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县
衡山县(英文名:Hengshan County),隶属湖南省衡阳市,地处湖南中部偏东、湘江中游西岸,因境内有衡山而得名。东临衡东县,南接衡南县,西接衡阳县、双峰县,北抵湘潭县,中部环绕衡阳市南岳区。地理坐标:东经112°27'17"~112°56'59",北纬26°58'13"~27°28'31"。南北长54.5公里,东西宽48公里,总面积935.5平方公里。截至2023年年底,衡山县辖7个镇、5个乡、25个社区、128个村,有129152户,总人口432207人。
尧时,衡山在荆州市南境。舜时,属荒服。夏商未变,先后为三苗蛮族和扬越杂居之地。姬骄十五年(公元前387),属楚。秦统一全国后,衡山县隶属长沙郡(秦始皇24年)。三国吴黄龙元年,衡山县属吴。晋朝永熙元年,衡阳县更名衡山县。隋朝开皇九年,湘乡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两县并入,县城迁至株洲市淦田一带。大业三年,衡州府改衡山郡,六年辖区扩大,县城迁至开云镇环溪村。天宝武德4年析出湘乡县,神龙年间迁至白茅镇。开元21年属江南西道,天宝8年辖区扩大。五代十国后梁开平元年属南楚衡州。晋天福五年先后属潭州、衡州。宋朝归属多变,咸平5年划地给安仁县。元朝时,潭州路先改名天临路,后改为衡州府,衡山县属之。明朝洪武初,衡山县隶属衡州府。1949年,衡山县属衡阳专区,1966年,衡山县析出衡东县。1983年,衡山县属衡阳市,1984年,衡山县析建南岳区。2005年,衡山县开云镇与师古乡合并,2015年,乡镇区划调整,衡山县乡镇数量由17个减为12个。衡山县人民政府驻地位于开云镇。
2023年,衡山县实现生产总值212672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03143万元,增长3.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59630万元,增长9.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63955万元,增长5.4%。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9.0:40.4:40.6。人均GDP64174元。武广高铁在衡山县内设站,G107国道(又名京深公路)、G240国道(保定市至台山市)、S61(又名潭衡西高速、岳临高速公路)、S51(又名南岳高速公路)和S78(又名南岳高速公路东延线)均贯穿衡山县境,京广澳高速公路紧挨县城而过。衡山县是湖湘学派的发源地之一、中国工农联盟首创地。衡山县拥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衡山影子戏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岳北山歌等。衡山县在历史上出过2位状元、2位丞相、7位尚书、“一代女魂”唐群英及4位衡山籍中国科学院院士等人物。衡山县主要景点有衡山花果山景区、唐群英故居、毛泽建烈士陵园、萱洲古镇等。
历史沿革
先秦
尧时,衡山在荆州市南境。舜时,属荒服。夏商未变,先后为三苗蛮族和扬越杂居之地。
姬骄十五年(公元前 387),属楚。
秦汉至南北朝
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属秦;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属长沙郡。
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复属楚。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属长沙国湘南县地。
新始建国元年(公元9),废长沙国,湘南县改属荆州填蛮郡。
东汉建武元年(25),属荆州长沙郡湘南侯国。建安十三年(208),为刘备所占。建安二十年(215),湘江东西一带分别为孙权、刘备割据。建安二十四年(219),改属孙。三国吴大帝黄龙元年(229),属吴。太平二年(257),立衡阳郡兼置衡阳县(非今衡阳县)湘西县,辖今衡山县、南岳区及湘潭县涓水以东和渌口区湘江以西地区。西晋惠帝永熙元年(290),衡阳县更名衡山县,属荆州衡阳郡,辖区与原衡阳县同,县名自此启用。永嘉元年(307)八月,改湘州。东晋义熙十三年(417),复属荆州南北朝宋永初元年(420),重属湘州衡阳郡。
隋唐至宋元
隋开皇九年(589),湘乡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两县并入衡山县,属长沙郡。大业三年(607),改衡州为衡山郡,属荆州市,领衡阳郡、涞阴、湘潭市、新宁县四县。大业六年(610),辖今衡山县、南岳区、湘乡县、双峰县全境,湘潭县、湘潭市区、渌口区、株洲市区湘江西部地区和望城区湘江以西的南部地区。
唐武德四年(621),析出湘乡县。贞观元年(627),属江南道长沙郡。神龙二年(706)改属衡山郡,辖区与晋时同。开元二十一年(733),属江南西道采访使。天宝(742),衡山郡改名衡阳郡,衡山县属之。天宝八年(749),湘江对岸原湘潭县部分地区划入。时衡山县辖今衡山、衡东县、南岳区和安仁县部分山区。光化元年(898),衡山为马殷所占。五代十国后梁开平元年(907),衡山县属南楚衡州。后晋天福五年(940),改属潭州。后复属衡州府。宋乾德三年(965),衡山县复属潭州。淳化三年(992),再属衡州。次年,重属潭州。至道三年(997),属湖南路潭州长沙郡。咸平五年(1002),划东南部分地区给安仁县。景炎年(1277),属湖广行省湖南道潭州路。
元天历二年(1329),潭州路更名天临路。至正二十四年(1364),衡山县属吴,改天临路为衡州府。
明清
明洪武初,属湖广省衡州府。弘治年间(1489~1505),衡山县东西广80公里,南北表90公里;东邻攸县,以攸县井冲为界,距县城60公里;西接衡阳市,以衡阳九渡铺为界,距县城22.5公里;南至茶陵县,以茶陵黄茅铺为界,距县城75公里;北抵湘潭市,以湘潭塘铺为界,距县城17.5公里。
清顺治四年(1647),衡山县始入清版图,属湖南省衡永郴桂道衡州府。光绪年间(1875~1908),衡山县城东至攸县界40公里,西至衡阳界22.5公里,南至衡阳界两衡亭 25公里北至湘潭界牌山 17.5公里。
中华民国
民国3年(1914),衡山县属衡阳道。民国18年,衡山县北接湘潭,东连攸县,南毗衡阳市,西邻湘乡市,总面积3578平方公里。民国26年12月,属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29年5月,改属第二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衡山县属衡阳专区管辖。
1949年9月13日,衡山县人民政府在石湾成立,全县划为7个行政区,区下沿用保甲制。1950年3月,废保甲,建村人民政府,7个区扩为12个,下辖322个村,5条街。8月,设立乡一级行政单位。1951年2月,设立南岳特别区人民政府,属省辖。3月,将六区太平乡的望峰村、登山村、大峰村,白峰乡双峰村两个行政组,石山乡的八里村,七区的至善村和石坳村,十二区的杉邻乡、双渡乡、新峙乡与秧迹乡6个行政组划入南岳特区。同年,城关镇升县属镇,四区的环山、塘头村和七区的枚木村升为乡。至此,全县共有183个乡(其中以村代乡28个),1个镇。
1952年,按照中南军政委员会《关于划小区、小乡及乡级编制供给的决定》,开展划小区、小乡工作,乡以下设村民小组。8月,南岳特区划归衡山。此时,全县辖17个区、270个乡、4个区属镇、1个县属镇。
1953年,区乡行政区划再次调整,全县设区15个,乡228个,县属镇1个,区属镇2个。
1954年,石湾镇升为县属镇。
1955年12月,南岳镇升为县属镇。
1956年6月,撤区并乡,全县设50个乡,3个县属镇。
1958年春,大浦、吴集、草市升为县属镇;同年冬,为适应“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形势,撤乡、镇,并大社,以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行使乡镇政权职能;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生产大队。全县组建南岳、长江、和平、曙光、伟大、红旗、五星、东风、猛进、东方红、火箭、国际劳动节、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上游、并举、英雄、先锋、燎原、湘江、超英等21个人民公社。
1959年春,人民公社调整为17个,其中,和平、曙光公社合并称沙泉人民公社,红旗、五星公社合并称东湖人民公社,火箭、五一公社合并称大浦人民公社,胜利、国庆公社合并称霞流人民公社;11个人民公社更名:伟大改白果,东风改萱洲,猛进改莫井,东方红改夏浦,上游改新塘,并举改杨桥,英雄改吴集,先锋改杨林,燎原改草市.湘江改石湾,超英改白莲;保留南岳、长江公社名称。
1960年4月,南岳管理局升为县级单列。原南岳公社划分为南岳公社和南岳镇,属南岳管理局和衡山县双重领导。11月,归属南岳管理局。
1961年3月,结合整顿、巩固农村人民公社,调整社、镇行政区划。衡山县辖新桥、马迹、东湖、江东、贯塘、白果、松柏、望峰、福田、沙泉、长安、石桥、沙头、萱洲、新塘、潭泊、珍珠、石湾、大桥、三樟、白莲、东烟、杨桥、横路、大堡、石滩、真塘、霞流、岭茶、栗木、沫河、吴集、双园、夏浦、踏庄、青山、杨林、莫井、寒水、高湖、草市、高杨、南湾、城关等44个人民公社;南岳管理局将南岳公社组建成南岳、店门、祝融、师古4个人民公社,南岳镇不变。8月,衡山县恢复区公所8个,下辖56个公社、2个镇。
1963年6月,建南岳区,辖原南岳管理局15个公社(镇),不设区;衡山县辖46个公社。同年秋,大浦公社析出白沙公社,石滩公社析出德圳公社。至此,衡山县共辖7个区,48个公社,2个镇。
1964年,衡山县增设大浦镇。
1966年2月,衡山县析出衡东县,收入原南岳县,辖长安、长江、沙泉、宋桥、福田、岭坡、白沙、萱洲镇、贺家、新场市、沙头、南岳、师古、祝融、店门、东湖、江东、马迹、贯底、新桥、白果、棠兴、望峰、松柏、贯塘等25个人民公社和城关、南岳2镇,不再设区。
1981年12月,长安公社更名金龙公社,白沙公社更名糖铺公社,松柏公社更名松柏桥公社。
1983年,开始政社分设,建立乡、镇人民政府。至1984年3月,全县共建乡、镇27个。
1984年5月,南岳镇、南岳乡,东湖乡的杉湾、岳林、莲塘、石山4个村,马迹乡的拜殿、龙潭、观音3个村,望峰乡的红旗、青水、龙凤3个村析出设立南岳区。6月,白果仁、棠兴2乡合建白果镇,东湖乡升为东湖镇;金龙乡并入城关镇;贯底乡南溪、石潭2村划入东湖镇。
1990年,全县有3个镇、3条街(鳖洲街、沙泉街、新桥街),13个居委会63个居民小组20个乡,324个村民委员会,3243个村民小组。
2005年,开云镇与师古乡合并设立新开云镇。
根据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和《关于开展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工作的意见》(湘发〔2015〕15号)的相关规定,衡山县于2015年10月29日下发《衡山县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东湖镇和马迹镇合并,设立新的东湖镇,乡镇驻地在原东湖镇驻地;白果镇和长青乡合并,设立新的白果镇,乡镇驻地在原白果镇驻地;岭坡乡和望峰乡合并,设立新的岭坡乡,乡镇驻地在原岭坡乡驻地;萱洲镇和贺家乡合并,设立新的萱洲镇,乡镇驻地在原萱洲镇驻地;开云镇和沙泉乡合并,设立新的开云镇,乡镇驻地在原开云镇驻地。本次乡镇区划调整,衡山县乡镇由17个调整为12个,减少5个,除上述新设的开云镇、萱洲镇、东湖镇、白果镇、岭坡乡外,永和乡、长江镇、福田铺乡、新桥镇、贯塘乡、江东乡、店门镇七个乡镇的名称和驻地保持不变。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衡山县因境内衡山而得名,地处湖南省中部偏东、湘江中游西岸。东临衡东县,南接衡南县,西界衡阳县、双峰县,北抵湘潭县,中部环绕衡阳市南岳区。地理坐标:东经112°27'17”—112°56'59”,北纬2658'13”—27°28'31”。南北长(最长处)54.5千米,东西宽(最宽处)48千米。衡山县土地总面积935.5平方千米。
地质地貌
衡山县境内地层分为8个系,有元古界的板溪群系及冷家溪群系,上古生界的泥盆纪、石炭系、二迭系;中生界的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下第三系、第四系。其中以板溪群系、白垩系分布面积最广,二迭系、侏罗系出露较少。地质构造分为东西向构造带,北东向构造带和北北东向构造带。衡山花岗岩体是衡阳地区出露最大的岩浆岩体,呈西南——北东向展布,总面积425平方千米,在衡山县及南岳区境内有338平方千米。县境地貌的基本特征是内高外低,以祝融峰为顶点,地势向西北、东南逐渐降低,500米、300米、150米夷平面明显可见,境内最高点为紫金山林场白云工区内的紫盖峰,海拔1028米,最低点在长江镇荆陂河出口处,海拔40.6米,西北部最低点为涓水流入湘潭县处,海拔约50米。地貌类型有平原、岗地、丘陵、山地4种,平原主要分布在湘江西岸和涓水、南河、荆陂河、龙荫河、乌河及涓水支流两岸,总面积约2万公顷,占全县面积的21.5%。岗地主要分布在湘江西岸和涓水两侧及衡山东面山麓地区,面积2.31万公顷,占全县面积的24.8%。丘陵主要分布在衡山山体周围,东南部低山丘陵带及西北新桥一带,面积3.92万公顷,占全县面积的42.2%。山地在境内多为低山,也有少量中山,以花岗石和浅变质岩为主,按岩性可分变质岩低山、砂砾岩低山、花岗岩低山。面积约1.09万公顷,占全县面积的11.4%。
气候
衡山县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其主要特点:
(一)热量充足,光照充裕,无霜期长。全年光照时间平均为1626.4小时。年平均气温为17.6℃,后山比前山气温略低。年平均无霜期为286天。
(二)雨量丰富,水热基本同季,雨旱季较明显。年平均降水总量为1394.4毫米,雨季集中于4~6月,旱季为7~9月,旱季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15%左右。
(三)四季分明,季风明显。春季起于3月10日左右,持续约50天,此间冬夏季风交替,多为阴雨天气;夏季约5月6日~10月3日,为期150天,其突出特点是昼长高温,夏季风控制全区;秋季由10月初至11月底,约60天,多风和阴雨天气;冬季11月底至第二年3月初,约95天。冬季风控制全县,多阴雨,间有冰、雪。
衡山县主要气象灾害有寒潮、大风、雨凇、暴雨洪涝、干旱、低温冷害、冰雹、冻害和雷电等。
土壤
衡山县境土壤,按成土母质分,有花岗石母质、砂页岩母质、第四纪红土红壤母质、紫色砂页岩母质、近代河流冲积母质、石灰岩母质等数种。按土壤类型分,主要有水稻土、潮土、红壤、黄壤和紫色土五大类。其中面积最大的为红壤有530平方千米,占全县山地、旱土面积的96%,主要分布于海拔4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岗地,又分为红壤和红黄壤2个亚类,前者适合喜酸林木生长,后者适合孟宗竹、杉木王、马尾松及杂木生长。次为水稻土,186.3平方千米,占农林地面积的28.5%,平原、岗地、山地、丘陵都有分布,一般海拔400米以上为一季稻区以下为二季稻区,又分为淹育性水稻土、潴育性水稻土、潜育性水稻土、渗育性水稻土、沼泽性水稻土和矿毒性水稻土等6个亚类20个土属。其中,潴育性水稻土面积最大,约占稻田面积的83%,且土质较好,大部分是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农田。再次为紫色土,面积约22平方千米,分布于湘、涓两水沿岸,宜种植喜碱林木、豆类和十字花科作物。黄壤和潮土,面积都很小,分别为0.87和0.21平方千米。
水系河流
衡山县境内河流属湘江水系,河网密度为1千米/平方千米,有湘江大小支流185条,共900多千米,其中流域面积在1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38条,共长468.7千米,发源于南岳衡山山体的有58条。
全境较有名的河流有:
1.湘江。从衡南县咸塘镇云山村与衡山县萱洲镇镇白沙村交界的草鱼石入境,南北流向,经县境东缘的萱洲、永和、开云镇、长江等乡镇,至长江镇永丰村入湘潭县茶恩寺镇茶花村。境内长64.9千米。
2.涓水。又名白果河。发源于双峰县昌山,从新桥镇黄泥村入境,流经新桥、贯塘乡、江东、白果仁等乡镇,至白果镇晓岚村(晓岚港)出境流入湘潭县青山桥镇晓南村。县境内长26.8千米。
3.荆陂河。又名金边河。发源于紫盖峰东侧福田铺乡,流经开云、长江等乡镇,至长江镇永丰村荆陂河口入湘江。全长29千米。
4.乌河。发源于紫盖峰东南侧,流经开云、永和等乡镇,至开云镇青峰村与永和乡黄周村交界处的乌石铺入湘江。全长20千米。
5.龙荫河。原名龙隐港(或巷)。发源于芙蓉峰东侧,由店门镇祝融村谭家屋场入境,流经萱洲村、永和等乡镇,于永和乡宝米洲村与新场市社区交界处入湘江。全长30千米。
6.桃花港。又名棠河。发源于祝融峰北侧,由岭坡乡灯山村樟树屋场入境,经岭坡乡至白果镇湘铺村紫雾江汇入涓水,全长约20千米。
7.南河。又名南溪河。发源于华盖峰、雷钵峰西侧,经东湖、新桥、江东等乡镇至白果镇岳北村沙坪河汇入涓水。全长25千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衡山县土地总面积935.5平方千米。其中,耕地228.45平方千米,园地10.8平方千米,林地495.8平方千米,草地5平方千米,城镇村及工矿用地83.8平方千米,交通运输用地19.7平方千米,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66.3平方千米,其他土地25.1平方千米。按3大类分,全县农用地796.1平方千米,建设用地100.3平方千米,未利用地38.5平方千米。
矿产资源
县域内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多,给成矿地质条件创造良好的基础。因此,矿产资源丰富,被列为湖南省省矿产资源发达县。矿种达32种,主要矿产资源有铅、锌、钨、金、铜、铁、锡、锑、锰、铌、钽、锗、银、铀、钠长石、正长石、高岭土、石膏、重晶石、陶土、云母、石英、无烟煤、花岗石等20多种,主要分布在东湖镇、白果镇。大型矿床、矿点、矿化点30多处,其中大型矿床2处,中型矿床4处,小型矿床8处。钠长石储量占全国储量的45%,占全省储量的98%,单个矿床储量居亚洲之最。瓷泥和石膏储量均居全省第二。
水资源
衡山县多年平均降水量1350毫米,由西向东递增,由于地形对水汽的抬升作用,南岳山区的降水量略多于两侧丘岗区。降雨产生径流,全县径流系数在0.40~0.42之间。据此,全县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2亿立方米。湘江是衡山县与衡东县界河,据衡山水文站资料计算,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05.4亿立方米,涓水及南岳区等境外河流,多年平均入境客流量约为3.5亿立方米。总的来讲,地表水资源较为丰富,但也存在时空分布不均问题,全县地下水总储量约1.1~1.6亿立方米。
衡山县修建了大量的蓄水工程,其中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11座,小(二)型水库67座,有效库容为7000万立方米。一般年有效水量6600万立方米,加上塘、坝、提灌工程的水量,全县总蓄、引提水量为1.4亿立方米。1995年8月,县政府以山政发(1995)58号发布了《关于实施取水许可制度的通知》,2003年9月18日,县政府又以山政发(2003)18号发布了《关于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和征收水资源费的通告》。从此,水资源管理迈进了新的时代。截至2005年止,全县共发取水许可证187本,2005年度收取水资源费4万元。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
衡山县境内的植物有种子植物104科,1200余种,木本植物83科,810余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银杏、南方红豆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多杆香樟、香果树、楠木、鹅掌揪、厚朴、喜树、刺楸等。
主要植被类型有马尾松林、杉木林、竹林、灌木林(丛)、油茶林。其中,马尾松林分布面积10余万亩,杉木林分布于700米以下的低山,有近6666.7公顷,竹林主要分布于马迹、东湖、望峰、岭坡、店门等乡镇,面积8553.3公顷,灌木林(丛)分布极广,主要有胡枝子灌丛、茅栗灌丛、檵木灌丛、铁铁芒萁灌丛等,油茶林主要分布在长江、开云、萱洲、永和、店门等乡镇,面积6666.7公顷。就植物整体而言,境内主要有草本、木本、观赏植物和中草药材4种。草本植物有水浮莲、水葫芦、浮萍、马齿苋等,木本植物有杉、马尾松、柏、榆、槐、苦、株、梧桐、杨、柳、棕榈、樟、梓、油茶、油桐、茶叶、柑橘属、孟宗竹、灰竹等;观赏植物有铁树、罗汉松、雪松、凤尾松、龙柏、白玉兰、木兰、啼血杜鹃、桂花、茉莉花、迎春花、栀子、牡丹、玫瑰、腊梅树、木芙蓉、月季石榴、菊花、君子兰、鸡冠花、牵牛等;中草药材有半夏、桔梗、陈皮、前湖、北柴胡、香附子、莬丝子、黑芝麻、枫香树(枫球)、柿蒂、薄荷、车前、湘蕾金银花、野艾蒿、茯苓、盐麸木等。
动物资源
兽类主要有獐、兔、狼、黄鼬、鳞甲目等;鸟类有燕、杜鹃科、猫头鹰、啄木鸟科、雉、灰胸竹鸡、翠鸟科、斑鸠、喜鹊、乌鸦、布谷、麻雀、画眉等;虫蛇类有凤蝶总科、蜻蜓、蟋蟀科、蜘蛛、蚯蚓、青蛙、亚洲蝮属、青草蛇、银环蛇、尖吻蝮、蝇、蚊、土蜂科、金虫、螳螂等;水产类有鲭、、鳜、银鱼、鳗、胭脂鱼、乌鱼、鳅、黄鳝、蟹、大小田螺、虾、蚌、蚬、鳖、乌龟等。饲养动物中,家禽以鸡为主,鸭、鹅、鸽次之;家畜以猪为主,牛、狗、羊、猫次之;水产以草、鲢、鲤鱼为主,鲭、鲫、鱼次之。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鳞甲目、白面狸、虎纹蛙、草、红腹锦鸡、鹰类、类、秧鸡等10余种。国家三级保护动物有:白鹭、野鸭、灰胸竹鸡、山雀科、华南兔、青蛙、蛇类、黑麂等几十种。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年底,衡山县辖7个镇、5个乡,25个社区、128个村,654个居民小组、2732个村民小组。
衡山县人民政府驻地位于开云镇解放南路。
政治
人口
2023年,衡山县年末129152户,总人口432207人。在总人口中,城镇人口143465人,乡村人口288742人。全年共出生人口2515人,出生率5.8‰;死亡人口3756人,死亡率8.6‰;净减人口124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8‰。年末常住人口33.0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6.06万人,城镇化率48.5%。
经济
综述
2023年,衡山县实现生产总值212672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03143万元,增长3.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59630万元,增长9.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63955万元,增长5.4%。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三次产业结构为19.0:40.4:40.6。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7个百分点、3.6个百分点和2.2个百分点,贡献率为10.8%、55.7%和33.5%。人均GDP64174元。
全年新增"四上"企业46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家,限额以上商业企业6家,资质等级建筑房产企业4家,其他服务业企业15家。
第一产业
2023年衡山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00626万元,增加3.5%,其中:农业产值217730万元,林业产值100225万元,牧业产值272231万元,渔业产值56992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3448万元。2023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29108万元,较上年增长3.5%。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2.71千公顷,与上年持平。粮食总产量21.85万吨,增长2.1%;油料18990吨,减少5.2%;瓜果27485吨,减少0.49%;茶叶490吨,增长5.5%;水果36299吨,与去年基本持平。
全年生猪出栏64.05万头,增长2.28%;家禽出笼757.36万羽,增长3.99%;禽蛋产量1.84万吨,下降8%;肉类总产量4.87万吨,增长2.52%;水产品产量23648吨,增长4.0%。年末农业机械9.52万台,农业机械总动力达46.16万千瓦,人均拥有农业机械1.60千瓦。
第二产业
2023年衡山县1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63.35亿元,增长9.2%。园区工业产值139.01亿元,增长8.6%。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60.2亿元,增长10.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9%。全年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家;园区工业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85.1%。工业对经济发展贡献较大,全部工业占GDP的比重28.3%,对GDP的贡献率为42.9%,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增加值58.91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27.70%。
2023年,衡山县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年内固定资产投资87.49亿元,增长15.9%。城镇投资作出重要贡献,投资80.25亿元,增长18.45%,占全部投资的91.72%;房地产投资7.2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9%。
建筑业持续发展,2023年全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5.73亿元,比上年增长7.3%。全县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25家全年完成建筑施工产值72.29亿元,增长15.04%。房屋施工面积247.7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90.14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23年末,衡山县拥有大小货车763辆/9655吨,大小客车258辆/7380客位。邮电事业进一步发展,邮政业务总量和电信业务总量分别增长29.1%和26.7%。互联网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业务总量增长67.3%。通讯信号实现全覆盖,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总量2.6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总量20.8万户;国际互联网络用户进一步发展,固定宽带网络用户8.15万户。
2023年,衡山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36亿元,增长10.1%。分城乡看,实现城镇销售额44.3亿元,增长8.4%,实现乡村销售额11.06亿元,增长17.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销售额44.8亿元,增长10.3%;住宿餐饮业销售额10.56亿元,增长8.9%。
2023年衡山县招商引资取得进展,聚力中心化招商引资总额完成119亿元;"五制一平台"入库招商项目56个,引进资金90.68亿元,到位资金70.67亿元,项目注册率98.18%,开工率94.55%,资金到位率77.94%;新注册湘商企业数11家,认定涉税市场主体10家;实际到位内资89.15亿元;新引进"三类500强"项目2个。
2023年,衡山县财政稳健运行。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7964万元,增长15.82%。其中,税务部门完成115845万元,增长15.53%;财政部门完成52119万元,增长21.25%;全口径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62.4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4418万元,增长22.91%。其中,地方税收70318万元,增长11.42%;非税收入64100万元,增长38.58%;地方税收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52.31%。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61698万元,增长12.79%。
2023年,衡山县金融形势平稳发展,存贷较快增长。2023年末,全县各项存款余额222.48亿元,增长9.2%;各类贷款余额147.65亿元,比上年增长12.9%。
2023年,衡山县保险事业继续发展,2023年完成保险业务收入4.01亿元,增长8.9%。其中:财产险1.54亿元,增长8.4%;人身险2.47亿元,增长9.3%。
社会
教育和科学技术
2023年,衡山县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3570人。其中:高级职称879人,中级职称5806人,初级职称6885人。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409人。
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52%;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残疾儿童入学率100%,初中生年巩固率为100%;本学年新招普通高中生2595人,毕业2375人;招收初中生4780人,毕业4471人;招收小学生3204人,毕业4811人。年末,普通高中在校学生7541人,初中在校学生14762人,小学在校学生23332人。
文化、卫生和体育
2023年,衡山县医疗卫生机构250个(含公立医院、民营医院、村卫生室、诊所等);卫生工作人员288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400人;卫生机构病床2289张;建制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139人(其中包含注册为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生33人)。
2023年衡山县旅游人次420.23万人次,同比增长46.31%,旅游收入39.72亿元,同比增长43.14%。创办大型群众文化活动11场;县图书馆馆藏书籍17.1万册,电子图书40万册,全年接待读者75.8万人次(含活动人次),文献外借14.1万册;送电影下乡2046场;新增省级"非遗"项目2个:裕熹油纸(布)伞制作工艺和衡山师古民族乐器制作技艺项目;县体育馆全年接待25万余人次。
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2023年衡山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180元,增长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747元,比上年增长4.9%。年末衡山县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222.68亿元,增长12.9%,人均储蓄67194元。
2023年末衡山县行政事业单位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为1.32万人,企业单位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达3.38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42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22.61万人,工伤保险参保2.66万人,失业保险参保2.32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9.02万人。
交通
武广高铁在衡山县内设站,G107国道(又名京深公路)、G240国道(保定市至台山市)、S61(又名潭衡西高速、岳临高速公路)、S51(又名南岳高速公路)和S78(又名南岳高速公路东延线)均贯穿衡山县境,京广澳高速公路紧挨县城而过。
人文
文物古迹
综述
截至2023年,衡山县共有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衡山窑遗址
2019年10月16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国发〔2019〕22号)。其中,衡山县衡山窑遗址作为古遗址类位列其中,成为衡山第一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衡山窑分布在衡山县西南面,沿湘江逆流而上约25公里的永和、萱州镇一带,有彩瓷口和青瓷口。
衡山窑遗址是湖南境内首次发现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彩瓷窑口,为唐、北宋和元代时期古窑遗址,该窑出产的高温彩釉绘花瓷器,既不是釉上彩,也不是釉下彩,而是一种在素胎上涂上一层白色化妆粉,再在粉底上用彩釉绘花,一次性高温烧成,彩釉绘花后的器物表面不再施釉。专家将这种瓷称之为粉底彩釉绘花或高温彩釉绘花瓷器,这种彩瓷最早在衡山发现,故定名为衡山窑。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衡山县有衡山影子戏、衡山拜龙、衡山花鼓灯、岳北山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9大类62个,国、省、市、县级非遗保护项目20余项。其中,衡山影子戏作为“中国皮影戏”的一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23年,衡山县的制伞技艺(裕熹油纸(布)伞制作工艺)和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衡山师古民族乐器制作技艺)2个项目入选湖南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景点
衡山花果山景区
果山景区位于衡山县白果镇,北临许昌—广州高速公路白果出口,南靠南岳衡山风景区。景区依托丹霞地貌,以《西游记》为主题,重现了定海神针、盘丝洞、五行山、三打白骨精、女儿国、金龟探溪、通天河等众多情景。
萱洲古镇
湖南省衡山县的萱洲古镇位于湘江河畔,这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作为湖南省首批历史文化古镇,保存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还有衡山非遗“影子戏”。
野莓谷
衡山县野莓谷风景区位于衡山县岭坡乡福星村,景区内有万亩竹海,千层梯田,峡谷秋冬季节野花簇生,有两株千年红豆杉隔溪相守。在这片山谷中,还有一口塘,古称“野鹅塘”,聚山泉雨露而成,塘下有河,水流潺潺,当地村民称其为车子河。覆盆子谷因盛产野莓而得名,果期持续到11月以后。
毛泽建烈士陵园
毛泽建烈士陵园位于湘江之畔,依山傍水,肃穆庄严,为湘南规模最大的烈士陵园。毛泽建烈士墓于1972年9月被湖南省革委会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毛泽建烈士陵园于2010年7月被湖南省委宣传部公布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衡山县紫盖峰
紫盖峰是南岳衡山72峰的第二高峰,常年南岳云雾茶缭绕,峰顶状如紫霞覆盖而得名。
唐群英故居
唐群英故居位于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新桥镇黄泥村,陈列馆占地面积13600㎡,建筑面积1800㎡,建立于2012年,展示主题为唐群英生平展览。故居占地面积325㎡,始建于清代,由唐群英的父亲唐星照兴建,是唐群英晚年生活的主要住所。故居坐东朝西,砖木结构,青瓦屋面,单檐悬山顶,木板楼、三合土地面,面阔三间,二进间,内置天井,依次为槽门、正厅、过厅、左右次房、后进三间,共八间,建筑面积273.4平方米。2002年5月19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湘政发[2002]11号)公布唐群英故居及墓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代表人物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位置面积】-衡山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衡山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2-02-13
Cycling Race Held in Hengyang County.湖南省人民政府.2025-03-01
秋意浓丨湖南衡山:麇城金秋 枫叶红颜.百家号.2025-02-26
【气候】.衡山县人民政府.2025-02-26
2024年【行政区划】.衡山县人民政府.2025-02-26
衡山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衡山县人民政府.2025-02-26
衡山县各机关单位办公电话及办公地址.衡山县人民政府.2025-02-26
2023年.衡山县人民政府.2025-02-26
【行政区划】.衡山县人民政府.2025-02-26
【建制沿革】.衡山县人民政府.2025-02-26
文明奥区 衡山独秀.衡山县人民政府.2025-02-26
五一衡山旅游全攻略:这5个地方你都打卡了吗?.微信公众平台.2025-02-26
日出东方 红色衡州丨走进毛泽建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女英雄.微信公众平台.2025-02-26
唐群英故居.衡阳市人民政府.2025-02-26
【地质地貌】.衡山县人民政府.2025-02-26
自然地理.湖南衡山新闻网.2025-02-26
【土壤】.衡山县人民政府.2025-02-26
【水系河流】.衡山县人民政府.2025-02-26
【自然资源】.衡山县人民政府.2025-02-26
戴新贤.衡山县人民政府.2025-02-26
跨市调任:段晓赛任湖南涟源市委书记.今日头条-澎湃新闻.2025-03-25
湖湘文物新“国保”丨与众不同的衡山窑.百家号.2025-02-26
湖南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湖南省文物局.2025-02-26
衡山县2023年“非遗进校园•传承谱新篇”非遗文化宣传周活动正式启动.衡山县人民政府.2025-02-26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湖南省人民政府.2025-02-26
衡山名人之欧阳彬.衡山县人民政府.2025-02-26
衡岳名人——曹承辉.衡山县人民政府.2025-02-26
衡山名人之赵葵.衡山县人民政府.2025-02-26
一代女魂唐群英.衡山县人民政府.2025-02-26
符定一.长沙图书馆.2025-02-26
文立正:日寇未灭,何以家为.衡山县人民政府.2025-02-26
王治来.湖南社科网.2025-02-26
曹金华.中国美术家协会.2025-02-26
胡安国——湖湘学派的实际创始人.衡山县人民政府.2025-02-26
衡岳名人之何竹淇.衡山县人民政府.2025-02-26
湖南命名和表彰一批双拥模范城、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红网.2025-02-26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对2020年度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区予以表扬激励的通报.湖南省人民政府.2025-02-26
湖南省2020届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等名单公布,有你熟悉的吗?.红网.2025-02-26
水利部关于公布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的公告.中国政府网.2025-02-26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的通知.农业农村部.202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