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日语:いとうひろぶみ;1841年10月16日—1909年10月26日),幼名利助,字俊辅,号春亩,日本长州(今山口县西北部)人。日本近代政治家,历任内阁总理大臣、枢密院议长、贵族院院长,首任大韩帝国统监,立宪政友会的创始人,被誉为日本“明治宪法之父”。

伊藤博文本姓林氏,后随父母进入伊藤家生活,改姓伊藤。伊藤博文早年受倒幕思想影响,投身倒幕运动,并在文久三年(1863年)前往英国留学,接受西方文明。留学回国的伊藤博文,推动成立倒幕联盟,在庆应三年(1867年)12月推翻幕府统治,明仁宣布建立明治政府。不久伊藤博文被任命为兵库县知事,主张“王政复古”,废除封建制度,建立县郡制度。明治三年(1870年),伊藤博文赴西方考察学习,回国后积极推动“明治维新”。明治六年(1873年),伊藤博文兼任参议官和工部卿,反对侵占中国台湾。明治十一年(1878年)5月,伊藤博文被任命为内务卿,成为实际上的首相。明治十五年(1882年),伊藤博文赴西方国家进行宪法调查;回国后开始起草宪法,建立内阁制度,推进官制改革,被推选为第一任内阁总理大臣。明治二十一年(1888年)4月,伊藤博文辞去首相职务,出任枢密院议长;次年2月,伊藤博文制定的《大日本帝国宪法》正式颁布;不久他辞去枢密院议长职务,获日本天皇元勋职位。明治二十三年(1890年),他当选日本第一届议会的贵族院议长。明治二十五年(1892年)8月,伊藤博文奉命二次组阁,并在两年后策动中日甲午战争,最终与清朝政府代表李鸿章签署《马关条约》。中国戊戌变法失败后,伊藤博文曾协助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日本。明治三十三年(1900年),伊藤博文辞去首相职位,负责与欧洲的外交事务。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伊藤博文被任命为第一任大韩帝国统监,两年后迫使大韩帝国签订第三次日韩协约,将大韩帝国变为日本的保护国。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伊藤博文辞去大韩帝国统监,计划赴满洲旅行。同年10月26日,伊藤博文在哈尔滨市遭到朝鲜人安重根刺杀身亡,终年68岁。

日本政治家木户孝允认为伊藤博文渴望在日本建立新文明的开拓事业,对推动日本的现代化有着巨大贡献。李熙认为伊藤博文具有匡济之略,是日本的中流砥柱,挽回了日本时运,推动日本近代化文明。晚清政治家李鸿章认为伊藤博文在变革俗尚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对西方军事和政治制度的学习,以及推动日本的政治进步,使其深感敬佩。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梁启超认为伊藤博文曾游学欧洲,对政治有深刻的认识,认清政治本质,是个有着优秀才能的人。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天保十二年(1841年),伊藤博文出生于江户幕府周防国熊毛郡束荷村字野尻(今日本山口县光市束荷字野尻)。伊藤博文的父亲名为林十藏,在山中务农;母亲名为琴,是秋山长左卫门的长女。伊藤博文的本姓是林氏,林氏是太祖出身于日本第七代君主孝灵天皇的苗裔,属于越智宿祢姓河野氏的支流。

伊藤博文父亲林十藏被水井武兵卫收养为养子,改名为水井十藏。而水井武兵卫本人又是伊藤弥右卫门的养子。因此,水井十藏也改姓为伊藤,并继承了伊藤家族的姓氏。伊藤博文随后跟随父母进入伊藤家生活。博文幼名利助,后改姓为伊藤,改名利辅、春辅、俊介。

嘉永三年(1850年),伊藤博文就读于惠运学塾,热衷书法。嘉永六年(1853年),伊藤博文寄宿在一座寺庙中,后来在长州藩士福原等家中作为侍童,平时从事杂役工作,闲暇时学习文化和识字。安政三年(1856年),伊藤博文前往相州服役,守卫边防;第二年,他返回长州藩,投奔来原良藏。来原良藏通晓西方各国的历史和地理,从事西方军事研究,伊藤深受其思想影响。来原良藏不仅教导伊藤精进学问,还写信把伊藤介绍给改革派下级武士领导人吉田松荫。伊藤博文拜在吉田松荫门下,并得到吉田松荫的重用。

参与倒幕

伊藤博文受到吉田松荫倒幕思想的影响下,接受长州藩的命令,与中村道太郎等人前往京都观察时局,同时开始和京都的改革志士有所接触,他也逐渐参与到倒幕运动中来。南部晴政五年(1858年)10月,伊藤博文跟随耒原良藏前往长崎市,参加幕府创办的炮术传习所,学习军事知识,为倒幕运动做准备。次年6月,伊藤博文肄业后,再次回到长州,经耒原良藏介绍,他结识了江户攘夷倒幕运动领导人之一木户孝允(后改名木户孝允)。伊藤博文跟随桂小五郎前往江户开展倒幕运动的前夕,他的恩师吉田松荫却被幕府逮捕入狱,最后被处以极刑惨死。

吉田松荫之死激起了倒幕派的愤慨,文久二年(1862年)4月,伊藤博文同桂小五郎到达江户,发起倒幕运动。长州藩主毛利敬亲迫于形势,在京都召开藩臣会议,决定实行攘夷。然而这在藩政改变的时刻,主张倒幕的耒原良藏却自杀身亡,在倒幕派内部造成震动,倒幕运动暂告失败。

文久三年(1863年)5月12日,伊藤博文与井上馨等五人乘基鲁昔基号轮船途径上海市,秘密经中国偷渡前往英国,航行四个月到达英国伦敦。伊藤博文进入伦敦大学学院学习,师从著名化学家亚历山大·威廉姆逊。在英国期间,伊藤亲眼见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物质文明,意识到仅凭一股保卫民族独立的热情,去盲目排斥欧洲并不明智,只有通过开国和虚心向西方学习,才能实现倒幕大业。伊藤博文回国后,加入长州藩的军队,他劝说藩主毛利敬亲不要盲目追求攘夷;他主张联合萨摩州进行倒幕运动,同时缓和萨摩州与长州两藩之间的矛盾,推动萨摩州与长州走向联合道路。

庆应义塾大学二年(1866年)1月,萨摩和长州两藩的下级武士结成倒幕联盟。同年6月,幕府发动第二次战争,讨伐长州。伊藤博文前往长州参加战斗,抵抗幕府的进攻。后来,伊藤博文接受长州藩的命令,前往长崎市购买轮船来对抗幕府的海军。虽然伊藤博文未能成功从长崎购得轮船,但此时幕府已经在征讨长州的战争中失败。宝应三年(1867年)年10月14日,倒幕派秘密发出讨幕檄文。伊藤博文得知讨幕的消息后,从长崎返回长州藩,共同讨伐幕府。幕府将军德川庆喜提出“大政奉还”的主张,德川庆喜口头答应交还土地,辞去将军职务。同年12月,明治天皇天皇睦仁发表了“王政复古”的大诏令,宣布废除幕府制度,建立明治政府。

维新先驱

推翻幕府统治后,伊藤博文受明治政府任命为对外事务员,开始他的外交生涯。明治元年(1868年)1月15日,伊藤博文随同东久世通喜前往会见英、美等六国公使,递呈“王政复古”的国书。不久,伊藤被任命为参与职务,后来由调任为外国事务局判事。

明治元年(1868年)1月,伊藤博文担任兵库县知事的职务。木户孝允来到神户,与伊藤博文共商国事。木户孝允主张将萨摩藩和长州藩各割出十五万石的土地献给朝廷,以维持原来幕府的体制。然而伊藤坚决反对这一提议,他所主张的“王政复古”意味着废除封建制度,建立县郡制度,使朝廷直接统治整个日本国家。

当播州姬路藩主酒井候率先呈请归还土地和人民时,作为兵库县知事的伊藤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立即上奏朝廷呈文,请求朝廷收回各藩的版籍。然而,朝廷并未采纳他的建议。明治二年(1869年)2月23日,萨摩、长州、土佐、肥前四藩主联名请求归还版籍。

伊藤积极学习西方文明,明治三年(1870年)12月,他前往美国进行调查研究。在美国期间,他研究了货币制度、银行制度以及公债制度等。明治四年(1871年)5月,伊藤回国后,被任命为工部大辅。同年10月,他随右大臣特命全权大使岩仑具视前往欧美考察,担任副使一职。明治五年(1872年)12月6日,考察团抵达旧金山时,伊藤发表了题为《日之丸》的演说,实际上是向全世界宣告着日本新政府的立场,赢得了全场的赞许。他率使团随后访问了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直到明治六年(1873年)9月才返回日本。

出任首相

明治六年(1873年),右大臣岩仓具视实施内阁改革,任命伊藤博文为参议官,兼任工部卿。当时,岩仓具视和大久保利通等人主张通过战争转移矛盾并向外扩张,企图侵占中国台湾;而伊藤博文主张非战论,他认为侵占中国台湾的时机还不成熟。他担心一旦日本出兵中国台湾,清政府不会袖手旁观,而俄国也不会错失机会,当时的日本还无力抵抗中、俄两国的军事力量。

期间,伊藤起草了新的政治纲领,规定设立罗马元老院、大审院和地方会议。明治七年(1874年)4月,日本开始设立元老院和大审院。明治十年(1877年)10月1日,西乡隆盛鹿儿岛县发动叛乱,政府军最终平定了这场叛乱,这一事件被称为西南战争。伊藤博文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出色,被授予旭日大绶章。明治十一年(1878年)5月14日,大久保利通遭到暗杀,次日伊藤博文被任命为内务卿,成为日本实际上的首相。

为了缓和日本的自由民权运动,山县樱介、伊藤博文等人提出了官选议院建议书,主张废除元老院,设立上议院。明治十四年(1881年)11月12日,大隈重信受到伊藤博文排挤被迫辞职。次年,为了实现立宪政治,日本派遣伊藤博文前往欧洲各国调查。伊藤博文先后访问了德国英国和俄国,进行了宪法调查工作。

明治十五年(1882年)2月,伊藤博文作为日本特命全权大使来到中国天津,并与李鸿章进行会晤。他们就朝鲜问题进行了交涉,这是他与李鸿章的第一次交锋。同年8月,伊藤博文回国,开始起草宪法;12月,在伊藤博文主持下,日本废除了太政官制度,建立了内阁制度,并进行了官制改革;伊藤博文被推选为第一任内阁总理大臣。

订立宪法

伊藤博文组阁后,致力于修正对外条约的问题。外务卿井上馨提出了外交改正案,即所谓的"欧化政策"。明治十九年(1886年)5月1日,在外务省与英、美、德、法等十二国公使进行会谈。由于井上馨辞职,谈判被中断。当时反对藩阀政府的运动兴起,内务大臣山县有朋镇压了民众运动,并制定了保安条例。明治二十年(1887年)12月,明治政府实施了该条例。明治二十一年(1888年)4月30日,枢密院成立,伊藤博文辞去首相职务,出任枢密院议长。伊藤博文起草了日本宪法,该宪法以德国宪法为蓝本,规定日本天皇具有绝对主权。次年,2月11日伊藤博文制定的日本宪法正式颁布,被称为《大日本帝国宪法》。伊藤博文在日本政坛的地位和影响力逐渐提升。

明治二十二年(1889年),伊藤博文辞去枢密院议长职务后,获得天皇的元勋职位,并在明治二十三年(1890年)成为日本第一届议会的贵族院议长。同年11月,帝国议会正式成立。伊藤博文主持制定的明治宪法具有浓厚的封建性,保留了天皇的统治,并规定了天皇的至高无上地位和拥有的绝对无限权力。明治宪法的制定标志着天皇绝对主义统治体制的确立。明治二十五年(1892年)8月,第一次松方正义内阁因议会弹劾和内讧而倒台,伊藤博文获命第二次组阁。他改变了过去对民党和议会的高压政策,采取了怀柔政策以保留自由党领袖后藤象二郎和河野敏的大臣职务,作为与民党合作的象征。他还更换了严重干涉地方选举的知事和郡长,以削弱民党的攻势。

策动侵华

此时的伊藤博文已经开始关注并计划侵略中国。明治二十七年(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出兵。伊藤博文策动了中日甲午战争日本趁机出兵朝鲜,在朝鲜西部海面的丰岛袭击中国舰队。同年8月1日,日本政府正式对中国宣战。9月,伊藤博文随大本营来广岛市,参与指挥战事。11月,日军攻占旅顺口。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2月12日,日本海军获胜。同年4月,伊藤博文与清朝政府代表李鸿章签署了《马关条约》。这个条约确立了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地区的影响力,并赋予日本特殊权益,如治外法权和租界权。同时,日本还获得了长江航运权等其他重要权益。这些条约条款对日本来说是有利的,增强了日本在地区事务中的地位。在中国台湾问题上,伊藤博文坚持要求迅速交割,获取在华权益。

组阁失败

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伊藤博文受到维新派的邀请来到中国,为光绪帝康有为提供了改革方针。在戊戌政变后,伊藤博文协助康有为和梁启超逃往日本,并救援被捕的黄遵宪。同年,伊藤博文第三次组阁时,他试图建立举国一致内阁,但由于内务相职位争夺而失败。议会否决了伊藤博文制定的预算案和增加地税案,他解散了议会,引发了自由党和进步党的联合抗议。伊藤博文在对付民党的过程中遭遇失败,决定建立自己的政党

明治三十三年(1900年),伊藤博文巡游日本各地发表演说,进行第四次组阁,宣布成立以他为总裁的立宪政友会,该党成为最大的保守政党。伊藤博文试图联合地主和资产阶级,加强天皇制的统治。他组建的政友会内阁提出的预算在众议院通过,但被贵族院否决。伊藤博文再次请求天皇氏命令贵族院休会,最终迫使贵族院接受提案。然而,政友会内部存在分歧,伊藤博文最终辞去职务,但他继续在远东地区扩张的军国主义氛围中活跃,并在外交舞台上积极参与阴谋活动。他的目标是订立日英同盟和日俄协约,以巩固日本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伊藤博文被派往欧洲进行外交使命。他出使欧洲期间,成功地促成了日本与英国俄罗斯之间的重要外交协定,确立了日本在远东的地位。

监国朝鲜

明治天皇三十八年(1905年),日本在与俄罗斯的对马海战获胜后,伊藤博文召集元老大臣会议,提议自任大韩帝国统监。同年11月,伊藤被任命为特派大使,乘军舰赴大韩帝国京城。伊藤迫使大韩帝国缔结日韩协约,成立大韩帝国统监,使大韩帝国成为日本的保护国。随后,伊藤博文于明治三十九年(1906年)被任命为第一任大韩帝国统监,负责管理大韩帝国的外交事务,并指挥当地的日本官员活动。伊藤博文制定和颁布了名为“统监府令”的法令,拥有左右大韩帝国政权的权力。

明治四十年(1907年),伊藤博文利用李熙派遣的使臣前往海牙国际会议控诉日本侵略的事件,迫使大韩帝国高宗退位,并强迫大韩帝国签订新的“日韩条约”,将朝鲜半岛变成了彻底的殖民地。明治四十年(1907年),为了永远控制朝鲜半岛,伊藤博文邀请日本皇太子嘉仁来朝鲜半岛视察。同年,伊藤博文还担任大韩帝国皇太子的导师,并被授予“太子太师”的职位,他陪同大韩帝国皇太子前往日本留学,试图培养一个服从于日本的傀儡皇帝。

遇刺身亡

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伊藤博文辞去大韩帝国统监后,便计划赴满洲旅行。同年10月14日,伊藤博文从日本的大矶港出发,计划前往满洲旅行,考察满洲地区的情况,继续扩张计划。

同年10月26日,伊藤博文抵达中国哈尔滨车站。伊藤博文的外交活动和侵略行动引起了朝鲜爱国主义者的不满和抵抗。朝鲜爱国主义者安重根潜伏在车站附近,准备对伊藤实施刺杀行动。在下车时,安重根突然冲向伊藤博文,并向他开枪射击。伊藤被子弹击中,身受重伤,随即被紧急送往医院接受治疗,但伤势过重不治身亡,终年68岁。伊藤博文去世后,在日比谷公园举行国葬。安重根当场被逮捕,关东都督府高等法院于1910年(明治四十三年)2月10日依法判处安重根死刑。

为政举措

政治方面

尊王攘夷

伊藤博文在年轻时他积极参与尊王攘夷运动,结识了许多重要的人物,其中木户孝允是他最受影响的良师益友。19世纪60年代的日本正处于社会变革的动荡时期。幕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不仅加剧了封建幕府体制内在的矛盾,还使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严重威胁。为了反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幕府的妥协态度,以萨摩、长州等西南藩为中心的下级武士阶层与豪农巨商结成联盟,展开了尊王攘夷的斗争。伊藤博文登上政治舞台后,积极参与尊王攘夷运动,长州藩与另一个倒幕派大藩萨摩达成了联盟,并获得了英国的支持。最终,倒幕运动取得了成功。

制定宪法

明治二十二年(1889年)伊藤博文参与制定了《大日本帝国宪法》(通称《明治宪法》),这是东亚地区第一部现代成文宪法。该宪法是基于日本天皇主权的原则,并受到了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影响。根据《明治宪法》第一条的规定,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的天皇统治。天皇在宪法中被赋予了重要的地位,拥有立法、司法和行政的统治权。行政各部门的官制、陆海军的统帅、宣战的公布、条约的缔结等权力都属于天皇的大权。这使得天皇成为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存在。伊藤博文在制定《明治宪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的思想和主张贯穿于宪法的准备、起草、审议、颁布和实施的各个阶段。他甚至为了阐释自己的宪法思想,特地写了一本名为《日本帝国宪法义解》的书。因此,伊藤博文被视为《明治宪法》的创立者。伊藤博文的政治成熟表现在他不仅了解萨摩和长州明治维新的元勋的想法和实力,还熟悉新兴的政党。他在设计宪法时,考虑到了对外扩张和富国强兵等国家政策,并为此留出了余地。在政府与内阁无法说服在野党、元老或阁僚的情况下,他利用天皇的力量,确保整个国家机器能够高效运转。

经济方面

工业近代化

明治天皇四年(1871年)11月,伊藤博文作为副使参加了由右大臣岩仓具视率领的出访欧美的使节团。这次使节团历时近两年,访问了欧美多个国家,对各国的金融、商业机构、军事工业、重工业、轻纺工业以及文化教育设施等进行了参观考察。在访问期间,伊藤博文深切感受到日本必须借鉴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业体系。他意识到,要实现国家现代化和强国建设,必须引进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伊藤博文于明治六年(1873年)9月回到日本,并同年10月出任工部卿(相当于现代的工业部长)。在领导工部省期间,他积极推动了一系列政策,如大力奖励工匠,推行创办国营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等。他通过改造和扩建了佐渡金矿、生野银矿以及三池、高岛等煤矿,进一步开发了日本的矿产资源。此外,他还促进了赤羽机器制造厂、深川水泥厂、品川玻璃制造厂、兵库和长崎造船厂等工业企业的发展和现代化。伊藤博文在这些努力中助推了日本的工业化进程,为国家的现代化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这些举措为日本后来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为日本成为世界的工业大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变革交通

在明治二年(1869年)8月,伊藤博文开始兼任民部少辅(相当于内政部长)。他在这个职位上积极推动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首先,伊藤博文大力修建铁路,致力于发展日本的交通运输体系。在他的推动下,明治二年(1869年)9月,英国公使提出帮助日本修建第一条铁路,即连接东京横滨市的铁路。伊藤博文全权代表日本与英国交涉借款事宜。尽管当时面临各方的反对,但他坚持自己的意见,并成功地通过英国东洋银行借款100万英镑(相当于当时的488万日元)。从明治三年(1870年)4月开始,东京到横滨铁路的修建工程正式启动。明治五年(1872年)9月,该铁路在伊藤博文的策划下正式完工通车。这标志着日本的第一条铁路建成,也为日本的交通运输近代化奠定了基础。伊藤博文的铁路建设工作并没有止步于此。在他的领导下,日本陆续修建了其他重要的铁路干线,加速了日本交通运输体系的现代化发展。

币制改革

明治三年(1870年)10月,伊藤博文提出了建立新的统一货币制度的建议。他向大藏省(相当于财政部)提出了有关金银货币的铸造法和新纸币发行法等建议,旨在解决日本经济中的货币混乱和通货膨胀问题。根据伊藤博文的建议,日本政府于明治四年(1871年)5月发布了新的货币条例和造币章程。这些法规规定了新的货币制度的框架和规范。不久之后,伊藤博文从美国回国,并负责监督新货币的铸造和新货币制度的实施。他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确保了新货币的顺利引入和实施。通过建立新的统一货币制度,日本得以解决货币混乱和通货膨胀问题,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新货币的铸造和实施为日本的货币体系提供了更加统一和可靠的基础,为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外交方面

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义和团运动期间,俄罗斯实际上占领了整个满洲地区,并获得了在该地区的独占权益。尽管义和团运动被镇压,俄罗斯仍未撤军。为了应对俄罗斯的南下政策,伊藤博文和井上馨提出与俄罗斯进行谈判,以承认俄罗斯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支配权,作为交换,要求俄罗斯承认日本朝鲜的支配地位。当时的首相桂太郎以及山县有朋小村寿太郎等人则主张与英国结盟。

明治天皇三十四年(1901年)底,日本政府内部倾向于与俄罗斯妥协,伊藤博文访问了俄罗斯。他向俄罗斯提出了一份被认为是日本“好战派”可以接受的基础协议条件。俄罗斯应完全放弃对朝鲜的控制权,允许日本全权主宰朝鲜;日本则容忍俄罗斯占领关东州并修建通往旅顺口的中东铁路支线,但要求俄罗斯从满洲撤军并实行门户开放政策俄罗斯联邦政府没有接受伊藤博文提出的协议基础,反而以反建议回应,拒绝了日本最核心的要求。这加速了与英国关于日英同盟的谈判。英国主动接近日本,并于明治三十五年(1902年)签订了日英同盟。但是英日新条约的关税自主权仍未收回,只是规定特定的品种可以提高税率。此后,美、德、奥等首都仿照英日新条约,与日本签订了新约。伊藤博文最后也为日英同盟的达成做出了努力。无法与俄罗斯达成妥协的情况下,日本转而与英国结成同盟,作为对抗俄罗斯威胁的一种对策。这一事件对日本的外交战略和地区安全产生了重大影响。

人物评价

日本明治时期的政治家木户孝允认为伊藤博文渴望在日本建立新文明的开拓事业,对推动日本的现代化有着巨大贡献。

李熙认为伊藤博文具有匡济之略,是日本的中流砥柱,挽回了日本时运,推动日本近代化文明。致力于平和大局,注重韩日关系,对朝鲜进行了扶危济艰的帮助。

中国清朝末年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李鸿章认为伊藤博文在变革俗尚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对西方军事和政治制度的学习,以及推动日本的政治进步,使其深感敬佩。

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梁启超认为伊藤博文曾游学欧洲,对政治有深刻的认识,认清政治本质,是个有着优秀才能的人。

人物关系

人物轶事

醉卧美人膝

曾有人用“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诗句来评价伊藤博文为的好色。尽管伊藤博文是日本历史上的重要政治家,但也因为好色而被与丰臣秀吉相提并论。伊藤博文与许多艺妓交往,妻子梅子夫人也是艺伎出身。明治维新后,伊藤博文经常在东京的新桥一带娱乐。为了避免引起公众注意,伊藤博文让艺伎阿仓在横滨市开设了茶屋富贵楼,成为明治时期新贵们秘密寻欢的场所。即使在担任重要职位后,伊藤博文的风流韵事仍然不断。他曾追求艺妓江良加代,她是一位著名的艺妓,曾经是政界元老西园寺公望的情妇,后来跟随木户孝允。虽然伊藤博文一直追求江良加代,但最终她却嫁给了三井财阀的三井源右卫门,伊藤博文在赴任大韩帝国统监时还带了一个19岁的艺妓。

讥讽辜鸿铭

在19世纪末,时任日本首相的伊藤博文访问中国时与辜鸿铭会面。伊藤博文声称要请教孔孟学说,但他的言辞中含有讥之意。辜鸿铭微笑回答道,孔子的思想就像加减乘除,几千年前是三三得九,几千年后仍然是三三得九。他指出,如果没有孔子的教诲,日本不会取得今天的成就呢。伊藤博文还未作答之际,辜鸿铭继续说道,虽然伊藤博文的观点有一定道理,但三三得九并非绝对正确。举例来说,当借款给洋人时,三三得九因为折扣和扣除变成了三三得七。而还款时,三三得九却连本带利变成了十一。这番话使伊藤博文无言以对。

对话李鸿章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前,清政府全权大臣李鸿章与日本全权代表伊藤博文有一段令人回味的对话。伊藤博文揶揄李鸿章道:“想当年,中堂大人何等威风,谈不成就要打(暗指他与李鸿章在天津市的一次谈判),如今真的打了,结果怎样呢?我曾经给过大人一句忠告,希望贵国迅速改革内政,否则我国必定后来居上。如今10年过去,我的话应验了吧?”

后世纪念

伊藤博文墓

伊藤博文的墓位于东京港区的原水神社伊藤家族墓园。原水神社是一座位于东京湾畔的神社,也是伊藤家族的家族神社。墓园内安葬了伊藤博文及其家族的成员。原水神社伊藤家族墓园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墓地,静谧而庄重。墓园中有伊藤博文的墓碑,上面刻有他的名字和相关的纪念文字。墓地周围环境整洁并有维护,往往有供奉花束或纪念物的观光者。人们可以前往原水神社伊藤家族墓园,向伊藤博文表达敬意并缅怀他的贡献。

伊藤博文铜像

明治天皇二十八年(1895年)4月中国代表李鸿章与日本伊藤博文等代表在日本下关签订了《马关条约》。为纪念此事,日本政府在福冈县下关市树立伊藤博文与陆奥宗光的铜像。

艺术形象

相关书籍

相关影视

参考资料

政治暗杀史"杰作":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中国新闻网.2024-06-30

春帆楼下晚涛哀——细说《马关条约》谈判(上).南京大学历史学院.2024-06-29

《马关条约》第一款有关朝鲜问题内容的形成过程研究.iqh.ruc.edu.cn.2024-06-29

我的爱在燃烧.豆瓣电影.2023-10-21

幕末太阳传 幕末太阳伝 (1957).豆瓣.2023-10-21

明治天皇と日露大戦争.Movie Walker.2024-06-28

天皇 皇后和日清战争 天皇・皇后と日清戦争 (1958).豆瓣.2023-10-21

巨人 大隈重信 (1963).豆瓣.2023-10-21

高杉晋作.豆瓣.2023-10-21

日本海大海战 日本海大海戦 (1969).豆瓣电影.2023-10-21

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的演职员.豆瓣.2023-10-21

二百三高地 二百三髙地 (1980).豆瓣电影.2023-10-21

幕末青春グラフィティ Ronin 坂本竜马 (1986).豆瓣.2023-10-21

鹿鸣馆 鹿鸣馆 (2008).豆瓣.2023-10-21

2009迷失的记忆 2009 로스트 메모리즈 (2002).豆瓣电影.2024-06-30

草之乱 草の乱 (2004).豆瓣电影.2023-10-21

安重根 도마 안중근 (2004).豆瓣.2023-10-21

长州五人帮 长州ファイブ (2006).豆瓣.2023-10-21

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 (2012).豆瓣.2023-10-21

浪客剑心:传说的完结篇的短评.豆瓣电影.2023-10-21

幕末.http://www.tvdrama-db.com/.2024-07-06

トップ > 番組 > 風雪.NHK.2024-07-06

三姊妹 (1990).豆瓣电影.2023-10-21

坂本龙马 竜马がゆく (1997).豆瓣电影.2023-10-21

狮子的时代 狮子の时代 (1980).豆瓣电影.2023-10-21

春之波涛 春の波涛 (1985).豆瓣电影.2023-10-21

宛如飞翔 翔ぶが如く (1990).豆瓣.2023-10-21

走向共和 的全部演职员.豆瓣电影.2024-06-28

台湾一八九五 .猫眼专业版.2024-06-28

笃姬 笃姫 (2008).豆瓣.2023-10-21

龙马传 龙马伝 (2010).豆瓣.2023-10-21

苍穹之昴.猫眼电影.2024-06-28

八重之樱 八重の桜 (2013).豆瓣.2023-10-21

豆瓣.豆瓣.2023-10-21

西乡殿 西郷どん (2018).豆瓣.2023-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