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爱新觉罗·胤禩

爱新觉罗·胤禩

爱新觉罗·(1681年-1726年)为清朝宗室,清圣祖康熙第八子,清世宗雍正异母弟,生母为良妃卫氏。

因生母卫氏出身于食辛者库之家,地位低微,胤禩小时候交由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yìn tí]之母、惠妃那拉氏抚养,其善于搞好关系,备受康熙青睐,康熙三十七年(1698),与雍正帝[yìn zhēn]、爱新觉罗·胤祺爱新觉罗·胤祐[yìn yòu]三位皇兄一同受封为贝勒。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废黜了爱新觉罗·胤礽[yìn réng]的太子之位后,胤禩三番几次谋取储君之位,结果遭到康熙帝的严厉斥责并警告,仍继续钻营谋划,被康熙革去了其贝勒,降为闲散宗室。同年,鉴于诸皇子的明争暗斗,康熙先是令诸王公大臣举荐皇子成为储君,意在借机复立太子胤,却意外发现了胤禩阵营的势力太大,继而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打击了胤禩阵营后,复立太子胤礽。康熙五十一年(1712),爱新觉罗·胤礽再次被废,重新看到希望的胤禩予以试探,再遭康熙的斥责,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擅作主张留在汤泉等候,遣人携两只奄奄一息的老鹰前往请安,映射老迈的康熙。,愤怒的康熙声称断绝与胤禩的父子之恩,次年将其拘禁在畅春园附近,后因胤禩患病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被“移回家中”。

康熙六十一年(1722),康熙逝世,尚未正式登基的雍正加封允禩和硕廉亲王,总理事务,此后授理藩院尚书,又命其办理工部事务。不过,允禩及其嫡福晋孝恭仁皇后并不领情,处处令雍正难堪。站稳脚跟的雍正开始反击,先是两次严厉批评允禩的所作所为,并把允禩党羽钮祜禄·阿灵阿鄂伦岱发配沈阳市。雍正三年(1725),允禩杖毙护军都统,遭到宗人府的弹劾,雍正将其革爵幽禁。雍正四年(1726),允禩死于幽禁处,雍正不赐谥号,葬于热河石洞沟,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才奉旨恢复原名以及宗室,并录入玉牒

人物生平

受到青睐

胤禩生母卫氏出身于辛者库之家,地位低微,入宫之初,只是个“入侍宫中”的宫女,后被选中,于康熙二十年(1681)生下的胤禩,交由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之母、惠妃那拉氏抚养。受此影响,胤禩屈居众兄弟之后,但其却非常善于搞好人际关系。知道康熙唯一的兄长爱新觉罗·福全福全,在朝中有特殊的地位,胤禩便竭力讨好,福全也在康熙面前,夸赞胤禩心性好、不务浮夸;胤禩一向主张仁义,礼贤下士,引得大臣们都称其贤。除此之外,胤禩还一向以“勤奋好学”示人,特地托著名学者何焯到南方购书,在江南文人中拥有不错的口碑。

受此影响,加之康熙对胤禩印象也不错,对其也颇为青睐,康熙三十五年(1696),康熙第二次亲征噶尔丹[gá ěr dān]时,众皇子随征。康熙令稍年长的爱新觉罗·胤禔爱新觉罗·胤祉等人统兵,锤炼指挥才能,但并没有让最小的胤禩上战场,而是看中其会处事,善结交,颇具办事能力的特点,在康熙身边,胤禩经风沐霜,跟着焦虑烦劳大大小小的事务,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康熙三十七年(1698),康熙首次册封皇子时,年仅十八岁的胤禩便与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祺爱新觉罗·胤祐三位皇兄一同受封为贝勒。

觊觎储位

继位后的康熙为进一步加强集权,削弱其他旗的势力,纷纷让皇子参与到治国理政的事务,另一方面康熙并没有沿袭满洲传统推举继承制度,早早立二阿哥爱新觉罗·胤礽为皇太子,由此引起了各方势力的不满。两个方面综合起来,成长起来的皇子纷纷借机培植势力,特别是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赫舍里·索额图被处死,康熙对太子不满已经公开化,也让其他皇子看到了可乘之机。于是,胤禩暗中加紧谋划、钻营,形成了爱新觉罗·胤禔、胤、爱新觉罗·胤䄉[yìn é]、爱新觉罗·胤禵[yìn tí]等皇子,以及钮祜禄·阿灵阿鄂伦岱纳兰揆叙[kuí xù]、王鸿绪富察·马齐、外公佟国维等重臣的一股巨大政治力量。

康熙四十七年(1708),巡幸塞外途中,太子胤礽不仅对年幼的胤病重,漠不关心,还在夜晚扒开寝帐一条裂缝,窥视康熙,导致了被废,拘系于咸安宫。率先跳出来的是皇长子胤,其误以为上位的机会来了,开始积极谋取太子之位,同时进言,若康熙为难,自己可以代为处死胤礽,大为光火康熙怒斥其为乱臣贼子的同时,也意识到了势态的严重性,宣布胤禔秉性躁急、愚顽,难以胜任储君,意在警告皇子。

不过,胤禩阵营仍然加紧谋划,让康熙有所察觉。同年,允禩接任内务府总管后,在负责审查爱新觉罗·胤礽奶妈丈夫凌普的家产一案中犯有渎职之罪,遭到康熙的严厉斥责,认为胤禩到处妄博虚名以收买人心;次日康熙又召集诸皇子宣布,胤禩柔奸性成,妄蓄大志,著将允禩锁拿,交与议政处议处,同时再次警告了胤禩阵营的胤禟、爱新觉罗·胤䄉等皇子不要妄图支持胤禩而获封亲王。不甘心的爱新觉罗·胤禵当即表示,愿意作保,胤禩并无夺储之心,气得康熙拔剑欲斩胤。此后,胤禩又通过爱新觉罗·胤禔之口传递相面人张明德之言,吹捧其拥有大贵之相,从而隐晦地表达,建议康熙改立胤禩为储君。震怒的康熙将张明德凌迟处死,再次警告诸皇子不要妄图争夺储位;一面对于知而不奏的胤禩,革去了其贝勒,降为闲散宗室,一面又认为胤禩的此举事出有因。

再次谋夺

胤禩并无收敛,皇四子雍正帝回忆其对于康熙的病情用药漫不经心,康熙病愈后,也毫无欢喜之心,只对储位心心念念,继续着钻营活动,暗以银、马等物拉拢汝福等人。而后尽管三令五申,也做出了一系列的惩处,仍阻止不了皇子的明争暗斗,康熙只好宣布满汉文武大臣从诸皇子中举奏一人为储君。胤禩阵营大喜过望,由钮祜禄·阿灵阿鄂伦岱纳兰揆叙王鸿绪背地里商议,并暗中串通其他大臣,举荐胤禩;殊不知此举意在复立爱新觉罗·胤礽,康熙以“爱新觉罗·福惠未尝经历办理政事的锻炼,而且近又获罪,加之其母家甚微贱”为由,否决了胤禩阵营的举荐,接着将爱新觉罗·胤礽的种种罪责归咎于皇长子爱新觉罗·胤禔的魇镇所致,下令释放了爱新觉罗·胤礽,不久恢复了胤禩的贝勒。

通过此事康熙也意识到了胤禩阵营在朝中势力太大,对复立爱新觉罗·胤礽不利,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正月,下令彻查首倡举荐胤禩之人。结果查出幕后策划者是国舅佟国维大学士富察·马齐之后,康熙认为这些人“殊属可恨”,对佟国维严加训斥,而马齐及其兄弟李荣保马武,分别被革职拘禁,其在部院任职的族人革退和除去世袭职务。同年三月,康熙复立太子爱新觉罗·胤礽

毙鹰事件

康熙五十一年(1712),康熙再次废黜爱新觉罗·胤礽的太子之位,同时警告众臣不得为胤礽说情,否则将处以极刑,同时恢复了马齐的职务及待遇,以处理积滞的内务府事务。令到元气大伤的胤禩再次看到了希望,在康熙面前,语带双关地说,我今如何行走,情愿卧床不起;此前丝毫没有准备改立胤禩的康熙立马反应过来,斥责胤禩,不过只是个贝勒,却有此等非分之想。而后,康熙赏赐亲王爱新觉罗·胤祉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祺和郡王爱新觉罗·胤祐爱新觉罗·胤䄉等各5000两白银时,依然赏赐胤禩白银 4000两。

表面上依然平静的胤禩,两年后却有匪夷所思的举动。康熙五十三年(1714),康熙率众皇子自畅春园启行巡幸塞外,因胤禩前往祭祀生母而未一同启程;然而,祭祀完毕理应赶上的胤禩擅作主张,遣人携两只奄奄一息的老鹰前往请安,同时说明自己则留在汤泉等候康熙一行人巡幸回来时,再一同还京。为此,康熙怒骂胤禩,与乱臣贼子结党,竟送将死之鹰映射自己老迈;胤礽悖逆,屡失人心,胤禩则屡结人心,居心叵测百倍于胤礽,自此断绝与胤禩的父子之恩。胤禩这才赶紧上疏鸣冤;康熙又想起雅齐布事件,怒斥不仅没有冤枉,反而指出胤禩党羽甚恶,阴险已极,令人不寒而栗,将来必为雅齐布报仇,次年便下诏停发胤禩及下属的俸银俸米,将其拘禁在畅春园附近。

康熙五十五年(1716),远在热河避暑山庄的康熙,回京前夕获悉胤禩身患伤寒之症,先是让皇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禵与太医一同前往,同时还让随驾的皇四子雍正帝派人探视。胤禩拘所在回京的必经之路,康熙行至汤泉行宫,便有意将胤禩移回家中医治,遭到了胤禟的竭力反对。不过,其他皇子担心病重的胤禩万一亡故,而使得正好回京的康熙沾染晦气,一致决定将病重的胤禩送回家中。康熙五十六年(1717),康熙出于内疚,先是恢复发放胤禩及下属俸银俸米,接着传谕经调养痊愈的胤禩,大病初愈,如果有需要什么吃的,可以告知,自已不知道送去什么合宜的,所以不敢送;胤禩听后,赶忙跑到康熙门前,跪奏“不敢”二字承受不起。事后,当着众皇子的面,康熙责备,胤禩多疑,常常用心于无用之地 ,生出事端。 此后从康熙五十六年(1717)起来,至康熙六十一年(1722),每年胤禩都跟随康熙出巡热河省,其中康熙五十九年(1720)和六十年(1721)还曾到木兰围场随围,。尽管如此,胤禩部分党羽转而支持替父西征的抚远大将军爱新觉罗·胤禵

幽禁致死

康熙六十一年(1722),康熙弥留之际,畅春园内乱作一团,胤禩则一副忧愤之心,倚靠在石柱上,对于派办事务全然不理;康熙逝世后,尚未正式登基的雍正加封允禩为和硕廉亲王,与爱新觉罗·胤祥富察·马齐佟佳·隆科多共四人总理事务,此后授理藩院尚书;雍正元年(1723年)又命其办理工部事务。允禩嫡福晋孝恭仁皇后家人纷纷前来道贺,但因外祖家族制造了贝勒诺尼母子冤案遭到康熙一系列的处置,加之外祖母是赫舍里·索额图的妹妹,孝恭仁皇后对康熙雍正心怀怨恨,所以面对道贺不以为然,却认为,何喜之有,不知道哪天就掉脑袋了;雍正命人画了康熙的遗像挂在养心殿以供瞻仰,允禩却上奏认为,从来没有这样的先例,如果这样,太祖、李世民、世祖又如何供奉;根基未稳的雍正只得强压愤怒,还派皇后当面开导,但允禩夫妇仍我行我素,毫无感激之心。

雍正二年(1724),站稳脚跟的雍正开始反击,批评允禩不仅不实心办理交托的事务,而且还故意从中作梗,上奏的奏疏,也是应付了事;雍正三年(1725),雍正准备议叙如何嘉奖爱新觉罗·胤祥富察·马齐佟佳·隆科多,允禩就是不予议;遭到了雍正的严厉斥责,认为允禩自委任以来,诸事推诿,没有实心出力之处,没有有益的政务建言,同时怀挟私心,遇事簸弄,以致动摇军心,并把允禩党羽钮祜禄·阿灵阿鄂伦岱发配沈阳市

同年,内务府数百披甲人员聚众闹事,允禩并不详查原因,反而杖毙了不听其命令的护军都统,而太监因帮助隐瞒实情,得到了允禩的大量赏赐,据此,宗人府奏请革除其亲王。雍正四年(1726),雍正召集诸王公大臣商议处置允禩,认为其狂悖已极,如若再隐忍,实在有负康熙的在天之灵,于是将允禩革爵幽禁,革去其黄带子,开除出宗室玉牒,同时革去孝恭仁皇后的嫡福晋,休回外祖家,交由其舅舅严加看管。幽禁期间,贴身婢妾白哥曾力劝允禩向雍正谢罪,遭到严词拒绝。而后允禩党羽散布谣言,企图颠覆雍正;结果遭到了雍正的大力镇压,将允禩改名为“阿其那”,鄂伦岱阿尔松阿遭处死;诸王公大臣合奏了允禩的四十项大罪。同年,允禩死于幽禁处,雍正不赐谥号,葬于热河石洞沟,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乾隆帝以胤禩无悖逆之实,才奉旨恢复原名以及宗室,并录入玉牒。

人物评价

康熙帝:认为胤禩柔奸成性,妄蓄大志,朕素所深知。其党羽早相要结,谋害爱新觉罗·胤礽,今其事旨已败露。着将胤禩锁拿,交与议政处审理;胤禩素受制于妻,任其嫉妒行恶,是以胤禩迄今未生子。

雍正帝:胤禩若肯实心办事,部务皆所优为。论其才具、操守,诸大臣无出其右者;而其心术之险诈,诸大臣亦无与之比者。

爱新觉罗·福全福全:心性好,不务矜夸,聪明能干,品行端正,宜为储君。

易中天:实际上,胤禩对雍正的威胁,倒不一定是有暗杀或政变的因素,更主要的还是威望太高。显然,在雍正与胤禩的斗争中,雍正是很孤立的。诸王大臣的心都向着胤禩,只不过敢怒不敢言。平心而论,雍正和胤禩都够格当皇帝。他们都有理想、有抱负、有能力。雍正的能力,有他执政十三年的政绩可以为证。胤禩的能力,则可以在雍正那里得到证明。雍正即位以后,曾多次说过:“胤禩较诸弟颇有办事之材,朕甚爱惜之”;“论其才具操守,诸大臣无出其右者”。

家族成员

父母

儿子

爱新觉罗·弘旺为胤禩唯一的儿子,雍正四年(1726年),改名为菩萨保。胤禩在雍正年间被监禁时,弘旺也遭到监禁。乾隆初年被释放,并加恩赏给黄带子,令其在侍卫上行走。

兄弟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宫皇子》

相关遗迹

王府

允禩的府邸位于北京东城区台基厂。雍正二年(1724),饶余郡王府改建为昭忠祠,此后其中的一部分改建为允禩的廉亲王府。雍正四年(1726)允禩雍正帝革除爵位,并罢黜其宗室,交宗人府予以永远圈禁后,廉亲王府变成了经板库。

墓葬

雍正四年(1726),允禩死于幽禁处,雍正不赐谥号,葬于热河石洞沟。

轶事典故

惧内

胤禩福晋孝恭仁皇后和硕安亲王爱新觉罗·岳乐的外孙女,其自幼生活于外祖家,向来霸道苛刻,即使是胤禩也听她摆布。早在康熙四十七年时(1708),康熙帝就曾指责乌雅氏“嫉妒行恶”,致使胤禩将近三十岁,仍无一男半女。乌雅氏获悉后,这才允许胤禩收女婢,而胤禩终其一生,也仅有一子一女。

术士相面

张明德给胤禩相了一面,认为其丰神清逸,仁谊敦厚,福寿绵长,诚贵相也,同时为博取信任,一是指出皇太子暴戾[lì],其次积极出谋划策,吹嘘有十六个功夫过人的江湖朋友,只需招来其中一二人,就可神不知鬼不觉地搬掉皇太子爱新觉罗·胤礽的脑袋,从而助胤禩成为储君。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江湖奇侠传 (1997).豆瓣电影.2023-05-19

雍正王朝 (1999).豆瓣电影.2023-05-19

李卫当官 (2001).豆瓣电影.2023-05-19

九五至尊 (2003).豆瓣电影.2023-05-19

皇太子秘史 (2004).豆瓣电影.2023-05-19

宫 (2011).豆瓣电影.2023-07-20

步步惊心 (2011).豆瓣电影.2023-07-20

宫锁珠帘 (2012).豆瓣电影.2023-05-19

食为奴 食为奴 (2014).豆瓣电影.2023-05-19

花落宫廷错流年 (2017).豆瓣电影.2023-05-19

梦回 (2019).豆瓣电影.2023-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