行开幕致辞,县卫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吕晓波主持开幕式。
2023年暑假,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山西运城市新绛县古城绛州,城乡青少年掀起少年强则国强强身健体健身热潮,当地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城乡及社区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传统武术等培训训练场所,城乡青少年暑假强身健体,锤炼意志,增强体质打卡地,健身场所处处爆棚。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新绛县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9个,床位757张。2022年全县共有253人纳入城市居民 最低生活保障,发放城市低保资金148.28万元,城市特困 人员救助18户;共有5424人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发放农村低保资金2048.71万元,农村特困人员救助336 人;临时救助720户。
截至2022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59729 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83620人。城镇职工基 本医疗保险参保20867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 269089人,失业保险参保24084人,工伤保险参保38870 人,生育保险参保14002人。社会保障体系日臻完善,人 民群众幸福指数逐年提升。
人居环境
2023年7月8日,北张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活动。北张镇聚焦人居环境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常态化、制度化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努力绘就生态宜居乡村新画卷。村民们通过清理路边垃圾、绿化带枯枝等提高村内美化度,提升乡村环境卫生。持续推进人居环境常态化长效化治理,为乡村振兴蓝图擦亮底色。常态长效,持续整治。村干部、党员率先垂范,带头清理道路两旁杂草、落实门前“三包”、整治房前屋后“三堆”,促使广大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合力、扎实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从“一处美”向“处处美”持续转变,不断擦亮乡村振兴底色,扮靓乡村“颜值”。 下一步,北张镇将在人居环境整治上坚持长效管理,确保意识不松、标准不松、力度不松、管理不松,实施“三个一”和美乡村建设,打造“一廊十线百村”,真正实现“七化+三化”,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干成一项聚民心、顺民意的“民心工程”。
交通
公路
截至2022年末,新绛县全县公路货物运输量122873万吨,减少8.0%;公路旅客运输量6.44万人,减少6.0%。公路通车里程851.4公里(含村道),其中,高速公路18.8公里,国道17公里,省道28公里,农村公路787.6公里(县道116公里、乡道421.8公里、村道249.8公里)。
2023年4月运城市新绛县龙兴北路南段通车,新绛县龙兴北路南段位于新老城区的中轴线,全长704米,此段道路之前一直未能贯通,当地居民出行时只能绕路,很不方便。面对这一情况,2022年,新绛县委、县政府成立县级工作专班,着力解难题、破堵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以强有力的措施推进项目加快实施。龙兴北路南段这一工程项目建设总投资4380万元。此项目建成通车后,缩短了新绛县新老城区的来往距离,有效解决了新城区交通循环不畅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了公用事业、优化了城市功能,助力全县文化旅游业发展。
航运
新绛县城,古为水陆交通要冲,素有“水旱码头”之称。清末民初为汾河航运的鼎盛时期,使绛州成为闻名遐迩的水旱码头。近年来,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加大对汾河的治理与利用。2021年6月30日,新绛县汾河生态公园正式开园迎客。该生态公园全称为汾河城区段综合治理PPP项目,总投资5.67亿元,治理长度3.76公里,由堤防治理、主槽疏浚、调蓄钢坝、排水箱涵、雨水泵站五大防洪体系和郊野体验区、文化展示区、生态湿地区、健身运动区四大片区的生态景观工程构成。工程从2019年开始,经过两年多的建设,水利工程全部完工。平日里的汾河公园,波光粼粼、环境优美,是一条人文生态景观长廊;汛期,它功能强大、设施完备,是一道防洪排涝的安全屏障。
公共交通
截至2022年末,新绛县全县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数81辆,公共汽车客运总量69.98万人次, 减少56.0%,实有出租汽车运营车辆120辆。
文化
综述
截至2022年末,新绛县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3个,文化馆1个, 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12.0万册),体育场1个,体育 馆1个,博物馆1个(馆藏文物1482件/套)。市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2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10处。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末,新绛县全县共有市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2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10处。
绛州大堂
绛州大堂位居新绛县城西高垣之上,始建于唐,现存大堂建筑为元代重建遗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绛州大堂面宽七间,进深八,东西长29.20米,南北宽15.40米,占地面积311.28平方米。单檐悬山筒瓦顶,檐下为五铺作单下昂斗拱。按旧时规制,州衙正堂均为五间,而绛州独为七间,反映出历史上绛州显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地位。为扩大堂内面积,内柱大量减少,横梁为三架重叠,与纵向大内额,由额相接,与横行大梁叠架承重,撑以通天立柱,坚固有力。梁柱多为原始材料剥皮稍加砍削而成,无统一规格可循。从总的风格看,现建筑应为元代重建造构。
福胜寺
福胜寺位于新绛县城西北17公里的光村。是一组保存完好的明代佛教文化古建筑群落。据史料记载,该寺唐贞观年间敕建,宋、元两代曾予补葺,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大修。步入寺内,林荫蔽日,楼阁高耸,飞檐斗拱,层层叠叠,建筑高低有序,错落有致。自南向北,沿中轴线,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弥陀殿、三佛洞、藏经阁。山门为木制牌楼式建筑形制。7层斗拱托起巍峨檐角,如振翅欲飞的凤凰。转过山门,钟鼓楼分列东西,矗立在翠柏之间,它们分别建在高4米的台基之上。主体建筑单檐歇山顶建筑风格,四周为拱券式门洞,以利声音的传播。明代嘉靖年间,于主佛像两侧补塑四大天王与十八罗汉。菩萨、童子与罗汉像,塑工最佳。后殿七间,二层,下层为三佛洞,上层为藏经阁。 洞内塑三世佛(释迦、燃灯、弥陀)及胁侍菩萨,均为明代作品,其中六躯胁侍菩萨造型尤精。
苏阳稷王庙
苏阳稷王庙位于新绛县阳王镇苏阳村东南隅,坐北向南,南北长49.5米,东西宽32.6米,占地面积1613.7平方米。据庙内碑文载,该庙创建于元代,明清重修,现存主体建筑为元代遗构。2016年公布为山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绛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绛州鼓乐、新绛面塑、澄泥砚制作技艺、绛州剔犀技艺、梅花点舌丸制作技艺。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云雕制作技艺、绛州皮影戏、新绛戏曲剪纸、绛州木版年画、绛墨制作技艺、绛笔制作技艺、新绛刻瓷工艺。
新绛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7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保护名录,其中国家级项目5项、省级项目14项、市级项目17项、县级项目38项,全县拥有各类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09位,其中国家级2名、省级15名、市级37名、县级55名。
绛州大鼓
绛州鼓乐亦称绛州大鼓,泛指新绛县流行的锣鼓乐和吹打乐,源自原始人的石器打击,鼎立于春秋,鼎新于唐宋,鼎盛于明清,鼎革于当今,是地方文化原生态的时代体现和艺术再现,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中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数据库,评为山西十大文化品牌,素以擂大鼓,花敲干打,演绎故事称著。
绛州澄泥砚制作技艺
绛州澄泥砚是 “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绛州澄泥砚的传统制作最早可溯源至秦汉。魏晋南北朝间,澄泥砚以“绛州烧造最佳”著称于世。绛州澄泥砚较之其它的石雕砚种,其制作工艺更为复杂。它是取绛州汾河泥做原料,经特殊焙烧工艺制成的。需经采泥、澄泥过滤、绢袋压滤、陈泥、揉泥、制坯、阴房晾干、雕刻、砂磨、入窑烧制、出窑、成品水磨等几十道极为复杂的工序。融物理、化学、雕塑、绘画、文字、书法、篆刻、造型设计于一炉,是一种属于陶又高于陶、属于刻砚又复杂于刻砚的综合艺术门类。其特征是质坚莹润,呵气生津,抚似童肤,晶莹细腻,纹理纷呈,色泽素雅,贮水不涸,历寒不冰,性温绵润,不损笔毫。古人称其“一匙之水,经旬不涸;一洼之墨,盛暑不干”。
绛州剔犀髹饰制作技艺
绛州剔犀制作技艺为雕漆工艺之一。雕漆始于唐朝,剔犀定型于宋代。 绛州剔犀制作技艺是将朱、黑、黄等二种或三种色漆,在器物表面上有规律地一层一层的逐层堆积起来,达到一定厚度(约0.3-0.5毫米)后,用“v”形刀雕刻花纹,刀口处可看见不同的色层,与其它雕漆和漆器截然不同。因其花纹刀口侧面处显现如同截开的犀牛皮质的断面层次,故名剔犀。同时,又因花纹多为回纹、云钩,流转自如,回旋生动,近代以来称之为云雕。绛州剔犀制作工序繁杂、技艺要求严格,从选料到裱胎、灰胎、漆、制图、雕刻、推光等各个工艺流程都必须严格把关。一般产品需涂饰80道左右,几十道漆要用一个多月时间。
民俗节庆
跑竹马
跑竹马是自娱自乐型的传统民间舞蹈,相传始于宋代,内容取材于女真族(完颜宗弼)跨马游春的故事,已有1000年的历史。
二鬼摔跤
二鬼摔跤又称二娃摔跤、二喜摔跤,是一人背驮二鬼(傀儡道具)进行表演的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以双臂双腿模拟二人摔跤动作,通过抡、转、滚、翻、摔、扫、踢等套路进行表演,动作逼真,极具动感。
传统村落
新绛县泽掌镇光村
光村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属于仰韶文化遗址,可与丁村遗址相媲美。该村形成于东周战国时期,原叫“金疙瘩村”。相传,北齐某夜,光村上空突然出现了五彩缤纷、耀眼夺目的光芒,一时光明如昼。时任官员上报朝廷后,皇帝认为是“吉兆”,龙颜大悦,赐名“光村”。光村人尊祖训耕读并重,德孝传家;明礼仪崇文尚艺,气蕴古今。走街串巷,即堪见秦砖汉瓦;探亲访友,又可闻唐音宋韵。名刹传世,渡海塑像成就最美菩萨;澄泥制砚,抟土成坯炼天下名砚。
新绛县泉掌镇泉掌村
泉掌村至今已有2700余年历史。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泉掌关帝庙、泉掌遗址、晋灵公遗址等文物古迹。同时,这里保留村落的历史格局与传统风貌,2016年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饮食文化
绛州菜食材以猪肉为主,配上时令蔬菜,注重烹、炒、蒸、煎、汆、溜的功夫,更重视火候的掌握。其味道以咸香为主,酸甜为辅,凉菜以碟、盘盛之,羹汤以小碗盛之,大菜以大碗盛之。具体来说,绛州菜系有“七四八”“九六八”“重八”三种传统大谱。这里的“七”“九”指凉菜数目,“四”“六”指羹汤数目,“八”是大碗主菜的数目。“重八”是指八碟凉菜、八碗羹汤、八个大碗菜。
新绛扣碗
绛州扣碗是一道晋西南古绛州的小吃名菜,属于当地饮食的代表菜品,是绛州百姓最家常美味的家居菜品,此道菜特点就是香酥、嫩滑、爽口。
新绛臊子面
新绛臊子面以臊子地道、汤味鲜醇、面条滑爽而深受老百姓喜爱,成为百姓婚丧嫁娶、小孩生日、老人祝寿等场合招待亲朋好友的早间主食。臊子面早先流行于新绛南岭北山、汾河两岸的千家万户,到如今,县城不少饭馆专门把它作为一道美食。臊子面,既可以登大雅之堂,也常出现于寻常百姓的家庭餐桌,牢占一席之地。
山西运城新绛火锅
山西运城新绛火锅并不是涮着吃的,而是把食材一层一层码放在火锅中,在吃的过程中用木炭加热,并不断添加汤汁。新绛人把火锅叫做“暖锅”,也有叫“火碗”的。叫法不同,但都突出一个“暖”字,暖身暖心。炭火烧得通红,汤汁发出咕嘟的声音,冒出的热气掩映着幸福笑脸。随着持续加热,汤汁会慢慢变少,不断添加已在旁边备好的汤汁,火锅始终热气腾腾,食材也越煮越入味。
新绛砂锅
新绛砂锅食材丰富。新绛砂锅美味的核心在于汤底。制作汤底需往水中放入老母鸡、猪腿骨,以及苹果、山楂、香叶等辅料,加入自研自制的调料粉,大火烧开,再用小火慢炖8个小时,汤底方算制作完成。
地方特产
新绛县澄泥砚
澄泥砚产于山西省绛州(今新绛县),为山西省特有。澄泥砚的制作工艺可追溯到西汉,兴于唐,盛于宋,至明代达到炉火纯青地步,在明末清初失传。澄泥砚具有发墨快、质细、性坚而不燥、润笔不损毫等特点,不仅实用,而且雕工讲究。澄泥砚以“朱砂红、鳝鱼黄、蟹壳青、豆绿砂、檀香紫、为上乘颜色,尤以朱砂红、鳝鱼黄最为名贵。新绛县博物馆副研究员、版画艺术家蔺永茂携子蔺涛从1986年开始,多方查找资料,经过数年的潜心研究,终于研制出了绛州澄泥砚。在1994年中国名砚博览会上,蔺氏父子研制的绛州澄泥砚获得金奖。
泉掌豆腐
泉掌村豆腐因其水质优良,制作的豆腐有豆味香浓、回味无穷等特点。“泉掌豆腐”已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品牌产业。
远志
远志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肿功能,历史悠久。根据新绛县志资料记载,1990年,阳王镇北池村药农杨齐安、杨致平经过精心钻研,将野生远志成功驯化培育变家种,并大面积推广。周边乡镇、县城农民纷纷效仿。阳王镇的远志产品远销韩国、日本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截至2016年,阳王镇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2万亩,涉及10个村,年产各种药材鲜品达1.2万余吨,产值1.5亿元,人均增收5000元。仅杨旭生每年销往亳州市、河北安国等全国最大药材市场的道地远志就达180吨、黄芩3000余吨,销售额达到3000万余元。
风景名胜
综述
新绛县共有国家A级景区3个,其中国家AAA级景区有两个,AA级景区1个。
主要景区
新绛县龙兴寺景区
龙兴寺位于新绛县龙兴镇四府街社区,龙兴路北端高阜上。坐北向南,南北长128.6米,东西宽37.4米,占地面积4809.64平方米。该寺始建于唐,原名碧落观。唐高宗咸享元年(公元670),改称龙兴寺。宋时,太祖赵匡胤寓居于此,改寺为宫,后僧人占据,恢复龙兴寺之名。中轴对称布局,原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建有山门、碧落碑亭、韦驮楼、大雄宝殿及龙兴寺塔,东西配有关公、娘娘殿,垂花门及西厢房。现仅存大雄宝殿和龙兴寺塔,为元、清遗构,东西廊房及山门系1991年新建。大雄宝殿内存元代彩塑7尊,另寺内保存《碧落碑》及明清有价值的碑刻9通、石狮6尊。塔东南台阶下有1995年搬迁的宋金砖室墓两座。
龙兴寺因其建筑布局的独特性,建筑结构的科学性,碑刻、塑像的艺术性等,具有极高的文物保护价值。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绛守居园池
绛守居园池系山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绛州署后,是我国现存的隋朝州府园林。园池创建于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时内军将军、临汾市县令梁轨导城北鼓水开渠灌田,引余波贯牙城,蓄为池沼。园西南为虎豹门,进门入园下台阶二十九级,直达洄莲亭。亭呈正方形,半陆半水,绿柳成荫,仲夏池中荷花盛开,为园林“夏景”。洄莲亭西依墙而建有半亭,左右花墙,两旁古柏翠竹,奇花异草,为园林“冬景”。洄莲亭东北方有一土山,系当时挖洄莲池土方所积,山上山下植有槐、柏、杨柳等。往东是横悬园池东北的“子午梁”,把园池分为东西两半。子午梁两边砌以花墙栏杆,北端为嘉禾楼。子午梁往东为假山,山东六角门照壁,穿门而入有一浅亭,名“嵩巫亭”,亭周围植有迎春花甚多,为园池“春景”。园北隅为风堤、望月台。园东部为宴节楼,其南穿曲径为“茅亭(拙亭)”,四周盛植秋菊桃李,为园林“秋景”。唐、宋、元、明、清均有重修。
新绛县文庙
绛州文庙位于新绛县龙兴镇文庙社区四府街105号。坐北向南,南北长146.2米,东西宽50.3 米,占地面积7354平方米。创建年代不祥,宋咸平二年(999),元至元三年(1337)、至正二年(1342),明洪武十年(1377)、正统十四年(1449)、成化十三年(1477)、正德十六年(1521)均有修葺,现存主体建筑为明代遗构。中轴对称布局,原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建有戟门、照壁、泮池、星门、大成殿、尊经阁和敬一亭,东西两侧建有廊庑。现存照壁、泮池、棂星门、大成殿。大成殿,面宽七间、进深九椽,重檐歇山顶;棂星门系青石质造,悬山顶,四柱三门式结构,明正德十六年(1521),易木门而建,万历六年(1578)、三十年(1602)均有重修。庙内保存有明正统十二年((1447)、成化十三年(1477)、万历十三年(1585)“重修儒学碑”,清康熙年间“孔子赞碑”,康熙二十七年(1688)“重修庙学碑”,“平定青海告成太学碑”各1通。1996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对外交流
2018年8月10日,吉木萨尔县与绛县缔结友好城市签约仪式在县豪威酒店举行。
重要人物
重要荣誉
2020年1月,入选2020中国礼仪百佳县市。2月,入选2020中国食品安全百佳县市。6月,入选2020中国最具书香百佳县市。
2021年1月18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命名为“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2021年,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
2021年6月21日,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21年11月3日,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22年,新绛县荣获“文物撑伞人守护计划”首批项目。
参考资料
新绛县概况地图.中国行政区划.2023-08-09
新绛县行政区划.新绛县人民政府.2023-08-09
地理环境.新绛县人民政府.2023-08-09
新绛远志.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2023-08-09
山西省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截止2008年12月31日).江西省人民政府.2023-08-09
新绛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绛县人民政府.2024-11-05
新绛方言志.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2023-08-09
名胜古迹.新绛县人民政府.2023-08-09
山西各市车牌字母代码地图|人文地理.网易.2023-08-09
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新绛县人民政府.2023-08-09
新绛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绛县人民政府.2023-08-09
历史沿革.新绛县人民政府.2023-08-09
新绛县情简介.新绛县人民政府.2023-08-09
看完这个才知道新绛的来历!.搜狐网.2023-08-09
水利工作.新绛县人民政府.2023-08-09
新绛县2021年水资源公报.新绛县人民政府.2023-08-09
翠笔染绿一城景---十八大以来新绛县林草事业发展综述.新绛县林业局微信公众平台.2023-08-09
自然资源.新绛县人民政府.2023-08-09
山西省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秋汛,15人遇难.人民日报.2023-08-09
突发!4人遇难,数万人紧急转移.海峡都市报微信公众平台.2023-08-09
新绛县委书记带队赴江苏考察对接光伏支架项目.央视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23-08-09
县人大领导.新绛县人民政府.2023-08-09
县政府领导.新绛县人民政府.2023-08-09
县政协领导.新绛县人民政府.2023-08-09
新绛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新绛县人民政府.2023-08-09
新绛县民族组成数据.红黑人口库.2023-08-09
新绛方言语音比较研究.知网空间.2023-08-09
山西新绛方言名词研究.道客巴巴.2023-08-25
新绛县民族宗教事务局2018年度部门决算.新绛县人民政府.2023-08-25
名胜古迹-新绛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新绛县人民政府.2023-08-09
新绛天主教堂.运城市人民政府.2023-08-09
山西新绛“织密”产业链 中药材种出致富“良方”.百家号.2023-08-10
运城市新绛县:油桃丰收上市.新华网.2023-08-10
运城13区县GDP、人口数据排名出炉!盐湖区人口第一!人均GDP第一竟然是... .搜狐新闻.2023-08-25
2022年山西省各区县生产总值,两地超千亿,一地名义增速超过50% .搜狐旅游.2023-08-25
绿色转型蹚新路 谋篇布局求发展 ——新绛经济技术开发区典型案例.山西省商务厅.2023-08-09
卫体工作.新绛县人民政府.2023-08-09
原创 #运城头条#山西新绛:暑假青少年“古州”追梦健身忙.搜狐网.2023-08-09
乡镇工作.新绛县人民政府.2023-08-09
运城市新绛县龙兴北路南段通车.新华网.2023-08-09
魅力新绛——汾河生态公园.搜狐网.2023-08-09
文化旅游.新绛县人民政府.2023-08-09
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局.2023-08-09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六批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08-09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08-09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08-09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08-09
名胜古迹-新绛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新绛县人民政府.2023-08-09
苏阳稷王庙保护修缮工程召开技术交底会.新绛县人民政府.2023-08-09
新绛县123件“非遗”作品亮相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新绛县人民政府.2023-08-09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08-09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名 录 和 第 一 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08-09
山西省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公示 共231家.百家号.2023-08-09
294名!看看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都有谁.百家号.2023-08-09
游山西 读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绛州鼓乐.新绛县人民政府.2023-08-09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绛州澄泥砚制作技艺.新绛县人民政府.2023-08-09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绛州剔犀髹饰制作技艺.新绛县人民政府.2023-08-09
千年古村落的“狂欢节”:闹社火、展非遗、迎元宵.光明网.2023-08-09
运城市两村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黄河新闻网.2023-08-09
纪录片|山西省“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新绛县光村.百家号.2023-08-09
乡镇动态-新绛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新绛县人民政府.2023-08-09
“三省多味”绛州菜.运城新闻网.2023-08-09
舌尖上的家乡美食—新绛美食.山西应用科技学院.2023-08-09
【舌尖上的运城】新绛臊子面.搜狐网.2023-08-09
热气掩映的幸福笑脸:绛州火锅从年节美食到日常美味.百家号.2023-08-09
绛州名吃“砂锅”:几分钟即可上桌 背后是8小时匠心.百家号.2023-08-09
山西特产系列——新绛县澄泥砚.搜狐网.2023-08-09
泉掌豆腐香牛年.搜狐.2023-08-09
道地远志发源地产业蝶变 山西新绛扬中药材之长谋共同致富.新绛县人民政府.2023-08-09
关公故里·山西运城所有A级旅游景区年内向全国医务工作者免费开放.澎湃新闻.2023-08-09
新绛县景区5˙19中国旅游日当天优惠政策.新绛县人民政府.2023-08-09
新绛龙兴寺.新绛县人民政府.2023-08-09
绛守居园池.新绛县人民政府.2023-08-09
新绛县文庙.新绛县人民政府.2023-08-09
吉木萨尔县与山西绛县喜结友好城市.吉木萨尔县人民政府.2023-08-09
魅力新绛之名人乡贤(二)——儒学大师(荀子).古州新绛微信公众平台.2023-08-09
(两会受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九号).新华网.2023-08-09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百家号.2023-08-10
【百县榜】郡县治,中国榜——中国县域发展榜启动.小康杂志社.2023-08-10
“华腾”2020中国食品安全百佳县市.中国小康网.2023-08-10
【百县榜】“2020中国最具书香百佳县市”出炉!.小康杂志社.2023-08-10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命名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的通知.卫健委网站.2023-08-10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农业农村部.2023-08-10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的批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08-10
关于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拟命名名单的公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3-08-10
“文物撑伞人守护计划”在山西启动.国家文物局.2023-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