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佟佳·隆科多

佟佳·隆科多

佟佳·隆科多(满语:ᠯᠣᠩᡴᠣᡩ᠋ᠣ,?—1728年),字竹筠,满洲镶黄旗人。康熙帝孝懿仁皇后之弟,一等公佟国维第三子,清朝中期的重臣。先后担任步军统领,礼部尚书,世袭一等公。

隆科多,出生年份不详,康熙帝二十七年(1688年)授一等侍卫,銮仪使,兼正蓝旗蒙古副都统。康熙年间,隆科多受到康熙宠幸,不断升迁。直到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清圣祖玄烨临终时,已升任理院尚书兼步军统领的隆科多以唯一顾命大臣的身份拥立了皇四子雍正帝继位,是为雍正皇帝。雍正皇帝即位之初,隆科多备受宠幸,承袭爵位一等公,授吏部尚书。雍正坐稳皇位之后,隆科多逐渐失宠,最终在雍正五年(1727年)被革职圈禁,并于次年六月离世。

隆科多是清朝中期的重要政治人物,活跃在康熙末期与雍正初期。并且参与了九子夺嫡的争位大战,是雍正得以顺利继位的关键功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当他重权在握的时候, 又拉党结派,贪赃枉法。但是在任期内的隆科多在维护清王朝的领土问题上勤于政务,恪尽职守,与俄罗斯谈判的过程中,他能够坚持立场,维护国家利益,也为他的一生画上了光彩的一笔。”

人物生平

步步攀升

佟佳·隆科多,是佟国维的第三子,满族。姐姐是康熙帝的皇后,雍正帝的养母。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隆科多任一等侍卫,先后历任銮仪卫銮仪使、镶白旗汉军副都统、正蓝旗蒙古副都统。四十四年(1705年),因为下属违法乱纪,康熙帝认为隆科多没有尽心竭力的办事,于是责罚隆科多,革去了他副都统、銮仪使的官职,重新担任一等侍卫听候调用。

康熙五十年(1711年),隆科多担任步军统领,负责京都的安全与防卫。步军统领领官阶从一品,相当于京城卫戍司令,手握重兵。隆科多也自此成为了各皇子拉拢的对象,卷入了清王朝权利斗争的漩涡之中。隆科多在担任步军统领之前,就与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私交甚好,人尽皆知。在隆科多任步军统领之后,康熙帝就特地通过朱批地告诫他:“此职得好名难,得坏名容易。即兄弟子侄家人之言断不可听信。此辈起初尚有一二好事令人相信,而后必行期罔。前费扬古、凯音步、托合齐等皆因此堕落矣。著不时防备之!勉之!”在康熙的训诫下,隆科多小心谨慎地处事,赢得了康熙的信任。

从龙功臣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隆科多升任理籓院尚书,同时依然兼任步军统领。这时,隆科多已经深受康熙帝信任,不仅让他监视在京的王公大臣, 还将废太子与大阿哥的监管任务交托于他。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帝病危,临终前除了众皇子在场外,臣子仅隆科多一人。成为顾命大臣的隆科多宣布了康熙帝的遗诏,拥立皇四子雍正帝继位。当时决定先处理康熙的后事,隆科多提醒道:“大行皇帝深惟大计,付授鸿基,宜先定大事,方可办理一 切丧仪。”于是,胤禛派隆科多率军警卫京城,关闭城门九天,“诸王非传令旨不得进”大内,有效地防止了可能发生的政治变故。

雍正帝登基之后,有着从龙之功的隆科多大受恩宠。命其与大学士富察·马齐总理事务,并承袭了佟国维的一等公爵,提升为吏部尚书。后又加封为一等阿达哈哈番,令隆科多的长子岳兴阿世袭,次子玉柱也从侍卫的擢拔为銮仪使。并且雍正帝也尊称隆科多为舅舅,并要求以后所有的诏书都要称其为“舅舅隆科多”。而备受宠幸的隆科多也开始徇私舞弊,在吏部一手遮天,经他手任命的官员也被人称为“佟选”,与年羹尧的“年选”相对立。

雍正元年(1723年),隆科多与川陕总督年羹尧一起被加封为太保。次年兼任理蕃院的事务的隆科多,又充任纂修《圣祖实录》,《大清会典》的总裁,并且监修《明史》。不久又与年羹尧一起被赏赐双眼花、四团龙补服、黄带、紫。九月,察觉到雍正帝似乎对自己不满的隆科多主动提出辞去步军统领一职,希望以放弃军权来打消皇帝对自己的猜疑。

家破人亡

雍正三年(1725年),隆科多被撤去步军统领一职,隆科多的次子玉柱也因为品行恶劣,被夺职罢官,交由隆科多管束。当时正好年羹尧获罪,雍正帝以都统范时捷疏劾欺罔贪婪诸,发布上谕说:“之前因为隆科多、年羹尧颇有功劳,所以朕给予他们与常人不同的待遇,于是他们就结党营私、专擅朝政,有些事欺隐朕。”随即命令隆科多上缴所赐的四团龙补服,并且也不能再用双眼花翎、黄带、紫马。因为随意弹劾金南瑛,请求严加责罚治罪。皇帝认为之前的讨论隆科多徇私舞弊,再审的时候又处理过当,责备隆科多有意扰乱,削太保和一等阿达哈哈番世职,命令隆科多去阿兰善等处修城开垦土地。雍正帝告诫隆科多说:“朕登位之初,你与年羹尧都被朕当做心腹,丝毫不加猜疑防范。谁知道朕视为一道的心腹,竟敢有二心,招权纳贿,擅自作威作福,欺骗辜负朕的一片心意,朕怎么能姑息养奸呢?以前明珠、赫舍里·索额图勾结营私,圣祖解除他们的重要职位。你和年羹尧如果还不知道畏惧,不痛改前非,要像明珠等人那样,这是万万不能的!前车之鉴要特别注意,你们内心要加强防范,不要自取灭亡。”

雍正四年(1726年),隆科多的家仆牛伦依仗权势索取贿赂,事情被揭发,被逮捕下狱交由法官审理。被审讯后告发隆科多收受年羹尧总督赵世显、满保,巡抚甘国璧、苏克济的贿赂。呈报给朝廷后,雍正帝下令斩了牛伦,罢免隆科多的尚书职务,令他料理阿尔泰等路的边疆事务,不久命他前去勘察中国与俄罗斯的边界。次年,隆科多与俄罗斯帝国谈判边境问题,即将成功,但由于结党营私,并私藏玉牒,雍正帝抓到罪证立即谴其回京逮捕、抄家;十月,定隆科多四十一条大罪,幽禁于畅春园。长子岳兴阿撤职、次子玉柱发配黑龙江省雍正六年(1728年),六月,隆科多死于禁所。

主要成就

拥立雍正帝

隆科多作为康熙帝唯一的顾命大臣,为雍正能够顺利继位,完成权利的交接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康熙病危时,隆科多作为诸皇子外唯一留在康熙身边的大臣,被康熙任命为顾命大臣。康熙离世后,隆科多宣布了继位诏书,拥立雍正继位。此时,隆科多作为步军统领,掌控了北京城的武装力量。他的支持,也保证了雍正可以顺利继承皇位。同时,在雍正悲伤之际,隆科多及时劝谏雍正应该先行继位,再筹办康熙的后事,对稳定朝政起到了关键作用。所以清史评价:“世宗之立,内得力于隆科多,外得力于年羹尧,确为实事。”

强硬的外交

隆科多曾任理藩院尚书,处理对外问题。在中俄《布连斯奇条约》签订的过程中,隆科多发挥了重要作用。

蒙古国地区在今蒙古共和国境内,史书记载:“包括贝加尔湖一带在内的蒙古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638 年喀尔喀三汗正式臣服于清,向清政府献九白之贡。”但俄罗斯帝国不顾这些事实,派兵在我国领土内建立城堡,并与蒙古贵族中的少数叛乱分子勾结,奴役我国当地喀尔喀蒙古百姓,蚕食我国领土。 经双方多次交涉,最终决定举行两国边界谈判。1725年6月,沙俄政府正式任命萨瓦为特命全权大使,出使中国。萨瓦在京城半年之久, 中俄双方就原则问题达成初步协议。在萨瓦回到布尔河后,与隆科多、策凌等继续会谈。 在谈判中,隆科多坚决要求俄国归还已侵占的我国喀尔喀地区土地, 萨瓦蛮横地以发动战争来威胁中国放弃领土要求,双方僵持不下。正在这时,隆科多被逮捕回京。 隆科多离开后,其他谈判代表不再坚持强硬立场,对俄国做了许多让步,当中俄签订《布连斯奇条约》时, 俄国的代表认为俄国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隆科多的被召回”是原因之一。

周绍先生认为隆科多虽然在朝廷内部犯有罪行,但在边境谈判中勤勤恳恳,坚持收回领土,尽到了一个中国使臣应尽的职责。 他想把俄罗斯人赶出黑龙江省流域,或者最低限度收回被俄国蚕食的土地。因此在《\u003c恰克图条约\u003e谈判中的清朝使臣》一文中评价:“隆科多在谈判中坚持寸土不让,功不可没。”正如加恩所说:“对于俄国人来说,幸运的是大约8月21日隆科多被召回了,于是数日后双方终于得以签定了一个名叫 《布连斯奇》的草约。”萨瓦对此也供认不讳。

人物评价

赵尔巽在其主编的《清史稿》中评价:雍正初期,隆科多自以为皇亲贵胄,年羹尧自以军功卓著,二人同为朝廷重臣,但接连遭遇幽禁并获罪伏诛。其权盛之时,隆科多自恃为国舅,曾受先帝顾命托孤;年羹尧自比为充昷那样的大将军,统军有功。凭籍权势,飞扬跋扈,即将面临覆灭之祸还不自知。古代圣人曾说,臣下亡于作威作福,此故圣人的劝诫,岂能不谨慎呢。

雍正帝评价隆科多:朕登位之初,你与年羹尧都被朕当做心腹,丝毫不加猜疑防范。谁知道朕视为一道的心腹,竟敢有二心,招权纳贿,擅自作威作福,欺骗辜负朕的一片心意,朕怎么能姑息养奸呢?

现代史学博士沈一民评价认为,纵观其一生,隆科多身居要职,在雍正即位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他重权在握的时候, 又拉党结派,贪赃枉法,隆科多完全是一个传统的权臣形象。但是在与俄罗斯谈判的过程中,他能够坚持立场,维护国家利益,也为他的一生画上了光彩的一笔。

人际关系

相关争议

关于隆科多,围绕其争议最多的就是康熙传位雍正时,他是否参与并篡改了诏书。对于这一重要历史事件,不同的史书都有专门的记载,后世学者也颇有争论。

按照当时谕旨下达的程序,康熙帝谕旨理应由内阁承办撰写,由兵部所管辖的驿站发送。隆科多非内阁大学士,亦非兵部主管,因此很难对此隐瞒。《清世宗入承大统考实》作者孟森考察了皇四子雍正帝继位前后的清廷政局,胤禛与隆科多、年羹尧的关系,指出:清圣祖并非寿终正寝,“圣祖传位于四阿哥(胤禛)之遗诏。已证明为戌刻圣祖崩后始入受传者(即胤禛)之耳,为不近情。”世宗“在京所得传位之末命,皆出于隆科多”,但世宗“修《实录》已知受遗诏于隆科多之口为大嫌疑”。从完颜雍雍正七年十月戊申的一道上谕,可见“以遗诏中‘十’字改作‘于’字之故,并非久后野人之语,实是当时宫廷中宣布之言”;“就其所言,亦足证圣祖继统简在爱新觉罗·胤禵之说”为不虚。但《清圣祖实录》为世宗所修,故所载圣祖遗诏、世宗为己继位所做的辩解、世宗对包括爱新觉罗·胤禵在内的诸皇子的攻击,“或出世宗之意,不敢信为圣祖真面目。”

而据官方史书记载,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冬天,康熙帝玄烨重病在畅春园疗养。雍正帝请求在他身边伺候,康熙不让,却让他代替自己去南郊奉天命祭天,并让他在寺庙虔诚祈祷,没有他的命令不得回来。直到康熙病危的时候,才破例把胤禛叫回来。而在他未赶回之前,康熙就已经召见了诸皇子和隆科多,并当着众人的面交代了皇位的继承问题。胤禛赶回之后,康熙还能勉强说话,两人一直聊天到了深夜,康熙才驾崩西去。隆科多随即向胤禛口谕“遗诏”,是为四阿哥胤禛继位,为雍正帝。胤禛痛哭流涕,隆科多劝雍正要节哀顺便,于是雍正行使皇帝职责为康熙办了葬礼。在《实录》记载中,雍正帝曾表示:“回忆那日,朕的兄弟和所有的内侍宫人,以及大臣们都在场,他们都可以为朕作证。”

而现在的广为流传的将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更是无稽之谈,不说繁体字“于”作“於”不可能更改,且清朝传位诏书还附带满文与蒙古文,也是不可改诏的证据。同时,民间传说的正大光明匾后取下诏书一事,也属传说,传位诏书放于正大明匾后的事儿,从雍正帝才开始。

文艺形象

文学形象

在《雍正皇帝》一文中,隆科多,昔日里被唤作小多子,随着官阶日渐提升,直至最后成为了众人追捧的隆中堂。隆科多最初登场,是在众官员的撺掇声中,和马国成大闹雍正帝田文镜在户部设立的追缴欠款办公室。小说中的隆科多因穷困潦倒而担任 “理藩院守监”,真实历史上隆科多出身贵族,祖上辅佐过清王朝历代君主,物质生活优越。

隆科多当初也曾经追随康熙帝南征北战,立下了一些军功,后来被佟国维安排到关外进一步历练。书中九门提督隆科多为上书房大臣佟国维哥哥佟国刚之子。历史上隆科多和佟国维确有其人,但却不是叔侄,而是父子,隆科多是佟国维的三儿子。可惜隆科多吃不了关外的苦,私自潜逃回来。再后来,为了归还国库欠款,隆科多把康熙赐给他的宝刀卖到当铺换钱。然而隆科多的六叔佟国维,并没有放弃他。因为佟氏家族已经没有其他人能够支撑起家族事业了,隆科多已然算是后辈族人中“出类拔萃”的人物。佟国维为了向康熙推荐隆科多,便把一向惫懒、狡猾、只知道投机钻营的小多子,夸成了“坚韧敏达,才堪重用”。有了佟国维的推荐,康熙册封他为九门提督,雍正更是让他位列上书房、军机处大臣。后隆科多在听闻太子将废,便找到佟国维,希望参与到这次储君废立的重大变故中,好从中获取回报,而且隆科多本人是希望站到爱新觉罗·福惠的夺嫡阵营中。好在佟国维提前进行了布局,隆科多才没有陷入到危机之中,并且在佟国维全力的运作下,隆科多被推上了重要岗位。

在雍正继位后,原本具有拥立之功的隆科多,本可仰仗雍正的信赖和支持,不断巩固自己的势力,确保家族延续下去。可惜隆科多本人能力不行,在关键的政治斗争中也左摇右摆。爱新觉罗·胤禩为了推翻雍正谋,暗地里许给隆科多利益。让隆科多忘了自己的初衷和在康熙面前许下的诺言,投靠了胤,参与发动政变。八阿哥所发动的“八王议政”最终是以失败告终,八爷党彻底倒台了,而作为这场政变的重要参与者,隆科多也受到了雍正的严厉打击。他背后所代表的整个佟氏家族也随着他的覆灭,走向了衰亡。而在正史中,隆科多早在雍正六年(1728年)死于幽禁之中,所以小说中隆科多在雍正末年与八阿哥胤禩等人合谋发动政变也属于是文学作品的杜撰。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2023-06-19

..2023-06-19

..2023-06-19

..2023-06-19

..2023-08-01

康熙遗诏.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网.2023-08-07

大内群英.豆瓣网.2023-06-19

雍正皇帝.豆瓣网.2023-06-19

君临天下.豆瓣网.2023-06-19

大刺客之吕四娘.搜狐视频.2023-06-19

江湖奇侠传.豆瓣网.2023-06-19

雍正小蝶年羹尧.豆瓣网.2023-06-19

雍正王朝.豆瓣网.2023-06-19

李卫当官.豆瓣网.2023-06-19

皇太子秘史.豆瓣网.2023-06-19

步步惊心.豆瓣网.2023-06-19

宫锁心玉.豆瓣网.2023-06-19

甄嬛传.豆瓣网.2023-06-19

食为奴.豆瓣网.202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