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涧村
烟涧村,又称烟云涧,是洛阳市伊川县葛寨镇下辖村,位于洛阳市伊川县城南约17公里,河南省18个特色旅游村之一。烟涧村有4386人,全村三分之一的村民从事仿古青铜器的研发、设计、生产、加工和销售,是中国最大的青铜器生产、加工、研发基地,被誉为“中国青铜器第一村”。烟涧村属南温带亚湿润气候区。现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为方明伟。
1963年前后,烟涧村有村民在家秘密制作仿古青铜器。1995年,烟涧村仿古实验厂成立,青铜器生产迎来快速发展时期。1996年11月,烟涧村仿古青铜器获得河南省“农村科技博览会”金奖。2011年,烟云涧青铜器制作技艺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洛阳烟云涧青铜工艺博物馆被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授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2020年,葛寨镇与洛阳铜公子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合作,将烟涧村建成伊川县第一个电子商务示范村。截至2024年10月1日,烟涧村拥有一定规模仿古青铜器公司26家,专业加工户180余家,年产值达到1.6亿多元,年盈利3000多万元。
地名由来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各地群雄四起,其中一支起义军领袖名刘秀。在一次战役中,刘秀率兵自洛阳市向南阳郡撤退,途径一个小村庄,庄东西两面分别有清澈的小河蜿蜒流过,村庄周围树木葱茏,花草繁茂。时值晚间,人疲马乏,遂下令夜宿该村。清晨之时,刘秀一觉醒来,走出农舍,凭高观看,但见村庄上空轻烟袅袅,云雾漫漫,时隐时现的民居如飘浮在仙境之中,刘秀触景生情,叹曰:"好一个烟云涧也。"后刘秀在洛登基称帝,是为汉光武帝,这个小村庄即以汉光武帝亲口所赐封号更名为烟云涧,简称烟涧。
历史沿革
夏、商、周时期,帝王们溯伊水双龙溪,到九皋天室山一带祭祀天神,烟云涧是必经之地,烟涧村成为铸造供应各类祭祀用青铜祭器、礼器的专门场所。
1963年前后,有村民在家秘密制作仿古青铜器,主要产品是4寸、6寸青铜镜,15公分左右的佛像。20世纪80年代,学习仿古青铜器制作的村民越来越多,烟涧村的青铜器制作逐步公开化,相继出现几个作坊式的小企业。1995年,烟涧村仿古实验厂成立,带动15户村民联合生产,并引进了现代电动工具,青铜器生产迎来快速发展时期。
1996年11月,烟涧村仿古青铜器获得河南省“农村科技博览会”金奖。1999年,烟涧村仿古青铜器参加“全国首届民间藏品展交会”和“全国民间工艺大赛”,均获一等奖。
2010年,烟云涧青铜器制作技艺被洛阳市人民政府列入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烟涧村青铜器制作技艺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烟云涧青铜器系列产品被评为中国著名品牌,烟云涧青铜器商标被评为河南省著名商标。2013年,洛阳烟云涧青铜工艺博物馆被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授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
2020年,葛寨镇与洛阳铜公子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合作,将烟涧村建成伊川县第一个电子商务示范村,培养电商活跃从业者100余人。2023年,烟涧村通过线上实现销售收入4000万余元,初步实现由传统销售模式向线上线下销售并重的转型。
截至2024年10月1日,烟涧村拥有一定规模仿古青铜器公司26家,专业加工户180余家,年产值达到1.6亿多元,年盈利3000多万元。
自然地理
地理境域
烟涧村位于洛阳市伊川县城南约17公里,由莲花山、九皋山、惠明山三面环抱,康水、明水两条河穿村而过。
地形地貌
烟涧村地处伊河—南洛河下游黄土丘陵区与嵩山低山丘陵区间。西部属黄土丘陵区,北部属熊耳山,北部属嵩山,东、西部为低山丘陵,伊河自西南向北贯穿县境,中间形成伊河谷地。
气候特征
烟涧村属南温带亚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4.5℃。1月平均气温0.5℃,7月平均气温27.3℃。年降水量641.9毫米。
文化
烟涧村青铜仿古制作技艺闻名全国乃至世界,产品出口多个国家,被喻为仿古青铜器第一村。早在夏商周时期,这里就是王室制作祭祀礼器的地方。烟云涧青铜器制作工艺,经历了从最初的泥范、石范、到后来的精密高超的失蜡法,烟云涧人世代以青铜器制造为业,也见证着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
烟涧村主要生产各个历史时期文物复仿制品、人物造型、工艺品等三大系列1000多种产品,洛阳市鼎、天子驾六、春秋莲鹤方壶等大型仿古青铜器已被全国许多大型企业作为镇厂之宝。全国许多旅游景点的“众鑫”青铜佛像、王屋山上860公斤重的仿古铜钟就是该村制造的。在仿古青铜器加工过程中,该村先后成立了华夏仿古工艺厂、洛阳市商周仿古工艺有限公司两个龙头企业,成立了仿古青铜器协会。
走进沿街的烟云涧青铜工艺博物馆,露天放置有“天子驾六”“三足西周鼎”。室内展柜内放置着“莲鹤方壶”“杜岭方鼎”“妇好鸮尊”“马踏飞燕”“三星堆遗址面具”等仿古青铜器。
青铜小镇项目以挖掘展示青铜文化为基础、以仿古青铜器产业为核心,集青铜制作、文创礼品、休闲旅游、农业体验等业态为一体,拟建设铜工艺产业园、文化旅游区等配套设施区,将旅游开发与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地域文化相结合,通过重新定位、文化包装、改造提升等方式,完善食、住、行、游、购、娱、科等旅游产业要素。
经济
烟涧村主要以两大产业为主,一是建设青铜文化艺术小镇,推动青铜器产业发展,让村民吃上旅游饭。二是发展特色种植,利用2700亩集体土地,种植牡丹、核桃、花椒、草莓、瓜蒌等,提高集体收入。通过两大产业,让烟涧村变得更美,让群众变得更富。
周长海是周鼎仿古工艺公司的创始人,他在长期的青铜器加工实践中,把古老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使产品的仿真度、精细度不断提升,同时提升的还有产品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目前,该公司制作的青铜器除销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外,还被河南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等百余家博物馆收藏。
人口
烟涧村的居民有4386人。烟涧村800多户人家中,已有257户从事仿古青铜器加工,从业人员近900人。
领导班子
荣誉奖项
参考资料
洛阳将建青铜器文化产业园.今日头条.2025-03-24
烟涧青铜小镇.伊川县人民政府.2025-03-21
【厚重伊川】烟涧村:诗情画意 青铜名扬.伊川新闻.2025-03-21
河南青铜器造假村1/3农户从事文物高仿 年销售过亿.新浪收藏.2025-03-21
青铜传承 映日生辉千年梦.光明网.2025-03-21
开集啦!伊川这个文化大集必须赶…….澎湃新闻.2025-03-21
葛寨镇.伊川县人民政府.2025-03-22
年产值过亿的中国仿古青铜器第一村,家家有“国宝”!丨乡村进化论.百家号.2025-03-21
【乡贤事迹展播】伊川:方长勋——深耕青铜文化 助力青铜小镇.伊川新闻.2025-03-21
河南伊川烟涧村:仿古青铜村奏出溢彩“青铜曲”.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2025-03-22
2022年“淘宝村”名单正式发布.福建省商务厅.2025-03-21