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胤祹
爱新觉罗·(公元1686年1月18日—公元1763年8月29日),满族,清朝宗室亲王。
胤祹是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的第十二个儿子,母亲是定妃,出生不久,被交给逝去的太皇太后,即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侍女苏麻喇姑抚育。胤祹年少时对养母苏麻喇姑十分孝顺,长大后被封为固山贝子,时常跟随康熙帝出巡、祭祀,并参与管理内务府、为后妃举行葬礼等事务,康熙帝晚年时,胤祹多次奉命替父皇前去祭祀,因办事得力,被授予镶黄旗满洲都统之衔。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康熙帝去世,皇四子爱新觉罗·胤禛[yìn zhēn]继位,即雍正帝,允祹继续参与祭祀等事务,被封为郡王,封号为“履”。爱新觉罗·弘历爱新觉罗·弘历即位后,允祹被加封为亲王,除办理祭祀事务外,还曾负责管理会典馆总裁事务,在乾隆帝出巡时总理政务等。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七月二十一日,允祹逝世,享年77岁,乾隆帝赐谥号为“懿”,将皇四子爱新觉罗·永珹[yǒng chéng]过继给允祹为孙,承袭多罗郡王之位。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都对胤祹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认为胤祹在办理事务时勤劳诚恳、谨慎周全。
人物生平
出身皇室
爱新觉罗·胤祹出生于清康熙二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公元1686年1月18日),是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的第十二个儿子,生母为时为庶妃的定妃。胤祹出生后不久,太皇太后,即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逝世,其侍女苏麻喇姑十分悲伤,为了排解苏麻喇姑的孤独与悲伤,康熙帝将胤祹交给苏麻喇姑抚养。苏麻喇姑对胤祹十分关爱,将其视为亲子,胤祹得以健康成长。
侍奉养母
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八月,苏麻喇姑病重,此时康熙帝正在塞外巡视,苏麻喇姑觉得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便将皇子爱新觉罗·胤祉、爱新觉罗·胤禩[yìn sì]、胤祹等召到床前,命他们将自己的情况呈报给康熙帝。皇子们一面向康熙帝奏报苏麻喇姑的病情,一面命御医为其诊治。而胤祹与苏麻喇姑感情深厚,他日夜侍奉在苏麻喇姑左右,衣不解带。九月,苏麻喇姑逝世,胤祹十分悲痛,主动提出要为苏麻喇姑守灵,康熙帝答应了他的请求,胤祹便住在殡宫,为苏麻喇姑守灵、供饭、诵经。
受封随驾
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十月,康熙帝大封诸位皇子,胤祹与兄弟胤、爱新觉罗·胤禵[yìn tí]一同被封为固山贝子。康熙帝对胤祹较为重视,出巡时,时常命胤祹跟随左右。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五月,康熙帝出巡塞外,命胤祹随行;次年,康熙帝再次前往塞外避暑,胤祹也随侍左右;之后,康熙帝前往清孝陵祭祀、前往行围猎场狩猎,都将胤祹带在身边。
办理政务
胤祹长大后,曾多次奉命办理祭祀等政务。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孝惠章皇后逝世,康熙帝命胤祹管理内务府各项事宜;次年,胤祹又奉命办理正白旗、蒙古、汉军三旗的诸项事宜;之后,和硕裕亲王保泰的母妃逝世,康熙帝命胤祹率领侍卫内大臣公鄂伦岱、侍卫关保等料理后事。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至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胤祹先后奉命前往沈阳市(今辽宁省沈阳市)祭祀三陵、祭祀大社大稷、祭祀太庙等。因胤祹办事得当,康熙帝授予其镶黄旗满洲都统之衔。
得封郡王
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即位后,认为允祹在此前的各项事务中表现得力,因此将允祹封为郡王,封号为“履”。但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允祹被宗人府弹劾,称其治理事务并不谨慎,请求夺其爵位,雍正帝将其降为贝子。之后,允祹在康熙帝的祭祀典礼上将祭祀所用的物品制度弄错,又在封妃的金册上犯下几处错误,被降为镇国公。直至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允祹才再次被封为郡王。
协理政务
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雍正帝逝世,允祹奉命先行在乾清宫准备丧事,之后又暂管礼部事务和宗人府事务。因允祹办事得当,爱新觉罗·弘历将其加封为履亲王,并命宗人府给予允祹郡王记录一次,以示嘉奖。之后,允祹也颇受乾隆帝重视,曾先后负责祭祀清泰陵、办理爱新觉罗·永琏永琏[liǎn]的安葬典礼等诸项事宜,之后每年的祭天、祭祀太庙、祭祀日月等祭典,也多由允祹代替乾隆帝前往行礼。
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允祹奉命管理会典馆总裁事务,负责《清会典》的编撰。次年,乾隆帝出巡,命允祹、大学士来保等人在京师总理政务。之后,乾隆帝出巡时,时常命允祹参与总理政务,更将其任命为军机处的议政大臣,参与政事。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七月,允祹上奏,称本月连日阴雨,粮价迅速上涨,请求早日发放官员俸禄,以免官员与百姓争购粮食,爱新觉罗·弘历应允了他的请求,下令提早开仓放粮,平稳粮价。
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八月,允祹在京师总理事务时,恰逢科举考试举行,主考官发现内帘监试御史蔡时田的行李内藏有纸条,似与考生曹咏祖有所勾连,便将其上奏朝廷,允祹一面上奏在外的乾隆帝,请示如何处理,一面将蔡时田等人抓获审问,并按照乾隆帝的旨意惩处了作弊者。
逝世
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七月,允祹病重,乾隆帝命皇子带领御医前往诊视。七月二十一日,允祹逝世,享年77岁,爱新觉罗·弘历十分悲伤,赐予允祹谥号为“懿”,命和亲王弘昼、皇四子永、皇五子爱新觉罗·永琪为其穿孝,又命和亲王弘昼、恒亲王弘、内务府大臣英廉为其办理后事,葬于京师东直门外茄各庄。因允祹无后裔,乾隆帝将皇四子永珹过继给允祹为孙,承袭多罗郡王之位。
人物评价
康熙帝在胤祹总理内务府事务后,认为胤祹办事妥当、井井有条,并予以嘉奖。
雍正帝即位后,认为允祹在此前的各项事务中表现得力,因此将允祹封为郡王。
乾隆帝则赞赏允祹在管理礼部事务时,办事勤劳诚恳,谨慎周全。
家族成员
墓葬信息
胤祹的园寝位于北京东直门外的十二陵。十二陵西侧是胤祹的园寝,东侧是弘昆的小园寝。西园寝南端为月牙河,上有神桥,桥北为碑楼,内立驮龙碑一方,再向北是东西朝房和宫门。宫门院内为五间享殿,旁为月台,月台上为大宝顶,后为圆弧形的“跨栏”墙。1929年,镇国公溥植[pǔ zhí]派人将十二陵的地上建筑全部拆除,胤祹的棺被移葬至小望京村。
研究书目
《清史稿》
《清圣祖实录》
《清高宗实录》
《爱新觉罗宗谱》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清史稿(全四十八册).豆瓣读书.2024-04-27
清圣祖实录选辑.豆瓣读书.2024-04-27
《清高宗实录》巡幸盘山史料.豆瓣读书.2024-04-27
爱新觉罗宗谱(31册).豆瓣读书.2024-04-27
《乾隆大帝》(1998).豆瓣电影.2023-12-04
《延禧攻略》 (2018).豆瓣电影.202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