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独山县

独山县

独山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下辖县。地处贵州省最南端,与广西南丹县接壤,是贵州省乃至大西南进入两广出海口的必经之地,历来就有“西南锁钥”“通海咽喉”之称。截至2022年,独山县总面积2477平方千米,户籍人口353711人,下辖8个镇1个街道,政府驻地麻万镇石牛社区世纪大道56号。

独山县东守两广,西望滇黔,南控东盟,北至天府,素有“贵州南大门”,“西南门户”之称。其地形地貌是高原,以著名的独山泥盆纪为主,又因其地处云贵高原,属中亚热带温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也是贵州省南部重要城镇。独山县在春秋战国时期属毋敛古国,秦时期属象郡,汉时期属牂柯郡,置毋敛县,新王莽始建国元年改称为敛县。1912年,独山县属都匀府独山州,1914年改称为独山县,所辖三屯脚州同改设三合县。1941年,国家重订各县等级,独山县为一等一级县。1956年独山县被划归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下辖县。1957年独山县,荔波县平塘县(部分)三县合并后沿用至今。

独山县农业主要产业以蔬菜、中药材、茶叶、水果等经济作物为主。以纺织服装、服饰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为第二产业主导产业。有基础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新型建材、大数据电子信息、生态特色食品等新兴产业。截至2023年,独山县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贵州香港(独山)合作园区、全省生猪产业聚集突破区,全国第三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截至2022年,独山县地区生产总值为140.74亿元,三次产业占比18.8:36.6:44.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3697元。

独山县的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自己灿烂的民族文化艺术,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特点。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独山花灯。县级文保单位,翁奇奎文阁、杨万八墓等。独山县拥有3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省级城镇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以及3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和4个州级旅游重点镇村,先后获全国生态文化旅游名县,森林旅游示范县等多项荣誉称号。

名称由来

独山县的名字来源于县城东南17千米处的上道坝子中,有一座突兀挺立的孤峰,故名“独山”。这座山峰也被称为“独秀峰”或“独坡”,“坡”在当地方言中与“山”同义,意为独立的山峰。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独山属毋敛古国。

独山县在秦朝象郡,汉代属牂柯郡,被设置为毋敛县。刘彻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独山地区开始隶属母县,属河伯郡。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母舐县改称丹舐县。东汉建武元年(25年),又改回母舐县,独山仍属之。

东汉刘肇永元十一年(99年),丹舐县人尹珍前赴洛阳市,从许慎学五经,归来后开馆授徒,推动了黔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被视为黔地文化的奠基人。蜀汉南陈(221-561年)期间,母舐县名一直沿用。

隋唐至宋元时期

隋朝至唐初(589-628年),独山地区无母舐县建制,属巴州巴河郡中部地区。贞观三年(629年),设置石牛县,为南寿州治所。贞观四年(630年)改名庄州,谢强为庄州刺史。贞观十一年(637年),设庄州都督府。开元年间(713-740年),庄州被降为鹏摩。

北宋初期(960年),设置中平县,独山地区属于南丹州大观四年(1110年),废中平县,将独山地区并入庆远府河池县。元初,设置独山州蛮夷军民长官司,度山地区归属新置葛蛮安抚司,隶湖广行省。

明清时期

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派兵征讨黔中地区,蒙闻随军立下战功,被封为独山长官司长官。后置丰宁长官司,九名九姓独山州长官司,属都匀市卫。弘治七年(1494年),废九名九姓独山州长官司,设立独山州,定独山县建制的雏形。清代时期,独山州辖境未变。

中华民国时期

1914年,依据中华民国总统令,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商事案件标准的府、厅、州均改制为县,独山地区正式改州为县。1935年独山县属第十一行政督察区,为专员公署驻地。1937年,独山县属第二行政督察区。1944年,日军攻占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独山作为门户重镇遭到严重破坏,被称之为黔南事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独山县曾一度称独山专区,管辖黔南州境。1952年专署迁都匀市,改属都匀专区。1956年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后,1958年荔波县平塘县曹渡河以东地区并入。1961年荔波,平塘两县析出地区恢复设立独山县,隶属自治州。独山县析县后设6区1镇34乡,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共18个乡镇。

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十一部委发布通知,将独山县列入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推进“多规合一”。2020年3月3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公告,经县级申请、市级初审、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专项评估检查和向社会公示等程序,同意独山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独山县位于贵州省最南端,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东邻两广、西望滇黔、南依东盟、北至天府。地理坐标在北纬25°04′~25°31′,东经107°41′~107°55′之间。全县总面积2442.2平方千米。县城与周边主要城市的距离是:距南丹县120千米,距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48千米,距贵阳198千米,距重庆市600千米,距北海市740千米,距广州市800千米。

气候

独山县处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但无酷暑严寒。年平均气温为15℃,最高气温可达35.5℃,常常出现在7月份,每年最高气温大于30℃的天数大约为10天。最低气可到零下8℃,常常出现在2月份。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为4.9℃。7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3.3℃。年平均降雨量为1429.9毫米,历年平均降水量最多月为6月的224.4毫米,最少月为12月的25.6毫米。夏季(6-8月)最多,平均降水量为575.6毫米,占年降水总量的44%。春季(3-5月)次之,平均降水量为394.4毫米,占年降水量的30%。冬季降水量为89.9毫米,仅占年降水量的7%。年平均雾天气为41天,最多年份为71天,一般出现在12月份至次年3月份之间。独山县年平均风速为2.4米每秒,其中东南风向居多,频率高达43%。而西风向最少,仅为7%,历年最大风速为18米每秒。年平均日照1235.4小时,无霜期长达297天。

地质

地质构造

在大地构造上独山县属扬子准地台黔南台陷范畴,处于川黔南北向构造带南端,其显著特点是宽缓的箱状背斜、同向压扭性断裂和紧密的向斜呈北东向平行分布,次级北西向与北东向断层呈棋盘格式组合,以北西向断层较为发育。南部尧棒、董岭一线进入南北向与东西向构造交汇区,构造形迹有明显改变:东西向断裂、短轴褶曲形迹强烈,北西与北东向共轭构造分布其间,构造较复杂,反映了高原向丘陵过渡区的内在地质特征。

地层

独山县的地质层次丰富,自北向南,从老到新共计7个地层。分别是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下第三系和第四系等。其中志留系底层发育不完整,在独山县分布范围有限,仅见于江寨以北至挖那一带及利寨,摆独等地。泥盆系在独山县发育完整,出露良好,化石丰富,其主要分布在甲捞河至狮山一线以北和新场地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40%以下,总厚度在1232-2298米之间。石炭系是独山县分布最广的地层,约占全县总面积的50%以上。其自北起满罗,南至泗亭,西达平塘和广西,东抵本寨。在羊凤上司,下司,尧棒,麻尾,三里,拉芒,水岩等地均有分布。尤以羊凤,上司,尧棒地区的石炭系发育最好。二叠系分布于独山县满罗西侧经两里至下甲地,温泉西侧,经拉至荔波甲良。三叠系岩层在独山县的分布非常有限,仅出现在县境的东南和西北两个局部地区。分别是本寨,温泉乡以东接近三都,荔波县界的地带,以及三里乡以西毗邻都匀和平塘县界的一小片区域。下第三系在独山县分布极少,仅见于新场一带。厚约160米,上,下部分别为紫红色质粉砂岩和紫红色岩。第四系在独山县不发育,主要通过洪积,坡积冲积,残积冰债洞穴堆积等方式堆积,极少分布于河谷盆地,岩溶盆地及岩溶洞穴之中。

地形地貌

独山县地貌为多级层状地貌。地势北高南低,表现为东北部为中低山山地,山岭起伏。辖区北部、中部山峰高程一般在1140~1300米左右,最高点在县城北东约10公里的大草山,海拔1614m,其余大部分地区海拔约900米。最高点大风坪海拔1628米,最低点江寨乡上庸寨海拔仅500米。一级剥夷面及县境内,一般海拔1150~1200米,在绝大多数地势不具有“面”的形,而且表现为大致等高的山峰,即“天齐柱一线”的形态特征。二级剥夷面散布各地,分布范闹远较一级剥夷面小,但保存较完好,常以宽缓的岩溶盆地及峰林谷地徽嵌于一级剥夷面之下,其高程各地有所变化,在城区,基长泥盆系上统白云岩展布区,此面海拔96~1000米,形成绵延十余千米的大型岩溶盆地,其上广覆残坡积大王椰子树土,剥夷面地貌形态极为典型。独山县地处云贵高原平均海拔较周边地区高出300~500米。独山县的地理地形有著名的独山泥盆纪——石炭纪标准地层剖面,发育完整、出露完好、研究程度较高、各种地质现象和反映时空观念、环境因素、生物进化的生物化石丰富等。全境地处贵州高原广西壮族自治区丘陵过渡的箱状背斜,形成较周边地区高出310~490米的突出平台地,最低海拔500米,最高海拔为1465米 ,平均海拔850~1100米之间。

水文水利

水文

独山县境地表河流属珠江。县内河流为雨源型山地河流,分别流入柳江水系的都柳江打狗河及红水河水系的牛河。主要河流有23条,刚水、小河、大河、龙德河等。其中,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4条,总长度397.6千米,流域面积1744.78平方千米。

河流
都柳江独山县段

都柳江独山县段全长41.9千米,源头起于两支,左支新民河发源于麻万镇拉林村磨石湾,经杉木林至拉腊水库,再下至河边,牛角寨,于上、下高岩坡脚汇入黄山河,经大河口至新民乡境,过岔河电站,再经贵修桥、巴年,在下王屯与黑神河汇合。右支发源于百泉镇简利新寨水镜潭,注入黎家寨水库,流过三洞桥、独山二中,再流至宋家桥、凉亭、达洋滩,过拉外寨汇流小河、大河、经洋蒙交林,汇上道河后暗河数公里出王屯,至下王屯与新民河汇合。都柳江在独山县境内全长41.9千米,流域面积424.55平方千米,河流年均径流量6.926m3/s。

黑神河

黑神河为都柳江右岸一级支流,也是独山县城唯一穿城河流,发源于百泉镇简利新寨水镜潭,注入黎家寨水库,流过三洞桥、独山二中,再流至宋家桥、凉亭、达洋滩,过拉外寨汇流小河、大河、经洋蒙交林,汇上道河后伏流数公里出王屯,至下王屯汇入新民河,全长21.7千米,流域面积50.00平方千米,河流年均径流量1.062m3/s。

新民河

新民河为都柳江源头段,发源于麻万镇拉林村磨石湾,经杉木林至拉腊水库,再下至河边,牛角寨,于上、下高岩坡脚汇入黄山河,经大河口至新民乡境,过岔河电站,再经贵修桥、巴年,在下王屯与黑神河汇合,全长34.45千米,流域面积147.7平方千米,河流年均径流量3.124m³/s。

水利

独山县现有水利工程蓄水工程416处,其中28处水库,包括中型水库1座,小一型有9座,小二型有18座(包括纯发电的牟尼河水库) 。总库容3783.31万立方米,总的设计灌溉面积为1.07万亩,设计年供水量4119.5万m³。塘坝有390处,总库容达到230.22万m³,灌溉面积为1.59万亩。地下水提水井1902眼,其中机电井343眼,人力井1518眼,由于随着水利工程的不断完善,人力井将逐步被取代,故未将其纳入此次水资源供需平衡,另外有地表水提水泵站24处,总计提水泵站370处,总装机流量4.70m³/s,总装机功率5237.55kw,总年供水量2962.43万m³。农村供水工程2539处,现在供水人口23.58万人,其中集中式供水530处,供水人口17.31万人分散式供水2009处,供水人口6.27万人。窖池5678处,供水人口1.02万人,年供水量为17.96万立方米

独山县中型水源工程独南灌区,总库容1650万立方米、累计完成投资13728.5万元的谭尧水库于2011年5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工程灌溉辐射南部上司、下司等镇45870亩耕地,解决3.5万人/5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截至2022年,独山县内已探明并开采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锑,铁,镁汞,煤,硫,重晶石硅石方解石白云石大理石碳酸钙等。初步探明的铁矿资源储量约1.3亿吨,硫铁矿储量60万吨,煤矿储量1743万吨,硅矿储量132万吨,方解石储量近5000万吨,优质石灰石储量超过1亿吨,白云石储量930万吨。赤铁矿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平黄山,桑麻等地。褐铁矿多分布在翁奇,望城,基长等地。汞矿主要见于新同,新民,三桥等地。硫铁矿常见于兔场,拉林,麻万,新民,三桥,上司等地。铅锌矿在三桥发育,铅锌合品位5.7%。煤矿遍布全县多个乡,已探明D级储量263.8万吨。

土地资源

独山县截至2022年,有耕地30722.32公顷。其中,水田20183.51公顷,旱地10538.81公顷,林地174975.83公顷。其中,乔木林地84436.24公顷,竹林地878.75公顷,灌木林地71949.85公顷,其他林地17710.99公顷,草地4340.42公顷,其中,人工牧草地191.96公顷,其他草地4148.46公顷,湿地15.74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7865.60公顷。交通运输用地4803.04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762.50公顷。

林草资源

独山县森林资源丰富,林地面积达63.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64.5%。全县森林面积948270亩,其中可开发利用面积6795亩。马尾松林分布面积达5万公顷,蓄积量250万立方米,是国家飞播造林示范区。全县草山草坡面积61.43万亩,可开发面积约32万亩,500亩以上大型草场达66片,共35.5万亩。

独山县内设有贵州省草业科学研究所和中国与新西兰合作成立的贵州省牧草种籽繁殖场,人工草场开发已有20年历史,面积达2万亩,是中国南方畜牧业重点县之一。独山县林草资源丰富,森林覆盖广,草原面积大,为发展林业和畜牧业提供了优良的资源条件。截至2021年3月,独山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5%,全县森林面积38.3万亩。

水资源

独山县水资源总量13.9亿立方米,总蓄水量2779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供水量为10220万立方米,地表水降雨总量为32.62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694.72百万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量300万立方米,主要分布地带是石系中统、上统大理石白云质灰岩富水岩体分布带,出露于独山箱状背斜地区,分布广、厚度大,构造裂除发育,整个背斜组成广阔的分水地带,峰林谷地、峰丛洼地极为观,地下水埋浅,暗河系密集,为邻近县所不及,是县境的主要含水层。该层泉水露头多。在大型盆地、洼地四周边缘和大山周围有岩溶泉水及暗河露出,其特点是具有大通道的暗河发育,含水极为丰富。

生物多样性

动物

独山县内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已记录的野生脊椎动物有322种,隶属32目74科。其中,鱼纲4目9科49种,两栖动物2目5科20种,爬行纲3目9科30种,鸟纲15目31科180种,哺乳纲8目20科43种。野生动物中有多种国家保护动物,如金钱豹,鬟羚斑羚属猕猴鳞甲目水獭亚科斑灵猫林麝熊瞎子大灵猫小灵猫大鲵属红腹锦鸡白鹇等。

植物

独山县野生植物有1588种,隶属171科744属,其中苔藓植物4科7种;蕨类植物21科66种;裸子植物6科18种;被子植物门139科1497种。国家保护植物有伞花木属平舟木属马尾松树参八角莲天麻,黄枝油杉华南五针松(原变种)等。

自然保护区

独山深沟自然保护区位于独山县东北部,地理位置为北纬25°48'~26°01’,东经107°35'~107°43’。涉及兔场、甲定、翁台、城关、麻万、水岩6个乡镇,面积8000公顷。地貌为切割较深的中山、低中山山地,是阻挡东北季风直接进入独山县的天然屏障,区内层峦叠嶂,垂直差异明显,相对高差一般为300~500米。区内最高处大风坪,海拔1628米,最低江寨河谷都柳江出县处海拔500米。地层岩性为泥盆纪下统的石英砂岩、砾岩、砂质白云岩、泥质砂岩、页岩、赤铁矿砂岩等,其自然土壤除海拔1550米以上分布山灌丛草甸土外,其余大部分为硅质黄壤、硅铝质黄壤和硅铁质黄壤。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是独山县重要的自然资源宝库。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及常绿落叶混交林,以常绿阔叶林居多。保护区内有国家重点野生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等,二级保护植物马尾树滇桐等。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鳞甲目猕猴大鲵属等。

自然灾害

独山县的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冰雹,倒春寒、秋季涝雨和农作物病虫害等。干旱分为春旱和夏旱,春旱常发生在每年4月中旬至5月中旬,夏旱发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和7月中旬至8月。

2018年,独山县受切变,强对流天气影响,全县出现强降雨。其中玉水镇降雨量达到102毫米,基长68.9毫米,基长,玉水,下司镇农作物受灾,受灾面积3084亩,绝收面积57亩。经济损失预计达400万余元。其中,基长:桑园被淹1500亩,其中受灾较严重的有林盘村200亩,董秧村400亩,茶亭村100亩,狮山村50亩,其他各村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菜园受灾500亩,其中受灾较为严重的有茶亭村豇豆种植基地竹架架材倒塌160亩,西红柿受损面积400亩,董秧村西红柿受损面积40余亩,江寨村辣椒种植基地水淹30亩。贵州中威农业有限公司白芨种植基地连栋钢架大棚倒塌223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0万余元。秀峰村花海基地受灾面积15亩,经济损失5万元。下司:桑苗被淹1000亩,预计损失70万元。百泉:蔬菜绝收57亩,秧田受灾12亩,损失14万元。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下辖8个镇1个街道,政府驻地麻万镇石牛社区世纪大道56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底,户籍人口353711人,其中城镇人口142948人,农村人口210763人,男性186599人,女性167112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常住人口为264266人,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75,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58510人,15-59岁人口为154919人,60岁及以上人口为50837人。截至2019年,独山县,出生率为9.04%,死亡率为5.25%,人口自然增长率3.79%。

民族

独山县为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下辖县,主要居住着布依,苗,汉,侗,毛南,水,壮等12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为284474人。独山县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百泉镇巴台村、摆罗村、朵罗村、凤汝村、旗山村等地。

语言

贵州是中国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多民族省份,其方言也形成了独特的语音特点。与其毗邻的四川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湖北等地的方言在不同时期都对贵州方言产生过影响。黔南州中的福泉县,贵定县龙里县惠水县罗甸县长顺县等地的方言属于“川黔方言区”。而独山县,都匀市,平塘县,荔波县,三都水族自治县等地的方言则属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方言区。

独山县方言是黔南方言区的代表方言之一,它保留了部分特色语音。如辅音声母[ŋ],唇齿音声母[v],以及独特的古人声调类。这些语音特征在贵州省乃至整个西南官话中较为独特。另外,独山县也是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长期受到这些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使得独山汉语方言带有少数民族语言的烙印 。

独山县的少数民族保留着淳朴的民族传统,布依族仍然使用自己的语言,当地称为“蛮话”。水族也保留着自己特有的语言和文字,当地称为“水话”和“水书”。

广义的独山方言指独山县所辖8个镇,7个乡,3个民族乡的方言。狭义的独山方言仅指独山县城关镇方言。黔南州方言格局复杂多样,仅从语音上看,州内不同县市的土语口音就有明显差异。《贵州省志·汉语方言志》进一步划分,将黔南方言分为两个片区。“独山,都匀市平塘县荔波县三都水族自治县”的方言归为“黔南片区”。而“福泉市贵定县龙里县,惠水,罗甸县长顺县”的方言则归为过渡区方言。据此,独山县方言属于黔南片区方言,与过渡区的其他县市方言有较大差异。其中黔南片区内的独山,都匀,三都,平塘,荔波方言一致性较强,在贵州省乃至整个西南官话区都具有典型的语音特征 。

宗教信仰

独山县传统宗教有道教、佛教,外来宗教有天主教基督教。2008年,全县登记在册的宗教信徒531人,其中,天主教268人,基督教202人,佛教61人。神职人员:天主教神父1人,基督教牧师1人,佛教比丘尼1人。

道教在民国初年就流传入独山县,县境道士70人。解放后的1957年,县境道士40人,其中汉族17人布依族17人,水族6人。1980年,县境道士9人,1980-2008年,县境有道士活动,但都是火居道士,没有固定活动场所,没有统计数据。

佛教在民国初年就流传入独山县,县境有和尚40余人、尼姑30余人。解放初期,县境有和尚、尼姑50余人。20世纪80年代,县境部分群众到贵阳的弘福寺、黔明寺,安顺市的清泰庵、狮子山寺,都匀市的九龙寺等处皈依,成为佛教信徒。2004年,佛教徒要求在独山县成立佛教活动场所。据县民宗局调查全县共有佛教信徒61人。2004年10月1日,经有关部门同意,在泉森林公园内成立临时活动场所2005年,经州民宗局下文批准,临时活动场所成为固定活动场所。2008年,有佛教信徒61人。

天主教传人独山县为清同治五年 (1866年)。民国时期至1964年,活动正常。1967年,独山天主教堂被城关镇革命委员会占用,三棒天主教堂被尧棒公社革命委员会占用。1967-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活动。1980年,天主教恢复活动,独山天主堂移交独山天主教会,城关镇人民政府迁出。1991年4月23日,尧棒乡政府将天主教堂交天主教会。自此,两地天主教会均有活动场所。1999年,县城天主教会教徒147人,其中汉族84人,布依族50人,水族11人,苗族2人,三棒天主教会教徒203人其中汉族 85人,布依族109人,水族6人,壮族3人。2008年,天主教信徒68人。

基督教传入独山县为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民国至1964年,活动正常。1965年以前,活动场所设在县人民武装部隔壁的福音堂。因历史原因,1966年后,福音堂房产卖给县人民武装部,基督教会失去活动场所。1966一1976 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活动。1980年,恢复活动。1989年,县人民政府下发独政(1989)51号文件《独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实基督房产问题的决定》,并拨出经费,协助教会寻找和建立新的活动场所。1990-2008年,基督教的活动场所在福音堂,地址在城关镇北集街五段303号。1994年,基督教会教徒330人,其中汉族214人,布依族105人,苗族8人,水族1人,其他民族2人。1999年,教徒339人。2008年,基督教信徒202人。

经济产业

综述

独山县将蔬菜作为全县两大主导产业之一,实施种子种苗、采后处理、精深加工等工程,通过招商引资等措施,推动农业产业补链、强链,形成一二三产联动发展格局,农业产业走向现代化。其中,农业主要产业以蔬菜、中药材、茶叶、水果等经济作物为主。以纺织服装、服饰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为第二产业主导产业。有基础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新型建材、大数据电子信息、生态特色食品等新兴产业。截至2023年,独山县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贵州香港(独山)合作园区、全省生猪产业聚集突破区,全国第三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

截至2022年,独山县地区生产总值为140.74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26.5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1.4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2.75亿元,三次产业占比18.8:36.6:44.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3697元。

第一产业

独山县第一产业主要以农林畜牧业为主。其中,农业为主导产业,种植的有蔬菜、中药材、茶叶、水果等经济作物,促进发展食用菌1.2亿棒、罗汉果1万亩,新增中药材4000亩、茶园4000亩、果园3500亩,稳定刺梨3.14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万亩,农业机械化率52%以上。推动海花草、无患子松茯苓等产业发展,推进茶叶、刺梨、豇豆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加工转化率65%以上。认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2个。畜牧业主要以生猪为主导产业,推进4个生猪养殖项目建成投产,实现生猪产能90万头。

认定以贵州大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贵州赣丰果业发展有限公司、独山县馨兴茶叶加工厂、贵州省独山县凯鑫大米加工厂为农业的龙头企业。截至2022年,独山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47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30.60亿元,畜牧业总产值6.96亿元,林业2.88亿元,渔业总产值0.36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67亿元。

第二产业

独山县第二产业主要以工业与建筑业为主,其中,纺织服装、服饰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为第二产业主导产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精制茶、熟肉制品、饮料等为主导产业,截至2022年,精制茶产量5434.04吨、熟肉制品产量1017.16吨、饮料产量42.97万吨,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5家,省级知识产权贯标认证企业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8家。独山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3户,贵州法拉第磁电科技有限公司为磁材产业的龙头产业,现有6条生产线,已投产3条干压生产线。公司实现工业产值3000万元。有独山金孟锰业有限公司、贵州恒鑫集团有限公司、通润冶金(贵州)有限公司、贵州兴枫霖合金科技有限公司等为锰系合金冶炼工业废渣综合回收利用的龙头企业。

截至2022年,独山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7.02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57亿元,建筑业增加值4.5亿元,资质内建筑业总产值9.48亿元。

第三产业

独山县第三产业主要以国内外贸易与旅游为主,其中,固定资产业,批发零售业为主导产业。独山县先后引进28家外贸外资企业,实现进出口创汇8.1亿元,外贸进出口额占全州比重超30%,吸引外资占全州比重超20%,在州内县域开放型经济发展中位居前列。实现进出口创汇4.93亿元,排全省Ⅱ类地区第3位、全州第2位,外向型经济成为独山发展的有力支撑。截至2023年,独山县新增涉旅市场主体500家以上、规上涉旅企业2家以上,接待过夜游客增长15%以上,旅游综合收入增长10%以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期间,累计接待游客42.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88亿元。

截至2022年,独山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36亿元,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4.36亿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0亿元,,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完成81513万元(人民币)。其中,出口额80330万元,进口额1183万元。

独山经济开发区

独山经济开发区筹建于2010年10月,2012年1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位于黔南州独山县麻万镇,批复首期开发建设面积10平方千米, 起步期面积3平方千米。累计建成道路34.8公里、建成日处理6000吨污水处理厂1座、水库2座、4万千伏安变电站1座,通信基站37座,厂房、公租房、商业配套、学校、医院等生产生活设施,建筑面积近360万平方米。 开发区交通四通八达,辖区内有高速匝道口3个,2020年,开发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1.92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23亿元,累计引进项目约400个,建成项目约300个,在建项目80个。开发区先后获批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投资成本最低十佳城市、贵州南部保税商贸物流集聚区、省级数字经济试点示范园区、省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省级农民工创业示范园、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底,独山县共有各类学校96所。其中包括:31所小学(26所完全小学和5所小学教学点),5所初中,3所普通高中,1所特殊教育学校,2所职业中专,54所幼儿园(20所公办,34所民办)。在校学生总数55584人,教职工3216人。2022年,独山县高考600分以上学生达到26人,位居全州各县(市)第一,有4人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本科上线率达到70.07%。全年学生在各级各类活动中获得省级奖项19个,州级奖项131个。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独山校区即预科教育学院位于独山县大学城东校区,2014年11月,经省教育厅和省民宗委专家考核评估,授予贵州省民族预科教育基地。校园占地面积500亩,现有综合教学楼1栋、实验楼1栋、学生公寓5栋、学生食堂1栋(含1个民族窗口)、400米标准跑道1个、篮球场6个、1个足球场、乒乓球桌6台、羽毛球场6个等多个运动场地;计算机房9间,图书7.8万册,期刊216种,报纸6种。预科教育学院现有教师126人,其中博士28人,教授15人,副教授37人。被授予为贵州省民族预科教育基地。

文化

截至2022年底,独山县文化产业取得快速发展。“文化惠民”“三馆一站”工作取得新成效,县图书馆、文化馆运营良好。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场所365.38平方米,藏书量达15.8万册,全年接待读者5.5万人次。广播电视覆盖全县,覆盖率达100%。开展各类文化活动140余场次,吸引观众约20万人次参与。举办摄影展,送春联,送演出,文艺辅导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体育

独山县已建成19200平方米县级公共体育场田径跑道和足球场1个,体育公园1个,全民健身步道5条,3个11人制足球场,全部投入使用。2020年规划建设独山县市民广场,并将独山县全民健身中心进行整合建设,该项目选址于县城中心地,原老国土片区,建设规划用地面积31638.9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699.17平方米、篮球馆1690.66平方米、游泳健身馆4620.23平方米、文化广场4400平方米。2022年7月1日—8日,黔南州第七届全州运动会举办,独山县获得女子篮球季军、群众羽毛球第四名。

科技

截至2021年,独山县拥有国家高新技术5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8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共帮助企业申请专利44件,其中发明专利24件,实用新型专利20件。积极组织川旺饲料、黔旺风味、石牛食品、标准电机等企业进行高新企业的申报并初见成效。独山石牛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贵州黔旺风味食品有限公司先后分别被评为全省科技型种子企业,贵州独山川旺饲料有限公司评为全省科技型小巨人成长企业,贵州标准电机有限公司被评为全省科技型小巨人企业。2023年独山县科学技术协会收支总预算安排896.723.67元,科技企业孵化器已吸纳返乡创业农民工、大学生等入驻创业园科技孵化中心的企业21家,解决就业人数达700余人。孵化中心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容纳100家企业入驻,年产值可达5亿以上,就业人数达2000人以上。

医疗

2022年末,独山县共有卫生机构177个,其中包含11所民营医院。全县卫生机构床位达到1966张每千人口拥有的床位数为7.4张。从业卫生技术人员共1796人。

独山县人民医院于1938年建院,医院总占地面积19669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29364余平方米,业务用房28098平方米。开放床位450张,职工500余人,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预防、保健、科研、急救、康复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是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学实习医院、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及贵阳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对口帮扶医院(医疗联合体医院),其中,高级职称30余人,中级职称50余人。年门急诊28余万人次,年出院2.5余万人次。设有内一科、内二科、神经内科、血液透析室等诊室,医院于1995年卫生部授予“爱婴医院”称号,2011年获“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称号,2019年胸痛中心通过国家级认证并授牌。

环境保护

截至2022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总体达到99.7%。2个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甲摆河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高岩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水源地进行监测和评价,监测结果显示,2个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均为达标水质,达标率为100%。独山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城北、麻尾、凉亭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全县污水处理规模达1.65万吨/天。截至2019年,独山县先后出动2000余人次开展地毯式清理河床与建筑垃圾,累计清理黑神河河道18000米、水域面积50000平方米,清理河岸垃圾、河道水草、水面漂浮物6吨。增设了沿河排污管道6千米。独山县共设有2个降尘监测点,分别为位于独山县气象局和石牛坡信访大楼,每月监测一次。共开发荒山荒地造林面积完成2866公顷,四旁(零星)植树完成50万株,年末实现封山育林面133公顷,营造林面积2866万公顷,2022年独山县森林覆盖率达64.5%,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791.46公顷,建成区绿地率37.7%。

社会保障

独山县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4187人,同比下降6.6%。其中城镇2813人,同比增长0.6%。农村11374人,同比下降8.2%。独山县建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2023套(棚户区改造),同比增长265.2%。改造农村危房40户。

截至2022年底,独山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2.97万人,完成州下达任务数的100.02%。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17万人,超额完成102.09%的州任务。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也均超额完成了州下达的任务指标。此外,在建项目参保48个,涉及7775人,被征地农民1399人享受增发养老金待遇275.36万元。

截至2022年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遇发放39354人次,合计1.99亿元。企业职工养老待遇发放82787人次,合计2.05亿元。失业金和失业补助金发放4131人次,合计390.06万元。工伤保险待遇发放798人次,合计155.39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发放51.78万人次,合计6543.36万元。

交通

综述

独山县境内黔桂铁路兰州-海口高速公路、G210国道纵贯南北,余安高速、麻驾高速、G552国道连接东西,县境内设有8个高速公路匝道口,设铁路站场8个,其中客货运站3个(独山站麻尾站、泗亭站),年吞吐能力1千万吨,是贵州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的“南大门”“桥头堡”,是贵州省乃至大西南进入两广出海口的重要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支点,历来就有“西南锁钥”“通海县咽喉”之称。

公路

截至2022年,独山县内公路通车里程2042.18千米,等级公路里程2042.18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55.61千米。独山县境内有黔桂铁路兰州-海口高速公路,210国道贯穿南北,余安高速,麻驾高速,552国道连接东西。2020年,S312独山至平塘公路(改线段)全长6.874千米,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40km/h。

县内设有8个高速公路匝道口,设置有铁路车站8个,其中客货运站3个(独山站麻尾站,泗亭站),年货运能力达1千万吨。独山是贵州省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的“南大门”和“桥头堡”,也是贵州乃至大中国西南地区进入两广及出海的重要通道。2022年共完成客运量75万人次,旅客周转量32669万人/千米,货物运输量538万吨/千米,货物周转量198522万吨/千米,改造国省道项目16.2千米,建制村通畅率达100%。

铁路

独山县有铁路线黔桂铁路一个,设铁路站场8个,其中客货运站3个(独山站麻尾站泗亭站),年吞吐能力1千万吨。

独山东站

独山东站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独山县麻万镇花园村境内。为线侧下式站房,最高聚集人数800人。站房长113.2米,宽33米,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地上一层,地下局部一层,站台规模2台4线。

公共交通

独山县已建成1个二级客运站、11个乡镇客运站;建成19个县城公交车停靠站和109个乡村公交招呼站;开通农村客运班线47条,城市公交线路5条;客运车辆471辆。全县乡镇客车通达率达100%,行政村客车通达率达85%以上。巡游出租汽车293辆。

人文

综述

独山县的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自己灿烂的民族文化艺术,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特点。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独山花灯。县级文保单位,翁奇奎文阁、杨万八墓等。特色饮食有盐酸菜、盐酸菜扣肉、香藤粑、独山臭酸、虾酸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

独山县历史文化丰富,截至2023年,独山县已经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项,州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项,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7项。

花灯戏是贵州省(独山县)和云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它源于民间花灯歌舞,清末民初发展成为地方戏曲,在流行过程中受各地方言、民俗音乐小曲和习俗等的影响而形成多种不同的演唱与表演风格。花灯戏表演时艺人手不离扇、帕,载歌载舞,唱做结合得十分紧密。贵州花灯戏主要流行于独山、遵义市毕节市安顺市铜仁市等地,各地名称有所不同,黔北、黔西市一带叫“灯夹戏”,独山一带叫“台灯”,思南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等地叫“高台戏”或“花灯戏”。其中独山花灯戏有一百四十多种演出剧目,包括《金铃记》、《蟒蛇记》等85种早期条纲戏剧目,《铡美案》等27种移植剧目和《七妹与蛇郎》等27种新创剧目。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响篙舞”因布依族群众将破裂成条的破竹竿作为舞具敲打击而得名,流传于贵州独山县部分乡镇。“响篙舞”多为青壮年表演,其动作主要以腰部的左右摔转,手中的竹篙相互擎打为特点,以鼓点的强弱、轻重、快慢来配合舞蹈的动作及情绪,形成抑、扬、顿、挫的丰富变化。每逢年节,婚丧嫁娶或于歌场、祭祀时,勤劳善良的布依群众就聚集起来,敲擎铜鼓、皮鼓,跳起篙舞,娱乐消遣。或以舞祈神,表达喜悦的心情和希翼平安康乐。2008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布依族猫叉历史久远,已流传两百多年。据历史文献记载,清末布依族杨元保起义及抗战期间以及“六寨塘香”抗击日寇时,“布依族猫叉”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独山县麻尾镇塘香村的“布依族猫叉”,又名三股叉,其造型独特,山字结构,中为圆刺,侧刃内弯,形如月牙,器形磅礴,亦器亦具,地域民族特色突显。猫叉是由布依族村民狩猎、护寨的工具逐渐演变而成的独特武术器械,多为钢刀木把,分为大、中、小三种型号。2019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独山县拥有州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

翁奇奎文阁,位于县城北面18千米处,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四月建。阁由山门、阁楼、两厢房、一耳房组成两进院落,占地850平方米。厢房之间砖墙相连,形成天井,耳房两端分别连接阁和厢房,与阁前山门、阁左垣墙围成封闭式庭院。山门正中悬挂横匾,镑着"奎文阁"三字楷书。门后牌书"云霞辉映"四个蓝色大字。门左右立木雕门神塑像。阁楼正对山门,通高25米。阁楼顶以小青瓦覆盖,石质宝顶耸立。底层四角,阔三间,空2间,正中设佛鑫,鑫两侧置钢钟、皮鼓。鑫后有梯,上通二、三层。二、三层均为九角,九面开窗。二层为"神文圣武殿塑魁星金身。阁内大梁上"同治十二年四月,旦立,本境信士等建,梓匠马文宣"字样清晰可见。阁院外绿树成荫,尚存松柏、梧桐、紫金、桂花等古树25株。1991年,县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饮食

独山县境百姓主食大米、玉米。终年以食大米为主,辅以玉米、薯类及其他杂粮。特色美食有盐酸菜、盐酸菜扣肉、香藤粑、独山臭酸、虾酸等。

独山盐酸菜是闻名全国的八大腌菜之一。产于贵州省独山县,源始于明代,最初多为家庭自制自食。真正成为商品进行大规模生产则是清代后期的事。清时,独山有袁、熊两家最善制作此菜,质量好,名声大,曾作为贡品进奉皇宫。鲁迅先生曾将此菜评为中国最佳素菜。它以其酸、辣、甜、咸俱全的独特风味,受到普遍欢迎。在国际享有盛誉。 独山盐酸菜的重要原料之一是用贵州省"三名椒"之首的独山辣椒加工成粉,辅以上等青菜、糯米甜酒、冰糖、白酒,加上少量的纯碱制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c。独山盐酸菜既可当下饭小菜,也可作筵席上的压桌菜,以解酒荤,又可作烹调的辅料。

香藤粑用糯米和香藤一起制作而成。香藤是长在山上的一种野生植物藤条,叶少而蔓缠绕,香味很远就能闻到。香藤找回来,先用棒槌反复敲打,把香藤的黄色外皮打掉。外皮脱落差不多了,在水里清洗。 然后再把香藤用刀铡碎,铡过后的碎香藤又在石臼里烂,用水泡一天。 之后用做纱布过滤掉藤渣,过滤好的香藤水是墨绿色的,用来泡糯米,大概也要泡一天。 泡好的米和香藤水一起磨成浆,再挤压掉多余的水。

民俗

四月八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传说这一天是牛王的生日,所以也称“牛王节”、“牧童节”。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这天,黔南各地少数民族群众身着民族盛装,制作节日特色美食五色糯米饭,族人齐聚举行各种活动欢度这个节日。布依族的村民们会结伴到山间采集天然染料,用野花和树叶浸泡染米,蒸煮出颜色多样的糯米饭。密蒙花枫香树叶俗称染饭花和染饭叶,是当地布依族民众最喜爱的天然食用染料,经过浸泡后萃取出黄色和黑紫色的汁液,村民们就用这些汁液浸泡糯米,加上糯米原本的颜色,蒸出来的糯米饭就变成了姜黄色、黑紫色和白色。

洗澡节只有独山县温泉乡居民有条件过。时间在每年阴历的六月初六。水族同胞从五、六十里地外赶到温泉乡的温泉洗澡,多则上万,少则数千,热闹非凡。这个节日流传着青年阿勤拾金不昧,关心乡亲治疙痨(疥疮)的故事。

水族端节又叫“瓜节”,水语称“借瓜”或“借端”,它以水书水历进行推算,每年农历八月至十月期间,即是水族人民的端节,相当于汉族春节,其意义是庆贺丰收、辞旧迎新,预祝新的一年幸福美满。端节按水历分为七个端,从头至尾长达49天,被称为世界上延时最长的节日。

艺术

刺锤舞:又称“德莎呱”,布依族一种群体性的“武舞”,流行于黔南独山县墨寨乡和荔波县凤阳乡一带。演员身裹树皮草叶,手持长有天然刺的栎木制成的刺锤兵器,以踏地呼喊为节奏,表演中有劈、抡、拨、戳、绞、扫、点等动作,并穿插马步,弹、踢、勾、铲步等具有武术特点的舞蹈动作。刺锤舞融合了民间武术的精华及民间舞蹈动作,形成一套独具风格、适合于表演的舞蹈技艺,充分表现出布依族人民驰骋沙场的英姿和不可战胜的威武气概。

基长迎龙是独山保存最完整的民族文化活动之一,已有两百多年历史。虽然独山县县城和各乡镇每到春节都有迎龙的习俗,但是主要集中在基长镇。每年春节,基长镇当地 3000 多人口身着节日盛装兴高采烈聚集街上,迎龙唱灯,热闹非凡。当地人认为龙是神圣吉祥的象征,也是权威与尊重的象征,不可随意嬉戏。“迎龙”场面也十分庄重。为分开光、请龙出山、请水、出游等程序。每次迎龙,必须整装列队而行。

特产

清代《清史·统一志》和《贵州史志》等书记载,清朝时期,高寨茶曾作为上等贡茶走进宫廷,名噪一时,有“斗米斤茶(一斤茶叶一斗米)”之说。高寨茶为卷曲形,由于产地与都匀毛尖同属一条山脉。

独山县属中亚热带温润季风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水稻产区干湿季节明显,雨热同季;从7月至9月,产区足量的降水与充足的光照,延长了水稻的灌浆期和成熟期,促进了水稻的生长发育;日均温和的昼夜温差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形成和香气物质的积累,使得独山大米的营养丰实、口感酥软、香气扑鼻、回味悠长。

风景名胜

独山县的名胜古迹有独山紫林山国家森林公园,独山深河桥省级风景名胜区,深河桥抗日文化园,翠泉森林公园,奎文阁,神仙洞等。独山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族风情交相辉映。影山文化,抗战文化,花灯文化各具特色。深河桥在抗战史有着“北起卢沟,南止深河”的重要意义。拥有3个国家AAA级景区,1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中国湿地公园,3个省级旅游重点村,4个州级旅游重点镇村。独山以优美的自然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厚的人文底蕴,先后获全国生态文化旅游名县,森林旅游示范县等多项荣誉称号。

主要景点

天洞景区是AAA级景区,位于县城东南13千米,有独荔公路和贵南高速铁路穿境,交通便利。景区内知名景点有独秀峰和天洞。独秀峰是独山十二景的冠冕之作,素有“独山晓翠”之称,也是独山县名的来历。天洞则是典型的南方喀斯特地貌,是一座存在了3.7亿年的地下洞宫,全长2.8千米,堪称地下世界的瑰宝,洞内奇石怪状,美不胜收。景区还有御花园,石斛园,布依族风情寨等景观。

深河桥抗战遗址景区是AAA级景区,位于县城以北9千米处。它是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贵州省国防教育基地,也是贵州省首批进入国务院全国抗战遗址名录的景区。深河桥见证了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精神,是胜利,英雄与文化的桥梁,有“北有卢沟桥,南有深河桥”之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独山深河桥享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意义。景区主要包括卢沟晓月,抗战陈列馆,黔南人民抗日纪念碑,万魂墙,烽火台等景观

拉然度假康养小镇是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县城东南5千米处,集旅游,度假、会议,养生,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特色小镇。这里气候宜人,绿树成荫,四季花海,水系丰富,山水秀美。景区内可漫步森林花海,湖畔踱步,采摘果园,体验农家美食。还可以边品茗边赏景,举办篝火聚会,以及体验网红索道桥,水上电影,灯光秀等景点。目前已启动新项目建设,规划配套客房,餐饮,会展,娱乐,水上等30多个业态。预计年接待游客量将超过50万人次。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2020年,独山县入选中国净水百佳县市,并退出贵州省贫困序列,实现脱贫“摘帽”。

2021年1月2日,独山县荣登2020年中国防贫效率“百高县”名单,排名第87位。

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12-06

自然地理.独山县人民政府.2023-08-09

独山县.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3-08-14

行政区划.独山县人民政府.2023-08-09

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8-09

独山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独山县人民政府.2023-12-02

..2023-08-20

独山简介.独山县人民政府.2023-08-09

经济发展.独山县人民政府.2023-08-09

天洞景区.独山县人民政府.2023-09-14

深河桥抗战遗址景区.独山县人民政府.2023-09-14

拉然度假康养小镇.独山县人民政府.2023-09-14

民族风情.独山县人民政府.2023-08-09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独山县人民政府.2023-08-09

贵南高铁贵荔段新站房亮相!.光明网.2023-12-04

关于同意独山县人民政府驻地迁移的公告.独山县人民政府.2023-12-06

历史沿革.独山县人民政府.2023-08-10

黔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独山县).独山县人民政府.2023-12-04

关于补充公布独山县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文物保护单位.独山县人民政府.2023-12-04

社会事业.独山县人民政府.2023-08-10

独山县旅游资源简介.独山县人民政府.2023-08-14

..2023-08-14

第三批城镇化试点地区公布(名单).凤凰财经.2023-08-10

贵州24个贫困县(区)实现脱贫“摘帽”.新浪网.2023-08-08

..2023-08-14

..2023-08-14

独山县水务局关于征求独山县“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意见的函.独山县人民政府.2023-12-06

..2023-08-14

..2023-08-15

独山与改革开放同行 嬗变书写兴水大手笔.贵州平台.2023-12-06

独山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独山县人民政府.2023-12-06

..2023-08-14

..2023-08-15

..2023-08-18

独山县5月7日灾情初报.贵州省独山县政府门户网站.2023-10-16

贵州省人民政府网.独山县人民政府.2023-12-02

独山县人大常委会赴平塘县考察交流.黔南州人民政府.2023-12-02

王裕民.独山县人民政府.2023-12-02

县政协.独山县人民政府.2023-12-02

独山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独山县人民政府.2023-12-02

独山县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独山县人民政府.2023-12-02

黔南州人口较少民族人口脱贫及贫困村出列情况.黔南州人民政府.2023-12-06

..2023-08-20

贵州独山:联动发展推动农业走向现代化.天眼新闻.2023-12-04

「关注独山“两会”」2022年,独山这样推动农业大发展.天眼新闻.2023-12-04

独山县2023年度农业产业化县级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名单及县级龙头企业运行监测名单公示.独山县人民政府.2023-12-04

独山县2022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独山县人民政府.2023-12-04

「聚焦党代会 走进“四化”看发展」砥砺五载跨越发展 工业强县谱写新章——独山县五年工业发展综述.天眼新闻.2023-12-06

独山经济开发区围绕磁材产业持续发力,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独山县人民政府.2023-12-04

独山麻尾工业园区产业发展定位.黔南州人民政府.2023-12-04

独山发展开放型经济成效明显 ​引进外企 28家创汇8.1亿元.黔南热线.2023-12-04

接待游客42.3万人次!独山“双节”假期人气火爆.金台资讯.2023-12-11

「十个奋力跃升!2023,独山这么干」2023,独山在推动旅游产业化提质增效上奋力跃升.天眼新闻.2023-12-11

贵州独山经济开发区.贵州省人民政府.2023-12-04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独山校区简介.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独山校区简介.2023-12-06

独山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多举措加强城市公共体育场所建设.独山县人民政府.2023-12-07

独山县参加黔南州第七届运动会项目喜获佳绩!.独山县人民政府.2023-12-06

狠抓科技创新 提升科技软实力 推进贵州独山经开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黔南州人民政府.2023-12-06

独山县人民政府.独山县人民政府.2023-12-07

..2023-09-14

医院简介-独山县人民医院.独山县人民医院官网.2023-12-06

独山县2023年9月环境质量月报.独山县人民政府.2023-12-04

独山:谱写治水兴水新篇章.独山县人民政府.2023-12-06

..2023-08-20

..2023-09-14

S312独山至平塘公路(改线段)已全线建成通车.澎湃新闻.2023-08-22

S312独山至平塘公路(改线段)已全线建成通车.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4

独山县“一体化”解决城乡群众“行路难”.多彩贵州网.2023-12-04

独山县2021年度巡游出租汽车运力信息公示.独山县人民政府.2023-12-04

独山著名美食.独山县人民政府.2023-12-04

花灯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2-04

响篙舞.贵州特产网.2023-12-04

布依族猫叉(独山县).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23-12-04

黔南州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黔南州人民政府.2023-12-04

黔南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四月八”.云黔南官网.2023-12-04

403 Forbidden.中国政府网.2023-12-04

独山:水族群众齐欢聚 花样活动庆“端节”.独山县人民政府.2023-12-04

刺锤舞.民族网.2023-12-06

基长迎龙习俗(独山县).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23-12-06

多彩贵州网.多彩贵州网.2023-12-04

独山大米.独山大米.2023-12-04

独山县.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9-10

“2020中国净水百佳县市”榜单首发.人民日报.2023-08-10

贵州24个贫困县(区)实现脱贫“摘帽”.新华网.2023-08-10

2020年中国地方政府效率优秀榜单出炉.中国日报网.2023-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