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县
青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沧州市下辖县,地处河北省东部,沧州北缘。截至2023年,青县下辖8个镇,2个乡和1个国有农场。截至2020年,总面积968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 420878 人。青县人民政府驻地位于青县振兴西路1号。
青县地处华北平原中部,地势平坦开阔,呈大平小不平之状,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境内河道属于海河水系,黑龙港河流域下游。境内有行洪河道3条,排泄河道10条。属暖温带亚湿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气温下降较快,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夏、商时期,属冀州。洪武八年(1375年),降为县,又因河决改“清”为“青”,始称青县,相沿至今。隶河间府。清初仍明制。雍正三年(1725年),改属天津州。1945年至1947年国民党青县政府隶河北省沧州专署。1986年4月5日,改隶沧州市辖。1993年7月,沧州地、市合并,属沧州市。
青县是河北省蔬菜生产大县,同时也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石油器材、特种钢材、食品饮料、电子机箱、工业缝纫机和针织服装生产基地。食品饮料业是青县支柱产业之一,主要产品有牛奶、鲜果乳、奶蛋饮料等三十余种。蔬菜、畜禽产业是青县农业的支柱产业,其中青县羊角脆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被评为全省二十大农业区域公共品牌。青县工业发展以钢铁制造、针织服装、电子机箱、食品饮料为四大主导产业。2022年,青县地区生产总值231.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49.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78.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02.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3433元和22824元。
青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相传这里曾是盘古择居之地,现有盘古墓、盘古沟、盘古港、盘古里(村)、盘古潭、盘古庙等多处遗迹,盘古庙会更是一种古老的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延续古今。2006年,青县盘古文化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0年,盘古乡被命名为省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青县马厂炮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县铁路给水所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哈哈腔是国家级非遗项目。青县以大司马庄园景区、清水白休闲农业观光园等为著名景区代表。
名称由来
大观二年(1108年),以河清七昼夜,御批“清”升县为州,称清州。洪武八年(1375年),降清州为青县,因城南决口,为永避水灾,取四季常青之意改“清”为“青”,青县由此得名,沿用至今。
历史沿革
先秦至汉
夏、商时期,属冀州。周代初隶幽州至春秋,后隶属燕国境地。秦并六国以燕地置上谷郡,境内属上谷郡。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置参户县、隶渤海郡。西汉刘彻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因封河间献王子免为参户候,治所在木门城(今木门店村旧址)。东汉光武年间省参户入章武,隶冀州渤海郡。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十六国时期,魏初析汉河间、渤海国置章武郡,领县四,其一章武,疆域仍汉旧疆,终晋朝之世而未改,境仍属章武县地。北魏迄北周年间,魏太和十一年(487年),分渤海章武置浮阳郡,隶属瀛州,行唐县属之。宣武区景明元年(500年),浮阳郡并人章武郡。萧岿熙平二年(517年),复置浮阳郡,以隶沧州市,仍领章武县。正光中期析县地另置西章武县(在今大城县境),青境仍为章武县地。北周大象二年(580年)改汉参鄠邑区地置长芦县,青境在北周灭齐后为长芦县地,隶沧州。
隋唐至五代十国
隋为长芦县地,隶瀛州河问郡。李晔大顺元年,开始设置芦台军,后改称乾宁军。乾宁中(约在公元896年),复置芦台军,境隶属芦台军、乾宁军。五代,石晋以十六州赂辽朝,遂改乾宁军为宁州。梁、唐时仍称乾宁军。后晋天福元年,乾宁军改称宁州,属之。柴荣显德六年(959年),收复此地,仍称乾宁军,於此地置永安县,并为军、县治所。永安属乾宁军。
宋元时期
宋初,废乾宁军,永安县改隶沧州市。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复置乾宁军,改永安县为乾宁县,隶河北道乾宁军。熙宁六年(1073年),降乾宁县省为镇。元符二年(1099年),复置乾宁县。大观二年(1108年),改乾宁军为清州。政和三年(1113年),赐郡名乾宁郡。政和五年(1115年),复置乾宁县,隶清州或乾宁郡。金,沿袭宋置乾宁军。天会七年(1129年),以守边改置清州,领镇一,范桥;县三,会川、兴济、靖海。贞元元年(公元1153年),乾宁县改为会川县,为清州治所,隶属河北东路。元,初仍按金制。蒙古太宗二年(1230年),改清州为清宁府,七年(1235年),又改为清州。至元二年(1265年),撤州,以靖海、兴济及本州司候司并入会川县。后复置清州,仍领会川、靖海、兴济三县。沿所会川,隶河间路。
明清时期
明朝,初仍以州治,会川县并入。洪武八年(1375年),降为县,又因河决改“清”为“青”,始称青县,相沿至今。隶河间府。清初仍明制。顺治十六年(1659年),兴济县并入青县,仍隶属河间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属天津州,雍正九年(1731年),天津州改为天津府,青县仍属之。
中华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青县隶属渤海道。民国4年(1915年),渤海道改称津海道,青县仍属之。民国17年(1928年),道制废,青县直属河北省。1937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青县171伪政权称青县公署,1943年改称县政府,隶河北省公署津海道。1944年,与沧县、交河连壤区建青沧交县。1945年至1947年国民党青县政府隶河北省沧州专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青沧交县撤销。同年11月青县改属沧县专员公署。1952年11月,改隶天津专署。1958年6月,天津市划归河北省,沧县专区并入天津专区。1958年11月,撤青县建制并入静海区,属天津市辖。1961年6月,复青县建制,改属沧州专区。1967年12月,沧州市专区改称沧州地区,属之。1986年4月5日,改隶沧州市辖。1993年7月,沧州地、市合并,属沧州市。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青县地处河北省东部,沧州市北部,位于东经116°34′至117°6′,北纬38°24′至38°45′。东临黄烨、静海,县境北、东与相邻,南与连接,西与大城县邻。县境南北长25千米,东西宽48千米,总面积968平方千米。
气候
青县地处中纬地带,属暖温带亚湿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气温下降较快,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气温 12.1℃,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6.3℃;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零下4.6℃。全年日照2769.8小时,平均每天日照7.6小时。初霜期平均在10月18日,终霜期均在4月20日,无霜期期180天左。青县平均年降水量为577.5毫米,降水日数101天,大于(或等于)0.1毫米的降水日为66天,降水变率为28%。夏季6至8月份平均降雨量为462.1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75.1%,雨热同期,适宜农作物生长。由于降雨年季变化大,降雨强度大,四季分配不均,有春早、夏涝、秋吊的特点。青县历年风向以西南风为主,东北风为副,冬季常吹偏北风,夏季常吹偏南风,累年月平均风速每秒3.2米
地质
青县在地质时期,地处拗陷带上。绝大部分处于新华夏构造体系隆起带上,仅上伍、大杜庄、小牛庄、陈缺屯、农场等乡镇场的部分地域处于新华夏构造体系黄骅拗陷带上。均属于新构造运动(运动)缓慢下沉区。因基底隆起和拗陷带的控制,新生带第三纪沉积物的厚度差别较大。沧县隆起带上第三纪沉积物较薄,为800至1000米,黄骅拗陷带第三纪沉积物厚度超过2000米。县境域内地层断裂带纵横交错,有著名的沧东大断裂,它呈北一南走向,穿越境内农场、陈缺屯、大杜庄、上伍等乡镇。该断裂为基底断裂,西侧上升,东侧下降。自古生代以来控制两侧的地质变化。是隆起与黄骅拗陷的分界线。地层多断裂带是地壳活动不稳定的表现,致使县内多地震。
青县地层自下而上为下古生界寒武奥陶系、上古生界石炭二迭系、新生界上第三系(明化镇组,局部存在馆陶组)、第四系。分布范围、厚度和岩性差别较大。元古界主要有白云岩、石灰岩、粉砂质页岩和叶片状粉砂岩组成。古生界主要由大理石、白云岩及来竹叶状灰岩、白云质灰岩等岩石组成。中生界由砂砾岩、页岩及安山岩、凝灰岩、流纹岩等火山岩系组成。侏罗系是距今1.9至1.4亿时期形成的陆相碎屑岩地层。仅分布在县境小牛庄、陈缺屯和农场一带。主要是砂岩和砾岩。新生界岩性为灰紫色、紫红色、棕红色、兰灰色、深灰色及斑杂色巨厚层泥岩,夹灰绿色、暗灰色、灰紫色、灰黄色薄层砂岩组成的沉积岩。
地形地貌
青县地处华北平原中部,地势平坦开阔,呈大平小不平之状,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南运河将县境分为运东运西两部分。运西为大陆低平原区,面积558平方千米,运东为滨海平原区,面积为410平方千米。微岗、缓坡、洼地交错分布,素有“两岗、三坡、五分洼”之称。县境西高东低,高程在7.4至7.5米间的土地面积为187平方千米;7.4至5米间者387平方千米;5至4米间者为383平方千米;4米以下的11平方千米。境内最高海拔7.5米。
水文水利
水文
青县境内河道属于海河水系,黑龙港河流域下游。境内有行洪河道3条,排泄河道10条。
水利
青县共有骨干河渠69条,排灌支渠105条,斗渠1727条,规模以上坑塘71座,机井1629眼,其中深机井1510眼,浅井119眼。截至2021年,青县有26座退水闸。其中建于1965年的周官屯水利枢纽工程,是当时亚洲最大的渡槽工程。
周官屯穿运枢纽是子牙新河、北排河与南运河的交叉工程,位于青县城南9千米,周官屯村南与冯官屯之间。穿运枢纽全部工程由水电部海河设计院设计,省海河指挥部工程局施工,1966年10月开工,1967年7月竣工。该枢纽由子牙新河主槽穿运涵洞、南运河子牙新河主槽渡槽、南运河节制闸、北排河穿运涵洞、南运河跨北排河渡槽、南运河改道段和导流堤等组成。穿运枢纽1967年投入使用后发挥很多作用。主槽挡潮间最大泄量672立方米每秒,截至1985年总泄量65.27亿立方米。1985年8月19日发生强海潮,潮位达3.43米,该枢纽工程挡住了潮水,保护了两岸农田。1984年完成了续建引水压槽工程,1996年8月再次历经洪水考验。穿运渡槽是当时亚洲最大的渡槽工程和全国八大水利工程之一。
土壤
青县土壤多为潮土和盐碱土。土壤划分为2个土类、4个亚类、11个土属、32个土种。青县土壤大部分是发育在黄土性沉积母质上,矿质养分比较丰富,含磷量平均0.131%,有机质含量加权平均值1.098%,碱解氮平均值60毫克/升,速效磷含量平均值为6.97毫克/升,速效钾平均值140毫克/升。
潮土分为潮土、盐化潮土、湿潮土三个亚类。潮土包括沙性土、两合土、粘性两合土、红粘土。其中沙性土包括沙壤质潮土、沙壤质腰粘潮土、沙壤质底粘潮土、沙壤质体粘潮土;两合土包括轻壤质潮土、轻壤质体粘潮土、轻壤质底粘潮土;粘性两合土包括中壤质潮土、中壤质体粘潮土;红粘土包括粘质潮土。盐化潮土分为两合土碱地、粘性两合土盐碱地、红黏土盐碱地。其中两合土碱地包括度盐化轻壤质潮土、中度盐化轻壤质潮土、轻度盐化轻壤质底粘潮土、中度盐化轻壤质底粘潮土;粘性两合土盐碱地包括轻度盐化中壤质潮土、中度盐化中壤质潮土、重度盐化中壤质潮土、轻度盐化中壤质体粘潮土、中度盐化中壤质底体粘潮土、中度盐化中壤质沙潮土、度盐化中壤质体粘潮土;红黏土盐碱地包括轻度盐化粘质潮土、中度盐化粘质潮土、重度盐化粘质潮土、中度盐化粘质漏沙潮土。湿潮土包括粘质湿潮土,其中粘质湿潮土分为轻度沼泽化粘质潮土和度沼泽化粘质湿潮土。
其中沙性土面积3700亩。主要分布在崇仙马兰减河西侧,以及大杜庄、孙家楼靠近子牙河附近。主要有沙性土、粘沙性土、底粘沙性土、腰粘沙性土等,表层沙壤质通透性强,底层土可见锈纹、锈斑,土壤有机质和矿质养分含量低,耕性好。粘性两合土面积49万亩。主要分布在低平地地带,运东分布于马厂、刘缺屯、上伍三乡内两合土区的东部和娘娘河故道一线,运西分布于黑龙港河的两侧区域。表层中壤质,质地偏重,通透性较差。红粘土面积48万亩。主要分布在浅平洼地,遍布各乡。所处地势低洼,通体质粘重,耕性差,易板结,遇雨泥泞,土温低,养分高,不耐涝,保水保肥能力强。盐化潮土面积13万亩。零星分布于缓岗二坡地带,常和潮土组成复域,城关镇、刘缺屯、马厂、流河四乡靠南运河一带最多。此种土壤质地以轻壤质为主,表面可见轻微的盐霜,PH值8.0左右。轻度和中度盐化潮土能够种植农作物,重度盐化对农作物影响较大,宜种抗盐植物。
盐土有草甸盐土1个亚类。草甸盐土包括轻壤质草甸土、中壤质草甸土和粘质草甸土。其中轻壤质草甸土包括轻壤质底粘草甸盐土、轻壤质草甸盐土;中壤质草甸土包括中壤质草甸盐土、中壤质体粘草甸盐土;粘质草甸土含有粘质草甸盐土一个土种。轻壤质草甸土面积11279亩,中壤质草甸土面积12395亩,粘质草甸土面积1035亩。
土地资源
根据2017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库统计,青县县域总面积99176.83公顷,其中耕地面积63119.24公顷,种植园用地面积1687.32公顷,林地面积6907.85公顷,草地面积1017.06公顷,商业服务业用地面积719.45公顷,工矿用地面积2376.18公顷,住宅用地面积6967.61公顷,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面积443.48公顷,特殊用地面积495.39公顷,交通运输用地 面积4251.69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10214.62公顷,其他土地面积976.94公顷。
水资源
截至2021年,青县地表水资源量 (径流量) 8486万立方米,其中清州镇地表水资源量最多1502.5万立方米,农场最少121.3万立方米。全年区域外引水量3895万立方米,其中南水北调中线引江江水直供1764万立方米,通过南运河引黄水量2131万立方米,全县供水总量8372.5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供水量5763.6万立方米,地下水供水量 2228.9 万立方米。
青县平均年降水量为577.5毫米,总水量为5.91亿立方米。最丰年为11.2亿立方米,最枯年为2.42亿立方米。青县年平均径流量7060万立方米,平均降水径深72.1毫米,西南上游各县1842平方千米的客水流入县内,合计量为7.11亿立方米。南运河以西多年平均径流深70毫米,南运河以东多年平均径流深75毫米。
青县浅层地下水资源主要靠补给。补给渠道为降水,灌溉回归,河渠拦蓄及其它渗入等。多年来平均补给量约为8085万立方米,以降水补给量最大,约为6395万立方米。地下浅层水资源多年平均为4610万立方米,面积约为332平方千米,微咸水3500万立方米,面积约248平方千米;可开采淡水为2728万立方米,微咸水为2033万立方米,全县平均开采量为131万立方米。
矿产资源
青县境内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煤、地热、黏土等,石油、天然气、煤主要分布在小牛庄、大杜庄、上伍、王召庄和王镇店一带。
林地资源
青县属华北平原温带阔叶林区。树种资源共有33科51属72种。用材树种以榆、柳、刺槐、杨、椿等树为主;果树以枣、苹果、梨、桃、萄葡、杏为主;灌木以紫穗槐、杞柳为主。林地面积6907.85公顷,草地面积1017.06公顷。截至2020年,青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4%。2021年新增造林面积1000亩,营林抚育面积2000亩。
生物多样性
植物
青县野生植物有37科,137种。如车前、小车前、西伯利亚蓼、胡枝子、山绿豆、米口袋等。
动物
青县野生动物资源有11纲,78种。其中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有震旦鸦雀、雕鸮等,“三有”保护动物有树麻雀、红尾伯劳、棕眉柳莺、黄腰柳莺、黄腾鸟等。
自然灾害
青县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旱灾、水灾、风灾、雹灾等气象灾害以及地震等地质灾害。旱灾、水灾是青县两大自然灾害,形成水灾的客观因素是降雨量偏大和客水流入;风灾和飓风侵袭时多伴随冰雹,风灾给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亦很大;雹灾多呈线形面,虽范围较小,但造成的损失较重,尤以大秋作物和果树中后期发生损失更为严重;青县地处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接触带上,属环太平洋地震带,青县地壳断裂带纵横交错,如沧东大断裂带纵贯县境,地震特点是多小震、少大震。
2023年8月,受台风杜苏芮影响,青县子牙新河面临全面行洪的严峻形势。2015年7月,青县受持续晴热高温天气的影响,旱情发展迅速,大部分乡村的田地里已经干涸得发白,部分干旱严重的村庄出现了土地龟裂庄稼枯萎的情况。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9月,青县辖8个镇,2个乡和1个国有农场,青县人民政府驻地位于青县振兴西路1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青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全县常住人口420878人,共有家庭户150433户410860人,集体户2586户10018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73人。全县人口中,男性人口214356人,占 50.93%,女性人口206522人,占49.07%,总人口性别比 103.79。全县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26363人,占53.7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94515人,占46.22%。0-14岁人口为90259人,占21.45%;15-59岁人口为243697人,占57.90%;60岁及以上人口为86922人,占20.6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60482人,占14.37%。
民族
截至2022年,青县拥有汉族、回族、满族、蒙古族等25个民族,有28个回族村(纯回族村10个、回汉族杂居村18个)和3个满族村,少数民族常住人口3.03万人。人口数居前三位的少数民族是回族、满族、蒙古族,其中回族人口最多25599人,占84%。
语言
青县方言,属现代汉语北方方言系统,其主要特点是语音浑厚重浊,音调刚直;词汇多数与普通话同,另有部分方言词汇,生动幽默;语法除个别字句外,完全同于普通话。县内方言严格来分,可分成五个部分,以清州镇为中心,刘缺屯乡、官庄乡、孙楼乡马乡南部为中区,代表典型的青县话;崇仙镇北部、曹寺乡、王召庄乡、王镇店乡等地区为西区,语音接近大城县、河间县调;流河镇、马厂乡北部、陈缺屯乡北部为北区,语音接近天津市、静海区调;东部大杜庄乡、陈缺屯乡南部、小牛庄镇及上伍乡东部,语音接近黄骅调;孝子基乡、新兴镇、陈嘴乡、崇仙镇南部为南区,语音与沧县基本相同。
青县方言有23个辅音声母(不含零声母),比普通话多鼻音声母ng和v,另有39个韵母。声调与普通话有异,从总的调值来看,青县方言调值偏低,调型多是低降调或降调。语法基本上与普通话组织规律相同,只有极少数口语与普通话略异,肯定与否定的运用有时与普通话不同。
宗教信仰
青县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四大宗教。截至2022年,青县内宗教信众1.49万人。宗教团体有青县道教协会1个,批准开放的宗教场所39处,登记备案的主要宗教教职人员37人。
元初,伊斯兰教传人青县。明中期开始繁盛。明万历年间(公元1600年),建辛集清真寺南寺。清代,伊斯兰教进一步壮大。1989年,全县共有19765名回族,除中国共产党员外,全部信仰伊斯兰教,但其信仰程度不同。全县共有清真寺24座,其中有女寺一座,男寺一座,其余为共用寺;共有阿訇23人,(其中古型20人,新型2人,新新型1人),有海里凡17人。宗教场所有戴庄子清真寺、中街清真寺、辛集清真寺等。
佛教传入青县较早。元、明、清三个时期,佛教几经兴衰,县境内先后建立佛教活动场所,庙、庵、寺等数十座。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县境内仅存有较大而齐整的庙宇两座,一是盘古庙,一是八郎庙。
基督教在青县有两个宗教支派系统,一是新教,当地称基督教;二是天主教。基督教清末由牧师周郁友传入青县,并在青县北街建有教堂,名日“福音堂”,共有房屋25间。
天主教于清末由献县和天津市传人青县,仅有部分教徒,无神职人员。天主教的宗教活动多是到沧县、献县的教堂去完成。
青县历史上曾有过道教活动。现在汉族人的殡葬活动中,还有道教法场活动,并已经演化为民间信仰形式。
经济
综述
青县是河北省蔬菜生产大县,同时也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石油器材、特种钢材、食品饮料、电子机箱、工业缝纫机和针织服装生产基地。食品饮料业是青县支柱产业之一,主要产品有牛奶、鲜果乳、奶蛋饮料等三十余种。蔬菜、畜禽产业是青县农业的支柱产业,青县羊角脆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它曾被评为全省二十大农业区域公共品牌。河北省十大地方特色蔬菜。石油装备产业是沧州市青县传统特色产业之一。文创成为青县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2022年,青县地区生产总值231.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49.9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78.6亿元,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02.6亿元,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3433元和22824元,同比增长5.5%和6.5%。
第一产业
蔬菜、畜禽产业是青县农业的支柱产业,青县具有30余年的蔬菜种植历史,截至2018年,青县蔬菜播种面积达40万亩,年产蔬菜230多万吨,年产值近50亿元;注册30多个蔬菜品牌,已向京津输送优质蔬菜100多万吨。青县羊角脆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它曾被评为全省二十大农业区域公共品牌。2022年,青县瓜菜播种面积达到27.6万亩,产量153万吨,产值44亿元,成为北京新发地、天津王顶堤街道等20余家大型蔬菜批发市场、近百家采购商的优质货源地,年供京津蔬菜超百万吨。2023年,有着“华北黄瓜第一乡”美称的青县曹寺镇现种植黄瓜6万余亩,产量达4.5亿公斤。2022年,青县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49.9亿元,增长5.3%。
第二产业
青县工业发展以钢铁制造、针织服装、电子机箱、食品饮料等为四个主导行业。青县钢铁行业主要产品为各种型号的圆钢、角钢、螺纹钢、槽钢、H型钢等,主要销售区域为北京、天津市、山东省及部分南方省市。电子机箱产业“装芯进电”进程加快,转型升级企业300多家。汽车配件产业初具规模,广州大峰等重点项目落地建设,20个产业项目先后入驻园区,总产值突破10亿元,增速达到16%。食品产业以河北小洋人生物乳业集团为龙头,聚集了周黑鸭、唇动食品等一批知名度高、发展前景好的食品企业。石油装备产业是沧州市青县传统特色产业之一。石油装备产业加快向创新智能化转型,巨龙钢管、渤海能克两项产品技术写入国家标准,华油钢管完成“智能化工厂”建设,被评为省级“特色产业龙头创新企业”。2022年,青县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78.6亿元,增长5.5%。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值8.7%。
第三产业
青县第三产业以商业外贸、财政金融为主。青县年加工针织毛衫6000万件,出口创汇上亿元,已成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毛衫生产出口基地和众多国际品牌服装的代工厂集散地,产品销往日韩、欧美、东南亚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青县文旅集“产业+文旅”为一体。2021年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契机,投资4000万元建设了菜博园、萌马乐园、博学湖、司马湖长廊、大司马庄园餐厅改造、道路及村庄环境改造提升等项目。2022年,青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02.6亿元,增长1.0%。青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7亿元,同比增长10.2%。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377亿元,比年初增加38.5亿元,增长11.4%;贷款余额达到183.2亿元,比年初增加13.2亿元,存贷比达到48.6%。实际利用外资完成171万美元。进出口总值预计完成10.2亿元,其中,出口预计完成8.7亿元。
经济功能区
青县经济开发区是2008年12月份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工业聚集区。截至2022年,开发区总面积达到29.27平方千米,分为南区和北区,建成区面积为14.8平方千米,区内有规模以上企业50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3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5家,研发中心21个。开发区以小洋人、周黑鸭、唇动食品等龙头企业为核心。先后深入北京、天津市、雄安新区、长三角、珠三角以及食品产业大省河南省、福建省等地开展小团组招商30余次,参加网上招商活动10余次,共计洽谈考察项目70余个。开发区主要产业为输油气钢管制造业、电子机箱配套加工业、食品饮料业、汽车零部件生产业等。2019年,青县经济开发区全年完成业务收入360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52亿元;完成税收8.6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5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7年,青县有各级各类学校265所,其中幼儿园145所,普通小学 82 所,教学点 20个,初级中学1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含1所民办),高中、县职业技术学校、幼儿师范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各1所。中小学(幼儿园)在校生总数为73433人,其中在园(班)幼儿19263 人,小学生35714人,初中生11261人,普通高中生 3122人,职业高中4000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73人。全县共有在编教职工4828人,专任教师4436人(含私立),其中幼儿教师1062人、小学教师1920人、初中教师843人、普通高中教师269人、中专、职业高中教师308人、特殊教育教师34人。
青县第一中学始建于1949年,占地191.6亩,总建筑面积约11.7万平米,120个教学班。郭沫若先生于1961年为该校题写了校名, 1998年8月学校迁入新址,2002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示范性高中”和“德育示范校”。学校坐落于青县西侧,距京沪高速公路出口仅500米。2005年学校被市教育局评为“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连续6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单位”。
卫生健康
截至2020年,青县现有2家县级公立医院,青阳县人民医院是全县唯一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智慧医院建设扎实推进,成功达到县级医院电子病历四级标准。全县村卫生室共有在职乡村医生184人,其中50周岁以上111人、占60.3%(其中60岁以上的80人、占43.5%),年龄最大的79岁。截至2020年,10家乡镇卫生院分别与青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和沧州二院建立了县域医共体。马厂镇卫生院、清州镇卫生院与沧州市二院签订了医疗托管协议;6家卫生院与县医院建立了心电、影像中心。大部分卫生院2020年普遍配齐了彩超、DR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清州镇、马厂镇2个卫生院配备了CT;全县管理65岁及以上老年人4.23万人,健康管理率达到85.97%,管理高血压患者5.9万人,规范管理率68.77%。管理糖尿病患者2.36万余人,规范管理率64.54%。共有356名乡村医生。
青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50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于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为沧州高等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和临床医学学院,南方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教学医院,全省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与首都医科大学世纪坛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胸科医院等多家医院建立了协作关系。2015年医院整体搬迁至现址,占地面积10万平米,建筑面积8万平米,编制床位800张。现有职工1054名,其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83名。设有33个临床科室、11个医技科室和21个职能科室。拥有64排128层CT2台、西门子股份公司1.5T磁共振2台、飞利浦数字血管机、直线加速器、岛津遥控胃肠机、钯乳腺机、全自动生化仪、肿瘤综合治疗系统等一大批先进检查治疗设备800余台件。年门诊量60余万人次,出院4万余人次,年手术量10000余例,综合实力达到省内县级医院先进水平。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青县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其中图书馆人均藏书量(不含电子文献)不少于0.8册(件),人均年新增公共图书馆藏量不少于0.05册。青县文化馆是国家一级文化馆。2022年全年共完成“七进”演出任务100场。组织惠民文化演出活动70场次,发放“文化惠民券”2万余张。
青县文化馆位于市民文化活动中心四楼,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包括书法绘画培训室、演出厅、报告厅、电子阅览室、游艺室、录音录像室、摄影培训室、声乐培训室、戏曲戏剧及器乐交流研究中心等场馆,总计可容纳800人进行文化开放活动。青县文化馆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主阵地作用,常态化开办书法、绘画、舞蹈、器乐演奏等公益培训班,积极举办、承办各类文化活动,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2021年,青县文化馆获评“国家一级文化馆”。
科技事业
截至2021年末,青县全年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1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家、示范企业5家。省、市科技研发中心数量达到6家,规上工业企业与科研院所“结亲戚”实现全覆盖。2022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25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家。新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家。截至2020年,青县先后完成了国家“863”课题1项,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1项,省农业技术推广奖1个,河北省科学技术奖1个,获得发明专利证书3个,实用新型专利证书2个。青县积极搭建企业与清华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院校的合作平台,推动传统机箱企业向数控设备、智能充电桩、工业机器人、共享机柜等高科技整机产品拓展。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青县全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已达35.3%,人均体育用地面积2.2平方米,“15分钟健身圈”在城区内实现全覆盖。2022年青县举办“冰雪大篷车”等赛事活动50余场次。青县运动场地有青县体育场、乾宁体育公园等。其中乾宁体育公园设有公园入口、篮球场、五人足球场、停车位、书山雕塑,国学廊、油菜花田、儿童活动区、成人健身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健身步道等功能分区。
人居环境
2022年,青县351家涉VOC企业治理设施全部升级,全年优良天数达到275天,PM2.5平均浓度下降11.9%。持续推进“一河一工程”,完成子牙新河等6条重点河流治理,马厂污水处理厂、河东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顺利完成,5家涉水企业全部开展废水排放提标改造,重点河流考核断面全部达到地表IV类标准。加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关停取水井620眼。积极开展生态补水,累计补水3300万方。有序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新增造林面积1004亩。改造厕所6430座,创建美丽庭院3000户,省级美丽乡村33个。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青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达到43433元和22824元;城镇新增就业4361人。新建农村“孝老食堂”40个,全县达到74个。2022年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50万元。共有创业孵化基地2家,可容纳企业137家,已入驻76家。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审核企业349家,发放补贴资金313.57万余元。对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标准上限,按照当地社会平均工资2倍执行。
交通
综述
青县隶属河北省沧州市,位于华北平原东部,南接沧州,北依京津,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京沪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北京-上海高速公路、104国道、津保公路、沧廊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从境内穿过。截至2020年,青县电动汽车保有量为949辆,各类电动汽车充电桩90个。
公路
截至2020年末,青县公路总里程1090千米。截至2011年,青县境内各等级公路总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92千米。京沪、天津—汕尾高速公路过境,其中京沪高速公路境内长17千米,双向4车道,有青县城区1个出口,通往北京、上海市;津汕高速公路境内长4千米,双向6车道,通往天津市、汕头市。津保南线、廊泊线省道过境,其中津保南线境内长9千米,双向2车道,通往天津、保定市;廊泊线境内长9千米,双向2车道,通往廊坊市、泊头市。北京-上海高速公路连接线长4千米。
铁路
铁路京沪铁路过境,境内长24.8千米,为双线铁路,设青县站、马厂站、李窑站3个站,通往北京、上海方面。青县站为客货运站,青县站位于青县清州镇迎宾路72号,是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三等站,始建于1910年。其中快车有K285、K412等12个车次。
公共交通
根据青县城乡道路特点,形成长途客运、城际公交、城乡公交、城市公交相互衔接的格局。截至2021年,青县城区运行公交线路共4条,涉及车辆42部,城乡公交线路12条,涉及车辆33部。
人文
综述
青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相传这里曾是盘古择居之地,现有盘古墓、盘古沟、盘古港、盘古里(村)、盘古潭、盘古庙等多处遗迹,盘古庙会更是一种古老的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延续古今。2006年,青县盘古文化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0年,盘古乡被命名为省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青县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
马厂炮台
青县马厂炮台原名盛军故垒,始建于1871年,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沧州市青县城东北,距南运河东岸约1000米。现存河东、河西土城残垣数段,中央炮台1座,及其东西营区13座炮台遗址。马厂炮台是河北省大运河沿岸地区近代史上现存较完整的唯一一座军事设施。马厂炮台占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呈圆形,共三层,通高8米。它是河北大运河沿岸现存较为完整的唯一一座军事设施,在清代创建时便购置西洋武器,聘德国教习练兵。
青县铁路给水所
青县铁路给水所是津浦铁路的辅助设施,1911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给水所为欧式建筑,砖木结构,上有天窗,历经百年仍保存完好。它紧邻大运河,通过给水所中的储水池和滤水设备,完成运河水的净化,然后通过地下管道,供给铁路运输生产和部分铁路职工家属生活用水。给水所由德国工程师设计,是河北省省内现存最早、且数量极少的一座基本保持初建时原貌的铁路给水所。2008年,给水所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青县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省级非遗项目10项、市级非遗项目20余项。
哈哈腔
哈哈腔又称“喝喝腔”“呵呵腔”,流行于河北省的保定市、沧州市、衡水市、廊坊市、石家庄市及山东省的惠民、德州地区。哈哈腔原是俗曲曲名,清代嘉庆年间北京钞本《杂曲二十九种》所收《西厢记•游寺》和北京“百本张”钞本中均有该曲。哈哈腔约形成于明末清初,清代乾隆已经在京师和民间流行,清末民初达到鼎盛。其发展大约经历了当地的民间歌舞、民间小戏两个阶段,最后定型为以弦索小曲“柳子”为唱腔曲调的小戏。在不同地方语言和民间艺术的影响下,哈哈腔逐渐形成了具有不同艺术风格和音乐特点的三路流派。东路流行于山东省的德州、惠民专区和河北省的东南部,中路流行于沧州市、衡水市地区,西路流行于保定地区及廊坊市部分地区。哈哈腔唱腔属于板腔体,流水板是核心板式,主要板式有头板、二板、三板、快三板、垛板、尖板等。哈哈腔各行当唱腔大体相同,分男腔、女腔两种,男女同调,惟旋律稍有区别。其乐器以“拙笙、巧弦、浪荡笛”三大件为主,西路的笛子尤其突出,富于民间吹打乐的特点。
盘古王拳
盘古文化成为河北省沧州市青县地域文化的标志。盘古王拳正是盘古文化的代表之一。盘古王拳前身不是拳法,而是一种养生修炼的功法。黄帝时代,人们已经发现了人体经络,并根据阴阳、五行、八卦等这些中国古典哲学的理论,创作了很多的功法,并以此养生、修炼、治病。盘古王拳有800多年历史,是融内功心法、拳、器械、对练为一体的完整拳种。2016年,盘古王拳入选第六批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3岁的刘连俊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盘古王拳第21代传人。
青县麒麟拳
麒麟拳是阴山派道家的练功拳。该拳法创生于东汉末年,成形于明万历年间的了阴山派道家,面世于新中国成立后,发展于20世纪70年代青县。麒麟拳是内外兼修的一门优秀拳种,其内功以“混元天罡功”为主,其外功以“麒麟拳法”为形,二者合一,一功造成。该拳种强调内外兼修,包含了哲学、养生学、美学、中医学、气功学和运动力学等诸多元素和精华,使该拳种具备了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传统审美观念、气功学、中医学、养生学等学术价值和武术的演练、擒拿、技击研修价值。青县被入选第三批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艺术
青县青剧
青剧是历代人民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积淀的优秀文化。青剧既不像京剧,也不像河北梆子,与哈哈腔、评剧有着明显的区别。长期以来,青剧吸收了说唱、鼓乐、戏曲等民间艺术营养,逐步形成融歌、舞、乐于一炉,呈现出千姿百态、独具一格的剧种。当时,村子里几乎户户有演员、人人都会唱。青剧成了村民们农闲时间自娱自乐的文艺形式。青剧是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剧角色行当齐全,分类清楚,主要分为生、旦、净、丑四类。剧目有《送米》《赶脚》《借妻》等20多出。青剧源自生活,将喜、怒、哀、乐表现得淋漓尽致。
习俗
觉道庄老子祭奠
觉道庄庙会,每年三月初三和重阳节举办,各持续十天。觉道庄是省级宗教文化旅游景点,源于春秋战国时老子——李耳,据传是老子羽化重生的地方,老子的思想观念在当地影响深远,这里的人依然极具道貌遗风。可以参观青云观、老君墓、老子湖、老子堂、八仙阁、乾坤塔、丰都庙和四大城门,还可以看居民住宅商业街、庙寺街、美食城、体育馆、地热游泳池等。在老子的祭奠活动中,儒、释、道共同参与,并融合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活动,拉洋片、变戏法、秧歌、高跷、舞狮等曲目繁多。庙会期间,街道旁更是一望无际的摊位。
盘古庙会
盘古庙会集祭祀、歌舞、民俗活动于一体,相传是4000年前大禹设祭开始的。青县盘古庙始建于元,明弘治和崇祯年间曾重修,清康熙二十七年重建。因为祭祀的需要,人们结庐成市,渐成庙会。传说盘古重阳节生日,三月初三归天,于是盘古庙设一年两度庙会。庙会宋元时期市场交易面及云贵高原、湖广、松辽、俄蒙。明清两代辐射更大。1993年青县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盘古旅游开发招商会,名扬中外。
饮食
青县地势平缓,海拔低,河网交织,物产丰富,孕育出了品类繁多的人间美味。青县的美食有火锅鸡、羊肠汤、烩饼、焖饼、筋头巴脑、一锅出、驴肉火烧、老潼关肉夹馍、大饼鸡蛋、饼子熬鱼、煎饼果子老豆腐、馄饨、素三鲜饺子、打卤面、油炸糕、素盒子、烤肉串儿、麻辣烫、小龙虾等。
合碗子
合碗子又叫蒸碗、扣碗,寓有和合双全、团圆吉祥之意,因其品类众多,制作繁复,是民间最上讲究的席面。选用当地优质长白猪肉、家养柴鸡、运河鲫鱼等食材,一种碗子一种味道,一种碗子一个风格。合碗子不仅是一桌上讲究的宴席,从技艺角度来说,又可以称得上是一项独特的民间制作技艺。
火锅鸡
在火锅鸡的发源地沧州青县,这道菜的麻辣程度甚至比重庆红油火锅有过之而无不及。选用花生油、鸡油、猪油三者搭配作为油料,以泡椒酱、豆瓣酱、白糖、干辣椒和花椒调味,让原本单调的麻辣口味变得更加醇厚、柔和,成菜色泽也更红艳。使用挥发性强的香辛料,随着加热,既能充分带走星异气味,又不会过度抢夺鸡肉的本味。在火锅盆里垫入成小块的白菜帮,放入预制好的鸡块,浇原汤,上桌后加热,先吃鸡肉,然后再涮食配菜。
地方特产
羊角脆
青县羊角脆是甜瓜的一种,是青县的地理标志产品。成熟的羊角脆果实长锥形,弯曲似羊角,皮薄灰白,掰开后果肉浅绿色,瓜瓤橘黄色,肉质酥脆,入口即化。相传,羊角脆由元朝孛儿只斤·忽必烈命名,当时忽必烈屯兵青县,品尝后觉得香甜爽口,仔细端详认为瓜型状似羊角,于是将其更名为羊角脆。曹寺乡地处华北平原东部,光照充足,热量条件良好,这样的地理气候条件,对甜瓜生长十分有利。此外,曹寺镇土层属于潮土类土壤,略有盐渍化,这种土壤环境使羊角脆中氨基酸含量丰富,风味格外鲜嫩爽口。
冬菜
冬菜既是烹调汤羹的调料,又可做佐食的小菜。以运河沿岸盛产的大白菜、大蒜为主要原料。冬菜色泽金黄,微咸中伴有辛香之气,口感尽脆。冬菜制作工艺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风景名胜
综述
青县以盘古文化、大运河文化、老子文化、武术文化、宗教文化、红木文化为依托,并以大司马庄园景区、清水白休闲农业观光园等为代表。
重要景点
司马庄蔬菜观光园
司马现代农业观光园主要以大司马特菜基地为发展依托,景区坐落于河北省青县司马庄村,是一家以生产、加工、销售高端精品特色有机蔬菜、会议接待、农业培训、休闲观光采摘、特色餐饮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农业观光景区。景区东依古老的京杭大运河、北京-上海高速公路、104国道,西临青王公路,北接津保公路等重要交通干线,交通十分便利。景区占地面积67900多亩,核心区面积5000余亩,现有棚室200多座,景区内分别有大司马全民健身基地、古典红木文化展销厅、餐饮服务区、大司马蔬菜展销处、游客接待中心、新品种试验示范区、特菜采摘区、大司马文化园、大司马科研枣园、大司马百果园、大司马生态公园、现代农业培训中心、农家院民宿等区域,现已形成了精品农业休闲旅游线路。 2022年,司马庄接待京津等地游客达42万人次。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假期,每天来司马庄采摘的京津游客达2000人次。
广旺农庄
广旺农庄位于北京-上海高速公路出口西行两千米处,自2011年流转土地1100亩,发展建设高标准日光暖室199座,春秋大棚180座。林苗果园300余亩,养殖区100余亩,休闲垂钓区50亩。广旺农庄现代农业园区,作为一家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也是青县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核心区。建设了现代农业科技展示区、绿色蔬菜生产区、新品种试验示范区等多个功能区,每年都可以吸引全国各地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对外交流
2023年11月,青县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举行友好县市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2023年8月,青县入选2023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2023年1月,青县被认定为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
2021年12月,农业农村部认定青县为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20年8月,青县入选河北省食品产业强县(市、区)(创建型)。
参考资料
青县概况.青县人民政府.2023-10-12
青县-行政区划.青县人民政府.2023-10-12
> 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10-12
青县-人口 民族 宗教.青县人民政府.2023-10-12
2022年青县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青县人民政府.2023-10-12
关于青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青县人民政府.2023-10-12
著名景点.青县人民政府.2023-10-12
青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信息公开指南.青县人民政府.2023-12-08
青县招商引资网.中国招商引资信息网.2023-12-03
河北青县:县域经济靠改革谋发展.青县新闻网.2023-12-02
青县 整合八大特色文化资源 推进旅游产业焕发新生机(二).微信公众平台.2023-12-02
青县.沧州新闻网.2023-12-02
重游运河图之六—青县.中国书画家联谊会大运河文化工作委员会.2023-12-02
来源:河北省文物局.河北省文物局.2023-12-02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2-02
景区.人民网.2023-12-02
综合查询.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3-12-01
青县-自然环境.青县人民政府.2023-10-15
青县-自然地理.青县人民政府.2023-12-01
青县水务局:以“两转两促三思考”为契机 推动水利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青县人民政府.2023-12-03
我们的大运河丨 一条河 一座城 一方人.沧州市人民政府.2023-12-07
对政协河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505号提案的会办意见.沧州市人民政府.2023-12-07
青县-自然资源.青县人民政府.2023-12-01
青县-自然资源.青县人民政府.2023-12-01
2021年青县换届政府工作报告.青县人民政府.2023-12-02
2022年青县政府工作报告.青县人民政府.2023-12-02
河北沧州:长途客车上搜出32只雕鸮幼崽(图).人民网.2023-12-07
人民法院报.人民法院报.2023-12-03
人民法院报.人民法院报.2023-12-03
青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确保河道行洪安全的通告.青县人民政府.2023-12-07
今夏青县遭遇严重干旱,土地龟裂庄稼枯萎,现状令人堪忧!.微信公众平台.2023-12-07
中共青县第十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青县人民政府.2023-12-03
青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八次会议.青县人民政府.2023-12-02
信息来源:青县人民政府办公室.青县人民政府.2023-12-02
政协青县第十届常务委员会召开第十次会议.青县人民政府.2023-12-02
青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微信公众平台.2023-12-07
沧州青县:打造石油装备制造产业 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2023-12-02
河北青县今年百万吨优质蔬菜进京津.中国农业信息网.2023-12-07
中央省市媒体看青县丨河北青县:百余家京津冀企业青县觅商机.微信公众平台.2023-12-02
河北青县“华北黄瓜第一乡”喜迎丰收 特色种植开拓致富路.中国新闻网.2023-12-02
青县特色产业之轧钢业.青县人民政府.2023-12-07
聚焦两会丨读报告 看发展 谋新篇 (一)勇毅奋进、攻坚克难 2021青县发展再创新辉煌.微信公众平台.2023-12-02
项目进行时丨青县:抢抓机遇 科学发展 着力打造高端食品产业.微信公众平台.2023-12-07
河北青县:出口毛衫加工忙 俏销海外抢市场.人民网.2023-12-07
赏红木风韵 展“京作”特色 青县红木文化小镇促文旅产共融共兴.青县人民政府.2023-12-07
沧州青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助力农民产业致富.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12-07
青县经济开发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河北共产党员网.2023-12-02
青县建设“四型”产业园区打造京津产业转移的“桥头堡”.沧州新闻网.2023-12-06
青县教育情况说明.青县人民政府.2023-12-03
青县第一中学新校区揭牌仪式顺利举行.青县人民政府.2023-12-03
我校与青县第一中学共建优质生源基地.河北农业大学招生网.2023-12-03
县卫健委2020年及“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及2021年工作安排.青阳县人民政府.2023-12-08
河北青县:大力构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中国农网.2023-12-03
医院简介.青县人民医院.2023-12-03
【公示】青县2022年县本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微信公众平台.2023-12-03
青县文化馆获评“国家一级文化馆”.青县人民政府.2023-12-03
青县市民文化活动中心即将全面开放!.青县人民政府.2023-12-06
青县:激发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动能 促进科技成果向社会经济效益转化.沧州市人民政府.2023-12-06
科技.中国政府网.2023-12-06
迎全民健身日 河北青县千余名健身爱好者参与健身展演活动.中国新闻网.2023-12-03
青县加快推进乾宁体育公园建设 打造休闲健身“新地标”.青县人民政府.2023-12-03
青县体育场.青县新闻网.2023-12-03
青县人社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谋划(2).青县人民政府.2023-12-03
青县残疾人联合会收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公示.青县人民政府.2023-12-03
河北省沧州市青县交通概况.中国小康网.2023-12-03
电动车.沧州市人民政府.2023-12-06
青县“十四五”规划纲要一图速读.青县人民政府.2023-12-03
青县构建“六横十一纵”路网格局.河北新闻网.2023-12-06
青县站.高铁网.2023-12-03
青县人民政府对沧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第102号建议的答复.青县人民政府.2023-12-03
来源:河北省文物局.河北省文物局.2023-12-02
文物保护单位.微信公众平台.2023-12-06
大运河在河北|沧州:流光溢彩,刷新生态颜值!造福人民,延续千年文脉!.沧州新闻网.2023-12-02
马厂炮台及军营遗址.专题汇总_河北新闻网.2023-12-02
青县铁路给水所 大运河省级遗产点之一.沧州新闻网.2023-12-02
保护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衡水学院.2023-12-02
非遗在身边 | 一起探寻青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图!.微信公众平台.2023-12-02
河北省省级第一批.衡水学院.2023-12-02
河北省省级第三批.衡水学院.2023-12-02
河北省省级第四批.衡水学院.2023-12-02
河北省省级第五批.衡水学院.2023-12-02
河北省省级第六批.衡水学院.2023-12-02
哈哈腔.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2-02
最沧州·非遗丨盘古王拳:清扬浊沉寻正气.人民网.2023-12-02
青县麒麟拳.沧州市人民政府.2023-12-02
青剧.微信公众平台.2023-12-02
扁鹊庙会:传承两千年的祭祀.河北新闻网.2023-12-02
美食.中共河北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2023-12-03
地方小吃与名吃.青县新闻网.2023-12-06
羊角脆.沧州市人民政府.2023-12-02
冬菜.青县人民政府.2023-12-02
青县景区风采——大司马现代农业观光园.微信公众平台.2023-12-02
乡村行·看振兴|司马庄村消费“朋友圈”又扩大了.河北新闻网.2023-12-06
沧州大运河生态休闲农业线路.专题汇总_河北新闻网.2023-12-02
曹寺镇 携手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区 建设幸福宜居新家园(上).青县人民政府.2023-12-02
锡林浩特市合作交流和调研协商组来青调研马文旅发展.青县人民政府.2023-12-02
马鸣萧.青县人民政府.2023-12-02
李日茂.青县人民政府.2023-12-02
刘世印.青县人民政府.2023-12-02
院士馆.中国工程院院士院.2023-12-08
国家级名单公示!临汾这个县在列.微信公众平台.2023-12-02
最新公示!青县入选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青县人民政府.2023-12-02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12-02
青县入选河北省食品产业强县(创建型).河北新闻网.2023-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