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阮朝

阮朝

阮朝(越南语:Nhà Nguyễn/家阮,1802年—1945年)是越南历史上最后的朝代,1802年至1804年使用国号南越,1804年至1839年使用国号大越南,1839年改国号为大南。建立者为越南广南国后裔阮福映,共传十四帝,国一百四十三年,分为独立时期与被殖民时期。

1802年,阮福映镇压西山起义后,南北归于阮氏,阮朝建立。在阮朝早期,阮朝对越南有着统治权,但在法国崛起后入侵阮朝,逐渐沦为法国殖民地。阮朝分为交趾支那(南圻)、东京(北圻)和安南(中圻)三部分,交趾支那为法国殖民地、安南和东京为法国的保护国,阮朝政府在1883年后名存实亡,内外大权全有法属印度支那政府控制。二战时期,日本取代法国控制阮朝。随着二战结束,越南反殖民志士成立的越南独立同盟战胜日本,阮朝末代皇帝阮福晪随之宣告退位,阮朝灭亡。

阮朝独立时期南部抵达泰国,北部接壤清代,东部直达,西部接壤,为历代中最辽阔的朝代。阮朝奉中国清朝为共主,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官员制度等均参考中国建立,设立文书房,机密院等机构。阮朝统治时期,文学发展繁荣,《》《》《》等作品涌现。同时修建有越南皇宫以及大批具有特色园林风情的皇家陵墓。阮朝被殖民时期,一切大权归法、日所有,失去独立地位,发展渐缓。

国号变迁

阮朝国号经历过多次变化,国号制度也经历了由单一国号制至双重国号制的转变。阮福映在1802年统一阮朝后,其向中国清朝称臣,建立宗藩关系。阮福映主张将国号定为南越国越南语:Nam Việt),而清代爱新觉罗·颙琰认为历史上才能出现的南越政权包含了当时的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带,与阮朝实际控制区域不符,所以予以否决。在阮福映再三争取后,中国清朝决定将“南越”颠倒为“越南”(越南语:Việt Nam),赐予阮朝作为国号。公元1804年,中国清朝使者正式到达阮朝赐封,自此阮朝自称国号为“大越南”,中国清朝对其称呼为“越南”。1839年,阮朝变更国号为“大南”,自称大南帝国,但中国清朝仍其称呼为“越南”。国号“越南”沿用至现代,其越南语发音发展为英语的“Viet nam”。其中,1885 年至1945年,法国全面控制阮朝,将阮朝和柬埔寨以及老挝组成“法属印度支那联邦”。阮朝一切军政外交等权益被法国控制,无自己的国名,只有所谓“法属印度支那联邦”一名。

历史传承

西山起义

1771年时,越南的封建豪族混战分裂局面已经持续一个多世纪,民众对统治者的反抗情绪积累深厚,在全国各地都爆发了连绵不断的农民起义运动。随着农民起义运动的发展,各地起义军联为一体,组成由阮岳、阮吕、阮惠三兄弟领导的西山起义军。1777年,西山起义军攻打广南省阮氏政权,占领广南阮氏重要城市嘉定区(今胡志明市)。广南阮氏政权领导人阮福淳与其子阮福旸被杀,阮福淳的侄子阮福映侥幸逃至富国岛,不久逃到罗曼谷避居。

1785年,阮福映和暹罗组成联军进攻西山军,但被西山军打败,阮福映再次投靠暹罗。1787年,西山军击败越南境内各豪族势力,基本统一越南,阮岳自号中央皇帝,以北圻和中圻北部封其弟阮惠为北平王,以南圻封其弟阮吕为东定王。1788年,阮氏三兄弟出现内讧,阮惠与阮岳争权。次年,阮惠自立为王,建立了西山朝,三兄弟之间爆发军事冲突。

1789年,阮惠带领富春兵力在归仁围攻阮岳,阮岳召都督邓文真领嘉定之兵前来解围。身居泰国阮福映趁嘉定兵力不足,率领军队前来攻打,嘉定守将范文参虽多次出兵迎敌,但总因军力不支,于1789 年领兵出降,嘉定地区全归于阮福映所有,自此阮福映恢复政权有了基地。次年,阮福映派掌前军黎文勾率领水陆军五千余人围攻平顺城,但未成功。三年后,将领尊室会率陆军攻占了西山军的平顺城,同年,阮福映与将领阮文张、武性率水兵合攻富安,成功占领该城。1802 年,阮福映攻下归仁府,西山残军退守京城升龙。当年五月,阮福映发重兵全力围攻升龙城,西山朝君臣四散逃亡,西山阮朝覆灭,自1771年至1802年的西山起义被镇压。

立国称帝

阮福映灭亡西山朝以后,南北归于阮氏,统一的越南国重新建立。阮福映在富春筑南郊坛祭天自称皇帝,改元嘉隆,定都富春,即今之顺化城,建立阮朝。阮福映下诏豁免百姓一年税收,并封赏诸将士,为黎氏、郑氏后代也封赏爵位。之后,阮福映改北河为北城,置总镇,命令镇守归仁的阮文诚来此管理诸事。又设置户曹,兵曹,刑曹,分别由阮文谦、邓陈常、范文登担任,协助阮文诚。同年,阮福映将俘虏的西山君臣带到顺化城太庙,行献俘之礼,并依法惩治。又命令部下将阮岳和阮惠的墓地捣毁,破坏骸骨。

阮福映赏罚完毕,开始修筑京城和皇城,修建各地城池,并派遣使者到宗主国中国清朝请求册封。1804年,清代派遣的使者到达升龙,正式册封阮福映为阮朝国王。1806年,阮福映在太和殿举行皇帝即位典礼,制定朝仪,规定每逢阴历十五日和初一日,设大朝。初五,初十和二十五日,设小朝。阮福映对内整顿法律和各项政务,并废除不良风俗,禁止民间借神佛祭祀铺张浪费,严禁官员滋事扰民。对外与中国、暹罗、真腊交好,使阮朝内外安定。

王朝兴盛

早在1801年,阮福映的长子阮福景就已去世,但因阮福景有基督教倾向,所以阮福映迟迟没有立阮福景的长子阮福美堂为皇嗣孙。1815年,阮福映立推崇儒家思想的第四子阮福晈为皇太子,排除了阮福美堂的皇位继承权。1820年2月3日,阮福映在顺化皇城驾崩,在位18年,终年58岁,太子阮福胆继位,并改名阮福皎,是为明命帝。

1821年,阮福皎派遣使者请求清代册封。同年六月,爱新觉罗·旻宁爱新觉罗·宁派使臣潘恭辰前往越南京城,册封阮福皎为越南国王。阮福皎继位时年已三十,受到朝中重臣黎光定、阮文诚等大臣的影响,阮福皎信奉儒学,且勤于政事,军政大事事必躬亲。阮福皎召集全国大儒从事孔孟之学的研究,并向民间推广。阮福皎宣布以儒教为伦理指导,以三纲五常为治国之本,反对西方异教和异教徒,下令严禁并惩治基督教徒。阮福皎制定一系列的改革政策,使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和谐。

阮福皎在位后期,对外发动战争,讨伐泰国真腊等国,开疆拓土。同时法国借口阮朝禁教一事,试图干涉阮朝内政,社会出现动荡,民众不能安心生产,生活困窘。阮朝各地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运动,阮福皎派出张明讲、谢光巨、黎文德、阮公著等大将镇压,勉强平定,但政府功能受到冲击,国力大减。

1839年,阮福皎得英国入侵中国广东的奏报,认为清朝懦弱无能,会逐渐走向衰败,于是将越南的国号改为“大南”,但阮福皎仍然与清朝保持朝贡关系,在对清朝的外交上仍自称“越南”。次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阮福皎担心英国会从海上入侵,于是派遣越南使团前往法国,意图与法国建立外交关系以抗衡英国。但因阮福皎早期禁止基督教的行为,巴黎传教会呼吁法国政府不要接待,越南使团无功而返。

1841年,阮福皎去世,终年50岁。临终前,阮福皎要求大臣张登桂辅佐皇太子阮福暶,阮福绵宗改名阮福并继位,是为绍治帝。

再度兴旺

阮福暶即位后,改元绍治,立即遣使至中国清朝求封。阮福暶遵循阮福皎的崇儒重教、增强皇权、南下扩张的政策,同时受到朝中贤臣良将张登桂、黎文德、尹蕴、武文解、阮知方、林维浃等人的辅佐,政策上没有创举,但使阮朝一度再次兴盛。

1841年,朝臣谢光巨奏请放弃真腊,撤兵回守安江,阮福暶听从建议,命令张明讲撤兵回国,宣告由张明讲一手策划的侵略真腊之举失败。1842年,清朝使者到达越南,正式册封阮福暶为越南国王。1845年,阮福暶派大将武文解、阮知方、尹蕴、尊室议领兵讨伐真腊国王匿翁敦。1847年,匿翁敦上表谢罪投降,阮福暶封其为高棉国王,命令镇西城越军,迅速撤兵四安江。自此,真腊复国,阮、腊恢复边务,两国冲突暂告结束。

阮福暶即位后,仍推行禁教政策,将全部外国传教士监禁于顺化。经过阮福暶多次思考和大臣的请谏,禁教运动稍有缓和。后经法国人请求,逐次释放传教士,至1847 年,在顺化被监禁的传教士全部释放。法国政府派德·拉皮埃尔上校和黎峨中校率领两艘战舰驶入沱㶞(今岘港),要求解除禁教,并准予越南人民享有信奉宗教的自由。双方正商讨此事时,法国战舰开炮击沉越南全部船只,然后逃走。阮福暶大为愤怒,下旨禁止外国人在阮全境传教,并对国内信教者定罪惩治。同年,阮福暶驾崩,其子阮福洪任继承皇位,并改名阮福莳,是为嗣德帝。

阮朝衰落

去世,阮福莳即位后,阮朝开始衰落,法国逐步进犯。 1857年,法国提出要阮朝割让沱开放通商口岸,保护法国的传教事业,允许法国派代表进驻越南顺化,以便通商,阮朝拒绝。法国便派兵强行登陆,占领土伦港,导致阮朝爆发了驱赶传教士的运动。法国借口保护教徒,趁机出兵占领西贡,并向四周扩张。次年,法国开始进攻沱㶞及嘉定等地。1861年,法国在对华开战的同时始进攻越南南圻。次年,阮朝被迫与法国签订第一次《》,割让边和、定祥、嘉定等地给法国。阮朝改革志士阮长祚建议阮福莳学习西方技术,但遭到反对,阮长祚去世后此事作罢。

1867 年,法国派兵直接镇压了阮朝南部人民和华侨的起义,接着法国以阮朝镇压不力为借口,侵占了越南南部辽阔的土地。在法国北侵之前,他们派出探险队,以地质考察为名侦查地理。1871 年,法国冒险家堵布益探明了红河通到中国云南省的交通线路,开始由阮朝向中国侵略。1873年,法军攻陷河内,中国清朝黑旗军领袖应阮朝要求,率与阮朝军联合作战 ,在河内西郊大败,斩法军首领安邺上尉等数百人,乘胜收复河内。次年,阮福莳授予刘永福三宣副提督之职,管理宣化、三省。同年内,阮朝与法国签订第二次《》,阮朝割让整个南圻给法国,开放河内、等地为通商口岸。1882 年,法国驻西贡总督派海军上校李威利率军北上,占领了河内以及红河下游一带并继续向红河上游推进。刘永福再次接受阮朝的请求,率军抵抗法军,迫使法军退守河内。正值战局混乱之时,1883年6月16日阮福莳驾崩。同年,法军占领顺安港,8月25日迫使阮朝签订《》,条约规定阮朝接受法国保护,外交事务由法国管理,平顺省归属南圻,法军驻守横山和顺安,自庆和省至横山,统治权归阮朝,刘永福控制的的保胜割让给法国。

第一次《顺化条约》签订后,由于阮朝国内的反法运动,并未顺利实施。1884 年6月6日,法国胁迫阮朝签订第二次《顺化条约》,以实现阮朝彻底变为法国殖民地的计划。条约规定,转让全部交趾支那的财政权,税收权、司法权、立法权和行政权给法国,法国军队有权占领顺安和顺化河口的全部炮台和军事工事,法国有权代阮朝征收各种租税、口岸税和关税。第二次《顺化条约》最终确立了法国对越南的殖民占领,越南从此沦为法国殖民地,阮朝名义上保有皇位,已无任何主权。

为法殖民

1887年,法国殖民者将越南三部分越南分割为南圻(交趾支那)、中圻(安南)、北圻(东京)三个部分。并把南圻作为“直辖领地”,东京为“半保护地”,中圻为“保护地”。并将这三个地区与柬埔寨一起组成的法属“印度支那联邦”。法国总督为联邦首脑,驻河内。1889年1月,法国派遣里肖为越南全权总督。同年8月阮朝同法国签订文书,规定将岘港、河内、海防三个重镇作为割让地交付法国。阮朝在防务上建立一些保安队,招收当地人当兵,重要险地均由法国兵防守。阮朝开始开商局、建造船厂,以便于法国军队征伐。

1891年,法国政府派遣拉纳桑就任全权总督,开始建筑自谅沧至谅山的一段铁路,征用越南人钱款并由越南劳动者参与。1895 年,全权总督卢楼前来代替拉纳桑,因见还有许多地方不安定,便请法国借给北折 8000 万法郎,以支付征讨和开发的费用。1897,杜美担任全权总督,调整阮朝教育制度、财政制度、税收制度,整顿阮朝朝廷结构,使其更法国化。1902 年,杜美离任返法,博前来接任全权总督,博主张开化民智,注重发展教育,并设立卫生局,修建医院,以救助那些穷苦的患者。

反抗殖民

1904年,阮朝知识分子潘佩珠成立维新会,主张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并在海外寻求协助。次年,潘佩珠遇到孙中山,成立越南光复会等组织,策划革命。1925年潘佩珠在上海被捕,法国殖民政府将之押回越南及终生软禁。1924年至1927年,另一位阮朝志士胡志明在中国广州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将其传到越南。1930年,胡志明受苏联共产国际委托,在英属香港组建越南共产党,提出“打倒法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越南的反革命资产阶级”和“使印度支那完全独立”等口号。

1940年6月,法国德国投降,与德国同为轴心国国家的日本趁机取代法国在阮朝的地位。日军占领阮朝后,未驱逐法国殖民者,也允诺不打扰阮朝皇室。日军在越南大规模搜刮粮食,并将大片农地改种蓖麻和各类可用于军需的纤维植物,造成严重饥荒。1941年,越南独立同盟成立,旨在推翻法、日的统治。次年,胡志明在中国境内联系抗日革命者时,被中国国民政府所捕,一年后被释放。

1944年,越南独立同盟得到美国承认,站在盟军一边,越南独立同盟会负责提供情报,盟军给予武器支援。同年,日军执行明号作战计划,推翻了法国在法属“印度支那联邦”的政权。两天后,日本派大使前往顺化,拜见阮朝皇帝阮福晪,阮朝皇室与日本达成协议,宣布废除越南与法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脱离法国保护,宣告越南成立独立自主的国家,并加入以日本为首的“大东亚共荣圈”,决定与日本政府合作。

几周后,负责撰写《独立宣言》的尚书范琼被越盟抓捕并杀害。4月17日,侨居新加坡的陈仲金教授返回越南,出任内阁首相,成立了一个亲日的政府。同年6月18日,阮福宣布成立统一的越南帝国,加尊号为越南皇帝陛下。越南帝国名义上恢复了领土主权,但内政外交仍在日军控制之下。

保大退位

公元1945年8月,日本向盟军投降。同年8月19日,胡志明领导的越南独立同盟会河内夺取政权,成立临时革命政府。8月23日,胡志明的临时革命政府电函顺化,要求保大退位。两天后,阮福晪下诏宣布退位,并在8月30日于顺化王宫的午门前举行了退位仪式,将象征权力的国玺和宝剑交给越盟代表陈辉燎、阮良鹏和瞿辉瑾。9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国临时政府在河内成立,阮福晪成为越南民主共和国的“首位公民”,越南帝国及阮朝宣告灭亡。

国家象征

“龙旌旗”(越南语:Long tinh kỳ),初始时为阮福映阮福时的个人旗帜,自1863年起当作国旗使用。

登坛宫》(越南语:Đăng đàn cung)是越南阮朝时期皇室的颂歌。后来在1945年被指定为越南帝国国歌。

疆域政区

领土范围

越南历代王朝均以扩大疆域为国策。阮朝建立后,不断向西扩展,并出兵实行分割老挝,攫取老挝三分之二的大片领土,将越南的西部边界一直推进到湄公河岸边,与泰国接壤。《大南一统全图》中称阮朝以安南保护国为大本营,不断扩张,南部抵达暹罗,真腊,北部接壤清朝,东部直达南海,西部接壤哀牢国,面积达66.85万平方公里(1834年),成为越南历代中最辽阔的朝代,使大南帝国成为东南亚最强大的国家。

行政区划

在1802年阮朝初立之时,共分为中部营镇区、北城地区和嘉定镇地区三大部分。其中中部营镇区中心为富春京,以之为中心,北有广治、广平二营及乂安、清华内外三镇,南有广德、广南、广义、平定、富安、庆和、平顺七营,南北共十二营镇之地。北城地区包含山南上、山南下、山西省、京北、海阳、谅山、太原市莆田市、安广、高平市、宣光十一镇之地。嘉定镇地区包含藩镇、镇边、永镇镇定四营和河仙镇。

1808年,阮朝在中部和南部地区进行了政区改革,政区面貌发生了变化。至1819年,全国共分为中部营镇区、北城和嘉定城三大部分。其中中部包括直隶广德市、广治、广南、广平四营,以及清华、乂安、广义、平定、富安、平和、平顺七镇和清平一道。北城包括山南上、山南下、京北、太原市山西省、兴化、宣光、高平市、谅山、海阳、安广十一镇,嘉定城包括藩安、边和、定祥、永清、河仙五镇。

1827年,万象为泰国攻破,原先由嘉隆赠于万象的乂安西部镇宁等府重归版图,置乐边、镇宁、镇靖、镇定、镇边五府。1834年,阮朝占领了柬埔寨东部地区,并于1835年春建立了镇西城,由安江省管辖。1832年,阮朝完成了政区改革,全面建立省制。因此,自1840年开始,阮朝共有承天一府和其它三十省:其中中部直区包括广平、广治省、乂安、河静省、清华、广南省、广北、平定县、富安、平顺县、庆和十一省,北圻地区包括河内、宁平、南定、兴安、太原、海阳、广安、山西、兴化、宣光省、北宁、谅山、高平十三省,南圻地区包括嘉定、边和、永隆、定祥、刘锦藻、河仙六省。

1862年,阮朝将嘉定区、边和、定祥三省割予法国,1874年又将永安、安江、河仙三省割予法国,南圻境土全部丧失。至1883 年底,阮朝共管辖承天一府,以及二十五省道之地,其中中圻包括清化、乂安、广平、广南、广义平定、富安、庆和、平顺九省,以及广治、河静二道。北圻包括河内、宁平、南定、兴安、北宁、太原市山西省、兴化、宣光省高平市谅山省、海阳、广安十三省,以及美德一道。1884年之后,阮朝彻底被法国殖民统治。

人口统计

阮朝人口未见典籍记载,但有相关丁数。阮朝初年(1802年)全国丁数为约 46 万人,至1819年增长至约61万人,1820年为约62万人,1841年增长至约97万人,1847年丁数增至102万人。在未改变计量方式的前提下,丁数的增长代表了人口基数的增长,但阮朝人口的确切数量在古籍中未见到记载。有学者曾经对阮朝人口数量进行过研究,如越南学者阮廷投在研究阮朝地簿的基础上,推算出阮朝1802年约有578万人,1840年约 7764128 人,至 1870 年则达到了 1000 万。另一位学者Lam Van Be 在《越南人数的变动》一文中,则认为 1865 年阮朝人口总数已经达到了 1000 万。

政治制度

官员制度

阮朝建立后,阮福映致力恢复经济,重建封建架构,稳固政权。中央设侍书院作为朝廷的机要处供皇帝咨询并主管草拟表、册、制、、章、奏、敕、命等文。1820 年,阮瞻废侍书院立文书房,1829 年又改文书房为内阁。由各部院的三四品官员入阁,主领诸事。阮朝参考中国宋代机密院和清代的军机处,置机密院,作为负责重大政务的专职机构,由大臣四员,文武三品以上者充任该院之职位。其内阁成员有员外郎主事司务编修,皆由各部、院选举补充。设置宗人府,由中央朝臣官员主管皇室内部诸事务。为奉祀祖先设左诸庙名为昭,右诸庙名为穆,昭、穆各支子孙必分清其所属的支系。设宗人令一人,左右宗政姓二人,左右宗人二人,主管皇室各事以及分清昭辈、穆辈之嗣。登录RNG电子竞技俱乐部诸人的亲疏辈分,供养爵禄。再设左右宗卿二人,左右佐理二人,主管宗室诸人的次秩和供养孤幼、助其婚丧大事等。对少数民族采取“流官制”,由朝廷派员监督酋长言行。实行“四不”统治模式,即不设宰相、不选拔状元、不立皇后、不封赐王爵给皇族以外人士。立法、司法、监察、军政、执法之权均由皇帝掌控。

法律制度

阮朝的法律计有:《皇越律例》《钦定大南会典事例》《大南典例撮要》等,其主要内容涉及法院、诉讼手续、刑事总则、刑事分则、民事诸方面。《皇越律例》是越南封建法典的集大成者,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制定法典的典范,在世界法制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这主要体现于:第一,礼法结合,宽猛相济。第二,执法原情,亲情法律化。第三,家族本位,伦理法治。第四,维护特权,等级分明。较之《洪德法典》其体系更加完备,内容更加翔实,用语更加简练,规定更加细致。

同时,阮朝时期村社法制趋于完善,出现村社协定适用优于法律的情况。村社协定相当于一个村庄的“法典”,它能直接调整一个村庄内个人之间及家庭之间的几乎所有关系,它还可调整不同村庄之间的关系以及村庄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村社协定是关涉到村社发展的所有习惯汇编,村社协定由所有村民共同制定,公平公正,能反映村民意愿,由于中央朝廷与地方的关系相对松散,中央朝廷不能有效控制地方使其必须适用法律,这迫使中央朝廷接受村社的规则。

科举制度

阮朝的科举制度主要继承自黎朝的科举制度,同时通过使节交往、阅读中国典籍等途径学习中国科举制度,尤其是明清的科举制度,如八股文等,在考试科目的划分方面也与中国具有一致性。阮朝科举考试科目可以分为常科和制科,常科包括文科和武科,文举进士科考试主要由礼部主持,武举主要由兵部主持,制科包括博学宏材科和雅士科。常科,即常设之科,是定期举行的考试。在越南阮朝科举考试中,常科仅开进士一科。制科考试不同于进士科等常科考试,它首先是由地方官遴选,再由中央统一进行考试,主要是殿试的考试,不管“副榜举人、教训、秀才、士人,所有具有饱学宏才的人,均可由地方推举参加考试。阮朝时期,科举制度已经处于衰落时期,随着法国殖民者入侵,最终于1919年被废除。

医疗制度

阮朝的医疗制度继承自前朝,注重医药和文化,与中国互相接触交流医术。朝廷设有太医院,其中包括太医院大使、太医院使、御医正、御医副、辨验、良医正、良医副、医学训科等。太医院规定如何用药,如炮制、检验、煎煮等。同时太医院为培养医学生,开始开办医学院,并规定了医师应遵守的准则。各省都有济生堂,后来更名为良医厅,负责官员、军队和囚犯的治治疗,保证将士的健康。针对当时孤儿、残疾人人数较多的情况,各省都有专门的组织负责救济。由于阮朝许多地方都有传染病,每一位当地医生都必须负责预防和治疗传染病。阮朝传统医学在各个地方和中央都有保留,供军队和人民使用。

法国入侵阮朝时期,西医占主导地位,东医不再盛行。各地、各市、各处都建立了许多西医医院,由军医管理。1905年6月30日良医厅被解散,但只有上层阶级和贵族能去医院接受西医治疗,大多数生活在农村和丘陵地区的人仍然使用传统医学。因此传统医学在当时虽受殖民政策的控制,但仍在民间盛行。

军事体制

阮朝时皇帝经常诏谕各级官员,要求勤奋练兵。设置“教养兵队”,由武官之子入队司武并发俸禄,派大臣教授武艺,同时派遣医生随军诊治。

阮朝兵种设有步兵、水兵、象兵、骑兵和炮兵。步兵中再置京兵,京兵分为营、卫、队,有的驻京城,有的派往驻守各省。每营有五卫、每卫有十队,每队有五十人,由率队和队长带领。每卫之兵掌有两口神功大炮,二百枝鸟枪和二十一面卫旗。奇兵为各省拥有的兵队,分为奇和队。奇设管奇,队设率队。

象兵仅设队,队有四十头战象。京师有一百五十头战象,北城有一百头战象,嘉定有七十五头战象,广南为三十五头,平定为三十头,乂安为二十一头,广平、广义、清化每地十五头,广治、富安、平顺、宁平每地七头战象。水师仅十五卫,共分三营,每营置掌卫管领,并置都统辖治三营。由各军官率水师出海训练。

阮朝兵种制度完备,但作战能力较差,训练士兵没有战术没有组织纪律,练兵不严,时紧时松,并无定制。官军敷衍了事,玩乐为习,兵卒在册者颇多,但兵额虚报,克扣军饷严重。

外交政策

阮朝建立之初便与中国清朝建立宗藩关系,交流密切。中法战争之后,中法签订《中法停战条件》,越南不属中国朝贡国,而归属法国统治。阮福映建立阮朝时曾借助法国人的力量,所以在阮朝初期,阮法关系融洽,并允许法国商船到阮朝贸易。随着法国在东南亚进一步扩展实力,双方交恶,最终阮朝被法国完全殖民。对同在印支半岛的真腊,阮朝奉行入侵政策,出兵迫使其成为朝贡国。阮朝与泰国之间互相竞争,争夺老挝领土,不断扩张。

阮朝建立后便推行南进政策,蚕食柬埔寨领土,并于1807年正式恢复与高棉的宗藩关系,高棉向阮朝正式朝贡。阮朝于1813年出兵高棉对抗暹罗,扶立亲阮的高棉国王安赞(越南称为匿)复位,随后阮朝在高棉建立南荣、卢淹两越军城堡,在高棉推行汉化,赐予国王大臣汉式服饰。随着阮朝对高棉统治程度加深,阮朝最终在高棉国王安赞死后无子的情况下直接吞并高棉,将高棉改为阮朝直接管辖的镇西城,镇西城下设三十三府和二蛮,实现改土归流。

经济发展

阮朝在农村推行丁税、田税,但主要实行实物地租,在城市和沿海地区则以推行铸币税为主。此外还有名目多种的杂租款、什物款、差余款、俗簿款、灯油款等。阮朝商品经济有一定的发展,各府、州、县、社之地主贵族也征收货币地租,其征收额很高,达十分之六七,劳动者蒙受剥削严重。在商品经济的推动下,阮朝的手工业有所发展。手工业工厂在18 世纪末已开始萌芽,主要是在武器制造业、铸钱业矿业等。这些行业均由阮氏皇室或部分华人开办,工人仍被强制劳动,无个人自由,因此工厂生产缓慢。加之阮朝实行闭关自守政策,商品经济仅在个别城市(如会安和广南省地区)略有发展。

阮朝被法国殖民以后,殖民政府大批开采煤矿、橡胶等资源输送外地,法国资本家到此投资经营。为了便于输送货物和原料,殖民政府开始发展水电及交通运输业,建设了例如南圻巴色河、同耐河和北圻红河、太平河的内河航道、胡志明市—美萩铁路、河内—谅山铁路、河内—荣市铁路、沱㶞港—东河铁路、西贡—芽庄铁路、滇越铁路等,这些铁路均由法国资本家经营。在法国殖民时期,阮朝出现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基础,交通便利,市镇商业逐渐繁荣,出现大型酒店、教堂、现代化剧院等设施。

文化发展

阮朝统治时期,文学得到发展,由阮攸编撰,运用字喃及越南独有的“六八体”写成的《金云翘传》为越南文学史重要作品。与此同时,阮朝汉文小说也开始盛行,出现《越南开国志传》《皇黎一统志》,传奇类作品《新传奇录》,笔记小说类作品《见闻录》《桑沧偶录》,志怪类《慈廉县李天王事迹》《士王事迹》等作品。由于女性地位提高,出现女性诗人胡春香,其思想多以捍卫女性尊严、批判封建道德为主题。在历史学方面,《皇越一统舆地志》《钦定越史通鉴纲目》《大南实录》《历朝宪章类志》等书编完成。并且模仿中国北京城的样式,修建了阮朝顺化京城,模仿紫禁城的样式,修建了京城皇宫,建造了大批具有越南特色园林风情的皇家陵墓。

法国殖民阮朝后,大力推行罗马化的阮朝“国语字”( Chu QuocNgu) ,同时也推广法语,限制汉字及儒学的传播。1899年,巴黎文理研究大学远东学院河内成立,对印支古代文化,如高棉、占城等展开研究。经过一段时间推广,汉字、法文、国语字在越南社会同时并存。1906年,殖民政府在阮朝乡村推行小学教育,以越南语授课,但当时越南民众仍较多接受私塾教育。时至1945年,越南建国后宣布国语字为法定文字,汉字被彻底废弃。

君王年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