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三都水族自治县

三都水族自治县

三都水族自治县,是中国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下辖自治县,位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东邻榕江县雷山县,南接荔波县,西界独山县都匀市,北连丹寨县。截至2022年,三都水族自治县常住人口为276100人。截至2023年,三都县总面积2400平方千米,下辖2个街道、6个镇,县人民政府驻三合街道。

三都水族自治县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倾斜,地形以山地、丘陵、河谷为主,县境东北部分布有喀斯特地貌。三都县的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暖早;夏季伏旱多,降雨集中;秋季多阴雨;冬季较温和。三都县有大小河流42条,总长925.6千米。河长在10~20千米21条,20千米以上16条。三都县在夏朝属梁州东南裔。秦朝属象郡且兰县地,汉代属非阿郡毋敛县。隋朝属群制可郡。唐武德三年(620年),属应州。宋代(960年-1279年),为羁州。民国三十年(1941年)2月,贵州省政府将都江镇、三合两县合并,取名三都水族自治县,此为“三都水族自治县”县名之始。三都水族自治县治设三合镇,都柳江改为区。初为三等县,民国三十一年(1957年)三都县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49年三都水族自治县解放,1950年1月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独山专区

三都县以服装产业为主导产业,民族服饰为基础,特色产品有肉牛黑山羊香猪等。重要产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信息产业、生态特色食品、新型建材、健康医药。有亘蓝母图、江歌鞋业、晨南服饰、黔山鲜茶业等龙头企业。截至2022年,三都县生产总值(GDP)98.33亿元,三次产业占比27.5:23.1:49.4。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各县市区中排名第九位。三都水族自治县交通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境内有荔榕、三独、三荔等高速公路和贵广高速铁路

三都水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其中水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7%,全国63%以上的水族人口都聚居在这里。被称为“中国赛马之乡”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美誉,并拥有水族端节、水族卯节等独特的民俗活动。截至2022年,境内有45处文物点,其中黔南水族墓群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截至2023年,三都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有47项,其中5项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水书习俗、水族端节、水族马尾绣等。此外,境内还有国家3A级旅游景区咕噜产蛋崖、国家级森林公园尧人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及省级风景名胜区三都县都柳江。

名称

1941年,因三合县、都江县合并,以两县名取一字得名三都水族自治县,是水族人民实行区域自治的地方。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

三都水族自治县在夏朝属梁州东南裔;商朝属荆州西南裔;周代属越领牂牁国地;秦朝属象郡且兰县地;汉代属牂牁郡毋敛县;晋至刘宋,属郡东南、武陵郡西南等处交界地;南齐属牂牁郡东南、齐熙郡西北等处交界地,梁、陈属南牂牁郡。

隋唐至宋元

隋朝牂柯郡。唐武德三年(620年),于今县东南置婆览县,属应州。唐贞观三年(629年),授东谢蛮首领谢元深为黔中道应州刺史,下辖都尚(原都江区一带)、婆览(今恒丰—合江一带)、应江(今榕江县)、罗㳟(今雷山县)、陀隆(今台江县)诸县,治都尚县。为下州,开元中降为羁縻州。

宋代(960年—1279年)在都柳江上游设合江州,在龙江流域设抚水州,均为跌州 。合江州,大致为今县城三合镇以上大河为中心的都柳江流域,得名于大河一带天河、打见河、马场河三江汇合之形胜。抚水州的设置,标志着水族的民族概念初步形成,居住区域基本明确。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六月,中下烂土等处洞长忽带等人,以三十洞、一百一十寨、三千余户归附朝廷,分设陈蒙洞(大致为今普安、丰乐一部及都匀基场、阳和等地)、合江洞(大致为今合江、大河及丰乐一部)。岁进马五十匹、雨毡五十被、刀五十握及朱砂雄黄等物,二岁一上。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十月,将洞蛮烂土建立定云府,领陈蒙州(陈蒙洞改置),合江州(合江洞改置)。因府州过小,次年并为陈蒙烂土军民安抚司。

明清时期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授平南将军张均(湖广襄阳人)为烂土军民长官司长官。张均迅速统一了三都水族自治县西、北部都柳江上游肥沃的河谷地带,使疆域扩大,人口增加(一部分来自移民)。辖境以今合江县、大河、丰乐、普安为中心,包括三合、交梨、拉揽、打鱼、蛟龙、中和、塘州等乡镇及都匀套头、独山本寨、水岩等地,世称烂土司,隶都匀卫,为三都水族自治县行政版图的雏形。明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张创办烂土长官司司学,为三都水族自治县教育最早的记载。明弘治七年(1494年),烂土司改隶都匀府独山州;同年,在今都江置来牛寨。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第十一代烂土长官司长官张威远归顺,准予世袭。康熙帝十一年(1672年),烂土土司家族内讧,六姓合约,十年内战,民不聊生。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朝廷将普安分置为土舍。清雍正八年(1730年),于来牛寨置都江厅(今都江镇)。雍正九年(1731年),改土归流结束,在来牛寨置都江厅通判,隶都匀府。雍正十年,于三脚设独山州同。雍正十二年(1734年),在烂土司地置三脚州同,直属独山州,主要管理都柳江水运事务。改土归流以后,烂土土司有爵无印,为贵州省未被裁撤的六十个土司之一。乾隆八年(1743年),改为三脚屯理苗州。雍正十二年(1734年),在烂土司地置三脚州同、直属独山州,主要管理都柳江水运事务。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二年(1913年),都江厅改称都江县,三脚州同改称三合县,均为三等同级县。民国三十年(1941年)2月,贵州省政府将都江镇、三合两县合并,取名三都水族自治县,此为“三都水族自治县”县名之始。三都水族自治县治设三合镇,都柳江改为区。初为三等县,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升格为二等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2月6日三都水族自治县解放,1950年1月14日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成立,接管旧政府建制设置的城关区、水龙区、都江区,县政府驻三合,隶属独山专区。同年5月,将城关区划成第一区和第二区。1952年12月,撤销第二区,建立普安苗族自治区,撤销普安乡、建立普安镇,独山专区改称都匀专区,三都水族自治县仍然隶属都匀专区。1953年2月,将大乡划为小乡,全县计4个区2个镇42个乡。1954年12月,独山县将定台乡相巴、放巴两个行政村拨给三都水族自治县巴若乡。1955年12月,又将小乡并为大乡,全县计4个区2个镇18个乡。1956年,撤县置三都水族自治县,划荔波、独山、榕江、都匀4县的2个区、7乡地入辖,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57年1月2日,三都水族自治县正式成立,县治设三合镇,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至今。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三都水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云贵高原苗岭山脉以南的都柳江上游和协江支流流域的月亮山、雷公山腹地。三都水族自治县境东面和东北面与榕江县县、雷山县县接壤,南面与荔波县搭界、西面和西北面与独山县都匀市为邻,北面与丹寨县毗连。北纬25°30′50''~26°10'50"、东经107°40'47"~108°14'10"。东西最宽56千米,南北最长78千米,全县总面积2400平方千米。

气候

三都水族自治县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季风气候显著。春季气温回暖早,但不稳定,冷空气活动频繁,夏热伏旱多,降雨集中,雨热同季,局部有洪涝,秋季多阴雨,冬季较温和,多雾寡照,湿度大。据1991-2020年资料统计,三都水族自治县年平均气温为18.4℃,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为7.9℃;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6.7℃。最高为39.2℃(2002年7月16日),最低温度为-3.5℃(1999年12月23日)。年平均降水量1374.9毫米,平均降水日数为216.6天,占全年总日数的59.3%,降雨量主要集中在3—10月。年平均日照时数1088.9小时,多年平均无霜期为322.1天。县内风向年际变化小,风向随季节转换明显,冬、春季盛行东风,夏季盛行南风,秋季盛行北风。

地质

三都水族自治县地质属扬子准地台中的江南台隆与上扬子台褶相接触地带,主要位于三都水族自治县至荔波县古陷褶断束的北端。地层受构造运动的影响而褶皱断裂。最大的褶皱是周覃背斜;最大的断裂是三都水族自治县逆斜断裂,北起三都水族自治县,向南延至荔波附近,走向335度,倾向西,转轴倾角50至70度,断切寒武、泥盆、石炭、二叠等系,水平错距800米,地层垂直断距达1000米以上。主要地层元古界。出露地层较全,除缺上奥陶统、下志留统、上三叠统、侏罗系、白垩系及第三系外,从元古界上板溪群至第四系均有出露。地层由东向西从老到新分布。主要地层元古界(距今25亿年至5.75亿年)分布于东北部,面积约占一半。地层由老到新,由下到上,有前震旦系、震旦系、寒武系、奥陶周系、志留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和第四系。

地形地貌

三都水族自治县位于西南腹地,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地势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倾斜,地形以山地、丘陵、河谷为主。在县境的西部和西北部,分布着一些优质的平坝和阶梯状土地,而南部和西南部则主要是低山丘陵地带,由北向南逐渐倾斜,其中还分布着周覃、九阡等岩溶盆地。

中山、低山丘陵占据了全县土地总面积的90%以上,其中山岭的海拔大多在800~1100米之间,最高海拔为1665.5米的更顶山主峰,最低海拔则是303米的都柳江出境处,整个县的平均海拔为675米。

水文水利

水文

河流

三都水族自治县属珠江柳江水系,截至2022年,流域总流域面积为2384平方千米,大部分地区为都柳江,流域面积为1673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70.2%;打狗河,流域面积为711平方千米。包括打狗河干流方村河源头段龙江,以及打狗河一级支流樟江,占全县总面积的29.8%。境内流域面积2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40条,都柳江、樟江、龙江、水便河、排调河是境内5条主要河流水系。

都柳江是县内最大的河流,其干流在三都水族自治县境内长83.5千米,流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71%。都柳江为珠江一级支流柳江的上游段,发源于独山县麻万镇拉林村磨石湾,流经独山县新民、江寨等地于庸寨附近进入三都水族自治县境,横穿县内中北部向东流去。

地下水

三都水族自治县的暗河极少。县境北部、西北部和东部,地层岩溶不多,未出现起伏于地表的暗流,仅高坡和低洼地面有泉井,流量不大,仅供村寨人畜饮用。西南部和南部,与独山县岩溶地区相接壤的塘州、廷牌、担丰、蛟龙、局覃一带,常有泉眼、落水河、溶灌同水出现,塘州安塘有一条暗流。长达6.4千米。全县最大的泉水是塘州乡龙角泉水。

水利

截至2023年,三都水族自治县共有21座中小型水库。都江河全长为23.3千米,全流域面积142.85平方千米,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为89.55平方千米,主河道长度17.52千米,主河道纵坡坡降为36.11%,多年平均径流67毫米,多年平均流量1.92立方米每秒,拟建坝址坝底平均高程550米。

鸭寨水库

鸭寨水库工程位于三都水族自治县大河镇巴佑村都江河上,总库容1842万立方米,年供水量2600万立方米,主要任务是向三都水族自治县大河镇、普安镇、都江镇、三合街道共10.4万人口供水和交梨工业园区供水,兼顾水库下游联江、中江的2200亩农田灌溉用水,是一座具有乡镇供水、工业供水和灌溉功能的Ⅲ等中型水库。鸭寨水库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工业供水、乡镇供水、农村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

土壤

三都水族自治县境内土壤共分10个土类、17个亚类、71个土属、310个土种,其中耕作土种185个。土壤总面积3500571亩。主要土壤为自然土、水稻土和早作土。自然土有红壤、黄壤、黄棕壤、红色石灰土、石灰土、紫色土、草甸土、沼泽土等类型。

三都水族自治县的土壤区域分布大体分为3个区域,10种土壤组合类型。东北至东南至南部边缘山地峡谷、宽谷区域,属中亚热带红壤和黄红壤地带。西北至西部山地峡谷、槽谷、河谷盆地区域,属中亚热带黄红壤地带。中部至西南低山宽谷盆地土壤,属中亚热带黄壤地带。

自然资源

水资源

2022年,三都县位于珠江流域柳江水系,流域面积2384平方千米,境内有40条流域面积超过20平方千米的河流。主要河流水系包括都柳江、樟江、龙江、水便河和排调河。县域年均降雨量为1374.9毫米,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6.8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2.66亿立方米。

三都县年均储水量为16.641亿立方米,径流深为697.9毫米,产水规模为69.807万立方米/平方千米。县境内河流水质良好,pH值在7.5~7.7之间,总硬度在56.8~129毫克/升之间,矿化度均低于300毫克/升。多年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各项指标达到地面水Ⅱ类标准。2013年,三都县年用水量1.69亿立方米;年均径流量16.64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量5388立方米/年·人,年用水量占年均径流量的10.1%,水利工程年均供水能力0.75亿立方米,占年均径流量的3.2%,占全县用水量的31.9%。

矿产资源

截至2022年,全县共有煤、赤铁矿、汞、铅锌及多金属、金、锑、、硫铁矿、磷块岩(含铀、钒)、重晶石、砖用页岩、饰面大理石等,共有矿床、矿点及矿化点67处,其中大型矿床1处,中型矿床3处,小型矿床10处,矿点46处,矿化点7处。锑铅锌矿开采历史悠久,硫铁矿以贵州省省内含硫量最高的硫铁矿床而闻名,金矿储量约3.83吨,集中在三合镇苗龙一带。以锑矿为代表的采矿业和冶炼业在三都水族自治县现代工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12月,三都水族自治县耕地22112.05公顷(331680.75亩),林地184522.60公顷(2767839.00亩),草地2910.33公顷(43654.95亩),湿地29.17公顷(437.55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4879.27公顷(73189.05亩),交通运输用地3964.53公顷(59467.95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025.55公顷(45383.25亩)。

林地资源

林地184522.60公顷(2767839.00亩)。其中,乔木林地156636.48公顷(2349547.20亩),占84.89%;竹林地823.21公顷(12348.15亩),占0.45%;灌木林地21592.12公顷(323881.80亩),占11.70%;其他林地5470.79公顷(82061.85亩),占2.96%。有较集中的10大林区,东片区的都江、坝街、羊福、巫不、打鱼、拉揽6个乡(镇)和南片区的扬拱、九阡等乡镇有大面积的原始森林和次生林。国有拉揽林场位于县城东部12千米,经营面积26.85万亩,林木蓄积量226万立方米,素有“百米林海”之称,具备年产3.5万余立方米商品材的能力。

生物资源

三都水族自治县林区植物有500多种。分属108科;草场植物300余种,分属48科。蕨类植物门有26科101种,其中石松科4种,卷柏科5种,木贼科3种等。裸子植物9科24种,其中苏铁科1种。银杏科1种,松目4种,柏科4种等。被子植物门121科736种,其中三白草科3种,金粟兰科5种,杨柳科8种,杨梅科2种,胡桃科10种等。县内野生动物的种类与分布,已知名目的野生脊椎动物,有5纲、33目,80科,310种。包括鸟纲15目,33科,133种;哺乳纲8目,21科,59种;两栖科,50种。鱼以都柳江为多,有30种,隶属6科,其中有鲤科22纲,2且,6科,23种;鱼纲5目,9科,45种;爬行纲3目,11种。

生物多样性

植物

三都水族自治县是全省十个重点林区县之一,县境内生物资源丰富,植物共有500多种。截至2023年,有维管植物431种,分属79科、207属,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野生植物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钟萼木)2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有桫椤、篦子三尖杉、香、福建柏闽楠楠木鹅掌楸厚朴马尾树榉树伞花木属11种。

动物

三都水族自治县境内生物资源丰富。已知名目的野生脊椎动物,有5纲、33目,80科,310种。境内有国家级保护野生动物12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有云豹1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有熊瞎子、豺、猕猴林麝大灵猫小灵猫、大(小)、白鹇红腹锦鸡、草、褐林鸮11种,其中还有爬行纲类的乌梢蛇眼镜蛇属银环蛇等。

生态功能区

尧人山国家森林公园

尧人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三都水族自治县城东南部,总面积5700余公顷,截至2013年开发约占总面积的六分之一。素有“百米林海”,“天然植物基因库”和“野生动物乐园”之称。森林中生长着香榧、桫椤、银杏、紫檀、鹅掌楸、红豆杉等430多个树种,栖息着虎、豹、熊、猴、鲵、白、红腹锦鸡37等类珍稀野生动物。主峰尧人峰海拔1365.1米。境内1000米以上的山峰63座,竞相耸立于山地中部。尧人山属黔中山地向广西壮族自治区丘陵过渡地带的中低山丘陵区。地貌为深切割的中山市地貌类型,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夏长冬短,春秋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分布不匀;总积温多,无霜期长,气候复杂多样,垂直差异明显。园内物种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原始森林、天然次生林、人工松杉林、竹林、果园等形成多姿多彩的林相景观,构成了整个森林公园的绿色大基调。

自然灾害 

三都水族自治县境内自然灾害多为气候灾害和农作物病虫害,危害较大的有干旱、暴雨、冰雹、雷暴等。三都水族自治县的干旱灾害有春旱和夏旱之分,夏旱多比春旱严重。

2010年的雨季比常年偏晚,此次干旱等级达到特重级,造成92万人、5.3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农作物受灾19.91万亩,小麦减产73吨,油菜减产70万千克,蔬菜减产75万千克,水果减产3.6万千克,因灾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6500万元。

2009年6月8-9日,暴雨造成三都水族自治县受灾,涉及70个村331个村民小组5786户25618人。农作物被大水淹没339.5公顷,成灾272.3公顷,毁损耕地2.9公顷;民房倒塌3户10间,民房损坏68户174间;粮食损失7.9吨;公路塌方47处1134米,水利沟渠毁损765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24.6万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165.7万元、基础设施损失446.1万元、财产损失12.8万元。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10月,三都水族自治县下辖2个街道、6个镇。县人民政府驻三合街道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三都水族自治县常住人口276100人,户籍人口380959人。按城乡分,城镇人口64944人,占17.05%,乡村人口316015人,占82.95%;按性别分,男性204452人,占53.67%;女性176507人,占46.33%。按年龄分,0-14岁人口为79223人,占28.67%;15-59岁人口为157645人,占57.05%;60岁及以上人口为39479人,占14.2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9868人,占10.81%。常住人口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283139人相比,十年共减少6792人,增长-2.40%,年平均增长率为-0.24%。

民族

三都水族自治县是一个以水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自治县。截至2020年,三都水族自治县内有布依族苗族汉族侗族瑶族等21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96.7%;水族26.8万,主要集中在中和镇、周覃镇九阡镇、凤羽街道,其余的三合街道、大河镇、都江镇、普安镇等各镇(街道)均有水族人口居住;布依族人口6万余人,主要分布在周覃镇、大河镇和普安镇;苗族人口约5.2万人,主分布在普安镇、都江镇以及三合街道、凤羽街道;侗族和瑶族人口约0.28万人,主要分布在都江镇。

语言

水族语言简称水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水语与同语族中的毛南语、侗语布依语、仫佬语和壮语有亲缘关系,尤其与毛南语及侗语的关系更为密切。

水语大致有三个土语区,分为三洞土语、阳安土语和潘洞土语。三个土语区的语音以三洞土语比较有代表性,因此对水族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介绍,多以三洞土语为标准音。水语声母达80多个。三洞土语的韵母有55个,潘洞土语的韵母有77个之多。水语的声母、韵母的数量比汉语拼音多2倍多。水语的三个土语区的声调都是8个。水语中的基本词汇以单音节为主。复合方式组成的固有词、合成词相当丰富。水语的句子格局基本属于"主语一述语一宾语"类型。这种句子、词的顺序,水语跟汉语完全相同。只是表示修饰关系、领属关系时,水语和汉语的词序相反。三个土语区的语音以三洞土语比较有代表性,因此对水族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介绍,多以三洞土语为标准音。除水语外,三都县使用的语言还包括布依语苗语等。

布依族语言,俗称布依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侗泰、侗台)语族壮傣语支,它和同语族的壮语、傣语、侗语、水语、黎语、仫佬语、毛南语等有亲缘关系。布依语在布依族内部比较一致,没有方言的差别,只有土语的区分。共分三个土语区,即黔南土语区、黔中土语区、黔西土语区。三都属于黔南土语区的第一土区。

苗族语言,俗称苗语,苗语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族方言、土语间的语音、词汇差异很大,境内普安镇、都江县两地苗族同属一个方言语区,其语言、词汇虽稍有差异,但彼此间尚可通话。三都境内的三合镇、普安镇、都江县等乡镇的苗语属一个土语区,相互能够对话。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

宗教信仰

三都水族自治县内的制度性宗教以前主要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曾有过一两座教堂与少量寺庙,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的政治运动导致教堂与寺庙荡然无存。截至2013年,三都水族自治县内无教堂与正规寺院,基督教、天主教、佛教的宗教活动均在信徒家中进行,信徒人数较少。

三都水族自治县境内的少数民族大多信奉多神。水族、苗族、布依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信仰多属原始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信奉万物有灵,同时受道教和佛教文化的影响,使多种信仰交融并存,形成了崇拜一祭祀一禁忌的信仰风格。

经济

综述

三都水族自治县境内主导产业为服装产业,特色产品为茶叶、精品水果、特色蔬菜、香猪、柳源香鸡、食用菌等。重要产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信息产业、生态特色食品、新型建材、健康医药。优势产业为生态特色食品、轻工产业。重点企业有圣山制衣厂、亘蓝母图蜡染厂等。

截至2022年末三都水族自治县地区生产总值(GDP)98.33亿元,第一产业27.04亿元,占27.5%;第二产业22.74亿元,占23.1%;第三产业48.55亿元,占49.4%。三次产业占比27.5:23.1:49.4。城镇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37475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98元。2019年三都县人均GDP为31005元,三都水族自治县2021年生产总值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各县市区中排名第九位。

第一产业

三都水族自治县第一产业中占比27.5%,2022年第一产业总产值为27.04亿元,三都水族自治县的特色产品主要包括肉牛黑山羊、香猪养殖等畜牧业,以及茶叶、葡萄、食用菌、草莓等种植业。重点项目为周覃工业园区、中和扶贫变产业园。建立标准化蔬菜基地10个,食用菌标准化基地2个,新建生猪扩繁场1个,升级改造生猪养殖场10个以上;建成适度规模牛羊养殖场80个以上。引进培育产业链优质企业3个,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7%以上。三都县圣餐三都水晶葡萄、都江柑等水果,有交梨山地生态葡萄产业示范园区、周覃供港粤特色蔬菜产业园等6个省级农业示范园区,被誉为“中国水晶葡萄之乡”。

截至2022年末,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34007万元。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9838.4公顷,比上年增长0.03%;其中:稻谷种植面积11263.7公顷。油料种植面积6126.7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8844.1公顷。粮食总产量9.5万吨。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320170万元。林业总产值35590万元。畜牧业总产值51146万元,生猪出栏12.61万头,活家禽出栏161.59万只,肉类总产量16298.84吨,禽蛋产量1548.52吨。渔业总产值11413万元。水产品产量2984吨。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总产值15688万元。

第二产业

三都县第二产业在三大产业中占比23.1%,主导产业以生态农产品加工业、民族旅游工艺品制造业为主。以新型建材、其他轻工和健康医药产业为潜力产业。重点产业是水晶葡萄、黄桃、柑橘、时蔬、香稻为核心的果蔬粮加工业,和香猪、牛、羊等本地畜种为原料的肉制品加工业与饮用水产业。特色产业是马尾绣、蜡染、剪纸等民族文化产业,并推动林木业、新型建材等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和发展。龙头企业有亘蓝母图、江歌鞋业、晨南服饰、黔山鲜茶业等企业。主要企业有群山木业、福发新型建材、博瑞永固、西南水泥有限公司、磊宇建材等传统企业。

截至2022年,三都县第二产业总产值为22.74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8.58亿元,比上年下降17.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25.8%,其中,规模以上采矿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68.3%;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35.3%;规模以上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1.4%。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4.18亿元,比上年增长1.9%。

第三产业

三都县第三产业的重点产业有旅游业、现代金融业、商贸物流业。截至2020年,三都县新增乡村旅游村寨5个,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48个,旅游综合指数排全省第三方阵乙类县第7位。

截至2022年第三产业总产值为48.55亿元,第三产业在三大产业中占比4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90303.7万元,全年过夜游客人数41.74万人次,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017975万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803666万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402147万元。

经济功能区

三都县交梨工业园区成立于2011年8月,规划总面积17.42平方千米,为“一区两园”,即中和工业园、周覃工业园。主导产业为生态农产品加工业、民族旅游工艺品制造业,首位产业为生态特色食品,潜力产业为新型建材、其他轻工和大健康医药产业。园区开发面积875亩,建成路网13.2千米,供水管网7.5千米,建成污水处理厂两座,水、电、路基本实现“三通一平”。2020年,园区累计引进企业32家,建成项目29个,在建项目3个,累计到位资金28.45亿元。生态农林产品深加工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23%,特色轻工产业占18.74%,新型建材占61.7%。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22年末,全县共有学校197所,其中,幼儿园100所,小学80所,九年一贯制1所,普通初中11所,普通高中2所,完全中学1所,职业高中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

全县在校生79804人,其中,在园幼儿11817人,小学在校生35277人,初中在校生16638人,普通高中在校生7540人,职业高中学校在校生8315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217人。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94.1%,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8.87%,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7.1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2.12%,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为100%。

全县在职在编教职工数3653人,专任教师数3384人。其中:幼儿园教职工322人,专任教师273人。小学教职工1667人,专任教师1483人。中学(含九年一贯制、完全中学)教职工1471人,专任教师1438人。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169人,专任教师168人。特殊教育教职工24人,专任教师22人。按照“初中进城、退初进小、退小进幼”思路,优化调整校点布局,提高各类学校办学效益,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卫生健康

截至2022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01个,其中,县级公立医院2个,县人民医院为二级甲等医院,县中医院为二级中医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个(县妇幼保健院、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大队1个,急救中心设在县医院内;民营医疗机构7个(其中:3所二级综合医院、1所二级专科医院、2所一级综合医院);诊所16个;村卫生室153个(包含移民点卫生室7个),无采供血机构及疗养院。

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588名,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70名、注册护士765名,全科医师136人;编制床位1269张,实际开放床位1594张,每千常住人口编制床位4.59张;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06;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2.77;每万常住人口拥有全科医生4.92人;县级公立医疗机构共有卫生技术人员541人,乡镇卫生院编制卫生技术人员为442人;乡村医生193人。深入实施“银龄计划”,培养一批“领军型”专业人才。建成医疗集团总医院。

科技

截至2022年末,规上企业R&D经费统计工作有序推进,2022年企业R&D经费支出4411.9万元,“三上”企业中有R&D活动企业达18家,“三上”企业中有R&D活动企业占比为21.18%。企业技术合同交易额达1.47亿元。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即“三都水族自治县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1个,立项无偿支持经费300万元。省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即“葡萄园‘菇-肥-果’生态高效套种模式研究”“钩藤石漠化区域种植技术及剪钩机研究”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贵州水族药物开发贵州长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获得省级科技创新券6万元,用于企业向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购买服务,实现“零”的突破。

“十三五”期间,三都水族自治县共申请获得专利82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7件,有效实用新型专利58件,有效外观设计专利17件。三都水族自治县共建立以葡萄反季节蔬菜(辣椒、马铃薯、番茄)、香米等为核心产品的精品农业示范基地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2个。参与开展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企业达到15家,2018年至2020年研发经费投入达到9347万元,研发活动人员达到180人次。

文化事业

2022年,三都水族自治县文化建设日趋完善。组织建设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农家书屋等一大批文化设施。贵州水族文化博物馆成功审批国家三级博物馆,全县图书总藏量增达681240册。在2012年,三都水族自治县有多本水书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题解书旨》清咸丰元年(1851)抄本、《大柱》清光绪二年(1876)韦银受抄本、《子午卯酉》清光绪八年(1882)陆光文抄本等。民族文化创编多点开花。截至2022年底,全县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02%,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05%。水族非遗题材电影纪录片《过端》《绣》分别荣获第三届加拿大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中国纪录片十佳作品奖。同时,在全县开展了评选命名“艺术之乡”的创建活动,中和镇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三都水族自治县体育竞技中心1个,(面积5.6万平方米,可容纳3万人),三都水族自治县全民健身中心1个,篮球场地612块,篮球馆5个,排球场12块,排球馆4个(其中在学校的有8个),乒乓球场524块,乒乓球馆5个,全民健身路径120条,健身中心1个,三人制篮球场10个,五人制足球场24个,笼式多功能运动场2个,十一人制足球场5个,田径场4个,网球场3片,小运动场30块,羽毛球场52块,羽毛球馆4个,健身广场35个,健身步道4条,登山步道1条。三都水族自治县包括全民健身中心等体育活动场所共1433个,全县实现人均占有健身场地2.58平方米。

2022年,三都水族自治县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体育局主办的2022黔南州气排球公开赛、2022黔南州篮球超级联赛总决赛、2022“体总杯”中国城市足球联赛选拔赛暨2022黔南州业余足球超级联赛总决赛上,获得了2022黔南州气排球公开赛中青年男队冠军、黔南2022黔南州篮球超级联赛男篮冠军、2022“体总杯”中国城市足球联赛选拔赛暨2022黔南州业余足球超级联赛冠军。2022年,三都水族自治县举办省、州、县各级篮球、半程马拉松、赛马等比赛62场,引流100余万人次,带动消费5000余万元。

环保

截至2022年,三都水族自治县建立城镇垃圾转运站16座,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设施行政村覆盖率达90%以上;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配套设施10座,建制镇(街道)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石漠化治理面积59.78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从2016年的69.52%提高到72.47%,重点流域水质达标比例100%,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总体达到100%。2022年末实现封山育林面666.7公顷。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0536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97941人,失业保险11216人。2022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33.91万人。2022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328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0193人。截至2022年,三都水族自治县完成城镇新增就业2407人,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428人,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13人;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2023年1至8月,三都县累计发放重度残疾人1.13万人次护理补贴66.45万元、困难残疾人2.17万人次生活补贴257.26万元。

交通

综述

三都水族自治县交通区位优越。县城距州府都匀市68千米、省府贵阳177千米、广州市600余千米,境内有G321、S205等公路干线,厦蓉、余安、三荔、荔榕等高速和贵广高速铁路横贯东西,并设置匝道口和铁路车站,乘高铁到都匀仅需12分钟、到贵阳仅需50分钟、到广州仅需4个半小时,规划项目有永兴铁路等,形成了集高速、高铁、铁路、公路于一体的交通网络。发达的交通条件和良好的区位优势,为三都水族自治县融入黔中经济区、长株潭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提供了便捷条件,使三都水族自治县具备了通江达海、走向世界的现代经济发展基础。

公路

截至2022年,三都水族自治县境内的公路线路总里程达到了2733.35千米,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为153.08千米。该县的高速公路包括厦蓉高速、三独高速、三荔高速和荔榕高速等;国道有G321线和G243线等;省道则包括S205、S417和S516等。三都县累计完成了“组组通”公路建设1549千米。其中,省、州下达给该县的30户以上自然村寨的公路建设完成了952千米,而县级自行实施的完成部分达到了597千米。这使得该县30户以上的自然村寨全部通上了硬化路。县城道路硬化率达100%。

铁路

三都水族自治县境内主要铁路站点有三都县站。设置匝道口和高铁站,乘高铁到都匀市仅需12分钟、到贵阳仅需50分钟、到广州仅需4个半小时,三都县站从开通到2023年,车次从只有3趟车到18趟,客流量逐渐在增长,每天有1400人次左右,春节期间每天可达3000人次左右。境内铁路有贵广高速铁路,规划项目有永兴铁路等。

公共交通

公交车方面,三都水族自治县有多个公交线路,覆盖了县城的主要街道和公共场所。公交车的主要服务时间为早上6点到晚上8点,每班车的间隔时间不等,根据客流量的大小进行调整。出租车方面,三都水族自治县的出租车数量相对较多,可以在县城内随处可见。出租车可以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尤其是对于出行不便的人来说,可以随时随地叫车并提供上门接送服务。此外,三都水族自治县还有一些共享单车和共享电动车,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加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三都水族自治县城区内共投放了480辆共享电单车,该共享电单车采取时间、千米数双向叠加收费,即20分钟内以2元计算,超出部分按每分钟0.1元累加计算,超出4千米按每千米0.5元累加计算。节假日期间,还将投放到中和镇雪花湖、九阡镇水各卯坡等景区使用,实现城市中短途出行全覆盖。

人文

综述

三都水族自治县拥有丰富多彩的水族文化和独具特色的传统习俗,包括水族端节、水族卯节等各式各样的节庆活动。此外,还拥有许多独特的民间艺术和传统技艺,如水族马尾绣、水族银饰锻造技艺和水族剪纸等。2023年,三都县有水族马尾绣、水书习俗、水族剪纸等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24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2022年,三都县有黔南水族墓群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三都水族自治县境内有文物点45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

黔南水族墓群

黔南水族墓群,是明清时期,县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荔波县的墓群,2014年被列入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葬形式为半石结构与半地穴式相结合。墓葬的地下部分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有木质葬具,葬式为仰身直肢,头部多枕有青灰瓦片。墓葬的地上部分有石构的长方形或圆形建筑,以1~3层的多层叠砌的箱式长方形为代表。墓顶多构建成仿房屋建筑人字顶两面坡或仿房屋瓦面式样,墓头多装饰仿牛牛角形的石雕,两角刻鱼、中为葫芦,寓意双鱼托福。在部分墓壁外,雕刻有各种人物、动物、花卉、吉语等装饰。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三都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共47项,国家级名录5项、省级名录19项、州级名录24项,国家级传承人2人,省级传承人7人,州级传承人18人。

水族端节

水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水语称为“借端”,是水族一些片区的年节。每年水历十二月至次年二月(即农历八月至十月)的亥日是“借端”的日子。

端节主要活动为祭祀和赛马。“除夕”与“初一”相连的两顿饭忌荤食素,但不忌鱼虾。节日期间,铜鼓声此起彼伏,悠扬的歌声和芦笙调从早到晚回荡在翠竹掩映的竹楼里,水乡山寨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赛马大会是端节活动的最高潮。赛马的地点叫“端坡”或“年坡”,人们吃过年酒后便成群结队地从各村寨赶来这里,端坡顿时人山人海。青年人赶端坡不但为了看赛马,还把这盛大的聚会看成是物色情侣的好机会。跑马之前也要举行一个简便的祭典。人们在跑道中央设一供席,上摆各种各样的祭品,由寨中德高望重的长者主祭,长老伫立桌前神情肃穆,端着斟满酒的酒杯,口中念念有词,大多是对祖先的怀念和吉祥如意的话语。祭典完毕,寨老跃身上马在跑道上遛上一圈,方宣告赛马开始。水族的赛马形式非常独特,叫做“挤马”。当指挥者一声号令,骑手扬鞭策马,在山谷互相冲闯,在抗争中挤出山谷向坡顶冲去,谁先到远坡顶,谁就是胜者。端节堪称是历时最长、批次最多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年节。登高赛马活动是南方民族年节中独有的现象。同时,端节是水族斗牛舞、铜鼓舞、芦笙舞、对歌等诸多民间艺术起源、传承、发展的重要文化空间。

水族马尾绣

水族马尾绣是水族妇女世代传承,以马尾作为重要原材料的一种特殊刺绣技艺。这种水族独有的民间传统工艺,分布在三都水族自治县境内三洞、中和、廷牌、塘州、蛟龙等乡镇的水族村寨。水族马尾绣工艺有自己独特的制作技艺与方法。马尾绣工艺主要用于制作背小孩的背带(水语称为“歹结”)及翘尖绣花鞋(水语称为“者结”)、女性的围腰和胸牌、童帽、荷包、刀鞘护套等。

水族剪纸

水族剪纸深受水族群众喜爱,几乎每个妇女均会剪纸艺术。水族妇女心灵手巧,不管简单还是复杂的图案,完全依靠一把剪刀便可完成。剪纸前,她们会根据需要将纸叠成长方形、三角形等形状,再用线将纸张固定,防止纸张移动,然后才在纸上作画。在很久以前,妇女们通常是用剪尖、指甲或木棍在纸上划出印痕,再依图剪样,熟练者全凭腹稿。裁剪失误是常有的事,这时妇女们会依照纸样进行补救,这种无心插柳的举动,有时令剪纸效果更具趣味。

习俗

水书习俗

“水书”是水族先民创制的一种独具一格的雏形文字,水族语言称其为“睢”,它是水族民间知识、民间文化的综合记录与反映,涉及天文历法、原始信仰、伦理道德、生产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流传于中国西南地区的水族聚居地。水书被誉为水族的百科全书。水族人民丧葬、祭祀、婚嫁、营建、出行、占卜、生产,均由水书先生从水书中查找出依据,然后严格按照其制约行事,并由此形成水书习俗。水书先生与水书的结合是传承水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前提。

水族新米节

坝辉村水族居民过新米节的节日是不定期的,谁家的稻谷先成熟谁家就可以挑个良辰吉日过节。过新米节前要先挑选一个吉日,因为老人认为稻谷是有灵魂的,所以日子选择对于日后粮食收成是有影响的。坝辉村地形因属于是亚热带地区,所以新米节节日在农历的10月至12月期间进行,水稻先后成熟后展开。

洗寨

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的苗族村寨中,盛行一种叫"洗寨"的防火习俗,据说是把"火秧头""请"出村寨,让它顺水漂流,以免苗寨发生火灾,殃及百姓。举办"洗赛"习俗这一天,每家每户都要灭掉自家火种,且在各村寨口搭建拦路门不准外来人进入村寨。据介绍,"洗赛"习俗在附近苗寨中的沿袭时间至少少在百年以上。苗族这种"洗赛"习俗活动,如今成为苗族同胞进行消防知识教育的盛会,对促进全民防火安全教育具有一定的意义。

饮食

水族以大米为主要食粮。小麦、玉米、小米、高梁、红薯等作为辅助食粮。肉食以猪、牛肉为主。鸡、鸭、鱼等作为节日或待客佳肴。也有吃狗肉的习惯,逢婚嫁、丧葬节日或亲家首次到访时,忌杀狗入席。饮料主要有茶和酒。茶叶多以当地野生的苦丁茶为主。酒有粘洪洞醪糟,糯米酒、杂粮酒、甜酒等。水族饮食喜酸、辣。水族在祭祖时都要忌荤吃素,但不忌鱼虾等水产动物。

鱼包韭菜

三都水族自治县水族祭祖的鱼叫"鱼包韭菜",是将韭菜、栗仁等塞满鱼腹后,炖煮或清蒸而成,祭祖之后便可食用。相传,水族的远祖由南方北迁时,送行者送上一包食物,原来是内有九种青菜的煮鱼。远祖靠这食物充饥来到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落后,后来鱼包韭菜便成为水族人最喜欢的家乡风味。

三都水族自治县风味酸

三都水族自治县人自古有吃酸的传统,素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捞穿”的说法。三都水族自治县风味酸包括辣椒酸、笋酸、鱼酸、虾酸、臭酸、及各种盐酸等,其中辣椒酸最有特色。传说由于地理环境因素,气候湿热,食物不易保存,为了调剂肉食,平衡蔬菜淡旺季节的需求,生活在这米的各民族同胞在长期的生活实践摸索生产了酸食。酸食是水族人民适应环境、因地制宜发起来的饮食风俗。

特产

九阡酒

九阡酒是一流的纯糯米香酒,中国水族独特传统工艺酿造。100%的纯糯米原料、100%的天然泉水酿造、100%的无添加剂、100%的水族传统工艺。九阡酒用当地的糯米与泉水酿制。水族民俗每年端午采药,六月六制曲,九月九烤酒。九阡酒以独特的水族工艺酿造,采用当地特产红糯、纯天然泉水酿造。

三都水族自治县香猪

香猪,是中国珍贵的微型地方猪种,出产于三都水族自治县巫不乡和羊福乡。香猪因其肉质细嫩,味带醇香,回味深长,素有“一家煮肉四邻香”,“颊齿余香三日长”之美名。这种猪个头小,即使喂养几年,也只有几十斤重,肉质同野猪一样美味可口。

三都水族自治县鲜竹笋

三都水族自治县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以竹业为主导产业,利用退耕还林政策大力发展春季的水竹笋、斑竹笋、画眉竹笋,夏季的麻竹笋,秋季的八月笋、大白笋,冬天的楠竹笋,四季都有新鲜竹笋。竹笋长在深山,味道独特,既可入汤,也可烹炒。

风景名胜

综述

三都县山水风光优美,气候温和湿润。都柳江穿境而过,拥有许多风景名胜,如尧人山国家森林公园和三都都柳江风景名胜区等。咕噜产蛋崖更是贵州省十大魅力旅游景区之一,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重要景点

姑鲁产蛋崖

姑鲁产蛋崖,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位于尧人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在尧人山南麓姑鲁和渣拉沟一带的山崖多为赤褐色风化石,在这些崖壁内,镶嵌着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石蛋,据当地的老乡介绍,每隔38年,在下雨的晚上,石蛋会自己出现。产蛋崖产出的石蛋呈青红色,沉重而坚硬,从外到内分布有极为明显的纹路,如同树木的年轮一般。这地质奇观至今仍是一道难解之谜。

三都县都柳江风景名胜区

都柳江风景名胜区位于三都水族自治县东北部,321国道沿途经过,是集文化、观光、旅游、探险、科考休闲、漂流为一体的综合型风景区。总面积约127平方千米,最佳游程约40千米。都柳江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都柳江沿岸多优美风光。不仅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还有许多文物古迹和民俗文化,如小溪摩崖、布仰摩崖、城乡义家之坟墓、都江古城垣、甲找水族石板墓、羊福崖墓等文物古迹,以及背山临水的水族、苗族民俗文化,如水族铜鼓舞、斗角舞,苗族古飘舞、芦笙舞等。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

三都简介.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10-05

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10-03

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10-06

三都水族自治县2022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1-03

三都水族自治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三都县人民政府.2023-10-04

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1-03

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2024-01-04

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10-06

高铁催热民俗游.中国国家铁路.2023-10-14

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10-03

三都水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10-04

三都水族自治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商务局)关于新型工业化推进情况报告.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12-29

黔南州统计年鉴2022.黔南州人民政府.2023-10-05

国家文物局综合行政管理平台.文物局.2023-10-05

三都水族自治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平面图.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10-05

三都水族自治县.政府网站.2023-10-05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05

三都水族.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3-10-03

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全县21座中小型水库管理范围、保护范围划定的公示.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12-23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禁止在黔南自治州三都自治县鸭寨水库淹没区及工程建设区新增建设项目和迁入人口的通知(黔府办函〔2016〕136号).六盘水市人民政府.2016-07-14

三都县鸭寨水库导流洞开挖引水渠道复建工程完工通水.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12-23

三都县鸭寨水库枢纽工程上游围堰顺利达到度汛高程.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12-29

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自然资源.chinaxiaokang.com.2023-12-23

三都水族自治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10-03

尧人山国家森林公园简介.三都县人民政府.2023-10-04

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10-03

三都召开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推进会.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10-04

三都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召开.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10-04

杨凯县长率队到工业园区开展规划调研.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10-04

十四届县政协第11次常委会议召开.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10-04

三都水族自治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三都县政府.2023-10-04

三都水族自治县主要少数民族分布及 民族文化保护情况.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12-21

名 称: 三都水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12-29

三都县工业园区.贵州省人民政府.2024-01-04

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10-04

​三都水族自治县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10-04

三都都柳江医院2020年度简介.黔南州人民政府.2023-10-05

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简介(2023年).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10-05

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医医院简介(2023年).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10-05

三都心宁精神病医院简介(2023年).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10-05

三都水族自治县“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12-22

三都:全民健身中心正式开馆.金台资讯.2023-10-05

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10-05

两天三夺冠,三都体育事业再创新佳绩!—— 记三都水族自治县体育事业发展.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12-22

​三都水族自治县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12-29

人口就业.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12-22

三都县聚力抓牢两项补贴 提升残疾人生活水平.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1-04

城镇建设.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10-05

【坐着高铁看贵州】三都自治县:交通区位优势惊天大逆转.腾讯网.2023-12-22

三都县公交车运营信息.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12-22

黔南州2023年出租服务信息情况统计表.黔南州人民政府.2023-10-05

共享电单车进驻三都 实现绿色低碳共享出行.百家号.2023-12-22

贵州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2024-01-03

三都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平面图.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1-03

关于公布三都水族自治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的通知.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1-10

黔南水族墓群.zgbk.com.2023-12-23

水族马尾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05

水族端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05

水书习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05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01-04

端节.chinaxiaokang.com.2023-12-23

剪纸(水族剪纸).cnfyblh.com/.2023-12-29

水族的饮食.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10-05

水族端节概述.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3-10-05

三都风味酸.黔南州人民政府.2023-10-05

九阡酒.价值中国.2023-10-05

三都香猪.黔南州人民政府.2023-10-05

三都鲜竹笋.黔南州人民政府.2023-10-05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公布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名单的通知.国家乡村振兴局.2023-10-05

喜讯!三都再添“国字”招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腾讯网.2023-12-23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方案的批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10-05

403 Forbidden.中国政府网.2023-10-05

贵州三都县获评全国西部计划项目办优秀服务县.青年网.2023-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