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博物馆
梵蒂冈博物馆位于梵蒂冈城00120号,原为教皇宫廷,于1506年成立炎黄艺术馆,建筑总面积5.5万平方米。2017年1月1日,芭芭拉·贾塔(Barbara Jatta)成为梵蒂冈博物馆的新一任馆长。
梵蒂冈博物馆早在公元5世纪就有了雏形,1506年由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创办了博物馆。18世纪下半叶,该博物馆由“教皇博物馆”转变为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进入20世纪,博物馆群的各场馆基本建设完成;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对博物馆的各场馆进行了大规模维修。梵蒂冈博物馆实际上是一组博物馆群,由收藏历代教皇及罗马教廷的艺术品、与基督教有关的财宝的博物馆和著名的西斯廷礼拜堂组成,有Pinacoteca画廊、皮奥·克莱门蒂诺博物馆、西斯廷礼拜堂、拉斐尔厅等20多个博物馆、画室、画廊以及小教堂共1400多间陈列室。博物馆大约有70000件藏品,其中20000件正在展出,其中包括壁画《雅典学院》、雕塑《拉奥孔》等著名藏品。
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梵蒂冈城和梵蒂冈博物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梵蒂冈博物馆2022年的参观人数为5080866人次,比2021年增加215%,在世界上参观人数最多的炎黄艺术馆名单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卢浮宫。
历史沿革
成立背景
梵蒂冈博物馆设在梵蒂冈宫中,早在公元5世纪就有了雏形,那时的梵蒂冈宫还是一个普通的住宅。1377年,教皇从法国迁回意大利之后开始定居在梵蒂冈,历届教皇对它都进行过不同程度的修复、扩大和美化。1447年,教皇尼古拉五世(1447年-1455年在位)委托艺术家弗拉·安杰利科用壁画装饰他在使徒宫公寓的私人礼拜堂,尼科林教堂因此成为15世纪绘画中宗教和人文思想联系的完美例子。1471年,教宗西斯图斯四世下令建造了一座新教堂——西斯廷礼拜堂。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即波吉亚,1492年-1503年在位)委托贝纳迪诺·迪·贝托(即皮图里奇奥)对自己居住的使徒宫侧翼(波吉亚公寓)进行装饰,装饰工作于1494年完成。
建设历程
草创期
梵蒂冈博物馆的草创期始于文艺复兴时期,缘起于教皇尤利乌斯二世(1503年-1513年在位)对教皇寝宫与花园的装修,这一时期的博物馆还只是私人收藏。
1506年1月14日,在罗马圣母玛利亚大教堂附近的葡萄园中发现了公元前一世纪的古希腊雕塑《拉奥孔和他的儿子们》,教皇从葡萄园主那里购买了这座雕塑,并于一个月后在梵蒂冈公开展出,这也成为了梵蒂冈建立博物馆的开端。到十六世纪时,梵蒂冈博物馆扩建完成。
形成期
梵蒂冈博物馆的形成期兴起于本尼狄克十四世在位期间(1740年-1758年),这一时期教皇们开始严肃认真地收藏艺术品。本笃十四世在收到了弗朗西斯科·维多瑞的捐赠之后,建立了一座专门收藏与展出基督教文物的“基督宗教博物馆”,维多瑞被任命为这座博物馆的终身馆长。
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博物馆收藏规模显著扩大,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教皇博物馆”转变为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梵蒂冈博物馆也于1771年面向公众开放。
克莱蒙特十四世(1769年-1774年在位)和庇护六世(1775年-1779年在位)共同筹建了庇护·克里门提诺博物馆,在庇护六世的努力之下,庇奥·克里门提诺博物馆成为了梵蒂冈博物馆最大的一座分馆。
教皇庇护七世(1800年-1823年在位)于1806年建立了奇亚拉蒙提博物馆,由美术馆、新廊陈列馆以及碑文陈列馆三部分组成。1816年,起草了梵蒂冈博物馆的第一个条例以规范对公众的访问,并建立保护人员的责任。庇护七世在位期间还扩大了宝石画廊的铭文收藏。
随着藏品的增加,新的建筑相继建成。教皇格列高利十六世在位期间(1831年-1846年),于1837年建成了格里高利埃特鲁里亚博物馆,1839年建立了格里高利埃及博物馆,1844年在拉特兰宫内建立了格列高利亚诺普罗法凡诺博物馆。庇护九世(1846年-1878年在位)于1854年在拉特兰宫建立了庇护九世博物馆。教皇庇护十一世(1922年-1939年在位)创立了传教士-民族学博物馆,博物馆于1927年12月21日在拉特兰宫落成,一直保留到1963年。1962年,教皇约翰二十三世(1958年-1963年在位)将拉特兰博物馆移交给梵蒂冈。教皇保罗六世(1963年-1978年在位)于1973年开设了新的传教士民族学博物馆(即民族学博物馆),同年还开设了现代宗教艺术收藏馆(即当代艺术收藏馆)。
在圣·保禄二世担任教皇期间(1978年-2005年),对西斯廷礼拜堂进行了全面修复,修复工作始于1979年,持续了三十多年。在这一时期,博物馆成立了许多修复车间:1980年至1981年成立了金属和陶瓷修复实验室;1984年开始,石头材料修复实验室的现代空间投入使用;1994年成立纸张修复实验室;2001年又成立了民族学材料修复实验室。在2000年大庆市之际,梵蒂冈博物馆进行了全面翻新,建设了一个新入口区域,并配备了咨询台、售票处、衣帽间等必要设施。
在本笃十六世的教皇任期内(2005年-2013年),梵蒂冈博物馆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翻修,对无原罪受孕厅、保利娜教堂等展区进行修复,并于2008年设立了文物保护办公室。2012年10月,梵蒂冈博物馆引进了新修复的马车馆。
2017年1月1日,芭芭拉·贾塔(Barbara Jatta)成为梵蒂冈博物馆馆长,接替自2007年以来一直担任馆长的安东尼奥·保鲁奇(Antonio Paolucci)。
方位布局
场馆设计
梵蒂冈博物馆位于梵蒂冈城00120号,原是教皇宫廷,建筑总面积5.5万平方米。博物馆广场前的黄色圆球既象征着政教合一的国家制度,又暗示着梵蒂冈为天主教的中心。中心拱顶下面的绿色玉蜀黍属穗(松果)为男性力量的象征,昭示着教皇世代相传的男性统治地位。博物馆的黄色外观象征着教皇地位的至高无上。梵蒂冈博物馆是典型的欧洲宫廷式建筑,内部通连一体,天花、墙壁装饰有大量古欧洲宫廷文化壁画。其中最有特色的建筑是梵蒂冈宫,建成于13世纪晚期,几经改建后的梵蒂冈官内有礼拜堂、大厅、官室以及西斯廷教堂。1932年由Giuseppe Momo设计建造的双螺旋形楼梯是梵蒂冈博物馆有名的建筑,设在博物馆入口处,由此可通往梵蒂冈博物馆入口处以东区域的大多数展览厅。
馆内布局
梵蒂冈博物馆实际上是一组博物馆群,由收藏历代教皇及罗马教廷的艺术品、与基督教有关的财宝的博物馆和著名的西斯廷礼拜堂组成。博物馆由Pinacoteca画廊、皮奥·克莱门蒂诺博物馆、西斯廷教堂、拉斐尔厅、无原罪室等20多个博物馆、画室、画廊以及小教堂组成,有1400多间陈列室。博物馆为二层楼建筑,参观路线总长7千米。一楼有Pinacoteca画廊、皮奥·克莱门蒂诺博物馆、格里高利埃及博物馆、基亚拉蒙蒂博物馆、格雷戈里亚诺·普罗凡诺博物馆、现代和当代艺术收藏、西斯廷礼拜堂等展区,二楼有格列高利•伊特拉斯坎博物馆、拉斐尔·桑西厅等展区。
展览及馆藏
常设陈列
Pinacoteca画廊
该画廊于1932年在19世纪的广场花园建成,由建筑师卢卡·贝尔特拉米为教皇庇护十一世设计建造,是梵蒂冈博物馆较新的画廊之一。该画廊收藏有460幅从12世纪到19世纪的画作,这些杰作根据年代被安置在18个展厅里:1号展厅收藏了12至15世纪的藏品,2号展厅收藏了13至15世纪的藏品,4、7、9号展厅收藏了15至16世纪的藏品,3、5、6号展厅收藏了15世纪的藏品,8、10、11号展厅收藏了16世纪的藏品,12-14号和17号展厅收藏了17世纪的藏品,15号展厅收藏了18世纪的藏品,16号展厅收藏了19世纪的藏品,18号展厅收藏了来自15至19世纪的藏品。其中包括1号展厅贝尔纳多·达迪的《圣斯蒂芬殉道者》、8号展厅拉斐尔·桑西的《圣母加冕》《巴格里奥尼祭坛》《福利尼奥的圣母》《耶稣显圣》等重要艺术收藏。
《圣斯蒂芬殉道者》
1号展厅展出了佛罗伦萨画家贝尔纳多·达迪的作品《圣斯蒂芬殉道者》,这组多联画由八幅嵌板构成,通常被认为创作于1345年左右,属于木质蛋彩画,每块画的尺寸均为26.5厘米×30厘米。这些画描绘了圣斯蒂芬的殉难以及雅各布·达·瓦拉吉涅的中世纪传说《奥雷亚传说》的故事。画面内容从用石头砸死圣人开始,接着是在圣保罗的主人圣卢西亚梦中出现的圣加玛列,揭示了他与亚比布斯、尼哥底母和圣斯蒂芬的尸体一起埋葬的地方;圣卢西亚告诉约翰他的愿景,约翰和耶路撒冷王国的酋长去寻找尸体;在加玛列指明的地方发现了圣卢西亚、亚比布斯、尼哥底母和圣斯蒂芬的尸体;将圣徒的尸体转移到耶路撒冷后,在那里圣斯蒂芬奇迹般地治愈了皇帝狄奥多西一世被邪灵附身的女儿尤多西亚斯;第二次转移到罗马;圣史蒂芬的遗体与圣劳伦斯湾的遗体在罗马重逢;最后描绘了穷人在圣劳伦斯和圣史蒂芬的坟墓上祈求奇迹的场景。
《圣母加冕》
《圣母加冕》是8号展厅中展出的意大利画家拉斐尔·桑西的名作之一,是他为位于佩鲁贾圣弗朗西斯科的阿尔·普拉托教堂的奥迪礼拜堂祭坛在画布上绘制的一幅蛋彩画,大约创作于1502年-1504年,画作尺寸为272厘米×165厘米。在这幅作品的上半部分,基督在天使音乐家们中间为圣母加冕;在下半部分,使徒们被安排在棺周围,其中使徒圣托马斯带着他从圣母那里得到的腰带,棺椁中放满鲜花,意味着圣母已经升入天堂。这幅画是拉斐尔·桑西早期的作品,一直被认为是最接近他的导师彼得罗·佩鲁吉诺风格的作品。
祭坛附饰画是一幅绘制在木板上的蛋彩画,尺寸为39厘米×190厘米,描绘了基督婴儿期的三个片段:天使报喜,对东方贤士的崇拜和在圣殿里的展示。
皮奥·克莱门蒂诺博物馆
该馆由前厅广场、希腊十字堂、动物厅、陶瓷锦砖厅、圆形大厅、战车大厅、八角庭院、雕像画廊和半身像大厅、缪斯大厅、烛台画廊这10个展区共12个房间组成,展厅由英诺森八世的小丽城宫及其附近建筑改造而来。收藏有古希腊和罗马的雕塑藏品,包含罗马教皇收藏的古典雕塑、在罗马和拉齐奥大区进行的挖掘发现以及收藏家和古董商的捐赠。八角庭院是该馆的重要展区,过去被称为科蒂尔·德尔雕像庭院,是教皇收藏的第一批古董古典雕像的所在地,展出有《拉奥孔》和《观景宫的阿波罗》等古代雕塑。
前厅广场曾经是教皇克莱门特十四世博物馆的入口,陈列有卢修斯·科尼利厄斯·西庇阿·巴尔巴图的巨大石棺和在罗马贵族西庇阿家族墓中发现的碑文;在圆形前厅尽头是阿波克修梅诺斯雕像及展柜,其中的大理石雕像是利希波原始青铜雕像的复制品;还陈列有铭文石碑、恩尼奥肖像。
希腊十字堂是由建筑师米开朗基罗·西蒙内蒂在教皇庇护六世任职期间设计和建造的,后来成为皮奥·克莱门蒂诺博物馆的入口前厅。通道两侧各有一座建于公元1世纪初的粉红色花岗石埃及风格柱形雕像,地板中央是一幅镶嵌着雅典娜半身像的陶瓷锦砖,两个巨大的斑岩石棺占据了在大厅里的主要位置。厅内展出有盖乌斯·屋大维的雕像和盖乌斯凯撒的雕像。
动物厅有两个展厅,建立于教皇庇护六世时期。为了创造一个“石头动物园”,许多艺术家在18世纪时为这个展厅创作了许多动物雕塑,其中最重要的藏品是弗朗西斯科·安东尼奥·弗兰佐尼的雕塑《美洲豹》。动物厅展出的是与自然和追逐有关的艺术作品,动物是展厅的主角,彩色大理石被用来装饰各种动物的皮毛或羽毛,赋予了艺术作品一种特殊的色彩效果。
马赛克厅的前身是建筑师亚历山德罗·多里在1771年至1772年间,由英诺森八世宫方形塔楼的一个大厅改造而来的博物馆。1780年,米开朗基罗·西蒙内蒂对大厅进行了彻底的重建,大厅以镶嵌在地板中央的马赛克命名,这些马赛克来自蒂沃利哈德良别墅的各个部分;展厅内的灰泥装饰和绘画由克里斯托弗罗·昂特佩尔格和多梅尼科·德·安吉利斯创作。展出的雕塑中有许多以女性为主题,如著名的《三女神》雕像复制品、《女神》雕像以及一系列受古希腊艺术杰作启发的《阿芙罗狄特》雕像。
圆形大厅由开朗基罗·西蒙内蒂设计建造,模仿了万神庙的半球形穹顶大厅,于1779年完工。墙上凿有壁,用来展示巨大的雕像,壁龛之间是半柱,其上放着巨大的半身像;地板上装饰有出土于奥特里克利、和萨克罗法诺的陶瓷锦砖组合,这些马赛克大约制作于公元3世纪;房间的中央是一个周长13米的红色斑岩盆。
战车大厅由建筑师朱塞佩·坎伯雷赛设计,建设于1786年至1795年间。大厅铺设的地板上有教皇庇护六世的纹章元素,展厅中央是巨大的大理石战车,掷铁饼、摔跤等描绘体育比赛和马戏团比赛场景的雕像和石棺位于壁龛、基座和祭坛的顶部,围绕在中央的战车雕塑周围。
八角庭院过去被称为科蒂尔·德尔雕像庭院,是教皇收藏的第一批古董古典雕像的所在地。18世纪末,教皇克莱蒙特十四世和庇护六世将这个区域改造成了八角庭院,展出的雕塑《拉奥孔》和《观景宫阿波罗》仍放置在它们自16世纪初以来的位置。
雕像画廊和半身像大厅曾经是景观宫内英诺森八世赛波宫的一部分,拥有皮奥·克莱门蒂诺博物馆的许多杰作,墙壁上曾经挂满了描绘风景和城市的壁画,在圆壁上有皮图里奇奥和他的助手们画的小丘比特。1771年至1772年,克莱蒙特十四世将长廊用带窗户的墙封闭起来纳入他正在建立的博物馆,并在走廊的尽头建造了半身像大厅。1776年至1778年间,庇护六世将博物馆空间向西扩展,并委托画家克里斯托弗·昂特佩尔在新画廊的拱形天花板上作画装饰。
缪斯大厅于1784年向公众开放,展出的雕塑是在蒂沃利附近的卡修斯别墅中发现的,其中包括许多缪斯雕像、手持里拉琴的太阳神之子雕像、雅典娜雕像,赫尔马斯雕像和希腊著名人物的肖像,这些雕像都可以追溯到哈德良皇帝时代。18世纪的修复者对这些雕像进行了极大的修改,将一些最初并没有描绘缪斯的雕像,添加了缪斯的形象,托马索·孔卡就在拱形天花板上的壁画中,将太阳神之子和缪斯描绘成艺术的灵感来源。在19世纪,格涅乌斯·庞培的红色颜料被用来覆盖以前为各种雕像提供背景的风景。
烛台画廊的名字来源于巨大的大理石烛台,它与彩色大理石柱子一起将该展区划分为六个部分。1785年至1788年,该画廊在利奥十三世担任教皇期间进行了全面翻新,多梅尼科·托蒂和路德维希·塞茨负责绘画,朱塞佩·里纳尔迪和路易吉·美第奇负责大理石镶嵌,收藏有《波斯勇士》等希腊雕塑作品。这些作品被布置得像家具一样,遵循与画廊建筑兼容的对称标准,还建有巨大的青铜门。
《拉奥孔》
《拉奥孔》是创作于公元前1世纪的古希腊大理石雕像群,高2.42米,收藏于皮奥·克莱门蒂诺博物馆的八角庭院中,是梵蒂冈博物馆雕塑藏品中的三大镇馆之宝之一。原由希腊化晚期的雕塑家阿耶桑德罗斯等3人集体创作,1506年于罗马出土,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在位时期收购了这尊雕塑,并将其展示在科蒂尔·德尔雕像庭院,使其成为收藏品的中心。 雕像反映了拉奥孔和两个儿子被缠时的痛苦挣扎情景,群像采用埃及金字塔式的三角造型,用巨蟒把三个大小悬殊的人物连接在一起。
《观景宫的阿波罗》
《观景宫的阿波罗》是创作于2世纪的古罗马大理石雕像,收藏于皮奥·克莱门蒂诺博物馆的八角庭院,是梵蒂冈博物馆雕塑藏品中的三大镇馆之宝之一。这尊雕塑于15世纪初出土,至少从1508年起就一直保存在梵蒂冈,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世纪中期,通常被认为是公元前330-320年利奥查雷斯创作的一尊铜像的复制品。
格里高利埃及博物馆
该馆由教皇格里高利十六世于1839年建立,由铭文文物厅、四大文明古国的丧葬习俗厅等9个展厅组成,展出被带入罗马的古埃及文物以及哈德良别墅的藏品,收藏并展出铭文文物、哈德良别墅塞拉皮斯神庙的重建作品、卡洛·格拉西藏品、亚述宫殿的浮雕和铭文等。
1号铭文文物厅的入口铁门装饰有以尼罗河植物为基础的元素,房间的建筑本身以高框架和两根气势恢礴的纸莎草形状的柱子为特色,展现了古埃及历代法老的世界。展厅中央有一尊残破的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上面刻有国王的手迹。从入口左边的古王国时期开始,藏品按照时间顺序被陈列在墙上,有古王国时期的假门墓葬石碑、“赛特文艺复兴”时期的石灰石墙壁碎片、纳普勒斯雕像、基督教埃及铭文等藏品。
2号四大文明古国的丧葬习俗厅通过两根纸莎草形状的柱子之间的通道与1号展厅相连,这个房间专门用来展示古埃及的丧葬习俗。该展厅共有七个陈列柜,中央陈列柜里有第三中间时期的彩色木制石棺。该展厅还陈列有两具木乃伊、罗马时代包裹“梵蒂冈夫人”的亚麻布以及同时代的《法雍肖像》等藏品。
3号哈德良别墅塞拉皮斯神庙的重建厅是别墅内的埃及礼拜场所,同时供奉着塞拉皮斯神和安提诺斯。展厅保留了部分18世纪博物馆的原始装饰:用蛋彩画描绘异国环境和假雪花石膏装饰墙壁,用波纹形模塑装饰框架,用星星绘画装饰天花板。在布局上遵循了埃及古物学家让-克洛德·格雷尼尔的设计,由一个圆形的外罩和一个充满水的长浴缸组成,象征着从上埃及(浴室)到下埃及(外罩)被尼罗河淹没;浴室周围的壁龛上装饰着各种各样的雕像,河水就来自于其中的伊西斯得墨忒耳雕像。该厅收藏了在哈德良别墅地区发现的各种雕像,如阿比斯和安提诺斯雕像等。
4号埃及和罗马厅也保留了部分19世纪博物馆的原始装饰,收藏有各种埃及风格的雕像,反映了古埃及历代法老文化对公元1至3世纪罗马帝国社会的影响。主要藏品有有坎帕纳浮雕、“Cacco”、阿努比斯神的雕像和“卡修斯别墅”雕塑群等。
5号雕像厅是教皇庇护四世在观景宫的前私人公寓的一部分,这个半圆形场馆建于1562年,由皮罗·利戈里奥设计,展厅通道中心的落地窗通向可以俯瞰馆外松果庭院的露台,在露台上有女神塞赫迈特的雕像、三个破碎的玄武岩石棺以及各种花岗石雕像。在1839年格里高利埃及博物馆成立前就已经展出了梵蒂冈博物馆收藏的各种埃及藏品,收藏有《梵蒂冈的图雅》、《托勒密二世家族》等大型雕像。
松果庭院中巨大的青铜松果最初是公元二世纪的罗马喷泉,在坎波马尔齐奥被发现,随后被安置在老彼得伯勒大教堂的四个门廊的中庭,1608年被搬到了院子里,这个院子也因此被命名为松果庭院,在松果下的喷泉两侧有古埃及历代法老内克塔内布二世的两只狮子雕像。
6号卡洛·格拉西收藏厅收藏了卡洛·格拉西的部分诶及青铜器收藏,这些收藏由他的遗孀内达·格拉西于1951年捐赠给梵蒂冈博物馆,包括猫的木乃伊瓮、朱鹮雕像、鳄鱼上的荷鲁斯石碑、熏炉等重要藏品。
7号亚历山大和帕尔米拉厅收藏了大量希腊和罗马时代的小型青铜器和泥人,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到2世纪之间,这些藏品大部分来自亚历山大,还有一部分是格拉西的收藏。厅内还有一幅托勒密三世欧尔盖特的肖像碎片,这是该国政治和文化制度发生巨大变化的历史阶段的见证。展厅的一部分被专门用于展示来自巴尔米拉城岩石坟墓的丧葬肖像,墓葬浮雕中有11件是费德里克·西利在1999年遗赠的,并在2000年作为展厅新布局的一部分对外展出。
8号古代近东古物厅专门展示来自美索不达米亚和前古典叙利亚-巴勒斯坦(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的考古材料,其中最重要的一批古物来自圣地,在20世纪60年代被引入梵蒂冈博物馆。展厅还收藏有罗马教皇圣经研究所的文物收藏,这些文物自1982年以来一直存放在梵蒂冈博物馆,其中包括来自埃及、近东、埃特鲁里亚、罗马和伊斯兰教的重要文物,如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印章和石板等。此外,还有由耶路撒冷王国的圣方济各圣经研究会博物馆捐赠的来自耶利哥墓地的陶器等古物。在展厅内的在半圆形陈列柜中收藏有Qumran洞穴古卷(死海古卷)的碎片。
9号亚述宫殿浮雕和铭文厅专门展出公元前9世纪至12世纪的亚述王国浮雕,这些浮雕原本位于霍萨巴德、尼姆鲁德和库云吉克宫殿建筑群的墙壁上,通过狩猎、战争、游行、雕塑运输和神话人物的场景将史诗叙事和神话象征的主题表现出来。这些雕像沿着宫殿的墙壁,按照庆祝亚述伟大胜利的顺序一个接一个地排列,其图像和文字与君主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同时也与威严的建筑密切相关。这些浮雕是卢浮宫和英国等大型博物馆的基本核心,也分散在印度、美国的小型博物馆中;收藏在9号展厅的亚述浮雕来自于尼尼微,是伊拉克天主教徒乔瓦尼·本尼希在1855年捐赠给教皇庇护九世的。
吉德穆特石棺
吉德穆特石棺出土于底比斯,其年代大约在王朝初期(公元前945-公元前900年),石棺的主人吉德穆特是卡纳克神庙的阿蒙-拉神的歌手。该石棺属于所谓的“黄色棺材”的范畴,其特点是黄色背景上象征着永生的装饰,表面有一层半透明的蔬菜光泽。石棺盖子高209厘米、宽72厘米、脚部宽46厘米、深54厘米,棺体高209厘米、宽72厘米、深48厘米,保存在格里高利埃及博物馆的第2展厅中。
楔形文字泥板
D714号楔形文字泥板大约制作于四大文明古国时代早期(公元前1822年-公元前1763年),是用尖笔在泥板上雕刻后在太阳下烘焙或在炉子里烧制而成。该泥板出土于尼普尔,高6.8厘米、宽4.3厘米、厚2.1厘米,其上用楔形文字刻有有关于出售一块土地的文字,其中还反复出现了尼普尔市的主神恩利尔神的名字——“风之主”。最初由罗马教皇圣经学院收藏,后捐赠给梵蒂冈博物馆,收藏于格里高利埃及博物馆的第8展厅中。
基亚拉蒙蒂博物馆
该博物馆位于连接美景宫和梵蒂冈宫殿的凉廊内,以教皇庇护七世基亚拉蒙蒂的名字命名。该博物馆于1806年开放,旨在创造一个共同展示“三姐妹艺术”:雕塑、建筑和绘画的空间。基亚拉蒙蒂博物馆展出了一千多件古董雕塑,是罗马半身像最重要的收藏之一,同时也有丰富的理想主义和丧葬雕塑,其中包含《赫拉克勒斯和婴儿泰勒斯》和《Gradiva》等重要馆藏。
该馆于1844年在拉特兰使徒宫建立,1970年6月建成新馆,由文森佐、福斯托和卢西奥·帕萨雷利设计建造,该建筑以其对自然光的使用而闻名,自然光通过大窗户和天窗扩散,无明显区域划分的展厅也使光线的利用达到了最大化;展示区之间的隔板通常由金属烤架制成,在布局方面也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博物馆的第一部分是希腊原始雕塑,主要由丧葬石碑、宗教浮雕和建筑雕塑碎片组成;接着是罗马时代希腊原作复制品和修复作品,尤其是肖像画和理想雕塑的专门展示空间。藏品年代从古希腊到罗马帝国时代晚期,重点展示的作品包括罗马时代制作的希腊雕塑、复制品和希腊原件的重建品、罗马帝国时代的雕塑等。罗马帝国时代的雕塑在收藏中尤为突出,以伴随有丧葬雕塑(骨灰盒、祭坛和石棺)的公共和私人建筑、纪念碑、肖像和标志性雕像为代表,重要藏品有《帕台农神庙的大理石》《雅典娜和马西亚斯》《尤利乌斯•凯撒》等雕塑作品。
《赫拉克勒斯和婴儿泰勒斯》
这尊雕像被发现于罗马鲜花广场附近,是公元二世纪希腊晚期作品的复制品,为梵蒂冈博物馆首批收藏的雕塑之一。赫拉克勒斯手持棍棒和狮子皮,将他的儿子泰勒斯福斯抱在怀里;泰勒斯是赫拉克勒斯与女祭司奥格所生的儿子,奥格被迫将孩子遗弃在阿卡迪亚州山区,在被父亲救出之前,他一直由一头母鹿喂养,他也是古希腊远征特洛伊的主角之一。
格雷戈里亚诺·普罗凡诺博物馆
《雅典娜和马西亚斯》
雅典娜和马西亚斯雕塑群是雕塑师米隆(Myron)的代表作,描绘了女神雅典娜和马西亚斯之间的故事——雅典娜发明了双笛和aulòs乐曲,在演奏时发现她的脸发生了扭曲,就惊恐地把双笛扔到了地上,马西亚斯被美妙的笛声吸引,试图从地上捡起乐器。这组雕像的原作大约制作于公元前460年,已经失传,馆藏品为原作的复制品。马西亚斯雕像的创作年代大约是公元1世纪上半叶,于1823年在埃斯奎林山上被发现,双臂残缺;它旁边的雅典娜雕像是19世纪中期用来重建迈伦的石膏质复制品,头部和右臂残缺不全。
现代和当代艺术收藏馆
该建筑于1973年建成,位于波吉亚公寓到西斯廷礼拜堂之间,汇集了多年来艺术家、收藏家、公共和私人实体捐赠的绘画、雕塑和图形艺术。该馆有现当代艺术收藏厅、文森特·梵高和保罗·高更以及梅达多·罗索作品厅、米兰和意大利北部厅、罗马和罗马学派厅、意大利雕塑:从委托到灵感等36个展厅,收藏了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的约8000件作品,包括梵高的《圣母怜子图》、普布里奥·莫比杜奇的《耶稣的洗礼》等重要艺术作品。
1号现当代艺术收藏厅是该馆的的第一个展厅,专门展示20世纪的艺术作品,介绍了现当代艺术收藏,这些作品体现了艺术家们对神圣的肖像的态度和表达,阐释了其中包含的宗教和世俗主题。收藏有加埃塔诺·普列维亚蒂、赫拉多·多托里、朱利奥·阿里斯蒂德·萨托里奥等艺术家的画作,以及奥古斯特·罗丹著名的雕塑《思考者》。
2号文森特·梵高和保罗·高更以及梅达多·罗索作品厅里,收藏了一组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活跃在意大利和法国的艺术家的杰作,包括梵高在去世前不久画的《圣母怜子图》、高更在塔希提岛逗留期间创作的的木质浅浮雕、莫里斯·丹尼斯的两幅珐琅色油画和梅达多·罗索的蜡像《黄金时代》(Aetas Aurea)。
3号米兰和意大利北部厅,展示了20世纪上半叶参与了米兰未来主义运动以及活跃在意大利北部的艺术家们的作品,包括阿道夫·怀尔特的雕塑《皮奥十一世》和卢齐欧·封塔纳的青铜塑像《马迪诺五世》、《摩纳哥》等艺术品。
6号意大利雕塑厅主要展出1920年到1950年间的意大利雕塑,这些收藏品通过两种形式——肖像中蕴含的个人专注于日常生活的研究和社会层面上官方机构对艺术家将注意力转向雕塑的要求,展示了艺术家在创作上的多元化态度和日益增长的自主性。收藏有阿尔贝托·贾科梅蒂的《梳辫子的女孩,艾达》(Testa di ragazza con treccia, Ida)、贾科莫·曼祖的《马斯切拉·比安卡》、普布里奥·莫比杜奇的《耶稣的洗礼》等雕塑作品。
《圣母怜子图》
这幅《圣母怜子图》由文森特·梵高创作于1890年,是一幅尺寸为41.5厘米×34厘米的布面油画,1973年由纽约教区捐赠给梵蒂冈博物馆,是现代和当代艺术收藏馆第2展厅的重要藏品之一。右下角的签名表明,这幅画的灵感来自于一幅以欧格伦·德拉克罗瓦的《Pietà》为基础的平版版画。画中基督的形象更接近传统肖像,也有人认为这是一幅自画像,但实际上他更接近于原作中基督的形象。
《耶稣的洗礼》
《耶稣的洗礼》是罗马雕塑师普布里奥·莫比杜奇(Publio Morbiducci)受国际礼仪艺术学院委托,为马尼拉大教堂的洗礼池制作的雕塑作品。这尊雕塑创作于1956年,通体由青铜制成,尺寸为92厘米×32厘米,1973年由弗朗西斯科·卡尔柴勒(Francesco Carchella)捐赠给梵蒂冈博物馆,保存在现代和当代艺术收藏馆的第6展厅中。在这尊雕塑中,莫比杜奇将耶稣和施洗约翰置于一种想象的屏障中,以身体和手势的自主性来凸显这一时刻,以此隔离并突出了洗礼场景的神圣性。
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礼拜堂位于梵蒂冈城使徒宫内,得名于教皇西克斯图斯四世,他在1473年至1481年对“大礼拜堂”(Magna Cappella)进行改造,并将其命名为西斯廷教堂。1481年至1482年,由桑德罗·波提切利、彼得罗·佩鲁吉诺、平图里基奥、多米尼哥·基兰达奥和科西莫·罗塞利等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组成的团队在教堂内创作了一系列描绘摩西生平和基督生平的壁画,包括假窗帘、摩西的故事(南和入口墙)、基督的故事(北和入口墙)和教皇的肖像(南北和入口墙)。
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即位后决定改变教堂内的部分装饰,命令米开朗基罗·博纳罗蒂于1508年至1512年间,在教堂的天花板上创作了壁画《创世纪》。壁画的九个中央嵌板展示了创世纪的故事——从创世到人类堕落,再到洪水和随后人类与诺亚家族的重生。
1533年底,教皇克莱蒙特七世要求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进一步修改西斯廷礼拜堂的装饰,在祭坛的后墙上画上了《最后的审判》,这导致了15世纪壁画的丢失;这幅作品于1536年正式开始创作,完成于1541年秋天。
16世纪下半叶,教堂入口墙上的壁画被重新绘制:亨德里克·范·登·布洛克重新绘制了吉兰德约的《基督复活》,而莱切则在希诺内利的《摩西的身体》上绘制了不同的画。
1979年到1999年间,西斯廷教堂的壁画被完全修复,圣堂、中式屏风和西克斯图斯四世的盾形纹章等大理石作品也得到了修复。
《创世纪》
这组壁画是1508年至1512年间,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在西斯廷礼拜堂天花板上创作的众多壁画中的重要作品。教堂拱顶中央部分的九个嵌板展示了从创世到人类堕落,再到洪水和随后人类与诺亚家族的重生的故事。《创世纪》的9个故事分为3组,涉及宇宙、人类和邪恶的起源。前三幅图《光明与黑暗的分离》《恒星和植物的创造》《泥土和水分离》,讲述了上帝的存在和宇宙的创造者;《创造亚当》《创造夏娃》《原罪与被逐出伊甸园》讲述了人类起源的故事;最后三幅壁画《诺亚的牺牲》《大洪水》《诺亚的醉酒》,展示了人类的堕落和重生——在造物主因为人类的邪恶而决定毁灭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之后,诺亚被雅威选为唯一被拯救的人,将在灾难过后重新居住在地球上。
《最后的审判》
这幅壁画是米开朗基罗在1536年至1541年间创作的,绘制于教堂祭坛的后墙上,画面尺寸为13.7米×12.2米。壁画以基督为中心,他用右手拯救受祝福的人,用左手永恒的诅咒谴责罪人;圣母蹲在他旁边,几乎被如此多的神圣愤怒吓坏了。圣彼得感到害怕,将天堂的钥匙还给了他。画面上方是一群承受苦难的天使;圣母蹲在在基督旁边,做了一个听天由命的手势;圣徒和选民被安排在基督和圣母周围等待判决,圣彼得拿着两把钥匙,圣劳伦斯拿着烤架,亚历山大的亚历山大的加大肋纳拿着齿轮,圣塞巴斯蒂安跪着拿着箭。壁画下半部分的中心是启示录的天使,他们用长喇叭发出声音唤醒死者;左边,复活的人在升入天堂的过程中恢复了他们的肉体;在右边,天使和魔鬼为了让被诅咒的人堕入地狱而斗争。在壁画的最下端,海底的卡戎用他的桨和魔鬼们将被诅咒的人从船里赶出,并把他们带到地狱的法官米诺斯面前,这部分内容引用了但丁·阿利吉耶里《神曲》中的地狱形象。
格列高利·伊特拉斯坎博物馆
格列高利•伊特拉斯坎博物馆由教皇格里高利十六世于1837年创立,占据了由安东尼奥·波拉约洛设计的观景宫以及由米开朗基罗和吉罗拉莫·达·卡尔皮发起、由皮罗·利戈里奥完成的托尔·德·温特公寓,从博物馆的内部可以看到布拉曼特双螺旋楼梯。该馆是最早专门展示伊特拉斯坎古董的博物馆之一,共有伊特拉斯坎和拉丁半岛的原始历史、瑞格里尼·格拉西墓、青铜器、石头(铭文和雕塑)、建筑和宗教陶器等22个展厅,展出了公元5世纪的自罗马和拉提姆的青铜、玻璃、象牙、兵马俑和陶瓷作品以及发现于伊特鲁里亚的希腊花瓶收藏。
1号埃特鲁里亚和拉丁半岛的原始历史厅收藏有有伊特鲁里亚和拉提姆第一铁器时代(公元前9世纪-公元前8世纪)的古物,以及公元前7世纪和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物品,包括双锥形骨灰盒、圆形“朝圣者”烧瓶、球形土锅、古代战车等文物。
2号瑞格里尼-格拉西墓厅是一个巨大的壁画厅,在1563年由费德里科·巴罗奇、费德里科和塔迪奥·祖卡里共同绘制,描绘了摩西和亚伦的生活场景。该厅展出了格里高利收藏中的核心藏品,包括1836年至1837年出土于切尔韦泰里的索尔博墓地以及乔瓦尼·平萨于1906年在朱利蒙蒂墓地中发现的古物,有黄金胸甲、大游行胸针、金手镯、项链、银器等重要藏品。
3号青铜器厅的墙壁上建有由灰泥制成的女像柱浮雕,在柱子之间绘有《旧约圣经》中的场景,由桑蒂·狄·蒂托和尼科洛·奇尼亚尼在1564年建造。该厅陈列有雕像和祭祀用的青铜器,以及按类型和时间顺序排列的普通或丧葬用青铜器,如《战神托迪》《卡拉拉天使》《哈鲁斯派克斯雕像》等青铜塑像。
17号至22号厅以花瓶收藏为展示主题,在格列高利•伊特拉斯坎博物馆建立之初,“花瓶收藏”是博物馆的一个部门。花瓶的收藏遵循时间顺序,根据产地和作者安置在17号至22号展厅:17、18号厅汇集了由希腊花瓶绘画大师署名的杰作,19号厅以阿提卡陶瓷瓶为展示主题,20号阿斯塔里塔收藏厅展出有希腊和埃特鲁里亚陶瓷,21号日晷厅收藏着阿提卡和伊特鲁里亚的陶瓷作品,22号厅以意大利陶瓷为主要展品。
《战神托迪》
《战神托迪》是一尊制作于公元前5世纪末的青铜雕塑,高141厘米,是意大利北部蒙特桑托地区战神崇拜的代表,于1835年在托迪被发现,1836年被教皇政府收购,是梵蒂冈博物馆的雕塑作品中三大镇馆之宝之一,收藏于格列高利•伊特拉斯坎博物馆的3号展厅中。这尊青铜雕像描绘了一名身穿胸甲的战士倚靠在铁枪上,在战斗前用长矛献上了赎罪祭。该雕像采用失蜡技术将零件单独铸造,然后焊接在一起;碑文用古翁布里亚人的语言、伊特拉斯坎人的字母表示。
奥尔佩壶
这个收藏于格列高利•伊特拉斯坎博物馆17、18展厅的奥尔佩壶大约于公元前630年-615年在科林斯制作,壶高32.3厘米,由陶瓷制成,壶口瀑布至肩处附有一只把手;壶身上装饰着由真实和幻想动物构成的的叠加饰带,包括成排的美洲豹、OX、鹿、苍鹭和狮身人面像;在象牙色的背景上,点缀着圆点圆形的玫瑰花结。其作者被命名为“梵蒂冈画家73”。
拉斐尔厅
该展区由君士坦丁一世厅、赫利奥多罗斯厅、署名室和博尔戈燃烧厅构成,这四间被称为拉斐尔斯坦兹的房间是教皇宫二楼公寓的一部分,被教皇尤利乌斯二世选为自己的住所,并被他的继任者使用。1508年至1524年间,拉斐尔·桑西和他的助手完成了这些绘画装饰,这些房间也因拉斐尔绘制的壁画而闻名。
君士坦丁厅是为接待和官方仪式而设计的,它的名字来源于第一位正式承认基督教信仰的基督教皇帝君士坦丁,拉斐尔及其助手创作的壁画描绘了他一生:《十字架异象》《米尔维厄斯战役》《君士坦丁的洗礼》《罗马的捐赠》,这四个片段见证了异教的失败和基督教的胜利。大厅装饰有教皇的雕像,两侧是美德的寓言人物;天花板的装饰是托托马索·劳伦蒂根据教皇的命令完成的,他在中央镶板上描绘了《基督教的胜利》,该工程于1585年底在教皇斐理斯·佩雷蒂的领导下完成。
赫利奥多罗斯厅最初是为教皇的私人听众使用的,其功能是政治性的,旨在记录从旧约到中世纪时期雅威对教会的庇护;其名称来自于壁画《把赫利奥多罗斯驱逐出神殿》,它和《波尔塞纳弥撒》《解放圣彼得》《利奥大帝与阿提拉的相遇》都是拉斐尔·桑西和他的助手在1508年至1524年间的作品。该厅的拱门中仍然保存有一些部分尤利乌斯二世上任之初的壁画,它们由卢卡·西诺诺雷利、布拉曼蒂诺、洛伦佐·洛托和切萨雷·达·塞斯托创作而成。由于教皇非常欣赏拉斐尔的壁画,便命他用《旧约圣经》中的四个章节——《诺亚离开方舟》《以撒的献祭》《摩西在燃烧的荆棘前》《雅各的梦》取代了天花板中央原有的的怪诞图案:。
署名室里有拉斐尔·桑西最著名的壁画,它们是拉斐尔在梵蒂冈创作的第一幅作品,还标志着文艺复兴时期的开始。这个房间的名字来自于罗马教廷的最高法院“Segnatura Gratiae et Iustitiae”。壁画绘制于1508年至1511年之间,旨在代表人类最伟大的三种精神:真、善、美。《至圣圣礼之争》体现了超自然的真理(神学),而理性的真理(哲学)在《雅典学院》中被阐释,“善”在《红衣主教和神学美德与法律》中得到表达,《帕那萨斯山》中的阿波罗和缪斯女神代表了“美”。天花板上的壁画分为四个部分,用女性寓言来代表哲学、神学、诗歌和正义,与墙壁的四个场景相对应。哲学对应于拉斐尔·桑西最著名的作品《雅典学院》,神学对应于《至圣圣礼之争》,诗歌对应于《帕那萨斯山》,正义对应于《红衣主教和神学美德与法律》。
博尔戈燃烧厅在朱利叶斯二世时期,被罗马教廷最高法院用来举办会议。1508年,朱利叶斯二世委托彼得罗·万努奇在天花板上创作了名为《佩鲁吉诺》的壁画。1514年至1517年,教皇利奥十世委托拉斐尔和他的画派在墙壁上绘制了描述了利奥十世政治抱负的壁画,《查理曼加冕》《利奥三世的辩护》的内容取材于《教皇书》中前教皇利奥三世的故事,《博尔戈大火》《奥斯蒂亚战役》取材于《教皇书》中利奥四世的故事。
《把赫利奥多罗斯驱逐出神殿》
这幅壁画由拉斐尔及其助手在1508年至1524年绘制完成,其所在的房间也被命名为“赫利奥多罗斯厅”。壁画宽750厘米,讲述了《圣经》中《马加比2》的故事:赫利奥多罗斯被叙利亚国王塞琉西帝国派去接管保存在耶路撒冷神庙中的宝藏,大祭司奥尼亚请求雅威派来一位骑士,骑士在两个年轻人的帮助下打败并驱逐了赫利奥多罗斯。壁画右下部分的地面上描绘了骑兵和两名天使驱逐赫利奥多罗斯的场景;画面左侧是坐在由两名警卫抬着的轿子上的教皇朱利叶斯二世,拉斐尔和他的朋友马尔坎托尼奥·雷蒙迪站在教皇的轿夫旁边。
《雅典学院》
该壁画由拉斐尔于1510年-1511年间创作,宽800厘米,是拉斐尔为梵蒂冈宫绘制的三幅巨型壁画之一。壁画在构图上巧妙地利用建筑的特点,把画面背景、建筑物的透视和前面真实建筑物的半圆拱门连接起来,扩大了壁画的空间效果,使建筑物显得更加宽敞、壮丽。壁画中建筑的灵感来自布拉曼特对早期基督教圣伯多禄大教堂的改造项目,古代最著名的哲学家们居住在其中。画面中间,柏拉图右手指向上方,左手拿着他的书《时间》,站在他左侧的亚里士多德右手指向前方,左手拿着《伦理学》;左侧前景绘有正在思考的毕达哥拉斯,第欧根尼拿着盘子躺在楼梯上,而悲观主义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正靠在一块大理石上写字;在壁画右边,数学家欧几里得正在教他的学生几何学,琐罗亚斯德拿着天球,托勒密拿着地球,最右边戴着黑色贝雷帽的人是拉斐尔·桑西的自画像。
临时展览
传心之美——梵蒂冈博物馆藏中国文物展
2019年5月28日,北京故宫博物院与梵蒂冈博物馆合作举办的“传心之美——梵蒂冈博物馆藏中国文物展”在故宫神武门展厅开幕。策展团队从梵蒂冈博物馆的藏品中精选出78件展品,涵盖了天主教艺术、佛教艺术和世俗艺术三个方面;故宫博物院也提供了与梵蒂冈博物馆展品相关的12件文物共同展出,其中包括两件珍贵的国家一级文物。
让收藏成为对话
2019年10月3日-2020年5月15日,梵蒂冈博物馆开启“让收藏成为对话”第二阶段的展出活动。新展品是创作于公元前十三世纪的普塔摩斯(Ptahmose)墓穴浮雕碎片,来自塞加拉(Saqqara)大墓地。浮雕中,普塔摩斯端坐在左下方,右手紧握权杖,身披一块围巾,这些是上层家族的象征。他的妻子坐在一旁,只有双腿隐约露出。面向这对夫妻的是朝他们庄严走来的6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他们手中捧著送葬的祭品。
学术研究
学术成果
梵蒂冈博物馆于2015年出版了《西斯廷教堂二十年后:新呼吸,新光芒:2014年10月30日至31日,会议记录》,书中收录了“西斯廷教堂二十年后:新呼吸新光”国际会议中与博物馆合作设计新系统的两家公司(开利和欧司朗)的代表以及世界各地艺术、修复和保护领域的杰出人物所做的演讲。首先详细回顾了1994年西斯廷教堂修复工程,介绍了2010年至2014年进行的新科学研究,其中包括对化学和物理分析的最新研究。复杂的新一代系统是文书的核心,它详细描述了新灯的特性以及维持空气质量的参数。最后,介绍了西斯廷教堂规划的维护和控制系统。
学术交流
2014年10月30日-31日,博物馆举行了“西斯廷礼拜堂二十年后:新呼吸新光”国际会议。不仅纪念米开朗基罗逝世450周年和西斯廷教堂修复工作结束二十周年,还展示了专为保护教堂杰作而设计的新型空调和照明系统。
学术机构设置
文化遗产科学研究内阁
梵蒂冈博物馆文化遗产科学研究内阁负责进行诊断程序和化学、物理和微生物研究,以确定作品变质的过程,并确定构成材料和生产技术。它向理事会、各部门和科学部门、所有修复实验室和修复办公室提供技术和科学支助,核查材料和产品是否适合修复和保护。
修复实验室
在圣·保禄二世担任教皇期间,博物馆成立了许多修复车间:1980年至1981年成立了金属和陶瓷修复实验室;1984年开始,石头材料修复实验室的现代空间投入使用;1994年成立纸张修复实验室;2001年又成立了民族学材料修复实验室。此外,还有负责维护和修复梵蒂冈博物馆保存的所有纺织品的挂毯和纺织品修复实验室,这是唯一一个雇用宗教工作人员的实验室。绘画和木材材料修复实验室是保护“教皇博物馆”艺术遗产的首要工作和组织机构,负责所有涂漆作品和木质材料作品(雕塑、浮雕和其他木质作品)的保护、保存和修复,还承担油漆作品的木制支撑的翻新和摇篮以及框架的生产和维护。
考古发现
凯旋大道的墓地
这个考古区域是古罗马墓地的杰出范例。墓葬从沿着梵蒂冈山的边界分布在路边斜坡梯田上,集体、个人的各种坟墓沿着小路和广场排列,遗址出土物品保存状态良好,已经发现了刻有文字的丧葬用石碑,澄清了死者的身份和他们的个人故事,墓主通常与罗马帝国社会的中下层成员有关。
圣约翰拉特兰的发掘
在圣约翰拉特兰大教堂的地下保存着古代建筑的遗迹,这些建筑建于基督教大教堂成立之前。“拉特兰”一词与罗马帝国的普劳提乌斯·拉特兰(参与了反对尼禄·克劳狄乌斯·德鲁苏斯·日耳曼尼库斯的阴谋、塞克提乌斯·拉特拉努斯(他的名字可以在沿途可见的大写字母上读到,是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皇帝的朋友)有关。发现了第一个帝国时代的房屋,有绘画、马赛克、大理石(包括一个保存完好的楼梯)等遗迹遗物,这些住宅在公元193年被拆除。塞普提米乌斯·塞维鲁建造的新军营由小房间组成的,墙壁、窗台和门框仍然是红漆的,兵营中心的一块区域专门用于崇拜皇帝。米尔维安桥战役后(312年),君士坦丁废除了骑士团,并在该地区建造了救世主大教堂。
文化活动
梵蒂冈博物馆的妇女节:艺术中的女性圣洁
2023年3月4日、8日和11日,为了纪念国际妇女节这一活动,梵蒂冈博物馆将为所有游客提供一个原创的主题导览,让他们在梵蒂冈的藏品中发现那些通过圣洁为教会生活做出重大贡献的非凡女性。活动的灵感来自教皇方济各的一句话:“女人让世界变得美丽。”游览活动将从庇护·克里斯蒂安博物馆开始,然后前往梵蒂冈Pinacoteca的神圣女性的肖像,活动的最后一站是西斯廷礼拜堂《最后审判的圣母》。
特别夜间开放活动
2023年4月14日至10月28日,梵蒂冈博物馆的特别夜间开放活动再度回归,博物馆将在每周五、周六延长开放时间至22:30,5月6日开始,周六的闭馆时间将改为20:00。梵蒂冈博物馆之夜还会组织音乐表演,以展示意大利音乐学院年轻学生的才华。
培训活动
梵蒂冈博物馆为修复技术方面的年轻专家、与博物馆环境有关的艺术和考古研究、人文科学概论方面的学生或应届毕业生提供教育和培训方案。每个实习生都被分配到一个特定的项目,并被整合到一个工作组中,参与到博物馆的访客接待、教学、交流、修复实验室等日常活动中,培训计划包括专题研讨会、会议及导赏团等活动。在培训期结束时,每个学员都要做一个简短的工作总结。培训岗位为期6个月,从10月和4月开始。
所获荣誉
1984年,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将梵蒂冈城和梵蒂冈博物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表彰教皇收藏的非凡艺术价值。
重要事件
2006年10月,博物馆庆祝成立500周年,向公众永久开放梵蒂冈山墓地的发掘工作。
2009年11月21日,教宗本笃十六世在西斯廷礼拜堂与艺术家的进行了历史性会面,肯定了艺术与教会之间的密切联系。
2012年10月31日,西斯廷教堂天花板落成500周年之际,教皇本笃十六世主持了万圣节第一晚祷仪式。
2014年11月,博物馆向“大众艺术”开放,在梵蒂冈花园安装了两个金属雕塑,一个是描绘基督作为一个工人,另一个是阿根廷艺术家创作的Luján圣母的复制品。
2015年3月26日,教皇对西斯廷教堂进行了一次特别访问。150名无家可归者到博物馆欣赏米开朗基罗壁画和梵蒂冈的全部藏品。9月13日,罗马热比比亚拘留中心的50名囚犯得到了到梵蒂冈博物馆参观的机会,在博物馆馆长安东尼奥·保鲁奇的带领下在西斯廷教堂聆听圣父的《三钟经》祈祷。
参考资料
Meet Antonio Paolucci.Divento.2023-06-23
The Complete Guide to Vatican Museums 2023.The Vatican Tickets.2023-07-17
著名收藏.湖南博物院.2023-06-30
Pope names first woman to head Vatican Museums.The Catholic Herald.2023-06-29
Antonio Paolucci, the new Director of the Vatican Museums.The Art Tribune.2023-06-29
Vatican Museums – Rome.Inexhibit.2023-06-23
CLEMENT XIV (1769-1774) AND PIUS VI (1775-1799).Musei Vaticani.2023-06-30
JOHN PAUL II (1978-2005).Musei Vaticani.2023-06-30
BENEDICT XVI (2005-2013 END OF PONTIFICATE).Musei Vaticani.2023-06-30
历史.湖南博物院.2023-06-30
Vatican Museums.Corpo Nazionale dei Vigili del Fuoco.2023-07-18
NICHOLAS V (1447-1455) AND ALEXANDER VI (1492-1503).Musei Vaticani.2023-06-29
Inside Vatican Museums.The Vatican Tickets.2023-06-28
An Ancient Masterpiece or a Master's Forgery?.The New York Times.2023-06-29
Muralist has grand plans for Cobo fresco.The Detroit News.2023-06-29
Laocoön and His Sons: The revealing detail in an ancient find.www.bbc.com.2023-06-29
GREGORY XVI (1831-1846).Musei Vaticani.2023-06-30
PIUS IX (1846-1878) AND PIUS X (1903-1914).Musei Vaticani.2023-06-30
PIUS XI (1922-1939).Musei Vaticani.2023-06-30
JOHN XXIII (1958-1963) AND PAUL VI (1963-1978).Musei Vaticani.2023-06-30
建筑.湖南省博物院.2023-06-30
概况.湖南省博物院.2023-06-30
Pinacoteca.Musei Vaticani.2023-06-30
Bernardo Daddi, Martyrdom of St Stephen.Musei Vaticani.2023-07-15
Raffaello Sanzio, Crowning of the Virgin.Musei Vaticani.2023-07-15
Pio Clementino Museum.Musei Vaticani.2023-06-30
Square Vestibule and Cabinet of Apoxyomenos.Musei Vaticani.2023-07-15
Greek Cross Hall.Musei Vaticani.2023-07-15
Hall of Animals.Musei Vaticani.2023-07-15
Cabinet of Masks.Musei Vaticani.2023-07-15
Round Hall.Musei Vaticani.2023-07-15
Hall of the Chariot.Musei Vaticani.2023-07-15
Octagonal Court.Musei Vaticani.2023-07-15
Gallery of Statues and the Hall of Busts.Musei Vaticani.2023-07-15
Hall of the Muses.Musei Vaticani.2023-07-15
Gallery of the Candelabra.Musei Vaticani.2023-07-15
Laocoön.Musei Vaticani.2023-07-17
Belvedere Apollo.Musei Vaticani.2023-07-17
Gregorian Egyptian Museum.Musei Vaticani.2023-06-30
Room I. Epigraphic Artefacts.Musei Vaticani.2023-07-15
Room II. Funerary customs of ancient Egypt.Musei Vaticani.2023-07-15
Room III. Reconstruction of the Serapeum of the Canopus of Hadrian’s Villa, Tivoli.Musei Vaticani.2023-07-15
Room IV. Egypt and Rome.Musei Vaticani.2023-07-15
Room V. Statuary.Musei Vaticani.2023-07-15
Terrace of the Niche.Musei Vaticani.2023-07-15
Room VI. The Carlo Grassi Collection.Musei Vaticani.2023-07-15
Room VII. Alexandria and Palmyra.Musei Vaticani.2023-07-15
Room VIII. Antiquities of the Ancient Near East.Musei Vaticani.2023-07-15
Room IX. Reliefs and inscriptions from Assyrian palaces.Musei Vaticani.2023-07-15
Sarcophagus of Djedmut.Musei Vaticani.2023-07-17
Cuneiform tablet.Musei Vaticani.2023-07-17
Chiaramonti Museum.Musei Vaticani.2023-07-15
Chiaramonti Museum.Musei Vaticani.2023-07-16
Gregoriano Profano Museum.Musei Vaticani.2023-06-30
Heracles with infant Telephos.Musei Vaticani.2023-07-16
Athena and Marsyas.Musei Vaticani.2023-07-16
Collection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Musei Vaticani.2023-06-30
Room 1. The Collection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Musei Vaticani.2023-07-18
Sala 2. Van Gogh, Gauguin, Medardo Rosso.Musei Vaticani.2023-07-18
Room 3. Milan and northern Italy.Musei Vaticani.2023-07-18
Room 6. Italian sculpture during the years 1920-1950.Musei Vaticani.2023-07-18
Vincent van Gogh, Pietà.Musei Vaticani.2023-07-16
Publio Morbiducci, Battesimo di Gesù.Musei Vaticani.2023-07-16
Sistine Chapel.Musei Vaticani.2023-07-17
Central Stories.Musei Vaticani.2023-07-17
Il Giudizio Universale di Michelangelo.Arte Svelata.2023-07-17
The Last Judgement.Musei Vaticani.2023-07-17
Gregorian Etruscan Museum.Musei Vaticani.2023-07-17
Room I. Proto-history in Etruria and Latium.Musei Vaticani.2023-07-18
Room II. Regolini-Galassi Tomb.Musei Vaticani.2023-07-18
Room III. Bronzes.Musei Vaticani.2023-07-18
Rooms XVII and XVIII. Collection of Vases.Musei Vaticani.2023-07-18
Gregorian Etruscan Museum.Musei Vaticani.2023-07-18
Mars of Todi.Musei Vaticani.2023-06-30
Corinthian Olpe by the Vatican Painter 73.Musei Vaticani.2023-07-17
Raphael's Rooms.Musei Vaticani.2023-06-30
Hall of Constantine.Musei Vaticani.2023-07-17
Expulsion of Heliodorus from the temple.Musei Vaticani.2023-07-17
Room of Heliodorus.Musei Vaticani.2023-07-17
Ceiling.Musei Vaticani.2023-07-17
Room of the Segnatura.Musei Vaticani.2023-07-17
Ceiling.Musei Vaticani.2023-07-17
Room of the Fire in the Borgo.Musei Vaticani.2023-07-17
The Expulsion of Heliodorus from the Temple.The History of Art.2023-07-17
School of Athens.Musei Vaticani.2023-07-17
梵蒂冈博物馆馆藏中国文物展在故宫神武门展厅开幕.中国新闻网.2023-06-28
梵蒂冈展出佛罗伦萨埃及博物馆的经典作品.梵蒂冈新闻网.2023-06-30
The Sistine Chapel, Twenty Years Later.Palimpsests Books.2023-06-30
The Sistine Chapel Twenty Years Later: New Breath, New Light : 30th-31st October 2014, Conference Proceedings.Books.Google.2023-06-30
Cabine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pplied to Cultural Heritage.Musei Vaticani.2023-06-30
Tapestries and Textiles Restoration Laboratory.Musei Vaticani.2023-06-30
Painting and Wood Materials Restoration Laboratory.Musei Vaticani.2023-06-30
Necropolis of the Via Triumphalis.Musei Vaticani.2023-06-30
Excavations of St. John Lateran.Musei Vaticani.2023-06-30
Women’s Day at the Vatican Museums: female holiness in art.Musei Vaticani.2023-06-30
The Vatican Museums evening openings are back.Musei Vaticani.2023-07-16
Training in the Vatican Museums.Musei Vaticani.2023-06-30
Ancient Roman treasures found under Vatican car park.The Guardian.2023-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