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塘乡
贯塘乡位于衡山西北部,距县城44公里。东接长青乡、白果镇,南界涓水与江东乡相望。西连新桥镇,北与湘潭县霞岭乡接壤。贯塘交通便利,314省道东西贯穿境内,村村通公路。其中水田802.2公顷,旱土24.45公顷,山林1567.1公顷,水面115.20公顷。
境内老湾村前原来有一水塘,人们称为“贯塘”。贯塘乡因此而得名。
全乡地势比较平坦,平地丘陵相间,土质肥沃。以种植水稻为主。
建有小二型水库1座,山塘1458口。新桥水库左干渠在境内穿越石丰、五星、天、东阳、响塘、朝阳、枫林、晓冲、老湾等9个村,全长13公里。傍山渠道22公里,水库干渠与山塘配套,有效灌溉面积746.67公顷。土特产有茶叶、青萝卜。生产鞭炮和烧制民房用瓦。
建制沿革
境内老湾村前原来有一水塘,人们称为“贯塘”。贯塘乡因此而得名。1953年,贯塘属第3区,辖义母、东阳、贯塘、枫林4乡,1956年合并为贯塘乡,
1958年属伟大人民公社,1959年改属白果人民公社,1961年由白果人民公社分出,建立贯塘人民公社,1974年迁东阳村迎龙桥,1984年2月改为贯塘乡至今。
行政区划
乡辖1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6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8万余人。
【贯塘乡】Guàntáng xiāng
位于湖南省衡山县西北部,东邻白果镇、长青乡,西与新桥镇接邻,北与湘潭市搭界,南与江东乡隔涓水毗邻。贯塘乡距县城44公里,总面积34平方公里,因境内老湾村前原有六口水塘,相距不远,水可互相流通,人们遂称中央的一口塘为“贯塘”。贯塘乡也因此而得名。
【迎龙桥社区】Yínglóngqiáo shèqū
系1995年11月27日经县民政局山民字(1995)49号文批准成立的。以辖内迎龙桥而名迎龙桥社区。辖正街、迎南街、迎北街等3个居民小组,66户,263人。
【枫林村】Fēnglín cūn
位于贯塘乡北部偏东。与晓冲、响塘、朝阳、梓塘、白果镇树枫及湘潭县霞岭乡光福、石门等村交界。距乡机关驻地8公里。
经该村公路接314省道。以境内片村枫林而名枫林村。驻地坪台岭。总面积为401.16公顷。其中水田80.67公顷,旱土1.84公顷,山林193.90公顷。辖配义公、虎形、新屋、曾家冲、鲁草、四斗、坪头、彭家、周家、瓦、和平、淡家、何家、坪塘、横塘、包家、梨子等17个村民小组,462户,1821人。
【坪头岭】Píngtóulǐng 村后山顶有一坪,故名。
【谭家湾】Tánjiāwān
【清水塘】Qīngshuǐtáng 村侧一塘,清澈如镜,故称清水塘。
【虎形】Hǔxíng 村建在虎形山下。
【周家】Zhōujiā 【彭关】Péngguān
【五斗塘】Wǔdòutáng 【横塘】Héngtáng
【曾家冲】Zéngjiāchōng
【配义公】Pèiyìgōng 此村沿用李姓一族祠的简称。
【阴家冲】Yīnjiāchōng
【牛脚塘】Niújiǎotáng 村建在形似牛脚的塘畔,故名。
【枫林】Fēnglín 此系片村。以境内原有一片枫树林而名。
【五星村】Wǔxīng cūn
位于贯塘乡西部。与迎风、天圫、石丰、东阳等村交界。距乡机关驻地3公里。乡公路经该村接314省道。一条发源于司马村的涓水支流和新桥水库左干渠流经境内。1961年冬从天圫大队分出,命名五星大队,后为五星村。驻地天圫塘。
总面积224.02公顷。其中水田49公顷,旱土1.13公顷,山林119.5公顷。辖长茅冲、梓福塘、三斗冲、西素湾、彭家湾、新铺子、八斗湾、井塘湾、横山塘、天圫湾、长春塘、积谷仓、枫树塘等13个村民小组,243户,995人。该村为丘陵地带,以种植水稻为主。
【天圫塘】Tiāntuōtáng 此村毗邻天圫湾,因村前有塘,故名天圫塘。
【长茅冲】Chángmáochōng 村建在长冲内,原有梅树,名长梅冲,后讹为长茅冲。
【枫树塘】Fēngshùtáng
【石板塘】Shíbǎntáng 村靠水塘,以塘内有一天然石板而名。
【三斗冲】Sāndǒuchōng 【井湾】Jǐngwān
【天圫湾】tiāntuōwān 村靠山湾,以地片天圫而名天圫湾。
【石佛庵】Shífó’ān 村内原有一庵,内祀雕佛像。
【朝阳村】Chāoyáng cūn
位于贯塘乡东部。与枫林、老湾、响塘及白果镇树枫、新民(界河)等村交界。距乡乡机关驻地3公里。乡公路经该村接314省道。新桥水库左干渠经该村新塘、金家两组地域。以境内朝阳观而名朝阳村。驻地新屋。总面积213.55公顷。其中水田40.59公顷,山林156.50公顷。辖新塘、金家、新屋、土桥、仓塘、健塘、颜家、探步等8个村民小组,245户, 916人。种植水稻、柑橘属、花生、凉茹等。
【朝阳观】Chāoyángguàn 此村原有一道观,因背阴朝阳,故名。
【新塘】Xīntáng 【新屋】Xīnwū
【健塘冲】Jiàntángchōng【颜家冲】Yánjiāchōng
【慈菇塘】Cígūtáng 塘边一塘,原多野慈姑,故名。
【梓塘村】Zǐtáng cūn
地处贯塘北部。与枫林、响塘、司马、天圫及湘潭县青山桥镇石门等村交界。距乡机关驻地6公里。连接314省道的乡公路经该村。有小二型油铺塘水库及河流灌溉该村及响塘、天圫、老湾、朝阳等村农田。以境内梓塘而名梓塘村。驻地将军塘。总面积223.51公顷。其中水田46.23公顷,旱土1.27公顷,山林113.90公顷。辖积谷、和平、沙塘、新屋、梓塘、将军、社公、曾家、胜利、三合等10个村民小组,228户,870人。
【将军塘】Jiāngjūntáng 相传此村曾出过一位将军。
【西冲】Xīchōng 【西冲湾】Xīchōngwān
【上沙塘】shàngshātáng
【下沙塘】Xiàshātáng
【油铺】Yóupū 此村曾开过油榨坊。
【社公咀】Shègōngzuǐ 村侧山咀原有社公(土地)菩萨庙,故名。
【雷家滩】Léijiātān
【上贯塘】Shàngguàntáng 此片村在贯塘上首。
【司马村】Sīmǎ cūn
位于贯塘乡西北端。与天圫、梓塘、五星、新桥镇福金、精庄及湘潭县青山桥镇石门等村交界。距乡机关驻地6.5公里。村公路接314省道。
发源于该村的一条小溪流入涓水。以境内地片司马江而名司马村。驻地乐公祠,总面积270.16公顷。其中水田32.95公顷,旱土0.84公顷,山林184.5公顷。辖檀山、彭家、枫梓、高叶、湾里、木山等6个村民小组,199户,713人。有块石资源,现有采石场1个。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期,有名的红五师师长李植雄,就出生在这里。
【乐公祠】Lègōngcí 李姓一族祠的简称。
【桐子坳村】Tóngzǐ’ào
【雷祖殿】Léizǔdiàn 村后山上原有一座雷神祖师殿,故名。
【檀山滩】Tánshāntān 此村山滩上原有一“檀山庙”。
【湾里】Wānlǐ 原名新屋湾,后简称湾里。
【其各冲】Qígèchōng 原为徐家冲,后讹为其各冲。
【彭家塘】Péngjiātáng 【草塘】Cǎotáng
【木山冲】Mùshānchōng
【义丰村】Yìfēng cūn
坐落在贯塘乡南部。与义母、迎风、东阳、板仓接壤和江东乡关圣殿、椿梓、南坪等村界涓水相望。靠近乡机关驻地。314省道从境中经过。1961年冬由东义大队分出,取名义丰大队。后为义丰村。驻地野鸡坪。总面积96.59公顷。其中水田34.55公顷,旱土0.78公顷,山林12.7公顷。辖6个村民小组,209户,845人。以种植水稻为主。
【野鸡坪】Yějīpíng 【蚌塘湾】Bàngtángwān
【贺甲堂】Hèjiǎtáng 【新塘大队】Xīntángdàduì
【野牛圫】Yěniútuō
【官冲】Guānchōng 原名干冲,后俗称官冲。
【军滩上】Jūntānshàng 村建在山滩上,相传明末清初此地曾驻扎过军队。
【老湾村】Lǎowān cūn
位于贯塘乡东部。与东阳、密竹、朝阳、枫林、白果镇树枫、新民等村交界。距乡机关驻地4公里。以境内老湾而名老湾村。驻地大木坪。总面积211.47公顷。其中水田49.5公顷,旱土0.81公顷,山林112.8公顷。辖细均、旷家、老湾、坪子、大屋、瓦屋、跃进、横柏等8个村民小组,258户,926人。
【大木坪】Dàmùpíng 村前坪内原有许多大树。
【细均公】Xìjūngōng 杨氏族祠名。
【老湾】Lǎowān 此屋场年代较古老,小溪绕村形成一湾,故名老湾。
【坪子塘】Píngzitáng 村前原为一坪,后开成塘,故名。
【王坝塘】Wángbàtáng 原名王霸塘,后演变为王坝塘。
【瓦屋】Wǎwū
【贯塘】Guàntáng 此系片村。参见《贯塘乡概况》。
【响塘村】Xiǎngtáng cūn
位于贯塘乡北部。与枫林、梓塘、老湾、朝阳、东阳等村交界。距乡机关驻地5公里。取境内享堂谐音而名响塘村。驻地庵门前。总面积116.66公顷。其中水田29.02公顷,旱土0.93公顷,山林50.40公顷。辖胡家、枫木、雄家、朱林、安门、朱贝、土莲等7个村民小组,164户,606人。
【安门前】ānménqián 此村建在原隐隆庵之门前,故名庵门前,习惯写成“安门前”。
【胡家冲】Hújiāchōng
【朱林塘】Zhūlíntáng 原名猪栏塘,后讹为朱林塘。
【枫木塘】Fēngmùtáng 村前塘上原有数株大枫树。
【新塘村】Xīntáng cūn
位于贯塘乡东南端。与密竹、白果镇新民、江东乡龙溪(界涓水)等村交界。距乡机关驻地15公里。314省道穿境而过。以境内新塘而名新塘村。驻地野牛圫。总面积142.21公顷。其中水田34.37公顷,旱土8.44公顷,山林38.4公顷。辖13个村民小组,288户,1201人。
【板仓村】Bǎncāng cūn
位于贯塘乡西南端的涓江河畔。与石丰、义丰、新桥镇黄金、江东乡南村、南坪(界涓水)等村交界。距乡机关驻地2.5公里。314省道从境中经过。以境内片村板仓而名板仓村。驻地淡家屋场。总面积145.32公顷。其中水田30.97公顷,旱土0.90公顷,山林63.50公顷。辖7个村民小组,194户, 749人。以种植水稻为主。有纸厂和红砖厂各1家。
【淡家屋场】Dànjiāwūchǎng 原名谭家屋场,后讹为此名。
【板仓湾】Bǎncāngwān
【板仓铺子】Bǎncāngpùzi 在板仓湾之东,曾开过铺子,故名。
【下石湾】Xiàshíwān 【荷叶圫】Héyètuō
【赵家屋场】Zhàojiāwūchǎng
【板仓】Bǎncāng 此系片村。此地原建有一栋木板屋,与当时粮仓相仿,人们惯称板仓。
【东阳村】Dōngyáng cūn
位于贯塘乡东南部。与天圫、梓塘、迎风、义丰、义母、密竹、老湾、响塘等村交界。与乡机关驻地相连。314省道穿境而过。以境内“东阳冲”而名东阳村。驻地茶园岭。总面积326.04公顷。其中水田68.67公顷,旱土3.92公顷,山林156.1公顷。耕地面积72.59公顷,辖碧茨、高叶、老屋、道泥、戴家、周家、上新屋、下新屋、上桥湾、下桥湾、毛湾、肖关、荷塘、张家、侯公等15个村民小组,435户,1735人。
【迎龙桥】Yínglóngqiáo 村侧有一黄龙山,旧时人们迷信风水,为把龙脉承接至村,在溪上建一石桥,取名迎龙桥。现为贯塘乡驻地,县贯塘茶场亦设附近。
【茶园岭】Cháyuánlǐng 【高叶塘】Gāoyètáng
【道泥冲】Dàoníchōng 此村原为道人所居,名道人冲,后演变为道泥冲。
【戴家塘】Dàijiātáng 【新屋】Xīnwū
【张家冲】Zhāngjiāchōng 【侯公塘】Hóugōngtáng
【坪上】Píngshang
【东阳冲】Dōngyángchōng 旧时此冲田庄为彭东阳所有,故名。
【东阳冲】Dōngyángchōng 此系片村。
【天圫村】Tiāntuō cūn
天圫村位于贯塘乡西部。与梓塘、五星、司马、东阳等村交界。距机关驻地5公里。连接314省道的乡公路经过境内。一条小溪流入涓水。以境内地片“天圫”而名天圫村。驻地新塘圫。总面积154.29公顷。其中水田35.06公顷,旱土1.54公顷,山林59.8公顷。辖石壁岭、李家湾、栗山滩、虾公塘、绿村公、下新屋、树山湾、樟树山、苍塘湾等9个村民小组,202户,742人。
【新塘圫】Xīntángtuō 【树山湾】Shùshānwān
【烟圫】Yāntuō
【密竹村】Mìzhú cūn
位于贯塘乡东南部。与新塘、义母、东阳、老湾、白果镇新民、江东乡(界涓水)龙溪、龙桥、关圣殿等村交界。靠近乡相关驻地。314省道从境内经过。以驻地“密竹山”而名密竹村。总面积166.2公顷。其中水田50.83公顷,山林52.7公顷。辖迎龙、堂家、柏树、丰树、毛塘、书院、龙头、茶园等8个村民小组,297户,1235人。
【密竹山】Mìzhúshān 此村山上原来孟宗竹茂密,故名。
【庙湾】Miàowān 【茶园】Cháyuán
【龙头冲】Lóngtóuchōng 【柏树湾】Bǎishùwān
【石丰村】Shífēng cūn
位于贯塘乡西部。与板仓、迎风、五星及新桥黄金等村交界,距乡机关驻地2公里。新桥水库左干渠从村内经过。因境内有几座突出的石峰而名石丰村。驻地中石塘。总面积141.45公顷。其中水田29.13公顷,旱土1.13公顷,山林63.5公顷。辖李家、尹家、庙冲、中石、六滩、胡家、板塘等7个村民小组,190户,764人。
【中石塘】zhōngshítáng 村后石山中有一水塘,故名。
【尹家冲】Yǐnjiāchōng 【李古场】Lǐgǔchǎng
【义母村】Yìmǔ cūn
位于贯塘乡南端。与义丰、东阳、密竹、江东乡关圣殿(界涓水)等村交界。紧靠乡机关驻地。314省道从境内经过。以境内“义母田”而名义母村。驻地米塘山。总面积166.6公顷。其中水田83.13公顷,旱土1.6公顷。辖兰田、新屋、米塘、七星、阳家、司塘、和塘、大塘、大丰、邹家等10个村民小组,383户,1571人。
【米塘山】Mǐtángshān
【神王山】Shénwángshān 此村山上原有一神王庙。
【邹家滩】Zōujiātān 【阳家湾】Yángjiāwān
【义母田】Yìmǔtián 传说明代朱厚照游途至此,遇一贤妇,敕封义母,并赐良田,故名义母田。
【迎风村】Yíngfēng cūn
位于贯塘乡北部。与五星、义丰、东阳、石丰、板仓等村交界。距乡机关驻地2.5公里。接314省道的乡公路穿过境内。因原属迎风农业社而名迎风村。驻地猪各咀。总面积168.94公顷,其中水田46.55公顷,山林66.6公顷。辖9个村民小组,280户,1149人。
【猪各咀】Zhūgèzuǐ
【大冲岭】Dàchōnglǐng 【杨家湾】Yángjiāwān
【八斗冲】Bādòuchōng 【东瓜塘】Dōngguātáng
【茅湾】Máowān 【刘家冲】Liújiāchōng
【经山冲】经姓shānchōng
【板塘湾】Bǎntángwān 村位塘侧,塘后山上曾长有板栗树,故称板塘湾。
【晓冲村】Xiǎochōng cūn
位于贯塘乡东北部。与枫林、长青乡万家、珍美、白果镇树枫、湘潭县青山桥镇心田、光福等村交界。距乡机关驻地9公里。接314省道的乡公路穿过该村。以境内地片晓冲而名晓冲村。驻地干冲坳。总面积248.8公顷。其中水田60.95公顷,山林116.5公顷。辖11个村民小组,315户,1276人。
李玉于一九二三年参加湖南省农民运动“岳北农工会”任干部总代表,于一九二五年壮烈牺牲。
【干冲坳】Gànchōng’ào 【石塘子】Shítángzi
【维德公】Wéidégōng
【石禾场】Shíhéchǎng 村前有一天然石坪,可供晒谷,故名。
【李关】Lǐguān 【三进屋场】Sānjìnwūchǎng
【谢家湾】Xièjiāwān
【白冲】Báichōng 此冲向北,名北冲,后演变为白冲。
地理环境
衡山县贯塘乡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湘江中游。地处东经112 o 27'-112 o 57',北纬26 o 58'-27 o 28',之间,北界湘潭市、湘乡市,西南与衡阳县接壤,西北与双峰县毗邻,东隔湘江与衡东县相望,南与衡南相接,中部的北、东、南三面环绕南岳区。
境地形内高外低,将祝融峰围在中间,地势向西北、东南逐渐降低,形成两个倾斜面。以山、丘、岗为主,兼有河溪、平原,其地貌组合具有带状阶梯式分布特点。境内有湘江干流64.85公里。有湘江支流38条,总长达444.8公里。其中一级支流10条177.5公里;二级支流17条186.2公里;三级支流8条78.9公里;溪流3条26.1公里。
衡山贯塘乡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热量充足,光照充裕,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水热基本同季,雨旱季较明显;四季分明,季风明显。年平均气温17.5摄氏度,后山比前山气温略低,年平均无霜期为286天,平均降水量为1400毫米,有利于农业生产。
经济概况
贯塘乡位于衡山县西北部,距县城44公里,总面积34.平方公里。共有耕地面积13944亩,其中水田12520亩。贯塘乡交通方便,314省道穿越全境。这里人杰地灵,衡山最早的党支部就建立在此。这里土质肥沃,物产丰富。主要农副产品有粮食、茶叶、柑橘属、奈李等,素有“茶叶、柑桔之乡”的美称。贯塘柑桔场是全市最大的集体柑桔场,年产量上万担;“岳北大白”名茶畅销国内外。
这里出产的青萝卜味甜清脆,远近闻名。这里鞭炮、瓦窑生产历史悠久,青瓦一直供不应求。贯塘乡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迅速。主要民营企业有贯塘电杆厂、红砖厂等。全乡辖东阳、枫林、晓冲、朝阳、响塘、老湾、新塘、密竹、义母、板仓、司马、梓塘、天托、五星、石丰、义丰、迎丰1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6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8万余人,共有耕地面积13944亩,其中水田12520亩。
贯塘乡交通方便,潭衡高速,314省道穿境而过。村村通水泥路。这里人杰地灵,衡山最早的党支部就建立在此,这里土质肥沃,物产丰富,主要农副产品有粮食、茶叶、柑橘属、李等,素有“米业、建材、茶叶、鞭炮之乡”的美称。全乡建有田源米业、大丰米厂、迎龙米厂三个大米加工厂,瓦窑生产历史悠久,青瓦一直供不应求,全乡新塘、东阳、朝阳、板仓四个村都建有大型红砖厂,生意一直相当红火。
贯塘茶场出产的“岳北大白”名茶畅销国内外,密竹茶场也是名声在外。鸿泰烟花有限公司使鞭炮生产从小型手工作坊,向大型工业集团转化。这里出产的青萝卜味甜清脆,远近闻名,贯塘乡是全县退耕还林大乡,森林覆盖率达100%,全乡拥有迎丰、晓冲两个大型苗木花卉生产基地。
贯塘乡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迅速,主要民营企业有浩天纸业、鸿泰烟花、贯塘电杆厂、红砖厂等。
贯塘乡励精图治,艰苦奋斗,连续几年被县评为双文明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招商引资先进单位,计划生育一类乡镇,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和市县平安乡镇,贯塘乡党委连续被评为先进党委。
特色资源
衡山县贯塘乡是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乡之一。其中水田24.1万亩,旱地1.8万亩。农业在乡域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现已形成了吨粮田生产基地、养殖业生产基地、孟宗竹生产基地、油茶生产基地、蔬菜生产基地和席草生产基地。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约45万亩,年产量保持在20万吨左右,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大豆、红薯、马铃薯、蚕豆、豌豆、玉米、高梁等。经济作物主要有 柑橘属、大枣、梨子、桃、李、席草、烟叶、花生、西瓜、香瓜、蔬菜、茶叶、药材、油菜、油茶、苎麻 等优质产品,是湖南省第一批命名的“家庭小水果县”。
岳北大白茶
湖南名茶。衡山产茶历史悠久,唐朝陆羽《茶经》便有“衡州茶,生衡山、茶陵县山谷”的记载。岳北大白茶产于衡山县贯塘。
衡山园枣
1949年前有成片栽培,并有以枣代粮,有“一担枣子一担米”之传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生产一度有较大发展,最高年份产干枣600吨左右,产品行销省内外。
衡山白糖李
传统名贵水果品种。产于衡山县,有300余年载培历史。果实扁圆形,外皮黄绿色,皮薄而坚韧,果肉致密,黄白色。
社会事业
公路建设
贯塘乡抓住国家加大农村公路建设投入的机遇,组织群众掀起抢修公路的高潮。全乡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水泥硬化乡村公路95公里,新修村组公路30余公里,整修公路80多公路,全乡交通状况得到根本改变。该乡利用各种宣传形式,营造大搞公路建设的浓厚氛围。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民主决策、建管并举”的原则,在对全乡道路进行全面勘察的基础上,该乡量力而行规划公路建设。对资金筹集到位、改造条件成熟的道路,优先争取立项,形成“村村争先、人人参与”的公路建设氛围。通村公路水泥路建设每公里需要农民自筹5—8万元资金。为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建设资金实行政府主导,“一事一议”,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采取村民集一点、辖区单位筹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等办法,千方百计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乡村干部通过召开座谈会,寄送慰问信,采取道路贯名、树碑立传等方式,积极引导发动本地在外人士为家乡公路建设捐款出力。基础设施的完善,引来了一大批投资客商,2007年该乡引进工业项目11个,投资达6000多万元,建成万亩优质稻、万头外贸猪、杂交玉米等五大农业特色基地,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贯塘乡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入到险工险情路段的抢修和维护工作。该乡共出动劳动力630个,工程运输车20个台班,铲车6个台班,投入现金2万余元,排除23个安全隐患点,清理排水沟12条,铺垫沙石共1000立方米,铺设路面近500米,修复危险路段共4条,总程达40公里,有效地保障了6道路交通运输安全。
教育医疗
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9所,中小学教师108人,在校中小学生1979人。有卫生院1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